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四念处-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初禅│言语止息│离欲、恶不善法,││有色者观诸│居、│
│││有觉有观,离生喜││色得第一解│处灭│
│││乐。守护根门。││脱│之、│
├───┼──────┼────────┼───┼─────┤阴道│
│第二禅│觉(寻)观(伺)│离有觉、有观,内││内无色想观│、、│
││止息│净一心,无觉无观││诸外色得第│界味│
│││、定生喜乐。││二解脱│、、│
├───┼──────┼────────┼───┼─────┤入患│
│第三禅│喜心止息│离喜,舍心住,正│ 慈心 │净身作证具│如、│
│││念正智,身心受乐││足住得第三│实离│
│││,圣说及舍。││解脱│知│
├───┼──────┼────────┼───┼─────┤其│
│第四禅│出、入息止息│离苦息乐,忧喜先││││
│││断,不苦不乐,舍││││
│││净念一心。││││
├───┼──────┼────────┼───┼─────┤│
│空无边│色想止息│缘色故可知,超越│ 悲心 │住空无边处││
│入处││一切诸色想,灭有││得第四解脱││
│││对想,不思惟种种│││于蕴│
│││想。│││此、│
├───┼──────┼────────┼───┼─────┤九集│
│识无边│空入处想止息│缘空故可知,超越│ 喜心 │住识无边处│居、│
│入处││一切空无边处。││得第五解脱│处灭│
││││││之、│
├───┼──────┼────────┼───┼─────┤阴道│
│无所有│识入处想止息│缘所有故可知,缘│ 舍心 │住无所有处│、、│
│入处││识无边故可知,超││得第六解脱│界味│
│││越一切识无边处。│││、、│
├───┼──────┼────────┼───┼─────┤入患│
│非想│无所有入处想│缘有第一故可知,││住非想非非│如、│
│非非想│止息│缘无所有处故可知││想处得第七│实离│
│入处││,超越一切无所有││解脱│知│
│││处。│││其│
├───┼──────┼────────┼───┼─────┴──┤
│想受灭│想、受止息│缘有身故可知,缘││住想受灭定得第八│
│││灭而得知,超越一││解脱│
│││切非想非非想处。│││
├───┼──────┼────────┼───┼────────┤
│无上止│贪欲、瞋恚、│(寂静、清凉、一 │ 内明 │(心、慧俱解脱, │
│息漏尽│愚痴止息。于│ 切烦恼永尽)││ 解脱知见具足)│
││贪欲、恚、痴││││
││心不乐、解脱││││
├───┼──────┼────────┼───┼────────┤
│ 根据 │杂阿含474, │杂阿含347、456、│同左│杂阿含1027、42│
│││743 │743 ││
││相应部受相应│相应部觉支相应54│54│长部15│
││11│长部9 │││
└───┴──────┴────────┴───┴────────┘
【编译注】本表系总结本章的内容,但受制于编译者的能力,恐有不周之处。
一九九五、十一、二十一编译于台中远离轩


 



十、正道足迹

 

公元1963年尊者阿迦帖在泰国普吉岛给挪威菲力普博士的开示
作者:阿迦帖?德沙蓝希
英译:Thanissaro Bhikkhu
中译:曾银湖(台湾)
尊者曾住止之处:WAT HIN MARK PENG SRI CHIANGMAI NONGKHAI THAILAND

正道足迹
一、佛教的一项基本教义就是身心一起运作,但是身体是在心意的控制之下,心意命令身体去执行各项活动,但是当身体疲累了,心意无可避免的,也会受到一些艰辛。它并不在神经系统的控制之下,纵使头脑可以被视为控制室。当身体死亡时,它的各种元素的本性一起崩解,心意——如果无明、渴爱、执着、业行的必要因缘仍然存在的话——就会再出现于其它的生存识界,继续去感受苦和乐。

