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操心。
“到了,那就是我们工地。”罗大海指着前面说。
丁晓聪和后座的张成玉一起看过去,只见三座青山组成了个月牙形,月缺对着一座小湖泊,在山和湖之间有一片冷冷清清的建筑工地,里面流浪狗比人都多。
“金盆局?”张成玉有些吃惊,“这可是一块好地方!”
金盆局是著名的聚财局,必须北靠山、南面水,冬天东面能迎到朝阳,夏天西面不见西晒。
这个局中不光要有山有水,对于山形、水形以及走向都有极其严格的要求,差了几度就会破局。另外,南面的水必须得是活水,流水量大小无所谓,活水才能生财,如果是死水,那就是个死局,毫无价值。
丁晓聪心说好个鬼啊,房子还没盖就死了三个人了,凶局还差不多。
………………………………
第七十章:祝由术
工地门口有三个人正在迎着,远远看去,领头是个穿深色西装戴着安全帽的中年男人,身材不高,很壮实,神情严肃。在他左手边是个戴眼镜的瘦高年轻人,另一位是个瘦小的壮年汉子,穿着劳保服,看上去像是施工长。
车子在工地门口停下,中年男人连忙走过来拉开车门,恭恭敬敬说:“鄙人汤有道,尊者大驾光临,有失远迎。”
看来,这位就是罗大海的新老板,某房地产开发商,丁晓聪在心里想。
张成玉下车,和汤有道握了下手,姿态挺拔不卑不亢,他穿着一身中山装,身背蓝印花布包袱,与现代社会似乎有点格格不入,又意外的卓尔不群。丁晓聪在旁看得感叹不已,这才是高人风范那!
“汤老板,不用慌。”张成玉安抚道:“你工地上的事情,我已经了解了个大概,等会就帮你去现场看看,我先给你介绍一位本地的师傅。”
张成玉对着前方做了个请的手势,汤有道看过来,目光落在丁晓聪身上,愣住了。在一般人的想象中,法师一般都是些有派头的人,或者干脆就是和尚、道士打扮,张成玉这样就已经算是很另类了,而丁晓聪的打扮更离谱。
只见丁晓聪,下穿一条牛仔裤,上身随意的套着一件汗衫,脚下运动鞋,看上去就是个大男孩,姿态随意,没一点法师的做派。
不过汤有道也不是一般人,搞房地产的,什么世面没见过?他本来依仗的就是张成玉,有这位天下闻名的尊者在,其他什么人也不用在乎了,估计人家就算牵来了一头猪,他也会客客气气打招呼。
“小师傅,大驾光临……”汤有道对着丁晓聪伸出了手,看架势准备把刚才的客套话再重复一遍。
丁晓聪眼疾手快,不等他话说完上去逮住人家的手握了下,嬉皮笑脸道:“客气客气,你们忙,我就是跟朋友来看看的。”
丁晓聪这么做是有原因的,他就是担心罗大海,跟着来看看,并没有打算帮人家做事,所以也不承人家的情。汤有道一怔,点了点头,随口说:“欢迎欢迎,不过工地上钢筋头、钉子什么的很多,小师傅走路的时候注意点。”
“没事没事。”丁晓聪装傻充愣。
汤有道点了点头,又转向张成玉,语气转为无奈,“市里的调查组又下来了,正在工地上做调查,尊者先跟我去办公室,等这些人走了再去看吧。”
他们说话的时候,丁晓聪冷眼旁观,这个汤有道神情憔悴,眼睛里全是血丝,显然这一段时间都没睡好,被工地的事折磨得够呛。工地停工,什么事都没干,每天流失的都是钱,再加上还要应付一波波的调查组,心力交瘁是可以想象的。
又寒暄了一番后,汤有道招呼张成玉去他的办公室,顺带着丁晓聪也一起请,虽然看不上眼,不过人是跟着张成玉来的,他可不敢得罪。
四个人进了工地大门,丁晓聪左右打量,这个工地规模不小,建筑面积比他家住的小区可大多了,不过这里刚动工,还处在挖地基的阶段,杂乱一片。西面有一排活动板房,那是给工人们住的,只是接连出事,工人们全跑光了,只有一个大妈在门口就着水龙头洗衣服。
这里将要建成的是一片综合小区,北面全都是住宅楼,最南面是一个商住混合大楼,地基格外的大,已经挖下去了有五、六米深,有几个人带着各种仪器正在下面忙活,其中有个人还穿着白大褂,似乎是个医生。
“调查组的人。”汤有道小声说。
张成玉点了点头,示意回屋说话。
办公楼就在活动板房里,很简陋,看来这个汤有道挺节俭的,这和丁晓聪心目中那些爱炫富的土豪大相径庭。
进去之后,分宾主落座,汤有道连忙问:“尊者,您有什么看法?”
