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宝层小心翼翼的问人祖曰:“不知前辈准备要我等在这里待多久。”
谢大神笑曰:“或许三年五载,或许十年八年,或许几百年吧。”
多宝~囧~
手机用户请浏览 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
………………………………
第九十二章 朝歌生变,有人反了
话说纣王将挖运河的工程委任给了费仲、尤浑二人,后两者简直高兴坏了,连忙按照纣王的旨意,将运河工程分摊给了治下八百诸侯。
要知道那八百诸侯贫富不均,实力更是相差悬殊。如最富裕的莫过于东伯侯姜桓楚,他所辖地域属于东鲁一带,背靠大海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在四大诸侯中算是最富裕的了。而最贫瘠的当属南伯侯鄂崇禹,他的属地在南方,路道不通,人丁稀少,当属最可怜的。西伯侯姬昌与北伯侯崇侯虎排在中间,日子倒也还过得去。
当纣王一旨挖运河的王命送达四大诸侯那里时,这些人有的高兴(南伯侯鄂崇禹),有的破口大骂(东伯侯姜桓楚、西伯侯姬昌与北伯侯崇侯虎)。
在东伯侯、西伯侯、北伯侯看来,挖运河一事只能对纣王和南伯侯有利,对其它人则有害,凭什么你们要挖运河却叫我等一起出钱出力,这于情于理都说不通啊。于是这三大诸侯阳奉阴违,故意用种种理由来推说,不想供给人力物力。
纣王虽沉迷于女色,但却并不表示他的政治智商是负数,稍稍一琢磨,便明白了四大诸侯对挖运河的态度。他首先褒奖了最为积极主动的南伯侯鄂崇禹,说他公忠体国,当为诸侯之表率。然后又下严旨要求其它三大诸侯务必在规定时间内将人力物力送到运河工程的前线,抗命者必将严惩。
这下子,东伯侯姜桓楚、西伯侯姬昌与北伯侯崇侯虎不淡定了,他们各施奇谋,想减轻自己的负担。
先说北伯侯崇侯虎,这厮的办法很简单粗暴,那就是去贿赂费仲、尤浑,让这两位监工将分摊到自己头上的任务稍稍削减一些。别说,这个办法相当有效,费仲、尤浑得了大量金银珠宝与美人,很是满意,他俩一合计,就把北伯侯崇侯虎的分摊人物削去了不少。
西伯侯姬昌也是个明白人,他见北伯侯崇侯虎的办法行之有效,便依着葫芦画瓢,给费仲、尤浑送去了大量金银珠宝和美人,结果不出意外,西伯侯姬昌的分摊任务也被削去不少。
既然总的分摊任务不变,现在有人被削减了不少任务,那么某些人就得增加分摊任务。
原本费仲、尤浑是这样打算的,他们准备大量收取东伯侯姜桓楚、西伯侯姬昌与北伯侯崇侯虎的好处,从而削减一部分加在他们身上的任务,最后统统加到南伯侯鄂崇禹头上去,毕竟这个挖运河的工程,对其是最为有利的,一旦建成,南伯侯的实力将大大增加。故而即使多分摊给他一些任务,想必他也不会多说半句怨言。
可料想不到的是,东伯侯姜桓楚完全不按费仲、尤浑的想法来,他在听到西伯侯姬昌与北伯侯崇侯虎竟然靠行贿的办法来削减自身分摊任务后,不但没有效仿,反而破口大骂费仲、尤浑是奸佞之臣,他还写书一封,派人交予他在朝歌的女儿,让其把费仲、尤浑贪赃枉法的事告知给纣王,让其斩了这两个奸臣,并取消挖运河的政令。
东伯侯姜桓楚为何会有这般底气正面与纣王来了个硬碰硬,一是因为其所辖属于富裕,当为四大诸侯之首,有人有粮来和纣王讨价还价。二是因为朝中有人,东伯侯姜桓楚的女儿便是大商的王后,纣王的原配夫人,称为姜皇后。而姜皇后为纣王育有二子殷郊和殷洪,且姜皇后又与黄妃、杨妃结为姐妹,那黄妃可是武成王黄飞虎的亲妹妹,所以变相的东伯侯姜桓楚又和武成王黄飞虎扯上了关系。有了以上种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和雄厚实力,东伯侯姜桓楚才有了底气直言上奏,请纣王收回挖运河的政令。
当姜王后委婉的将父亲东伯侯姜桓楚的书信拿给兴致正高的纣王看后,立时引发了天子震怒。纣王倒也干脆,直接命人传费仲、尤浑进殿问话,看看他俩是不是假公济私了。再者纣王也是想通过弄清此事来劝说一下亲戚东伯侯姜桓楚,让其乖乖配合挖运河的工程。
没过多久,费仲、尤浑接到王命就赶到皇宫来了,纣王当着姜王后的面,直接把东伯侯姜桓楚的书信丢给了他俩看,费仲、尤浑看完书信后亡魂大冒,连声叫冤,说他俩素来两袖清风,这贪污一事不知从何说起。
费仲更是指天发誓,若是大王不信,可派人去西伯侯姬昌与北伯侯崇侯虎处问问,看看他俩有没有向臣等行贿。(哪个傻瓜才会主动承认行贿,这岂不是自己往坑里跳吗,所以西伯侯姬昌与北伯侯崇侯虎是无论如何不会承认自己行贿了的…!)
