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佛经民间故事-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梨耆弥听了非常高兴,连忙赶回王宫,向国王报告这个方法。
国王照这方法一试,果然区别出母子来,于是把使者叫来,告诉他:“这匹是母马,这匹是它的孩子。”
使者说:“大王说的一点不错,确实如此。”
梨耆弥又立下一功,国王十分高兴,加倍赏赐他,还升了他的官。
使者回到咀叉始罗,如实报告经过。
咀叉始罗国王又让使者送来两条蛇。这两条蛇长短粗细一模一样,皮肤花色也没有差异,说它们一条是雌、一条是雄,让舍卫国识别。
波斯匿王和大臣们又束手无策,无法识别出来。
梨耆弥回到家中,把这件事告诉毗舍离,问她有什么办法。
毗舍离说:“把一块细棉布铺在地上,然后把这两条蛇放在棉布上。如果安安静静不动,那就是雌的;如果躁动不安,那就是雄的。因为雌的喜欢细软平滑的东西,把它放在柔软的布上,觉得很舒服,就不想再动了;而雄的性情总是比较刚烈,所以不会安静。根据这一点,就可以把它们区别出来。”

梨耆弥听了,马上进宫禀告国王。
国王依计一试,果然像毗舍离所说的,马上分辨出雄、雌。
国王召来使者,告诉他识别的结果。
使者很佩服地说:“一点也不错。”
国王十分喜悦,又赏赐梨耆弥许多财宝。
使者回去之后,咀叉始罗国王又出了一个难题。这次他让使者送来一根一丈长的大木头,两头的粗细相等,上面没有一点刀斧的痕迹,也看不到任何节疤,要求舍卫国识别出哪一头靠近树根,哪一头靠近树梢。

国王与大臣们,又没有办法识别出来。
梨耆弥赶紧回家问儿媳妇,毗舍离回答说:“非常简单,只要把那根木头放在水中,靠近树根的那头会向水中沉,而靠近梨耆弥进宫报告国王。
国王照着一试,果然一头沉、一头浮,立即做出鉴别。
使者说:“不错!确实如此。”
国王更加欢喜了,重重赏赐梨耆弥。
使者回到咀叉始罗,讲了在舍卫国的经历。
咀叉始罗国王听了,心里也十分佩服,知道舍卫国有能人,不能随便侵犯,于是再派使者去。这次不是来出难题,而是送来许多礼物,说:“在大王的舍卫国中,有许多聪明贤能的人,我们大王很佩服。希望从今以后,两国永远友好、和睦相处。”

波斯匿王高兴极了。他把梨耆弥召来,问道:“之前的那些事,你是怎么知道的?”
梨耆弥回答:“不是我有什么本事,这一切都是我那儿媳妇的功劳。”
国王听了,对毗舍离又喜欢、又敬佩,就封她为公主,从此把她当作亲人那样看待。
据《贤愚经》卷七《梨耆弥七子品》改编。参见《大正藏》第四卷第398页。



53。金毛锯陀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国王,名叫梵摩达。
这个国王凶狠残暴,蛮不讲理,常常无故杀害百姓。
有一天,国王作了一个梦,梦见一头怪兽长着一身金毛,每一毛发的尖端都闪闪发光,把四周的一切映照得金光闪闪。
国王醒来后想:“世上一定有我梦见到的这种怪兽,要不然我怎么会梦见它呢?我要赶快派猎人找到它,把它的皮剥下来,做成褥子。”
第二天一早,国王便下令把国内的猎人都召集到王宫,对他们说:“我作了一个梦,梦见一头怪兽浑身金毛,每根毛的尖端都闪闪发光,漂亮极了。这头怪兽一定生活在我们国家的什么地方,你们快去仔细搜查每一座森林和河谷,找到它把它的皮剥下拿来。如果你们把它的皮送来,我重重有赏,可让你们子孙七代不愁吃穿。如果你们不卖力,找不到它,我就把你们全家,还有你们的亲戚朋友,全都杀光。”

猎人们退出王宫,一个个愁眉苦脸,大家聚集商议道:“国王只是在梦中见到这头怪兽,又不是白天亲眼看见的,谁知道这头怪兽藏在什么地方?但是如果我们找不着,国王是不会饶过我们的,我们全都会没命。”

商量来、商量去,不知怎么办才好。
这时,有个人说:“在我们国家的深山老林里,躲着各种的毒蛇猛兽,贸然前去太危险了。我们不如找个人,让他先去探路,了解一下这头怪兽的踪迹,再做打算。”
大家都说好,于是猎人们互相推举,选出一个年轻的猎人,对他说:“你辛苦一下,先去打探情况。但愿老天保佑你平平安安地回来,带回那头怪兽的消息,我们大家一定捐钱重赏你。万一你在山林中遇害,回不来了,我们也会把那些财物交给你的妻子。你放心好了!”

