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那么多炮火、坦克; 打下个白马山应该不成问题。
常胜战将江拥辉这回千虑一失; 走了一步“臭”棋。
多年后; 官拜韩国陆军上将的金钟五回忆说:
在战斗打响前的两三天; 有一名中共军官到我第三
十团投诚; 据他口供; 中共第三十八军已与第四十二军换
防; 即将发起大的进攻; 尤其是要打开蓬莱湖水库; 用大
水淹没铁原一带。因此; 我立即召开指挥官会议; 研究投
诚人员口供内容和此间情况; 肯定了敌人即将发动进攻
的事实; 遂命令各部队要下发充足的补给品和饮水; 以保
证能够坚持一周以上时间; 加强占领‘ 白马’高地左翼第
三十团防线; 命令预备队第二十八团完成出动准备。
据《韩国战争史?“白马”高地战斗》透露: 当时韩九师正举行全
师运动会; 毫无作战准备; 谷中蛟一叛逃告密; 师长金钟五少将当
983
第四十一章
轻敌上阵
江拥辉白马失手
重拳出击
李德生栗洞传捷
即命令运动会立即停止; 转入战斗准备状态。金钟五还调韩九师
第三十团第三营开进955 高地; 支援第一营加固阵地; 在10 月4 日
4 时20 分; 彻夜完成掩体150 个; 设置障碍等应急设施; 并以山头
为单位; 配属一个连的兵力; 仓促编成环形防御; 加固掩盖壕工事;
将交通沟深挖至一人多深; 将营、连、排之间的电话线全部埋入地
下; 阵前铁丝网由3 层增至7 层; 同时设置了大量防步兵地雷、防坦
克地雷、照明雷和凝固汽油弹雷。同时; 第八集团军预备队美步兵
第三师亦前调至铁原以南几公里集结; 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增援韩
军第九师。师属炮兵群及支援炮兵群亦完成了对白马山北侧前哨
阵地前方弹幕射击和对第一一四师进攻部队集结地火力突袭的计
划和准备。
除了师属第三十炮兵营和第九重迫击炮连外; 韩九师还得到
了由韩军第八师派来增援的炮兵第五十营、第五十一营、第五十二
营和美炮兵第四十九营、第二一三营、第九五五营等9 个炮兵营和
两个坦克连44 辆坦克的支援; 美坦克第七十三营主力也从铁原向
白马山驰援。美远东空军第五航空队也从10 月3 日起; 出动大批
战斗轰炸机向中国军队后方炮兵阵地实施集中轰炸。
后来; 韩军第五十一团亦配属韩九师; 投入战斗。
这一来; 第一一四师所有精心准备的作战全被抵消。
谷中蛟这颗老鼠屎; 真他妈的是坏了一锅好汤。
遗憾的是江拥辉没下决心把这锅汤断然泼掉。
虽然如此; 第一一四师的敌前潜伏行动还是相当成功的。
由于两军阵地之间相距1600 多米; 中间又都是些荒废的农
田; 视野开阔; 所以这次攻击; 第一一四师大胆地采用了潜伏的措
施。
突击部队在这一点上表现出高度的素养。
战前演练时; 他们专找有青蛙叫的地方训练; 队伍经过; 蛙叫
声突然停止为不合格; 蛙叫如常为合格。练来练去; 整个队伍全都
给练成了无影无形无迹无踪的隐身人。
984
开
国
第
一
战
10 月5 日夜; 突击部队6 个连又4 个排进入敌前潜伏地域。
由于谷中蛟并不掌握准确的攻击日期; 只向金钟五提供了一
个4 日左右的大概时间; 所以韩九师前沿部队从4 日起神经就一直
比较紧张。6 日整整一个白天; 枪炮声就没有消停过; 一直向两军
中间地带扫射; 密切注视中国军队动向; 不断地以值班机枪和冷炮
向潜伏区盲目射击。
潜伏区内开始出现伤亡; 但战士们仍然纹丝不动。
配属第一一四师的坦克和炮兵为掩护突击分队; 不断地以冷
炮袭扰韩军; 阻止韩军下山搜索。
韩军更担心了; 又出动飞机搜索; 扔汽油弹。
仍然没瞅出什么动静儿来。
但突击分队指挥员、第三四○ 团第二营营长柳万发被敌人打
来的炮弹震死了。班长王汝民被敌人机枪击中后; 为了不暴露目
