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周公越说越投机,刘郧就差没马上去延安当红军了,突然听见一声干咳,赫然正是老蒋、林森和汪院长三人在旁,刘三爷浑身一颤,真是大意了,一时冷汗直冒,只希望他的胡言乱语,没被委座听见。
在大人物眼里,刘郧也确实不算啥,这不,老蒋三人只顾满脸堆笑,眼中也只看见了周副主席,彼此称兄道弟,几杯白酒下肚,就开始拉手拍肩,仿佛都是好哥们一样,丝毫不见彼此在军政上的分歧。
直到老蒋三人快走时,周公才向他们推荐刘三爷,刘郧只好端起酒陪笑,蒋委座脸色顿时一僵,面无表情的说,“亦诚啊,你要向周副主席好好学习,他是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也是你的老师”。
刘郧有些不明觉厉,竟然不知怎么回答了,还是周副主席帮他圆场,“中正兄,你可说对了,先一会儿,兄弟来晚了些,还是亦诚灵醒,连忙邀请我们坐下,还提到了黄埔的旧事,认我作了老师”。
老蒋的脸色这才有些缓和,也不怎么说话,就让大家端起酒杯,一起喝了杯,随后就离开了,刘郧却半天回不过神来,林森临走前倒是拍了拍他的肩头,汪兆铭也频频点头,似乎对刘司令也青眼有加。
由于心中有事,刘郧也有些吃不下去了,但是又要等待孔玉玲过来,所以只好在酒桌上死撑,大约半个多小时过去,酒宴就到了尾声,周副主席主动起身,与一些熟人略作招呼,随后就悄悄的离开了。
在周公等三人离开时,初次见面的王效法却狠狠的瞪了他一眼,刘三爷可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瞪他几眼算啥,根本就是毛毛雨,随着一行人的身影渐远,长孙明月才惊诧的叫道,“原来他就是金轮师伯”。
“金轮法王,他不是——”,刘郧也傻了眼,怎么可能呢?他师父不是帮红军带路去了么,后来也曾回来过,说是还要带路,怎么就成了王效法呢,对了,智脑可是有他的记录,赶快核对一下看看。
果然是金轮法王,得赶快叫住他,可惜人已经不见了,刘郧真是后悔莫及了,他们今晚不是要渡劫么,若有法王这个高手在,一切的妖魔鬼怪都不在话下,俩位师姐怎么办呢?要不要马上去找他们。
还没等刘郧开口,袁琪儿就早已不在了,明月仙子倒是悠然自得,看着他急得火烧房子的模样,于是悄悄安抚道,“既然是劫难,还是以不变应万变为好,而乱动只会突生祸端,因此遇事要沉得住气”。
刘郧心中也是一凛,知道这才是大实话,于是默念师门心法,尽量宁心静气,不久袁琪儿就悄悄的回来,彷如无事般坐了下来,向刘三爷与长孙明月,使了一个搞定的眼色,于是酒桌上又恢复了平静。
大会餐很快结束了,各方大佬就陆续告辞了,刘郧也是心中一动,连忙让庞太师随大流离开,这时回去的人较多,彼此所住的别墅也很近,也正是最安全的时段,而自己又准备渡劫,恐怕也顾不上他了。
庞太师也是人老成精,向刘郧微微作揖之后,就立马赶上了刘文辉的团队,一副交头接耳的离开了,刘三爷自己也松了一口大气。
聚餐的人终于快走完了,最后只剩下了老蒋与孔财神父女,刘郧再也忍不住了,于是主动的向孔玉玲走去,俩位师姐也亦步亦趋,蒋委座却微微一笑,“亦诚,这就是你的俩位师姐吧,何不介绍一下?”
