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献帝与曹操三女-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操问献帝:“皇上到许都这些天,觉得这里与洛阳相比如何?”     
献帝:“那真是不可相提并论,不可同日而语,有天壤之别!”     
曹操:“这些宫女,皇上有喜欢的吗?”     
刘协:“朕与伏后情深似海,既是姐弟,又是夫妻,虽贵为帝后,而这几年遇到的苦难比一般平民还要多。伏后现在虽有孕在身,很少同房,但朕也不想乱幸宫女。”     
曹操:“有不如意的,陛下可以让她离开,让荀彧派人再招进来一批就是。”   
刘协心想,国不像国,家不像家,要那么多美女有何用呢?就说:“这里服侍的宫女已经不少了,爱卿府上卞夫人刚刚生产,恐怕还正需要人照顾,爱卿可挑选两人带回去。前时我就想到你府上看望,你一再拒绝终未去成,今爱卿住在颍阴,朕还想去府上看看。你为去洛阳迎朕,不幸失去爱女,朕颇感内疚,不知小女可有下落没有?”     
“小女至今仍无下落,有兵士报告说,见一白胡老汉从一桐树下把女婴抱走,正在各地寻访,卞夫人日夜啼哭,我也无法安慰。”曹操说,“既是皇上美意,我就把这个少妇带走,看她是个精明人,就让她去服侍安慰卞氏,也许能使我少操一份心思。”献帝刘协对这位少妇尹氏也一直怀有戒心,怀疑她把自己和伏后,或者和杨彪等人说的话,向曹操打了小报告。曹操现在提出要带走她,献帝立刻表示同意说:“好,好吧。”     
曹操把尹氏带回颍川曹府,当夜就和她同了房。曹操对这个尹氏女人的感觉比自己所有的几位夫人都好,他表示要纳尹氏为夫人。这时尹氏才栽到曹操怀中哭泣起来,说自己也不是一般人家的女子,她是原大将军何进的儿媳,何进被宦官杀死后,满门遇害,她怀抱一个婴儿侥幸逃出,孩子如今已经七岁了,取名何晏。自己进宫谋生,把孩子寄托在许都一位亲戚家里。尹氏答应嫁给曹操,但要求把何晏带在身边,曹操实在喜欢尹氏,当场表示要收何晏为义子。     
何晏被接到曹府之后,这时十岁的曹丕比何晏大一点儿,曹丕带领几个曹操的亲生儿子,围着何晏叫骂“假儿子”,何晏就在地上画一个方框框,用石块在地上写出“何氏之庐”四字,说道:“这是我们何家的房子,你们不要进来,我爷爷何进是大将军,那也是丞相,现在你父亲曹孟德是司空,也干着丞相,我爷爷被人杀害了,难道你父亲就不会被人杀害吗?”     
这事让曹操知道了,曹操感到何晏这小孩子不好对付,便打消了收他当义子的念头。     
赐 节     
世间事情的发生,总有人们意想不到的时候。曹操卞夫人所生的女婴,失踪一个多月之后,居然有了下落,有个神奇的白胡老人把她送到了曹府。     
一天清晨,一个白胡老汉,手抱着襁褓中的婴儿来到曹府门前,口称来送女领赏。门卫赶去向曹操禀报。这时曹操刚从尹夫人屋里起床,来看望卞夫人,她又是一夜未眠,思女心切,哭泣不止。曹操刚想安慰她几句,忽见门卫来报,有一白胡老人送女上门。曹操大为惊奇,传话请白胡老汉进府。         

第33节:第五章 曹府赐名(5)       
白胡老汉进来,直接把女婴递给曹操说:“小民给大司空送女儿来了,请让尊夫人辨认。”     
曹操问:“这是怎么回事?”     
白胡老汉略述道:上个月的一天中午,他在河边上放羊,忽然发现岸边梧桐树上飞来许多鸟儿,不停地鸣叫,真如人们传说的百鸟朝凤,老人感到情形很是少见,就走近观看,不想在一棵大梧桐树下发现有个女婴,包裹她的小被子里还卷有一纸,写有小女婴的生辰八字。面部两眼下边,各有一颗很小很小的朱砂痣;老人觉得可怜,不知小女是死是活,正好一只母羊刚刚生过羊羔,鼓鼓的奶子里有奶汁,就挤出一些在手心中,灌在女婴口里,那女婴小嘴竟然蠕动起来,咽了下去。老汉喜出望外,把小女抱回家中,让老伴每日喂她羊奶,女婴就活了下来。老人没有儿女,本来想抚养做女儿,没想到官府贴出告示,寻找女婴。老汉说,见告示上所写情况,与这小女相符合,特意送来相府。     
卞氏看了小女后,果有两颗朱砂痣,确认是自己所生。刚生下她时,小女只会不停流泪,丁夫人就说这痣是滴泪痣,不吉利,要克父的,派人把她扔了出去。曹操只相信事在人为,不太相信天命,他听了卞夫人所述,见她确认了女儿,又转悲为喜,也非常高兴。要奖赏白胡老汉,这时发现白胡子老汉早已不声不响地离开走了。     
曹操的长子曹昂,是刘夫人所生,可惜刘夫人早逝,曹昂就由丁夫人抚养长大。丁夫人没有儿子,对待曹昂如同亲生儿子一样。卞夫人已为曹操生下曹丕、曹植、曹彰三个儿子,建安元年八月,又生了这个女儿,且又失而复得,当然被曹操视为掌上明珠了。     
曹操:“这小女出生在金秋八月,就取名叫金桂吧!”     