青年猎人面对着大家央求的目光,心想:“为了大家的生命安全,牺牲我一个人也是应当的。”于是就答应了。
他回家准备了一些行装,就告别家人上路,一路上翻山越岭、钻河沟、过草地,都没有发现那头怪兽的踪迹。
日子一天天过去,他的身体也一天天虚弱下来,又黑又瘦,精疲力竭。夏天到了,烈日当头、热风扑面,猎人在漫漫沙漠里,一瘸一拐地挣扎着。他口干舌燥,两眼直冒金星,不由得一头栽倒在地上,悲号着:“有谁发发慈悲,可怜可怜我,快来救我一命啊!”

附近山中住着一头野兽,名叫锯陀,它长着一身美丽的金毛,每根毛的尖端都闪耀着金色光芒。这天,它正在泉水边饮水,忽然耳边传来呼救声。锯陀仔细一听,知道远处的沙漠里有人遇难了。它连忙跳入泉水中,将浑身的毛浸湿,然后向沙漠飞奔而去。等锯陀赶到,青年猎人早已晕厥过去,奄奄一息。锯陀忙把猎人驮在背上,向泉水跑去。锯陀身上的水分早已蒸发干了,头上是火一样的烈日,脚下是滚烫的沙子,锯陀自己也被热浪打得头昏眼花,但它坚持着将猎人背到泉水边。

锯陀将清凉的泉水喂进猎人口中,又洒在他身上。
猎人渐渐苏醒,发现自己躺在泉水边的林荫下,一只浑身金光闪闪的野兽正在身边忙着。他明白是这只野兽救了自己,心里十分感激,再仔细一看,不禁大吃一惊,这只野兽,每根毛发的尖端都闪闪发光,不正是自己要找的那头怪兽吗?

猎人心想:“这头野兽正是国王梦见的,但是,当我生命垂危的时候,是它救了我的命。我报答都来不及了,怎么能忘恩负义地伤害它呢?可是,要是得不到它的皮,国王就要把那么多猎人,还有他们的妻子儿女、亲戚朋友全部杀掉,怎么办才好呢?”左思右想,没有一条两全其美的办法,不由得哭了起来。

锯陀忙问:“你哭什么?有什么心事你尽管说,我一定帮你。”
猎人起初不肯说,但在锯陀再三追问下,只好把事情原委详详细细地说了一遍。
锯陀沉思了一下,说:“你当初决心为了大家牺牲自己,才出来受尽千辛万苦地找我,我现在同样可以为了大家而牺牲自己。你就把我的皮剥下来带走吧!”
猎人不愿这么做,但锯陀再三催促,他出于无奈,只好一边哭着,一边剥下锯陀的皮。
锯陀因伤势太重,终于死去。
青年猎人把锯陀的皮送进王宫,国王高兴极了,随即把它铺在自己的座位上。
猎人们听了经过,个个都为锯陀舍己为人的高尚品德,感动得热泪盈眶。
据《贤愚经》卷三《锯陀身施品》改编。参见《大正藏》第四卷第367页。



54。贪赃枉法的平事官

 

过去有兄弟两人,都是财主,哥哥名叫檀若世质,弟弟名叫尸罗世质。哥哥忠厚老实,经常济贫扶危,因为他为人正直、讲信用,又肯帮助人,全国人民都很夸奖他。
国王知道后,派他池国家的平事官,即专门处理民事纠纷与争端的官。檀若世质聪明能干,处事又公平,大家都很信服他。
这个国家有个风俗,凡相互借贷者,均不立借券,只到推事官面前,由平事官做证。当时有个商人想到海外做买卖,但本钱不够,便向尸罗世质借了一大笔钱。
尸罗世质的身体不太好,只有一个儿子。他带着儿子、钱,与那个人一起来到哥哥这儿。他对哥哥说:“这个商人想向我借一大笔钱,到海外做买卖,已说好每年利息多少。我身体不太好,万一我死了,这笔钱连本带利应还我儿子,特此请哥哥做个证人。”

