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正说司马家-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司马昭同样不含糊,首先他完成了权力的平稳交接,没有让父兄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江山落入他人手中;然后是平定诸葛诞的淮南叛乱,这之后一直到西晋建国,淮南地区基本稳固,没再出大乱子;更重要的是派遣钟会、邓艾等人分兵伐蜀,完成了对汉中的占领,最终灭掉了西蜀,打破三分天下的局面,去掉了一个大对手。此事也为他自己赢得了巨大的政绩。人们常说“师出有名”,就算你的实力够了,但还需要有个符合逻辑的名义,这样做事大家才能心服口服。此时司马昭原本早就可以升任更高职位,但就缺一个名义,而对蜀作战的大胜,就成了这个名义,使他成功晋升为晋王。这时候司马昭几乎已经完成了取代曹魏的全部工作,只剩下最后禅让那一场戏了。
8 从司马懿夺权开始的故事——首先要当好配角司马懿装疯卖傻了这么久,总算是把曹爽给蒙蔽了过去,曹爽确信司马懿无所作为了后,就带着他的弟弟曹羲、曹训、曹彦加上自己的心腹何晏,邓飏、丁谧、毕轨、李胜等人及御林军,随魏主曹芳一起出城去拜谒明帝墓,同时又去畋猎,作为对自己生日的庆祝。司马懿得知曹爽离京的消息后大喜,马上赶到京城,让他信得过的同伴司徒高柔,假节钺,行大将军事,首先去占领曹爽的军营。曹爽的军营是守卫京城最大的军事力量,相当于首都卫戍区的部队,一旦被占领,整个京城主要的军队就握在了司马懿的手里。他又命令太仆王观去接管中领军,把本来属于曹羲的军队收编过来,中领军也就是守卫皇宫的御林军,相当于中央警卫局的部队。
司马昭被安排接收河南郡衙,也就是军管首都市委书记的权力,同时保卫太后的宫殿,因为天子随着曹爽一起离开京城了,所以此时留在京城中地位最高的是太后,所谓的保护太后,其实也就是软禁太后,司马懿要的就是逼迫太后支持自己清除曹爽的势力。此时的司马昭如同披挂上阵的将军一般,向河南郡衙议事厅门外台阶下整齐站立的一排排亲信子弟一迭连声地发号施令:“太后殿下懿旨命令贾充领任洛阳南门校尉之职!马上前去把守,不得擅放一人出城!”
“太后殿下懿旨命令卫烈领任洛阳北门校尉之职!马上前去把守,不得擅放一人出城!”
“太后殿下懿旨命令郭统立刻前往洛阳东门协助胡奋校尉严加把守!……”
司马昭此时手拿太后懿旨(其实是事先与父兄商量好的军事安排表),威风凛凛地指挥着手下的亲信。像这种谋反的大事必须得依靠亲信,因为出不得丝毫差池。
这么多年来,司马懿父子雄才大略并深孚众望,整个曹魏帝国基本上都是司马家族在支撑着,而曹家自身的败家子曹爽兄弟不但昏庸无能而且胡作非为。司马昭的妻弟王恂其实一直都瞧在眼里,看得分明,他也是宦海沉浮有些年头的人了,当然懂得自己在此时此刻应该怎样做出正确的选择。
王恂中介没有想到,军事上的摊牌发生得如此迅捷,司马懿父子竟会孤注一掷,抓住了曹爽与少帝曹芳一同外出谒祭先帝高平陵这个绝佳时机而雷霆出击!这固然令人猝不及防,但说起来也免不了有“闭门拒主、先斩后奏”的僭越之嫌。然而,他更没想到的是,司马懿父子还搬来了永宁宫的郭太后作为抗衡少帝权威的政治后盾!这就愈加可见司马懿父子在此番事变中当真是绸缪已久、算无遗策而志在必得!
司马昭发号施令之后,跟着他干革命的一大帮亲信伙伴们就群情激昂起来,他们都知道一旦谋反得逞,所有人都是开国元勋,个个会被加官晋爵,享荣华富贵。在王恂浮思绵绵之时,贾充、卫烈、郭统、王恺等人已是齐齐响亮地应了一声,各自按刀持剑,分别带着自己手下的武士、家丁,利利落落地领命出门而去。
司马昭这是第一次以主官的身份指挥战斗,刚才一直都心里发虚,两手紧张得出汗,众人领命分别去执行各自的任务后,才微微松了一口气,看了看身边最后一个待命而立的太傅府侍卫长王羕,向他吩咐道:“王君,你就赶去前门口帮助成倅、成济等死士兄弟们紧紧守着,同时要密切监控周围街巷的情形。一有风吹草动,立刻过来向我禀报!”
