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为之,为了复兴汉室,一定要再次伐魏,张翼劝他不动,也没办法,只好改成支持姜维的决定。夏侯霸也支持姜维的想法,认为伐魏势在必行。
张翼说以往几次之所以没成功,主要是行动过于拖沓,这次如要起兵,就一定得速战速决,不要给对方留出太多的调整时间。
既然大家都没意见,姜维就引兵五万,再次出发进攻魏国,蜀军到达洮水边境时,守卫的魏军报告给了雍州刺史王经和征西将军陈泰。王经先起马步兵七万来迎。
若说起用计,姜维当然远远不如诸葛亮,他所能想出来的计策,最多也就和马谡差不多。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他竟带领蜀军背靠洮水列阵,估计是想模仿楚霸王项羽的破釜沉舟案例。王经一看大为惊奇,就对手下的部将张明、花永、刘达、朱芳四人说:“蜀军背水列阵,你们只要稍加冲击,就能把对方推到河里去。”于是魏军大举进攻,蜀军稍一接触立即后撤,始终沿着洮水河边逃跑,把所有魏军都引到了河边。突然魏军后方喊杀声震天,张翼和夏侯霸两路军马从魏军的左右后方夹击上来,姜维也立即转身,对诸将说:“我们一起杀回去,把魏军往河里赶。”于是蜀军三面夹击魏军,魏军大败,许多士兵被赶入了河中。王经带领少数残兵逃回了狄道城中闭门不出。
姜维大获全胜后,还想继续前进,去攻击对方的狄道城,张翼劝他见好就收,没必要去画蛇添足,万一遇到麻烦反为不美。但姜维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认为此次出征必须大获全胜,首先就是猛攻拿下狄道城。
此时陈泰引兵过来,要为王经报兵败之仇,在半路上正好遇到邓艾的军队,邓艾对陈泰说:“姜维既然已经胜了一次,此时就应该去联合羌兵,多路出击来进攻我们,而不是去攻打狄道城,狄道城城墙坚固,短时间内打不下来,他这么干是在浪费时间,我们从左右包抄上去,蜀军一定会被击败。”
陈泰听邓艾如此说,叹为妙计,于是就让手下的军兵分成许多小队,各带大量的旗帜与锣鼓,埋伏在狄道城的周围山上。
姜维一直猛攻狄道城不下,城墙实在太坚固了,短时间奈何它不得。某一天黄昏时分,姜维正自烦恼,有流星探马来报:“发现两路魏军援兵前来,旗上明书大字:一路是征西将军陈泰,一路是兖州刺史邓艾。”
姜维大惊,于是就分兵去阻击前来增援的魏军,刚走了没多少路,突然两侧山上旌旗招展,锣鼓喧天,伏兵四出,姜维大惊,赶紧命令全军撤退,直到退回了蜀国的关内,才发觉刚才其实是魏军的疑兵之计,根本就没人追杀过来。
44 初掌大权振朝纲——决策来源于研究
司马师刚刚去世的那段时间里,司马昭初掌大权,在洛阳的朝堂上,司马昭与众大臣议事,司马昭说:“今西蜀的姜维屡屡来犯边境,我们在关中部署的兵力较强,王经、陈泰与邓艾都是雍州和陇西方面防守的能臣。目前在朝廷上他们曹家已经没有什么精明之才了,而在外围,就算吴蜀两家联合起来又掀得起多大的风浪?至于各方藩镇,镇南将军王昶是父帅当年在文学署的心腹僚属,镇北将军裴潜是父帅当年从荆州刺史的位置上一手提拔起来的,关中和陇西就更不用说了!”
退朝后,司马昭回到家里,又召来了他的亲信贾充一起研究天下局势,贾充字公闾,是已故建威将军贾逵之子,目前为司马昭府中的长史,他从小就与司马昭关系亲密,一直是司马家的忠实跟随者。
司马昭一向有看书学习的习惯,没事时经常翻阅各种典籍,他将几案上那一册翻开的《淮南子》竹简慢慢卷了起来,悠悠而道:“‘所谓后者,非谓其底滞而不发,凝结而不流,贵其周于数而合于时也。夫执道理以耦变,先亦制后,后亦制先。是何则?不失其所以制人,人不能制也。时之反侧,间不容息,先之则太过,后之则不逮。夫日回而月周,时不与人游。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禹之趋时也,履遗而弗取,冠挂而弗顾,非争其先也,而争其得时也。是故圣人守清道而抱雌节,因循应变,常后而不先。柔弱以静,舒安以定,攻大坚,莫能与之争。’这段《淮南子》上的箴言实在是高妙通玄,我们要细细思量品味才是啊!”
