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开国第一战:抗美援朝战争全景纪实-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全线战术反击的实际最早发起时间是9 月18 日。
先准备好的第三十九军先动了手。
9 月18 日黄昏; 第三十九军先后对防守上浦防东山( 老秃山)
的美步兵第二师第三十八团一个加强连和防守高阳岱西山的美步
兵第三师第六十五团一个连发起攻击。
这两次进攻都是在不到30 分钟内解决战斗的。
第一一五师第三四五团第三营投入两个连的兵力和56 门支
援火炮进攻上浦防东山; 由于准备充分; 选在美国兵正在吃晚饭时
发起攻击; 仅3 分钟即突破阵地; 激战23 分钟; 全歼守敌250 余人。
担任阻援的第八连也击退敌增援分队5 次反扑; 歼敌200 余人。随
后该团第二营接替防务; 与美二师反复争夺3 天; 连续击退美军一
个排至两个营的兵力在飞机、火炮和坦克掩护下的19 次反扑; 仅
第六连在一昼夜的战斗中即歼敌510 余人。
达到大量歼敌目的后; 第三四五团于21 日2 时主动撤出阵地。
在第三四五团向上浦防东山发起攻击两小时后; 第一一六师
第三四八团第二营也开始向高阳岱西山194 高地美步兵第三师第
六十五团一个连进行偷袭。第二营在迫击炮群对守军进行“ 欺骗
射击”的掩护之下; 隐蔽进入距敌前沿仅30 米的冲击出发阵地; 10
分钟后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突然从6 个不同方向对敌发起冲
击; 仅1 分钟就突入堑壕; 20 分钟内即全歼守敌191 人。
据称; 这是这个阶段反击战中打得最为理想的歼灭战。
974





尔后; 该团第八连接替防务; 在8 昼夜内接连击退美军1 个班
至1 个营兵力的反扑13 次; 毙伤敌500 余人、击毁坦克5 辆; 最后
巩固了这个阵地。
挟两次进攻的胜利之势; 第三四四团第二营也一举拿下美步
兵第三师第七团一个排盘踞的198。6 高地。第三四七团第六连也
于9 月24 日顺利袭占水郁市北山; 尔后接替防务的第三连又采取
敌人冲击时主动撤离阵地; 以猛烈炮火覆盖后再乘其混乱夺回阵
地的战法; 反复给敌人以重大杀伤; 先后毙敌200 余人; 而自身仅
伤亡13 人。
吴信泉先声夺人。
第二十兵团的反击时间比第三十九军晚了整整10 天。
这是代司令员郑维山的机谋。
9 月28 日; 第二十兵团指挥第十二军、第六十八军向相邻的5
个“ 联合国军”阵地同时发起反击; 陷敌于首尾不能相顾的被动局
面; 将中朝军队全线反击作战推向了一个高潮。
28 日; 第十二军第三十四师以第一○○ 团7 个班; 在火炮60
余门、坦克6 辆的直接支援下; 向官岱里西侧无名高地的韩军第六
师第二团约两个连的阵地发起进攻。同时以第一○ 一团3 个排、
第一○四团5 个班; 分别向690。1 东北高地和座首洞南侧无名高地
之敌发起进攻。第十二军部队采取多路出击、重点突破、突击与爆
破相结合的战法; 向敌人勇猛冲击、连续爆破未被炮火摧毁的火力
点; 迅速扫清了障碍; 攻占了阵地。尔后; 又在纵深炮火掩护下; 连
续挫败韩军第六师的多次反扑; 3 天内共计歼敌1200 余人。
在官岱里西侧无名高地的战斗中; 第一○○ 团第二连副排长
黄家富完成15 次爆破; 歼敌200 余人; 数次为部队扫清重要障碍;
并积极主动坚守制高点; 击退敌人7 次反扑; 三处负伤不下火线;
荣立特等战功; 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一级爆破英雄”称号。
第一○○ 团第二连班长伍先华; 带领全班连续炸毁4 个暗火
力点; 迅速攻占了敌人阵地。当突击部队受到敌坑道机枪火力封
975
第四十章
各有盘算
美韩离心生龃龉
迭施打击
中朝联手试锋芒
锁; 进展困难之际; 他抱着一包炸药; 奋不顾身地冲入坑道; 与40
余名敌人同归于尽; 为部队开辟了道路。
他荣立特等战功; 被志愿军总部追授“一级爆破英雄”称号。
??