9 每件事情都能培养个人能力——爱拼才会赢是没错的作为指挥官,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恰如其分地让合适的人去干合适的事,然后自己统筹协调。“诺!”王羕一手按着腰间的刀柄,应声退身而去。王恂见到这时候只剩自己和二十名左右死士亲兵还留在司马昭的身畔了,便试探着问道:“子上,你看——我也去前门协助王羕他们?”
对于自己的妻弟,司马昭还有其他安排,不需要他亲自去冲锋陷阵,冒无谓的风险。“不必。你就留在这里,随时根据形势的需要而备用应急。现在,我们所要做的就是静等太傅大人驾到。”司马昭直截了当地说完,就在议事厅台阶上席地端坐下来,同时将腰间长剑解下横放在双膝之前,双目微闭,凝心敛神,整个身形顿时宛若一座铜浇铁铸的神像般沉静。
王恂毕竟没有司马昭那样的大将气概,他也是第一次面对如此惊险的命运抉择,可以说是不成功便成仁,拼死一搏而已,他内心实在是静不下来,右手紧紧抓着自己腰间的刀鞘,双眼直盯着厅前训兵场尽头处的大门入口,一眨也不敢眨,心里却紧张地想着:“太傅大人他们怎么还没过来?皇宫那边应该早就稳定下来了吧?这中间不会发生了什么不测吧?”
作为主将,要随时研判各处发生的情况,虽然心里也是十分焦急,但却没有表现出来。为了把握大局,司马昭强压心头焦急,心里一遍遍地推敲各种事情发展的可能性以及应对方法,他仿佛能够看穿王恂的心思一般淡淡说道:“父亲大人待会儿过来亲自接管八千卫畿军后,大事便可底定了。他再调上禁军和外军,总计能得三万左右的人马,到时候封锁洛水浮桥也就更有把握了。你那个时候就可以回府休息了。”
这一次的行动是绝对机密的,虽然父亲司马懿在心里策划了很久,但一直不动声色,周围无人能够察觉,直到昨天深夜,父亲才告诉司马昭,他的任务是前来接管河南郡府。从那时起,司马昭就一直在焦心苦思种种对敌应变之策,生怕哪一着哪一步想得稍微不尽不实便误了大事!
大哥司马师和父亲一道进皇宫居中指挥,作为战斗总司令部,有父亲和大哥在,相信一切都能协调得井井有条,大哥靠上了父亲大人这棵“大树”,心中有了底气,他自然睡得很香。
王恂看了看司马昭暗暗握紧的拳头,低头思忖道:“要让司马昭的焦虑心情缓解下来,别让他的神经绷得太紧,不然于大局不利。”他并不知道司马昭在这片刻之间心头已经转过了这么多念头,所以还在继续劝他:“那你还是要暂时休息一下!如今京城四门有贾充、郭统他们去打理了,卫畿军那边也将由岐兄、董大人他们调动过来,郡府里暂时也没什么急事了……”
司马昭对他这个妻弟还是很有好感的,王恂在很多场合都是全力支持他,站在他的一边的,平时两人说话也很投机,就像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似的,司马昭忽然开口对王恂说:“良夫,我和你打一个赌:你猜一猜此刻曹爽兄弟在高平陵得知我司马府中人猝然端了他在洛阳城的‘老窝’之后会作何反应,是奋起还击呢,还是像丧家之犬一般灰溜溜地跑回来投降求饶呢?我猜测他必会弃械投降而回,你说呢?”
王恂内心当然也盼望一切顺利,最好是对手别做反抗,直截了当投降,大家都省事了,但万一对方不肯束手就擒,那接下来的事情就不好预料了,他沉吟着说道:“子上你真是想得太乐观了。他若真是能乖乖回来投降,自然是再好不过了……就怕他们来个狗急跳墙……”
10 人生也是投机——不过很多时候道路没得选司马昭此时就像是一个买进了某只股票的投资者,总喜欢找出各种理论依据来说明此股必涨,当然每个人的美好愿望都是这样,司马昭对王恂说:“良夫,不是我想得乐观,是你高看他了!可惜,他不是那种能够跳墙一搏的疯狗,他只是一条除了喜欢吃香喝辣之外什么也不会的蠢狗!”司马昭唇角斜斜上扬,露出了一丝不屑之色,“正始五年我曾经和他一同前去征伐过伪汉。那一日,我们在骆谷道上突然遇到了大队蜀兵的伏击,双方当时还没怎么打呐,身为三军主帅的他已是丧魂落魄逃得比谁都快!后来,还是我和夏侯太初(指夏侯玄)力挽狂澜稳住了阵脚,这才没有酿成‘一溃而不可收拾’的局面。你说,像曹爽这样的蠢狗,还有什么值得我们忌惮的?”
