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胜利之钢蚁雄心-第1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是黄教当家。

    尹沁兰也知此事关系重大,于是静下心来详加解释,“毕摩”是凉彝语的音译词汇,“毕”则为“念经”的意思,“摩”是指为“有知识的长者”。

    简而言之,毕摩就是一种专门替人礼赞、祈祷、祭祀的祭师,主管作毕、司祭、行医和占卜,历来非神通广大、学识渊博之人,无法胜任毕摩之职。

    刘郧也苦笑不已,他终于算听明白了。

    毕摩,就是凉山一带掌握巫术的氏族长老,既掌管着神权,又把握着文化传播,甚至能司通神鬼,还指导着俗世权力,在当地的老百姓的心目中,这些长老们才是真正的神圣者。

    看到刘司令愁眉不展,尹沁兰以为这厮没听懂,于是进一步展开说明,“毕摩的地位神圣而崇高,是以祖灵、自然和家神为崇拜对象,为族人主持祭祀、编造典籍、医治疾病,还担任黑彝奴隶主的圣师”。

    刘郧这下真的崩溃了。

    偌大的越嶲县竟然是毕摩在当家,真是出人意表啊,这些神叨叨的东西,他根本搞不懂啊,若是与这些人打交道的话,他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了,万一应对不妥的话,岂不是事倍功半。

    “相公,你根本不用懂什么是毕摩”,尹沁兰又乐了。

    “你现在可是川西王,又是川军的三当家,只要你亲自去了,就是最大的诚意和敬意。另外再找些懂毕摩文化的人,陪着你一起去,不就好办了么”。

    哈哈,还真是一言惊醒梦中人,尹沁兰就是最佳的人选,刘郧希望她能随之同去越嶲县。

    然而,尹秘书可不干这个粗活,于是笑眯眯的建议道,“沁兰有三条妙计,可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以助相公尽快平定越嶲之地”。

    “首先就是攻心之计。想与毕摩对话,就得请一些宗教人士出面,比如隐月寺的金轮法王与隐叶大师,就是此行最合适的人选”。

    “其次是示威之计。令一员上将统兵五千,对外号称五万,形成大军压境之势,看那些土司和黑彝奴隶主,是否真的敢与大军叫板”。

    “最后是怀柔之计。拿出一些金银财货、枪支弹药,以及军政的头衔,示之以恩”。

    刘郧不由鼓掌叫好,“攻之以心、示之以威,柔之以恩,真是计中有计,而且还是计计连环,如同大海波浪一般,一波接着一波”。

    尹沁兰浅浅一欠,谦虚的打出谢谢夸奖的手势,让刘司令不要太兴奋,要做好这些事还需从长计议。

    尹秘书笑道,“相公,可知辛亥革命以来,凉彝之地,一直是个老大难,就算刘文辉等人新建西康省,急切需要行政辖区,却也不愿意要此地”。

    “因为此地的民族情况复杂,物产也不多,即使想派兵进剿,少了,是瞎子点灯白费事,多了,又有些得不偿失,想长期的有效管辖,还得驻扎军队进行守卫。何况川康是出了名的穷困,空费钱粮的事,谁都不想做”。

    刘郧先是点了点头,随后又摇了摇头。

    偌大一块凉彝之地,岂会没有利益,依他来看,刘湘等川军诸将都有些挑肥拣瘦,专找那些油水丰硕的地方下手,刘文辉率部进军西康,主要还是看上了当地的金矿。

    但是长期对凉山姑息不管的话,这些地方的百姓,恐怕只知有土司,而不知有中央了。

    说起西康省,刘司令又想到了一个人,此人正是尹沁兰的亲生父亲,现任川铁总顾问的尹昌衡,曾出任过四川督军,是辛亥革命的首义功臣,还领兵出征过凉山和西康等地,至今威名不衰,是对付土司最佳的人选。

    说到尹昌衡,尹沁兰的感情也最复杂,不过历来举贤不避仇,举能不避亲,而且尹老总也确实合适,也就不反对了。

    尹秘书只告诫一点,“相公,此地隶属四川第十七行政督察专区,目前已有风传,即将被划拨给西康省”。

    刘郧是个聪明人,对很多事情是一点就明。

    尹沁兰的意思是说,别看凉彝之地以前很荒凉,就如同皮球一般,人人都想推开,但是现在川西想要的话,大家恐怕都会抢着要,因为刘三爷一开发,眨眼就会变成黄金之地。

    真是被盛名所累啊。

    不过刘司令倒也不怎么怕事,这些熊孩子想过来抢食,也是好事,最终还不知道好了谁呢?何况开发此地的目的,就是为了发展工业与铁路,若有接盘侠接盘,也是好事,哼哼,就怕他们不来。