张成玉摇了摇头,沉吟一番道:“现在我还不能确定什么,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去看看死者。”
汤有道点了下头,正准备说什么,外面突然传来一阵惊呼声。听见这声音,他霍然站来起来,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果然,紧接着外面有人大喊:“快来人!出事了!”
顾不得招呼我们,汤有道第一个冲了出去,现在工地上的人都是调查组的,一旦出事,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紧跟着也冲了出去,刚出门,就看见几人抬着那个身穿白大褂的男人跑了过来。
那是个中年男人,用左手死死攥着自己的右手,疼得直冒冷汗,簌簌发抖。
“李院长被蜈蚣咬了!赶快送去医院!”人群大声喧哗,有人大喊大叫。
汤有道同样急得满头大汗,慌乱的回头看了一圈,扯着脖子大喊:“小罗,快去把汽车开过来!”
罗大海答应一声,慌慌张张跑向了停在大门外的汽车。
丁晓聪挤在人群里看了一眼,脸当时就绿了,蜈蚣咬在了李院长右手虎口位置,并不大,只有一寸长,可不知怎么竟然钻进了肉里,在皮肤外看你的清清楚楚,触目惊心,难怪他会疼成这样。
“没事没事,蜈蚣没什么毒。”李院长坐在地上被人群围着,强忍剧痛颤抖着说:“给我找一把刀来,还要酒精,我得赶紧处理一下,把蜈蚣给……啊!”
说着说着,那只蜈蚣在他皮下钻动,疼的他一阵哆嗦,说不出话来。
看着伤患,张成玉眉头紧皱了起来,略加思索后,他把背后的包袱皮往地上一放,解开后从里面取出来一块红布,铺在了李院长的身边,吩咐道:“快把手放上去。”
这是一块厚厚的红绸缎布,接近织锦,边缘绣着金黄色的火焰纹,华丽亮眼。
“你这是?”调查组里有人不解发问。
汤有道连忙解释:“这是我们工地上的医生……”
汤有道说话的时候明显有些底气不足,他搞不懂这样怎么能治伤,在场所有人都不解,唯有丁晓聪看得眼睛一亮,难道……
“医生?我就是医生,你这是准备怎么治伤?”那个李院长疼过了这一阵,稍稍缓和了些,莫名其妙问。
张成玉神情郑重,反问道:“既然你是大夫,应该知道祝由术吧?”
“果然!”丁晓聪心中狂呼,没想到啊没想到,这位道门娇子,竟然会祝由术!
………………………………
第七十一章:魇咒术
远古时代,巫觋还有个敬称——巫祝。
关于巫祝里的“祝”字,后世有许多种解释,有人认为是敬祝的意思,不过米教授曾明确说过,这里的祝和“咒”同意,指用咒语治病的巫觋。
那时候的巫觋不但掌管部落,与天地鬼神沟通,还担负治病救人的职能。后来,其中有些巫觋干脆就当起了专职“医生”,并创造了最早的医科——祝由术。
由于施展祝由术离不开法术,一般人学不了,渐渐地,祝由术又分化成为中医、针灸、等学科。到了后世,巫法断绝,不过中医内依旧保留着祝由十三科,直到如今。只是现在大医院里所谓的祝由科,基本就是挂羊头卖狗肉的中医,再也无人会祝由术了。
当年丁晓聪也学过一些祝由术,只是从来没有实践过,没想到,张成玉居然也会这个。
那位受伤的李院长听到祝由术这个词,也愣住了,他是医生,自然知道祝由科和祝由术的本质区别,不敢置信问:“先生真的会祝由术?这怎么可能!”