卞夫人:“小女在梧桐林里、百鸟朝凤的景象中,由老人拾回,就叫‘金凤’吧。”     
曹操:“好的,希望我的这个小女儿,将来能成为一只金凤凰!”     
文武百官们听说曹操丢失的女儿又寻了回来,都纷纷带了礼物来曹府祝贺。曹操也派人去四处打听救小女性命的那对老夫妻的下落,要为他们老两口养老送终,但始终没有打听出来。     
汉献帝刘协也听到了这些,他命赵兴传旨给荀彧,让他安排车仗乘舆,献帝要亲自去曹府慰问。   
刘协让备了礼品,伏后还专门给卞氏母女准备了衣料,由赵兴和两个宫女在身边服侍,亲自陪同献帝去颍阴曹府探视。     
这次曹操再也无法拒绝,闻报皇上驾临,只得在曹府门外行了跪拜大礼,迎献帝伏后进门。赵兴等送上礼品,曹操恭敬接纳,都由仆人接了过去。伏后提出要去看望卞氏,曹操又只好亲自引领帝后去卞氏房中。卞氏正在怀抱小女逗乐,赶忙把孩子交给女仆,迎了上来,向献帝与伏后跪拜。伏后急忙伸手扶起,让宫女送上衣料等物,又夸奖小女躲过大难,必有后福。     
伏后问道:“令爱起了名字没有?”     
卞氏答道:“有了名字,叫做‘金凤’,随便起的。”     
伏后一听,心中一惊,都说天子是龙,皇后是凤,卞氏这小女儿,就算长在丞相之家,怎么就能叫金凤,而无一点顾虑呢?但她虽年轻,也是见过世面的女人了,就说:“叫金凤,好名字。”     
献帝却说:“曹爱卿,我给令爱起个名字,你看如何?”     
曹操说:“那太好了。微臣环夫人所生小女,就是皇上赐名,那是侍御史裴茂到兖州,宣达圣旨定下‘曹宪’之名的。今日圣驾光临敝舍,恭请皇上给卞氏所生小女赐名。”     
献帝看着门外院里生长的竹子说:“朕赐她一个名字,就叫‘曹节’吧。”     
卞氏一听,心想过去袁绍和曹操杀掉的十常侍中,不是有个宦官叫曹节吗?怎么现在皇上偏偏给自己的爱女赐个曹节的名字呢?她很不理解。     
曹操说:“好,臣谢皇上对小女的厚爱,就叫曹节。”曹操立刻想到了小皇帝的用心所在,他是暗示曹操应该保持臣节,忠于汉室。     
伏后抱过女婴说:“曹节,曹节真乖,长大一定是一个十分漂亮的女孩子。”伏后没有想到,在若干年后,自己会被曹操杀掉,让曹节当了皇后。         

第34节:第六章 祭师训丕(1)       
第六章 祭师训丕     
惊 梦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春正月十六,二十一岁的伏皇后生下了一对双胞胎男孩,汉献帝刘协高兴得飘然欲仙。他心里想:老天还是很有眼的,让我刘家皇族后继有人。他看一看孩子,亲一亲伏寿,心中有表达不出来的兴奋。他给孩子起名叫刘熙、刘懿。曹操也认为这是大吉大利的事情,孩子到头九的时候,就让荀彧安排了庆宴。   
宴散当夜,刘协让赵兴服侍他住在许都皇宫前殿之中。伏寿刚生了孩子,又不放心让女婢们照顾,她不能离开孩子,也就无法再去照顾刘协。刘协不能入眠,一直保持在亢奋之中。半夜里他刚入睡就做起梦来,喜庆的日子里,他却做了噩梦,梦见一个人披头散发,满脸刀痕,浑身血污,步履蹒跚,走到他跟前说:“皇上,老臣来向皇上道大喜喽,皇后一天生下两位皇子,是大汉朝要复兴的征兆,老臣特来祝贺,并祝皇上龙体圣安。”     
刘协一时看不出是谁,心中大惊,急忙问道:“你是何人,为何这般模样?”     
