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彼得一世时代因为在中亚损失了几千人而停止了对中亚几个汗国的攻势整整一百年,因此海北军已经开始北征,两个国家事
实上却处于停战状态。
贞义总队里面的许多俄罗斯俘虏就很清楚地指出了这一点,他们很明确地告诉朱恒辉与诸位贝勒,现在俄罗斯最大的敌人是两
次攻占莫斯科并从俄罗斯割走大片领土的波兰人,而不是看起来人畜无害的大齐军。
而且两个国家的中间地带实在太过于遥远了,以现在海北军的进军速度想要跟俄罗斯发生一场激战至少还需要一两年时间,在
这种期间海北军完全可以跟俄罗斯订立一个友好同盟并进行一次奇袭。
这看起来是一个笑话,但却是不折不扣的现实,而且海北军的这次北征与过去中原王朝的诸位北征完全不同,不但要具有军事
上的征服意义而且还要进行有利可图的商业开发,从西伯利亚获取一切中原王朝急需的物资。
诸位女真贝勒、台吉甚至是朱恒辉手下的很多文武官员都对于这片白山黑水的开发价值抱有极大的质疑,觉得北征可能一无所
获。
毕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明朝对于辽东的开发可以用相当失败来形容,辽东很多时候甚至连粮食自给都办不到必须依赖于山东时
不时输入粮食与各种纺织品,大明每年都在要对辽东投入海量资源。
号称富庶的辽东尚此如此,何况是比辽东更寒冷的极北之地,毕竟柳鹏划给岭北行省的土地可是还在野人女真之北。
但是诸位贝勒、台吉很快就见识到了资本的神奇力量,严格来说是真正见识到海北军的可怕国力,他们甚至发现随军的商队都
快赶上整支北征军的规模了。
这些商人带来了军队一切所需要的东西,其中甚至有很多军队本身都没有装备的新奇玩意,而且由于他们的存在北征突然变成
了一件相当有利可图的存在,征服的每一寸土地都变得有价值起来。
但是最重要的是这些商人不仅仅是纯粹的商人,他们当中甚至还有一些工矿主,他们在贞义总队的保护之下深入深山老林进行
形形色色的探矿,很快就找到了两种不同的金矿。
一种是真正的金矿,这个消息让所有女真贝勒、台吉都觉得要疯了,谁都知道黄金是真正的好东西,何况除了金矿之外这些探
矿队还找到少量的银矿。
还有一种金矿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金矿,但是却让海北军都变得疯狂起来,因为这些矿主发现了相当诸量的煤矿与铁矿。
对于海北镇来说,煤矿就是黑色的金子,是一切工矿业的基础,只要有了煤矿就能创造一切奇迹甚至可以再造出一座反射炉来
,更不要说同时发现的还有铁矿与其它金属矿产,因此这个发现让北征的步伐大大加速,或者说商业开发的步伐大大加速。
而在北征进行的同时,辽东也进行了全面的善后处理,虽然柳鹏还是没有正式登基称皇,但却是进行重赏功臣并重建辽东的正
常秩序,让大家都有十分满意的收获。
但是这几个月对于大明来说,却是他们最难受的几个月,衡王府的叛乱还没有平定下来,河南全省又在袁可立的带领之下叛附
海北贼,大明又丢掉了一个完整的省份。
而河南之叛也让整个大明割裂成为南北两块,虽然还能辗转通过陕西与南方诸省取得联络,但是现在陕西民变频繁,这条驿路
多数时候都处于中断,大明根本不清楚南方到底发生了什么。
事实上,京师控制下的北方数省都有不稳的迹象,而且现在被海北军驱逐出河南的数万大明宗室可以说是给信王与诸位朝臣出
了一个天大的难题。
正如海北军在山东与其它地方所做的那样,他们进入河南以后并没有大事杀戮大明宗室,而是把数万大明宗室驱逐出河南转送
到陕西、山西与北直隶,而偏偏在大明的版图之上,河南的宗室人口是最多,光是一个周王府就占了所有宗室人口的十分之一
还要多。
但对于大明来说,这并不是什么美事,恰恰相反海北军这一手可以说是狠毒至极,一下子就把信王与朝中诸位阁老、尚老逼到
了绝路上来。
从道义上来说,朝廷肯定是把这批宗定人口接手过来,毕竟这些人都是大明的宗室,但问题在于河南的宗室人口实在太多太多
