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飞大地-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车厢里面,车上还拉着水箱炉,虽然有些倾斜,但还不至于倾倒,好在乡下车少,又没有交警,速度慢一些不会有问题。

    一辆越野车拉着三两三轮车,这样的景象平时倒也难得看到,街上的人都看着笑。

    回到车上,李兰芳坐在副驾驶的位置,赵云飞和小吉、韩拓坐在后排座位上,董琳拨弄了几下操控台上的mp3,找到那首由理查德。克莱德曼改编演奏的钢琴曲――《命运》。。。。。。

    音乐响起,汽车缓缓开动。

    赵云飞和李兰芳、韩拓,他们还都没有真正接触过音乐,赵云飞甚至连流行歌曲都不听,他也没那工夫听。

    韩拓更是五音不全,只有李兰芳平时既喜欢听又喜欢唱,也有自己喜欢的歌星,不过一直以来她都以为那些歌星所演唱的歌曲就是音乐了,直到此刻她才知道,原来音乐是可以不需要歌词的,而没有歌词的音乐竟然能够表达出更加丰富的内涵。

    此刻李兰芳对于音乐理解上的成长,其实也是她本人在逐步的成熟、长大。

    而韩拓,压根儿就不属于高雅、文艺类的人,没有这个基因,更谈不上后天的熏陶,说他是个音盲一点都不为过。

    说起来,赵云飞比韩拓也强不到哪去,只不过他曾经离丧,又经历了那么多生活上的艰辛困苦,对人生的感悟比较深刻,所以对这种或激昂或哀伤的乐曲就容易产生共鸣。

    一曲终了,赵云飞问董琳:“这就是那首《命运》吧?”

    董琳从反光镜上看了一眼表情凝重的赵云飞,说道:“是的,下面这首曲子仍然是理查德。克莱德曼改编的钢琴曲,叫《秋日的私语》,正好符合现在的这个季节!”

    赵云飞点点头,安静的欣赏音乐。

    刚才《命运》给予他的共鸣是壮怀激烈,而《秋日的私语》却把他的思绪牵引到宁静而深远的蓝天深处……

    赵云飞从未想到过,音乐竟然能够给人以这种无法言喻的感受――甚至能够触及灵魂,他忍不住感慨,自己也是这样的偶然才接触到这两首乐曲,在乡村,有多少人还从不知道音乐之美。

    “下一首是出生于克罗地亚的钢琴演奏家马克西姆演奏的《出埃及记》。。。。。。”董琳知道这几个初中生音乐知识少得可怜,将音乐暂停,把《出埃及记》的背景故事简单的讲述了一遍。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民族在历史上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我们的祖先,一路走来,历尽艰辛磨难,可以说是在血与火中走到了今天,在西方,有一个民族所经受过的屠杀、摧残和奴役,与我们的民族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李兰芳插言道:“是犹太人吧?”

    董琳点头,予以肯定,接着说:“对,就是犹太人,犹太人的人口虽然仅有一千多万,还没有一个大城市的人口多,但是却获得了全世界将近三分之一的诺贝尔奖,爱因斯坦、弗洛伊德、马克思,这几位伟大的科学家和思想家全都是犹太人,由此可见,这个民族是多么的优秀和聪明。”

    “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中,犹太人没有自己的国家,四处流浪,受尽其他民族的欺凌和奴役,犹太人曾被埃及人所奴役,后来在摩西的带领下逃离埃及,其过程历尽艰辛,《出埃及记》指的就是这个故事。”

    “最大规模的屠杀犹太人发生在二战时期,有一半的犹太人没能活过二战结束。。。。。。这个民族,苦难是如此深重。。。。。。”

    “不过,《出埃及记》这首乐曲的背景却是发生在近现代的犹太人建国,也就是现在的国家――以色列。”

    “一个人口这样少的民族,想要在曾经的故土上建立自己的国家,那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情,而犹太人并没有被这些困难所吓倒,前赴后继,终于使本民族有了一块真正属于自己的土地。”

    “以色列建国之初,并没有建立起正规的军队,但是他们却打败了人数上远远多于他们的五个敌对国家正规军队的联合进攻。”

    “在犹太人建国的过程中,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这首《出埃及记》气势恢宏、跌宕起伏,而又充满悲壮色彩的旋律,非常完美的诠释了犹太人在建国时所表现出的舍生忘死、不畏艰辛困苦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说到这里,董琳在后视镜中看了一眼赵云飞,在她的内心深处,她已是把赵云飞建设自己的家园与犹太人建国相比较。