纣王也不是糊涂蛋,他哪能不明白其中门道,于是对费仲、尤浑说:“卿等自言清白,而东伯侯信中却又言辞凿凿,朕实难定论。干脆这样吧,朕一面派人去西伯侯与北伯侯那里一问,另一面派卫士去卿等家中一搜,便知真伪。若果真如卿等所言,朕定会为尔等主持公道。”
费仲、尤浑听说纣王要派卫士去自家府上一搜,不但不担心,反而齐声说:“臣等愿意以此来以证清白,请大王派王宫卫士去下臣们的府邸搜查。”
纣王微微点头,便命卫士分别去费仲、尤浑的府邸搜查去了,同时他也走过场的派信使骑快马去问西伯侯姬昌和北伯侯崇侯虎,问问他俩有没有向费仲、尤浑行过贿。
那费仲、尤浑为何有这般底气敢义正严词的请纣王派卫士往自家府邸一搜,原因还得从他俩经常去天然居吃饭说起。
话说天然居的美食名声在外,连费仲、尤浑这等重臣都经常光顾,一来二去他俩就和志趣相投的申公豹混熟了。那申公豹何等了得,几句话就把费仲、尤浑说得服服帖帖的,反倒让这高官厚禄的两人对其恭谨有加。
前几日,申公豹突然来对费仲、尤浑说:“二位大人,大事不妙。我听子牙老哥说,两位的府上不日将出大祸,还望大人们早做应对。”
费仲、尤浑也知姜子牙神算的名号,待听得申公豹这么一说,都坎坷不安的问:“那神算老神仙可曾说过我等府邸将要遇见何等祸事没有?”
申公豹一脸为难的说:“我那子牙老哥说了,天机不可泄露,不然恐遭天谴。若是二位想避过此难,须得将家中金银珠宝等物全部都暂存他处,方能逢凶化吉,否则恐有血光之灾。”
费仲、尤浑深信不疑,他俩思索片刻,互相嘀咕一阵,然后对申公豹说:“贤弟,若不然我二人将家中金银珠宝尽数暂存在贤弟的天然居中,如何?”
申公豹故作惊讶的说:“二位仁兄如此信得过小弟?”
费仲、尤浑大笑曰:“谁不知你申贤弟的天然居日进斗金,且凭咱们三人的关系,不信你还能信谁。”
于是乎,当晚夜黑风高之时,费仲、尤浑便差家丁将府中财物尽数拉往了城外交给蒙面的申公豹,后者接收财物后又转了个大圈,使用神通将其搬回到了城中的天然居中。如此一来除了当事者三人外,其余人等均不知其中内情。
结果就有了眼下纣王要派王宫卫士去费仲、尤浑宅邸搜查,这两人不但不惊慌,反而气定神闲,心中直叹:“若非申贤弟提早告知,吾等此番大劫难逃,看来日后还得好好报答他才是。不过那东伯侯姜桓楚也太可恶了,今番度过劫难,定要他好看才是。”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去费仲、尤浑府邸搜查的王宫卫士们就回来了,他们如实向纣王和姜王后禀报说:“回禀陛下,娘娘。二位大人府邸已经仔细的搜查过了,其甚是清廉,别说金银珠宝没发现,就连那青蚨(商朝钱币)也没多少。”
纣王闻言大悦,对费仲、尤浑说道:“二位爱卿果然不负朕之所托,还跪着干什么,快快起身。”
费仲、尤浑三呼万岁。
纣王又转头对姜王后说:“朕都不用等西伯侯和北伯侯的信使回信便能猜到他俩要说些什么,现在看到了吧,你父所寄来的书信是多么的荒唐可笑,只为了一己之私就要陷害朝中大臣,还要朕收回挖运河的王命,真是可笑至极。汝可回书一封与你父亲,让其好好的配合挖运河的工程,这可是造福千秋万代的大业。”
姜王后还能说些什么,只好当着纣王的面,写下一封劝告东伯侯姜桓楚的书信,让其出钱出力为挖运河做贡献。
若是事情到此为止,双方说不定还有台阶可下,不至于直接闹翻脸。却不想那费仲、尤浑回去后,一商量,决定将那些从西伯侯姬昌和北伯侯崇侯虎身上削减下来的份额全都加到东伯侯姜桓楚头上去,以报其告状之仇。他俩还头头有道的对纣王说:“运河工程的分摊任务应按照诸侯的财力大小来划分,使贫者少出,富者多出,方能显示公平,是以最富庶的东伯侯理应为天下先,承担大头。”
