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第一公子-第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客气了,既然使者喜欢我中华文化,我们也可以交流一下,说到这里,我这里刚好有一个小小的术算题,不知道贵国使者有没有兴趣?”

    赵承嗣满脸的笑意,不过熟悉赵承嗣的人都知道,这家伙这是坏笑。

    “那感情好,我也喜欢研究中华的算术,我记得你们有一个伟大的数学家,叫做祖冲之,他创造了割圆率,在我们高丽十分的流行,还有在我们国内《九章算术》也非常流行,我也时常拜读,对中话的术算也有浓厚的兴趣。”

    崔壮实一听,也十分的兴奋,想不到赵承嗣还懂术算,正对自己的胃口。

    “那感情好,我这里有一道术算,是我翻阅古籍的时候发现的,既然如此,就请崔使者给我解惑可好?”

    赵承嗣满脸真诚,不过张昭和窦偁都觉得事情不是那么简单,这小子要搞什么幺蛾子。

    “张尚书我也是和友邦的人交流一下知识吗,都是熟悉私下交流,这样也好嘛!”

    “对,贵国的文化我们都十分的喜欢,本使也想听听,这位武德使大人有什么有趣的术算。”金世通也笑着说道。

    既然如此张昭等人也没有说什么,赵承嗣也就开始讲了起来。

    “这个问题很简单,崔使者,你们仔细听了。”

    三人住店,店里只有一间客房,于是三人挤在一间,每人出了十文钱钱给老板。老板拿到钱,觉得一间房收三十文钱太多,于是让伙计退回五文钱钱。

    伙计觉得五文钱钱他们三个人也不好分,于是就自己留下两文钱,退给三位客人每人一文钱。问题来了,三位客人每人付出十文钱,找回一文钱,实际上每人只付出九文钱,三人总共付出了二十七文钱,加上伙计贪下的两文钱,合计二十九文钱文钱,请问还有一文钱哪里去了?

    赵承嗣说完,自己端着茶杯在那里不慌不忙的品着茶,既然你们来了一个诡辩,我给你们来一个逻辑混乱的题目,将你们带到沟里去。

    这表面上是一道算术问题,可是本质上却是考察逻辑的,逻辑搞不好,那就是绝对会被带到沟里去,那一文钱去哪里了,你们给我答案吧。
………………………………

第一八九章 海军初步构想

    “赵纯臣真是我大宋的栋梁,成象先生你这位弟子可了不得,这是礼部送上来的奏章,赵纯臣轻而易举的将高丽的刁难给解决了,朕真的很高兴。”

    赵匡胤和王著坐在皇宫之中的亭子之中,掩饰不住内心的高兴。

    赵承嗣轻而易举的化解了高丽的刁难,让高丽人佩服不已,并且还出了一道简单的问题,让高丽人不能解决,既保留了大宋的面子,还让高丽人低下了高昂的头颅,是大宋的功臣呀。

    ‘“官家,这小子就是有点歪才,虽然他是我的弟子,可是我却没有教给他什么,他是从那里学来的,我真的不知道,这也许就是天才大宋贤才,来辅助官家。”

    王著全程脸色都挂着笑容,赵承嗣毕竟是自己的弟子,那自己脸上也有光。

    “成象先生不用客气,赵纯臣无论怎么说都是你的弟子,这份荣誉也有你的,来人拟旨赵承嗣维护我大宋国威,特此赏赐游击将军,金银各百两。”

    游击将军是武散官,从五品,以前赵承嗣奉直郎只是从六品,这一下子升了两级,只是动动嘴皮子就能升官,赵承嗣也想不到

    赵承嗣并不知道这件事,他从迎宾馆出来就辞别了张昭和窦偁,去运河那里看看了。

    运河也有衙门,赵匡胤授权武德司去监督运河衙门,此时赵承嗣正是来这里巡查一番。

    运河的巡检,是一个叫做刘世忠小指挥。

    “刘将军,这个运河防务可不是小事,你一定要上心,不能给宵小可乘之机,否则到时候就晚了。”

    “武德使大人你就放心吧,只要我驻守在这里,就是一块可疑的木板也别想过去,否则我随你处置。”

    刘世忠这是相当于立下了军令状了,不过他的语言中透漏着一股强大的自信。

    “哈哈哈,将军说笑,官家是十分的相信将军的,刚才说那一番话,只不过是提醒将军凡事都要小心,小心总是没有错的吗?”