    小小的年纪就承担起家庭的责任。。。。。。

    危难之时,毫不犹豫的挺身而出。。。。。。

    五龙争锋的擂台上那勇猛矫健的身姿。。。。。。

    对于赵云飞所经历过的苦难,董琳了解得并不算详细,其实也不需要了解细节――一个孩子,养大了另外一个孩子,没有乞讨过,而且不欠别人一分钱,家里的土地也没有撂荒,仅凭这几点就能看出来,在这日日夜夜的漫长岁月中,赵云飞到底经历了一些什么,要知道,同龄人都还依偎在父母的怀里撒娇呢。

    而现在,赵云飞已经开始着手建设自己的家园了――当然,这个过程同样会非常艰辛。

    “我们现在来欣赏一下这首堪称伟大的乐曲!”说着,董琳按下按键。

    ……
………………………………

第129章 龙的讨论

    汽车直接开到赵云飞家门口,大家下了车,赵云飞和韩拓先把三轮车卸下来,李兰芳打开大门,赵云飞和韩拓把所买的东西都弄进了院子。

    大街上有闲聊的村民,见赵云飞家在热热闹闹的搬东西,都在胡同口看着。

    “老赵家这孩子今年可是不软啊,新添置了不少东西。。。。。。”

    “是啊,他家那台大彩电,咱们全村也没有几台呀!”

    “听说那台彩电是他家城里的亲戚送的,好像就是开车这个女的送的。。。。。。”

    “不知道今天又买了什么?”

    “我看见了,有一辆新三轮车,还有一个大水箱炉子。。。。。。”

    “这俩孩子确实也是不容易,去年冬天我去过他家一次,给送了半口袋棒子面,屋里那个冷,就跟冰窖一样,我又赶紧回家给推过来一车煤。。。。。。这俩孩子能熬过来也真是不容易!”

    “这以后的日子肯定越来越好了,云飞得了五龙争锋的第一,得了不少奖金,在镇上都挂了号,镇上的领导肯定会关照他。。。。。。”

    “是啊,没准儿咱们村能出一个能人。。。。。。”

    乡亲们议论纷纷。。。。。。

    。。。。。。

    董琳这次是第三次来赵云飞家了,想起第一次来赵云飞家时自己淘气爬树,差点没闹了一场笑话,不禁微微耸了耸肩,自己莞尔偷笑。

    小黑懒洋洋的从狗窝里面爬出来,头上还沾着两根稻草,甚是滑稽,摇着尾巴欢迎大家。

    韩拓笑道:“小黑跑得倒挺快,它到家都睡了一觉了。。。。。。”

    李兰芳道:“咱们拉着三轮车,开得慢呀!”

    董琳见狗窝旁有一个新搭建的小窝,笑问道:“这打算养什么呀?”

    小吉回答:“兔子!”

    韩拓解释说:“庙会上套圈套来一只兔子,先是养在笼子里面,哎,不知怎么的,好好的就突然死了,惹得小吉一整天都不高兴,这不,我和小吉一起搭了个窝,这回准备多养几只,过年吃肉。。。。。。”

    李兰芳道:“你就知道吃,兔子是小吉的宠物,你看小吉直瞪你。。。。。。”

    其实小吉根本不会瞪人,只是听韩拓说要吃兔子肉,大眼睛就望着韩拓,也不说话,这是她表达不满的方式。

    赵云飞听他们在讨论兔子,小吉的那只兔子正是他给弄死的,所谓做贼心虚,就没敢凑过去,而是自己屋里屋外、进进出出的瞎忙活。

    董琳参观完兔子窝,又弯腰参观了一下小黑的狗窝,然后溜达到猪圈墙边看了看那头小猪,说道:“啊,又长了不少!”

    韩拓帮着赵云飞搬水箱炉,听见董琳说猪长个了,搭言道:“这对它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两人把水箱炉搬入屋中,商量了一下,觉得还是放在门口左边、挨着灶台比较好,填煤、往外铲炉灰都方便,而且还可以少用两节烟囱。

    安置好水箱炉,赵云飞让韩拓拎一桶水过来,把水箱炉的水箱灌满,看是否漏水,愣了片刻,两人围着检查了一番,一点渗漏的迹象都没有,赵云飞满意的点了点头,韩拓也夸赞这炉子的焊工技术过硬。

    “没问题就把水放干,免得长铁锈。”韩拓提醒道。

    赵云飞点头说是,打开了水龙头,见水从水龙头里顺畅地流了出来,心里的高兴,无法言喻――冬天的时候,再也不会用刺骨的冷水洗衣、做饭,而且,一打开龙头就有水,是多么的方便啊!

