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第一公子-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承嗣很规矩的站了起来,他能感觉到这个老人是一个纯粹读书人,身上有一股子儒雅的气息,这就和后世那种一心一意搞研究的专家,值得人家尊敬。

    哦!

    王著听到赵承嗣的名字,满脸的惊奇,这个人就是名满京城的尼古拉斯赵四,想不到是他,怪不得能说出来那样的诗句,倒也不奇怪了,这个写出来三国的男子,到底有多少文采,自己也要试一试,毕竟听涛阁也要交到一个人手上,如果可以的话,自己希望是赵承嗣,毕竟这个年轻人在他们文人圈子里的名声也不错。

    “原来是最近名冠京华的四哥儿,想不到你驾临我听涛阁,真的是令舍下蓬荜生辉!”
………………………………

第二十五章 有书斋名为听涛阁

    而宋小宝早就在林枫的耳边说起来这个主人的身份,原来当朝的退休官员,而且还是一个大有名气的官员。

    王著,这个宋朝初年最有名气的官员,在大宋初面有两个官员名字叫做王著,其中一个是宋朝原本的官员,还有一个是后蜀投降过来的官员,而眼前这个王著则是原本就是宋朝官员的王著。

    可是历史上这个人在大宋开宝二年,也就是公元969年就去世了,怎么会在这里开个书铺。

    “想不到小子的贱名进入传到了老先生的耳中,在王老先生面前小子怎么敢造次,老先生安好?”赵承嗣赶紧站了起来,在这个人的人品也是他尊重的。

    王著经历后汉,后周和宋朝三朝,深受器重,其实当初赵匡胤代周称帝的时候,他就十分的反对,怀念周朝世宗。

    有一次赵匡胤设宴招待群臣,王著时喝醉了酒,思念故主,当众喧哗起来。群臣大惊,都为他捏一把汗。

    赵匡胤却毫不怪罪,命人将他扶出去休息。王著不肯出去,掩在屏风后面大声痛哭,好容易才被左右搀扶出去,却不愿意离去,并且当众作诗一首。

    “太祖有眼定基业,世宗无珠毁周室,当时若依上天谕,岂容检点做皇帝!”

    当时所有的人都为王著捏了一把冷汗,这可是大逆不道了,在新皇帝面前说这些话,这是要杀头的,放到哪个皇帝也不容许你这样做。

    只有赵匡胤的说:“他怀念世宗皇帝没有错,他哭一哭难道就能将大宋江山哭倒吗?而且他这首诗并没有反意,相反能够给我们警示!”

    就这样赵匡胤没有怪罪王著,反而将王著定义为正直的典范,王著也深得赵匡胤的重用。

    在朝廷上王著以正直著称,就连皇帝赵匡胤也对他敬重有加,历史上记载他在开宝二年病逝了,怎么会在这里呢!

    历史上有很多真相我们都不知道,赵承嗣虽然奇怪,但是也没有深究到底,毕竟研究历史的人,都知道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将。

    “想不到在汴京还有人知道我王著,四哥儿你真的不简单呀,来坐吧,都不要客气,能够碰到一个这么有趣的年轻后辈,老夫高兴,来来尝一尝老夫亲手采摘的茶业。”

    王著看到赵承嗣十分的高兴,可能因为这小伙计年纪轻,而且有文名吧,毕竟王著的年纪也不小了,也希望提携一下后辈。

    赵承嗣也没有做作直接坐了下来,平常王著亲自倒的茶水,既然他说这是他亲自采摘的,怎么着都要品尝一下,不然岂不是给人家面子。

    赵承嗣不会品茶,但是他却抽空看了一下陆羽的《茶经》,对品茶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虽然不得其精髓,但是也得其形。

    “那小子就班门弄斧了,小子虽然不太懂茶,但是也略懂一些皮毛,品茶讲究审茶、观茶、品茶三道程序,不知道小子说的对否?”