“莫非是皇上忘记老臣了吗?”满脸刀痕之人说,“老臣为平定李傕之乱,从宣平门城楼跳到贼人面前遇害,但忠魂常随陛下。现在老臣去也,陛下多多保重吧。”   
献帝立时惊醒,认出是司徒王允,大喊:“王司徒,王司徒,恩师留步,恩师留步!”王允却早已退去,没有了踪影。     
刘协想到,王允真忠臣义士也。当年在宣平门城楼上,亲眼看到恩师惨死在叛贼乱刀之下,不能相救,也不敢降旨安葬,心如刀绞。那时已决定有朝一日,天下太平,要隆重安葬恩师,而今恩师的尸骨在何处,也不知道,想起梦中王允言语,再也不能入眠,痛哭失声。赵兴赶快进前问他,刘协把梦中情况说了一遍,又哭了起来。     
赵兴说:“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皇上念念不忘忠臣,不忘恩师,才会在梦中再见,陛下实是有德之君。可以召见曹公,让他派人去长安找王允尸骨,迁葬许都,不就了却皇上一件心事了!”     
献帝道:“朕也一直想迁葬王允,但这事还需妥善考虑。朕逃离长安时,本来让张济将军留守长安,但听说他恨李傕专横跋扈,恨他杀了樊稠又与郭汜征战,不可相交。于是他也逃离关中,到南阳郡去了。近闻张济病死,他的侄儿张绣,统领他的队伍,住在宛城,尚不听朝廷节制,曹公正在思虑征讨张绣,军务繁忙。你去把荀彧召来,我先与他说说。”   
荀彧听了赵兴所述,心中犯愁。知道南阳张绣欲投荆州刘表,曹公准备出征宛城,哪有心思考虑迁葬王允?再说西安尚在李傕盘踞之下,怎好公开去找王允之墓?但他也知道,献帝刘协要迁葬王允,是想给文武百官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让大家向王允一样忠于汉室。不遵旨照办,献帝肯定不乐,皇上一旦与曹公见面,在这件事上顶牛,有伤君臣彼此感情。他想了一会儿,有了主意,就跟着赵兴去见献帝。来到金殿,问了圣安。问道:“皇上召见微臣,必有要事,敬请示下。”   
献帝道:“朕昨夜做了一个梦,梦见司徒王允求见,满身是血,朕想召见曹公,谈谈迁葬王允之事。先请你到此相商,不知尚书令是何见解,请直言相告。”     
荀彧道:“曹公欲征南阳张绣,大军即将出发,此时此刻,皇上提出此事,不甚好办。曹公若表示异议,皇上也不要怪罪。皇上不能操之过急,微臣设法办好这件事就是了。”   
荀彧辞帝出宫去见曹公,先汇报了军需物资,均已准备停当;然后向曹公说了皇上想迁葬王允之事。曹操一听,立刻说道:“胡闹。”   
荀彧说:“曹公不必烦恼。听在下之见,可以派人去长安一趟,一来寻找王允之墓,二来可以探得李傕虚实,得机一举歼灭。”   
曹操道:“说的在理。”     
曹操出征南阳之前,去向献帝刘协辞行,他说:“南阳与颍川相邻,宛城离许都不远,今张绣盘踞宛城,欲投荆州刘表,实是我们心头之患,臣今要去征讨,请皇上降旨准许,臣奉旨出征。”         

第35节:第六章 祭师训丕(2)       
刘协说:“爱卿为国讨逆,朕十分赞同,望你征途保重,旗开得胜。归师之日,朕亲远迎。”     
曹操施礼辞行,刘协说:“朕还有一事,不说不快,恳求将军派人去长安寻我王司徒之墓,朕欲迁葬王允。”     
曹操说:“臣征战在即,无暇顾及,请皇上把此事交与尚书令办理吧。”     
曹操踌躇满志,离开金殿。     
噩 耗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春二月,张绣屯兵南阳,联结刘表,企图进攻许都夺驾。曹操获得确实消息,不禁大怒,遂兴兵十五万,以夏侯惇为先锋、典韦为帐前都尉,进驻堉水,逼近宛城。   
汉献帝刘协心想,这次曹操打了胜仗回来,去寻找王允尸骨的人可能也回来了,这样先为曹操庆功,再迁葬王允。他在许都宫中天天盼着捷报传来,不想盼来的却是一个使人震惊的噩耗:曹操在宛城中了张绣伪降之计,吃了败仗,他的长子曹昂、侄儿曹安民俱已阵亡,大将典韦也被乱箭射死。曹操本人,也身负箭伤。刘协听到这个消息,十分痛心。关切地问荀彧道:“曹公怎样?”   