按理说,真正的祝由术,秦朝时差不多就断绝了。
张成玉摆了摆手,示意治伤要紧,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
果然,李院长皮肤下的蜈蚣又开始向深处钻,痛得他脸上皮肤直抽搐,豆大的汗珠哗哗往下淌。不管真假,反正试上一试吧,这里缺乏医疗设施和条件,真的用刀割开,很可能产生严重后果。
李院长强忍着剧痛,将右手掌放在了红布上。
张成玉等他放下,立刻两手一翻,将李院长的手掌牢牢包了起来,用右手抓住。然后他伸出左手一挑,包袱皮被挑开,露出里面的东西。
丁晓聪立刻瞪大了眼,想看看这位大尊者都带着些什么法器,这可是难得的机会。
包袱最上面叠着几张各色绸缎,绣着精美的边纹,下面有什么看不见,最上面压着一个带盖子的青花瓷小碟子,还有几个小瓷瓶,外加一支毛笔。
张成玉再挑开瓷碟的盖子,退下一个小瓷瓶,倒了些红色的液体在碟子里,抓起毛笔蘸饱,开始在裹着李院长手的红布上描绘起来。他这一连串动作完全是由单手完成,整个过程只用了不到两秒钟,如行云流水一般,看得丁晓聪心中暗暗喊了个“好”。
在场只有丁晓聪是内行,其他所有人包括李院长在内,全都不明所以,只是看得眼花缭乱,不知道张成玉要干什么。
红色的颜料画在红绸缎上,几乎看不见,也唯有张成玉知道自己在画什么。他画的很快,又很仔细,全神贯注,同时口中轻轻哼着古怪的咒语。
这就是祝由术中的咒,祝由术由药、针和术三大部分组成,无论哪种方法,都离不开这独特的咒语。
画着画着,大伙儿不解的目光中,那个李院长忽然失声惊呼:“好烫,这布怎么这么烫?烫死我了!”
张成玉手下不停,继续勾勒着一个个细小的符咒,嘱咐道:“等下会更烫,不过你不要动,这只是虚假的感觉,你就当这感觉不存在,绝对不会烫坏的。”
这回就连李院长都琢磨出点味儿来了,“这是……要把蜈蚣吓唬出来?”
张成玉抬头看了李院长一眼,微微一笑,露出两排整齐洁白的牙齿,然后继续低下头勾画,手速越来越快。
果然如他所言,李院长感觉越来越烫,脸膛通红,已经有些受不了了。不过他谨记着张成玉的嘱咐,嘴里“啊啊”乱叫,强忍着,就是不缩回手。
终于,张成玉一排符文写到了底,猛然一抽,将卷成桶装的红绸布抽了下来。这时候众人再看李院长的手背,已经恢复正常,只在虎口位置有个小创口,正在向外流血。
一段祝由术下来,蜈蚣果然被驱赶出来了。
众人一片惊叹,然后忙不迭落荒而逃,因为张成玉又把红布抖开扑在了地上,里面赫然有一条金头小蜈蚣,正在胡闯乱窜。这东西见肉就钻,显然不是一般的蜈蚣,围观者都吓坏了。
大家跑了,不过还有一个人没跑,丁晓聪。
小蜈蚣这时候已经爬到了红布边缘,张成玉立刻用手里的毛笔点了下去,就在他将要点到的瞬间,丁晓聪忽然出声阻止吗“等等,这东西不对劲!
看见这条小蜈蚣的第一眼,丁晓聪就发现了异常,这蜈蚣的头部长得像锥子一样,从来没见过。张成玉反应奇快,丁晓聪刚出生,他瞬间收笔,向后退了一步,目光灼灼看着丁晓聪,似乎在期盼着什么。
所有人的注视中,丁晓聪做了个没人能料想到的举动,他往红布上一趴,下巴贴着地,对着那只蜈蚣吹了口气,喊道:“喂,我在这里,快回来。”
所有人傻眼,这是要干什么?
一口气吹到身上,那只蜈蚣立刻停住,触角晃动一番后,转回头爬向了丁晓聪的脸。
丁晓聪是在场年纪最小的人,也是看上去最不起眼的人,调查组的人估计都把他当成了汤有道的亲戚晚辈,来工地上玩的,看见他做出这么危险的举动,全都失声惊呼。
李院长吃过这东西的苦头,连忙冲过来大喊:“快躲开,那东西危险!”
刚才李院长被钻的只是手,现在丁晓聪可是用脸对着蜈蚣,这要被钻进去还得了?!
