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董鄂部划入两红旗以后却不断遭受到海北镇的重点打击,海北镇不但无视董鄂部的赎人请求,而且对镇守复州的董鄂部发动连番重点攻势,打到现在连登州兵都知道董鄂部软弱可欺,动不动就来找董鄂部的麻烦。
这可不是何和礼想要的结局,因此他们不得不提出与两红旗其它甲喇换防,只是代善却是拒绝了何和礼提出的合理条件,只是从八个固山专门组建前锋斥候专门负责对金州进行袭扰作战,好让董鄂部有时间恢复元气。
只是何和礼所部在的复州仍然是危机重重,这段时间负责遮断的前锋斥候遭遇重创,连累何和礼部死伤失踪近两百人,而现在这个消息又对何和礼与董鄂部的士气造成了致命的打击。
根据和硕图的说法,就在董鄂部与海北军拼死拼活的时候,阿敏贝勒的镶蓝旗却是趁火打劫,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从海北军赎回了董鄂部的全部被俘人员。
之前就有有一些不大靠谱的消息传过来,但是不管是何和礼还是和硕图都觉得阿敏贝勒不可以干这种过于损人利己的事情。
但是他们做梦也没想到,阿敏不知道通过什么见不得光的手段从海北军手上把董鄂部的几百名俘虏都弄到手不说,而且还直接把这些俘虏编入牛录或是在旗下寄养。
对于董鄂部来说,这让他们根本无法接受,过去两年在大金诸部之中,若论死伤最多牺牲最大就数董鄂部为全军之冠,为了把这几百名俘虏从海北军的魔掌之中赎回来,董鄂部脱离了正白旗转入了正红旗不说,而且主动请命镇守复州。
而镇守复州的结果却是董鄂部连一名人质都没有赎回来,反而屡屡遭受重创,结果可以用悲剧来形容。
为了赎回这几百名俘虏董鄂部在战场上已经战死了好几百人,而且战死的这些将士几乎是当打之年的精锐,更让何和礼不能接受的就是他在这里与海北军交锋近百次,死伤数千将士,阿敏却是把董鄂部的俘虏全捞到自己怀里去。
在驻守金州两年多时间之后,董鄂部与何和礼已经彻底搞清楚一件事,董鄂部只要呆在复州就会遭受海北军的重点打击。
对于以金州为根据地的海北军来说,后金任何针对海北军的攻势肯定是从复州出发,不管是后金军进攻金州还是海北军进攻金州,首先要面对的敌人就是复州的后金军,所以海北军会用一切手段削弱驻守复州的后金军。
等何和礼明白这个真理的时候,董鄂部九个牛录已经遭受了一次次重创,以至于董鄂部变成了两红旗公认实力最弱的一环,现在何和礼是想把董鄂部从复州撤下去而不能。
而何和礼确认了董鄂部的俘虏并不在海北军手里,而是落入了镶蓝旗之手,他们已经失去最后一个继续呆在复州为两红旗卖命的理由:“我们一定得从复州撤下去休整,再这么呆在复州,咱们董鄂就要彻底完蛋了!”
和硕图深有同感:“咱们不能再这么拼下去了,再这么拼下去,咱们董鄂部就绝种了!”
董鄂是女真大部,彻底绝种自然是不大可能的一件事,但是镶蓝旗既然能对董鄂部下这样的狠手,等董鄂部彻底倒台,其它各个固山也能对董鄂部痛下狠手,把董鄂部的人口与财室都吞噬得干干净净,董鄂部自然不复存在。
而何和礼决定不能这样坐以待毙:“阿敏这事做得太过分了,实在太过分,我要在大汗面前跟他力争到底,把咱们董鄂部的一切都夺回来。”
虽然他只是正红旗的固山额真,而阿敏却是镶蓝旗的主旗贝勒,地位差距极大,但是这件事关系着董鄂部的生死存亡,所以何和礼所以无论如何都要与阿敏力争到底,而一旁的和硕图提醒自己的父亲:“这件事不能我们一家去争,大贝勒也要帮我们争!”
“怎么说?”
和硕图压低了声音说道:“前次金州之战的俘虏都在镶蓝旗。”
何和礼差一点就跳了出来:“全都在?”
