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胜利之钢蚁雄心-第1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刘司令乘着火车,很潇洒的走了。

    不过随着他胜利而返的,还有一千多名川西炮兵,他们个个喜气洋洋,就如同欢庆节日一样,不过72门152毫米重炮,就全留在了上海战场,随便哪支兄弟部队捡便宜都行,只要不是日本鬼子就行了。

    当军列抵达南京时,已是第二日的凌晨。

    蒋委座、林森和汪兆铭等南京大佬,早到南京火车站来迎接“英雄们”的归来。

    看到老蒋等人不畏风寒来接他,刘司令也感动得眼泪盈眶,还没等他上前敬礼,一众大佬们却抢先向他鞠躬敬礼,吓得这厮魂飞魄散,差点没从车上摔下来,这可是礼敬烈士的规格。

    这厮是练武之人,一个箭步,就飞下了车来。

    刘亦诚正准备还礼时,却听老蒋沉声说道,“各位弟兄们,我蒋某人,代表四万万华夏百姓,谢谢你们的英勇奋战,此次上海之炮战,打出了我华夏军人的威风与骨气,你们是华夏炮兵的典范”。

    刘司令摸着头一阵讪笑,感情是他自己会错意了。

    老蒋等人是来此迎接川西炮兵营的弟兄,嗯,讲实在的太好了,鼓掌、鼓掌,赶快鼓掌,一时之间,军列上响起了掌声,不过零散而有气无力的掌声。

    令某军阀的面子全丢了。

    老蒋等大佬并不见怪,士兵们奋战了半天,50多公斤的重型炮弹,足足发射了一万多枚,不要说是普通人了,就是机器人也抗不住,因此这些炮兵们无精打采,甚至鼓掌都颇感吃力,才是最正常不过的事。

    川军炮兵得到了英雄般的待遇。

    他们统一由汽车接送,暂时在中央教导队总部安顿,等大家伙都缓过了气来,再乘船去芜湖机场,之后若无意外的话,还将乘坐川西的客运专机,一一返回四川休整。

    至于刘亦诚同学,则被蒋校长自己带走了,据说是有国家大事与之相商。

    看到与委座同车而座的刘司令,许多在场的将军都面面相觑,虽然早知这厮已被老蒋看上了,而且即将青云直上,不过能恩宠这个样子,确实摔破了无数人的眼镜。

    这事又怪谁呢?

    想要让各位大佬看得起你,你也去上海干掉几艘日军军舰看看。

    老蒋确实很青睐刘司令,不过此次乘夜带他同行,也真是有大事相商,由于“八一四空战大捷”,华夏空军气势如虹,而且也估计日本鬼子的轰炸机,暂时不会跑到南京来撒野,所以委座才敢驻跸南京紫金山。

    老蒋当然不会住在山上,更不会住什么山野别墅中。

    小车队秘密的开进了紫金山地下基地,从理论上来讲,即使遭到了鬼子的轰炸机,也不会有太大的危险。

    在战争期间,大人物的住所,一般都会多设几处,避免遭到敌特的暗杀或袭扰。

    一成不变是个禁忌。

    老蒋带某人来此地,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真有几桩大事,第一就是防空雷达的安装问题,目前除了台州的天台山,还没有安好雷达之外,南京的紫金山、上海的佘山和杭州的天目山,都已一一安放成功。

    唯有一点不好,已建好的紫金山空指中心,根本收不到任何信号。

    据雷达情报官余紫甜中校说,还需要刘司令亲自授权才行。

    而老蒋也收到了切实的情报,说鬼子找到了对付飞熊战机的办法,如果情报没搞错的话,日本鬼子即将在上海一带,进行大规模的登陆作战,其登陆时间是——1937年8月23日。

    现在已是8月20日,只有三天的准备时间了。

    在蒋委座来看,如果南京有了防空预警雷达,就等于多了一分胜算,哪怕某人真的是在吹牛,即使能达到三分之一的效果,那也是一个大杀器,到时就看日本鬼子如何死的,嗯,淞沪会战是有前途的。

    南京空战的甜头,老蒋已经尝到了,如同吸食鸦片一样欲罢不能。

    他也领悟到了一个真理,空军才是战争胜利的保证。

    因此,想战胜日本鬼子,就得占据制空权。

    当然华夏的整体实力偏弱,想全面夺取制空权,也确实是一个空想而已。

    但是在淞沪与南京一带,占据局部的空中优势,还是可以试一试的,如果防空雷达一旦成功,日本空军再想扳回去去的话,恐怕就需要人命来填了,一直要耗得双方筋疲力竭才行。

    一个大而弱的国家,想战胜一个小而强的国家,也只有大打消耗战了。

    开启的雷达网,真的需要刘司令授权么?