这段时间司马昭经常与贾充讨论各种人事安排与朝廷动向,此时贾充也发表了他的看法:“主公,当今陛下可不是当年的‘山阳公’!而且,洛阳京师城内的数万‘禁卫军’一定要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禁苑大内的步兵营、射猎营、越骑营等营所的兵力都不容忽视!当今陛下真要翻了脸、狠了心和司马家拼个‘鱼死网破’,谁也不能保证将来的局面会发展成什么样的!”
自从大哥去世后,司马昭平时也就喜欢和贾充谈天说地,听到贾充这段言之凿凿的论断,司马昭眉头一蹙,半晌过后才闷声闷气地说道:“你也赞成我父帅以前所制定的‘伺机而动,后发制人’的方略?”
贾充最近也特别关注时事与军事,他考虑了一下,然后缓慢道:“嗯!主公,眼下姜维不断骚扰,已经打乱了我们先前的全盘布局,转移了天下士民关注的‘焦点’,当此之际,司马家只能是潜察时势,以静制动,以后制先!”
司马昭眯着眼睛看了贾充好一阵儿,脸上的表情变了几变,口气缓和了下来:“这一次咱们或许只能暂时退让一步,但今后咱们在西蜀对我魏国图谋不利的时候,我们该发狠还得发狠,该出手还得出手!有些冲突,始终是无法回避的,总有一天是咱们必须硬碰硬地去面对的!”
贾充道:“这是自然,该刚则刚,该进则进,朝中大臣都是明白的。”司马昭从榻席上缓缓站了起来,双手负在背后,望着屋里忽闪忽亮的那簇灯焰,幽幽地说道:“其实你应该懂的,我的父帅以前不学曹操那样急于揽权,是因为他有我们兄弟堪为司马家的未来支柱,所以他能够熬得起。他是想在有生之年为我司马家好好夯实万世永安之鸿基啊!但曹操当年那么急于求成,则是因为他熬不起,他的后人曹丕、曹植都有些稍嫌文弱了,怎么能够在乱世之间东征西伐、大显神威呐?”
贾充听得很认真,过了片刻,才深深说道:“主公,看来你胸中所藏的韬略和城府当真是越来越像老太傅一般高明卓绝了!卑职真替司马家感到高兴啊!”
45 回首过去历历在目,展望未来事事难料正月十五的月轮极圆极亮,司马昭回想起去年在关中巡视的那个元宵节,也是同样的月华,似碎银一般散在四野,或在草丛中闪耀,或在渭水上游移,或在稻田里跃现,夜幕上的那些点点星光,全做了这皎月最精致的点缀和陪衬,当时的他还与诸将有过交流。
“元宵节的月亮果然不错。”司马昭在胸前环抱双臂,眺望着那轮玉盘似的明月,慨然而道。
“咱关中的月亮比哪里都圆!”雍州别驾黄华连忙拍了一句马屁上来。众将也纷纷跟着附和不已。司马昭瞧着他们哄笑献媚的模样,只是含笑不语。
今夜魏营摆开了元宵宴,因为有月须赏,筵席就设在了露天大坝上,一溜儿列了两排酒宴。魏军诸将按序坐着,一个个喝得满脸酡红,嘴里冒出的酒气喷得像牛喘一般“呼哧呼哧”的。
司马昭面带笑容,微微举杯小酌一口:“诸君,幸得姜维又一次被我们打退,蜀贼望风而退,我魏军上下今年方能享此元宵佳节!诸君今夜尽可开怀畅饮,不醉不休!”
“那是!”王经面带微笑,“也亏了大将军您御敌有方,否则姜维怎能如此就被打败了呢?”
“对!对!”胡遵醉意朦胧地举杯来敬,“大将军,不,末将应该改称您为‘太傅大人’了!咱们打败了姜维,就请您赐下‘轮休省亲’之令,让咱们也回老家和父母妻儿好好聚上一聚!”
听了这话,司马昭手中的酒盏一停,缓缓地放了下来,盏中的酒光浮影反射在他眉宇间,似阴翳一般萦绕不去。“咱们关中这边可算是消停了,”他像是自言自语地说道,“可是你们知道吗,陇西南安郡那边今天下午又送来了六百里军情紧急讯报!和蜀寇内外勾结的羌兵正在那里大肆作乱呐!”