他知道和硕图这话是什么意思,前次两红旗强攻金州损失惨重,不但死伤四千余人,而且失踪被俘数百人,当时代善为了这事心痛了好几个月,而这次金州之战最大的获益者就是阿敏。
阿敏始终坐山观虎斗,坐视两红旗与海北贼苦战一个多月,打到最后将士意志已经到了一触即溃的边缘,当时大家还在好奇镶蓝旗为什么始终不出一兵一卒,甚至违背他对大汗的承诺,现在看来他与海北贼之间肯定有见不得光的勾当。
他损害的不仅仅是大金国的利益与董鄂部的利益,他还严重损害了两红旗的利益,代善在搞清楚真相之后,肯定是要跟阿敏拼个你死我活,但是董鄂部最关心还是什么时候能从复州这个火坑跳出去:“反正这事一定要争取底,复州这个包袱不能再交给我们了!”
代善好不容易松了一口气,没想到马上就焦头烂额。
这次海北军北犯复州,虽然是柳鹏柳小魔亲自率军,但是柳鹏却是十分克制,把主要精力用于对付袭扰金军的前锋身上,结果就是总兵力五百三十名的八旗前锋一部遭受重创,现在余兵不到三百人。
这还是前锋部及时止损第一时间就退回复州据寨死守的结果,而何和礼的董鄂部也为了救援前锋部也死伤将近两百人,但是损失虽然不小,代善却还是松了一口气。
损失还在可接受范围之内,而且更重要的是复州还在两红旗手里,但是代善却没想到接下来会遇到这么麻烦的事情,早知道是这么一个结局,他宁愿这一战的损失更大一些。
何和礼一团火气直接就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我们董鄂部已经决心放弃复州,谁愿意守复州谁就来,反正我们董鄂部是不愿意守下去了。”
谁愿意守复州啊!
大家都知道守备复州是大金国第一个苦差使,看看何和礼的董鄂部就很清楚了,何和礼的董鄂部在全盛期拥有差不多两甲喇的战兵,麾下的女真甲兵实际超过三千人。
但是自从他守备金州、复州以后就不断承受着海北军的重点打击,虽然何和礼用尽一切办法不断补充兵力恢复建制,但是董鄂部女真甲兵的兵力早已经不到两千人,这还是把何和礼与董鄂格格的私兵计算在内的结果。
董鄂部尚且如此,何况大家的本钱远远比不上董鄂部,一旦跳进了复州这个大火坑,多半是跟董鄂部被频繁的战事活活拖垮,一千甲兵进去能有七百甲兵出来就算谢天谢地,而且现在海北军越来越强,一时大意就会遭受海北军的歼灭性打击。
因此代善也知道何和礼长期固守复州不是办法,但是他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他只能施以缓兵之策:“驸额,我知道你在复州辛苦了,但是没有父汗的命令,我不敢弃守复州!”
“别说什么父汗了,我就问一句,我没欠你们建州什么,你们建州为什么要背后捅我们董鄂部一刀子?”
背后捅刀子?这是怎么回事!
但是当代善搞清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之后,他也爆发了:“阿敏你这个阴险贼子,我跟你没完!”
他实在是没想到阿敏居然有这样的胆子,他居然敢勾结海北贼狠狠阴了自己一把,前次若不是阿敏勾结海北贼自己早就把金州打下来把海北贼赶到海上去。
只是他刚刚爆发,旁边的萨哈廉却是大声说道:“阿玛,您千万别动气,这事咱们得从长计议,咱们两红旗可有上千族人落到阿敏这小人手上!”
这就是阿敏有恃无恐的原因,镶蓝旗本来就有六十五个牛录,堪称八固山之冠,更不要说现在他又从海北军手上获得上千正红旗俘虏,非但如虎添翼,而且肯定有人借机为虎作伥兴风作浪。
所以他才会连正红旗一声招呼都不打,直接把正红旗俘虏编入牛录或是在旗下寄养。
如果是以前的两红旗肯定是会打上门去,但是自金州之役之后,正红旗诸事不顺屡受挫折,实在是有心无力,所以镶蓝旗才敢趁火打劫,在这种情况下两红旗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第808章 天赐的机会
只是一向是三思而后行的代善今天却是暴跳如雷,他大声说道:“狗屁个从长计议,阿敏这个杂种都欺负我代善头上去了,这事我必须争到底把阿敏往死里打!这事不争到底都不行!”
他从小到大就没受过这样的欺负,而他旁边的何和礼赶紧附和道:“大贝勒说得太对,这事必须争到底,不斗倒他阿敏我就不信邪,只是大贝勒我们董鄂部实在在复州坚持不下去,您还是另请高明吧!”
