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问道仙武世界-第2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商军已经全部进谷,姜子牙立刻命人摇动令旗,顿时西岐大军后军变前军,组成一道坚固的防线,在有理地形的配合下,抵挡住了商军的追击。

    黄飞虎也是员心智成熟的将领,他见对方突然变阵,心中琢磨:“莫非此地有伏兵,不可能啊!自己为了防止中埋伏,早早的就派出了多路探子,经过反复侦查,周围二十里并无西岐叛军的伏兵。那为何西岐人马……”

    还未想明白其中关键,就听得一声炮响,大军身后突然出现了一只西岐人马,从后杀来,领军的正是那善战的哪咤,这只人马就像是凭空出现的一样。

    一时间,攻守易主。

    西岐人马前后夹击伏击圈中的商军。只见哪咤变作三头六臂状,乾坤圈、混天绫、火尖枪齐出,手下无一合之将;杨戬的三尖两刃刀大开大合,直杀得黄飞虎所部人仰马翻,血流成河。

    黄天化不自量力,还想力挽狂澜,他拿出钻心钉,就要往不远处的杨戬打去。

    清虚道德真君早将这一切看得明白,大喝一声:“孽徒安敢一误再误,休怪为师容不得你。”言罢拿出五火七禽扇,对着黄天化就是一扇。

    五火七禽扇乃元始天尊得自分宝岩,而后传于清虚道德真君,此宝是一把五彩斑斓的羽扇,道道神韵散逸,恢弘气息弥漫周天,浩瀚神威镇压万古十方,此宝扇有凤凰翅、青鸾翅、大鹏翅、孔雀翅、白鹤翅、鸿鹄翅、枭鸟翅七禽翎羽,又有空中火、石中火、木中火、三昧火、人间火五火合成,威力岂是等闲。

    大罗金仙实力的清虚道德真君用五火七禽扇一扇,便将天仙后期境界的黄天化扇成了灰烬,一道真灵上榜。

    黄天化一死,清虚道德真君也多有些伤感,收了莫邪宝剑、钻心钉和玉麒麟,二话不说,径直回那青峰山紫阳洞去了。

    先锋大将黄天化身陨,让原本就士气大跌的商军立时崩溃,谁叫他们以前自己把黄天化吹嘘成了商军第一人,这下恶果显露出来了吧。

    武成王黄飞虎见爱子身亡,肝胆俱裂,骑着五色神牛,手提金攥提卢杵,不退反进,朝着杨戬打来。

    杨戬不慌不忙,把手中三尖两刃刀往上轻轻一架,便挡住了黄飞虎的进攻,再手中一转,反把武成王压制住了,招招不离要害。只十来个回合,就把黄飞虎挑下牛去,一命呜呼了。

    又一道真灵上了封神榜。

    武成王父子均已战死,张桂芳独木难支,哪里挡得住西岐大军的前后夹击,商军大溃,被西岐人马杀得血流成河。

    哪咤脚踏风火轮,三头六臂状直杀入商军核心,撞见了苦苦支撑的张桂芳,大喊道:“张桂芳早下马归降,免尔一死,吾等共享太平!”

    张桂芳大骂:“叛逆匹夫!捐躯报国,尽命则忠,岂若尔辈贪生而损名节也!”

    又杀了一个时辰,此番出战的几万商军被围于伏虎谷中,几乎被屠戮一空。张桂芳料不能出,大叫:“纣王陛下!臣不能报国立功,一死以尽臣节!”自转枪头一刺,撞下鞍鞒,一点真灵往封神台而去。

    自此,西岐大军完胜对手,一战尽雪前耻。

    姜子牙还想乘胜追击,破了商军大营,可等他领着刚刚大战完毕的西岐大军来到商军营前一看,只见对方防守严密,显然是早有准备…!再一打听,原来是张奎所部追击了一只西岐小队人马后,便转回了大营,组织留守大营的几万商军严密防守,故而没给姜子牙可乘之机,西岐大军遂鸣金回营。

    西征元帅战死沙场,只能由副元帅暂代元帅一职。是夜张奎连夜上书朝廷,请求援军,并命人在营门外高挂免战牌。

    纣王闻得武成王父子及张桂芳尽数战死,又怒又悲,几欲领军亲征西岐。

    正当文武百官苦苦劝纣王不要以身犯险之时,救星终于到了,来者不是别人,正是那三朝老臣,威名远播的闻仲,闻太师。

    闻太师前番刚刚打败了东夷,得纣王旨意,只留少许人马坐镇东夷,而他自领大军回朝,结果刚走到朝歌城外,还没进得城门,便听说武成王父子及青龙关总比张桂芳战死一事。

    闻仲大惊,连忙骑着一头墨麒麟就朝皇宫赶来,看样子是来请命出征来了……

    手机用户请浏览  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


………………………………

第一百一十八章  闻太师西征

    闻仲一进殿堂,百官鸦雀无声,连纣王也不由自主的安静了下来,可见闻太师的威望有多高!估计纣王小时候没少挨太师的板子,故而对他多有敬畏之心。

    “启禀陛下,老臣闻仲愿意领大军再伐西岐。”

    纣王一听,龙颜大悦,但心里颇有些愧疚,说:“太师忠勇,寡人素来知晓,只是太师刚刚讨伐东夷回来,还未歇息片刻,又要出征西岐,这如何使得。”

