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走出几个街口,让一个本警察看见了,那警察就朝小曹喊了一嗓子。小曹当时有点儿纳闷,举着菜刀回过头来,他刚来本不久,不懂语,想,你叫我?提着刀就奔本警察过去了。
大哥,我没干啥啊(2)
这时候那警察的同伴也赶来了,本人不讲究亨特配麦考尔,俩警察都是中年男性,外形粗壮。!粗壮归粗壮,大概平时也就扣个汽车开个罚单,这种持刀行凶的阵势都是第一次见着。俩警察见小曹举刀而来,一摸自己没带枪,到底是受过训练反应快——撒丫子掉头就跑。小曹不明白啊,你不是找我么?这兄弟实诚啊,跟在后面紧紧追上去。俩警察逃过了街道,仗着车流不断,隔着路和小曹叫喊。这也不算丢人,前两年本几个警察让一个犯人追得满街跑,都上了电视,把本首相小泉气得半死,现正严令讨论增强警察勇气,提高警察素质的问题。小曹这件事还好是当时说清楚了,小曹自己倒吓了一跳。俩警察擦擦汗,自己也挺不好意思,看来这种事多少有些丢人,他们和小曹说,本这地方不能举着菜刀走路的,砍不到人,砍到花花草草也不好对不对?现在本人都胆小,吓坏一个两个的也……要说本的警察服务态度还是蛮好的,有一位就找来一张牛皮纸,对小曹说,这东西不能拿着走,我给你包一包吧,说着把菜刀裹上了,还缠上了两道麻绳。于是我就和小曹回了他的宿舍,一通添油加醋和研修生朋友讲小曹的“挥刀拒捕”,就此交了朋友。还有一件有趣的事情是在打开菜刀的包装的时候,发现里面还塞了一个5元的硬币,大伙儿颇为莫名其妙——怎么?挥刀拒捕还给奖金吗?有懂本习惯的朋友说,这个本警察属于比较老派的,本风俗认为带刀给别人,或者送礼,是一种不太礼貌的行为,有时不得不为,就在包装里放一个5元的硬币,元的发音和“缘”相同,刀和硬币一起送,是本古代一句“和歌”的意思,大意是“缘不要切断啊”。想不到墨守成规也有挺浪漫的时候。这次呢?这次好像不是挥刀拒捕了,小曹又出什么新鲜的呢?说着就到了,一下来,就看见小曹站在路边,一个圆滚滚的本警察哆哆嗦嗦的站在一旁。我想,就你小子骂我们小曹是猪脑子么?再看小曹的自行车,萨先是一愣,然后就忍不住大笑。原来,在小曹的自行车行李架上,五花大绑着一个巨大无比的——猪头!这不是咱们国内常见的只有一层的“猪脸”,而是能立起来的一个整个的大脑袋,看来足有二三十斤,还一边支愣着一个大耳朵!难怪啊,本警察的电话里说小曹带着个“脑袋”,他也并不是骂小曹猪脑子云云,而是想说小曹带着个猪脑袋吧?原来,小曹这次又惹祸了,原因还是和嘴巴有关。本这地方的菜肴固然好看,但是量少味薄,用鲁智深的说法——嘴里能淡出鸟来……有人告诉小曹在东大阪有个中国早市,油条豆腐脑,血肠嘎牙子有钱就卖,小曹一高兴,就骑车奔了东大阪。地方是不错,豆腐脑也的确挺香,另外,还有华人常吃的猪肚猪耳朵卖,这小曹整个一个老鼠掉进米囤里,搓着手转了三圈,心想,给宿舍的哥们儿带回点儿啥呢?哎——一眼就看见了这个大猪头,要价900元,小曹一咬牙就买了,这大家伙做成猪头肉,还不够哥儿几个搓半个月的啊?人家店主挺好,撕开一个大塑料袋,帮小曹把猪头裹了绑在车座后边,小曹蹬着车,开始回家。东大阪回来几十公里呢,小曹想着猪头肉,哼着歌儿,一点儿都不觉得路远,转眼,就进了伊丹市境。但是,那天风大,吹了几十里,那块绑猪头的塑料袋,就开始有点儿松动了,开始是掀起来一点儿,然后就开始从绳子里褪出来了。走到一个路口,一阵狂风,那块塑料袋呼啦一下飞上了半空。这倒也没什么。问题是后面正跟着一个本MM,也骑着自行车,紧跟在小曹后面,一抬眼,正看见那大猪头对着自己“羞答答地掀起盖头来”……本人吃猪肉都是切好的条块,至于猪蹄,猪耳朵,内脏,尾巴等等都是不吃的,所以市场上根本见不着猪头这类玩意儿。