同日; 第六十八军选择韩军第三师、第七师的杨口以北方形
山、572。4 高地两处作为反击目标; 采取分散而有配合的多点出击、
重点争夺的战法; 先以第二○ 三师第六○ 九团4 个连的兵力在85
门火炮的掩护下; 反击572。4 高地之敌。在炮火急袭后; 步兵立即
发起冲击; 迅速占领阵地。韩军以排以上兵力向主峰和西南山脚
反扑多次; 均被击退。尔后; 第二○ 三师第六○ 八团两个连在40
余门火炮支援下反击方形山之敌; 仅3 分钟即占领前沿阵地; 并分
两路向前发展; 当守敌分散钻入防炮洞内顽抗时; 又以单兵爆破方
法对付敌人。激战3 小时; 全歼守敌。
韩军在4 天内先后纠集6 个营兵力在飞机88 架次、坦克18 辆
及大量炮火配合下; 连续反扑65 次; 均被第二○三师部队击退。
??
第二十兵团代司令员郑维山谈起这次反击时这样说:
我们第二十兵团发起反击的时间比最早开始反击的部队整整
晚了10 天。这10 天我赢得了3 个优势: 一、物资及部署上得到了
更充分的准备; 二、精神上; 指战员们看到兄弟部队打响了; 打胜
了; 满身的劲越憋越足; 命令一下; 个个都像饿虎扑食; 三、麻痹了
敌人; 其他阵地打起来; 我们面前的敌人开始也紧张了一阵; 后来
看我没有动静; 就有些松了; 他松; 我就给他来个迅雷不及掩耳; 5
个阵地同时动手; 迫使他黄牛喝水各顾各了。这样打得稳; 也打得
狠。战果嘛; 当然也就大一点。
华北部队的许多老人这样描绘郑维山:
个头小; 脑袋活; 胆子大; 主意多。
寥寥数语; 勾勒出一个精明强干有勇有谋的战将形象。
笔者想起了四川人都知道的一个俗语:
976





巴地草的根多; 矮子的心多。
在此期间; 志愿军第六十五军、第四十军、第三十八军和朝鲜
人民军第三、第五军团也在完成准备后陆续发起反击。
第一阶段反击至10 月5 日结束。
这一阶段; 中朝军队共对18 个目标的“ 联合国军”发起了19 次
反击; 其中美军阵地7 处; 韩军阵地11 处。“ 联合国军”的防守兵
力:4 个连的一处; 一个连或一个加强连的4 处; 一至二个排的9
处; 一个班的一处(不含朝鲜人民军的3 个目标) 。
作战结果: 各军( 军团) 均按预定计划; 攻克了“ 联合国军”阵
地; 歼灭了防守之敌; 并击退“联合国军”一个排至一个团兵力的反
扑168 次; 并巩固占领6 处“联合国军”阵地; 共计毙伤俘敌8300 余
人( 其中美军2000 余人) 。中朝军队伤亡2000 余人。
这次反击; 中朝军队经过精心选择和准备; 并没有单纯强调
“绝对优势兵力”; 更多地注重了“ 合成”和“协同”的力量; 实施反击
的兵力与敌相比; 一般只有2??1 甚至1??1 ; 而平均攻击敌军一个
连阵地; 就要集中山炮、野炮、榴弹炮和迫击炮8~10 个连40 门左
右的火炮; 对敌人达成了局部的“ 合成”优势。故而战斗不仅全部
是速战速决; 而且大多数部队均是在30 分钟内攻占敌军阵地; 全
歼或大部歼灭守敌; 伤亡小而战果大(不少部队在攻入敌军阵地前
无一伤亡) ; 敌我伤亡比例达到4??1。
中朝军队对全部选定目标均实现了“ 攻必克”; 其中1??3 的目标
实现了“ 守必固”。
加在一起就是“ 战必胜”。
这次战术性反击作战; 虽然规模很小; 第一线各军每个军仅有
一两个团参战; 攻击时也只使用几个排或几个连; 选择的反击目标
最多4 个连; 最少仅一个班; 但因为是全线动作; 炮火又极其猛烈
突然; 所以形成的声势却很大; 倒也把“ 联合国军”结结实实地唬了
一跳。
9 月24 日“; 联合国军”总司令马克?克拉克上将从东京飞抵前
977
第四十章
各有盘算
美韩离心生龃龉
迭施打击
中朝联手试锋芒
线; 召集詹姆斯?范佛里特中将及各军军长开会研究对策; 并将预
备队美步兵第四十五师前调; 接替韩军第八师防务; 将预备队韩军
第一师前调; 接替美步兵第三师防务。
克拉克被对手调动了。
“ 看来这个克拉克还很需要锻炼锻炼哩!”
杨得志看到“ 联合国军”着了忙; 很是开心。
“ 不能全怪克拉克; 据我知道; 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打的
仗; 比我们在抗战期间打的仗少多了。”
志愿军副参谋长王政柱摇头; 就像克拉克是自己手下的兵。
倒是邓华宽容大度:
“ 我们还是原谅这位将军吧!”