东伯侯姜桓楚一纸书信非但没有扳倒费仲、尤浑两个奸臣,反倒是自己分摊的额度大大增加,岂能善罢甘休。姜桓楚与儿子姜文焕秘密商量一阵,决定效仿前方冀州苏护的样子,打出义旗反商,以此来胁迫纣王收回承命。
就这样,东伯侯姜桓楚一面派人悄悄潜入朝歌,将女儿姜王后和两个皇子殷郊、殷洪接出来,一面暗中整顿军务,准备随时竖起义旗。
手机用户请浏览 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
………………………………
第九十三章 姬昌下狱,哪咤闹翻天
纣王虽然没有原著那般荒淫无道,滥杀忠良,建酒池肉林寻欢,以炮烙之刑取乐,弄得人心离散,天下皆反的地步。但大势所趋,封神杀劫势在必行,纣王因为修建运河一事还是逼反了东伯侯姜桓楚。
一时间姜王后携皇子殷郊、殷洪出逃,结果行事不够周密,被纣王发现了。随后姜王后羞愤自杀而亡,而皇子殷郊、殷洪也被早已等候多时的阐教弟子广成子和赤精‘子救走并收为徒弟。
广成子收了殷郊为徒;赤精‘子则收了殷洪为徒,各自传授仙术,准备应对封神大劫。
东伯侯姜桓楚见女儿已死,再无和纣王和平共处的可能,随即便竖起了反旗,号召天下诸侯齐齐反商。
纣王见东伯侯反了,当即命令刚刚讨伐完冀州苏护,正在各回其地的西伯侯姬昌大军和北伯侯崇侯虎大军掉头东进,讨伐叛逆姜桓楚。
西伯侯姬昌心底里那是打一万个不愿意去讨伐东伯侯姜桓楚,在其看来打一个小小的冀州城都一波三折,何况是去攻打实力雄厚的东伯侯。再说了,纣王也忒不地道,一边要分派挖运河的任务给治下诸侯,一边又要自己等人出兵去打仗,这简直是竭泽而渔,怕是用不了几年,西岐就会被纣王给连累败光了。故而姬昌还是采取老办法,一走三停,准备让北伯侯崇侯虎的军队去打头阵,自己在后面保全实力,暗中谋划,看能不能再次化干戈为玉帛。
但是北伯侯崇侯虎上次就吃了这样的大亏,心里正憋着一肚子的怨气没有发泄,此时又见姬昌这厮故技重施,焉能不怒,他一面派人去朝歌觐见纣王,打姬昌的小报告。一边又重金贿赂了费仲、尤浑,让他俩帮着自己说话。
一开始,纣王对北伯侯崇侯虎写来的举报书将信将疑,他觉得这多半是北伯侯与西伯侯之间的误会,眼下正值用人之际,还是不要把矛盾扩大化的好。甚至纣王还觉得,自己治下的几大诸侯互相不和对自己而言乃是一件好事,这样才好分而治之。
纣王先是派人飞马传书给西伯侯姬昌,让其加快行军速度,与前面的北伯侯崇侯虎合兵一处。但是早已打定主意不当出头鸟的姬昌说什么也不肯照旨行事,他的理由是:自己病了…!
纣王接到回信,当即派遣了太医快马赶去西伯侯大军中为姬昌诊治,结果不言而喻,西伯侯哪里得了什么病嘛!他那乃是心病。太医也诊断不出病情,这事传回纣王这里,那意义就非同寻常了。这时收了崇侯虎好处的费仲、尤浑有乘机站出来为北伯侯崇侯虎抱不平,他们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拿出确凿证据,指出上次攻伐冀州之时,西伯侯确实严令过部下,命其一日三停,日行不过十余里,这等行军速度,不是故意为之那是什么。
在大量确凿证据面前,大臣们无一敢为西伯侯姬昌说话,甚至连武成王黄飞虎也对旁便的首相商容小声嘀咕道:“西伯侯此举的确坑苦了北伯侯,难怪北伯侯会上书告发他!”