只是代善一下子就变得焦头烂额,他也知道董鄂部已经没有任何理由在复州坚持下去,特别是现在前锋部遭受重创,已经无法完成遮断金州的任务,接下去海北军如果再次发起反攻的话,复州肯定是首当其冲,再这么打下去都不用海北军进攻,董鄂部自己先跑了。
但是谁愿意接下守备金州的任务?
代善是个明白人,他知道两红旗虽然有六十个牛录,但是手握重兵的女真贵族却没人敢接下守备复州的重任,谁如果敢接下守备复州的任务,接下去肯定是受到海北军的不断攻击,最后把自己的本钱都赔得精精光光。
只是代善一犹豫,何和礼已经明白他的心思:“大贝勒,守备复州的重任非得您亲自担起来不可,这一次却是恰逢其会,您带了二十个牛录南援复州,你接防过去以后海北贼一听大贝勒亲自坐镇复州,绝对不敢进犯!”
代善却是不愿意跳进这个大坑,他如果接防复州的话会从执掌两红旗的大贝勒直接变成了守备复州的第一线指挥官,说话自然不再管用,而且他自领的这些牛录肯定会有很多怨言。
毕竟守备复州可是两红旗内部公认的苦差使,不但捞不到什么好处,而且海北军还在不断全力进攻复州军,二十个完整的牛录进驻复州,到时候退回去的时候能有十五个完整的牛录就算不错的结局了。
到时候下面怨言一起,他这个主旗贝勒就没法干下去,更不要说是接努尔哈赤的天命大汗之位,一想到这一点代善就有了主意:“这件事事关重大,得请示父汗才行,但是请驸额再最后坚持一两个月,我马上派大将前来接防!”
“驸额请放心,两个月之内若是没人来接防,您可以自行从复州撤防。”
虽然不能第一时间从复州撤防,但是董鄂部的长久苦难终于看到了尽头了,因此何和礼当即答道:“大贝勒,那咱们到辽阳去好好争一争,这事情不争出一个结果,我是饭都吃不下去了!”
只是连何和礼都没想到,这次辽阳之行居然会这么凶险,才一开场代善已经把随身的长刀拔了出来对着阿敏就砍了过去:“阿敏你这个狗娘养的,有本事你再说一次!”
只是阿敏却是就架住了代善的长刀,继续不分青红皂白地展开攻击:“大贝勒,我是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这些失陷的国人从诸申手里赎回来,你不让我回本也就罢了,居然还能信口雌黄,说我勾结明人……我看把他们送到明人手里的那个人才是真正勾结明人!”
这就是指着代善的鼻子骂娘了,代善气得一刀又挥了过去,那上面努尔哈赤看到这局面实在太不象话,第一时间就叫道:“把他们都架开,把他们都架开!”
只是被护军强行架开以后,阿敏仍然是继续信口雌黄:“大汗,诸位贝勒、台吉、大臣,我阿敏有什么错?”
“我是看到国人陷于明人之手生不如死,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他们赎回来,既然是赎回来,我即使不赚一文钱但怎么也不能让我凭白吃亏,结果大贝勒倒是打着如意算盘,直接就我把这批国人交还给他,这算什么道理?”
阿敏讲得振振有词,一时间很多女真贵族都觉得阿敏讲得很有道理,毕竟对于大金国来说人口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资源,阿敏从明人赎回了这么一批女真俘虏可以说是立下了一件天大的功劳,虽然这都是两红旗的俘虏,但是代善怎么也要补偿阿敏相应的对价才行。
只是代善却是不这么想,他继续怒吼道:“胡说八道,阿敏你这个狗娘养尽胡说八道,我就问你你从哪里把人赎回来的?而且还是从柳小魔与海北贼的手里把人赎回来,你没有跟明人勾结我还真不信了!”
阿敏对于代善的这种指责早有准备,他当即冷笑一声:“大贝勒,你这是指责我与四贝勒勾结柳小魔与海北镇?你指责我可以,但是你怎么能指责四贝勒,你不怕伤了四贝勒的心吗?”
大家没想到这件事居然把皇太极与正白旗卷入了进去,当即就把视线集中到皇太极的身上:“四贝勒,这是怎么一回事?”
“是啊,四贝勒你跟我们好好说说!”
“别人勾结柳小魔与海北镇我信,说你皇太极勾结柳小魔我死也不信!”