978





第四十一章
轻敌上阵 江拥辉白马失手
重拳出击 李德生栗洞传捷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
得算多也;
未战而庙算不胜者;
得算少也。
———《孙子?始计》
中国军队战术反击虽然投入兵力不大; 却也打得轰轰烈烈。
既然大家都打得开心打得顺气打得风风火火; 而“ 联合国军”
除了前后调换两个师的兵力外; 其他情况并无太大变化; 邓华杨得
志们就想着按原订计划再打一轮; 继续发展胜利。
10 月3 日; 中朝联合司令部向第一线各军下达了作战命令。
“ 水无常势; 兵无常形”; 第二阶段的反击邓华杨得志们作出了
不同于第一阶段的部署: 各部队不再依各自准备情况分别发起攻
击; 而是按统一规定; 在10 月6 日统一发起; 即使有的部队没准备
好; 也要求积极进行佯攻予以配合; 与第一阶段有所不同; 以分散
敌人火力和兵力; 加强打击的力度。
10 月6 日黄昏; 随着中朝联合司令部的一声令下; 中国军队第
一线7 个军; 组织了1 个团另13 个连又23 个排、35 个班的兵力;
在760 余门火炮的支援下; 在180 公里正面; 同时向“联合国军”防
守的23 处阵地发起攻击。各路突击部队在炮兵部队和坦克部队
的配合下; 迅速勇猛地突入敌人的阵地; 除两处目标几经争夺未能
攻克外; 先后攻占“联合国军”阵地21 处; 其中除两处阵地的敌人
因为惧怕被歼而先行逃窜外; 有16 处阵地的守敌全部被歼; 有3 处
979
第四十一章
轻敌上阵
江拥辉白马失手
重拳出击
李德生栗洞传捷
阵地的守敌大部被歼。
杨得志将军在回忆录中这样描绘当时的战斗场面:
??那真可以说是炮火遮天; 杀声动地; 排山倒海;
雷霆万钧。这样波澜壮阔; 势不可挡; 激动人心; 振奋人
心的场面; 我们在国内作战几十年是很少见到的。战士
们说“ 整个朝鲜半岛好像都在脚下颤动”。
身经千战的杨得志将军都如是评说; 可见当时的场面是何等
的壮观; 何等的激烈; 何等的惊天动地; 何等的振奋人心。
的确; 这种战术规模的作战; 竟集中了这样强大的炮火; 对于
小米加步枪的中国军队来说; 简直可以用“奢华”二字来形容。
真是鸟枪换炮了。
大家都打得不错; 王牌军第三十八军却走了一次麦城。
第三十八军当时归第三兵团指挥; 志愿军司令部和兵团司令
部给他们下达的命令是:
为配合支援部队换防前的作战; 及粉碎敌人可能发起的局部
进攻; 与提高部队的作战经验; 决定第三十八军向394。8、281。2 两
高地据守之敌进行战术性反击; 并在反击争夺中杀伤敌人5000 人
以上; 而后争取占领并巩固之。
第三十八军完成了前一个指标———“杀伤敌人5000 人以上”;
却在后一个指标———“ 争取占领并巩固之”———跟前跌了个大跟
斗。
394。8、281。2 两高地是韩军第九师据守的白马山主阵地。
白马山位于铁原西北10 公里的药山洞地区; 由西北走向东
南; 长约3 公里; 由一群以394。8 高地为主的山岭组成; 主要高地是
394。8 高地和281。2 高地; 与第三十八军项里北山阵地相对峙。山
顶树林茂密; 山下有驿谷川。山的东面是一望无际的铁原平原; 南
面是经高台山和宝盖岭通往汉城的“ 联合国军”主要军事补给线;
980





可直达“ 联合国军”的重要兵站基地铁原。
由于该高地山势形同卧马; 故得名“白马山”。
对于“联合国军”来说; 白马山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如果
丧失了这个高地; 美第九军就只好撤到驿川谷以南的另一个高地
上; 而且将无法利用这片地区的交通网。相反; 中朝军队的进攻和
侦察活动却能更进一步地向“ 联合国军”防御纵深渗透和发展。
正因为如此;“联合国军”在这块不起眼儿的山头上花费了很
大功夫; 构筑了坚固的工事; 坑道和钢筋混凝土地堡群; 埋设了地
雷; 设置了障碍; 拉起了一道道铁丝网。这一片阵地是1951 年秋
季攻势中“联合国军”从第四十二军手中夺去的。此后; 第四十二
