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东过来找过她几次,但于幼怡已经下定决心要远着他了。只是,毕竟是前世养成的习惯,她还是习惯于把李东和他的弟弟妹妹们当成家人来照顾……所以只是尽量疏远李东罢了。
李东很郁闷,可他一向不擅言辞,虽然知道于幼怡待他与以往不同了,却苦于……他和于幼怡以前虽然很要好,但他也一直都没有表白过,那点儿小心思根本没办法说出口。
但李东最终还是找到了机会。
吃过晚饭,于幼怡下楼去扔垃圾,被拿着篮球的李东给拦在了楼梯口。
“……这几天,你一直躲着我。”李东很肯定的说道。
于幼怡看着李东黝黑的脸庞、执着的眼神。想了想,她一字一句地说道,“……我爸爸说,将来他要供我念大学,还要供我读博。”
李东张了张嘴,半天没说话。
他不爱说话,不代表他听不懂她的言外之意——他学习成绩不好,只考上了七中的高中;可她却考上了路城最好的高中、也是省重点之一的一中。所以在未来,她很有可能因为学习成绩好而前途无量;而他,能勉强上个单招就不错了……
于幼怡太了解李东。
——他不擅言辞,所以内心更加敏感。
可她都已经重活一世了,对于她和他的未来,她既无激情也没有兴趣再重蹈覆辙,所以……还是从一开始,就把这段感情掐死在摇篮里吧!
拖泥带水,可不是她于幼怡的做事风格。
“幼怡,你,你变了……”半晌,李东闷闷地说出了这句,就再也不知道要说些什么好了。
于幼怡承认,“是,长大了么,应该要好好为自己的将来好好打算。毕竟再过几天,等开了学,我就要去一中寄宿了。你呢?去了七中以后,是走读还是寄宿?”
李东没有理会她的转移话题。
他看着她,眼神黯淡,“我们……以前一直在一起,如果以后……幼怡,我是说,如果,如果可以的话,幼怡,你会不会,会不会……”
这些天,她一直躲着他……他要是不问清楚的话,估计她会一直这么躲下去。与其胡思乱想,还不如追问个清楚明白。
“不会。”于幼怡干脆利落地回答。
说了这句,她转身上楼。
听到了于幼怡铿锵有力的回答,又看到了她决绝离开的背影,李东一下子就红了眼圈。他抱着篮球,默默地站在单元口,高挑却又瘦弱的身形在夜慕中显得格外伤心难过、还落寞。
不远处,有人悄悄的探了个头出来……
看着女孩离去的背影,躲在黑暗中的李扬名微微一笑,露出了一口整齐的大白牙。
这个于幼怡……还真有意思!
前几天,他明明就约了她去茶园的,没想到她居然爽了约!李扬名在茶山等了一天,心里有点不爽……但后来想想,当时的她其实也没答应他什么,他实在也没办法怪她爽约。
也不知为什么,他总有些心神不宁。
所以这些天,一到傍晚,李扬名就抱着篮球在四处转悠……没想到,他的运气还算真不错,真的遇到了于幼怡!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他还没来得及叫住她,就看了一出青梅戏竹马的狗血剧啊!
这个于幼怡,还真有意思!性子干脆利落,很好!很合他的胃口!
再看看被她拒绝的男孩那副难过的样子,李扬名咧嘴一笑,心里头快活极了。
他抱着篮球大摇大摆地从阴暗地带走了出来,上前拍了拍李东的肩膀,“嗨,哥们儿,打篮球吗?”
作者有话要说:这两天气温好好,二十几度的样子……每天早上都不想起床怎么破
第9章
又过了两天,暑假即将结束。
眼看着就要到市一中高中部开学和新生报到的时间了,于大海从箱子最底部找出了珍贵了个把月的入学通知书,拿在手里翻天覆地的看,嘴都笑得合不拢。
于幼怡从他手里接过了那张薄薄的录取书,只看了一眼就愣住了。
通知书上是写错了字吗?为什么“我校”后面接着的,是“路”城一中?难道不是陆城一中吗?
于幼怡张大了嘴,终于觉得……这些天她的违和感是从哪儿而来的了。
家里附近莫名多出来的军区家属大院,快餐店的名字从麦当劳变成了麦当当,以及附近商铺的招牌上,总有与她记忆中不那么符合的、似是而非的错字别字。
在这之前,她一直认为是因为年代久远的缘故,所以记忆可能有些差错,可现在看来……不,不是这样的啊!一个是陆城,一个是路城……
可是?为什么在这个路城里,有一个她,有她的爸爸妈妈,还有住在对门的李东一家?以及……这个茶厂家属院里的大多数人,也都还是她记忆深处的模样啊!