冷不丁近距离见到这样恐怖庞大的一个东西,心中感受可想而知。那MM嗷的一声车就顺了拐,栽到旁边路沟里了。小曹吓了一跳,他挺热心,赶紧停车,想扶,这时候后面跟着的一个老太太也是呃的一声,她倒干脆,直接就从车上掉下来了……再后来,警察就来了。这种场面估计警察也没见过,所以显得哆哆嗦嗦。没办法,这又不是小曹的错,本政府没有法律不许带着猪头逛街,警察也说不出什么,最后商议的结果是警察找来一个深色的大塑料袋,给猪头套上,才让小曹上路。那塑料袋尺寸稍小,猪头装不进去,萨想了个办法,旁边店里买了把小刀,把两个猪耳朵割了下来,才算能装进去。割下猪耳朵来的时候,我要小曹弄一个塑料袋来装,一时不凑手,把猪耳朵递给了那个本警察,让他帮着拿一下。冷不丁一抬头,发现那警察的表情似哭似笑,十分丰富——哦,长这么大,这位还是头一回拿这种东西吧:)那警察挺负责任,一直把小曹送到宿舍才罢。写这篇文章,因为昨天收到小曹的电话,说是马上回国了,请我去搓一顿,听到小曹请吃饭,不禁有点儿脑仁儿疼,赶紧嘱咐——你可别再招俩警察跟着了啊,咱又不是国家元首。小曹在电话里显然在挠头皮,末了,困惑的说:警察干嘛老盯着我啊?大哥,我又没干啥!(2006071211:01:32)
一个打七个的中国儿童
眼看女儿渐渐长大,虽然这丫头高兴了动不动咬人使人头痛,但当爸爸的总是瞅见小东西就心里高兴。!不知不觉,明年,小小魔女要入幼儿园了,于是开始打听附近哪个幼儿园比较好。这样打听着,就有知道消息的幼儿园反过来和我们联系,原来本高龄少子,对一些不太有名气的幼儿园来说,像我们家小小魔女这样没找到主儿的孩子也是奇货可居呢。不过我和孩儿她妈也颇有忧虑,主要是俺们这孩子在这儿是外国人,到了本幼儿园会不会受欺负呢?昨天又来了两位,是一个基督教幼儿园的阿姨,来游说顺便送来广告。看孩子和两个阿姨玩得挺好,又听说她们幼儿园居然有英语教学,似乎是不错的地方。萨动了心,决定和两位阿姨仔细谈谈。结果一开口人家满意外,因为她们是根据我太太的关系找上门来的,这一谈才知道我是中国人。不等我开口,那位年龄比较大的太太就很紧张地说明起来了——“我们很欢迎中国的小朋友,不过需要说明一下,俺们幼儿园绝对不提倡暴力,俺们主张孩子之间和平地,平等地相待,如果有孩子欺负别的小朋友,我们要加以管理的……”嗯?这位很有经验啊。萨刚要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孩子之间关系的问题。这是因为本过去幼儿园和小学都有一个他们视为传统我们看作陋习的习惯,那就是孩子中谁强大,谁就称王称霸,老师不管。这种做法本人认为是培养孩子竞争力和具备等级观念的精神。对于萨这个中国人来说,是不太喜欢这个原则的——孩子本来就有强有弱,国家尚不分大小应该平等相待呢,怎么孩子之间反而是强者为王呢?那弱小的孩子被欺负不成了理直气壮的事情?我想,这大约和中两国的民族性有些关系,从古代时候,本人崇尚强者,中国人同情弱者,就是有传统的。我正要问她们这个话题呢,人家却先发制人,我觉得这位老师的确善解人意,于是立刻热情了许多。当即表示对她们幼儿园管理原则的赞同。并且问了一句:“你们这样想太好了,我正要和你们谈谈这个问题呢。”两位女士对视一眼,微微尴尬地说:“以我们的经验,中国人的孩子来上幼儿园,爸爸妈妈最关心的就是这个吧。”萨了然。女性心细一些,小魔女跟着便警觉地问道:“那么,你们怎么知道中国人最关心这个问题呢?是不是有外国人的孩子在你们幼儿园受到了欺负?”“不是不是,”其中一位本阿姨连忙摆手,“我们那儿没有中国人孩子被人欺负的……”另一个阿姨苦笑一声,说:“倒是我们在提醒中国孩子不要欺负本孩子呢。”