    董琳今天穿了一条浅灰色长款连衣裙,背着手儿随意在院子里溜达,农村的一切对她来说仍然是那么的新鲜有趣。

    赵云飞从屋子里出来,手里掐了一把菜叶递给董琳道:“拿去喂猪吧!”

    董琳高兴得就像一个小姑娘,接过菜叶,蹦蹦跳跳地跑去猪圈边喂猪。

    赵云飞端了半盆剩菜汤泡的剩粥、剩饼什么的,也来到猪圈边。

    董琳拿了一根菜叶,探身递到猪圈里面,那猪见有吃的,张开大嘴一口咬住,猛地一拽,力气大的很,吓得董琳惊叫一声,随后又哈哈笑了起来,引得李兰芳和小吉也来猪圈边看热闹。

    赵云飞将剩饭倒入猪食槽,脸上也是有着一丝笑容,问董琳道:“我还没问你。。。。。。你是怎么把我从派出所里弄出来的?”

    董琳还没回答,李兰芳从旁边笑道:“那几个警察也真够笨的,把琳姐当成了董涛书记,三言两语,琳姐就把你给救出来了。”

    赵云飞道:“是够笨的,他们也不想想,我这样的一个老农民,用得着董书记亲自来吗,顶多也就是打个电话。。。。。。”

    董琳听了这话倒是一呆,自己竟然都没想到这一点,不禁佩服赵云飞的成熟。

    韩拓笑道:“那几个鸟人,哪分什么真假呀,一看见琳姐这么好看,估计连魂儿都不知道飞哪去了。。。。。。那什么,我回家告诉我妈一声,顺便看看家里有什么好菜,琳姐来了,必须隆重招待!”韩拓蹬起三轮出了院子。

    董琳掩口咯咯娇笑,心里也是庆幸那几个警察没认出自己,否则的话,可能会引出一场风波。

    “乡村真好啊!我一直不太喜欢城里,到处都是人,汽车喇叭不停的响,想找个清静的地方都不容易,哪有这儿的这种大院子好啊,安静,自由!”董琳由衷地感叹着。

    李兰芳虽然对董琳有着一些戒心,听董琳发自内心的感叹,心里不由得就说道:“喜欢我们这儿还不好办?随时欢迎琳姐来,等十月一放了假,琳姐来吧,咱们一起去河沟子抓鱼,美美的炖一锅鱼吃,我们每年都会去抓。”

    “哦,野生的鱼,那味道一定非常好。。。。。。好啊,一言为定!”董琳高兴的说道。

    这时赵云飞已经把水烧上了,准备给大家沏茶。

    董琳望了望大门外,对赵云飞说道:“我想去田野里看看,要不。。。。。。你陪我走一走?”

    “好,”赵云飞抬头望了一眼董琳,然后扭头吩咐李兰芳,“一会儿水开了想着把茶沏上。”

    李兰芳答应了一声,一转身,小嘴已是撅了起来。。。。。。

    赵云飞和董琳出了大门,顺着胡同一直往南走到菜园,菜园的南面就是广阔的田野。

    正午明亮的阳光照耀着大地,湛蓝的天空下,秋天的田野黄绿相间,远处山脉层峦起伏,近处三三两两的农人在田间忙碌着。

    董琳望着这无边的秋日美景,不禁有些陶醉。

    赵云飞生长在农村虽然已经是惯看田野的秋月春风,但每次身临其中,心情也是不由得极为舒畅。

    董琳指着村子西北方向的五龙山说:“有时间一定要爬一爬那座山。”

    “那是荒山,路不好走。”赵云飞说道。

    “山里面有野兽吗?”董琳望着赵云飞,越发觉得面前的这个少年在这明亮的阳光下看起来特别顺眼。

    “没有大的野兽,”赵云飞摇摇头说,“不过村里传说古时候山里出过龙。。。。。。”

    董琳眼睛一亮,说道:“你们村子有传说?给我讲讲吧,我最喜欢听传说故事了。”

    赵云飞说道:“其实也没什么,就是传说在远古时期,西北的这座山里面出了五条巨龙,也有说是一条巨龙的,巨龙非常凶恶,把附近的村里人都快吃干净了,这时候来了一位英雄,手持屠龙宝刀,和巨龙进行了殊死搏斗,最后杀了巨龙,拯救了村民,所以这座山就叫五龙山,还传说巨龙在我们村子附近刨出一眼泉水,所以我们村就叫东龙泉村!”