难道说,这,这是一个……平行空间?
“爸,咱们小区旁边的那个,军区家属大院,是什么时候建成的啊?”于幼怡突然问道。
于大海还沉浸在女儿要去省重点高中上学的喜悦之中,随口答道,“……那可就早喽!以前这儿除了军区以外,啥也没有,一片荒芜。后来是因为军队人口多,家属也多,老百姓就爱到这儿来卖些菜啊鸡蛋啊什么的……后来慢慢的人多了,这不才有了这个镇……”
“爸,那咱们这路城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啊?”于幼怡又问。
于大海的注意力终于从那张录取书上,转移到了女儿身上。
他诧异地看她,说道,“从古时候到现在就一直叫路城啊,从没变过!至于千儿八百年前的老祖宗们为啥取了这名儿,这我可不知道……”
于幼怡瞪着大眼睛看着爸爸,张了张嘴,好半天都说不出话来。
“女儿,你怎么了?”于大海小心翼翼地问道。
于幼怡嘿嘿笑道,“没事。”
回到房间,她却惊出了一身的冷汗。
这到底怎么回事?
她死而复生,这就够奇怪了,而且还重生在另外一个时空?最最不可思议的,是这个时空里也有一个跟她长得一模一样的于幼怡!而且看起来,这个于幼怡和前世她少年时期的经历基本重合!这,这……
那,爸爸,还是她爸爸吗?
于幼怡发了半天的呆,然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如果这真是镜像空间……不,平行空间?呃,这到底是镜像空间还是平行空间?
算了,不纠结这个了,但不管这是镜像空间还是平行空间,这个世界原来的于幼怡呢?是不是被她占据了躯体?可这副躯体明明就是她自己的啊,身上的胎记和痣都还在……
于幼怡有些混乱。
但最后,她还是决定接受现实。
——这不是废话么!不接受还能怎么样?难道还能穿回以前的世界里去?
再说了,不管怎么说,她死而复生,然后拥有了一个全新的人生……这都是件好事。
**
几天以后,到了开学的这一天,于大海亲自把于幼怡送到了一中门口,父女俩一边往学校里走,一说话。
市一中距离茶厂家属区,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搭班车大约一小时左右,原本学校也并没有硬性规定说高一新生必须要住校,但于幼怡还是要求要住校。
而于大海也想着,女儿每天要花两小时以上的时间往返于学校和家里之间奔波,实在太辛苦;以及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很有可能会一心扑在茶园上,所以可能对女儿的照顾可能也不那么到位。既然这样,还不如就让女儿住校呢!
所以父女俩很快就达成了共识,到了开学的这一天,于大海带着为女儿添置的铺盖、脸盆、桶和开水瓶什么的,陪着女儿来到了市一中。
“幼怡啊,以后呢,每个周末回一次家,爸爸会给你生活费的……要记得,到学校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先给饭卡充值……你放心,爸爸会给你多余的零花钱,所以呢,饭卡里不妨多充点儿钱,你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得多吃点儿好吃的……”
于大海正喋喋不休地嘱咐着女儿,身后突然响起了“哔哔”的汽车鸣笛声音。
于大海以为自己挡了后面汽车的道儿,连忙往路边走了两步,继续交代女儿道,“……除了一日三餐要准时定量之外啊,每天至少要吃个水果……对了,爸爸给你买了一袋苹果,放在新水桶里了,呆会儿你要记得拿出来吃……还有,也要请你同宿舍的同学吃……”
“哔哔……哔哔!”
身后又传来了汽车的鸣笛声音。
父女俩回头一看,一辆大红色的敞篷保时捷跑车正停在两人身后。
“老于?”坐在司机位上的人探了个头出来,笑嘻嘻地向于大海打招呼。
于大海身后背着用编织袋装着的、为女儿添置的铺盖;左手拎着塑料水桶,桶里装着开水瓶和衣架;右手提着女儿装满了衣服的行李袋……活脱脱一副农民工进城打工的光辉形象。
“啊,翁总!您也送孩子来上学啊?”于大海回头朝翁总打招呼,背脊挺得直直的。
于幼怡也回头看了一眼,发现这车是二人座的,司机位上坐着的,应该就是盈丰茶业的翁总;坐在副驾驶位子上的,赫然就是那天见过的翁慧语。
至于翁嘉言么……
他不在。
“是啊,你也送孩子?”翁总把车子开了上来,用时速五码的速度,配上了于家父女步行的速度,然后又打量着于幼怡,问道,“这就是你家姑娘啊?”