王恂听了,心想此时的司马昭需要安慰,不能再给他的内心增加太多压力了,多说几句鼓励的话,大家都会更有信心,于是微微颔首:“听你所言,曹爽既是这等货色,倒确也不足为虑。”
此时司马懿正在皇宫里做郭太后的工作,郭太后内心对曹爽争权,打压她们郭家的势力也很不满,现在既然司马懿愿意帮她搞定曹爽,她还是很愿意的。既然要打击曹爽,总得给他编几条罪状吧,于是司马懿说,他背先帝托孤之恩,奸邪乱国,其罪当废。
郭太后说:“现在天子与曹爽他们在一起,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司马懿说:“我早就写好了奏明天子的表章,历数曹爽的罪状,请太后放心。”其实太后心里也怕,她妇道人家没经历过政变,听司马懿如此说,也只得同意,放权让司马懿去做。
关于这次政变,司马懿什么都准备好了,只是需要太后的一个授权即可,其他全由他包办,他命令太尉蒋济和尚书令司马孚都在奏表上签了字,遣黄门赍出城外,去向皇帝递送奏章。
司马懿在京城中搞政变,曹爽的家人知道后大惊失色,乱成了一锅粥,大家各有各的主意,最终难以达成一致,只能派人赶紧出城去给曹爽通风报信,让曹爽拿个主意,是不是赶紧率兵回攻,夺取京师。
司马懿听说已有不少人通过各种关系逃了出去,尤其是桓范也逃出去了,心里还是有点吃惊,毕竟桓范他了解,算是一个智谋之士,既然跑去给曹爽报信,必然会给对方出主意,一旦曹爽采纳了桓范的主意,自己这边就会有不少麻烦。
蒋济看到司马懿内心惶恐的样子,就安慰他说:“曹爽根本就是一个无能之辈,就算桓范给他出主意,他也未必能够采纳。”司马懿赶紧找来了两个中立人士许允和陈泰,让他们去通报给曹爽,就说只要曹爽能交出兵权,就没有其他人身危险了,保证让他稳稳当当地当一个富家翁,过荣华富贵的生活。
然后司马懿还是不放心,又召殿中校尉尹大目至,对尹大目说:“我和太尉蒋济一起写一份书信,你去交给曹爽,就说我们对天发誓,只要曹爽交出兵权,绝不为难他和他的家人,让他安安心心地回来吧。”尹大目依令而去。
11 关键时候不能有一次的失误——百密一疏也致命在城外高平陵,曹爽等人正在举行仪式祭祖呢,忽然有人来报,说京城中司马懿发动了政变,并且有奏表送到。曹爽听后大吃一惊,感觉血涌脑门,两眼发黑,身子一歪几乎摔倒在地。黄门官捧着司马懿送来的奏表,跪于天子之前,爽接表拆封,令近臣朗读:“征西大都督、太傅臣司马懿,诚惶诚恐,顿首谨表:臣昔从辽东还,先帝诏陛下与秦王及臣等,升御床,把臣臂,深以后事为念。今大将军曹爽,背弃顾命,败乱国典,内则僭拟,外专威权;以黄门张当为都监,专共交关;看察至尊,候伺神器;离间二宫,伤害骨肉;天下汹汹,人怀危惧:此非先帝诏陛下及嘱臣之本意也。臣虽朽迈,敢忘往言?太尉臣济、尚书令臣孚等,皆以爽为有无君之心,兄弟不宜典兵宿卫。奏永宁宫,皇太后令敕臣如奏施行。臣辄敕主者及黄门令,罢爽、羲、训吏兵,以侯就第,不得逗留,以稽车驾;敢有稽留,便以军法从事。臣辄力疾将兵,屯于洛水浮桥,伺察非常。谨此上闻,伏于圣听。”
魏主曹芳听毕,也是大为震惊,但感觉司马懿所针对的只是曹爽,暂时没说要对付他这个皇帝,所以有点事不关己的轻松,他对曹爽说:“司马太傅如此说,你有什么好主意吗?我们该怎么办?”曹爽这个时候是被吓得手足无措,心里可以说是一点主意也没有,他回顾周围的兄弟们,想听听大家的意见,但是他周围的兄弟们说句老实话也都是饭桶,没有一个能给出应对之策的,大家都是事到临头纷纷想着保命,谁都不敢去和司马懿对抗。
这时候曹爽府中的参军辛敞和司马鲁芝从京城赶来报信了,曹爽向他们了解目前司马懿政变的情况。两个人汇报说:“司马懿这次事先布置得很周密,城中各处重要据点全被对方夺了去,司马懿还派兵把守住了我们回城的必经之路,现在想要回去,估计是不可能了,接下去我们该怎么办,请大将军发话。”
曹爽等人正在七嘴八舌地议论此事呢,大家各说各的,莫衷一是。这时候大谋士司农桓范快马加鞭地赶到了,总算是给曹爽出了一个像样的主意,而且也是司马懿最为担心的主意,桓范说:“既然司马懿谋反了,大将军你何不赶紧带着天子就近去许都,然后召集天下兵马共同讨伐司马懿?只要天子在你的手中,你的话就代表了圣旨,就属于正统,天下各路诸侯肯定得唯你马首是瞻。”
桓范这条主意是极其高明的,曹爽如果按照这个去做了,司马懿独守孤城,未必有把握胜过曹爽,毕竟天子在曹爽这边,曹爽有名正言顺的理由讨伐司马懿的政变。但曹爽果然被大家所看透,他就是一个无能之辈,饭桶加蠢货,他所担心的仅仅是能够保全眼前利益,他对桓范说:“我们全家都在京城中,如果逃往别处与司马懿作对,家人岂不是要被株连了吗?”