了,山东的德王府、衡王府与鲁王府加在一起也不如一个周王府的零头。
现在朝廷如果要接手下来的话是几万张嘴,而且是对于物质生活有很高要求的几万名大明宗室,光是周王府的郡王就有七十位
多位。
第1165章 照样画葫芦
而且这批数万人的宗室随时可能被有心人所利用,前面的衡王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而现在南方的许多宗室也借着这个机会
在野心家的策动之下出来监国或是直接登基称皇,甚至比柳鹏这个罪魁祸首还要着急一些。
而现在不仅这批宗室有着近百号郡王甚至还有七位藩王,至于镇国将军以下的旁支宗室更是不计其数,在这种情况下,崇祯皇
帝变得越发急迫起来,他知道不管从哪个方面处理这批流亡宗室都没有一个完美的结局,但是他还是觉得自己能找到更好的办
法。
他很有信心地说道:“我们大明的政策永远从哪里来回哪里去,这批宗亲既然是从河南来,那就应当回河南去……”
只是下面的阁老、尚书都没想到崇桢皇帝会想出这么一个主意,这件事说起来很轻巧,但是实际却是千难万难。
海北军这次进军河南几乎是没有受到任何抵抗,袁可立的背后是河南的官员、缙绅、官军,大家不但没有抵制海北军进军河南
,但现在都觉得松了一口气,转换阵营以后整个河南的负责就可以轻松起来。
虽然现在河南还是一片太平景象,但是现在北面的陕西的流民、逃军起事已经到了一个空前的规模,官军一次又一次地吃大败
仗甚至丢掉了很多大城,而河南本地的流与以及他们引发的小规模民变也是不计其数,只要一点火星随时可能星火燎原。
大家都觉得这样折腾下去的话,河南将陷于水火之中,一定要抢在星火燎原之前解决可能爆发的流民变乱。
但是河南虽然有着不计其数的大问题与小问题,但所有的问题归根到底却是一个宗藩问题,或者说是不断膨胀的宗室人口挤占
了河南所有的资源,让一切解决河南问题的努力都以失败告终。
而在大明体制之下,宗室人口的不断膨胀与不断挤占资源是一个永远无解的问题,谁都知道该怎么解决问题但是谁都解决不了
问题,而对于海北军来说,这一切都不是问题,反而是最轻松的问题。
而河南的宗室人口问题是所有省份里面最严重的一个,万历中期光是周王府的宗室就达到五千多人,而现在已经过去了四十年
,整个河南的宗室人口已经膨胀到数万之多,光是周王府就达到上万人,而整个河南现存的亲王府就多达七家之多,而且这不
计算一些已经国除但是仍然有支脉延续的王府。
既然宗室人口是整个河南最大的问题,那么在进军河南的时候把这几万宗室人口全部礼送出境就可以了,事实上袁可立这么做
以后整个河南可以说是一下子风清气正,什么问题都没有了,但是所有的压力都转移到大明这边来了。
而现在崇祯在发现这个问题同样无解之后,决定采取与海北军同样的政策,那就是把这几万流亡河南宗室转移到河南去,“从哪
里来到哪里去”,但是在场的阁臣与尚书们都明白崇祯皇帝话里的真正的意思。
这毕竟不是请客吃饭,海北贼好不容易把这些宗室人口逐出河南,怎么可能允许这些宗室卷土重来再回河南,毕竟这些宗室的
身份太敏感了,他们大举重返河南以后肯定惹出不计其数的大乱子,至少崇祯皇帝就是希望他们能惹出大乱子。
在这种情况下,和平还乡只是梦幻泡影,而是以崇祯皇帝的一贯政策,他肯定也不希望这一次宗室归乡是以一种极其的和平方
式进行,而是希望这批宗室能跟海北贼在战场一争高低。
到时候恐怕就是发给这些宗室一批极其的简陋兵器,然后驱赶这些宗室背水而战杀回河南老家,到时候海北军肯定会对这些大
明宗室来上一场空前的杀戮,恐怕大明开国以来死伤的宗室还不如这一役的零头。
虽然从某种意义来说,这是一个结果近于完美的方案,既甩掉了包袱,又能在道义上对海北军进行沉重打击,甚至还有其它相
应效果,但是在场的阁臣、尚书都是不发一言,呆若木鸡。
这是帝王家事,他们不合适发言,或者说随时可能说错话而掉了脑袋。
而崇祯皇帝显然也没想到自己费尽无数心机才想出来的好主意居然会受到诸位臣子这样的抵制。
但是到了这一步,他已经无路可退了:“既然诸位阁臣都赞成的话,那就让司礼监批了红,按这个章程来办,我信得过河南诸位
宗室!”
