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月,他翻译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X其明年三月出版〕。孙伏园为了北
京《晨报》某主编,从附刊抽去了鲁迅那首《我的失恋》(讽刺诗〉,引起了小小的争执,便辞职了。孙氏提议自办刊物,鲁迅支持他,这便产了《语丝》周刊。
十一月,《语丝》周刊出版,这是一种同仁刊物,他们本没有一定的目标, 意见态度也各不相同。外界人士,都认为周氏兄弟乃是这一刊物的领导人。不过,鲁迅写稿很多,很努力;《野草》那一串散文诗,都在这上面刊过,他也写了许多批评现实的杂感文。
―月,国民党在广东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联苏容共政策。五月,中苏建立新邦交。六月,黄埔军官学校开学,由蒋介石任校长。九月,孙中山发表〃北上宣言〃。十一月,曹锟退位。十二月,孙中山北上入京。〉
十月,林纾逝世。〉
〔十二月,陈源、徐志摩等创办《现代评论》。〉
一九二五年(:民国十四年,乙丑)
四十五岁,他仍在北京。
二月,译厨川白村《出了象牙之塔》,迄十二月译完,作跋。翌年出版。他
在跋中说:〃造化所赋与于人类的不调和实在还太多。这不独在肉体上而已, 人能有高远美妙的理想,而人间世不能有副其万一的现实,和经历相伴,那冲突便日见其了然,所以在勇于思索的人们,五十年的中寿就恨过久,于是有急转,有苦闷,有彷徨;然而也许不过是走向十字街头,以自送他的余年归尽。……假使著者(厨川白村)不为地震所害,则在塔外的几多道路中,总当选定其一,直前勇往的罢,可惜现在是无从揣测了 。但从这本书,尤其是最紧要的前三篇看来,却确已现了战士身而出世,于本国的微温,中道,妥协,虚
假,小气,自大,保守等世态,一一加以辛辣的攻击和无所假借的批评。就是从我们外国人的眼睛看,也往往觉得有'快刀斩乱麻,似的爽利,至于禁不住
称快。〃①这也正是说明了他自己的社会观。
同月,他应《京报副刊》对于《青年必读书的征求》,作如次的答案:〃从来没有留心过,所以现在说不出。〃他还加了如次的附注:〃我看中国书时,总觉
得就沉静下去,与实人生离开;读外国书一但除了印度^时,往往就与人生接触,想做点事。中国书虽有劝人人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观;外国书即使是颓唐和厌世的,但却是活人的颓唐和厌世。我以为要少一一或者竟不一一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少看中国书,其结果不过不能作文而已。但
现在的靑年最要紧的是'行,,不是'言,,只要是活人,不能作文,箅什么大不
了的事。〃①这番话,引起了一番剧烈的辩论。有人以为他〃读得中国书非常
的多,如今偏不让人家读,这是什么意思呢?〃他说:〃我确是读过一点中国书, 伹没有'非常的多7,也并不'偏不让人家读'。有谁要读,当然随便。只是倘
问我的意思就是: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②
三月,他辞去了世界语专门学校教职。
四月,许广平开始和他通信。在鲁迅生命史上,她闯入了他的感情世界, 也可说是极重要的一页。她和鲁迅相识,始于一九二三年,那时;鲁迅在女师大兼任教课;她是他的学生。不过她到鲁迅寓中去访问,成为〃老虎尾巴〃的常客,逐渐发生了爱情,则从这一年开始的(鲁迅自言:朱夫人乃是他母亲送给他的一件礼物,只能好好地供养它的。他们夫妇之间,没有什么情感可言、
许广平,广东番禺人,母亲姓宋,她因为景仰母亲又自说曰景宋。她在幼年时,即受革命思想的陶冶,她自幼是一个刚率的人。由于五四潮流的激荡,
一九二三年;投考了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后来,扩充为女子师范大学)。女师大的风潮,学生想在黑暗中寻求指引,于是她遂向鲁迅通信请教了。她给鲁迅写信,开始于本年三月十一日的第一信。这信中,她提到了女师大事件。鲁迅当日写了回信,说明:〃学风如何,是和政治状态及社会情形相关