标; 仍然静静地一动不动地伏在地上; 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
终于熬到了黄昏。
6 日17 时30 分; 3 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
配属第三十八军的炮群发出轰鸣; 白马山高地顿时成了一片
火海。特别是苏制“喀秋莎”火箭炮; 带着“ 嗖嗖”声掠空飞过; 声儿
不算响; 却到处腾起一片片的白色光焰; 场景煞是壮观。
这通火力突袭足足进行了27 分钟。
火力突袭刚一结束; 突击部队从潜伏区一跃而起。第三四○
团4 个连又两个排; 分5 个突击方向向394。8 高地发起攻击; 第三
三九团第三连两个排、第七连一个排向281。2 之敌发起攻击。
可进展却异常缓慢。
明摆着的; 谷中蛟一叛逃; 韩军有所警觉且有充分的准备时
间; 虽然中国军队的炮火空前猛烈; 然而杀伤和破坏效果却非常有
限。据《韩国战争史?“ 白马”高地战斗》称: 由于预有准备; 虽然中
国军队的火力突袭“ 使我阵地前5 ~6 道铁丝网和地雷场无影无
踪; 明显地形成了一大突破口。但因我师阵地工事完备; 通信线路
985
第四十一章
轻敌上阵
江拥辉白马失手
重拳出击
李德生栗洞传捷
埋入地下; 在敌炮击时只有2~3 人受伤; 有线通信未受影响”。
而且韩军第九师配属和支援炮群预有准备的炮火层层拦阻射
击; 也给了第一一四师进攻部队以重大杀伤; 照明地雷此起彼伏炸
响; 阵地周围的汽油桶每隔几分钟就熊熊燃烧一次; 把进攻道路照
得通明瓦亮就像白天。攻击部队在进攻途中遭敌层层火力拦截;
不能按战前预想迅速接敌; 近战优势无从发挥; 当连续攻占几个高
地后; 攻势即渐呈疲软状。
突击连第一连好容易才占领离主峰尚有300 余米的次峰。
而且全连伤亡严重; 连长也负了重伤。
不过像第三十八军这种部队从来没有人少就不能打仗的习
惯。
政治指导员高润田接替指挥; 带领剩下不到20 个人继续向主
峰攻击。最后在主峰南面被敌人8 挺重机枪压住; 形成对峙。
谁也把谁赶不走; 都等着自己的增援部队上来。
次日上午9 时; 通讯员跑进掩蔽部报告:
“ 指导员; 后边部队上来啦!”
“ 这么快?”高润田刚跟团首长通过话; 半分钟都不到。
出掩蔽部一看; 有大约一个排带着钢盔的人正往山上爬。
高润田高声喝问他们是不是第四连的增援上来的。
对方不答; 只顾猛劲往上爬。
高润田一看不对; 让他们先上来一个人。
对方上来一个大个儿。
高润田一眼就看见那人钢盔下的长发。
妈的; 是李伪军; 咱打仗全都要剃光头; 谁留这么长的头发。
两边顿时打成一团。
高润田这边是连指挥所人员; 只有4 个人; 两枝枪; 18 发子弹。
那边上来的敌人却有30 多人。
战斗结果说起来都让人不敢相信:
12 个韩军官兵当了俘虏; 其他都做了刀下鬼。
986
开
国
第
一
战
还送来了不少枪支弹药。
后来高润田他们一天之内打退韩军从连到营的集团冲击15
次; 一直坚持到次日凌晨第三四二团第一连上来接替他们; 全靠了
这些韩军官兵送来的这些家伙。
虽然高润田们打得很英勇; 但总的态势仍然不利。
第三四二团第二营于7 日投入战斗; 仍然没有拿下主峰; 与韩
军第三十团增援上来的部队形成对峙; 一整天; 谁也奈何不了谁。
黄昏后; 第三四二团其他两个营陆续投入战斗。
血战至半夜; 才将主峰拿下来。
韩军第三十团兵员损伤过半; 被迫撤出休整。
然而这时的韩军第九师却全无往日那种一经重击就惊慌失措
的颓丧之状; 师长金钟五少将很及时地在节骨眼上将韩九师主力
团第二十八团投入战斗。这支生力军是个加强团; 上阵时兵员就
有将近4000 余人; 在强大炮火支援下打起来底气很足来头也不
善; 全然不顾重大伤亡; 与第三四二团你来我往在主峰上来回拉