纣王闻言大怒,再度派人去催促西伯侯姬昌加速进兵,否则严惩不贷。可惜后者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依旧对王命阳奉阴违,找各种理由来延迟进军速度,他甚至还一度离开大军,游山玩水了一番,并机缘巧合的收下了雷震子为义子,并交予专门来此间等候的云中子,拜其为师。雷震子也是西伯侯姬昌的第一百个儿子。(我勒个去,真是家大业大!)
纣王见状,火冒三丈,他命人传西伯侯立刻来朝歌面圣,暂时不用领军去前线打仗了。
姬昌虽知此行凶险,但考虑到无论如何也要保存西岐的有生力量,他只能只身赶赴朝歌,希望能从中周旋一二。
西伯侯姬昌来朝歌,那无异于是羊入虎口,有去无回。纣王根本连面都没见,直接就将其软禁了起来,并传令其子姬考(伯邑考)代父领军出征,以观后效。
…… ……
话分两边,却说那阐教诸仙纷纷下山收徒:广成子收了殷郊为徒;赤精‘子则收了殷洪为徒;云中子收雷震子为徒……十二金仙中没有收徒弟的仅有少数几人而已,其它尽数按照元始天尊李代桃僵的办法,收徒以应对神仙杀劫。而太乙真人就是那少数几个还没收到徒弟的其中一人。
若说太乙真人不急,那绝对是假话,若是收不到徒弟便有很大可能自己去应劫,这如何使得。怎奈元始天尊专门告诉过太乙真人,叫他去陈塘关候着,将有佳徒出世。
太乙真人来得慢了一步,他到的时候同为十二金仙的文殊广法天尊和普贤真人早就到了,他俩也是得了元始天尊的密旨,来此收佳徒的。
三个师兄弟一见面,均想:“好家伙!小小的陈塘关竟有这么多出色的弟子出世,真不知道是哪家祖坟埋对了地方。”
结果没多久,陈塘关守将李靖的大儿子金吒就出世了,金吒根骨非凡,被第一个来到此地的文殊广法天尊收为徒弟。
又过了几年,还是陈塘关守将李靖这一家又生了个根骨非凡的二儿子木吒,他也被普贤真人收为徒弟。
这下子,太乙真人算是明白过来了,李靖这一家真是非同凡响啊,自己的徒弟多半也要出在他们这家子身上。
果不其然,李靖作为丈夫很尽心,而她夫人殷氏也很尽责,没多久就为其产下了第三个儿子,哪咤。
这哪咤可不是一个安于平淡的主,他乃是灵珠子投胎。若要问灵珠子是谁?灵珠子原本是女娲娘娘座下的护法童子,因殷商纣王亵渎神灵,女娲动怒惩治昏君纣王,让灵珠子接法旨,下界投胎转世于陈塘关李靖门下,以助周灭商。据小道传言,这灵珠子也曾被人祖谢大神开发过智力…!曾今一度见了谢大神转身就跑(~囧~)。
殷夫人怀孕三年六个月,生下一个肉球。李靖以为是妖怪,就用剑劈开,里面的婴儿正是哪吒。太乙真人当即登门道贺,收他为徒,取名“哪吒”。
哪咤由于是灵珠子转世,故而学什么都快,没多久就将太乙真人传授给他的神通道法统统学会了,他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将以前害死过女娃,使之变成精卫的东海龙王三太子敖丙打死,还抽他的龙筋做为腰带要送给李靖。东海龙王到天宫上本,又在宝德门遭到他的痛打,还被他抓下四、五十片鳞甲,鲜血淋漓,狼狈不堪。闯下这“灭门绝户”的大祸,哪咤毫不在意,还轻描淡写地说是由于“一时性急”。(果真乃不是寻常人,不走寻常路…!)
若只是得罪了四海龙王一家,但凭阐教的名头,但也能压得下去,可惜哪咤半点都没消停,他拿着李靖珍藏的“乾坤弓”和“震天箭”玩耍,并且一箭就杀死了千里之外的骷髅山白骨洞截教石矶娘娘的门人,碧云童子。
想来石矶娘娘一门也该遭劫,她们骷髅山白骨洞岂是虚名,数以万计的白骨层层累叠,当中因果不知几何,她们不应劫谁人应劫。
石矶娘娘一见“震天箭”,便明白了肯定与陈塘关李靖一家脱不了干系,二话不说就将李靖拿来问罪。
李靖原本还和石矶娘娘认识,因为他曾今拜在阐教度厄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