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阿瞒出道-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也在开始顺梯爬城。

袁术暗叹曹操野战内行,攻城外行,索性传令守城将士停止射箭掷木,且看他怎的飞上城来?果然,登城的青州军士兵爬到了梯顶便立刻傻眼了,只得蹲在木梯上以盾牌护住自己,动弹不得,好似一只只的傻鸟,更可笑的是,大量的傻鸟还是继续上了云梯,继续往上攀爬,爬到上面的人的脚下,又动弹不得了,可是下面的还是照爬不误。

袁术不禁心里一阵阵苦酸!自己怎么会败在这样一帮傻兵手里?太冤枉了,没听说过曹操傻得这么可爱呀!他不禁对这些傻兵动了恻隐之心:

被洗过脑的人们太可怜了!

慢慢的,袁术感到了不对劲,他发觉那些可怜的傻兵不见了,仅是把盾牌不知用什么绑在了云梯上,人看来早从云梯下面溜走了,而一层层绑了盾牌的云梯既不怕箭又不怕石,扔几根檑木下去,也就是颤几颤,连火把都奈何它不得!

袁术突然明白谁是傻鸟了!

这个世界上最傻的人,其实正是内心认为别人都是傻鸟的人!

眼看着青州军在自己的眼皮下搭了一片极大的房子,宽搭满了整个西城,长搭过了护城河,曹操想在这大房子下面干什么?不好!青州军在掏城墙!

一转念,袁术心里又乐了,掏城墙?也亏你曹操想得出!知道这城墙是用什么材料怎么做得吗?是用米汤为浆夯实的,我借给你家什,管你饭食,再提供茶水,你一个月能打个小洞吗?

看来领导闭着眼瞎指挥害死人啊!

袁术一面感叹曹操的愚蠢,一面赞叹自己的聪明,吩咐左右中午在西城上摆宴,喝着小酒,欣赏着别人的愚蠢行为,应该是世上最幸福的事情!

他甚至有了把曹操请上城楼饮几盅的想法,要是你曹操敢来该多好!俺袁术保证让你胆颤而来,尽兴而归,哪会舍得杀了你?

有时候,敌人也能给自己送来快乐的。

快傍晚了,袁术心里想像着两个月后的情景:太寿城墙被曹操千辛万苦地掏了几十个小洞,士兵爬进洞里企图进城。守城的士兵早就在洞口举刀等待,爬城墙士兵刚在另一面露头,就被守城的士兵挥刀砍了。露一个头,砍一个头,伸一条腿,斩一条腿,要是有先伸手的呢?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我和众将在监督,众目睽睽难逃脱!

算了吧,血淋淋的怪残忍的,还是用水灌吧,来个水灌老鼠洞!不行!土做的城墙,水会把城墙给泡塌了的。

想到此,袁术激灵灵打了个寒颤,袁术突然醒悟!曹操不是在掏城墙,是在挖河,在把护城河与城墙挖通!大水一旦到了城墙,此城休矣!

〃水!水!〃袁术大声惊呼。

好像是在响应袁术的呼唤,西城内几乎同时喧起了一片惊呼:

〃水!水!大水进城了……〃

袁术这次反映极敏捷:完了!曹操的引水入城工程完工了!

啥也别说了!大势已去,走为上策吧。三十六计确为高人所著啊,幸亏俺将这最后一条练习得极熟,甚至都熟能生巧了!


第131节:九十 招摇钱财引来的灭门之祸


于是乎,袁术仅带部分亲兵,少量部队,趁夜色朦胧,窜出太寿,逃往宁陵,自己的羊群小多了,可后面的狼群却渐大了,并且扑过来的势头越来越猛,羊群刚到宁陵,狼群紧跟着就围了上来,没奈何,继续撒丫子跑吧。

残部一口气直趋九江。

这次曹操没有做赶尽杀绝的工作,离兖州老家太远了,一旦根据地有闪失,曹操大军将退无所据,只能让这位〃四世三公〃的后代继续招摇撞骗几天了。

又谁知就在曹操一连串的军事胜利之后,却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犯下了一个让时人绝不能原谅的大错!此一错埋下的祸根,险些将他半生的心血毁于一旦,甚至连性命都差点陪了进去!尤其是在政治上、道德上,恶劣影响竟延续到曹操身后,直到今天,肯定还会地延续下去。

这大错起因于一件意外的惨案!

九十 招摇钱财引来的灭门之祸

不少崇古的人士总要搬出一些证据来证明古人比今人聪明,比如〃四大发明〃啦、唐诗宋词啦、老子、孟子、孙子、孔子啦,今人有么?

