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Φ浞丁
就在坦克上,何应钦与塞克特发表了现场演讲,高度评价了秦国洞少将,及其联合研究人员的成果,为华夏与德国的国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中德友谊的见证,宣布中德联合研发委员会正式成立。
此部门将由南京军委,与德国顾问团双重领导,以孔部长为主任,秦国洞、刘郧、法肯豪森为副主任,并在“一所两组”的基础上,扩展为“两所六组”,尽快实施川西县新基地的修建。
“两所六组”,一所就是原来的“中德合作所”,现改名为“坦克装配所”,二所是德国顾问团,应南京政府要求,新设立的“飞机装配所”,同时保留了坦克底盘组,与坦克炮火组,增加了新型材料组、电子通讯组和光学瞄准组,以及航空发动机预研组。
一所,“坦克装配所”,不用说,还是以戴莱特和欧阳兄弟为正副所长,一旦规模扩大后,会参杂一些装配工人。
二所,“飞机装配所”,目前还只是一个空架子,德国航空专家梅塞·施密特还没想好,他意向是航空发动机预研组,所以孔部长的意思是,暂时由刘郧兼任,以后有合适人选再说。
一组,坦克底盘组,目前的底盘成果,已经得到所有人的认可,今后将由张斯理与冯·施诺德继续操持。
二组,坦克炮火组,杨佑兵与威廉·海因茨交流后,主动让这个执着的德国专家担任组长,他自己为副手。
三组,新型材料组,由汉斯担任组长。
四组,电子通讯组,将由南京调遣新的德国专家担任。
五组,光学瞄准组,暂由冯·米歇尔担任。
六组,航空发动机预研组,暂由梅塞·施密特担任。
鉴于人手调配还需要时间,阶段验收又很满意,正是建设新基地的好时候,经秦国洞与孔部长的提点,刘郧自告奋勇,主动要求去川西县,承担建设新兵工厂的重任,立马得到了何应钦的高度赞扬。
何部长即刻以南京军委会的名义,特此晋升某人为兵工署上校,兼任川西县兵工厂厂长,兵工厂代号兵工署101厂。
塞克特将军更是激赏,鉴于刘郧对德国国防事业的贡献,即刻晋升某人为德国国防军,荣誉上校,并将报柏林备案。
随后,冯·塞克特将军心满意足的离开了汉阳兵工厂,一行德国顾问团,暂在汉口的原德租界下榻,何应钦、孔部长、秦国洞,以及刘郧一众功臣,尽皆陪同共庆,一时主宾尽欢。
塞克特与法肯豪森两位将军,因新型发动机的进展异常顺利,所以心胸大开,特别高兴,喝的又是贵州茅台,入口不烈,后劲十足,外加武汉大小官员的曲意奉承,最后喝得酩酊大醉。
刘郧也在应酬中,喝得七八分醉,幸好还有孔部长在,这个准老丈人,也没怪他,让他的警卫将他送回了孔氏别墅。
第二天上午,刘郧还没睡醒,就在一阵猛烈的摇晃下惊醒,睁眼一看,正是孔部长,一脸严肃,看不见一丝孔哈哈的味道,甚至还有些淡淡的忧虑,孔玉玲也一旁候着,他敢用鞋子底底打赌,八成是出事了,而且多半还是要命的大事。
这个时间能出什么事,刘郧不用想,也能大约猜个七八分,不过多智近妖,也未必是好事,所以还是懒洋洋的,一副没睡醒的样子,用枕头靠着脑袋,等孔部长解释完了再说。
果不出所料,孔部长脸沉如水,不知喜怒的说,“今天凌晨七点,塞克特上将出事了,在卧室内被人发现时,已经瘫痪了,经中德两边的医生诊断,应该是昨晚喝酒过量,导致中风”。
刘郧也不激动,只是一副原来如此的模样,嗯嗯几声,表示他已经知道了,还有闲心的吩咐孔玉玲,给她爹倒一杯水。
看着悠哉悠哉的刘郧,孔部长突然有一股怒火上涌的感觉,从来都没有像现在这样,觉得某人的面目如此讨厌,真的很想扭身就走,再也不想看到某人的不紧不慢的模样。
好在这个时候,孔玉玲已经将水端来了,看着小心翼翼的女儿,孔部长不由吸了一口冷气,努力使自己镇静下来,顿时想起自己的任务和责任,决定还是发扬自己的独门绝技,变脸。