    当然是一个笑话。

    只不过英国人的早期雷达系统,极其原始而落后,对人力和物力的耗费更大,因为每个英制雷达站,都需要大量的人手,而雷达站之间全靠电话联系,是属于比较麻烦的高科技。

    而川西雷达网,则更为智能化一些,这是因为某个熊孩子,有个金手指——智脑,起到了中央控制的作用。

    至于南京空指中心,本来也没办法实现智能化控制的,但是架不住刘司令运气好,在大凉山遇见了外星树人,为了让他照顾幼小的青木魔神,送了一个星际战舰智脑。

    刘亦诚回到家,在虚拟幻境中研究它时,才发现这颗圆圆的智脑,对他目前而言,却没有任何用处,里面尽是些星舰的控制程序,以及如何维修的办法。

    对了,还有些神秘莫测的星际航线与坐标。

    这厮一时怒从胆边生,让智脑迪克将各类资料一一拷完,再将该圆形智脑洗成白板,作为迪克的备用硬盘,而此次正好物尽其用,将它改为空指中心的主控电脑。
………………………………

第三百一十八章 防空雷达

    构建防空雷达通讯网,安装主控电脑,输入各种专业数据,以及调整信号的连接与输出装置,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不过前前后后,刘司令与余紫甜等一干雷达技术人员,足足忙碌了四五个小时。

    有了主控电脑的空指中心,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老蒋很快就看到了成果。

    当刘司令将星舰智脑一放好,再将乱七八糟的雷达探空数据,一一输入完毕。

    大家在一旁的投影布上,就看到了惊人的一幕,不但显示出上海、南京和杭州的简略地形,还有各地的空情分布,比如多少风速,比如多少温度,比如多少架战机等等。

    最让蒋委座难以置信的是,这幅投影竟然是动态的。

    见惯了21世纪高科技的刘亦诚,却没有任何的惊讶了,甚至恰恰相反,这厮还有些不满意,什么鸟的外星科技,与2000年前后的普通电脑差不多,本来还以为会出现三维动画,又或者虚拟现实之类的大场面。

    不过管它什么黄猫黑猫,能逮老鼠就是好猫。

    然而,智脑迪克却有不同的看法,翻着白眼向某人提议,如果能在南京上海的上空,发射一颗微型卫星的话,它保证出现三维动画,又或全息的投影场景,当然刘司令如果不喜欢投影,它也可以取消。

    “不,不要,我是开玩笑而已”。

    刘亦诚在情急之下,竟然忘记与智脑交流,只需要在心中交流就行了,一时惊惶的说漏了,直让老蒋与余紫甜等人,都诧异的看着他,还以为这厮精神压力过大,已经出现神经错乱了。

    还是校长关心他。

    老蒋看了某人半响,一脸真诚的问道,“亦诚,看来你是疲劳过度了?嗯,都征战了一整天了,我还拉你来搞防空雷达,嗯,都是我这个长官的错,这样吧,你去隔壁略休息一下”。

    看到大家把他当怪物,刘司令只好捏着鼻子认栽了。

    他在心中大骂迪克混蛋,在表面上却大义凛然的说,“校长放心,我们革命军人连死都不怕,又岂会怕一点点的疲倦,没事,我一定能完成防空雷达”。

    “因为等日军航空兵的调整一完毕,新的大型空战必定再次爆发,因此留给我们的时间并不多,现在多流些汗,战时就少流些血”。

    “现在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好,说得好啊”,老蒋也不由一愣,细细的咀嚼之后,然而却越想越觉得在理。

    他拍了拍刘亦诚的肩膀,很欣赏的说,“你不愧是我的好学生,今后,你就给我当副官吧”。

    给蒋委座当副官?