子金山承认我们的老祖宗的确不乏大智慧之人(与同年代的地球村其他居民相比),但如与今人相提并论是没有相比基础的,关公战秦琼的把戏也只有从相声演员的舌尖上蹦出来,要说对同一件事情可能的不同处理,那古人差远了去了,别说当祖宗了,跟着今人当徒孙都未必及格。

古时候的高官就笨得令现代人可笑。

曹操的老爸曹嵩被强令从太尉的职务上退休好几年了,虽然临不干被汉灵帝坑了一亿铜钱,但也没伤筋动骨(这家伙贪了多少?),剩下的金银细软也是海了去了。

攒钱无非是为了享受,可是现在琅琊的消费环境实在是太差了,洛阳街面被董卓春天里的一把火给烧了个茫茫大地真干净,娱乐场所的基础建设也不是一时半刻能恢复的,已成废都。曹嵩果断地决定换地方消费钱财,找自己的儿子去! 


初平三年,曹嵩和曹操的兄弟曹德带了一百多辆车的行李与金银财宝由琅琊去兖州,过于招摇了点,不过也可以理解,如今看到儿子曹操名副其实的强爷胜祖,换了谁也会这样,至于招祸?以曹操此时的军事实力与威名远播,些许毛贼,敢来招惹么?

是的,小毛贼兴许不敢,可他老人家偏忘了:中国最不缺的就是穿兵服的大毛贼,兵匪难分,古来有之。

曹嵩率领的金银财宝游行车队一路招摇,浩浩荡荡开向兖州,你别说,曹操的招牌比那绿林瓢把子的令箭还管用,只差敲着梆子喊〃平安无事〃了。老爷子也不当真赶路,一路携美妾游山玩水,不亦乐乎。

需要提一句的是,东汉时好像与唐代差不多,女子以肥为美,曹嵩的小妾就绝对美出了不止一个重量级,当然,也可能这仅是曹老爷子的个人爱好。

当游行到陶谦的辖地琅琊国与泰山郡的交界处华县时,陶谦的边防战士一看来了这么大的一块肥肉,哪里还顾及官军的身份,毫不犹豫地脱下了军装扮演起了强盗。

守备此地的军头是归属陶谦领导的都尉张辏В荨度尽の馐椤芳窃兀涨孪纫丫抛髁硕V觯惹榻哟懿俚睦习帧!度尽の菏椤芳啊妒烙铩分性蛞豢谝Фǎ喊缜康廖Р妒翘涨皇职才诺摹

子金山认为还是中立的吴书可信性较大些,理由很简单,身为一州之牧的陶谦,怎么会愚蠢到为了一点私财去树曹操那么个强敌?但治下不严的领导责任是免不掉的。


第132节:九十一 用脚后跟都能想明白的借口


那张辏鹆舜跄睿什吭浇缦髁瞬茚韵麻降谋龉荨2茚曰琶Υ雍笤和谇蕉刺优埽幌胨男℃硖逄懒耍ǚ剩略诙纯诮肆侥选9俜嗣浅宓胶笤海茚缘背”簧薄M鄙ッ模褂胁茚缘男《印⒉懿俚牡艿懿艿隆

张辏铺油隽耍懿偃床蛔凡墩抨',一口咬定陶谦是杀父仇人,实是孝子之意不在父,而在乎于徐州钱粮也!

那么,徐州该打吗?这次战争的得失对曹操真的有利吗?

九十一 用脚后跟都能想明白的借口

把袁术赶得像绵羊一样到处避难的曹操现在腰杆子硬了,喘气儿也粗了,名气则更不用说,威震华夏!如日中天!这时候他已率大军回到定陶,开始物色下一个猎物。他已经不能满足于镇守一州了,中国是个广阔的天地,他曹操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大自然中野生的肉食动物每天的工作其实就一样:那就是猎杀比自己弱的动物,填饱自己的肚皮……当然,发情期除外,做爱无疑也是极重要的工作。动物们做爱与人类是不同的,它们只不过是为了延续种群;人类是高级生物(人自封的,没被动物们书面承认),做这种事情是为了游戏,以获得生理上的快感、占有及被占有的心理快感,可谓一箭数雕。

曹操现在考虑的是动物类的第一种工作,凭兖州的一州之地是养不起现在的三十万大军的,在天下大乱的年月来个百万大裁军不现实,精兵政策如果实施的不是时候就会招来大祸,在生存竞争愈加激烈的野生环境中,自己弄不好就会成为别人的点心。

挑起战端无可厚非,生存需要么,问题在于选择猎物上,曹操圈定的目标是徐州的陶谦,也是该着陶谦及徐州的百姓有此劫难,前文说过,一件谁也无法预料的事件,给了曹操一个发动战争的冠冕堂皇的借口。