刘三爷也是心中一惊,两位师姐一贯深居简出,一般人看了也会忘记,没想到老蒋竟然门清,能当民国第一人,果然不是浪得虚名,于是大略的引荐道,“大师姐,袁琪儿,乃抗金名将袁崇焕之后”。
老蒋不置可否,对袁琪儿略略颔首,算是打了招呼,刘三爷继续作介绍,“这一位,是我的二师姐,长孙明月,乃唐代名相长孙无忌的后人,曾在日本的伊势神宫进修神学,现已拜在隐叶师叔的门下”。
蒋委座的眼睛顿时一亮,对长孙明月重点打量了一下,好在明月仙子一副男装,也看不出什么异样,老蒋却大有深意的说道,“长孙氏的后人,大多聚集在西安咸阳附近,二宫主莫非是旅日的华人”。
这个,刘郧也是一头大汗,老蒋怎么啥都知道,他原以为一阵春秋笔法的介绍后,别人就搞不清楚个中的内情了,没想到会这样。明月仙子也没让他太为难,落落大方的说,“陛下圣明,本人确实来自晨曦斋院,宫主不过是虚衔而已,而且神宫也从不参与世俗之事”。
一番别致的回答,令老蒋也似乎很满意,于是也没再深入交谈,而孔财神父女有点似懂非懂,袁琪儿却静静的站在一边,也不怎么多作言语,刘郧急忙补充,“校长,学生以生命作保,明月并非敌人”。
对于自己的学生,老蒋还是信得过的,于是微微一笑,很和蔼的说道,“亦诚勿用紧张,对于这俩位女士,我也没有什么成见,又是你的朋友,自然是信得过,只是今晚正值多事之秋,话也多了些”。
“多事之秋”,刘郧也是一愣,天底下有这么巧的事,他们师兄姐弟三人,也正好是在今晚渡劫,也罢,只要老蒋不是应劫之人,一切都好说,于是一边与孔玉玲说话叙旧,一边与孔财神客套寒暄。
老蒋与孔财神兴致很高,让刘郧等人陪他们出去走走,刘三爷自然无不应从,俩位师姐就真如同护卫一样,紧紧跟在了他的后面。
当然,蒋孔二人都是有身份的人,不论走到哪里都有大堆的警卫跟随,何况正值黑漆漆的夜晚,刘郧也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与孔玉玲故意落在最后,随俩位师姐一起,边欣赏庐山夜景,边说说笑笑。
在民国时代,只有上海、南京等大城市,才有充沛的电力供应,然而九江庐山是有名的夏都,自然也不缺电力,何况老蒋长期蹲在这里,电力部门就算亏了谁,也不敢亏了他,因此一干人沿途走来,竟是灯火通明,不但可以欣赏瀑布凉亭,还可以远望长江与鄱阳湖。
………………………………
第二百二十三章 美庐杀机
华夏阴历的月中刚过,天上的月亮依旧很圆,老蒋与孔部长边走边说,谈得大多是些琐事,偶尔才提到政治问题,这些年蒋委座还是比较舒心,国际上不但有德国帮衬,就连英美与苏俄也暗送秋波。
然而近半年来,连嚣张惯了的日本鬼子,似乎也收敛了不少,伪满洲国更是一潭死水,连他们的喉舌《新京日报》,都降低了好几个分贝,老蒋认为这是“自助而人助”的缘故,孔财神也点头不已。
近年来南京政府通过卧薪尝胆,德械师已经达到20个,还有10个师正在筹备中,同时还有刘郧这只小蚂蚁的出现,导致老蒋的金库宽松了不少,外加与德国联合搞研发,德国也送了不少的好东西。
以金陵与汉阳两个兵工厂为例,已能国产德制Ⅰ号与Ⅱ号坦克,因此在第一批德械师中,74师、87师、88师、总教导队和税务总团,都有成建制的坦克部队,其他嫡系部队,也有类似的装甲兵计划。
另外还有一支秘而不宣的王牌部队,那就是中德联合军团,总数高达三万多人,基本是全机械化部队,总指挥张文白,副总指挥法肯豪森,其中德国人的数量超过一千五百人,当然绝大多数是犹太人。
由于实力的壮大,导致老蒋的腰杆也硬了不少,但是这厮还是不满足目前的成绩,正在与孔财神商量,看能否找到新的军购渠道,主要是重型武器,孔部长也很无奈,欧美列强都已经明确的拒绝了。
想靠民间武器走私,根本是杯水车薪,而且还贵得要命,老蒋之所以拉上刘郧游庐山,就是听说川西兵工厂已能生产飞机了,那么生成坦克大炮,也就顺理成章了,然而还没开口,就想到了运输问题。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难怪刘郧会拼命的修铁路,老蒋与孔财神虽然没说出口,于内心来说还是满欣赏的,什么事情这厮都想到了前面,而且据说川西空军也快成军了,学员们的素质也很不错。