荀彧答:“受有轻微箭伤。”   
刘协问:“这是怎么回事呢?”     
荀彧把得到的情报,向献帝刘协略述了一遍。原来曹公兵临城下,张绣采纳谋士贾诩的建议,假降曹操,伺机采取行动。贾诩陪同张绣到曹营表示愿降,曹操大喜,立即下令,兵靠宛城,扎营下寨。张绣则每日大设宴席,以谋曹操,但又惧怕曹操帐前猛将典韦,一时无计可施。他的部将胡车儿,针对典韦有勇无谋,嗜好饮酒的习癖,给他精心设计了一个行动计划。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张绣派人请典韦进城饮酒。当典韦带着几名甲兵进入宴会厅时,胡车儿热情接待,殷勤劝酒。酒过几巡,典韦及其甲兵喝得酩酊大醉。胡车儿借着护送典韦回营之机,混入曹营。他先盗走典韦的双戟,又在草料车上点火。顿时,火光四起,杀声震天。曹操闻听,急唤典韦,典韦醉卧帐中,鼾声如雷。瞬间,张绣之兵已到辕门。典韦在梦中忽听有金鼓喊杀之声,猛地跃起,床边已不见双戟。他夺过部卒腰刀,闯入敌阵,杀得敌兵横尸成堆,不敢近前。但是马兵方退,步兵又到。典韦身无片甲,多处负伤,已被层层包围。他见腰刀砍缺,已不管用,便奋力向敌众扔去,又奋力猛抓两个敌兵尸体,一手擎一个,向敌阵击去,死者二十余人,终于把住了军营前门,使曹操得以从后门逃脱。张绣之军箭如骤雨,典韦身上连中数箭,血流满地,大叫数声而死。   
曹操从后寨脱险逃奔,只有长子曹昂、侄儿曹安民跟随。走到堉水岸边,张绣之兵已经追到,曹安民回身拒敌,被砍身死。曹操冲马过河,刚刚上岸,一箭射来,正中马眼。曹昂遂将自己所骑之马奉于父亲,曹操上马急奔,曹昂却被敌人乱箭射死。曹操来到沙河岸边,已是人饥马乏,正在河边饮水,恰逢夏侯惇、许褚、李典、于禁的援军赶到,引兵反击,绣军大败,退回南阳去了。曹操下令安营扎寨,不等回都,就在战场大祭典韦。他亲临灵台,祭酒痛哭,并对诸将说:“吾折长子、爱侄,俱无深痛,独号泣典韦也。”   
献帝刘协听了荀彧讲述了曹操南阳战败的情况,竟然掉下了眼泪。他想:曹公现在的心情也一定很难过,他在战场上失去了长子和爱侄,自己也差点为大汉朝社稷丧命。他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刘协发自内心,对曹操增添了几分尊敬。他想到自己的小双胞胎儿子是多么地喜爱,而曹操的长子曹昂,二十余岁,已能随父亲南征北战,立下过汗马功劳,今为护父而死,曹操怎么能不痛心呢?但他主要祭典的是典韦,痛哭的是典韦,从这一点也可以表明曹公是一个很讲义气的人、胸怀宽广的人、值得自己信赖的人。   
“曹公为什么说失子没有深痛,而独号哭典韦呢?”刘协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问荀彧。   
荀彧答:“典韦自从投奔曹公,屡立战功,三年前,他跟曹公讨伐吕布。濮阳一战,曹公被围,矢如雨下。典韦率先士卒,双手持戟,大呼而起,直扑敌阵,挡者无不应声倒下,敌兵纷纷败退。是典韦救了曹公性命,曹公拜典韦为都尉,专门负责曹操大帐的安全保卫工作。这次在南阳,若不是典韦拒敌,恐怕曹公也很难走脱。”       

第36节:第六章 祭师训丕(3)       
刘协说:“曹公班师,朕要亲自出城去迎接他。”     
曹操回到许都城外,献帝刘协带尚书令荀彧等人,早已出城等候。曹操在马上打躬,他还没有开口,刘协就高喊:“曹公辛苦!”   
曹操也高呼:“皇上万岁!”     
随从将士跟着呼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协大为感动,向曹操说:“曹爱卿,去年朕欲封你为大将军,你说要留给袁绍,后让袁绍接替杨彪任太尉,他坚辞不受,而自封为大将军。朕现在欲任命你为丞相,爱卿以为如何?”     
曹操道:“我接受张绣投降,却没有立即取得他的人质,反而造成这样失败的局面;臣无功而受皇上封赏,万万不敢接受。我仍任司空,总领百官就是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