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⒁槁壑省0凑招鹗卵Ю砺郏捎昧恕白髡咝鹗虑榫场保鹗稣咄庠谟谌宋锏氖澜纾鹗稣叩氖澜绱嬖谟谝桓鲇胄∷等宋锸澜绮煌牟忝妫鹗稣卟扇〉氖峭獠烤劢埂M保捎谛∷刀捞氐摹笆逍∷怠钡男问剑∷涤旨嬗小暗谝蝗顺菩鹗虑榫场钡哪承┨卣鳎鹗稣叽嬖谟谛楣沟男∷凳澜缰校鹗稣呤切∷抵械囊桓鋈宋铮宋锏氖澜缬胄鹗稣叩氖澜缭谝欢ǔ潭壬鲜峭骋坏摹R虼耍∷抵械摹拔摇痹谑惴⒏星椤⒎⒈硪槁凼笔鞘俗约海谛∷抵谐鱿质庇执辛诵楣沟囊蛩亍5∷抵械摹拔摇痹诒泶锔星楹投允澜纭⒐适潞腿宋锏目捶ㄊ庇胧俗约菏峭耆恢碌模先缰橇肯壬裕骸罢飧觥摇窃颈镜氖俗晕摇!盉12因此,小说可看作以作者叙事情境为主,它直接表现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及内心世界。对奥涅金,诗人采用的是平视的视角。奥涅金在小说中是“我”的朋友,他有着进步的思想和不与世人同流合污的品格,他的思想和处境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但从诗人自始至终对达吉亚娜的超凡脱俗的个性与品质的描绘中,我们却不难看出诗人对她的近乎仰视的喜爱甚至崇拜。她的确超出了一个作为人的女人的形象,而是带上了神话色彩。而对于与达吉亚娜形象形成鲜明对照的其他女性形象,诗人贬抑的态度是随处可见的。 如前所述,在达吉亚娜这个男性心中的理想形象中,渗透着浓重的宗法制父权意识。为什么普希金要塑造这样一个女性形象?归根结底,这与他所处的时代、他的思想和个人体验、他的审美倾向是分不开的。 《叶甫盖尼·奥涅金》写于1823年~1830年,它反映的是19世纪20年代俄国社会的现状,是“俄国生活的百科全书和一部最大程度上的人民性作品”。B13当时的社会孕育着矛盾和危机,西欧的先进文化和思想与宗法制俄国社会的冲突使普希金感受到思想的痛苦,奥涅金便是这种痛苦的表现和反映。因此,在诗体小说中,诗人作为奥涅金的朋友,“爱他身上的种种特点”。但在奥涅金身上是看不出社会的出路的,为了探索俄罗斯民族与文化的出路,普希金虚构了达吉亚娜这个形象。达吉亚娜代表的是吸收了西方文化的俄罗斯民族文化,她代表着俄罗斯民族文化发展的方向,因此她的精神最终达到了和谐的境地。她的富于自我牺牲的美德是俄罗斯民族文化的体现。然而,这种自我牺牲精神正是父权制的俄罗斯文化对女性的要求,它与父权制道德是密不可分的。正是在这个层面上,达吉亚娜作为“俄罗斯灵魂”的形象与她作为女人的身份是分不开的。 达吉亚娜身上也体现了普希金对女人的理想:她可以有爱情,但必须贞洁,求得道德上的圆满。这与当时的社会现状也密不可分:“当时俄国贵族妇女一方面是婚姻不自由,另一方面便是婚后生活的不幸,所以贵妇人的生活放荡也是比较常见的事。普希金在奥德萨时期曾经跟诺沃罗西亚总督夫人沃隆佐娃有过一段暧昧关系。这段风流韵事给他的心灵造成巨大创伤。他为怀念沃隆佐娃写下十几首诗,最后一段写于1830年,几乎跟达吉亚娜最后一次同奥涅金会面在同一时期。可见,作者是有感于民心不古而塑造出他所理想的贵族妇女形象来的。”B14这恰恰也体现了诗人的男权意识——男人可以随意地追逐女人,而女人则只能遵守妇道。对女人来说,这种双重道德标准是多么深重的父权制的压迫!在诗体小说第四章的别稿中,有一节诗句较明显地表露了普希金对女人的情感体验:“美妙、狡猾、柔弱的女性,在我生命的早年统治过我。”诗人在认清她们的“真面目”后,写下了以下断语:“她们是恶毒、神秘势力的造物,她们那沁人肺腑的视线,那笑容、语调,以及言谈——她们的一切都浸满毒液,都浸透凶恶险诈的变节……”B15不难看出,在诗人对女性恐惧、鄙视的态度中体现出浓重的男权意识。 另外,达吉亚娜的形象也表现了男性的审美理想。这种浸透着男权意识的审美趋向与女性的审美观是截然不同的。“女作家笔下,检验善与恶的尺度,不是贞和淫,甚至不是道德,而是情感:爱或不爱”。而在男作家那里,爱情由于道德的约束而出现了两极化倾向:善或恶。