    所谓的审茶是指泡茶前要先审看茶叶,内行人一眼就能分出绿茶、红茶、花茶、青茶(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等不同的种类来。

    更讲究的还可以分出“明前”、“?雨前”、“龙井”、“雀舌”等。什么茶用多高温度的水,沏、冲、泡、煮方法各不相同。

    而观茶是看茶叶的形与色。茶叶一经冲泡后,形状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几乎会恢复茶叶原来的自然状态,特别是一些名茶,嫩度高,芽叶成朵,在茶水中亭亭玉立,婀娜多姿;有的则是芽头肥壮,芽叶在茶水中上下沉浮,犹如旗枪林立。

    茶汤此时也会随着茶叶的运动而徐徐展色,逐渐由浅入深,由于茶的种类不同而形成绿色、黄色、红色……此时此刻观茶形赏茶色甚为赏心悦目。

    至于品茶既要品汤味还要嗅茶香。嗅茶香先是干嗅,即嗅未经冲泡的干茶叶。茶香可分为甜香、焦香、清香等,茶叶一经冲泡之后,其香味便会随之从水中散溢出来,此时便可以闻香了。

    品茶的茶具包括茶壶、茶海、茶盘、茶托、茶荷、茶针、茶匙、茶拨、茶夹、茶漏、过滤网、养壶笔、品茗杯、闻香杯等20余种,其中的闻香杯乃专供闻香用的。闻香之后,用拇指和食指握住品茗杯的杯沿,中指托着杯底,分三次将茶水细细品啜,这便是“品茗”了。

    赵承嗣缓缓的端起来茶杯,这是最后的一步品茗了,此时汗青和宋小宝则是眼睛瞪得大大的看着他,想不到喝茶还有这么的讲究。

    有这功夫,早就喝了不知道多少茶水了,这种喝法还不得渴死,他们不解,但是也不敢说话,毕竟他们不懂这些,也不敢插话,毕竟他们不懂的东西,四哥儿懂,那就是说明四哥儿比自己等人高明,这些都不用说。

    “好,四哥儿果然大才,老夫见过不少的青年才俊可是对于茶之一道却懂得少之又少,或者说一窍不通,唯独于你,却能懂得,殊为难得。”

    品茶和做人都是一样的,太慢落于人后,落于时代之后,被时代所淘汰;太急的话,就是急功近利,只有恰到好处才是最好的。

    “王老过奖了,我也只是知道一些皮毛而已,说实话,我这是我看的一些资料上面所写的,这是我自一次按照上面所写的品茶,我也只是学得其形。”

    不懂装懂,这并不是赵承嗣的风格,再说说一个谎话,要用更多的谎话去圆谎,最后还是会被揭穿,还不如大大方方的承认。

    王著看着这个年轻人,不住点头,这个年轻的人品行不错,一个人要是与众不同,应该很享受这种时刻,但是这个年轻人在这个时候却说自己也是一知半解,这就难得了。

    “年轻人真的不错,人品不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四哥儿真的令老夫惊叹,和现如今的官家真的很相似。”

    啥?

    赵承嗣像是被火烧了屁股一般直接跳了起来,这老头说这话,机会将自己推入到了绝境,是想要自己死吗,还和当今的官家何其相似。

    这句话就能让自己去死,和官家一样,这句话也许就是自己人比较好,比较有能力之类的,和官家差不多。

    其实这也是一种夸奖的话,官家是皇帝,那是有大才的人,无论是人品还是其他的都是佼佼者,毕竟能够成为皇帝那各方面都是最优秀的。

    官家者,皇帝也,皇帝者,天子也,天子乃上天之子,代表上天来治理万民的,能不是最优秀的吗?

    和官家相提并论,说明你十分的优秀,但是也有一个问题,那足以可以让你致死,好和皇帝相比,不是证明你有多么优秀,可是证明你要造反。

    欲与天子试比高,不是说你多么有能力,而是你想要挑战皇帝,这样说不明白的话,那就是你想要当皇帝,那就是造反。

    不然你怎么没和皇帝陛下相提并论,不是想要造反那是什么,虽然你不是这个意思,但是大家都会认为,有人会这么认为,皇帝也会这么认为。

    不要忘记,当今皇帝陛下的皇位是怎么来的,点检做天子,黄袍加身,你和官家比,那不是也想来个黄袍加身。

    子虚乌有,有时候才是最大的威胁,正是这种子虚乌有会要了许多人的性命。

    “王老您可是捧杀我,这种事情可不能乱说,小子还想多活几年呢!”林赵承嗣幽怨的看了一眼王王著,这个老夫子一句话要是让人家听了去,自己必死无疑。

    而汗青和宋小宝两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却不知两人刚才经历了什么,为什么赵承嗣脸色大变,两人不是在品茶吗,这老人家还夸了一句他,怎么这脸就变了。

    “额,倒是老夫失言了一时间见到青年才俊就忍不住多夸了几句,你已经通过老夫的测试,从此,这听涛阁就属于你了。”王著笑呵呵的说道。

    什么?

