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升职记-第3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特别是是代善提到海北军在山东还有一万多战兵没有动用,更是大大打击了女真贵族强取金州的决心!
大家知道金州是由若干处丘陵与堡寨组成,都是真正的硬骨头,并没有多少油水,大金国哪怕打下金州,除了收获几千人甚至上万人的伤亡之外,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收获,顶多是替努尔哈赤、皇太极与代善白白牺牲而已。
因此镶白旗的固山额真杜度当即说道:“皇太极阿哥说得很对,代善阿哥趁柳小魔南渡之际率两红旗征伐金州,苦战一月有奇尚且拿不下金州,非得八家甲兵尽出方有胜算!只是八家甲兵精锐齐出征伐金州能否一战而定,能否获得完胜?”
镶白旗是整个大金国八旗中最弱的一个固山,只有十五个公中牛录而已,甚至比皇太极的正白旗还要弱一些。
而且杜度还是努尔哈赤长子诸英的儿子,算得上努尔哈赤的长孙,但诸英是因为尾大不掉被努尔哈赤囚禁至死,而解决诸英的过程今天在场的每一位女真贵族们都是出了大力,他们自然是对诸英一系放心不下,所以杜度与镶白旗可以说是在大金国内有着无数敌人。
何况皇太极仗着自己是努尔哈赤的心爱之子,根本不把杜度放在眼里,一再插手镶白旗的事务,因此杜度平时办事特别小心,一听说要再攻金州就害怕成了牺牲品第一个打了退堂鼓。
他告诉在场的女真贵族:“金州至少有海北贼一万余人,如果把海北贼逼急了,他们还能从山东调来二三万人,我听代善阿哥说过,金州易攻难攻,我大金将士明明有十成本领,但是在金州却不得驱驰直入,只能与明国岛贼山野缠斗,十成本领至多只能发挥出七八成而已!”
杜度继续说道:“而海北贼在金州以逸待劳,坐侯我军强攻高山硬垒,哪怕是不堪一击的登州兵,也敢据山死守与我大金兵反复缠斗数十回合!”
“如果这数万明国兵云集金州,我大金兵或许能一举攻破莲花山、小黑山、北屏山、大黑山甚至是金州城,但是我想问皇太极阿哥一句,强攻南山,我军到底有几成胜算?”
还没等皇太极回答杜度的问题,杜度又再次问起代善:“代善阿哥,两红旗此次金州之役虽屡获胜捷,但最后连莲花山与小黑山这两座最前线的险峰都没有拿下来,距离金州城足足有六七十里?”
“现在集齐八家甲兵精锐一路猛攻拿下金州城之后,是否还有余力再取南山防线?我听说南山比小黑山、大黑山更难攻更易守!而且海北贼经营南山有年,枪眼炮垒不计其数,这次两红旗哪怕打到最关键的时刻,南山守备总队却是始终不曾出动。”
这次代善进攻金州,最初的谋划是准备把整个金州都拿下来,但是战斗打到一半就放弃全取金州的计划,而是考虑攻占南山防线以北的金州地区,打到最终阶段他们甚至连攻占金州城都放弃了,只是希望能把小黑山或是莲花山的主峰拿下来有个交代而已。
而现在杜度问出的问题却是直指要害,如果把八旗甲兵全部投入到金州战线,那么拿下了金州城以北丘陵山地防线自然是毫无问题,区别只是八旗军要付出多少代价而已,但问题在于能不能拿下金州城与南山防线。
现在皇太极已经鸦雀无声,代善也觉得这个问题不好回答。
如果在这次金州之战前,代善觉得全家甲兵尽出全取金州自然是不成问题,但是与海北军苦战一月让他知道金州对于女真军来说绝对是个天大的麻烦,即使自己一路顺利拿下莲花山、小黑山甚至是北屏山,但是能否顺利夺占大黑山与金州城还是一个大问题。
因此他真是被杜度问住了,而下面的女真贵族有很多人想法与杜度差不多,他们觉得进攻金州城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不管是进攻抚顺还是开原、铁岭或是沈阳、辽阳,或者是最近的广宁之战,女真兵获胜之后都有着数不尽的金银玉帛,有不计其数的金山银山与米谷钱粮,还有大量的女子与包衣奴隶,一切都应有尽有。
但是以柳鹏的难缠程度,即使能拿下金州最后的缴获也是少之又少,何况大金兵进展再顺利也要付出几千人的伤亡,而杜度的问题问得很致命,在前期作战付出惊人代价而缴获又少之又少的情况下,大金兵有没有勇气把战斗持续下去。
女真贵族们第一时间给出了否定的答案,甚至努尔哈赤都陷入了深思之中!