B16在对关于女性的“圣母—夏娃”或“贞女—淫妇”的二元对立形象的描绘中,显示了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文化奴役。因为夏娃型的女性是男性欲望的对象,会令他们做出有悖社会秩序和道德的举动,令男性感到恐惧和厌恶,所以男性需要的是具有圣母属性——加强了的母性的女性。因此,在男权社会里,女性是应该适应男性的需要的,相对于男性,她是客体,是第二性,是被叙述和塑造的对象。达吉亚娜婚后的形象最终在男权社会中达到了完善,她是一个有利于男人的“圣母”形象。然而,她的圣母形象正是建立在她的自我牺牲精神之上的,它就是笼罩在圣母脸上的光晕。达吉亚娜身上忠实地体现出诗人,也是整个男权社会对女人的要求、想象和描述,“也许,再没有哪种角度比男性如何想象女性、如何塑造、虚构或描写女性更能体现性别关系之历史文化内涵了”。B17在男权社会里,“男性所自喻和认同的并不是女性的性别,而是封建文化为这一性别所规定的职能。这是一种神话性认同,它说明女性真实的性别内涵被剔出这一神话之外,除了形象和外壳之外,女性自身沉默并淹没于前符号、无符号的混沌之海”。B18 智量先生说过,“达吉亚娜是普希金在他所能达到的历史高度上为俄国人也为全人类树立的一种人生范例……”B19但如果我们仔细思考一下,则会发现这种人生范例不可能是属于男性的,它只是男性文化强加于女性头上的一种枷锁。更准确的表达应该是,达吉亚娜是代表男权文化的普希金为女性树立的一种人生范例,它是飘扬在男性心中的女性的旗帜。而真正女性的声音则被淹没在父权制“文明”的禁锢之下。正如吉尔伯特与古芭所言,文学中父权主义隐喻最终的矛盾在于作者同时创造及禁锢女性人物,在给予她们生命之同时将她们“杀死”。B20从达吉亚娜身上,我们目睹了男权社会强加于女性身上的文明枷锁,以及女性在男权文化中的生存困境。注释:
①②列·格罗斯曼:《普希金传》,王士燮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410页、第412页。
③B14王士燮:《评达吉亚娜的形象》,《普希金创作评论集》,漓江出版社,1983年,第183页、第182页。
④B15《叶甫盖尼·奥涅金》,智量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96页、第387页,以下所引诗体小说的原文皆出自该译本,在此不一一注明出处。
⑤⑧B别林斯基:《论〈叶甫盖尼·奥涅金〉》,智量译,《外国文学名家论名家》,华东师大出版社,1985年,第193页、第219页、第221页。
⑥赵明:《个性的毁灭——论作为价值关系的奥涅金和达吉亚娜们》,《固原师专学报》1996年第1期,第50页。
⑦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陶铁柱译,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第199页。
⑨吉尔伯特和古芭:《阁楼上的疯女人》,转引自张来民《〈性/文本政治〉:西方女权主义批评的“信息金山”》,《河南大学学报》(哲社版)1989年第2期,第84页。
B10~B20。陈顺馨:《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20页、第6页。
B11转引自张来民《〈性/文本政治〉:西方女权主义批评的“信息金山 ”》,《河南大学学报》(哲社版)1989年第2期,第50页。
B12~B19智量:《论〈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形象体系和创作方法》,见《外国文学评论》1990年第3期,第92页,第89页。
。 … 。………【gzbysh】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