檀若世质答应了。
没多久,尸罗世质果真死了。
再说那个商人扬帆出海,不料遇到一场大风暴,船被打翻了,幸好商人抓住一块船板,才保住一条命。等他回到国中,衣衫褴褛,两手空空,已一无所有。
尸罗世质的儿子听到这个消息,有一天,他在街上遇到那个商人,见他衣衫褴褛、失魂落魄,心想:“他虽然欠我这么多钱,可是他现在两手空空,穷得连饭也没有吃,哪里有钱还我呢?”就没提借钱这件事。过了些日子,听说那个商人与另外一些商人又一起出海了。

这一次,这个商人可是时来运转,在海外做买卖,发了大财,满载着金银珠宝返回国内。回国之后,第一件事当然是要还债,但商人心想:“上次回国,遇到尸罗世质的儿子,他根本没向我提起借贷的事,不知他是因年龄太小,记不得我曾借过钱;还是看我太穷,所以没向我要。让我试探试探!”

于是他妻上好马,穿上华丽的衣服,来到市集。
尸罗世质的儿子看见商人这副打扮,心想:“他这次赚了大钱,应该还债了。”就派仆人去跟商人说:“你欠的债,现在应该还了吧。”
商人无话可说,只好答应。
回到家中,商人越想越沮丧,心想:“连本带利,利上加利,好大的一笔钱啊!怎么想个法子,能把这笔账赖掉就好了!”想到半夜,终于想出一个办法。
第二天,他带了一颗像鸽卵那么大的珍珠,来到檀若世质家,找到檀若世质的妻子,他说:“夫人!当年我曾向尸罗世质借过一点钱,现在他儿子向我要钱。今天特地送上珍珠一颗,这颗珍珠价值十万元。请您向平事官疏通疏通,尸罗世质的儿子向我要钱时,请他不要出面做证。”

檀若世质的老婆,见那颗珍珠晶莹可爱,不由得心动,说道:“我丈夫忠厚老实,不一定会答应这件事,不过我可以试着帮你讲讲看。”说着收下了珍珠。
当天晚上,檀若世质一回到家中,他老婆就向他讲起这件事。檀若世质想了想,说:“那怎么行呢?正因为我忠厚老实,从不说谎,国大才让我当平事官。
只要我撒一次谎,这官就当不成了。”
隔天,商人来到檀若世质家打听消息。
檀若世质的老婆拿出珍珠还给商人,说:“不行!我丈夫不答应。”
商人听了,又拿出一颗珍珠,这颗珍珠比那颗还白、还圆、还大,价值二十万元,他说:“麻烦您再跟平事官说说,只要谈成了,两颗珠子一起送给你们。这两颗珍珠,价值三十万元呢!您想想,平事官如果出面做证,让尸罗世质的儿子拿回这笔钱,虽说是自己的侄儿赢了,毕竟他什么也捞不着。而只要他不做证,就可得到三十万。什么有利,什么无利,这不是很简单的道理吗?”

檀若世质的老婆贪图珍珠,便答应再说说看。
晚上,檀若世质的老婆又向丈夫提起这件事,说:“这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请你一定要答应。”
檀若世质说:“绝对不行!我因不说谎,才当上平事官,如果撒了谎,以后还有谁会再信任我。”
他老婆见丈夫怎么也不肯答应,哭着拉过还不会走路的儿子,说:“我嫁给你,与你做夫妻,是把终生都托付给你了。
我原以为你是真心爱我的,为了我,哪怕上刀山、下火海,也会答应。没想到这么一点小事,只不过是让你讲上那么一句话,你都不肯答应,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啊!让我先把这孩子杀了,再自杀,我们娘儿俩都离开你,让你一个人过活吧!”

说着,做势要杀孩子。
檀若世质慌了,连忙把孩子枪过来。他老婆又觅死觅活地闹起来,闹得檀若世质没办法,只好答应老婆的要求。
檀若世质的老婆高兴极了,连忙把这消息转告商人。商人喜出望外,便牵出一头大象,披上七宝装饰的锦被,自己也身穿七宝衣,骑着大象来到市集。
尸罗世质的儿子看到了,非常高兴,心想:“他穿着这么华丽,一定是发了大财,那他就会还债了。”便对商人说:“恭喜你发了大财,你以前欠我家的钱,现在该还了吧!”
商人假装吃惊地问道:“我什么时候,向你家借钱了?我怎么一点也不知道!你说我借了你家的钱,请问此事有谁做证?”
尸罗世质的儿子听商人的口气不对,忙说:“某年某月某日,我父亲和我把钱借给你,当时有我伯父在场做证,你怎么忘了呢?”
商人说:“我一点也不记得有这样的事。如果我真的借了钱,当然要还你,但是我并没有借呀!要不然,我们一起去找你伯父问问。”
于是,两人来到檀若世质这儿。
尸罗世质的儿子说:“伯父,此人当年借过我家的钱,是您当的证人,我当时也在场,这事您还记得吧!”
檀若世质装模作样地说:“是吗?有这样的事吗?我怎么一点也不记得了。”
尸罗世质的儿子大吃一惊,央求道:“您再好好想想。”
平事官断然地回答:“没有!没这样的事。”
商人听了这话,心里乐坏了。
尸罗世质的儿子急忙叫道:“当时明明就在这间房子里,当着您的面交付钱财,您怎么说没有这样的事呢?莫非您贪图这个人的钱财,昧着良心说假话?”
檀若世质的脸一阵红、一阵白,喝道:“你!你别乱说,没有的事。”
尸罗世质的儿子全明白了,他大声斥责道:“因为你平日忠厚老实,国王才让你当平事官,可没想到,你竟是这样贪赃枉法!我是你的亲侄儿,你都如此对待我了,换成其他人,岂不是更加无法无天了?你等着,平事官这职务,绝不能让你这种人当。”