这次六架大型客机,一起降临庐山机场,不但为川康体系挣足了面子,就连老蒋自己也倍有面子,能得到国际友人的惊叹与赞美,而且几十位飞行员,竟然全是华夏人,真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游荡了半个多小时后,老蒋的私人别墅“中正美庐”,就近在眼前了,刘郧突的心中一跳,周围氛围似乎有些异常,仿佛潜伏了很多的猛兽与毒蛇,不好,难道是自己劫数已经到了,万一影响到老蒋就不好了,蒋孔二人是抗日的重要领袖,倘若出了什么变故就罪过了。
在仓促之间,刘三爷也无法可施,只好作了两手准备,一边让孔玉玲找一个借口,尽量滞怠孔财神和老蒋的前进,一边让智脑立刻扫描附近地形,无论是什么高手,只要潜伏在此,那么总会露出痕迹。
看到刘郧仓促而紧张模样,长孙明月与袁琪儿都心领神会了,猜到此次劫难已经开始了,连忙与刘师弟沟通气场,形成三位一体的精神力场,任何企图发动攻击的人,都会面临他们三人的共同反击。
智脑的扫描很快完毕,危险居然是来自于“中正美庐”本身,刘郧不由大惊失色,因为他听老蒋先前提起过,宋美龄师娘正在别墅之中,还准备亲自过问他与孔玉玲的婚事,这下可就真麻烦了,更要命的是,在美庐别墅潜伏的敌人有十多个,绝对没有幸免的可能了。
真正让刘郧感到心悸的是,美庐内的十多个敌人中,智脑无法评判等级的人,竟然占了一小半,这些人如果没猜错的话,多半都是超级高手,保守估计也有七八人,此次劫难能否渡过,真的要看运气了。
当然,也不是没有反败为胜的机会,只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只要能等到蚂蚁机甲到位,又或金轮法王的到来,就胜利了一半,如果都能即时赶到,全歼来犯之敌,也并非什么难事,刘郧心中不由大定。
还是与孔玉玲贴心些,她直接忽悠孔财神和老蒋,刘三爷有机密事情要谈,将关系到川康格局之事,请他们借一步说话,蒋委座也是一愣,不过进了美庐说公事,也似乎有些不妥,于是就含笑的同意了。
蒋孔等人及其警卫,来到美庐附近的小凉亭,这时刘郧才悄声的说出了真正的原委,老蒋与孔财神面面相觑,有点将信将疑,不过也知道这厮身边有高手,按说来不会乱说话,只好作最坏的打算了。
老蒋不愧是大人物,世面见得多,很快恢复了镇定,依旧谈笑风声,很随意的说了声,让身边警卫去美庐一趟,将宋美龄请出来,见见刘郧和孔玉玲,因为这俩人即将结婚,做师娘的也该送点婚庆之礼。
警卫刚欲领命,刘三爷心中一动,既然敌人埋伏在美庐,所图谋的应该是老蒋居多,大家现在凉亭内谈话,按说来敌人也绝不想打草惊蛇,因此想救出宋美玲,此乃天赐良机,于是主动揽下了此事。
老蒋倒是一怔,敌人既然是来刺杀他的,那么此行绝对凶险万分,此去可说是九死一生,刘郧这么想去,难道就不怕死,刘三爷悄声说道,“师娘对华夏贡献巨大,唯有学生亲自去,才有一线生机”。
看到刘郧身后的俩位师姐,老蒋才有些恍然大悟,但是此番舍命相救,却也铭记于心,于是很谨慎的说道,“亦诚啊,你师娘的性子外柔内刚,若是实在不愿意出来,你就不要勉强了,切记切记”。
刘郧与俩位师姐,在二个警卫的带领下,缓缓走向美庐别墅,老蒋与孔财神父女,依然谈笑自如,仿若无事一般,唯有眉目之间有些淡淡的忧虑,虽说己方高手瞬息将至,但蒋夫人的处境却有些危险。
在十多个敌人的围攻下,究竟能否保住性命,刘郧自己也没什么底,不过他与明月仙子和袁琪儿,都有蚂蚁內甲徬身,倒也不惧一般的超级高手,只要能救出宋美龄,他就可以操纵蚂蚁机甲大杀四方。
随着美庐别墅越来越近,刘郧的心却越来越不安,虽说别墅之内灯火通明,隐隐传来女子的谈笑声,氛围安宁祥和,丝毫不见异常,然而越这样平静,也越凸显了危机,老蒋一行十多个,而且距离也不远,早已一片喧哗声,别墅之内竟然毫无觉察,本身就是一大怪事。
一行人刚到门口,俩警卫即刻按响了门铃,很快就有女仆过来开门,刘郧心情紧张而沉重,也没太在意是谁,警卫直接询问夫人何在,蒋先生有请,女仆也怯弱的低着头,用手指了指别墅的大厅之中。