他此言一出,场中立刻静了下来,静得仿佛连一滴水珠掉在地上都可以清清楚楚地听见声响。“拿陇西地图来!”司马昭一摆手。
蜀军在诸葛亮帅帐留下的那幅宽大的陇西军事地形帛图当众徐徐展开了:在火炬照耀之下,图上的山谷河道便似一条条筋脉般,缓缓地编联成了一张偌大的网络。
司马昭举起手中的细长权杖指向了南安郡一带的位置:“诸君须当警醒,姜维虽然败退了,但并不等于我大魏的关西疆场从此就必然安若磐石。且不说他现在已从成都赶回了南郑,仍在虎视眈眈,便是南安、武都、白水、阴平那里的羌兵、匈奴,俱为诸葛亮生前钉在我陇西心肺地带的一枚枚毒牙啊!只有乘势而上,再接再厉,彻底拔掉这些‘毒牙’,肃清这些拥汉反魏的蛮夷,我大魏关西三千里疆域才能永远稳若泰山、波澜不惊!”
看到司马昭如此郑重其事,邓艾、胡遵、陈泰等诸将的酒意早已消了大半,一个个肃然挺身而坐,不敢再有妄言乱行。司马昭嘴角向军师赵俨那里努了一下,赵俨会意,立刻起身来到帛图前一边指点着,一边向诸将介绍道:“蜀将王平如今正盘踞在骆谷城,煽动陇西氐蛮东侵作乱,已经攻破了临水、洮东等三四个县城。凉州刺史孟建大人已经亲自赶到南安郡坐镇弹压。而陇西的蛮族寇贼之中,唯有氐酋苻双以武都境内的蛇盘山‘四条洞’为巢穴,依恃地利之险作恶。这苻双来历不俗,素为陇西氐蛮名山名寨之共主,自号为‘氐王’,颇有威望,且与蜀寇勾结最深,不可不谓我大魏陇西疆域的心腹之患!”
“赵军师言过了!想那区区氐蛮,有何能耐?”陈泰一脸的不以为然,双手一拱,傲然道,“太尉大人,我甘愿身任先锋,只率数千儿郎前去,十日之内便可擒那苻双来见诸君!”
赵俨直盯了他片刻,冷冷一笑:“陈牧君千万不可小看此贼!孟建大人用兵之才与你相比如何?他已在南安郡坐镇指挥,与苻双交锋了足足一月有余,仍是拿他不住!你想在十日之内便可手到擒来……嘿嘿嘿,恐怕这才是有些‘言过’了!”
陈泰一听,不禁面色一滞,暗暗沉吟犹豫起来。那氐蛮贼兵伏于深山老林之中,彪壮凶悍,神出鬼没,自己用堂堂雄师前去讨伐,确是有些棘手。他们可聚可散、忽进忽退,我疲则来扰,我战则先逃,我弱则狂攻,要想铲除实为不易。而且,万一稍有失利,被这小小氐蛮损了自己的名头,那更是大大的不合算了!场中其他诸将自然也是抱着和他同样的心思,一个个顿时缩了脖子,谁也不敢出头上去主动请缨了。
司马昭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心底暗暗一笑,脸上却不动声色,只微微笑道:“以本座之见,诸位将军和各营士卒,这几年和蜀军斗得也忒辛苦了,本座甚是不忍,你们该当返回关东‘轮休省亲’的,还是安安心心地回去‘轮休省亲’。至于剿灭武都郡内的氐蛮嘛,正所谓‘杀鸡焉用牛刀’,就不必劳烦在座的列位将军了,我让邓艾去。”
他这一声唤出,诸将都是一惊,邓艾更是暗暗大震:太傅竟然点了自己的将了!莫非太傅要派自己前去主持征剿氐蛮?念及此处,他心头不禁又是紧张又是兴奋,马上腰板一挺,双眉一立,凛凛然走到席间抱拳而道:“请太傅大人示下!”
司马昭深深地看着他,将手中权杖向他迎面一指:“本座在此任命你为镇西征氐特使,以平蛮将军之职衔前去南安郡协助凉州刺史孟建荡平氐蛮!”
邓艾心中大喜,正欲朗声而应,却听旁边席位上钟会说道:“太傅大人!末将也愿主动请缨,陪同邓艾一道前去征剿氐蛮!”
司马昭冷冷的目光一下直扫过来:“钟会,本座另有要事交付于你。你暂时就不必前去南安郡了!”