军曾组织过多次反击; 屡屡给守备该地之韩军第九师部队以严重
打击; 但都未能巩固阵地。
特别是1951 年的11 月16 日和12 月18 日的两次反击战斗打
得很窝心———第四十二军第一二六师两个主力团第三七六团和第
三七七团都先后在281。2 高地碰了钉子。
1951 年11 月16 日; 第三七六团4 个步兵连队反击281。2 高
地; 激战3 个半小时; 伤亡222 人; 仅毙伤俘敌47 人; 打了个得不偿
失的失利仗。
一月之后的1951 年12 月18 日; 第三七七团在9 辆坦克配合
下; 再以5 个步兵连队反击281。2 高地; 却因组织不善协同不佳; 攻
击部队在遭到敌人纵深支援炮火严重杀伤之外; 还被自己炮火误
伤; 以至于激战13 个小时; 先后发起8 次冲击; 仍未能夺占高地。
指挥战斗的营长乔胜战、副营长张森林先后阵亡; 部队亦伤亡惨
重; 最后被迫撤出战斗。
那天; 他们付出了423 人的伤亡代价; 歼灭敌人仅30 余人。
仍然打得得不偿失。
也难怪; 那会儿中国军队还没有什么对付敌人强大火力的招
数; 自己在步、炮、坦克协同方面的功夫也不十分到家。
所以韩军第九师特别得意; 自诩白马山是“钢铁阵地”。
981
第四十一章
轻敌上阵
江拥辉白马失手
重拳出击
李德生栗洞传捷
第三十八军在战前侦察获悉; 当面之敌仍然是去年与第四十
二军交过手的韩军第九师; 只不过师长由朴柄权少将换成了金钟
五少将。而白马山的守敌是该师第三十团第一营、第三营两个营
( 394。8 高地)和法国营一个加强连(281。2 高地) 。
中国王牌军的官兵们想; 一帮前伪满警察痞子; 能成什么气
候!
军长江拥辉决心以强攻手段解决这些敌人。
快一年了; 他觉得也该替第四十二军把感觉找回来了。
这时军长梁兴初已调任西海岸指挥所副司令员; 江拥辉刚接
任第三十八军军长。这一次战斗是他的当头炮; 规模又比较大; 所
以第三十八军上上下下都十分重视; 准备也很充分。参战部队第
一一四师提前6 周进行了战前练兵; 演练苏式新装备及通讯联络;
步炮协同等战斗组织与战术动作。还以一个多月时间储备了大量
物资。加强了炮兵和坦克; 参战的各种口径的火炮达182 门; 坦克
17 辆; 还有59 门高炮和122 挺高射机枪担任对空作战。
除了没飞机; 什么都齐了。
说实话; 江拥辉还没有用这么阔气的家当打过仗咧。
突击394。8 高地的第三四○ 团和突击281。2 高地的第三三九
团的官兵们都憋足了劲儿; 这回打诸兵种协同作战; 一定要打出个
样儿来; 给祖国人民第二届赴朝慰问团一个见面礼。
炮兵诸元调整好了; 坦克也进入出发阵地了。
就等着志司的统一进攻号令了。
麻烦也来了!
10 月2 日; 第三四○团第七连文化教员谷中蛟投敌了。
这家伙早就存了跑的心; 乘着干部们往来查看道路之机; 从前
沿阵地悄悄地跑到了韩九师的阵地上去了。
谷中蛟是突击部队的干部; 知道点儿情况; 还打不打?
江拥辉军长有些踌躇了。
不打; 太可惜; 准备这么久就为了这一锤子买卖。
982





打; 只有要么乘这个叛徒刚跑过去; 敌人尚处于真伪未辨之时
或虽辨明了真伪掌握了情况还来不及调整部署之际; 提前进行反
击; 打他个措手不及; 要么就干脆再等他个十天半月或个把月不
打; 等敌人松懈麻痹下来再打他个猝不及防。
正思量间; 志司的作战命令也来了。
命令明确规定: 第二阶段反击作战统一于6 日开始。
江拥辉想; 看来提前和推迟都不符合全线统一反击部署了; 只
有打与不打两种选择。
请示志司; 志司首长让第三十八军首长自己考虑决定。
请示兵团; 王近山说你拿那么大一把牛刀杀只鸡干吗还哆嗦?
打!
打硬仗恶仗出身的江拥辉一横心; 一股子豪气也冲上脑袋: 跑
个把汉奸算个?? ; 老子手下还有壮士万千呢; 那家伙是个文化教
员; 掌握情况有限。再说打的又是李伪军; 全都是些二等货色; 咱
有那么多炮火、坦克; 打下个白马山应该不成问题。
常胜战将江拥辉这回千虑一失; 走了一步“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