如果要出现杜度所说的这种情况,恐怕对大金国的皇图霸业是一个巨大威胁,到时候海北军退缩金州城与南山一线等待着女真军源源不断上去牺牲,最终拿下旅顺堡的可能只有五六成而已,更大的可能是大金兵的这次攻势可能半途而废。
女真贵族们不由有些绝望!
难道海北军已经成长到大金国倾巢而出还是没有十成胜算的地步吗?
而杜度看到大家陷入了沉思,他继续说道:“海北贼是我大金头号大敌,所以金州迟早是拿下来,到时候肯定是八家出兵金州!但是不能现在这么仓促进攻金州!这样太仓促了!”
他很快说起了进攻金州的不利条件:“现在金州到底有多少海北甲兵?都说是一万数千,那么到底是一万一千还是一万九千,数字天差地别,咱们大金国至今说不出一个实数来,更不要说海北贼真正的底细,这样是吃大亏!”
他举了一个最好的例子:“就象大贝勒率两红旗苦斗半个月始终不知道海北军手上还有一支上千骑的马队,直到小黑山、莲花山突围而出受了挫折才知道海北贼居然还有这么一支马队,柳鹏这个贼子阴险无耻,最喜欢暗箭伤人,他又藏了多少这样的底牌?”


第788章 凶名太盛

<;h3class=";read_tit";>;<;/h3>;
杜度继续滔滔不绝地说着进攻金州的诸多不利之处:“他若是阵前突然暗施杀手,我大金兵若是一无所知,到时候能否有十成胜算?”
“何况盖州、海州尚有上千海北贼纵横山间,我听大贝勒说,他之所以退兵,一方面是将士疲惫不堪,另一方面却是这股海北贼威胁耀州才不得不退兵,长生岛诸岛亦有海北贼逾千人常袭拢我兵侧翼。”
杜度说的每一个理由都非常实在,因此女真贵族们都能听得进去。
“现在大金国屡攻金州,但是对于海北军的底细也是知之甚少,甚至连海北贼几个大头目的底细都一无所知,更不要说海北贼的具体情形,他们能从登莱调来多少兵马,金州与南山布防如何?还有多少我们不知道的秘密?”
“我们都一无所知,这样既不知彼,又不知敌!仓促去攻金州自然是一败涂地。”
说到这,杜度大声喝道:“金州之役关系国家气运,关系女真生死存亡,不攻金州则已,一攻金州必定要攻必克战必胜,有全胜之握以堂常正正之师席卷金州直抵北海!”
杜度的这番说话获得女真贵族们的一致喝彩,他们觉得杜度讲得非常好,进攻金州是一件大事,得有万全把握才行,抱着占便宜的想法进攻金州不是一个明智的决策,不然大金兵在金州与海北军拼得你死我活,明国大兵出兵辽西,林丹汗抄袭侧后该如何是好!
努尔哈赤知道以自己的威望可以强行推动八旗继续进攻旅顺堡,但是如果八旗将士死伤太多甚至半途而废,自然会威胁到自己的天命汗位置。
因此他不得不承认杜度说得有些道理:“但是两红旗这次撤兵金州,辽西又因此从锦州十三山回师,明国必然诡称大胜,我大金国不兴兵金州的话,民心难免有所动荡!”
只是这个时候皇太极却是有话说:“金州贼最可畏者,非野战决战能胜捷于大金,而长于高山硬寨处处设防,金州丘陵多山,大金兵处处受制!”
“在山地战,大金者一人只能胜过海北贼两三人,若与平原决胜,我大金勇士一人能连破海北贼十人!现在对付金州贼仍应铁骑追逐,令其疲于奔命顾此失彼,而非弃我长处强攻坚城硬寨!”
“大贝勒这次进取金州受挫就是抱了侥幸心理,弃我女金骑射重甲之长,效彼蚁聚攻城之短,最终一无所得,欲取金州,必先胜于野战骑射。”
虽然女真军在辽东破城无数,但是不管是皇太极与努尔哈赤都很清楚,女真军的攻坚能力实际是非常脆弱,之所以夺下这么多座坚城,主要还是女真内应加上实在明军不堪一击的功劳。
但是大金国百用百灵的内应战术在金州却完全发挥不出作用,几次派出的内应、奸细即使没被萧夜的侦缉处捕获,一般也处于投置闲散的位置,根本发挥不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两红旗的进攻才会打得如此痛苦,而且他们最终攻击的对象还是设防最严密的金州城与南山防线,因此皇太极继续说道:“只要假以时日,海北贼必然痛苦不堪,不得不与大金兵决一死战,那自然可以稳操胜券。”
努尔哈赤觉得皇太极说得不错:“嗯,皇太极说得没错,你们有什么补充的没有?”