只是现在海北军都已经拿下了河南,而且不管是湖广还是北直隶或是其它省份都是随时可以摘下来的桃子,所以现在有不计其
数的有心人士投向了海北镇,至少是跟海北镇之间保持正常的联系。
正如衡王府这边的消息能在第一时间传递到柳易容手里一样,现在崇祯这次御前会议的发言同样是在第一时间传到了萧夜的手
里,而萧夜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报告这个情况。
当柳鹏听完萧夜的报告之后不由苦笑了一声:“没想到信王还是这么用心良苦,明明想要杀戮宗室还是想让我背黑锅!”
不管后人会在这件事情上怎么评价信王,在战场实施杀戮宗室的行动是由海北军实施而不是明军,而且柳鹏可以想见这些从来
没见过真刀真枪的宗室子弟怎么可能在战场之上怎么可能有着卓异的表现,恐怕到时候是海北军杀到手软的局面。
这对于他与海北镇来说绝对不是什么美好的回忆,而那边萧夜当即说道:“周王府已经传递消息过来,说是只要殿下允许他们归
乡务农,他们愿意在大齐国中做一顺民!”
只是柳鹏却是摇了摇头说道:“哎……天下王府宗亲,以周王府口丁最多!”
周王府本身就是上万宗室人口,明人甚至说中州田地半入王府,这或许是一种极度夸张的说法,但是周王府的宗室人口太多,
原本占有的庄田也大得惊人,以至于柳鹏或许会答应其它王府归乡的要求,但是周王府却是保持足够警惕的地步。
毕竟这是上万从小开始就只知道锦衣玉食的宗室人口,柳鹏再怎么用心安置他们也肯定不会满意。
而这上万人口聚集在一起就是一个火药桶,随时可能爆发大规模的民变,随时有人会打出大明皇室的名号起事,而那边萧夜就
出了一个不错主意:“信王既然准备借我们的手去杀戮这批宗室,我们也可以照样画葫芦用信王的手来解决这批宗室……”
之前的衡王府是一个很好的榜样,如果没有衡府军在北直隶一系列毁灭性的破坏行动,袁可立与河南官民没有那么快及时转向
过来,正是有衡王府给他们做出的可怕榜样才让河南军民与袁可立明白不投向海北军的话,河南将是一片水深火热的局面。
毕竟河南的宗藩人口比山东多上几十倍,河南的宗藩问题甚至比山东严重一百倍,到时候河南几个王府趁着这个机会起事的话
,那绝对是后患无穷。
但问题在于这些河南宗室人口与衡王府的情况完全不一样,衡王府当时不但有孙元化的支持,还有海量的东江军可以利用,甚
至有东江军这么一个天赐良机,而现在大明朝廷对于从河南驱逐出来的几万宗室人口可以说是充满了警惕,柳鹏觉得他们没有
起事的机会。
因此柳鹏笑了起来:“萧总管,你说说有什么办法让他们狗咬狗!”
萧夜笑了起来:“让他们相互咬上一番,到时候殿下安置他们也可以省心多了!”
如果说几万名宗室人口无法安排的话,那么在一场空前杀戮之后只剩下几千名或是几百名宗室人口那就好办极了,柳鹏甚至可
以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来解决他们。
只是柳鹏很快笑了起来,如果只剩下几千名几百名宗室人口,而且这些宗室人口是在大明朝廷的杀戮之下幸存下来只求一条活
路,那么袁可立就可以安排他们的出路,不必由柳鹏来负责。
只是柳鹏很快想到了柳飞与四大贝勒的例子,觉得他们大规模安置在中原会出一些乱子,但是在中土之外还有更多的地方可以
安置他们,毕竟现在全世界的殖民浪潮才刚刚开始而已,别说是澳大利亚,就是美洲与东南来都有许多空白区域。
即使是那些西方国家已经占据的殖民地,只要有足够的价值,海北镇仍然可以从他们背后的宗主国交换回来,当然这些殖民者
如果不肯交换的话,海北镇可以管不好这些大明宗室之类的乱臣贼子。
一想到这一点,柳鹏不由就笑了起来:“萧总管,这件事就按你的章程来办,但是事情做得漂亮些,别让后世史书指着咱们骂乱
臣贼子!”
