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现代战争-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纳米技术、量子技术和生物技术是未来100年军事战略的制高点。这些技术武装出来的战斗机对付F…22就像踩死蚂蚁一样容易。当导弹和激光横行天下时,人们关注的重点将不再是坦克、战斗机和舰艇本身,而是它们运载的导弹和激光武器。

    

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 市场花园战役:空降的惨败

    1944年8月25日,盟军解放巴黎。盟军兵分两路,由蒙哥马利率领的北路盟军很快前进到比利时与荷兰的边境。布莱德雷率领的南路盟军直逼德国与比利时边境。艾森豪威尔有意分别征服德国,一支交给蒙哥马利,一支交给布莱德雷,布莱德雷手下的猛将巴顿率领美军一天前进了50英里,好像跟蒙哥马利比赛一样向前猛冲。一时间,似乎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止盟军进入德国本土了。

    1944年9月3日,盟军解放了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诺曼底后遗症

    盟军从诺曼底登陆攻入法国纵深后,战线越来越长,后勤物资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法国境内糟糕的交通运输状况让盟军大伤脑筋。在战前,法国拥有当时欧洲最发达的交通运输网,但由于盟军在诺曼底登陆之前,对法国境内的公路、铁路、交通设施的狂轰滥炸。法国原来2000节的火车头被炸毁了1500节,整个铁路的交通运输能力只有不到原先的三分之一。虽然这些对诺曼底登陆是非常有帮助的,但是现在它成了负面影响。这些情况,使得盟军被迫放慢了脚步。

    为了充当进军德国本土的主角,蒙哥马利和巴顿开始争夺数量有限的汽油和炮弹。巴顿扬言,只要有足够的汽油,他在一个月内就能杀到柏林。但是汽油的供应却相当紧张,坦克非常耗油,永远入不敷出。蒙哥马利向艾森豪威尔建议,最好集中盟军的全部兵力挺进,由他指挥走北方迂回路线。但是艾森豪威尔坚持正面进攻的观点,没有同意蒙哥马利的建议。

    V2导弹

    1944年9月8日,英国首都伦敦面临了一个可怕的突发威胁,这一威胁使得艾森豪威尔改变了以前的想法,他同意先由蒙哥马利向北进军德国。

    “复仇天使”V2导弹的出现,使战况又出现了新的危险与恐惧。在这种形状怪异的武器面前,英国人感到惊恐万分,导弹爆炸后所引发的火灾也让英国的生产力急剧下降,到战争结束时,为躲避导弹的打击,有145万英国人被迫离开了伦敦。

    由于V2导弹的发射基地设在荷兰境内,为了消除它的威胁,蒙哥马利元帅提出了一个冒险的军事行动计划——“市场花园”行动。

    “市场花园”计划

    “市场花园”计划采用空降“蛙跳”战术,以美军第82、第101空降师,英军第1空降师和波兰的1个伞兵旅共35000人,依次在荷兰的埃因霍温、奈梅根和阿纳姆三地空降,像“接力棒”一样,护送地面兵团直捣德国腹地鲁尔区。

    这个计划本身有着很大的缺陷。向纵深突破103公里到达阿纳姆,突破宽度非常狭窄。而且3个师和1个旅的后勤补给将全部依赖降落伞,是非常困难的。同时还必须靠有利于飞行的天气才能保证空降作战和后勤补给。在狭窄的地段上偷袭,并且把成功的希望寄托在天气上,无疑是一次具有赌博性质的冒险行动。

    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并不喜欢性情古怪的蒙哥马利,对“市场花园”计划也存有疑问,他认为在后勤补给困难的情况下,实施这一计划甚为冒险。艾森豪威尔深知,他与蒙哥马利之间的分歧加大,对于盟军的联合作战行动是十分不利的,于是在与蒙哥马利进行最后一次讨论时,还是同意了这个计划。盟军的参谋人员和指挥官们无法预见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乐观的情绪影响着他们,他们不知道,千万名盟军士兵即将走向地狱。

    空降的惨败

    蒙哥马利将1944年9月17日定为“市场花园”计划的行动日。盟军从9月10日起,就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准备,然而,就在蒙哥马利与盟军上上下下一片狂热之中,盟军的参谋和情报人员却突然发现,在荷兰埃因霍温与阿纳姆之间,也就是“市场花园”行动主要的空降地区,德军的力量突然增强,但这份情报未能引起蒙哥马利的警觉,他把这份重要的情报完全置之于脑后了,“市场花园”行动从一开始便蒙上了失败的阴影。