锯。
8 日; 第三四二团第一连在主峰上坚守两天两夜后; 全连伤亡
殆尽; 剩下的17 名重伤员与敌人肉搏; 也相继牺牲。
主峰再次易手。
江拥辉也急了眼; 当即拿出第三十八军的头号主力团第一一
二师第三三四团; 于8 日零时再向主峰奋力一扑。按江拥辉交代
的任务; 第三三四团的任务是“ 依托主峰反击敌人与炸毁394。8 高
地通往驿谷川之铁桥”。
然而鬼使神差; 向来执行任务绝对干巴利落不打折扣的第三
三四团这次却不知为何打了一回马虎眼儿: 主峰倾力一扑很快得
手; 然而得手后转入防御时; 扼守主峰的指挥员在却未能组织部队
扩张战果; 及时炸断驿谷川铁桥; 从而使金钟五不断调集部队沿铁
桥源源不断地增援上来; 在航空兵和大量炮兵掩护下向主峰轮番
冲击; 全然没有兵力不济之忧。
987
第四十一章
轻敌上阵
江拥辉白马失手
重拳出击
李德生栗洞传捷
只两天功夫; 第三三四团两个营就伤亡了一大半。
而韩九师援兵还在源源不断地扑上来。
第三三四团部队伤亡过大; 兵团司令部只好命令他们撤出战
斗; 阵地交由第三四二团防守; 而第三四二团本来在进攻时伤亡就
很大; 又未能得以及时有效的补充; 面对韩九师源源不断的生力
军; 当然更难以组织起有效的防御了。
结果韩军第二十九团一个反冲击打上来又把主峰抢了回去。
韩军第二十九团是刚增援上来的生力军。
金钟五实际上也打得很为难; 只打了一天一夜; 刚上来的韩军
第二十八团就受不了了; 他们在进攻途中不光是被中国军队纵深
炮火杀伤惨重; 还被美第五航空队战斗轰炸机群误炸; 白白折损了
两个连; 本来就打得很勉为其难的部队一下子散了架; 士兵们全都
放了羊; 一窝蜂拼命往后跑; 把个团长李周一上校急得在报话机里
又哭又喊又吵又骂; 以至于最后惊动了韩国总统李承晚亲自出来
过问。
李承晚也着了急; 他一方面直接督令韩九师在寺后洞设置收
容线收容从白马山溃散下来的败兵; 紧急编成反冲击梯队; 另一方
面则从后方的编练师调集大量新兵; 给韩九师随打随补; 从而使虽
经激战伤损极大的韩军第九师始终能保持每营600 ~700 人的员
额。
这就使金钟五少将拥有足够的本钱与江拥辉纠缠; 韩二十八
团刚一溃散下来; 他眼皮儿也不眨地就将韩二十九团给填了上去。
溃败下来的韩军团营经过战场整补; 增派军官; 很快又恢复了
战斗力; 再次投入战斗。像第三十团、第二十八团都是这样整补后
反复多次投入战斗。
这个时期的韩军经过美军的训练和整顿; 确实很有起色; 已非
战争初期一接触就溃散狼狈可比; 炮火加强了; 特种兵增加了; 军
事素养有了变化; 快速反应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
战场上死战不退、敢端着刺刀跟中国士兵比划的也多了。
988
开
国
第
一
战
战斗力确实与战争初期不一样了。
可这边还把人家看做二等角色。
士气高昂的中国军队这边虽然没有什么设置收容线收容溃兵
的问题; 但对于战斗发展到如此残酷的程度; 的确缺乏相应的思想
和物质条件方面的准备。攻击受挫伤亡惨重的部队撤下来后往往
大伤元气; 得不到兵员和物资方面的及时补充; 很难立刻再次投入
战斗。
优势逐渐开始向金钟五这边倾斜。
394。8 高地打粘糊了; 281。2 高地也出了问题。
6 日晚; 第三四○团这边发起反击不久; 第一一三师参谋长范
天恩就兴高采烈地打电话给江拥辉; 报告说第三三九团两个连又3
个排的突击部队已经占领了主峰。
江拥辉一听很高兴。
东方不亮西方亮; 两只螃蟹总算还是夹住一个。
当时第三四○ 团对394。8 高地正久攻不下; 江拥辉刚命令第
三四二团部队接替第三四○团继续攻击。
可还没来得及笑出声儿; 范天恩又来了一个电话; 说攻击部队
把次峰当主峰了; 281。2 高地还没有拿下来。
这叫什么事儿嘛!