的。〃并教以壕堑战的战法。自那以后,他俩间书札往来,内容不只限于女师大风潮,在一般人生态度、社会问题上,她不断向鲁迅有所申诉或求教。鲁迅
这时正想纠集一般思想进步,热心做事的青年们来对根深蒂固的所谓旧文明,施行袭击。而她也正愿作一个誓死不二的马前卒。由于这个基本见解的投契,他们的通信,便渐渐增多了。通信之外,她也常到鲁迅的家中去(她第
一次访鲁迅的家,是这一年的四月十二日)。她每次去,总看见鲁迅很忙。她
鲁
迅评传
便从旁帮助一二,替他校对什么,或者代抄点《坟》之类的材料。她在刊物上所发表的文章,大多都从鲁迅修改过。她从鲁迅的自奉的俭省,衣着食用的
简朴,接待客人的坦直以及工作的勤奋上,更看出了他的伟大精神,她从心里,深沉而细微地体会到鲁迅的孤独凄凉,而予以深切的关怀。他俩的情谊,
可说是从那时已经开始了。
他开始编集《莽原》半月刊(;十一月间,先在《京报》上附刊了〃周刊〃,其明年一月,独立刊行半月刊,由未名社发行〉,他又曾编辑《国民新报》副刊的
稿件。
五月,他写了许多杂感文,和《现代评论》派展开论战,也写了《野草》那一
型散文诗,刊在《语丝》周刊上。
八月,章士钊任教育总长,下令解散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先是,这一年舂间,女师大激起了学生反对校长杨荫榆事件。杨校长便不到校,后来又将学生自治会职员六人除名。并且引了警察及打手蜂拥入校,学生们不服。这一闹僵了的学潮,又由于章士钊出任教育总长,乃有非法解散学校的事,又由司长刘百昭雇用了流氓女丐殴拽学生们出校。女师大的教职员们,本来觉得章、杨二人的措置是不合理的,复痛惜学生们的无端失学,遂有校务维持会的
组织。鲁迅原是女师大的讲师,也就是该会的委员之一。章士釗大为不快,
乃倒填日期,将鲁迅的金事职免去了 (他的友人许寿裳、齐寿山发表宣言,指
斥章士钊的过错,也被免职了 :)。女师大被解散后,便在宗帽胡同自赁校舍, 重新开学,教员们全体义务授课,师生们共同克苦支持,如是者三月,女师大
就复校了 (那时政局也有了变化了 〕。
十月,写《孤独者》、《伤逝》那几篇短篇小说。
十一月,杂感集《热风》出版。他在自序中说:〃如果凡我所写,的确都是
冷的呢?则它的生命,原来就没有了 ,更谈不到中国的病症究竟如何。然而,
无情的冷嘲和有情的讽刺相去本不及一张纸,对于周围的感受和反应,又大
概是所谓'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的,我却觉得周围的空气太寒冽了。〃①他的杂文的本质就是这样的。
年终,他和李霁野、台静农、韦素园等青年文艺作者,组织未名社,刊行了
文学创作及翻译作品,称为《未名丛书》及《乌合丛书》(鲁迅自行校阅,并
作序跋)
〈三月,孙中山在北京逝世。七月,国民政府在广东成立。蒋介石于国民党左右派的若干苦迭打^中,掌握了政府的权力。十二月,国民党右派在北京西山碧云寺举行西山会议。〉
五月,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举行第二次全国劳工大会。毛泽东氏领导湖南农民运动。中日邦交益趋恶化,各地先后发生排货运动。上海由于内外
语研究会主编《国语》
五卅惨案,上海全巿罢工、罢课、罢巿,经
绵纱厂事件,引起了南京路惨案一一月之久。〉
〈七月,章士钊主编之《甲寅》周刊在北京复刊周刊创刊。教育部设立国立编译馆。)
〈十一月,莫斯科设立孙逸仙大学,开学。〉
许地山即落华生的小品集《缀网劳蛛》出版。日本无产阶级文艺联盟成立,芥川龙之介著《支那游记》出版。〉
八、南
下
一九二六年〈民国十五年,丙寅)
四十六岁
上半年,他仍在北京。其时北方的政治空气,已经十分恶劣了,也可说是
附景
北洋派军人的没落期
一月,《莽原》半月刊第一期出版。同月,他已恢复了教育部佥事职务
女师大也巳复校,由易培基任校长,校务维持会解散
他的回忆录《朝花夕拾》,在《莽原》半月刊连载,《野草》的散文诗,先后仍
鲁
迅年
在《语丝》刊载
