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阿瞒出道-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东道西?

无奈之下,曹操只好收拾残部回了老家樵县,向反动派打响的第一枪就这样哑火了,再从头开始吧。曹操的计划是在自己的老家拉起一支子弟兵来,以此作为骨干,然后进军扬州,招兵买马,先保存、壮大自己,再进攻、消灭敌人,这路子算是走对了。

有一件事要专门提一下,就是这次的故乡之行,使曹操首次结识了将来要与他在政治、军事上PK一生的冤家对手,这个人就是在后世中知名度丝毫不亚于曹操的刘备刘玄德,此时卖草席的刘掌柜也在沛国一带做发动群众积极入伍的工作,未来的魏王与将来的蜀国先主在樵县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会晤。

第78节:四十九 孙坚才是用空城计第一人(2)


当然,现在的两个人都不可能认识到这一点,但初次的会面使两人都有一种英雄相惜的感觉是无疑的,不然二人之间以后也不会发生诸多的恩怨瓜葛了。

前文子金山说过,曹操砍任何人的脑袋从没有犹豫过,唯有对刘备是个例外,有大师说这是曹操一生中所犯的最大的错误,子金山对此结论持怀疑态度,观点容以后再细讲,就连刘备我们也先放一放,还是先关心前方的战事要紧。

国贼未除,前方将士正拼杀于刀光血雨之中,双方统帅部有的连出奇招,有的开始把暗箭瞄准自己的战友,有的继续抓紧享受靓女美酒,子金山实在无闲心关注后方的这两位相互吹捧的英雄。

洛阳南部前线,勇冠天下的孙坚与不见经传的徐荣开始了令天下人都目瞪口呆的血战。

鲁阳城门外,孙坚奉袁术命令正举办盛大的欢送仪式,欢送谁呢?在袁术手下任长史的公仇,这公仇官儿虽不大,但此行承担的任务却是孙坚最关心的,干吗去?是受孙坚所托找调军粮去。马上就要打大仗了,袁术承诺的粮草却迟迟未能运到,前敌主将孙坚心里有点发毛,所以对公仇之行格外重视,召集鲁阳的所有官员属吏,专门在城外搭了营帐,举行宴会给公仇送行,给足了公仇面子。

其实这面子是给袁术的,大家谁都明白,这是在变相向袁术宣誓效忠呢。不过那董卓的部队也太不给面子了,酒未过一巡,欢送词还没宣读,那徐荣的先头部队竟然到了。

西凉骑兵!众官像是羊羔见了狼群,一下乱了,都想抢先跑进城去,积极守城么,没啥值得责怪的。

孙坚就是孙坚,半世英名岂能丢在这鲁阳城门口?大喝一声:〃哪个乱动立斩!继续饮酒,仪仗队的表演别停顿!〃

徐荣的先头部队看到敌人在自己的马前宴会,旁若无人的饮酒作乐,一时懵了,勒住了马,等大部队到齐再说吧,看你这露天酒宴散不散场!

骑兵部队行动就是迅速,一会儿工夫竟然万余骑集到了城下。孙坚呢?谈笑自若,犹如没看见西凉兵的到来;号称中国第一精锐的西凉铁骑更傻眼了:这孙坚真是见面胜似闻名啊,这是没把我们西凉兵放在眼里呀,冲上去,剁了他!

别,肯定是人家有备无患,人家明支了一张网,咱别主动去钻了。于是后队变成前队,徐徐而退,部队不慌不乱,井然有序,不愧是闻名全国的西凉铁骑,未损一骑,安全撤退了。

在面无人色的众官退进城内之后,孙坚才向惊魂未定的下属说:

〃刚才假如争抢着进城,官员怎会抢得过士兵?我们又如何快得过西凉骑兵?〃

由此看,第一个把空城计用于实战的应该是孙坚才对,不是后来的诸葛亮,更不是曹操。

那曾全歼过曹操部队的徐荣如果知道了今天的一幕,肯定会先搧自己一个耳光,再宰了今天带队的先锋官,不过良机既然已错过,后悔后面历来跟随着〃莫及〃二字,鲁阳的机会没抓住,看你孙坚还能躲得过梁东城?