二、为了要袪除无明、渴爱、执着和业行——它们是主要的教唆者——首先,我们要借着遵守相应于我们此生身份的戒律,来练习舍弃言行上的基本邪恶。换句话说,在家人必须遵守五戒,定期地持守八戒;沙弥必须遵守十戒或二十戒;而比丘必须遵守全部的二二七条基本的寺院戒律,连同正命(清净的生活方式)的原则,收摄根门并适当地使用生活必需品,如佛陀所制定的。

只要你所持守的戒律还不清净,你的心意就尚未备妥接受训练。即使训练它,也不能导致法义的进步和开发,因为它的基础还不够稳固,不足以进升于圣道——我们可以说,它还没有达到三宝的庇护(三皈依)。一个真正的佛教徒,首先,必需坚固地筑基于三宝和戒律。

八圣道和佛教的心意三教导——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和自净其意——首须建立在戒律之上。所以,戒德对佛教来说是神圣生命的开始。
下一步就是经由宁静禅思的修习,训练心意去开发定(三摩地)和专注(禅那)。一旦心意适应于持守一个稳定的焦点,于是我们就可以开发清净的内明(毘婆舍那)——基于对无常、苦、无我三项特性的了解,直到我们得到纯正的知见——如实见到事物的本然之性,如是达到解脱于所有恼害和杂染的事物。

三、就佛教而言,开发宁静、定和专注(中译注:禅定)的真正目标是在聚集心意的能量并让它们稳定和强壮地集中焦点于单独的一点。于是这就形成知识和辨识智的基础,能够进入一切因缘的本性中去获得真正的内明,并从心里去消除所有的恼害和杂染。因此,定心的开发不单是为了其它外在的目的——诸如各种科学的领域而已,其实,它特别的意义是用在清除心里五种障碍(五盖:感官的欲望、恶意、昏沈、沮丧和亢奋、犹疑不定)的烦恼。无论如何,当你已经修习到炉火纯青时,你就能以你喜欢的任何方式来运用你的定心了。

四、在训练心意——它是心理现象——时,物质的东西,例如链子和皮带是派不上用场的,必须经由教导来训练它。首先要聆听已经精通者的解说,然后要决心依照那些解说去修习,把你最初的努力建立在虔诚信仰的基础上,如果你自己的独立探索涉入了因果之中,不要继续下去。

一般而言,由探索自己的因果而开始的人们都不会达到他们渴望的目标,因为他们缺乏适当的规范。他们错失了正道,却倾向于偏执他们自己的喜好。首先要开发个人的虔诚信仰,服从于所接受的训练和修习,直到心意坚定而不动摇了,然后才开始以如实知见的方式来探索并理解事物,这才会有满意的成果。

这是因为从探索因果开始,通常都是随着外在的影响而由外面来看待事物的关系——诸如「这个人说那个……那个人说这个。」但是查究和探索因果是专指此身的范围之内——诸如「我的这个身体是由什么组成?它是怎么产生的,各部份都完整而能各司其职?它是用来做什么的?什么让它持续下去?它的命运是发展还是堕落?它真的是我的吗?」——然后进入心理现相——「贪、瞋、痴、爱、恨……等,是在身体或在心里生起呢?它们来自什么?它们何时生起?它们是快乐或是痛苦?」——严格地、内省地以这种方式来思考和探索事物,就自己的身心来训练心意。

但是,如果你的定心还不够强壮,不要勉强照着你读过的书或别人讲的话去推理,因为即使你把事情想透了,它也不会引导你至于真理。换句话说,它不会引导你至于离欲和不执着。因此,就现前从心理真实地生起的因果,予以探索和查究吧!

五、心意以这种方式就它自己个别的思考,来查究着和理解着事物,将会趋向独特地集中焦点在检查一个单独对象里头的某一点之上,这就叫做『专精于一』。这是心意能量的聚集,好让它们有强大的力量,能够根除执着——错误的臆测——并洗濯心意,让它当下光明和清净。至少你会体验到安详——一种身心福利的最高感受——也许一种或其它知识将会在那时刻生起:一种奇异而显著的知识,既然它生起,不是来自心理的想象,而是来自作用于现前的因果真相中,以一种前所未有过的方式发生。即使是某些你可能曾经一直怀疑的事物,就在现在都成了你自己的,使你的心意光明,驱除那些一直占据你的思想的所有疑惑和不定的事情。你将会以一种深度的满足和解脱的感受对自己说:「就是这样!」