说变就变,孔部长不再绷着脸了,脸色突然好看多了,一副慈眉善目的弥勒佛的样子,正准备说话时。
刘郧突然冒出一句,“我如果猜错,中外名医,对于塞克特将军的中风,束手无策,他们认为,将军的中风,与身体衰老情况有关,饮酒只是一个诱因”。
刚挂上笑容的孔部长,顿时就呆了,随后又是一喜,拉着刘郧的双手,激动的说,“亦诚,你有办法对吗”。
说变脸就变脸的孔部长,刘郧心中也有些怕了,也不敢再调戏了,不经意的抽回双手,胸有成竹的说,“塞克特上将,刚下船的时候,我就注意到了,此人的脸色有些不正常的苍白,应该是长期严重操劳,外加身体有些宿疾所致,还好,目前还有救”。
还有救,那就好,孔部长立马兴奋得瞎转悠,一边激动的搓手,一边高兴的连声说好,让孔玉玲大开眼界,从小到大,她还从没见到他老爹如此失态过,从来都是心静如水,每临大事,从来都是从容不迫,一直都是她努力效仿的榜样。
看见女儿目瞪口呆的样子,孔部长突然醒悟了,连忙装出一副镇定自若的样子,可惜仓促之间,画虎不成反类犬,神情与表情有些不协调,反而更糟,类似小丑的感觉,孔玉玲与刘郧想笑,也不敢笑,万一这老头发癫了,事情就大了,只好强忍住笑意。
仿佛从女儿与刘郧的眼睛里,看到了什么,孔部长也有些沮丧了,只好一本正经的命令某人,“给你几分钟时间,马上穿好衣服,洗漱完后再来见我,我在客厅等你,尽快”。
待孔部长走远了,孔玉玲与刘郧才相视一眼,再也忍不住了,都哈哈大笑起来,刘郧想起故意挑起某部长怒火的情形,笑得在床上打滚,大小姐突然清醒了,脸一下就黑了,正欲一巴掌拍过去,突然看见某人的身上,只穿了一条内裤,顿时一声尖叫就跑了。
刘郧也是一愣,动了动腿,正欲起床,才知道由于自己,只穿了一条内裤,不经意下走光了,一时脸也黑了,我倒,这两父女没事往自己的卧室跑毛啊,这叫侵犯他人隐私权,懂不。
………………………………
第七十三章 药物价值
一阵飞车疾驰,刘郧在仁济医院的特护病房,见到了塞克特上将,这厮确实瘫痪了,只有两个眼珠子能动,表示他不是一个植物人。
法肯豪森正在一旁守着,一看见刘郧与孔部长的到来,也是一阵欣喜,随即想到这两个人,又不是什么著名医生,来此也就是看看而已,顿时又沮丧起来,看上去有些无精打采。
在来时的路上,刘郧也问明白了一点,“孔部长究竟是凭什么判断,他有办法救治塞克特将军”,某部长也没避讳,一则是因为某人短时间内,搞出了两种特效药,主观判定某人必定精通医术。
其二,就是孔玉玲在闲聊的时,无意中说起过,刘郧曾拿给她一剂神秘药液,一喝下就立马见效,不但当时的疲惫被瞬间治好,如同重生一般,后来连小时候所留下的伤痕,也渐渐的消失了,所以孔部长就判断某人手中,多半还有一种更珍贵的特效药。
原来是这样,刘郧心中一阵苦笑,这些老狐狸真是厉害,仅仅凭一点点的蛛丝马迹,就可以将真相揣摩个八九不离十。
进了病房后,还没等刘郧说话,孔部长就开始介绍了,“两位将军,刘郧不但是机械学博士,还是一位神医,目前已经研发了好几种特效药,其中有两种正在热卖,主要医治各类炎症”。
真是喜出望外,天降神兵,法肯豪森连忙拉住刘郧,希望他能出手,救治好塞克特将军,与之同时,就连塞克特自己也愣住了,唯一可以活动的眼睛,已经一眨不眨的望着某人。
对于这位友好而谦逊的塞克特上将,刘郧还是有极大好感的,好人就该有好报,不该受到如此的折磨,于是平静的说,“塞克特将军,我知道你能听见,放心好了,我一定会治好你的,不过这需要动用我的祖传秘方,所以希望各位能为我保密”。
这厮从身上,拿出一支药剂,清澈见底,而又泛着淡淡的绿光,还没打开大家都知道此物不凡,正是珍贵无比的初级治疗液,是否现在就服用,孔部长与法肯豪森都没底,正在想要不要找人试一下,塞克特上将却用鼓励的眼光,希望刘郧能立刻给他喂下。