而萧夜当即说道:“这件事一定办得漂漂亮亮,绝对不露任何破绽!”
只是连萧夜都没想到,自己这次行动居然干得这么漂亮!
第1166章 陕西问题
对于萧夜来说,他只是想让大明皇家按照自己的意图来进行一场内讧,顺便提供一批物资与武器让这些宗室子弟与大明朝廷干
上一架,到时候好让海北镇出来收拾残局。
但是他并不清楚大明宗室的优越感有多强,过去他们过的是怎么样的“幸福”生活,而现在这些宗室又觉得生活窘迫到何等程度
,而且他们现在最恨的人不是把他们逐出家园的柳鹏与海北镇,而是不给他们继续安排优越生活的崇祯皇帝。
他们对于崇祯皇帝与大明朝廷的恨意甚至大大超过了对于柳鹏这些乱臣贼子的恨意,至少柳鹏这些乱臣贼子是承认他们的非凡
地位,认为他们拥有人上的地位,不但允许他们和平地离开自己定居几百年的故土,甚至他们允许他们带走一部分财物与所有
的仆人。
而且海北镇还向他们传递种种善意,对他们礼遇有加,可是回到了大明的国土之上他们反而要受到种种虐待、监视与杀戮。
信王对他们的恨意似乎比柳鹏还要强烈一些,给他们吃的根本就是猪食,而且不安排住处也不提供好看的衣服,更不要说把积
欠多年的宗禄交给他们,想尽一切办法欺凌他们。
因此萧夜只是稍稍点了一把火,并挑明信王准备利用他们来充当炮灰来同海北军厮杀,这些大明宗室的怒意就已经被点燃了:“
杀信王啊!”
“杀信王啊!”
“信王当诛!”
他们也学着海北镇的口径将崇祯皇帝称为信王,不再承认他的皇帝身份,而只是与自己相等的某位亲王,而且他们在得到萧夜
支援的兵器与少量物资之后可以说是疯狂起事,从山西到北直到陕西甚至更远的湖广,现在都有大明宗室大举起事。
在他们看来,充当炮灰与海北军厮杀那是十死无生,根本没有任何胜算,起事与信王决一胜负虽然是九死一生,至少有一点胜
算,而且大家都是太祖子孙,凭什么信王在天上而他们这些宗室子弟却在十八层地狱。
这些宗室起事有的第一时间镇压下来,有的则是成了一些气候,跟前来镇压的明军打得难分难解,但是柳鹏实在没想到周王府
这些大明宗室居然有这样的力量,直接就把崇祯皇帝拉下了神坛。
没错,虽然从军事角度上来考虑,这些大明宗室子弟的起事虽然得到了海北镇的秘密支持,并且有一些地方上的有力人士与在
野将帅的支持,甚至还有地方官员参与其中,但是造成的破坏相当有限,大明官军顶多是死伤了几千人而已,根本没到伤筋动
骨的地步。
但是这件事在政治上的影响却是大得惊人,现在崇祯皇帝已经彻底失去了对各地宗室的信任,而各地宗室也觉得信王下一步就
要对自己进行削藩把所有宗室杀戮一净。
虽然自从靖难之变以后大明朝廷就对各地藩王严加监视不允许在政治上有任何超轨的可能性,但是现在崇祯皇帝的宗室政策已
经跟建文皇帝即位初期相去无几,不仅对流亡宗室采取最苛刻的政策,甚至连各地就国的宗室也采取了同样的苛刻政策。
结果自然跟建文皇帝遇到的结局差不多,正所谓君逼臣反臣不得不反,虽然瞬息之间十几位亲王、郡王死于非命,而不是按大
明惯例囚禁于高墙之内,但是更多的亲王、郡王甚至是镇国将军也在那里打出起事的旗号或是准备起事。
现在的北方已经是一团朱明内战的迹象,到处都是“杀信王”、“灭信王”的口号,大家互加攻伐,谁也不服气谁。
柳鹏也没想到萧夜这一番运作居然会有这么样的结局,过去只是北直隶官民对于海北军北伐朝思暮想,现在却是整个大明朝廷
都被这一场内战拉下水来,整个北方的各地英雄豪杰与地方缙绅都希望着海北军能及早解决这种混乱局面。
当然这其中唯一的意外就是陕西境内数以十万计的民变武装,现在柳鹏就对大家说道:“陕西诸路流民号称数十万,实际可战之
兵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