怎么回事儿?我们小的时候出门,家长总要教育我们遇事忍让,与人为善,难道现在的中国孩子变得如此霸道么?可是无论如何本幼儿园里中国孩子总是孤单,难道还能欺负别人?询问之下,才知道内情。我们原来担心本幼儿园里孩子霸道,现在这一情况已经有了改善。这是因为本近来引进英美教育方式,原有的等级制度和相互竞争观念受到很大挑战。特别是2004年本中学曾经发生过受欺负的女生用水果刀杀死同学事件,使本教育部门严令教师警惕学生和幼儿园中的恶性歧视和欺压,这样一来,虽然积习难改,但本小学和幼儿园中,教师对弱小儿童的扶助,对学生的平等互爱教育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不过,这两位所在的幼儿园,却发生了比较离奇的一件事情。她们的幼儿园大班,2005年招收了一名从中国抚顺来的5岁幼儿,这个叫亮亮的小孩儿聪明伶俐,活泼可爱,对老师有礼貌,大家都很喜欢。没想到的是,刚到幼儿园两天,就发生了亮亮骑着一个本孩子打的事情,原因是那个孩子抢了他的玩具。过了几天,又有孩子学亮亮怪腔怪调地说中国话被亮亮打得满头是包。这个看来很可爱的孩子怎么会如此崇尚暴力?老师有些莫名其妙。就在这时,乘着老师不注意,几个被亮亮打了的本孩子联合起来去打亮亮,结果七个孩子打不过亮亮一个……这下子本老师坐不住了,请来亮亮的妈妈说明情况。亮亮妈妈是个通情达理的人,马上让亮亮给几个被打的本孩子道歉。这时候亮亮又恢复了有礼貌的小可爱形象。百思不得其解的老师向亮亮妈妈质询,这孩子为什么如此崇尚动武呢?而且一个能打七个,是不是……是不是每个中国孩子都这样?亮亮妈妈叹口气,这才把实情讲了。原来,亮亮本是个内向,文静的孩子,但是根据对本教育的了解,本这儿有大孩子欺负小孩子的传统,所以到本上幼儿园之前,亮亮的爸爸就教育亮亮——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本阿姨没这样讲,大体的意思如此),别人要欺负你,就狠狠还击,不许忍着。那他怎么能一个打七个呢?亮亮来本以前,他爸爸就让他开始上少儿武术班,已经上了整整一年……说完,其中一位阿姨苦笑道:“这个问题看来还是出在我们本以前的教育方法不好上,不能怪亮亮这样的孩子,不过,现在我们已经不支持这样做了……你们……你们的这个孩子不会欺负小朋友吧?”“不会,不会,我家小小魔女的脾气可好了。”小魔女满脸堆笑地和两位阿姨鞠躬告别的时候说。回过头来,看着我那貌似温柔的闺女,萨对小魔女说:“人家老师说的有道理啊,你看,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教育教育小小魔女,把那个咬人的毛病改掉呢?以后不管是表示欢迎还是表示生气,都不许她咬人。”小魔女沉吟片刻,道:“不妥。”萨一愣:“那你说应该随她去?”小魔女斩钉截铁道:“当然不是,应该教育她——谁咬你,你就咬他……”萨:“%¥#·!·!”谁说的来着——家,从来就不是个讲理的地方。(2007080223:28:54)
砸开硬脑壳的中国榔头(1)