    赵承嗣也是听出来刘世忠是信心满满的,但是自信千万不能变成自负,否则就真的麻烦了。

    关羽当年要是不自负的话怎么能败走麦城,成为刀下亡魂,所以赵承嗣准备敲打他一下。

    “武德使大人,您放心吗,我会小心注意的。”刘世忠可能也是听出了赵承嗣的真正意图吗,保证道。

    正在这时候外面跑过来一个小兵:

    “启禀将军,我们在江面上截获了一艘大船,上面都是货物,据我们查看都是从南汉的南边运来的东西。”

    “好了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先将这些船扣下,要严加的搜查,不要放过可疑的东西,去吧。”

    随着刘世忠的一声吩咐小兵就退了出去。赵承嗣在一旁听得是一头雾水,什么大船。

    为什么他们能够截获大船,什么货物会从运河的水路过,刚才听说还是从南边过来的。

    “刘将军,你们截获的是什么货船,上面都是些什么东西?”

    赵承嗣这一刘世忠也是耐心的讲解了起来,赵承嗣也总算是明白怎么一回事了。

    原来这个时候已经有商人进行长途贩卖货物了,他们懂得奇货可居的道理。

    例如北方的商人可以将南方的货物运到北方,比方说南方的荔枝在南方是不值钱的。‘但是如果运到北方就是天价了。

    要不然也不会有“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样的诗句了。

    这艘被宋朝水军截获的正是一艘商船,他们居然能够跑到南汉南边,是海南岛还是越南,赵承嗣不知道。

    至于为什么截获他们的货船,这是因为曾经有人居然大胆的贩卖兵器,这还是朝廷所不允许的。

    从那以后他们就受了朝廷的命令,凡是所有过往的船只都是要检查的,没有任何的例外。

    赵承嗣听到这些就释然了,原来还有人走私违禁品,这当然是要查的了。后世也有这样的手段也是不稀奇的。

    “那么商船从我们这里经过要不要收取费用呢?”赵承嗣有转头问刘世忠。

    “按照朝廷的规定我们要对过往的商船收取税费的,不过这十分的少,并不重。”

    他不知道武德使大人为什么不知道这事,还是老老实实的回答道。

    赵承嗣点点头,和他猜想的一样虽然收取,估计不会太多,他关心的还是如何运用这些税收。

    “那么你们收到的税费怎么处理呢?”

    “好叫武德使大人知道,没隔一个月或者是半年当你的官府就会来这里将我们收的税给运走,按照朝廷的规定,都是送到中央去。”

    刘世忠顿了一下:“但是据我所知,大部分都是没有送到朝廷,至于去了什么地方,这不是我等小将应过问的”

    刘世忠这是告状呢,也可以说是他们的心中有怨气吧,你想想你负责收税,收完了最后没有你什么事情了,你甘心吗?

    这就好比你是辛辛苦苦的说了一门亲事,你忙着借钱办婚礼,婚礼也办成了,入洞房了没有你什么事情了,你甘心吗?

    赵承嗣也听出了他怨言,不由的出言安慰道:

    “好了刘将军这事情我回到武德司会禀告官家的,你就放心吧,走随我去看看这商船。”

    不一会赵承嗣就远远的望见了那艘商船,这是实在是太大了,它的长度约莫着三十丈,宽十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

    用现在的计量方法算的话,也就是长近百米,宽四五十米,这在当时已经是了不起的了。

    船分为了三层,船上六桅可挂八张张帆,这样的动力可以远洋了,怪不得后世说宋朝的海上贸易发达。

    今日一看这个商船就知道了,赵承嗣很是兴奋,感慨道;

    “这要是改装成战船远洋航行不是更好吗?”

    刘世忠一听就不乐意了,看来这个武德使大人对他们水军还是不了解呀,于是说道:

    “在、武德使大人这只是商船,我们的最大战舰是比这还要大上一点,上面的装备也是比这不知道要好上好多倍的。”

    “恩,刘将军你是说我们的水师比这这样的船还要大,是不是?”