曹操的老爸及全家在陶谦的辖区里出事了,全家被灭门,所有财物被打劫,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子金山前文已讲述,现在再分析一下曹操兵发徐州的真实原因:

一、站错了队。在二袁哥俩相斗的战争中,曹操支持的是连他自己都厌恶的哥哥,而徐州陶谦声援的是实力稍弱的弟弟,这是政治立场的大是大非问题,绝对不能原谅。

二、徐州富裕。匹夫无罪,怀碧其罪。军事实力相对稍弱的陶谦,竟然占据着这么富的一个大州,凭什么?那就像一个十来岁的孩儿看守着一份家产万贯的祖业,不抢你抢谁?

三、打仗方便。兖州徐州唇齿相挨,大军朝发夕至,谁让你给俺做邻居呢?不拿你开刀难道还要我远征长安的西凉军去不成?

曹操唯一没理睬的就是政治上的合法,道义上的愧疚:陶谦是被朝廷任命的合理合法的州牧,而这个朝廷是一直被曹操承认的中央政府,你没有得到中央指使,擅打邻州城池,与扯旗造反有何区别?

在二袁狗咬狗的撕架中,陶谦惹不起袁术,出兵做做样子,实是无奈之举,实际上并没有与袁绍或曹操真开战,所以并无血仇;徐州富裕那是因为陶谦执政有方;而且陶谦本人向来以清廉知名当世,深得徐州百姓的爱戴。城池、粮秣与舆论、民心孰轻孰重?

至于曹操所打的为父报仇的旗号,那是根本站不住脚的,凶手还不知道是谁,你先起兵报仇,就算灭了陶谦,那真正的凶手岂不是要乐歪了嘴,就算缉拿凶手也要先找罪魁祸首吧?哪能闻凶信就想当然的认定陶谦是幕后主使?


第133节:九十二 腥风血雨屠徐州(1)


所以说,即使没有曹嵩全家的意外事件,徐州也是免不了兵祸的,攻击徐州是曹操的既定方针,问题在于这个决策对吗?对曹操的事业发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虽然有大秦远交近攻而称霸的成功案例,但此一时,彼一时,四邻州郡并没有拿曹操当作敌人,徐州战端一开,四方无不心惊,为求日后自保,家家扩军备战,播下了迫使曹操戎马一生而难尽全功的种子。

日后的荆州刘表离心纳刘备;刘备对曹操一再示好不屑一顾;对曹操曾有大恩的发小张邈不惜与曹操反目成仇;对曹操入主兖州起过决定性作用的陈宫倒戈相向;以至后来孙权的坚决抗曹;甚至延续到今天的奸贼形象,其实都是从曹操这次轻率的决策开始的。

那曹操应该做出的正确决策是什么呢?这点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连大才如荀彧、郭嘉、程昊等都难以出谋,子金山又何以敢妄言?但作为后代人,有一点敢于向曹州牧建议:首先巩固根据地,把后来的屯田政策提前付诸实施,再往后还真应该远征长安,最起码能落个得道多助。 

自然是子金山站着说话不腰疼,那三十万部队不用子金山出粮饷养着,所以才敢隔两千年纸上谈兵,也未必就谈对了。曹操没听子金山的,出动大军杀向了徐州,揍人的理由不仅是为父报仇,因为仅凭此借口有公报私仇之嫌,于是又加上了一条更加荒唐可笑的理由:陶谦勾结造反称帝的阙宣。

这个连用脚后跟一想都能明白的借口,竟然被堂而皇之地记入了魏书正史,实在令人们对当时的官方语言产生了怀疑。

《后汉书·陶谦传》中说:陶谦与阙宣合从不久,就杀了阙宣,吞并了他的徒众。事实是,陶谦从阙宣开始造反的第一天,便开始对他讨伐,很快就击败了他,并将他杀死。阙宣从造反到战败被杀,前后不到一个月。

《后汉书·陶谦传》,大部分是从陈寿《三国志·魏书》中抄来的。《魏书》是魏朝史官留下给晋朝的官方记录,魏朝史官大概对陶谦有着不得不向坏里说的苦衷,因为陶谦是魏朝开创者曹操的敌人。

不过侃史的不侃政治,论古代不论今天,还是看子金山给您详述曹州牧如今的兵威!

九十二 腥风血雨屠徐州

曹操的〃代天讨逆〃大军出动了,事情就是这么荒唐:一个自封的〃领兖州牧〃替不承认自己的朝廷出兵了,讨伐的是朝廷自己的州郡;事情还就是这么合理:一替国家平叛乱;二替父报仇。其实心里的话是:你政府不给我发军饷,还不允许我自己筹集么?