    1944年9月17日上午,英国机场上空风和日丽,风速仅为每小时8英里,按照西欧的标准,这是一个飞行的好日子。9点45分,盟军1545架运输机拖曳着478架滑翔机,在1131架战斗机的护航下,从英格兰南部中央的24个机场凌空而起,向远方飞去。庞大的机群保持着整齐的队伍,轰鸣声充塞在天地之间,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空降作战行动开始了!

    1944年9月17日下午1点45分,第一批空降部队全部着陆。对盟军空降部队来说,“市场花园”行动是一次令人沮丧的经历。英国第1空降师在阿纳姆几乎全军覆没,全师的营长只有一人生还。英国第1空降师距地面部队最远,补给非常困难。原计划让英国第1空降师作战2天,而实际上他们孤立无援地坚持了10天。当英国第1空降师战斗到第4天的时候,英国第4机降步兵师师长曾经要求带领一个步兵旅乘坐滑翔机去增援,但是英国第1空降军军长却认为战事发展一切顺利,没有这个必要。不仅如此,第1空降师的后勤补给严重缺乏。他们实际得到的空中补给不到原计划的30%。在这种情况下,第1空降师还要遭到德军两个装甲师的集中攻击。

    1944年9月26日,第1空降师仅剩下2163人,伤亡7000多人。他们在下莱茵河着陆时共有10000名士兵。

    10天的“市场花园”行动让空降部队损失了17000人。虽然使盟军向前推进了96公里,从战术上说成功了90%,但从战略上说100%地失败了。诺曼底是盟军伟大的空降胜利,而“市场花园”行动却是盟军空降的惨败,盟军在1944年结束战争的希望破灭了。

    与其让士兵流尽鲜血,不如让科研人员和指挥人员绞尽脑汁

    决定战斗力的客观因素只有三个:科学技术、战略战术和训练。军队的战斗力只能寄希望于可以确定的客观因素,而不能寄希望于不能确定的主观因素。科学技术、战略战术和训练在战争发生前就可以确定,而士气、信心和意志等在战争中会不断变化。在未来的战争中,军队的战斗力必须从体力型战斗力转变为脑力型战斗力。

    科研人员研究科学技术保证武器装备的先进性和实用性,指挥人员研究战略战术制定最佳战略,保证将武器装备的效能发挥到极致,创造出符合实战的战术。科研人员和指挥人员的脑力劳动成果是军队战斗力的核心,占到军队战斗力的70%。在和平时期,必须地球上的每一寸土地都研究清楚,以便在战争时期可以在地球上任何地方从容地作战。

    与其在战场上流尽鲜血,不如在训练中流尽汗水。士兵必须对武器装备了如指掌,必须对战术配合烂熟于胸。士兵的训练占到军队战斗力的30%。这里的士兵包括雷达操作员和无人机的遥控员等。

    军队战斗力=科学技术X战略战术X训练,认为“军队战斗力=科学技术+战略战术+训练”是极端错误的。就重要性而言,科学技术占40%,战略战术占30%,训练占30%。由于它们是乘积关系,所以如果一项为零或很小,则整个军队的战斗力就会为零或很弱。三者不可偏废。如果一支100万人军队在科学技术、战略战术和训练三个方面都做到了比世界第二强十倍,那么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将相当于一支10亿人的军队的战斗力。

    人海战术是一种典型的体力型战术,用血肉之躯去抵挡钢铁战车,是一种无奈,更是一种对生命的漠视。任何军队都不应指望在技术上以劣胜优,在数量上以少胜多,在整体上以弱胜强。战史上的确不乏以弱胜强的战例,但是以弱胜强的战例和以强胜弱的战例之比是1:100。也就是说,以弱胜强的获胜几率只有1%。在技术上处于劣势,在数量上处于优势的一方就会采用以量胜优的战术,用鲜血和牺牲换取战争的胜利。在技术上处于劣势,在数量上也处于劣势的一方就只能靠敌人的重大错误获得胜利,如果敌人不犯重大错误,那么必败无疑。