大家也没怎么在意女仆,直直的向大厅走去,在刘郧越过大门的一瞬间,女仆竟然眼睛一亮,似乎认出了他是谁,刘三爷立马觉察到异常,很快回望了过去,竟然是她,大事不妙,原来是日本的刺客。
好在刘三爷修养日深,说话做事已经波澜不惊,很随意的向女仆点头致意,俩人仿佛从来不认识一般,女仆也心领神会,继续低着头将大门关好,然后缓缓的随着一行人,向大厅之中慢慢的走了过去。
俩警卫都是老蒋的贴身侍卫,对于蒋夫人也很熟悉,一到大厅就恭敬的喊道,“夫人你好,蒋先生有请”。宋美龄似乎也很高兴,正欲回答,不料一抬头就看见刘郧,于是亲切问道,“你就是亦诚吧”。
刘三爷也愣住了,他可从来没有见过宋美龄,这么快就认出了他,可见平时对他的关注有多重,真是受宠若惊啊,于是很谦恭的回答,“学生刘郧,见过师娘,祝师娘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青春永驻”。
宋美龄也被逗笑了,见拍马屁精也见多了,但说话有如此风趣的,刘三爷还是第一个,很高兴的拉着他,让他在大厅中坐坐,“你这小皮猴,你们校长对你可器重得很呢,正准备亲自给你主持婚礼”。
“啊——”,尽管刘郧很想尽快离开,还是被宋美龄的话,给惊呆了,老蒋要给他与孔玉玲主持婚礼,他怎么不知道,在仓促之间真的回不过神来,在左右张望之际,赫然发现不远处有一白发老人。
看到刘郧怔然出神的样子,宋美龄很快反应了过来,笑着向他介绍,“这是我小时候的邻居,王老伯,他对我一直照顾有加”。王老伯慌忙匍匐在地上,连称不敢不敢,能为夫人效力,正是小人的福分。
先前开门的女仆,在蒋夫人的示意下,也连忙过去扶住王老伯,刘郧也感触颇深,满清王朝虽说已覆灭了二十多年,老百姓依然敬畏皇权,老蒋是第一人,蒋夫人就是皇后娘娘,难怪动辄磕头参见。
蒋夫人似乎语意未尽,随之含笑的介绍一旁的女仆,“这位是王小晴姑娘,正是王老伯的孙女,此次是随同她爷爷一起来的”。
“王小晴”,刘郧顿时心中一凛,分明是中城宫清子好不好,这个王老伯看来似乎也不简单,不好,这俩人分明都是刺客,看来蒋夫人已经被挟持了,于是微笑的递出暗号,“小晴姑娘,不知你的名字,可是一个日字旁,一个大清王朝的清字,可真是一个好名字啊”。
女仆一脸呆滞之色,唯有两个眼珠直转,口中呐呐不语,王老伯连忙解释,“呵呵,长官乃是天上星宿下凡,将随蒋公与夫人成就功业之人,小晴就是个乡野丫头,不懂如何说话,还请你不要见怪”。
刘郧也呵呵一笑,随即转过身来,请宋美龄出门,“师娘,校长与孔部长都在凉亭,对了,玉玲也在,就等你出去见面了,校长可说了,四月间的天气有些偏凉,你若不出去,他就一直在凉亭等着”。
………………………………
第二百二十四章 美庐之战
宋美龄也微微一笑,也不敢再多停留了,于是让女仆帮她拿来一件披风,口中还低声的骂道,“这个蒋光头,身子骨本来就弱,还不知道自己爱惜,真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得赶快让他回来才是”。
皇后娘娘骂皇帝,谁又敢偷听,刘郧与一干警卫,赶忙转过身去,装着没听见的样子,王老伯与女仆却面面相觑,竟有些不知所措,蒋夫人很快就收拾妥当了,挽着一袭毛料披风,就准备跨步出门了。
就在此时,白发的王老伯,碰的一声跪在地上,嘶声的说道,“皇后娘娘,你千万不能出去啊,你一离开这道门,老奴就没办法护着你的安全了,老奴恳请你不要出去,等他们决出胜负了也不迟啊”。
蒋夫人还在有些犹豫之际,几缕寒光已经飞向刘郧等人,只听一阵呃呃的惨叫声,尽皆都委顿在地,赫然飞出七八个黑衣蒙面人,正是一身忍者打扮,很轻蔑的看了看地上的尸体,宋美龄已然花容失色,一时之间,竟然气愤的脸色铁青,对于凶手的猖獗却是无可奈何。
带头的蒙面人,表面上很谦卑,对蒋夫人鞠了一躬,仿佛刚才翻了翻土,种了几盆花卉一样,随后也不想多说什么,正准备叫人将尸体拖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