为什么不信,自然是因为皇太极与柳鹏的关系之间恶劣到极点,皇太极在柳鹏手下屡战屡败,不但三次进攻南山防线大败而归,甚至连金州城都丢给了海北镇,正白旗本来本钱就小,柳鹏这么一折腾让正白旗遭受重创,到现在还没恢复回来,可以说是有破军杀将之仇。
但光是破军杀将之仇还不至于让双方彻底翻脸,更重要的是皇太极的两位福晋都落入了柳小魔的魔掌成了他的福晋,虽然不曾象传说中的那样搞大了两位福晋的肚子,但终究成了柳鹏柳小魔的外室,这样的奇耻大辱皇太极怎么可能忍得下去。
因此皇太极可以说是最不可能与柳鹏勾结的一个人!
只是皇太极也没想到自己一下子就成了出头鸟,他原本还想静观其变,现在却变成全场的焦点,只要一言不慎就要得罪两红旗或是镶蓝旗,双方都是拥有六十个牛录的强大存在,正白旗本钱太小实在是折腾不起。
因此皇太极只能强行站出来辩解道:“我只是请人帮忙把从明人那里把我们正白旗的俘虏用金子银子买回来而已!”
可是现在镶蓝旗手上的女真俘虏倒有一小半是通过正白旗的关系赎回去,因此皇太极继续说了一句:“当然阿敏阿哥请我帮忙赎回国人,我也顺手帮了一把。”
这算是尽可能和稀泥,只是代善却对这个结果极其不满,他当即就问道:“为什么我们两红旗这么多探子,还有何和礼驸额在复州一呆就是两年多,连一兵一卒都没有赎回来,可是你们却是能成百成千地把人买回来。”
这正是皇太极与阿敏最大的破绽,只是代善的语气缓和了许多,他已经把阿敏与镶蓝旗往死里得罪,现在更是牵扯到两白旗,他必须慎重再慎重才行。
而阿敏当场笑了起来,他做了一个送钱的手势:“大贝勒,跟诸申打交道,得使足了银子才行,你这些年只知道用刀用枪,却忘记了怎么和明国人办事!”
一说送钱在场的女真贵族都不由笑了起来,在七大恨起事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建州女真与明国之间处于弱势地位,即使是努尔哈赤办事仍然是要使足了银子才能把事情办好,有些时候即使是使了银子仍然办不成事。
但是只要使足了银子,就没有办不好的事情,因此那边当即有人说道:“大贝勒,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咱们女真有上千名将士回归绝对是一件可喜可贺的好事,阿敏贝勒也没有把人扣住不放的意思,但是阿敏贝勒多多少少是下了血本,你多多少少也要补偿一下阿敏贝勒!”
皇太极第一个站出来表示赞成:“这话说的有道理,大家都是自己人,多出点金子银子、包衣奴婢就能摆平的事情何至于动刀动剑。”
在场的大部分女真贵族都觉得代善实在是小题大作,不管怎么样阿敏帮着代善把这批俘虏从明国赎回来那是一件天大的喜事,现在代善怎么不能让阿敏白跑一趟,不然以后再有国人落入明国人之手就别想有人把他们赎回来。
只有代善自己才明白阿敏的胃口绝不是什么金子银子、包衣奴婢所以满足的,到时候肯定是借机胡乱开价,甚至要逼得自己同意帮他一起把莽古尔泰从正蓝旗逼走,因为他只能把希望寄托到努尔哈赤身上,他直接就跪了下来:“父汗,请你一定要替孩儿主持公道!”
只是努尔哈赤却是勃然大怒:“你们几个贝勒应当一条心才行,这样胡闹下去怎么能行!”
说到这,努尔哈赤突然自言自语:“赐的政权,如何能稳定?天赐的福祉,如何能永享!”
“大金国要千秋万代,我看这诸贝勒议政的规矩怎么也要改一改。”
在场的女真贵族们不由大吃了一惊,特别是只在四贝勒之下的人物一下子就看到了机会,他们忘记了代善与阿敏之间的争执,当即问道:“大汗,这规矩该怎么改?”
“是啊,这是国家根本大事,请大汗明示!”
“大汗,您既然授有天命,那您交代下来我们都按你的章程来办!”
下面已经乱成了一团粥。
第809章 软肋
“四贝勒执政改成了八王议政了?”
柳鹏得到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就是:“看来老奴也不得服老了,不得不用后起的诸位小贝勒削弱四大贝勒的权势。”
天命初年是四大贝勒执政,四大贝勒作为努尔哈的子侄,直接把与努尔哈赤一起打天下的五大臣挤出权力核心合力执掌国政,即使是最弱势的皇太极仍然事实上控制着两白旗,让后金国政落入了努尔哈赤一族之手。
但是努尔哈赤虽然是女真的开国君主威望极高,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