桓范看曹爽如此脓包,但此时此刻又没有其他路可走,只得继续劝说他:“遇到这种事情,谁都不想无缘无故去死,天子在你的手里,天下仍然还是你的,你可以召集无数资源去对付司马懿,这难道你还看不出来?”曹爽听了桓范如此精辟的分析后,竟然还是决定不下来,他两眼流泪,除了哭没有别的主意。
桓范看曹爽犹豫不决,又赶紧催他:“从这里去许都没多少路,很快就能到达,许都城坚粮广,应付几年都没问题,许都附近还有大批军队驻扎,拿出天子的令旗招之即来,对付司马懿绰绰有余。朝廷的印章我也给你带来了,我们赶紧去吧,不要浪费时间,再迟只怕就有问题了。”
12 舍不得芝麻必然丢西瓜——政治承诺永远不可信曹爽其实心里是舍不得他留在京城中的娇妻美妾,还有无数的珍宝,看桓范如此催促,有点不耐烦:“行了,行了,不要催我,让我好好想一想再说。”过了一会,侍中许允和尚书陈泰也到了,两人带来了司马懿的口信:“太傅说他只是觉得你的权力太大了,要想剥夺你的军权,并无他意,也不打算加害你,而且还客客气气地请你回去呢。”
曹爽听了默不作声,但毕竟有一点心动,其实军权不军权的他根本不在乎,他要的只是吃喝玩乐,能让他过富家翁的生活,他就没意见了。过了一会又只见殿中校尉尹大目飞马赶到,尹大目对曹爽说:“司马太傅指着洛水对天发誓,他绝不加害于你,只是剥夺你的军权而已,并无他意。还有蒋太尉也写了保证书在此,请你放心,没事的,安心回去吧。”
连续两拨人过来传信,曹爽信以为真,就打算答应了此事。桓范看到曹爽要犯迷糊,掉入别人设好的陷阱,赶紧又过来警告他:“千万别听那些人的胡说八道,你一旦回去,那就是自寻死路,万万不可啊!”那天晚上,曹爽想了一个通宵,他走来走去,犹疑不定,想到伤心处,还大哭一阵,始终定不下来究竟怎么办。桓范进来催了他许多次,心想这不就是明摆着的事嘛,还需要想那么久?到了最后,曹爽长叹一声说:“我打不过司马懿,我还是决定投降,不要军权了,能做个富家翁就很好。”桓范听了以后大哭,曹爽这一决定连累他们所有人都得完蛋了,想当年曹爽的父亲曹真多么得英雄,他的这几个儿子怎么跟猪狗差不多,一点出息都没有。
许允和陈泰对曹爽说:“既然你打算投降了,那就把大将军的印玺先交出来吧,只要印玺送到了司马太傅手中,其他就没事了。”曹爽答应,就取出自己的大将军印交给陈泰,曹爽家的主簿杨综抓住曹爽的衣服大哭道:“主公,兵权不能交出去啊,兵权一旦不在了,你就会成了别人的盘中之餐,他日被推出东市斩首也有可能。”曹爽不听他的劝告,自信满满地说:“太傅必不失信于我。”于是曹爽将印绶与许、陈二人,先拿去送给了司马懿。

第二章 殊死搏杀

要奠定大业总会有几次搏杀,如果掌权者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