第79节:五十 两个牛人的第一次对话


五十 两个牛人的第一次对话

东汉初平二年(公元191年)二月;孙坚率十万大军直击洛阳。

这时的南阳太守袁术对孙坚是大胆使用的,自己的全部家当几乎全部交给了孙坚,南阳、鲁阳二郡的全部军马的指挥权交到了孙坚手上,使孙坚的长沙军一下膨胀到了十万之众;以两郡之所有财力物力供应孙坚部队的军需,又请示东汉中央政府落实了孙坚豫州刺史、破虏将军的官位,使孙坚名至实归。


大家注意到了吗?向被讨伐的敌人请示封官(当时的所谓朝廷其实就是董卓),这也算是东汉末年的一道独特的官场风景。以后的曹操也是照此方抓的药,直到汉献帝免了自己的皇帝头衔,才不得不暂停了这套虚礼。

董卓呢?还真就颁发了委任状。给自己的敌人封官是什么样的心情?大概有人认为肯定是极不乐意……不然,子金山认为老董当时的感觉绝对极〃爽〃:小样儿,还造我的反?连官不都得由本太师批示。

还有一方面原因,你董卓封不封的人家这官都是要做的,空头人情,不送白不送。

对了,这里补充一句:这时的董卓又挖空心思给自己提了一级,当了太师了,一般这个尊位是专给皇帝老丈人留的,董卓给自己戴这顶帽子无非是强调比皇帝高一辈罢了。

还是说孙坚,虽然成了别人的家奴,但实际上是当了大官,指挥着十万大军,部队番号也随他的职务改称为豫州军。真估不透现在的孙坚内心情感,是乐?是羞?是苦?是酸?仰或兼而有之?

孙坚大军到了梁东,西凉军的徐荣也到了梁东,一方是兵精粮足的十万大军;一方是狂傲无比的两万西凉铁骑;按孙子兵法上的提示:〃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现在应该是孙坚攻必胜了,谁知偏遇上了个不按孙子兵法出牌的徐荣,这胜负就难说了。

那徐荣大概没用心钻研过《孙子兵法》,一到梁东,竟然不管三七二十一,置城外的数万敌军而不顾,散开一万骑兵包围了梁东!摆出了一副马上用骑兵攻城的架势。

孙坚大怒:〃匹夫安敢欺我!〃

这事是明摆着的,徐荣就压根儿没把勇冠天下的孙坚和他率领的十万大军放在眼里,你以为孙坚是浪得虚名?那十万豫州军都是来观摩学习的?徐荣是狂妄轻敌吗?非也。

徐荣是把孙坚琢磨透了才来的这一手不讲理的战法。

就孙坚目前的心理来说:这是归顺袁术后的第一仗,人家可是把看家的老本都托付给了你,此战许胜不许败,于国、于私、于理、于情都败不得。再说孙坚身经百战,其中大多都是以少胜多,像今天打这么阔气的仗真还从没有过。

问题是孙坚是个闻名全国的英雄啊,英雄哪里会用这种无赖的战法?犯得上这么火急火燎地拼命?那他要是按部就班地给我玩阵地战怎么办?

徐荣怕的就是这个,要先激怒他,人只要怒火满腔,智慧就靠边站了。

在他眼皮子底下围他的城就是激怒他的最好的办法,不亚于抢他的老婆,只要你出击与我野战,我就能充分发挥西凉骑兵的长处,机动自如,进退由我,别急……他不是自持英雄,兵多骄横吗?再给他设个小圈套,你以为西凉人不懂得战略战术?走着瞧吧,马上就见分晓。

在指挥作战方面,孙坚从来是冷静的。

面对徐荣把本已有限的兵力分出去近一半围城,孙坚岂能看不明白?他哪里有攻城的实力?修城墙就是专门用来克制骑兵的,用骑兵打攻坚战,那还不是以己之短,攻敌之长?作为一军主帅,徐荣就是再怎么名不见经传,也不会这么愚蠢。这是虚张声势,目的很简单,就是诱我出兵救城,他好借机袭我营寨,我何不将计就计?

两军对垒就是双方的司令员在斗心眼,等到了交手的一刻,也就基本到了战役的尾声了。现在两个主帅看来都把对方估计的过高了,也都估计的过低了,矛盾吗?不矛盾,作战如下棋,本来就是竭尽心智来制造矛盾和解决矛盾,其运子过程就是在制造和化解矛盾中消耗对方,壮大自己,把对方的招法预期的过高或过低都是致命的。

第80节:五十一 各怀鬼胎的单挑厮杀(1)


现在就比运气了,有时候运气决定一切。

徐荣的西凉铁骑列队来往驰骋于孙坚大军与围城部队之间。

孙坚身先士卒慢慢地向看来是阻援部队的敌人接近。

两翼的重甲步兵竟好像比中间的步骑混合部队行进的还要快点,怎么了?莫非是孙坚初次指挥各方军马,有些调动不灵?