    刘司令觉得是一个冷笑话。

    若是在黄埔军校的建校之初,这些年青的学生兵们,全都是一腔热血,对时任左派领袖的蒋校长,崇拜得不行了,都以给老蒋当副官为荣。

    当然,如果换成是1934年,某人才到南京陆大的那一会儿,老蒋如果能说这句话,他也会感激得死去活来的。

    现在却意义不大了。

    刘亦诚也不敢拒绝,只好硬着头皮,有些强笑的说,“校长的抬爱,学生自然感激于心,但是现在我华夏面临灭顶之灾,革命军人应该冲锋在第一线,倘若苟且于文牍应酬之间,岂不白活了一场”。

    老蒋也是一愣。

    他的副官,可不是随便哪个阿猫阿狗都能当的,通常会兼任侍从室副统领之职,一般配备少将军衔。

    倘若一旦外放的话,通常会担任整编师师长,或集团军副司令,而随着他的地位越来越高,这些年不知道有多少人,为了这个位子挤破了脑袋。

    刘司令却不以为意,究竟是何道理呢?

    “难道他想当军阀?”等等想法,在老蒋的心中闪电般的掠过。

    不过在表面上他还是在微笑,一副循循善诱的劝说道,“没事的,你就是当了我蒋某人的副官,还是可以带兵打仗的,嗯,又或继续经营你的川西专区”。

    不过对“经营”二字说得很重,让刘司令冒出一头冷汗。

    看来此次南京之行,果然是一场风险赌博,难道要与老蒋从此决裂,好在此等想法,也只是一闪而过,某人也知道大局为重,不宜当场翻脸。

    刘少将有些讪笑的回答,“其实学生也有些小心思”。

    “学生现在无德无能,一旦被校长荐拔为副官,有些拔苗助长的感觉,学生,若能在战场上多立些战功,这样一来其他的同僚,也就没有什么闲话了”。

    老蒋是大上海的青洪帮出身,一辈子什么场面没见过,刘亦诚那点小伎俩岂能骗过他。

    他有些半真半假的生气了,“娘希匹,我说你行你就行,其他的无聊闲人,自有我去处理,谁敢背地里说东说西,我亲自找他们说话,只要你我没有私心,谁又敢说东道西”。

    面对霸气外泄的委座,刘司令只好认了。

    某人即刻当上了老蒋的副官,还兼任侍从室副主任,换在古代就是乾清宫内侍卫大臣。

    一旦外出就是钦差大臣,任他一方诸侯,或是总督巡抚之流,一见面就得矮半级,因此在通常情况下,是不会轻易让他外出的,这才是他不想当这个副官的真正原因。

    不过刘少将一辈子,就是个当副官的命。

    看见这厮答应了,老蒋就不再为难他,而回到空指中心的正事上,此时天色已经逐渐大亮,委座对于大投影上的动态数据,却颇有些疑虑。

    刘副官通过无线电台,命令杭州的21飞行中队派出侦察机,沿杭州湾向东海海面搜索,再沿着海岸线绕行,顺着长江返回南京机场。

    大约十多分钟后,各处雷达站纷纷发来数据。

    这些数据即刻被汇聚在了投影的大屏幕上,只见很快出现一个亮点,正是杭州起飞的侦察机,不但飞行过程历历在目,就连飞机的种类和飞行时速,以及沿途的风速和海情,都一一的标识了出来,简直神乎其神。

    竟有这么神奇,老蒋等人还有些不信。

    空指中心立马通过无线电台,与侦察机的飞行员谈话,主要核对这厮的飞机种类、飞行高度、飞行时速,以及所在位置和沿途情况等等,不料所通报的结果,与屏幕上的标识数字,竟然一丝不差,直让在场的所有将校目瞪口呆。

    如此一来还了得,整个天空相当于单方透明了。

    单方透明,好不好呢?