    看到刘三爷阴笑不已,尹沁兰也就不再多言了,随后开始准备开发的前期工作了,包括试探尹昌衡,看他是否愿意出马,毕竟此公离开军政好些年了,能否震慑凉山当地的反对者,是否有那个雄心壮志,还未可知。

    尹昌衡现在也遇见了麻烦。

    由于成渝铁路换修筑队的问题,刘湘对万国顾问团与四川铁路顾问团,已经失望透顶,正准备将这些顾问一一遣散,或者改组为铁路营运公司,唯对尹老总有些难以安顿。

    好在刘郧也没真正闲着,直接联系上了刘湘和刘文辉,很及时的召开了三巨头的无线电会议,得知刘司令想要大凉山时,俩位刘主席并没设置障碍,反而劝他亲任四川第十七专区的专员,或说西康省第三政督察区的专员。

    这俩个老狐狸也没安什么好心。

    他们是想让刘郧当上专员后,从川西调拨出大量的钱粮,专门用于川军出兵大凉山,这样一来,川军不用出一分钱,就收复了偌大的凉山专区,还锻炼了大批的部队,真是一举多得啊。

    将整个凉山专区收入囊中,刘郧也不是没想过。

    可惜他的川西帝国,已经膨胀到极限了,而且随着铁路线路的不断蔓延,其实川西每天都在亏钱,“坐拥凉山专区”,好听、好看,却不好用,距离川西实在太远了。

    不过凉山专员的位子,却不能假手于人,由于囊中无人,刘郧只得推荐尹昌衡。

    尹公倒是合适人选,在刘湘主政之初,曾三顾茅庐请他出山,目的正是让他出任大凉山的专员,可惜当时尹老总的情绪低落,不要说担任什么专员,就算让他出任川康俩地的主席,没什么兴致。
………………………………

第二百七十七章 布局凉山

    不过刘郧的情况有点特殊。

    这厮与尹昌衡是姻亲关系,在城都市井之中已有传言,说刘司令的二夫人尹沁兰,正是尹老总的亲生女儿,因此俩位刘主席也乐见其成,只嘱咐刘三爷一点,“好好努力,大家都看好他”。

    不过俩位刘主席再三告诫某人,与尹昌衡去赴任时,一定要多带些人马去凉山,此地山险地恶,俗话说得好,“山清水秀出妖精,穷山恶水出刁民”。

    最好带上七八万人马,嗯,“人多力量大、人多好办事”。

    还七八万人马,刘郧的眼睛都斜了,如非万不得已,哪怕七八千都不想带,这些人员的粮饷、弹药和抚恤,哪一样不需要钱啊,由于敌我情况不明,只好暗暗祈祷,希望此次越嶲之行,千万不要发展到这一步。

    这支凉山先遣队,该让谁挂帅呢?

    刘郧自己也没想好,干脆让尹昌衡去定算了,据说尹老总的门生故吏遍布川康,想找一二个将才,还是易如反掌的,而军官可以从川西军事学院派遣,而士兵就从川西第三旅抽取好了。

    鉴于大凉山一带陌生而艰苦,因此所派去的军官和士兵,需要自愿申请才能去,而待遇方面,当然是从优考虑。

    凡是通过申请的官兵,职衔与军饷直接升半级,比如排长可擢升为副连长,二等兵可擢升为一等兵,而已经是一等兵的,就擢升为一级士官等等,以此类推。

    士兵与军官的思想工作还好办。

    究竟如何组成军队,郭祺勋将军却有不同看法,通过电报送来他的建议,他认为一支能战、敢战的军队,并非朝夕可成,因此他提议“应该将第三旅整支抽调,让原主官继续担任旅长”。

    第三旅旅长是谁呢?