    在战争中,以优胜劣、以多胜少、以强胜弱、以十击一才是硬道理。因此,科研人员呕心沥血,指挥人员废寝忘食才是硬道理。士兵流尽鲜血永远都是悲壮和惨烈。在军费开支上,科学技术研究占30%,战略战术研究占10%,武器装备和士兵训练占60%比较合理。事实上武器装备和士兵训练往往占到80%,科学技术研究仅占20%,战略战术研究则花费很少。美军的战斗力70%靠科学技术。对科学技术过度依赖,一旦技术不再领先将面临灭顶之灾。

    己方剩余战斗力=(己方科学技术水平—敌方科学技术水平)X(己方战略战术水平—敌方战略战术水平)X(己方训练水平—敌方训练水平)。如果水平相当则以1计算而不能以零计算。如果为负数就以其绝对值的倒数计算。在量化计算时,只能使用整数不能使用小数。

    例如:

    甲方剩余战斗力=(10…10)X(10…15)X(12…10)=1X0。2X2=0。4

    乙方剩余战斗力=(10…10)X(15…10)X(10…12)=1X5X0。5=2。5

    甲方战斗力:乙方战斗力=10X10X12:10X15X10=4:5

    战斗力比值和剩余战斗力是衡量双方战斗力的两个指标。如果只看战斗力比值4:5,则乙方好像胜券在握,但是再看看剩余战斗力,就会发现其实双方实力相当,胜负在毫厘之间。如果美军技术不再领先,战略战术和训练都弱于对方,那么美军几乎不可能取得胜利。因此,科学技术、战略战术和训练不可偏废,不能过度依赖某一方面。

    

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 阿登反击战:最后一搏

    1944年11月28日,加拿大军队攻克比利时的安特卫普,使盟军得以继续向德国最后的天然屏障莱茵河挺进。因为,“市场花园”行动之后,盟军在西线的进攻沉寂下来了。

    在德国,几年来的胜利气氛开始逐渐转化为惊恐和畏惧。整个德国特别是工业区笼罩在轰炸之下,人们习惯于迅速撤进防空洞,然后在废墟中又重新找回街道和房屋。希特勒认为,要是不行动就会带来整个帝国完全的毁灭,他决定孤注一掷,倾尽全力向盟军发动一次强大的攻势。希特勒将这次反击作战的地点,选择在卢森堡、比利时与德国交界的阿登山区。阿登山区的盟军防守比较薄弱。但是阿登山区森林茂密,丘陵起伏,不适宜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作战。德国人对阿登山区非常熟悉,4年前希特勒正是从阿登山区发起了闪击作战,突破了法国的防线,进而导致了整个盟国西线的总崩溃。希特勒选择阿登作为反击点,有重温旧梦之意。

    希特勒集结了2500辆坦克和重炮,28个师,其中有9个装甲师,此外还有6个后备师。这些士兵都是从东线战场上下来的有经验的老兵。阿登地区是盟军前线的最远处,只有美军的4个步兵师防守。美国大兵认为阿登是个休息的地区,他们尽情娱乐,等待被调往别处。

    在阿登战役打响的几天前,德军秘密实施了特种作战计划——“格赖夫”计划。德军企图用纵深特种破坏的破袭战在盟军当中造成巨大混乱,来配合整个阿登的反攻。德国人假冒美国人,进入到美国防线内部,到处制造混乱。但是计策并没有完全得到成功。一辆假吉普车在加油时,使用了“PETROL”(汽油)这个词,这是一个英国英语单词,不是美国英语单词,美国人一般用“GASOLINE”来表示。美军立即警觉起来,逮捕了化装的德军,但是只抓住了其中的几个人。之后,美军建立了关卡来检查所有的士兵和军官,他们互相在不注意的时候提问,这些问题只有真正的美国大兵才会回答,每辆卡车和吉普车都要检查,甚至是指挥官,每个人都要毫不迟疑的回答出足球明星的名字或首都的名字,要不然就马上被捕。