那些感受性迟钝的人,只有当别人确认它,和当他们已经在书上看过佛陀的教导——能证明他们所学过的,才会对他们的知识予以信服和欣悦——一切也就符合了事实,佛陀的追随者有着各种不同的种类。
这种型态的知识——无论有多么丰富或多么广阔——都不会加重你的神经负担。相反的,它是一种宁静和真正福利的形式,它会大大地照亮和复苏你的神经。同时,它会以一种非常鼓舞别人的方式来精炼你的心意和仪态,任何你所说或所作的都会专注地予以完成,几乎不会有任何粗心的失误。这一旦发生在你身上,然后你就必须设法去保持所有这些特性,不要长养粗心或自满。

这些全都是个别的事情,不是每一个个案都会发生。但是不管任何程度的努力,当你曾经以前面所解说的方法来训练心意时,即使你没有收到全面的成果,你也会体验到,相应于你个人修习程度的,奇特的,安详和福利的感受。然后你就必须设法去保持这个心理状态。不要让贪欲和沮丧的感受生起。保持心意的中和,并以虔诚的信仰继续依照开始所解说的方法来修习。在你修习的每一个阶段都要专注、细心和善于观察。然后你才会得到所希望的结果。

六、如果依照第四和第五点来训练心意,未能产生成果,那么就聚集你的意识,并坚定地集中焦点于一个单一的对象或心理的形像来做为它的目标。例如,集中焦点于身体的某一部位——骨头或它内部的器官——以便看到它令人厌恶的本性。或者你可以单纯地把心意集中焦点于意识本身——因为心意是用肉眼所看不到的。如果它不集中焦点在单独的一点上,你将不知道它是否出现。心意就像风:如果风不碰触到任何东西,你将不知道它是否在那里,心意也是如此。如果一个刚接受训练的人,心意没有一个目标,他或她就不能掌握到真正的心意,但是请勿选择身体以外的任何事物做为对象或目标。设定你的目标——也就是心意的对象——身体的某部位,如前面已提过的。当你选用目标时,要集中焦点在一个对你似乎正确的单独对象之上,不要贪心,开始这个取一些,然后那个取一点。在集中焦点时,要以符合四念处的原则来检查其对象,换句话说,拣出身体的不同部位,直到你能见到「这不是我,这不是我的。」集中焦点检查的拣选,以期产生这个知证,你可以有二个做法:

 (一) 当独特地集中焦点在目标上时,不要思考「目标是什么?」或「谁正在汇聚?」绝对不要让它给任何东西加上任何名称或标帜。就只是很单纯的感觉,让你感到自己正钉住目标,但不要想到目标是什么。

 (二) 当独特地集中焦点在目标上时,让你自己保持明白,「这是心意的目标;这是心意检查;这是念住——也就是记着保持心意目标的作用;这是辨识智——看穿思惟对象的真相。」

两个方法都有用,然而方法 (一)适合初学者和那些感受性尚未开发的人们,至于方法 (二)则适合那些敏锐而有经验的人们,不过,两种方法,如果精勤地修习,都会产生相同的结果,也就是「定」和「慧」。

七、依照上述的解说来训练心意时,不论你选择那一个方法,请不要让你自己揣测着你是否将会证得定与慧。并放下所有基于口语相传的各种流言和报告所引起的渴望。只要正确地遵行第六点所提到的方法,你将会做得很好。

同时,观察你一直修习着的过程——看你怎样把心意带到设定的对象,你怎样保持念住,结果心意发生些什么。如果那个特殊方法的作用,使得心意开朗而明亮,那就坚持它直到你熟练了并能随时运用它。但是,如果结果不是那样,也就是恰恰相反的话,那么就不要延误,运用你的观察力,已经提过的方法,去做调整和修正。