一听到皇太极都打了退堂鼓,代善赶紧站了出来说道:“父汗,前次正白旗自金州退兵,因为将士折损甚巨,所以与儿臣的两红旗换防,而今日两红旗进攻金州不果,将士死伤四千有奇,儿臣以为也应当自辽南择机换防才行!”
虽然皇太极提出一套对付金州贼的完美方案,但是代善很清楚如果由两红旗来实施最终肯定是能牢牢压制住金州的海北军。
但问题在于海北军不是死人,他们不但有上万战兵,甚至有近千骑的马队,两红旗继续呆在辽南的话,肯定时时刻刻处于消耗状况,死伤越来越多最终越来越虚弱。
因此代善急于从辽南脱身出来,只是那边努尔哈赤却是怒了,他告诉代善:“代善,你既然是大贝勒自然要担起责任来,难道你要学褚英吗?”
一听到褚英二字,那边杜度就不由向后退了一步,而代善也想起了褚英被囚禁至死的可怜结局,知道事情已经无可挽回:“既然父汗把金复海盖托付给儿臣,儿臣自然无话可说,但是下一次进攻金州贼的话,一定得是八家的事,不能由我们两红旗一家来干!”
而努尔哈赤当即说道:“我在天命在身,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吃第二回亏,金州不好打,现在仓促去打肯定不合适,得找个更合适的机会有十成胜算才行!代善你放心,你在辽南委屈个一年半栽,到时候我亲征金州替你出气!”
在场的女真贵族都觉得努尔哈赤说得很有道理,现在是两红旗刚刚从金州败回,正是海北军士气最盛的时刻,现在去打金州肯定没什么好果子吃。
但是努尔哈赤自从起兵以来,只要亲征必然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他若是找准机会亲征金州,自然就能灭了金州这个心腹大患。
大家都觉得努尔哈赤与皇太极说得十分有理,外面突然传来了急报:“大汗,大汗,诸位贝勒,毛文龙见大贝勒从金州退兵以为有虚可趁,已经率兵从海上杀至镇江附近,沿海守堡官民颇受其害!”
努尔哈赤勃然大怒:“我们现在虽然收拾不了柳小魔,但是收拾他毛文龙却是没问题,毛文龙既然送上门来,就别怪我们不客气!”
兖州。鲁王府。
“柳小魔既然走了,那么这么丧权辱国的条件就不必答应他们!”
说这话的是不是别人,正是衡王府过来与鲁王府具体联络的内使周杜达,他正在用尽一切办法给海北镇这个老仇人制造一些麻烦。
他觉得能在鲁王府至少拉到一些同情者,毕竟鲁王府与海北军之间的矛盾本来就无法缓和,何况现在海北军可以说是在鲁王府身上割肉,柳鹏一走鲁王府不后悔才怪!
只是他没想到这些鲁王府的王子王孙一个个都是扶不起的阿斗,虽然都觉得周杜达讲得很有道理,却是一个个摇头道:“现在海北军还在兖州府,不好反悔啊!”
“是啊,过去临清会在的时候咱们有很多朋友,但是只有我们鲁王府孤军奋战,我们若是撕毁都已经签过字的协定,那就是把海北镇往死里得罪!”
“宁可得罪赵巡抚,也不得罪柳小魔,现在反悔那是要出很多条人命的!”
周杜达也觉得十分无奈,过去山东境内的反龙口势力组成了临清会这么一个组织,大家同进共退一致对付柳鹏,当时让龙口觉得十分头痛。,
但是现在临清会已经自行解散了,三家王府只能各行其是,甚至不敢公开站出来反对柳鹏。
临清会不解散不行,先是建州女真直接七大恨起兵跟大明厮杀了好几年,而闻香教也紧随其后在鲁南起事,而且现在已经无法翻身。
甚至连主持临清会的临清郑家也突然跟海北镇勾结在一起捅了闻香教一刀,他们也知道临清会内部反贼无算,继续搞下去就是一个祸及九族的结局,所以第一时间就解散了临清会。
而缺乏有力盟友之后,三家王府明明与柳鹏有着无法化解的恩怨,但却是一个个都不肯露头,这让周杜达里里外外都不是人,现在鲁王府明明知道柳鹏已经北渡金州还是不敢对海北军下手。
因此周杜达只能拼命给他们鼓劲:“你们怕什么啊,即使现在海北军在兖州你们不好下手,等他们回了东三府再下手也来得及!”