    1944年12月15日夜,25万德军集结在他们的出发地点等待攻击的命令,而在他们的对面,10万美军正在睡觉,对危险一无所知。

    1944年12月16日凌晨,德军开始炮击,1小时之内,美军的前线就被摧毁了,德军的地面进攻取得了全面成功。美军有两个团被全部包围,7000多名美军投降。

    1944年12月17日,德军的先头部队突入比利时境内30多公里。

    虽然德军在阿登山区的反攻作战迅速并取得成功,但被突破地段的两边仍然是盟军固守的阵地,德国的反击部队只能沿着一条狭长的突破地带推进,这样战线就形成了一个凸出部。在这个突出部的前方有一个叫做巴斯托尼的比利时小城横亘在德军挺进的道路上。美军和德军对巴斯托尼的重要性都有清醒的认识,德军将领莫德尔元帅和统帅部参谋长约德尔元帅都认为阿登战役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巴斯托尼。

    1944年12月19日,美国101空降师到达巴斯托尼。101空降师在巴斯托尼建立起坚强的防御体系,使得巴斯托尼成了一个难啃的硬骨头。

    1944年12月21日,德军包围了巴斯托尼的18000名美军。

    1944年12月22日,美军防线濒临崩溃。上午10点半,德军向美军下达了最后通牒“要么立即投降,要么彻底毁灭。”几个小时后,德军得到了101空降师副师长麦考里夫将军的回信,它只有一个字:“呸!”。与此同时,巴顿将军正率领第3集团军向巴斯托尼驰援,而艾森豪威尔给他的命令也只有一个字:“快!”

    1944年12月23日清晨,美国第8航空队的战斗机重新遮蔽了西欧的天空,C…47运输机投下了数百个降落伞,101空降师得到了机枪、子弹和医药用品等补给。

    圣诞节当天,德军又发起了强大的进攻,终于敲开了巴斯托尼西部的美军防线,就在巴斯托尼告急之时,巴顿的坦克部队赶到,危机被及时解除了。

    7天后,恼羞成怒的希特勒集中了9个师的兵力继续猛攻巴斯托尼,但此时的巴斯托尼已经得到了巴顿将军的增援,德军的进攻毫无进展。不仅如此,此时的德军已陷入了一个狭长的走廊地带,若不及时撤退必将遭到盟军的围歼,无奈之下希特勒终于下令德军撤退。

    1945年1月28日,德军被盟军彻底赶回到原来的阵地。阿登反击战中德军伤亡10万人,美军伤亡了8万人。美军获得了胜利,从此希特勒再也没有力量阻挡盟军的进攻了。

    战略要地

    既然巴斯托尼如此重要,德军为什么不在1944年12月16日发动阿登反击战的当天空降巴斯托尼呢?或许德军没有制空权,或许没有足够的空降部队,或许没有想到可以空降巴斯托尼。如果德军先于美军空降巴斯托尼,那么阿登反击战可能会出现新的情况。

    阿登战役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巴斯托尼。如果下次有什么战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某地,那么就应该周密策划以求尽快占领。就像德军空降埃本·埃麦尔要塞一样,以最小的代价最短的时间将其占领。市场花园战役中阿纳姆最为关键,但英国第1空降军军长却认为战事发展一切顺利,没有必要增援。既然一切顺利,增援一下又会有什么损失呢?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制定作战计划的首要任务就是确保战役关键点的顺利达成。如果不能确保战役关键点的顺利达成,就是先战而后求胜。莫德尔元帅和约德尔元帅都认为阿登战役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巴斯托尼。也就是说,他们没有必胜的把握,让胜利由巴斯托尼来决定!艾森豪认为“市场花园”计划甚为冒险。德军和盟军都犯了“败兵先战而后求胜”的错误。但是,战争中的冒险又是必须的,在军事实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没有多少“先胜而后求战”的机会。保守会贻误战机,积进难免冒险。因此,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因此,胜败乃兵家常事,常胜将军凤毛麟角。

    化敌为友为上,不战而胜为中,先胜后战为下,先战后胜为下下。既然是朋友何来胜负呢?因此,化敌为友为上。但是实战中,人们往往选择先战后胜,而且交战双方都采用先战后胜的下下策。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交战双方利欲熏心先战后胜的结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 解放波兰

    “风暴”起义

    1939年9月17日,苏联军队突然在广大的东面战线上进入波兰,随后波兰被德国和苏联瓜分。斯大林把那些愿意与苏联合作的波兰武装力量带回苏联,将他们绝大多数安排在了西伯利亚营地。

    1940年6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