“幼怡啊,快向翁叔叔问好。”于大海连忙嘱咐道。
于幼怡朝翁总点点头,“……翁总好。”
靠近她这边的翁慧语看了于幼怡一眼,突然“卟哧”一声笑了起来,笑容多有讥讽之意。
于幼怡面无表情。
“爸比,走嘛!咱们这是跑车,又不是牛车,你开这么慢干什么?”翁慧语嗔怪道。
翁总笑道,“老于啊,那个,我们先走一步了哈……呆会儿要不要搭我的顺风车回去?”
于大海连忙拒绝,“谢谢!谢谢了,真不用,呆会儿我还有事儿……您忙您的。”他是真有事儿,不但想去找下女儿的新班主任,混个脸熟再套个近乎;而且也想跑下商场和茶楼,看看能不能为将来的秋茶打开销售市场。
翁总笑笑,跑车绝尘而去。
于幼怡问爸爸,“他不是快倒闭了吗?怎么还开得起跑车?”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啊!”于大海只感叹了这么一句,然后话题又转移到了女儿的身上,“幼怡啊,到了学校呢,你就只管学习就行了,其他的事儿就少做,就是每天换下来的衣服啊,也可以等到周末的时候拿回家用洗衣机洗嘛……”
于幼怡不吭声,看了父亲一眼。
于大海还在哪儿喋喋不休,“……住进了宿舍以后呢,还是要跟同宿舍的同学搞好关系……这住在一块儿,关系还不好,日子就不好过啦……”
于幼怡突然笑了起来。
也不知为什么,她好像有些不好意思,便又低下头去,轻轻地“嗯”了一声。
接下来,父女俩一块儿去办了新生报到手续。
令人无语的是,于幼怡和翁慧语居然被分到了一个班!
高一一班。
一中高每一届的一班都是尖子班,班上会固定招三十个学生,十五个是面向全市招考回来的中考尖子生,以及十五个没有达到录取线,但约定俗成用钱来买分数的“达标生”。
于幼怡就是其中一个中考尖子生,而翁慧语则是达标生。
但于幼怡住校,而翁慧语是走读。
翁慧语办完了新生报道手续之后,就很高调的坐着她爸爸的那辆大红色保时捷敞篷跑车离开了,留下了一地……让同学们艳羡不已的目光。
于大海先把女儿送到了女生宿舍,还好脾气地跟于幼怡的新室友们笑呵呵地聊了一会儿的天,然后就下了楼,去找于幼怡的班主任。
前世,因为于大海遇车祸去世,于幼怡被李家收养,所以最终,于幼怡没能上成一中,而是跟着李东去了七中就读。
所以现在的同学对她来说,是真的一个也不认识。
但这也并没有什么关系,跟于幼怡住同一个宿舍的三个女孩儿,一个叫赵芳芳,一个叫杜娟,还有一个叫罗贝尔,大家都是年轻女孩子,嘻嘻哈哈的说话聊天,不一会儿就熟悉了。
四个人里,于幼怡和赵芳芳、杜娟都是尖子生,只有罗贝尔一个人是达标生。
而于幼怡稳重大方,赵芳芳沉默寡言但还是有问必答的,杜娟很活泼,而高挑健美的罗贝尔是宿舍里唯一的达标生,对着满宿舍的尖子生,她好像有些不太自在……
但不管怎么样,从目前看来,宿舍里的室友们似乎还是很好相处的。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是我人生之中……第一次吃到了新鲜的无花果的好日子!QAQ你们忍着、憋笑我!
跟我一样没吃过新鲜无花果的妹子们,可以去围观我的微博!无花果这种果子的果肉真是够奇葩,但味道还可以……
注意:有密集综合症的妹子不要去看~
已经吃过新鲜无花果的妹子们,快点交出你们吃过的比较奇葩的,少见的水果名字……我要一个一个的去征服!