尸罗世质的儿子来到国王那儿,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向国王报告。
国王派人调查,事实确实如此,十分恼怒,当场撤了平事官的职,没收檀若世质所收的贿赂。
人们听到这件事,个个都指斥檀若世质见利忘义。
檀若世质与他老婆,吓得连门也不敢出。
据《贤愚经》卷五《长者无耳目舌品》改编。参见《大正藏》第四卷第382页。

55。头罗健宁王化鱼赈饥

 

很久很久以前,南瞻部洲有一个伟大的国王,名叫头罗健宁。他的王国领土辽阔,国内有六万座高山、六万条大河,统率着八万四千个小国、八亿座村镇,王宫内有两万嫔妃侍女。头罗健宁王心地善良,为人慈悲,对一切生灵关怀备至,全国百姓对他都十分爱戴。

有一天,正当青天白日时,天空突然出现一颗火红的星星。
头罗健宁王为此惊疑不定,适巧有一位精通占星术的婆罗门求见。
这位婆罗门对国王说:“凡是白天出现这样的星星,就预示天下要大旱十二年,滴雨不下,希望国王早做安排。”
头罗健宁王十分着急,心想:“如果真的发生这种大灾荒,老百姓怎么办呢?如果老百姓个个性命难保,国家也就危在旦夕了。”他连忙召集大臣们商议此事。
大臣们说:“当务之急,是立刻统计,全国共有多少人口,再调查一下大大小小的所有仓库,共存有多少粮食,算算在这十二年中,每人可分配到多少粮食,然后再做下一步打算。”
国王采纳此一建议,派遣人员进行调查工作,结果发现,按现有的粮食,每人每天连一升也分不上。
旱灾果然降临了。
头罗健宁王眼看着由于饥荒,死亡的百姓一天比一天多,心如火焚,寝食皆废,心想:“到底怎样才能解救人民的痛苦呢?”有一天,他趁嫔妃们都睡着后,走到花园中,向东、南、西、北四方跪拜行礼后,发下誓言:“现在国内人民饥饿无食,我愿我的身体化为一条大鱼,用我的肉来救饥荒。”说完,爬上一棵大树,闭眼跳下,顿时命终。

头罗健宁王死后,城外的大河中果然出现一条前所未见的大鱼,从头至尾,竟有五百公尺长。
这天,刚好有五个木匠拿着锯子、斧头到河边来砍木头。
大鱼看见有人来,开口说:“如果你们肚子饿,想吃东西,可以来割我的肉,吃饱后,还可以割几块带回去。回去后请你们告诉全国老百姓,无论男女老少,只要没饭吃的,都可以来我这儿割肉。”

五个木匠高兴极了,每人割下一块鱼肉,吃饱回城后,把这件事告诉全城的百姓。
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全南瞻部洲的老百姓,都跑来割鱼肉。
一侧的肉很快就割完了,大鱼便翻个身,让人们割另一侧的肉。等到这一侧的肉也割完了,那一侧已长起新肉,平复如初,又可以割了。就这样,大鱼不断地翻身,不断地用自己的肉救济那些饥饿的百姓。

百姓们靠着这条大鱼的救济,度过十二年的饥荒,不仅如此,凡是吃了鱼肉的人,个个变得心地善良,一心行善,所以他们死后,个个都入了天堂。
据《贤愚经》卷七《没头罗健宁品》改编。参见《大正藏》第四卷第402页。


56。善求和恶求

 

从前波罗奈国有个人,名叫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