    赵承嗣兴奋的像个孩子,居然抓住了刘世忠的手臂,还真是兴奋过头了。

    他是想着有这样的大船,那成立个无敌的海军还不是小菜一碟的事情,所以有点激动了。

    等赵承嗣反应过来的时候,多少是有点不好意思了:

    “恩,刘将军我是太激动了,不要见怪。看到这大船我是实在有点忍不住了。”

    “恩?武德使大人为何看见这大船就十分的激动呢,这船有什么不同吗?”刘世忠不明所以。

    刘世忠当然是不会明白这个海洋的重要性,所以赵承嗣要在他的心里种下一颗航海的种子:

    “哈哈将军有所不知,有了这些大船我们就可以装备一支强大的海军,到时候我们在海上就无所不能,所向披靡了?”

    “武德使大人,海军,我知道水师,不知道这个海军是是什么意思,是在海上行军打仗吗?”

    海军现在的人很好理解,但是古代的人就不怎么能接受了,但是刘世忠能这样想也难得了。

    “刘将军说的也接近了,就是那个意思。”

    “那海能有多大,还要海军,再说了我们要海军干啥,这不是鸡肋吗?”刘世忠嘟囔道。

    鸡肋吃之无味,弃之可惜,刘世忠不是后世的人,也不知道后世的情况,自然是不知道后世我们在海上吃了多大的亏。

    更别说西方的一下国家正是靠着这无比强大的海军横扫整个亚非,何等的风光。

    你刘世忠居然说这海能有多大,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这地球上还有比海的面积再大的吗?

    这时候的人,脑袋怎么这么不开化呢?不管怎样这个海军是一定要建的,即使现在建不成,也要有个雏形。
………………………………

第一九〇章 培养海军人才

    海军的重要性,大宋的人还没有认识,他们只知道水师可以帮助他们打天下,可以保护运河和漕运的安全。

    他们又怎么海军在后世居然横扫整个世界。

    日不落帝国能够建立,不仅得益于他们强盛的国力,而且在于他们有一只强大的海军。

    像15世纪到到17世纪,当时的海上霸主分别为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最后是英国凭借着强大的海军,称霸全球,一跃成为海上霸主。

    即使到了现在海军的优势依然明显,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根本就无法保护自己疆海的安全。

    而且赵承嗣想着既然自己来到这个时代,也改变了很多东西,那么也就不在乎提前让让大航海时代的道来。

    要知道大宋王朝的造船技术那可是首屈一指的,并且根据后世的记载,大宋为王朝也十分重视航海,那个时候大宋的航海都是为了经商。

    宋朝是饱受外族欺凌的时代,因辽、金压迫北疆,而西夏又阻断西域,古代的丝绸之路断绝。

    于是宋朝将贸易的方向掉头转向海外,开启了海外贸易,开启了大航海时代。

    宋王朝先后在广州、泉州、杭州、明州、密州等重要港口城市设立“市舶司”,负责抽解(抽税)、博买部分进口商品、维护港口、发放“公凭”(贸易许可证)、禁止走私等事务,职能相当于今日的海关。

    又在秀州、温州等港口设立二级机构“市舶务”,还在一些县镇设置三级机构“市舶场”。海商只要到这些机构登记,领取“公凭”,便可以贩运商货出海。

    宋朝船坞造出的多桅船,桅杆装有转轴,可以自由放倒、竖起,其中用于远洋航行的木兰舟,领先世界。

    舟如巨室,帆若垂天之云,柂长数丈,一舟数百人,中积一年粮,豢豕酿酒其中。

    船舱之内可以养猪,这就很先进了。

    当然还有更大的巨船“一舟容千人,舟上有机杼市井”,比后来西方的船只不知道要先进多少。

    指南针技术与丰富的航海经验,宋朝海商将他们的商船开至南洋群岛,穿过马六甲海峡,驶入孟加拉湾,然后入印度洋,经印度洋进入阿拉伯海与波斯湾,再沿着阿拉伯半岛海岸进入红海,或越过苏伊士地峡入地中海。