    董琳听的入了迷,问道:“那眼泉水还有吗?”

    赵云飞摇头说道:“这只是传说,从来没有人见过那眼泉水。”

    “哦!”董琳若有所思的点头,忽然笑问道:“传说中只有英雄,难道就没有美女吗?”

    赵云飞笑道:“你不就是。。。。。。”话说了一半,忽然发现自己的话里有些调笑的意味,赶紧把后半句话咽了回去,心说自己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轻浮了?

    不过那也晚了,傻子都能听出来他那后半句是什么,何况董琳呢?

    董琳听了赵云飞的那半句话,脸不由得微微的红了一下。

    其实说起来平时朋友之间开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也是很平常的,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赵云飞说的这半句话却能让她心里产生一种异样的感觉。

    “咳……”赵云飞咳嗽一声,调整了一下状态,匆忙中想要找一个话题岔开刚才的气氛,说道:“你说,这个世界上,真的有过龙吗?”

    董琳拂了拂秀发,借此掩饰自己有着些许涟漪的心情,说道:“有啊。”

    赵云飞听她回答得这么干脆而肯定,不禁一愣,问道:“你也认为真的有过龙?”

    董琳点了点头很认真的说:“有,在距今一亿多年前,恐龙主宰着地球……”

    赵云飞这才明白他们俩说的“龙”不是一回事,赶忙纠正道:“我说的不是恐龙,是中国龙,龙王……”

    “中国龙?”董琳眨了眨眼睛,望着赵云飞,“你是说咱们中国神话故事里面那个掌管着降雨的龙神?”

    赵云飞点头说:“就是这个。”

    董琳见赵云飞这么严肃的提出这个问题来,不由得沉思了一下,出于教师的职业习惯,字斟句酌的说道:“中国龙目前还只是存在于传说中,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它们曾经存在过的证据。”

    “你的意思是说,没有过?”赵云飞凝眉问道。

    。。。。。。
………………………………

第130章 龙的飞翔

    见赵云飞问得如此郑重,董琳侧头想了一下,回答道:“也不能这么说,没发现存在的证据并不代表没存在过,恐龙曾经主宰过地球那么漫长的年代,也只是在近代才被发现和证实,再比如,人类科技现在这么发达,到目前为止也还没有发现确凿的外星人存在的证据,可是,即便是没有证据,也仍然有很大一部分人包括许多科学家在内,也是相信外星人存在的,如果反过来想,我们地球人相对于外星球,难道不是外星人吗?”

    赵云飞点了点头,对董琳讲话的逻辑性还是比较佩服的,毕竟是老师啊。

    想到《真龙诀》中记载着“龙非神物,盖其擅阴阳二气,炼化为电…。。”,问董琳:“生物电。。。。。。你了解吗?”

    “生物电?”董琳没听懂赵云飞话中的意思。

    赵云飞解释道:“就是电灯的电,动物身上的电。”

    这下董琳明白了,说:“哦,这个呀,我知道啊,许多动物身上都带有生物电,我忘了是在非洲还是美洲,有一种鱼叫电鳗,这种鱼的身体能产生很强的电流,能将人和动物电晕,我看过一个关于这种鱼的纪录片,说是在当地每年都有人被这种鱼电晕而溺水,被当地人称为水中高压线。。。。。。”

    赵云飞点了点头,他那天和张士刚谈过之后,对生物电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只是还不太明了,他又没时间去书店查资料,听董琳这样详细的解说,他对生物电总算是有了一个完整的概念。

    其实有很简单的途径了解相关知识,那就是上网。

    如今的互联网已是如此发达,只不过,生活在偏僻山村、家庭又比较贫困的赵云飞,到现在还不知道网络为何物。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那你说,这种身上能发电的鱼,会不会。。。。。。会不会电到它自己呢?”赵云飞问董琳。

    董琳微笑着望着赵云飞,似乎是在望着一位好学不倦的小学生――喜欢那些提出问题的学生似乎是每一位老师的职业病。

    作为一名优秀的在职教师,董琳先是对提出问题者予以肯定和表扬:“这个问题提得非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