    当然是非常的好,这样一来,敌人的一举一动,都在我方的掌控之下。

    我军就可以专门针对敌军的弱点或盲点,进行精确而有效的打击,甚至能以零伤亡,达到以弱胜强的效果,正是现代军队梦寐以求的战术效果。

    古往今来,随着军队规模越来越大,各级指挥官对下属军队的掌控度,却越来越弱。

    因此许多将军们做梦都希望,能精确的控制到每个连、每个排、每个班,甚至每个士兵,这样他们可以及时调整战略战术,精准的打击敌人的薄弱环节。

    而且随着现代机枪与大炮的出现,战场中的人数往往越是密集,就意味着死得越多,一颗50公斤的152毫米炮弹,足以覆盖大半个足球场,若遇见了犯傻的“密集化方阵”,就恐怖到了极点,几百人瞬间变成了炮灰。

    尤其出现凡尔登、索姆河这种大型战役时,所发射的炮弹动辄几十万枚,即使一枚炮弹直炸死几十人,也足以杀死一千万人。

    因此进入近现代后,在战场的各类部队,都得尽量注意分散与隐蔽,以减少被敌方炮兵的杀伤,比如林副主席的“三三制”与“分散的战术原则”,就是该思想的最佳体现。

    然而,分散化与隐蔽化,并不全是福音。

    后果就是远离第一线的将军们,根本不知道他的各个师、团、营、连,究竟在哪里,究竟在干什么。

    长官们往往在地图上一划,就命令某某部占领某个战略点。

    部下有时也很不理解,为什么要占领某个阵地,分明没有任何意义,为什么要死那么多的人,甚至因此白白的浪费了围歼敌军,或及时战略转移的大好时机,难道将军们都是猪么?

    事实并非如此,沟通滞后才是最大的原罪。

    后来许多部队都注意到了这个结症,却又无法可施,因此出现了很多将军级指挥官,不得不亲自去营连级部队。

    好吧,这些军长或师长,当起了营长或连长,若是遇见了重炮覆盖,就只好自认倒霉吧,因为营连级的驻地面积毕竟有限,一旦被炮火覆盖,根本无处可逃。

    有了单方透明,就完全不一样了。

    后方的将军们,不但可以切实的掌握部队,还可以根据战场的具体变化,及时的做出战略、战术调整,尽力避开敌人的重炮等技术装备,而将己方的装备发挥到最大,从而对敌人的薄弱点发起致命攻击,以最小的代价战胜敌人。

    这也是美军所提倡的数字化战争。

    不过最原始的“单方透明”,能在南京空军中勉强实现,老蒋等人已经很满意了。

    若能在敌我空战之初,就能估算出敌机机群的规模与种类,华夏空军就能有的放矢,从而最大化的击落日军战机,进而保证上海战场的制空权。

    蒋委座与一众将军们,渐渐的玩上瘾了。

    不但指挥各类飞机,对南京上海区域进行侦查,还逐渐派出新式战机,偷偷对东海深处进行侦查,导致日军的驻华大使,向南京国民政府发出严重的抗议。

    接到抗议书的老蒋,眼睛有些翻白。

    华夏空军在领海范围内,进行例行的空中巡视,又管他们日本人什么事,简直就是强盗逻辑。

    “娘个希匹,抗议无效”。

    还没等他骂出声来,又有一侍从递来一张电报。

    赫然写着,“驻沪日军派来一特使,请求商议和平之事宜”。

    “商议和平事宜?”

    “莫非,是指投降?”

    老蒋怀疑自己看错了,揉了揉眼睛,再看了一次,还是疑云丛生,顺手递给了身边的刘亦诚。

    这厮一看完就笑了,连声恭贺道,“恭喜校长,张治中将军终不辱使命,克敌在即,而我华夏军队于淞沪会战的第一阶段,取得了全胜之局面”。

    老蒋却眉头一皱,站起身来转了几圈,弹了弹电报纸,似乎有些难以释怀。

    “亦诚啊,这个,日本鬼子历来崇尚武士道精神,最喜欢坚持到最后的一兵一卒,这次,怎么突然就转性了呢?我总觉得其中有诈啊”。

    有毛的诈,本时空可不一样。

    华夏军队早已今非昔比了,仅仅重炮的这一项,就突破了三百门,日本鬼子又不是铁打的,何况昨天又被我军打掉了“出云号”巡洋舰,甚至连傻子都知道,驻沪日军的末日即将来临。

    尤其在昨天,三小时内打掉了上万发重炮炮弹,真是丧心病狂,就连日军都没这么阔绰过。

    武士道精神,能挡得住152毫米炮弹?

    刘亦诚微微的笑道,“校长有些多虑了。我们不妨这样,让张治中将军继续保持进攻的势头,至于那位日军特使,就让前线送来南京好了”。

    “这样两不耽误,也不怕他们玩缓兵之计,究竟有什么花样,一见面就知道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