曹操没地方找汉奸兵去打,所以只能坚持两点:谁有粮打谁;谁实力弱打谁。但只顾得眼前利益的曹操却从此埋下了一个大祸根:原兖州的官员、部队、士民自此与他们请来的州牧离心离德了,鸿沟一旦形成,再无填平之日。而曹操此时却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替父报仇是孝顺的最高表现形式,当然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上;劫掠徐州是替兖州的人民省军粮,兖州人民应该欢欣鼓舞的感激自己才是啊。

初平四年,曹操大军东犯徐州,兵锋所至,摧城如踏弱枝,但凡破城,所有会喘气的一个不留!徐州相对其他州郡原是一方尚属和平的乐土,各县城挤满了躲避李、郭战乱的百姓,谁想这下等于逃进了一架巨大的绞肉机。其实曹操心里有数:不杀光了你们,粮食如何省得下?财物如何抢回兖州?莫非还要留下将来找我报仇的人么?


第134节:九十二 腥风血雨屠徐州(2)


待边境急报传到徐州时,十余座城池已尽属曹军了。此次战事青州军的目标很明确:以杀人、劫财、夺粮为第一要务,所以导致大军过后,十室十空,官仓府库则更不必说,大批幸免于难的百姓涌向了彭城,那里是徐州最大的粮仓,百姓逃过来是为了求食保命。

曹操的中期战役目标也是彭城,不吞下这块肥肉曹军难饱,至于徐州境内的百姓,那不是他曹操考虑的问题,要是你陶谦把徐州牧让出来么……那另当别论,现在还没到我曹操有这个闲心的时候。

陶谦无奈,只得尽起徐州主力,开向彭城,为救徐州百姓,只有在彭城与曹军作殊死一搏了。曹操闻听军报,不禁大喜,能在彭城解决了陶谦,一来青州军有食,二来又避免了徐州攻坚,实是送上门来的大好事,于是便尽起二十万青州大军,直趋彭城。

大战即将来临,徐州军有两个作战方案可供选择:一是凭借彭城的城墙高大坚固,军粮充足,依城固守,曹军人多势众必乏粮,只要能顶住曹操的前几轮攻势,可以说战争即胜利在望,待曹军无粮被迫退军之时,徐州大军出动掩杀,必可稳操胜券;二是依托彭城为后据,大军屯于城外,以逸待劳,等曹军疲师远来立足未稳之时,及时出动对其实施打击,此方案胜负当在两可之间,好处是就算不胜还可以退守彭城,继续执行第一方案。

陶谦没来得及过多的斟酌,便采取了第二方案,理由很简单,就算彭城能守住,城外的老百姓怎么办?若全部撤进城内,万一城破,彭城便成血海,因为曹操早已颁布飞檄:凡城池被围之后而降者,破城之日,也即屠城之时,无论老幼,格杀勿论(那意思是,就算降了的也不免被屠城)!

趁曹军未到,陶谦做了两件事情,一是紧急疏散城中及四乡百姓,大部动员逃往郯城,并且派了军队车仗沿途护送;第二件事情么,是徐州军的绝对机密,现在子金山还不能透露,不过正是这第二事情救了徐州,也救了陶谦自己。

青州军开到彭城时,陶谦已尽率徐州军全部主力在城外列阵以待,未等青州军前锋回过神来,便全线出击,摆明了一付拼命的架势。曹操的前军猝不及防,竟被徐州大军一下冲乱,片刻间便被分割包围,围住曹军的徐州军将士,早已风闻此次来犯的曹军军纪极为败坏,抢杀奸掠,无所不为,现在到了替本州百姓报仇之时,岂不人人奋勇、个个争先!片刻间便如同砍瓜切菜一般,将曹军的前锋部队一戮而尽,领军的曹仁拼死杀出一条血路,逃往后方。

陶谦看到自己的部队初战得手,心中大喜,原来闻名天下的曹操不过如此,随即挥动令旗,出动了后续部队。徐州军士气大振,曹操的青州军毕竟长途跋涉,立足未稳,一时难以抵挡徐州军的锐气,只得且战且退,弄得主力大队的阵型也一时零乱。

曹操闻报,率中军精锐赶上前来,欲要稳住阵脚,却见曹仁单人独马,衣甲零乱,浑身是血,逃进了青州军的主力大队阵中。

第135节:九十三 难定胜败的彭城大战


九十三 难定胜败的彭城大战

却说陶谦指挥着徐州军不依不饶,竟直追了上来,紧随着鼠窜的曹仁扑向了青州军的主力大队,致使青徐二军在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