不是的,这是孙坚有意为之,目的很明确:趁敌人注意力在孙坚带领的中军推进时,两翼尽快与城中接应的部队合拢,到那时,十万大军所张开的虎口就等于合上了嘴,而徐荣的主力也就成了虎口里的食,孙坚要一举围歼徐荣骑兵主力。

那徐荣的注意力还当真就在孙坚身上,好像对两翼的战场态势视而不见,擂起战鼓,骑驽兵警戒两侧,徐荣本人跃阵而出,手持长杆大刀,竟然指名索战孙坚。

可能有的古代战史专家要出来指责了,古时候作战也不是士兵观战,将军拼命呀,那都是小说中虚构的,真实打仗哪有用这么愚笨形式的?专家们错了,经子金山考证,古时候有相当长的一段时期还就是这样打仗的。

是古人愚蠢?非也,是古人哪比得今人的道德观念?具体理由与证据子金山以后会提供给大家,现在孙坚与那徐荣就要贴身拼命了,暂时没那个工夫争论这些纯学术问题。

孙坚就是从血水里长大的,何曾怕过这个?能阵前一刀宰了你,那就省事多了,当即提刀出战,双方的士兵都暂时做起了拉拉队,只听得呐喊如狮吼,战鼓似滚雷,一场马上的白刃战拉开了大战的序幕。

五十一 各怀鬼胎的单挑厮杀

喜欢中国古典战争小说的人大概挺熟悉一个词:〃回合〃。这个词最早就出于单独的马战,后来被下棋的人借用了去,很形象的解释每人各出一招的规矩,再后来用途就多了去了,大到国与国谈判,小到夫妻之间、蛐蛐斗架,近几年好像出现最频繁的是乌拉圭回合谈判。

步战能不能用回合来计量呢?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贴身肉搏之时,你出了十拳,我兴许一招致命,这个账不大好算;至于现在自由搏击赛场上有个漂亮MM举的那个小牌子,上面写着第几回合字样,那是为了烘托赛场气氛专门借用过来的,哪有扭打三分钟还算一回合的?

一对一的马战不同,双方都要借助战马的速度来增加自己的打击力度,所以就远远地撤开了,同时加速,两马交错时,马背上的人便抓紧时间给对方一下,手快的说不准能捞上两下……当然要以牺牲力度为代价……两骑对冲过去了,这一回合就算是结束了,如果双方都还不服气,那就各自圈回马来,原样再来一次,第二回合就开始了。

现在孙坚与徐荣已经较量好几个回合了,那时候的人还没学会韦小宝的下三烂歪招,放个暗箭、打个群架什么的虽然也免不了,但大面上还是讲点约定成俗的潜规则,所以大部分还是安分做观众的。不过旁观也未必轻松,你看看现在足球场上观众的忘我劲,就能想像到看人拼刀子的投入程度了。

孙坚与徐荣二马交错之际,人借马力,马仗人势,兵器相同,分量相当,两杆大刀喀嚓一响,交汇于双马之间,首个回合就平淡的结束了。

一个西凉骁骑,一个中原勇将,谁服气谁呀?所以两人都不约而同地勒马而回,继续来。双方的将士呐喊震天,为自己的主帅助威,实际上与足球场上的观众一样,都是希望自己一方的球员拼命。

第81节:五十一 各怀鬼胎的单挑厮杀(2)


徐荣首合较量以后,略感两臂发麻,心中暗叹孙坚猛力,不过俺徐荣的绝招还在后面呢,今天有你孙坚好看的;孙坚现在的感觉相当良好,估计着自己在力量上稍胜对方半筹,五十回合之内,干掉敌人有望。

实际上二人各怀鬼胎:徐荣心里的小九九咱们一会儿就能亲眼见到,就不用提前说了;孙坚一直用眼角扫视着两翼自己的重甲步兵,两翼的部队并没有停顿下来等着二人的胜负,只不过速度略缓,距离更远,但包抄向梁东城墙的目标没变。

纠缠的时间越久,对孙坚部队的战场态势就越有利。

第二回合开始后,人在上边厮杀,座下的战马也没闲着,相交之时,也把对方的坐骑当成了争春的儿马,趁空啃上对方一口、撂上对方一蹄子,这也是早训出来的本领。

十来回合刚过,徐荣刀法已见略散,现在认输败下阵去?必将大大影响己方部队的士气,再硬撑下去?大刀无情,说不准自己的脑袋就丢在这儿了。

徐荣像是突然觉察到了两翼的危险,趁回合之间与孙坚离的最远之时,催马便向战阵西侧驰去,随着他口中的一声唿哨,西凉军中号角扬起,西凉军一部随徐荣开始西逃,一部退往围城的西凉骑兵。