三月十八日,北京发生了最黑暗最凶残事件。段祺瑞执政府下令卫兵在务院门前包围屠杀了徒手请愿意在援助外交的市民和学生,死伤至三百余
叩4'&&,出自法文,意为政变
國^…^…^匕+^!〃。^!〃^「國—「、1國」。―:1^1^「,:「,人國圍―國…、一圍;、醒〃;〃;^^ ,
人之多;政府并下令诬之曰暴徒。女师大学生当场遇害者二人:刘和珍和杨德祥,受伤者六七人。鲁迅关于这件事写过这么沉痛的话:〃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而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话,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来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实弹打出来的却是青年的血。血不但不掩于墨写的谎话,不醉于墨写的挽歌,威力也压它不住,因为它
已经骗不过,打不死了。〃(鲁迅还写了 一篇《纪念刘和珍君》的文字,书写愤
情,结尾上说:〃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 将更奋然而前行。〃①)惨案发生以后,便有通缉五个所谓暴徒首领之令,接着
又有通缉
,鲁迅和许寿裳都在其列。他
们闻讯避居法国医院中,一间破旧什物的堆积房中,十人聚居,夜晚同在水门汀地面上睡觉,白天用面包和罐头食品充饥(那时,避居者常常回家半天或一夜的,直到邵飘萍被捕遇害,他们才比较定住在避难所。那时,段执政已经下
台了。不过,鲁迅还不时回家写文章,所谓〃在东壁下〃就是那一时期写稿的
地点)
他的第二种短篇小说集《彷徨》出版了。他在扉页上,引用了屈原的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还题了一首诗:〃寂寞新文
宛,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这就是他所说的〃淡淡的哀
愁〃。许寿裳说:〃《彷徨》的作风,已经和《呐喊》的时代不一样,他的思路和技术,都更有了进步,但是寂寞之感也跟着增加,因之他所说的装点欢容,
已经渺不可得了
,?
那时,他在写给许广平的一封信中说:〃我其实那里会'立地成佛、许多
烟卷,不过是麻醉药,烟雾中也没有看见过极乐世界
记得有一篇小说
里攻击牧师,说有
水
乡下女人,向牧师沥诉困苦的半生,请他救助,牧师听
鲁
―、
评
传
毕,答道:'忍受罢,上帝使你在生前受苦,死后定当赐福的。,其实古今圣贤以及哲人学者之所说,何尝能比这高明些。他们之所谓'将来,,不就是牧师之
所谓'死后'么?〃〃我想,苦痛是总与人生联带的,但也有离幵的时候,就是当
睡之际。醒的时候,要免去若干苦痛,中国的老法子,是^骄傲,与^玩世不
恭,,我觉得我自已就有这毛病,不大好。〃①懂得这两段话的意义,我们就可
以了解《彷徨》的意境了。
六月,他的杂文集《华盖集》出版。八月,他的《小说旧闻纱》也出版了(这
是《中国小说史略》的史料集)。
这一年的八月,鲁迅离开了北京。他行前,曾参加了女师大的毁校周年
纪念,也曾讲演过。他说:〃我们中国人对于不是自己的东西,或者将不为自
己所有的东西,总要破坏了才快活的。〃^……中国的文明,就是这样破坏了又
修补,修补了又破坏的疲乏伤残可怜的东西。但是很有人夸耀它,甚至于连破坏者也夸耀它。〃〃我们总是中国人,我们总要遇见中国事,但我们不是中国
式的破坏者,所以我们是过着受破坏了又修补,受破坏又修补的生活。我们
的许多寿命白费了,我们所可以自慰的,想来想去,也还是所谓对于将来的
希望。〃②
八月底,他和许广平一同到了上海。他应了厦门大学之后,任文学院国学系教授,担任中国文学史及中国小说史课程(那时,林语堂任厦门大学文学系主任〉。到上海以后,他乘船往厦门,许广平往广州,小别了一段时期(鲁迅到上海时,曾写信给李小峰,叙说途中的观感。他们是从一个北洋派军阀的世界转到另一个北洋派军阀的天地来。不过,在他的眼中,江南还是七年前的江南,只是在沪宁车中,〃才遇见满口英语的学生,才听到'无线电,、、海底电'这类话。也是在这车上,才看见弱不胜衣的少爷,绸衫尖头鞋,口嗑南瓜子,手里是一张《消闲录》之类的小报,而且永远看不完。这一类人似乎江浙