刘郧微微一笑,没有理睬孔部长与法肯豪森的想法,自顾自的打开盖子,轻轻的放在塞克特将军的嘴边,慢慢的让他服下,似乎这个药剂真的很有效,先是眼睛的转动渐渐加快,后来是嘴唇开始主动的吸取药液,最后竟然自己夺过药剂,自己喝了起来。
真是像神一样的奇迹,一时之间,一屋四人尽都无语了,尤其孔部长,只听她女儿说过,此药物很好,没想到会好成这个样子,仅仅一瞬间,就将名医束手的病人医好了,有此神药剂徬身,就相当于多一条命啊,所有看着刘郧的眼光,顿时都热切了起来。
三分钟过去,据智脑检测,塞克特上将的身体,已经恢复了七七八八,十分钟内,就会消除一切初级的暗伤,当然身体的自然老化,是无能为力了,器官的自然衰竭,也无能为力,但是若今后不再拼命操劳,又没被人暗杀的话,再活过十来年,还是没问题的。
十分钟过去了,塞克特将军终于恢复了正常,伸了伸手,活动了一下身体,穿上鞋子,自己走了几步,看着刘郧万分感激的说,“感谢你,你就是上帝派来的天使,我终于好了,感觉就像回到了20年前,浑身充满了力量,就是再让我扛枪打仗,也不成问题”。
如此神奇的华夏人,法肯豪森更加肯定一点,刘郧就是德国的希望之星,就算不是元首希特勒的私生子,也是幸运女神的私生子,所到之处,逢凶化吉,心想事成,嗯,回德国后,一定要问问元首,是不是真有一个私生子落在了华夏,这个很重要。
刘郧深知物以稀为贵的道理,没蠢得给大家一人一支初级治疗剂,正欲收回治疗剂的空瓶时,塞克特将军已经拿着小玻瓶,加了点白水,涮了涮,直接喝了下去,令大家都有些目瞪口呆。
塞克特上将康复的消息,并没掀起任何波澜,因为从一开始,就被孔部长和何应钦给压了下来,许多参与晚会的人,甚至包括德国的其他顾问在内,压根不知道塞克特进医院这件事情。
经过一天的休整之后,塞克特将军与何应钦、孔部长一行人,按预定的计划准备返回南京,这个德国老头对于刘郧,也没说太多的话,更没索取初级治疗剂,临走前只说了一句。
“亲爱的刘,我是不会忘记你的救命之恩,我会将华夏,当成我的第二个祖国,会尽我最大的力量,将南京打造成东方的马其诺防线,日本鬼子想占领南京,只有用尸体来填”。
一切尽在不言中,刘郧已经知道这个德国将军,与他是一类人,都是真正的爱国者,也深深的看了到他的灵魂深处,渴切希望借助德国的力量,帮助华夏人抵抗日本鬼子的侵略,进而帮助所有被侵略、被压迫的人们奋起反抗,打破帝国主义强加的枷锁。
上船之前,塞克特还专门吩咐法肯豪森,让他暂时留在汉阳兵工厂,一是为这次发动机检测善后,争取将联合研发的一型坦克,以及三套原型发动机,全部用军舰运回德国。
按塞克特的说法,以此证明华夏对德国的价值,促使柏林加大对华的军事援助,并且开放新的可购买的武器清单,比如新的电子设备,攻击性潜艇,歼击机和轰炸机之类。
另外,就是看见刘郧的医术如此高明,又听闻某人在汉口开办了中华联合制药厂,推出了两种特效药,所以希望法肯豪森在此考察一下,如果合适的话,可以购买一批送回柏林。
法肯豪森是一个典型的德国军人,刻板而教条,哪怕对刘郧再有好感,也没私下会见他,而是先将联合一型坦克,与发动机绘制成图纸,然后再用德国的军舰,将图纸与实物打包运回柏林。
然后,这位德国将军,在征得南京同意后,再以华夏国民政府与德国顾问团的名义,向所有的知情人,下达禁口令,并对直接参与者,以及可能知情者,都给予了一定的警告与补偿。
当一切事情都办妥之后,法肯豪森才找到刘郧,向他要了一些特效药物的资料,然而在收集磺胺片,与青霉素的临床记录时,与陆六和史密斯两人,在杨格非教堂偶然的遇上了。
一阵闲聊后,这俩厮才得知法肯豪森,也是准备大规模购买两种特效药后,顿时大有知己的感觉,嗯,“有人愿意共担风险,可是好事啊”,连忙拿出了全套的临床记录。