第10章
于大海去见完了女儿的班主任,又跑回来领着于幼怡去了学校门口的小饭店去吃饭,还一口气点了三肉一菜。
跟着,于大海一边忙着招呼女儿吃饭,一边从兜里掏出了一件东西,很郑重地交给了于幼怡。
看着眼前精美的包装盒,包装盒上的那些看了让人觉得热血沸腾的广告语……于幼怡愣了好一会儿才明白过来,这是一部手机啊!
等等!
——宽屏智能手机?
现在这个时代就已经有智能手机了吗?
于幼怡记得自己前世上高中的时候,好像还在流行蓝屏诺基亚吧?怎么现在……
刚这么一想,她突然又反应过来了。
现在根本就不是她以前上高中的那个时代啊!
嗯,所以她应该要接受这个现实。
可仔细看看,这手机包装盒上印着的什么“分辨率2000X1000像素以上”,“像素密度1000”,“内存20G”,“机身容量120G”……
在这个年代,手机配置就有这么高?别是个山寨货吧?
于幼怡皱起了眉头,不悦地说道,“爸!你买这个干嘛?这得花多少钱啊?”
“你就别管花了多少钱了!反正你们学校也建议学生带手机去学校……所以爸爸给你买了一部中上配置的。反正咱们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就是了。这手机你先用着试试,要是不好用呢你再告诉爸爸,爸爸给你换个更好的!”
见女儿一直皱眉盯着手机盒,于大海又憨憨地笑,“……没事儿,爸爸有钱!再说了,以前你的初中同学都已经偷偷在用智能手机了,现在你都已经上了高中,用个中等价位的手机又怎么了?幼怡啊,你不要有什么心理负担,只要好好学习就行,爸爸现在自己做生意了……别的不敢说,供我姑娘念书的钱还是有的……”
“啊,对了,现在你开始住校了,过几天我也回去收拾收拾,搬到茶园去住,周末咱俩爷俩儿再回家,有什么事儿呢,你就直接打我手机……哎,这样吧,刚我看了下你的课程表,以后啊,晚饭后到晚自习前,你每天都给我打个电话吧……”于大海念念叨叨地说道。
对于一中鼓励高一新生入校时要带手机的这个要求,于幼怡还是有点儿百思不得其解。
但学校确确实实在录取书附件的入学通知上,明晃晃地写着“新生入学须知”,其中第一条就是建议家长为孩子准备一个手机,如果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孩子,可以打报告去学校租用一部二手手机,但手机卡必须要用学生身份证实名认证。
学校公然鼓励学生在校期间使用手机,于幼怡还是头一回听说。
她不禁开始对未来未知的高中生活产生了一丝兴趣。
见女儿一直不说话,只是盯着他给买的新手机看……
于大海继续解释,“幼怡啊,爸爸会给你办的是20G包月,速度可快啦!以后你要是想查什么资料呢,直接用手机查,要是20G的流量还不够使呢,只管告诉爸爸,爸爸再去给你续费……让着,可千万别去网吧啊,网吧里龙蛇混杂的……”
于幼怡的思绪被爸爸的话给拉回了现实。
爸爸刚才说,这手机比不上不足、比下有余?可分明她们的家都已经穷成了那个样子!想想这个家徒四壁的家,想想几乎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上的爸爸,再看看摆在一旁、包装精致高档的手机盒……
于幼怡心里有些酸溜溜的。
服务员过来上菜。
于幼怡一声不吭的,拿起筷子挟菜吃,动作又快又急。
**
新学期开始了。
高一一班的班主任陈老师采用班干部任命制,让十五个达标生无一遗漏的全部都当上了班干部,翁慧语是文艺委员,罗贝尔是学习委员。而十五个尖子生则无一遗漏的……连个组长都没捞上。
陈老师的做法,对于达标生来说,大约等于一种认可;对于幼怡来说,也正中下怀;可对其他的尖子生们来说,这就是一种耻辱了。
只不过,大多数尖子生们都是敢怒不敢言的。
猜也能猜到,在这个班上,成绩要靠尖子生们来拉高分数,学习氛围也要靠尖子生们来创造。可班主任却让一堆成绩差的达标生来管尖子生?
而达标生们通常都是家境比较好,性格又比较高调的学生。她们从来都不认为自己不优秀,相反,大多数人在面对家境一般或者贫寒的尖子生时,她们还总有些莫妙的优越感。
于是,刚开学才两个星期,高一一班的尖子生和达标生们之间的相处就变得泾渭分明起来。反正就是尖子生们不愿意搭理达标生,达标生也看不上尖子……
其实于幼怡对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