晚上,萨回家的时候,刚用钥匙打开门,就听到楼上有人在跺地板,闹得怦怦作响,好奇之下赶紧上去一看,却把自己吓了一跳。网 !只见萨那口子小魔女,手举一面五星红旗,正在像闹兔子大仙一样上蹿下跳。这个形象未免怪异了些,在作柔软体操?不对,魔女一贯懒惰成性,才不会随时随地作体育锻炼——再说这家伙祖上三代都是本人,也没有举我国国旗进行体育锻炼的道理啊。萨一时发愣,想问竟不知道该如何开口。倒是魔女看见萨上来,收了式子,照着本的传统作小女子状问候一声——“您回来啦。”萨这才清醒过来:“嗯,你……怎么回事?你这个是刘令姝老师的健美操?”——萨琢磨兴许是学中国的健美操要求举着中国国旗?不对,我国好像没有这个传统阿,自己觉得这逻辑也有点儿混乱。魔女悻悻地摇摇头:“哪里啊,是课长交的任务。”“什么任务还得举着我国国旗啊?”“是这样的……”魔女一番叙述才把事情搞明白。原来,中国FS市的回访代表团即将来临,本方面颇为重视,组织市政府的职员们在对方到达的时候举着中国国旗夹道欢迎。但是课长大人看着欢迎的预演,感觉气氛依然不够强烈,眉头一皱,提了一个问题——“你们能不能一边挥舞中国国旗一边鼓掌呢?”周围的本人纷纷摇头,说没试过,不知道。课长大人回头看见了小魔女,吩咐下来——“你,回去试验一下,看能不能做到,明天对我汇报。”于是,魔女回家就开始试验起来……萨想起了侯宝林先生《关公战秦琼》里面的相声台词——“你吃多啦,撑糊涂啦。哪儿有这么出戏啊?”一只手挥着旗,怎么可能同时鼓掌呢?这又不是演杂技,你们也没长第三只手。你们课长怎么就不用肩膀上长的那个玩意儿想想?这还用试验么?魔女委屈地说:“可不是么,我也是这么觉得……”就这样的智力水平,在本能当课长。试验举着旗子拍手这种事儿,在中国根本就是笑话,然而在本却不算奇怪。经过多年循规蹈矩的生活,今天本人往往想事儿不知道拐弯。在中国,把这种思维一根筋的做法叫做“花岗岩脑袋”,本人也不无自嘲地形容自己“头硬い”,意思是“硬脑壳”,不知变通。我们所住的这种小城的本人,每天出而作,落而息,连法国人在家是不是说英语都得琢磨半天,这脑袋,就不免更硬得厉害些。应该说,这次中国代表团的来访,给本地“头硬い”的本人不小的冲击。这个姊妹城市位于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发展迅速,能够在这样的城市执牛耳者,自然不是等闲之辈。代表团的成员大都思维敏捷,才华不凡,中方带队的市长是哈佛毕业生,幽默活泼,比本这边的市长还要年轻几岁,一时让以发达国家自诩,本来对中国有些成见的本接待人员跌了眼镜。欢迎晚宴后,目送代表团的巴士离开,几个本女服务员站在市政府门口不免品评一番,便有人大发感慨,说真是不明白。旁边的友人问她什么不明白。这位说:“你看,我们的市长能耐可以不谈,长相总应该要胜过一筹吧,毕竟他是咱们看着海报选出来的么,可是你看人家中国那边的市长又年轻又精神,(我)要嫁也会挑中国那个市长吧,这是怎么回事?”
砸开硬脑壳的中国榔头(2)
哄笑中本市长正好走过来,板着苦瓜脸讪讪插上了一句:“我妈妈就把我生成这个样子,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你喜欢;她也爱;倾力打造人性话的文学站点;来读吧看书从此告别书荒!你喜欢;她也爱;倾力打造人性话的文学站点;来读吧看书从此告别书荒!”这样一说,大家笑得更厉害了。这位市长倒不是那种等级森严的传统本人,看来当选还是颇有些手段的。有人笑就有人哭,女服务员是笑的,魔女则属于快哭了的。原因是她给中方担当现场翻译,做得险象环生。这其实不怪魔女,双方的稿子都是写好的,头一天看过,以她的水平作翻译很轻松。没想到的是中方市长发言时随手就抛开了稿子,自由发挥起来,而且不时穿插几句连珠妙语,顿时让魔女脸似苦瓜——“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还好说,这“不经风雨,不见彩虹”可怎么翻法?!老实说这种发言在中国不过是领导作报告作习惯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