江拥辉当时就想给范天恩一顿臭骂。
这误报情况真不是时候; 还不如就直截了当说没拿下来呢。
不过这会儿生气也没办法; 江拥辉也看出处于281。2 高地次
峰的第三三九团部队态势极为不利; 遂令他们撤出战斗。
这一撤; 无形中又加重了对固守394。8 高地主峰的第三四二
团部队的压力; 韩军的所有支援炮火毫无顾忌地泼到了394。8 高
地上。
结果是394。8 高地进攻打得粘粘糊糊; 攻占后防御也摇摇晃
晃。
战至14 日; 经过连续9 天201 个小时的争夺; 虽然白马山大部
989
第四十一章
轻敌上阵
江拥辉白马失手
重拳出击
李德生栗洞传捷
分高地仍在第三十八军手中; 但394。8 高地就像在风雨飘摇中的
小船; 翻来覆去地左摇右摆; 始终站不稳脚跟。韩军第九师陆续投
入4 个步兵团的兵力; 第三十八军也相继投入13 个步兵营又两个
连。韩九师、法国营先后伤亡9860 人; 第三十八军亦付出了伤亡
6700 余人的代价。
江拥辉这个时候冷静地掂量了一下形势:
虽然第三十八军已经占领了白马山地区大部分高地; 但韩军
第九师预有准备; 已经夺得先机; 且利用时间集中了强大的支援炮
群; 对第三十八军已占各点进行反复覆盖射击; 后面还有美步兵第
三师部队随时准备增援; 若继续与之争夺; 付出的代价太大; 阵地
也很难巩固。既然现在两个目标已经完成了一个; 不如断然撤出
战斗; 以保持主动。
请示兵团王近山副司令员同意后; 江拥辉决定: 攻击部队于15
日3 时前全部撤出阵地。
事实证明; 江拥辉断然放弃对白马山的争夺; 是为明智之举。
因为就在他决定放弃白马山争夺的同一天; 范佛里特已经在
金化前线的上甘岭地区主动发起了“ 摊牌作战”; 中国军队全线争
夺重点亦转向上甘岭地区。值此时刻; 第三十八军倘在白马山地
区继续摆着架势与韩九师纠缠; 对全局更为不利; 也很难继续巩固
所攻占的阵地。江拥辉在撤出白马山时或许并没有想到这一点;
但实际上得到的效果却是使志愿军总部得以倾全力以确保上甘岭
方向的争夺; 在战略大局上保持并巩固了中朝军队的主动地位。
得失相抵之结果; 还是正数。
白马山之战历时9 个昼夜; 第三十八军付出了重大伤亡代价;
反击281。2 高地失利; 反击394。8 高地久战不决; 未能巩固已夺取
的阵地; 是一次失利战斗。
韩军第九师因为守住了白马山阵地; 后来被称为“白马部队”;
成为韩军的荣誉部队; 该师的徽章也从此改为白马图案。
该师参谋长朴正熙后来仕途得意; 做到了韩国总统。
990
开
国
第
一
战
这是整个朝鲜战争中; 韩军表现最上乘的一次。
对于这次战斗的失利; 江拥辉军长向志愿军总部首长承担了
责任; 并在第三十八军团以上干部会议上认真地总结了经验教训。
白马山战斗失利; 虽然与江拥辉等第三十八军首长在作战指
导上急于求成; 对谷中蛟叛逃泄露军情、敌情发生变化等情况处置
不当有关; 但从战略上来说; 还有相对于这一阶段中国军队的作战
能力来说在作战指导方针上指标过高的原因。为此; 志愿军第二
十兵团代司令员郑维山将军曾在《九、十月份战术反击作战的几个
主要经验》中指出:
攻歼伪军一个连左右兵力的阵地; 经过充分准备均
是顺利的。攻歼伪军一个排的阵地均在很短时间内解决
战斗; 我代价亦小。敌一个营的阵地; 纵深加大; 抵抗力
增强; 阵地内反冲锋增多; 纵深战斗时间拖长; 甚至有当
晚不能解决战斗的可能。由于敌人的守备兵力较大; 我
投入的部队必然加多; 伤亡亦将增大。
经过总结经验教训; 毛泽东提出的“ 零敲牛皮糖”; 即每个军一
次彻底歼灭美军一个营的设想; 在阵地战后期最后确定为以连、排
为歼灭目标。事实证明; 这是最符合当时战场实际; 也是最符合当
时中国军队作战能力的歼敌原则。
确实是这个道理; 第二阶段凡是攻击连排目标的; 均获成功。
第十五军攻击紧挨着白马山的391 高地就大获成功。
391 高地是韩军第九师东侧前哨阵地的主要支撑点; 由该师第
五十一团第八连防守; 这个高地是一个平地突出的山包; 四周都是
平地; 山势孤立狭长; 南北两峰对峙; 全长1200 米; 楔入中国军队
第十五军与第三十八军结合部; 居高临下; 俯瞰中国军队阵地纵
深。由于这个高地工事坚固、火力强大、有丰富的弹药储备; 所以
是一块很难啃的骨头。
991
第四十一章
轻敌上阵
江拥辉白马失手
重拳出击
李德生栗洞传捷
而且两军阵前3000 米左右的开阔地也是一个很难克服的障
碍。
秦基伟决定智取; 招法仍是敌前潜伏。
攻击部队是张显扬师长的第二十九师第八十七团。
第八十七团为这次战斗进行了周密细致的准备; 前沿分队侦
察时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