46 抗蜀彰显邓艾的能力——人才极度需要机会姜维退兵之后,狄道城的包围就算是解了,王经将陈泰、邓艾迎进了城去,摆酒相待,感谢解围之情,犒赏三军。陈泰将邓艾的功劳通过司马昭申报给了天子曹髦,曹髦封邓艾为安西将军。
陈泰对邓艾说:“这次姜维退兵回蜀,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再次来犯了吧。”邓艾说:“不然,姜维肯定还会来犯,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巩固在蜀国的地位,姜维之所以为大将军,就是针对我们魏国的,一旦大家罢兵不战,时间稍久,他的大将军就没啥权势了。蜀国表面上看很平静,但其实内部也是波澜起伏,有多股不同力量在彼此争斗,姜维只有不断伐魏,才能确保自己的安全,否则分分钟被人取代。”
陈泰听后,对邓艾的分析表示同意,他越来越认为邓艾是一个不世出的奇人,是一个军事天才,虽然年纪很小,但希望与他结成忘年之交。陈泰与邓艾从此就在雍州日夜操练兵马,不断囤积粮草,在各个重要的关卡建立营寨,随时准备迎战蜀军的再次进攻。
姜维此时也在钟提大设筵宴,会集诸将,商议伐魏之事。对姜维不断要求出兵进攻魏国之事,很多蜀国大臣其实不是很同意,大家都认为,魏国实力远超蜀国,以前的诸葛丞相和现在的大将军姜维屡次出征,基本上没什么成果,反而耗费了蜀国很多来之不易的资源,不如大家罢兵,休养生息,反而对蜀国更有好处。
但姜维却不听众人的建议,独断专行,坚决要求伐魏,他当然也列举了很多伐魏的理由,认为蜀军必胜,既然有可能恢复中原,有可能夺取天下,那为何不去拼一下呢?一旦打败了曹魏,可算是实现了诸葛丞相当年的心愿。
很多人心里想,姜维老是跟大家讲一旦成功了会如何的好,真要是成功了,当然大家都知道会很好,但目前的问题是,成功的希望并不大。蜀国与魏国的实力对比太悬殊了,所谓的成功也只是一种赌博,一旦赌赢了,固然能成功,不过赌输的概率更大。
目前姜维毕竟是大将军,手握军权,究竟打不打魏国还是要他说了算,其他人的意见只是参考,不起决定性作用,最终大家还只能按照姜维的主张,继续对魏国展开进攻。
姜维亲自率领主力部队从祁山进兵,其余人分散迂回。夏侯霸最为担心的就是魏军的小将军邓艾,他一直说邓艾虽然年轻,但实力惊人,是一位军事天才,目前邓艾已被封为安西将军,与陈泰一起驻守雍州防备蜀军,我们不要轻敌。但是姜维不以为然,他并不了解邓艾,也不惧怕他。
47 新秀展露才华——看邓艾与姜维的比拼姜维率军出了祁山后,哨马来报,说魏兵已先在祁山立下九个寨栅,姜维不信,引数骑凭高望之,果见祁山九寨势如长蛇,首尾相顾,姜维看了大吃一惊,回顾左右说道:“夏侯霸之言,看来是真的,邓艾此人不简单啊,此寨形势绝妙,当年只有我的老师诸葛丞相能做到,今日看邓艾所为,不在诸葛丞相之下。”
姜维回到自己的营寨后,就对手下的诸将说,既然邓艾已经在山口布置了阵势,这说明他知道我来到了这里,我们得给他搞一个声东击西。说完姜维留下五千兵马,让他们分成几个小队,每队打不同颜色的旗帜,穿不同款式的盔甲,每天都轮流出去晃一圈,让魏军看到我们各种部队纷至沓来的假象。然后自己亲自率领大部队去偷袭魏军的粮仓——南安。
邓艾连续几天看见蜀军并不来挑战,只是不断有小股队伍进进出出,变换着衣服和旗帜。他立即对陈泰说,姜维一定不在营寨中,看那些蜀军来来回回都只是摆个样子,主将一定是个无能之辈,而姜维本人一定去偷袭我们的粮仓南安了,不如我们两人分兵出击,你去攻打蜀军的祁山大营,一定可以轻易攻下来。我去救援南安,在去南安的半途中有一座山,名为武城山,只要我军抢先到达,在武城山埋伏下兵马,待蜀军一到,四面包围他们,姜维必败。
陈泰听了大喜,他说:“我在陇西快三十年了,对此处的地形都不如你熟悉,你所说的真谓是神算也,我们就这么办,你去救援南安吧,我立即去攻打蜀军的祁山大营。”
邓艾率军日夜兼程往南安方向而去,沿途占据了武城山附近的一处战略要地段谷,此处地势狭窄,适合埋伏。邓艾就命令军队埋伏在段谷两侧,等待姜维的大军到来。
姜维与夏侯霸也一起率军往南安进发,一日来到武城山附近,姜维对夏侯霸说:“此处有一地名为段谷,地势狭窄,如果魏军在此埋伏,对我们可就大为不利了。”正说话间,果然前方伏兵四起,喊杀声震天,滚木垒石纷纷而下,蜀军被打得大败,后撤数十里。姜维看前方被魏军阻断,只能先准备安营扎寨,但魏军一再前来冲击,让蜀军始终扎不下营寨来。
姜维没有办法,只能与夏侯霸商议说,看来南安是打不成了,不如我们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