特别多,恐怕投壶的曰子正长久哩!〃③)(其时,孙传芳大帅正在行投壶# 盛典;)。
这是一个社会政治转变时期。一月,国民党举行二中全会,左派占优势。三月,广州发生中山舰事件,国共矛盾表面化。七月,蒋介石就任国民革
①《鲁迅全集》第11卷,第14页。
②③《鲁迅全集》第3卷,第359、363页。
投壶:古代宴会时的一种娱乐。宾主依次投矢壶中,负者饮酒。《礼记,投壶》孔颖达注引郑玄的话以为投壶是〃主人与客宴饮讲论才艺之礼〃。孙传芳盘据东南五省时,章太炎任孙组织的婚丧祭制会长,曾主张恢复〃投壶〃古礼。但该年八月六日,孙传芳在南京举行投壶仪式时,曾请章太炎主持,章却未去。命军总司令职,国民政府下令北伐,向湖南进发。北方的政局,陷于北洋派的
分裂混乱情势,冯玉祥军一度占了北京,又为张作霖、吴佩孚所代表的奉直军
队所攻迫。张、吴之间也貌合神离,对北京政权,作远势控制。北京教育文化
界人士 ,纷纷南下。〉
三月,创造社出版《创造》月刊,郁达夫主编,提出〃文学革命与革命文
学〃的新论题。郭沫若、成仿吾等南下,投入国民革命军,任政治部工作。郭
氏发表《革命与文学》。顾颉刚编著《古史辨》第一册出版。〉
张謇逝世。〉
九月,他到了厦门(九月一曰,他们从上海上船,四日午后一时到了厦
门,一路无风,船很平稳。他们到了厦门,当晚即移入厦门大学〕,他对厦门大学的第一印象,是:〃此地背山面海,风景佳绝,白天虽暧一一约八十七八
度~~夜却凉。四面无人家,离巿面约有十里,要静养倒好的。普通的东西,亦不易买。听差懶极,不会做事也不肯做事;邮政也懒极,星期六下午及星期日都不办事。〃①他在厦门的生活,在他和许广平的通讯集〈《两地书》)中可以详细看到。他还有几封写给朋友的信,说得比较简括,可以使我们了解他的心境。他说:〃我到此快要一个月了,懒在一所三层楼上,对于各处都不大写信。这楼就在海边,日夜被海风呼呼地吹着。海滨很有些贝壳,检了几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四围的人家不多,我所知道的最近的
店铺,只有一家,卖点罐头食物和糕饼,掌柜的是一个女人,看年纪大概可以比我长一辈。风景一看倒不坏,有山有水。我初到时,一个同事便告诉
我:山光海气,是春秋早暮都不同。还指给我石头看:这块像老虎,那块像癞虾蟆,那一块又像什么什么……。我忘记了,其实也不大相像。我对于自
然美,自恨并无敏感,所以即使恭逢良辰美景,也不甚感动。但好几天,却忘不掉郑成功的遗迹。离我的住所不远就有一道城墙,据说便是他筑的。一想到除了台湾,这厦门乃是满人人关以后我们中国最后亡的地方,委实觉得可悲可喜。……周围很静;近处买不到一种北京或上海的新的出版物,所以有时也觉得枯寂一些。〃②那一时期,他是寂寞的。他写给李小峰
,^?^〃^、、、;國、、、、」| 〃? 5^111 1*1。0:1,國II? 、|國匕|國國10國」國
附景一鲁迅年
的一封信中说:〃我最初的主意,倒的确想在这里住两年,除教书之外,还希
望将先前所集成的《汉画像考》和《古小说钩沉》印出。这两种书自己印不起,也不敢请你印。……及至到了这里,看看情形,便将印《汉画像考》的希望取消,并且自己缩短年限为一年。其实已经可以走了,但看着语堂的勤勉和为故乡做事的热心,我不好说出口。后来预箅不箅数了……我便将印《古小说钩沉》的意思也取消,并且自己再缩短年限为半年。语堂是除办事
教书之外,还要防暗算,我看他在不相干的事情上,弄得力尽神疲,真是冤枉之至。〃①那儿的环境便是如此。
他在厦门大学担任文科国学系的功课,本来拟开三门:一门中国文学史; 一门中国小说史,还有一门是声韵文字训诂研究。后一门功课,因为太专门,
没人选修,没有开。中国文学史的讲义,他耐着性子编起来,那便是后来刊行的《汉文学史纲要》(讲义十章,他是拿文学史上某一时代的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