    赵承嗣疑惑了,听涛阁就这样交给自己了,刚才经过什么测试了,难道是白送吗?

    也许是看到了的疑惑,王著品着杯中的缓慢的说道,“我这听涛阁本来就不是盈利为目的的,只有交给最懂的人,而你则是我认为最懂听涛阁的人,所以我将听涛阁交给你,以后他就是你的。”

    好东西留给最懂的人,这不是金钱能衡量的,到了王著这个层面上还会缺钱吗,做事就是随心随欲,他一句话自己愿意就将听涛阁让给赵承嗣了,分文不取,难不成就是因为他说出来了那首诗,或者说他刚才品了一次茶?

    小赵通知真的不懂,但是王著却将这间听涛阁转到了赵承嗣的名下,在自己还没有弄明白的情况下,这些东西都成了赵承嗣的了。

    “王老这是搞什么,这东西都成我了,连后面的小院子也成我的了?”赵承嗣怀揣着房契地契,还有听涛阁的一系列文书,有点摸不着头脑。

    “四哥儿我看这王老可能是看上你了,我听过他可是有一个小女儿,难不成要找你做女婿?”宋小宝提出来自己的见解,不过遭到的确实赵承嗣的白眼。

    在赵承嗣离开之后,王著身边多了一个老年人,看着王著:“看到了吧,这个就是我选中的人,今天你考察的如何了?”

    王著也没有说话看着赵承嗣离开的方向若有所思……
………………………………

第二十六章 听涛阁之主

    赵承嗣不理解王著这位当朝退休的高官,也是当代大儒怎么会将这么间听涛阁交给自己了,分文不取。

    老话说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这样形容王著这样一个人也确实不合适,再说自己也没有什么可让人家点惦记的!

    听涛阁后面是一个小院子,这里属于典型的前铺后房舍,一并送给了自己的。

    在这么一个绝佳的位置,放到后世那就是好的铺位,有市无价,很多人都会选择出租,而不是选择一次性卖出去。

    按照现在的市价,这么一个地方足够买赵承嗣现在买的那种宅子四五个,可是人家王著就这样送给自己的了。

    难道就是因为王著看自己的品行还不错,将这里送给自己,自己可不相信是自己人品爆发了,这一切都太不真实了,但是现在自己手中的这些材料证明这就是听涛阁就是自己的了。

    而且当自己带着礼物来看王著的时候,他已经不在听涛阁了,老仆人说是他回自己家乡了,过一段时间会回来看看的,希望到时候不要让他失望。

    赵承嗣悻悻的回家了,所谓的家就是自己的新买的房子,上面也不能挂上一块牌匾,因为宋朝对房屋的称呼管理十分严格。

    赵承嗣也知道这些规矩,房子不能乱称呼,这是规矩,宋律法固定执政官(主要指的是宰相和副宰相)及亲王的房子称为府,其他官员房子称为宅,草根百姓的房子称为家。

    赵承嗣现就是普通的草根百姓因此他的住宅只能称之为家。

    家中也没有其他的仆人,开门的是宋小宝,赵承嗣直接从前堂走去的,向后面的寝房走去。

    赵承嗣买的这个家倒也中规中矩,格局是“前堂后寝”。分为四层,最外面是门屋。

    《宋史》明确,六品以上官员的宅第外部,可以建有乌头门或门屋。门屋主要指的房屋出入口的建筑物,设墙和门,上有屋顶,前后两面有柱无墙,类似廊屋。

    第二层是外厅房或叫正厅、前堂,一般用作会客及家庭婚丧等大事。

    第三层是后堂,日常起居的卧房,也叫寝室,位于正厅之后,等闲人不得随意入内。

    第四层是宅后花园,一般留有后门或叫角门。另外,在厅堂与卧室之间有穿廊,两侧有耳房或偏院。

    赵承嗣不得不感慨,麻雀虽小,但是五脏俱全,不要看这个住房不大,也不豪华,但是总的来说,应该有的应用尽有。

    在这个地方普通人也只能住这样的房子,也能违背制度,这些在宋初是比较严格的,但是有些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会被人践踏。