    刘司令很快记了起来,正是刘湘的首席幕僚,张斯可的儿子,张震字兴华,此人是毕业于日本陆士,现在川西军事学院回炉深造,而郭祺勋敢推荐,自是学业有成了。

    那就让他回本部一趟看看。

    还没等刘郧完全想好,尹沁兰带着赭文和进来了,看她们一副急匆匆的样子,应该是有什么急事,只好让她们来到书房内详谈。

    尹夫人也知不是客套的时候,直接递给他一张电文,大意是说汉口送来若干医生。

    好事,还真是大好事,刘郧也为之一振。

    自从川西医院院长庞语嫣,随郑元兴去了延安之后,川西医院一直群龙无首,全靠尹沁兰担任临时院长,主持一些日常的事务,至于医生与护士早就散漫惯了,做事时也喜欢乱来,医院的服务态度越来越差,导致许多病人抱怨不已。

    主要因为尹沁兰不怎么懂医务,长期被医生和护士欺瞒,但是从内心来讲,大家还是希望有行家来接手,因此她与孔玉玲联系过,希望她能物色一两个院长人选,没想到来了一群。

    真是久旱逢甘露,好事一桩。

    当刘郧大体搞清楚后,就让二夫人倒茶去,医院院长的事情以后再谈,随之转个头与赭文和攀谈了起来。

    郑元兴受命回延安后,老赭就是红军在川西的最高负责人了,来刘司令官邸的次数,不比川西的公务人员少,甚至许多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此老就是川西的官员之一。

    赭文和的来意也很简单,只是有些话不知如何开口。

    刘司令还以为是军火支付问题,正想大包大揽之际,赭师兄却说出了实情,“亦诚啊,我们的工作没做好,实在是惭愧,德国人李汉斯,已经被赶了回来”。

    李汉斯,刘郧也是一愣。

    这厮不是货真价实的苏联红军么,怎么还被延安赶走?对了,德国顾问李德同志,以及二十七个布什维克呢?他们彼此之间,应该最有语言才是,不都是根正苗红的苏联红军么。

    说到“左又左”李德和王明之流,赭文和也有些讪笑,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他也没想到红军的那点糗事,都已经传到川西了,只好苦笑的解释道,“他们这些人,暂被斯大林同志召回了苏联”。

    这下刘郧算是听明白了,感情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看着尴尬不安的赭文和,也不知道说什么好,李汉斯同志,可不是斯大林派去的好不好。

    半响后,刘司令又换了个话题,“与李汉斯一起的飞行员呢?”

    “什么飞行员?”

    赭文和也有些发愣,幸好脑袋转得快,一阵搜肠刮肚的思索后,才恍然大悟的反问道,“你说的是战机售后服务的工作人员吧?他们没什么事,大多愿意留在延安,继续从事售后服务”。

    “你们——”,刘郧也傻了眼,隐约猜到了真相。

    好在这些售后服务的人员,本来就是送给延安发展的对象,但是一口全吞,也太过火了些,将爱钱又不听话的李汉斯赶走,剩下的人员正好被各个击破。

    “各个击破、分别吸收的妙计,究竟是谁出的,这也太缺德了些,这个生意也不是这个做法吧,今后,谁还敢与你们做生意呢?”

    刘郧只好一声苦笑,半是责怪半是感叹的建议,“大家还是实诚些好啊”。

    只见赭文和嘿嘿讪笑,也没有半分的不好意思。

    何况刘司令历来精明,想做某些手脚的话,也确实瞒不住他,赭文和只好换了个说法,“亦诚同志,你们川西可是富得流油,延安那些老同志,早就有意见了”。

    “何况这一次阵势太大,送李汉斯及百来个飞行员,去延安搞什么战机售后服务,不就是让延安吸纳他们么,你看看现在多好,李汉斯是你的心腹爱将,却被延安扫地出门,正好掩护你这个红色资本家”。

    刘郧摸了摸鼻子,知道自己的手段,也没高明到哪里去,被延安的大佬们一眼看破,其实也毫不意外,不过,做人也太不讲究了,将售后人员吸纳一半也就算了,像现在这样一口全吞,也太不讲究了。

    对于刘司令的抱怨,赭文和也有些苦笑不已。

    略略的思考了半响,赭文和很中肯的解释道,“亦诚,你也别多想,苏联正在搞肃反,李汉斯被赶回川西是好事,倘若一直留在延安的话,没准就没命了。同时那些飞行员们,又不是傻子,你这般送一半留一半,实乃取祸之道啊”。