看着完整的临床记录,哪怕以严谨著称的德国人,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份科学而详尽的临床记录,法肯豪森简直喜出望外,为他节省了大量的宝贵时间,随后双方越聊越有感觉。
在陆六与史密斯的热情引导下,法肯豪森亲自走访,教会医院的病人,对免费药物及其救治的效果,作近距离的观察了,这些免费药物,正是联合制药厂所生产的青霉素与磺胺片。
临床观察的结果,让法肯豪森很满意,他可是上过战场的老兵,对于一战犹有余悸,而且对于未来战争,有一种敏锐的直觉,德国崛起,必有一次大战,作为军人,他早就做好了战死的准备。
然而,当法肯豪森回忆起一战时,总是不由自主的想起,德国成百万的伤兵,由于得不到即时的救治,满地哀嚎,至今想来都是午夜难寐,简直就是一场挥之不去的噩梦。
当时好多可以治好的伤员,就是因为缺少特效消炎药,导致小伤变大伤,大伤变残疾,残疾变死亡,不但无形的损耗了,德国有限的兵力,还极大的打击了德国军人的士气。
看着具有广谱治疗效果的青霉素,法肯豪森有一种想哭的感觉,突然觉得某人真是一个坏人,这个人实在太可恶了,为什么不早生几十年,如果一战的时候,就有青霉素和磺胺片的话,不说德国绝对能打赢一战,也不说德国是否体面的投降。
至少会少死很多人,即或再不济的情况下,如这两款特效消炎药在,可以减少很多无形的伤亡,法肯豪森在心中,暗暗评估了一下,一个刘郧的战略价值,不亚于二十个整编德国师。
法肯豪森也没二话,直接给南京的塞克特上将打电话,将他在汉口的所见所闻,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
上将虽然感激刘郧的救命之恩,但是对于此事,还是有点半信半疑,同时也万分懊悔,当初若能久待一段时间,说不定就能亲自体验一把,不过现在也不算晚。
法肯豪森不愧是塞克特上将接班人,很快就想到了办法,直接以德国顾问团的名义,从刘郧的联合制药厂,直接购买一万银元的青霉素和磺胺片,再从杨格非教堂,聘请一位有经验的医护人员,通过武汉的军事运输机,空运到南京,让塞克特上将亲自验货。
实验结果很快就出来了,塞克特上将立刻向柏林发报,同时命令法肯豪森,与刘郧商量商量,看刘博士能否向德国,提供全套的制药技术,如果可以的话,德国将不惜一切代价。
特效消炎药这么大的价值,也大出刘郧的意料之外,究竟是增加武器装备、军事技术,还是完善华夏的军工体系,一时也没想好。
在左右为难的情况下,连忙让孔玉玲,通过汉口的家族电台,直接电告孔财神,想问问他有什么好的主意。
刘郧突然脑洞大开,二战的德军天下无敌,横扫欧洲如卷席,号称世界陆军第一的法国,在德国全面发起进攻后,不到2个月就投降了,日本鬼子再厉害,还横得过法国,于是异想天开,如果德国出兵日本的话,还会全面抗战八年么,应该是中德联军侵略日本才对。
………………………………
第七十四章 增加筹码
刘郧也懒得等待孔部长的答复了,抱着万分热切的希望,直接找到法肯豪森,开口就问德国能不能出兵日本,中德两家联合的话,需要出动多少军队,才能干死日本帝国主义,一切条件都好说。
对于这个问题,法肯豪森也傻了,他真的很想帮帮小元首,也真的很想干死日本鬼子,但是德国距离亚洲实在是太远了,尤其是一战结束以后,德国的海军实在是太弱了,想向华夏又或日本投送几十万兵力,根本就是一个不可完成的任务。
刘郧对于中德联军构思,越想越有感觉,渐渐形成了完整的作战计划,先用潜艇围住日本列岛,再用战列舰和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