    就像刘邦的非刘姓子弟不得为王,被曹操获封魏王给破坏殆尽,赵承嗣记得,随着时间的流逝,宋初的这些关于房屋的制度也逐渐被践踏。

    有一个通理那就是有权者胆肥,住宅超标不稀奇。比如仁宗朝、神宗朝宰相富弼大人,就建有私家园林;宣徽南院使王拱辰,建有环溪园林。

    还有真理,有钱者任性,有钱人喜欢一个讲阔气,比排场,图舒适,所以喜欢“逾制”,就是不按规定办事。

    比如理宗朝丞相崔与之,回蜀地老家后,无官一身轻,就造大房,壮丽无比,虽然退休,但政治待遇没变,不算违规。

    但有个李姓同乡,钱多到烫手,对崔府羡慕嫉妒,一发狠,聘请建造崔府的那班工匠,在自家地盘造房,新居落成,尺寸大小,规格风格,和崔府一模一样。

    这就有为制度了,可是官府也没有追究,也就算是默认这中逾制行为了。

    《夷坚志》说,杭州有个富商王彦太,房子巨豪华,规模宏大,老王因此趾高气扬,觉得世上没咱不能办不敢办的事。

    后来,老王出海经商,一去多时,老婆小方很郁闷,只好天天散步解闷。地点在哪儿呢?老王的大宅后面,辟有大花圃,花类繁多,花开四季不断,鸟语花香,小方走着走着,渐渐心情平畅,闺怨全消。在宋初这就不存在!

    可见这种房屋有严格制度的规定,也只有在宋初,王朝初创的时候才被严格执行,现在这种制度已经有崩溃的迹象了。

    但是在汴京都城之地,还不敢这么明目张胆,赵承嗣的家也没有挂上赵府之类的牌匾,此时在汴京敢挂上赵府牌匾的恐怕只有当今的宰相赵普,还有开封府大尹皇弟赵光义的府邸了吧。

    “小宝明天你就开始打理听涛阁,咱们现在还没有那么多的人手,所以只有先委屈你了,汗青也不适合做这种事情,怎么样,你能不能做好呢?”

    赵承嗣打算将听涛阁重新开门,现在也没有那么多的事情去找一些伙计过来,所以只有让宋小宝去帮忙了。

    “小郎君,听涛阁那么大我也无法去管理呀,再说了我也没有那么那方面的经验,不过我爹可以,他老人家跟着以前的东家做过生意,所以交给他完全可行。”

    宋老憨也是见过世面的人,以前的东家也是一个商人宋老憨跟着也学了不少,比没有经验的宋小宝强了不少。

    “东家,听说听涛阁成了咱们家的,那好呀,如果东家不嫌弃我人老不中用,我就东家好好的管理一下听涛阁如何?”

    宋老憨一听听涛阁成了赵承嗣的产业了,也十分的高兴,宋老憨本就是一个老实人,现在赵承嗣成了他的新东家,他自然是要维护赵承嗣的利益了。

    不仅心里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听听他说的话,咱们的产业,就是把自己当成了赵承嗣的人,或者认定赵承嗣是他的东家主人了。

    “老憨叔那里话,如果老憨叔肯出面的话再好不过了,毕竟老憨叔经验丰富,王老将听涛阁送给我,咱们也不能没了听涛阁的名气。”

    听涛阁是王著交到自己的手上的,赵承嗣感觉到沉甸甸的,王著是什么人,那是当代大儒,退休的高官,一般的是不能比拟的。

    听涛阁是在他的经营下,才有了今天的名气,很多人听说听涛阁都是冲着王著去的,现在听涛阁成了自己,那也不能让听涛阁蒙羞不是吗?

    “既然老憨叔有这方面的能力,让老憨叔当个掌柜的吧,对了在去请一个小厮,不然老憨叔也忙不过来。”

    招一个普通的小厮一月贯钱也是可以的,而且还会有人争着来,所以赵承嗣让宋老憨找个小厮,帮助他。

    “对了小宝给我找一些胶泥来,我有重用,汗青你和小宝一块去,越多越好,但是也不好太多。”

    胶泥?

    所有的人都不知道林枫要这些东西干什么,是不是有什么重要的用处,他们也没有问,即使问了赵承嗣回答他们也听不清楚,所以还不如按照林枫的去做。

    胶泥这些东西很好找,毕竟这些东西都是最常见的,没有过多久,汗青和宋小宝两人就回来了,带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