围城的部队也肯定发觉了战局对己方的不利,马上开始分往两翼集结;梁东城的城门已开始打开,护城河上的吊桥已开始缓落,那是在按孙坚约好的信号准备出城接应两翼步兵,围歼西凉主力。

孙坚突然感觉到煮熟的鸭子要飞走,自己一举围歼西凉铁骑主力的计划可能要落空,两翼的部队还没合拢,那西凉马要是撒起欢来可不是那么容易追的。

战机瞬息万变,哪容有细思的工夫?孙坚当即扬刀向自己的亲信副将祖茂发出了出击的信号,本人也纵马向徐荣追去。

祖茂跟随孙坚征战多年,深领孙坚的指挥意图,把大军分为两部,步兵杀向围城的西凉军,自己率数千轻骑兵紧随孙坚追向徐荣。

西凉马跑得不慢,紧追之下,虽然离豫州兵的大部队越来越远,但孙坚、祖茂的轻骑兵还是与敌人逐渐接近,看来威震天下的西凉铁骑也不过如此。

前面徐荣带着他的西凉溃兵穿过了一片树林,孙坚略微放慢了追击的速度,待祖茂所率的骑兵基本汇合后,直向树林杀去。

第82节:五十二 金蝉脱壳孙坚也用了一回马甲


五十二 金蝉脱壳……孙坚也用了一回马甲

林内并无什么伏兵,也没有所担心的绊马索之类的东西,看样子徐荣的西凉军已穿过了林子,眼看自己的部队也要追出树林了。

突然,孙坚隐隐心里感到有些不安:闻名天下的西凉铁骑不应该这么经不得战阵呀?就在刚要下令停止追敌时,林外长长的几声号角响起,东南西北号角悠然响应,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孙坚知道坏了,中了敌人的调虎离山之计,西凉兵也会巧用兵法,自己的半世英名,没料到折在这徐荣手里!

是真英雄岂能受欺于宵小?孙坚率部回军向来路杀去,要拼出一条血路来,与自己的大部队汇合。哪知来路的西凉铁骑层层叠叠,箭弩如雨,刚试冲了一下,还没怎么厮杀,自己的骑兵已损伤一半有余,这下孙坚对西凉军的战斗力有了切身体会。

退回树林后,西凉骑兵并没有迫近追来,看来是素闻孙坚勇名,倒也不敢过分用强。可是孙坚心里明白,敌人真正的主力还不在这儿,在梁东城下,那支没有主帅指挥的豫州大军完了,一大群长着坚角的牛,是对付不了一小群生着利爪獠牙的野狼的。

一阵阵呐喊传进了树林:〃孙坚早降!投降不杀!〃

孙坚绝望了,自己难道连曹操也不如?曹操还能落个损兵未折将,性命得保全,孙坚却要丧师殒命于此?

拼命吧,将军只能阵前死,自古壮士裹尸还!孙坚环视了一下自己的士兵,这都是随自己刀山剑阵里滚出来的老兵,没有一个人有怯阵的表情,视死如归的人们聚在一起,铸成了一片庄严的悲壮。

不用动员,不用说什么多余的废话,孙坚知道,他们都能够跟随自己慷慨赴难,战斗到最后一息。

正欲身先士卒做最后的自杀性一搏,身边的祖茂突然伸手抢过了孙坚头上鲜艳的铜盔,带在了自己的头上:

〃麾将先行,将军随后杀出,保重!〃

不待孙坚表示什么,祖茂已率残部杀出了林外;孙坚差点热泪涌出:这是祖茂在以自己的性命吸引强敌啊,还用再说些什么?杀出去吧!

孙坚铜盔上鲜红的盔缨吸引了西凉重兵的注意,一层层地围向了祖茂,那祖茂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此时勇猛非凡,西凉兵但凡照面,不出三合即滚落一颗人头,一时无人敢于近前。只是密排骑兵战阵,牢牢的困住祖茂,祖茂干脆回身杀向树林,他已注意到孙坚此时已经冲出了西凉铁骑的包围。

跑了十余骑披头散发的豫州兵,徐荣根本不大在意,眼前的孙坚才是条大鱼,对孙坚拼死杀回树林,西凉兵也没有认真的阻挡,这片树林早已被围得铁桶一般,不怕你能上天入地。

树林内隐约可见孙坚头顶的红缨,对于肯定要拼命的孙坚,徐荣更犯不上上前拼命,手下的西凉将士也没有必要作无谓牺牲,徐荣自料难以活捉孙坚,退而求次,死的也凑合吧。给我用弓箭招呼他!

箭若流星,密如急雨。

其实孙坚的头盔只是戴在了半截树桩之上,树桩有一人多高。祖茂在孙坚脱险后,内心安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