在观察心意如何在训练之下行动时,有些人在起心动念的当下就能够观察到他们的心意状态;另一些人只有在心意已经撤出那个状态并停止一下之后,才能观察到。两种方法都有用。它们只是个别的秉赋所使然,但是,如果你始终不运用观察力,那么心意训练上的进步将会难以达成——即使你达成了——也难以保持。

八、当你训练心意的时候,有一件事——奇异而令人惊讶——可能会出乎你意料之外地发生。那就是说,心意将会撤离它外在的对象而聚集成一个单独的整体,放下对过去和未来的忆想和执着。当下只有纯粹的意识伴随着它的全神贯注。这里头并没有「内在」或「外在」的知觉——这状况对心意本身而言,是一种罕有的特性。那就像每一件事都经过一番革新。这就是心意回到它自己的境界,有分。在这时刻,任何事情都只参照心意的指示。纵使生命仍要继续下去,心意——当它达到这个境界时——也会放弃所有对身体的执着,并进入内在,除了它自己观察的对象之外,不再去体验什么,一切都由心意本身。这就叫做心意在它自己的境界上(有分心)。心意在它自己的境界上,对五蕴仍有完整而精细的知见在里面,所以它仍然隶属于「生」和「有的状态」,在未来也会继续受生。

这些特性就像那些打瞌睡而做梦的人。至于心意因为修习的结果而进入它自己的境界,其差异则要看自我意识的多少而定。那些精神集中而知觉敏锐的人——当事件一发生的时候——就会知道正在发生些什么以及他们体验到些什么,所以也就不会激动亢奋或沮丧消沈。那些容易受欺瞒而不是很专注的人,就会像打瞌睡而做梦的人。当他们察觉的时候,他们可能会被自己看到的境相所惊吓或误入歧途。但是当他们已经训练自己,直到他们经常熟练于这个生起的状态时,他们专注的程度将会改善,而他们的各种境相也会消失。逐渐地,他们就会获得内明,直到他们能够如实地看穿它们的本然状况。

九、在第八点里讨论到的现相——即使它未能生起能够广泛地探索深入因果法则的智慧——仍旧不失为心意训练中的初始阶段。它能够克制五种障碍(五盖),同时在当下生起一种安详和福利的感受。如果它得以适当地开发,那么它就不会堕落,在未来的生命阶段里,它将会引导一个人获得与其宿行相应的,良好的再生。

偶然地,当各种境相和朕兆出现时,它们通常发生在我们这儿所正在讨论的心理的瞬间。但是这并不是意指着,当心意达到这个阶段时,就一定会有境相或朕兆。对于某些人和在某些时候,它们将会发生;对另一些人和其它时候,它们就不会发生。这是另一件关于个别秉赋的事情——也是其它的因素。

必须完全地诚实,当在禅思中发生境相和朕兆问题时,你可以说,只有对那些敏锐和机警足以看穿它们的人而言,才是好的。当他们看到境相时,不会陷入其中或被它们拴住,以为那是自我或真的属于我。他们看待境相就是境相而已——充其量,只能运用它们做为工具或暂时的栖心之处而已——然后就要放下它。

至于对那些不是特别的专注或机警的人——和利欲熏心的人——当一个境相生起时,他们就会非常激动亢奋,甚至愚痴得迷失了他们的方位,因为他们相信境相是真实的事情。(如何处理境相和征兆将在第点里讨论)

另外,已经训练他们的心意达到这个阶段的人,通常都对自己的意见很坚持和顽固,此乃由于心意的力量所使然,当他们思考事情时,倾向于只从一边来看。他们不会轻易地去留意别人的意见,因为他们相信自己的意见是非常地有道理和值得信赖——即使他们的意见是自私而非常没有道理的。也因此扭曲了他们看待事情的方式。

不管怎么样,无论境相和朕兆是否生起,它们都不是这里所真正需要的,因为除了产生烦恼,遮蔽你的智慧,它们也是清净内明的障碍。心意训练的目标是在袪除五种障碍(五盖)然后去检验积蕴,让它们变得清楚明白,如实地去看待它们,直到你不再受它们的蛊惑,解脱你对它们的情爱和迷恋,放下它们,不再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