    刘郧一个激灵,仔细想来事情还真是这样。

    一百多个飞行员,不好好的驾驶飞机,去延安干啥呢?对,你是去搞售后服务,售后服务用得着上百的飞行员么,最后只回来了一半,到那时究竟是怎么回事,甚至连红军如何吸纳技术人员,都会被公之于众,确实是取祸之道。

    不得不承认,“姜还是老的辣”。

    刘司令也就不再计较此事了,延安方面的考虑,确实更加周全些,既然准备发展售后飞行员,究竟吃一半,还是全部吞下,其实差别不大,干脆全部吞下,还能保密一些。

    看到刘司令想通了,赭文和也就放心了,正准备告辞时,尹沁兰却刚好端着茶进来了。

    看到巧兮倩兮二夫人,刘郧突然记起了一事,连忙叫住了赭师兄,“文和兄,那个,不知刘昭明将军,近来身体可好啊”。

    “刘昭明将军?”

    赭文和也傻了眼,这也太突兀了,这个弯子绕得忒大了些,一时没反应过来,直愣愣的看着刘司令,竟然呆住了。

    看着发呆的赭文和,刘郧有些哭笑不得。

    这些搞政治的人,就是喜欢胡思乱想,有时稍稍多提一点,就会联想一大片,还尽是些不靠谱的政治问题,一时也不着急,而是径直端起茶杯,慢慢品了起来。

    在一旁忙碌的尹沁兰,刚打理完办公室杂务,正准备悄然离开,却看到赭文和已经怔然出神,顿时白了一眼刘郧,于是很随意的提点了一下。

    “刘将军在路过凉山彝海时,曾与彝族首领小叶丹结为异性兄弟”。

    “彝海结盟?”

    赭文和突然抓到了什么,却又想不起来,一时心如电转想到了川西铁路的南段,对啊,是从城都到昆明的铁路,好像要经过凉山一带,终于搞明白了,于是嘿嘿的笑道,“原来是这样啊”。

    赭文和皱了皱眉头,略略喝了几口茶水。

    正色的看着刘郧,赭师兄很歉意的说,“兄弟,不是我不帮这个忙,你也知道,刘昭明将军的身体一直不太好,由于以前的长途跋涉,导致病情有些恶化,如今恐怕是没办法去彝海了”。

    刘司令略略一琢磨,就知道这是实话,算了,那就当他没说过好了。

    反倒是沁兰夫人想到了对策,“赭大哥,小妹倒有个建议,不知是否可行,比如请刘昭明将军写一封信,让他比较亲信的人员带给小叶丹头人”。

    这样做真的有用吗?赭文和与刘郧面面相觑,凉山部族众多,想仅凭一亲笔封信,就能说服小叶丹首领?他们的心中都没什么底。

    尹夫人微微一笑,“这封信,不过是一份诚意,若是不听,那就——,呵呵”。

    后面的笑声就有些杀气了,赭文和也是一个激灵。

    赭师兄低着头想了一下,以凉山土著的刀箭火枪,对抗现代化军队,尤其是遇见了川西这种武装到牙齿的精锐部队,根本就是一个灾难,脸色很难看的望着刘司令。

    刘郧耸了耸肩,也不怎么答话。

    这厮顺手拿出了川康地图,指着城都与昆明,很严肃的说道,“成昆铁路,全长850公里,即使不出任何意外,也要修三年左右,但是日本鬼子,是不会给我们这么多的时间”。

    赭文和不但是一名老军人,还是川西地区的负责人。

    他对于国内外的形势门清,也慢慢的接过话题,“据可靠情报,日本帝国主义,已经组建了战时大本营,对华进攻的最后时间,应该就是明年七月左右”。

    刘郧也不想问他情报来自哪里,连庞语嫣去日本仙台医学院学习时,都被发展成为日本红党,可见红党在日本有多么给力,如果想收集一点半公开的情报,根本不费吹灰之力。

    因此消息的来源,应该是非常可靠的。

    刘司令继续讲解他的战略思路,“而目前四川的铁路修筑,正值紧要关头。向西,还没有与西安铁路打通。向东,300公里的成渝铁路,才刚刚开始。向南,最漫长,也最要命,因为关系到未来的国际交通线”。
………………………………

第二百七十八章 越嶲钢铁

    “国际交通线?”

    赭文和又不是孔乙己再世,这个名词虽然没听过,但是顾名思义,就是华夏与国外的联系通道,以及战略物资的输送通道,唯有一点不解,“我们不是有长江、广州、新疆和蒙古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