在场唯有一人不慌,张成玉抬手拦下李院长,笑着说:“不忙,看下去你就知道这位小师傅的本事了。”
说话间,蜈蚣已经接近了丁晓聪的下巴,而就在这时,他竟然做了个更危险的举动,将脸横过来贴在地上,用眼睛对着百足抓挠爬过来的蜈蚣。
一阵惊呼声中,不可思议的一幕出现了,那只蜈蚣眼看就要触到丁晓聪眼睛的时候,突然僵在原地,昂着头一动不动。
“成了。”丁晓聪抬起头,曲起一根手指轻轻一弹,那只蜈蚣仿佛变成了假的,被弹得翻了几个跟头,依旧维持着那个僵硬的姿态。
刚才他先吹出一口气,把寻气息扑人的蜈蚣引回来,然后施展了魇术,瞬间将蜈蚣魇住。蜈蚣虽然凶,灵魂却极其简单弱小,丁晓聪的魇术迷人差点火候,魇住一只幼年的小蜈蚣还是不成问题的。
………………………………
第七十二章:13号基桩
所谓的魇术,和梦魇的魇是一个意思,与当今的催眠术有很大区别。魇术不需要对方配合,也不需要什么暗示,而是直接用目光捕捉对方的灵魂韵律,然后将这个灵魂麻痹。
围观者再次傻眼,今天这一大一小两个男人,带给了他们深深的震撼。
“这是……把蜈蚣催眠了?”李院长狐疑问道,他是大夫,某个角度来说也算是行家,能看出来应该是催眠,可催眠蜈蚣这种事,他还从未听说过。
“汤总,你工地上的人,可都不简单呐!”其他人纷纷惊叹,今天可算是开了眼了。
汤有道闻言讪笑,也不知该怎么介绍这两位。
张成玉看着全神贯注的丁晓聪,若有所思。
丁晓聪趴在地上观察着这只小蜈蚣,越看越好奇,蜈蚣肯定是蜈蚣,可怎么会长成这样?尖头蜈蚣,当真是听都没听说过。
“用这个装起来。”旁边伸过来一个杯子,丁晓聪转头看,是那个李院长。
这是一个广口玻璃杯,盖子是钢丝纱的,专门用来盛活体小动物,丁晓聪道了声“谢”,接过杯子将蜈蚣装了进去,站起来对着太阳看。
魇术很快失效,小蜈蚣在杯子里急切爬了起来,爪子挠地“哗哗”响。
“这应该是变异品种。”李院长也在一旁看,“好在毒性不强,要不然我今天就惨了,可以确定,死的人和蜈蚣没有关系。”
丁晓聪摇了摇头,“这应该只是一只小蜈蚣,当然毒性不强,如果是大家伙,可就难说了。”
李院长追问:“你怎么知道这是一只幼体?”
这次丁晓聪没有回答,生物在每个年龄段,灵魂状态是不一样的,只是这话没法说出来。
看不出什么东西来,丁晓聪将装着蜈蚣的杯子递给李院长,看了看他的手说:“毒性还是有的,你的伤口需要回医院处理一下。”
“嗯。”李院长点了下头,把玻璃杯装进随身携带的包里,和丁晓聪握了下手,又转身走向了张成玉。
“这位大夫,鄙人是江东医学院副院长,同时兼任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副院长。”李院长走到张成玉身边,先自我介绍,然后开门见山说:“先生身怀祝由术,在这个工地上做事,实在是大材小用了,我代表学院聘请你去授课,不知这位先生……”
张成玉和汤有道对视一眼,面面相觑,玩笑开大了,人家可是尊者,去医学院授课……也不知道哪边才是大材小用。
气氛变得有些尴尬,汤有道忽然想起来,急忙说:“我记得,昨晚出事的工人好像就是送去你们医院的。”
“对,尸体现在还在我们医院停尸房里。”李院长点头道:“这位大夫,要不要跟着我去看看?”
看来这个李院长是真的起了爱才之心,连哄带骗想要把张成玉弄到他们医学院去,张成玉原本正准备跟他走,看见他的神态,又犹豫起来。
身为道门尊者,在民间那是被当成活神仙膜拜的,张成玉岂肯去什么医学院里做讲师?何况就算他想去,也得先得到师门首肯,估计天师未必会答应。
好一番为难后,张成玉灵机一动,左右打量起来,终于在地基边缘找到了正翘首张望的丁晓聪。
“小丁师傅,有件事拜托您,可不可以来商量下。”张成玉觉得挺不好意思的,连称呼都换成了敬语。
丁晓聪在地基边开了巫眼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