    原来由阿拉伯商人控制航线的印度洋,在十一至十三世纪时,已成了大宋商船的天下。

    宋政府也鼓励海商招徕蕃商来华贸易,“蕃商有愿随船来宋国者,听从便”,这就很开放了。

    但不允许“擅载外国入贡者”,这和后来的明朝远洋航行的目的不一样,大宋要的上经济利益。

    对在海外招商做出大贡献的海商,宋政府还会赐予官职。

    当时整个大宋国的海岸线,北至胶州湾,中经杭州湾和福州、漳州、泉州金三角,南至广州湾,再到琼州海峡,都对外开放,与西洋南洋诸国发展商贸。

    宋人描述说:“岭以南,广为一都会,大贾自占城、真腊(今柬埔寨境内)、三佛齐、闍婆,涉海而至,岁数十柁。”这是广州港繁华商贸的写照。

    泉州港的繁荣不让广州,“泉南地大民众,为七闽一都会,加以蛮夷慕义,航海日至,富商大贾,宝货聚焉。”

    从海外诸邦进口大宋的宝货,多是珍珠、象牙、香料、药材、胡椒等天然产品。

    而从大宋出口至诸蕃的商货,则主要为陶瓷、丝绸、纺织品、茶叶等手工业制品,这完全是发达经济体与落后经济体之间的贸易结构。

    每一年,宋朝市舶司从海上贸易中抽税近二百万贯,以百分之十的税率计算,可以推算出,宋代每年的进出口总额约为二千万贯。

    大宋宋政府非常注意保护来华蕃商的利益,甚至有专门的法令。

    南宋建炎元年,高宗下诏:“有亏蕃商者,皆重置其罪。”

    绍兴十六年,曾有三佛齐国王投书广州市舶司,称近年由于市舶司抽税过重,“商贩**,颇有亏损”。

    宋高宗得悉,重申“市舶之利,颇助国用,宜循旧法以招徕远人,阜通货贿”,将广州市舶使袁复降了官职。

    为保护海上贸易与商人安全,打击海盗,宋政府还在广州、泉州等港口设立“望舶巡检司”,在海面上置寨兵。

    这应该是世界上最早的保护商贸的海上护卫队吧。

    广东近海的溽洲岛,便有寨兵哨望、守卫,商船每次行使到溽洲岛附近的海域,“则相庆贺”。为什么?

    因为这意味着安全了、时候,“寨兵有酒肉之馈,并防护赴广州”。

    每一年,当来华贸易的商船准备离港归国时,宋朝的市舶司都会拨一专门的资金,设宴相送,请他们明年继续来华贸易。

    宴会非常盛大,“番汉纲首(相当于船长)、作头、梢工人等,各令与坐,无不得其欢心”。

    望舶巡检司重要性不言而喻,不过他们范围有点窄了,如果成立一支护航的海军,那岂不是更好。

    一位宋朝诗人写过一首描述泉州港贸易的诗:“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

    其实唐朝唐朝王维也有类似的诗句:“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如果说,“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表达了朝贡体制下的政治荣耀,那么“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体现的便是通商体制下的商业繁华。

    历史上的大宋既然注重航海,那么赵承嗣想是不是可以提前让大宋进入到航海时代,建立一支无敌于海上的海军。

    什么日不落帝国,那不是后世的英鬼子,而是我大宋,而是我汉族人了,更不用提,以后会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了。

    虽然不知道以后怎么样,但是赵承嗣在的时候却会让大宋的旗帜插满全球,海军是要建立的,专门的海军人才也需要培养。

    于是乎赵承嗣在自己建立大宋军校的计划书上,也加上培养专门海军将领的计划。

    不仅仅要培养步兵将领,还需要海军将领,赵承嗣将这些全部都提上了日程。

    大宋军校的计划书已经写好,只不过是现在添加了培养海军人才的计划而已,赵承嗣拿着这份计划去拜见赵匡胤,说服这位老大实施。
………………………………

第一九一章 为隋炀帝鸣冤

    赵承嗣编写的大宋军校计划足足写了十几张,那叫一个累呀,最后还增加了海军将领培养的计划,这才将这计划书给递了上去。

    至于赵匡胤如何,那就不是他能过问的,他只能提供建议,不过他也会大力的促成这件事。

    忙活完这些之后,赵承嗣就回去休息了,这一天可够累的,先是应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