说到这,周杜达再次重申了一下这批庄田的价值:“那可是兖州府最好的一批庄田,足足好几万亩啊,你们舍得我还舍不得,你们就准备让给这些泥腿子了!”
“能不让吗!”
主持这次谈判的赵一成第一时间跳了出来说道:“不能不让啊,周内使,你要看看莲妖的下场啊,二十万莲妖一日之间全军尽没,大明动用了十几万大兵都没解决的莲妖,海北镇只用一万精兵一日功夫就尽数歼来了!我们鲁王府没这个勇气跟海北镇对抗到底啊!”
赵一成的说法得到了这群王子王孙们的普遍赞同,他们都说道:“是啊,跟海北镇作对,这不是自寻死路吗?几万亩庄田算些什么,我们回头还能弄回来,可是这小命若是丢了,那就是永远也找不回来了!”
实在是柳鹏的凶名太夸张了,固然是活人百万万家生佛,但另一方面也是杀人盈野,动不动抄家灭族破村灭寨,据说他一次出手就有几百条人条,血流成河尸山血海。
听到柳鹏这些残暴至极的传说,这些长于妇人之手的王子王孙们直接就被吓尿了,哪有跟柳鹏对抗到底的勇气,何况柳鹏还承诺过见好就收,只要鲁王府把这批庄田交出来,他就跟鲁王府化敌为友。


第789章 悠长的假期

<;h3class=";read_tit";>;<;/h3>;
周杜达还是拼死做着最后的努力:“可是现在柳鹏这小魔已经北渡金州,他既然要在金州要与建奴拼死厮杀,现在在兖州的这些海北军肯定要调回去,听说这一次可是建奴的两红旗倾巢出动,海北军怎么会让这上万精兵在兖州府无所事事!”
只是赵一成却是苦笑了一声:“周内使的消息实在太不灵通了,您恐怕不知道金州之役已经告一段落了,柳小魔的凶名太可怕,他一到金州建奴的两红旗就不敢继续打下去了,第一时间就撤回了复州!”
旁边有一位郡王当即补充道:“是啊,连穷凶极恶的建奴都不肯跟柳小魔作对,一听说柳小魔到了金州就立即赶紧撤走。”
“那个时候柳小魔没带一兵一卒,是单枪匹马杀到金州,但建奴听说柳小魔到了金州,当即就有几千名建奴真鞑吓得宁可违抗军法也要先逃回复州,建奴尚且如此,何况我们这些人身轻体贵,怎么跟柳小魔斗啊!”
这样的流言与实际情况相去极远,但是却是让这些鲁王府的王子王孙连连点头,他们虽然舍不得这宝贵至极的数万亩庄田,但是连建奴都不敢与海北军对抗,他们哪有跟柳鹏正面抗衡的勇气。
既然柳鹏已经说明到此为止,那么他们就对海北镇抱有很大幻想,他们甚至替自己的妥协找到了借口:“再说了,这些庄田本来也不是我们鲁府的,只是借来的民田,现在还给流民也是有借有还,有始有终了!”
听到这些鲁王府的王子王孙连同柳鹏对抗的一线勇气都没有,周杜达只能苦笑了一声:“都他妈是一群扶不起的阿斗!”
而此刻的魏忠贤却是眉毛一挑,尖声说道:“再把赵彦的题本给我读一遍,柳鹏这个小道台好大的胆子!”
下面的王体乾知道魏忠贤不怎么识字,即使是把赵彦的捷报一字一顿地念出来魏忠贤也多半听不明白,当即把赵彦的捷报用大白话重新读了一遍,然后才说道:“魏公,这小道台确实是不识抬举,这捷报应当由您来写才对!”
现在的魏忠贤与去年那个一心想要与海北镇合作的魏忠贤已经完全不同,他不但已经在朝廷里站稳了脚跟,而且还收罗了一群被称为“阉党”党羽,可以说是羽翼初成
现在不但魏忠贤已经是大明朝鼎足轻重的大人物,而且魏忠贤一党也颇有声势,因此他不再满足在捷报之中仅仅添上几个阉党的名字,而是觉得柳鹏应当做出更多的努力与牺牲。
“是有些不知趣,但他终究是边将,有些时候不识抬举也有的!”
魏忠贤的声音却变得刻薄起来:“但是边事事关朝局,此事只能下不为例!”
什么叫下不为例,自然是以后海北镇的告捷文书得由阉党来写,谁立下首功,谁功过相抵,谁有延误军机都得由阉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