    闻仲答曰:“天下皆知武成王英雄了得,今不幸命丧于西岐。诸侯闻之,蠢蠢欲动。姜尚有何本领,挫辱朝廷军将?”闻太师当中一目睁开,白光有二尺远近,只气得三尸神暴燥,七窍内生烟。(三只眼的就只有闻仲和杨戬)

    话说这闻仲乃是截教在商朝的代言人,他早年拜入金灵圣母门下学艺多年,金木水火土遁变化烂熟于胸,墨麒麟须臾千里,执雌雄双鞭,头生三眼,中间一目神通,白光数尺,可辨奸邪忠肝、人心黑白,为商朝太师,截教中颇有人缘。而闻仲在商朝的身份更非同凡响,他乃三朝元老,在纣王的祖父商王文丁时期,尊师命下山辅佐商朝天子,为保商朝基业,殚精竭虑,东征西讨,镇朝歌江山、稳殷商气数,为人刚正不阿,甚有威望,对商朝忠心耿耿,有先王赐予的打王金鞭,上打昏君,下打奸臣,纣王亦敬重和害怕。

    纣王感概曰:“太师要伐西岐,为孤代理,再无忧亦!”命左右速发黄钺白旄,得专征伐,大商的一众将校,尽由闻太师调遣,任何人不得阻拦。又命首相商容,王叔比干负责大军的粮草供应,以免去闻太师的后顾之忧。

    闻仲知道四方诸侯都在虎视眈眈的看着大商动静,片刻都耽搁不得,立马开始着手征讨西岐的事宜,几日后便祭宝纛旗。纣王亲自饯别,满斟一杯,递与闻太师。

    太师接酒躬身奏曰:“老臣此去,必克除反贼,清静边隅,灭了四方诸侯不切实际的野心。”

    纣王:“太师此行,朕自无虑,候太师佳音。”

    闻太师对着纣王一拜,遂翻身上了墨麒麟,带着三十万大军,朝着西岐进发。

    闻仲带领三十万大军讨伐西岐的消息,如风吹一般,迅速传遍了四方诸侯,八百诸侯素来畏惧闻太师的威名,不禁都为西岐能不能挺住这次攻击而捏了一把汗。

    西岐城中,申公豹、药师佛等人也在讨论这派兵去支援前线作战的姜子牙。

    申公豹对在场的大夫们建议:“此番凶险,非全力以赴不可取胜,依我之见,应速发援军去姜首相处,与他大军汇合,方能有备无患。”

    上大夫散宜生话曰:“申大夫所言甚是,奈何姜首相前番已经带领西岐的大部分人马出征了,此时城中除了少量王城卫士以外,再无它军可派,如何使得。”

    众大夫也议论纷纷,说白了不是他们不想派援军去帮助姜子牙,而是根本没有援军可调派的。

    申公豹早有准备,成竹在胸的说:“此事易尔,只要诸位下定决心,二十万大军唾手可得。”

    众人纷纷不解,心想:“申公豹好大口气,一下子就来二十万大军,这不是忽悠人嘛…!切看他如何分说。”

    散宜生:“还请申大夫明言。”

    申公豹笑了笑,细细解释道:“此番殷商派太师闻仲领三十万大军伐我,不外乎就是准备杀一儆百,威震四方诸侯,故而诸位不要再抱有以战谋和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此战不是他死就是我亡。所以我建议,把西岐地界上凡超过十六岁的男子尽数征召入伍,调往前线,而各位大夫家中的家丁护院也统统集合起来,归姜首相调派。再者,明王、武王统统去前线作战,以安军心。如此一来,方可与闻仲大军旗鼓相当。”

    众人一听,不由都惊呆了,申公豹这是在赌西岐的国运于一战,若是败了,那便是国破家亡了!但回过头来一想,好像也是,若是前线败了,留着家丁护院又有何用,若是西岐亡了,纵有再多青壮,还不是为殷商作了嫁妆。

    有大夫坦言:“申大夫所言有理,本该如此,只是有一事尚有疑虑,那就是二十万青壮没有经过训练,不熟悉战阵,纵然调派到前线去,到底能够发挥什么作用,还未可知。”

    申公豹心想:“此番乃是神仙打架,凡人士卒上去不过是充个门面罢了,哪里还有他们出手的机会…!”但口中却答:“姜首相熟知兵法,自会调度得当,让这些个青壮们现学现用,不必多虑。”

    众人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只能同意申公豹的意见,在西岐境内将十六岁以上,四十岁以下的男子尽数征召入伍,开赴前线,得兵马二十七万有余,大大超出了预期效果。

    姬考、姬发、申公豹、药师佛和西方教的一众光头们也全都齐聚在了姜子牙大营中,与姜子牙、杨戬、哪咤、韩毒龙、薛恶虎等人一起谋划对敌策略,而后方则由上大夫散宜生督办粮草事宜。

    姜子牙得援军二十七万有余,加上之前的八万多精兵,共计三十五万大军,黑压压的一片营地,一眼望不到边。

    以老姜的看法是,新军未加操练,未经战阵,如何是商军的对手,来日决战,怕是会误事,还不如乘着闻仲大军还未到的时候,仗着人多势众,先拉出去和张奎所带领的四五万商军残部先打上几仗,让新来的士卒们熟悉一下战场,以战代练,加速他们的成长。

    别说,这个办法还真不错,那张奎所部就那么四五万人,如何是老姜三十五万大军的对手,怎敢出营接战。是以接下去的二十几日中,姜子牙派各部轮流去进攻商军大营,不求杀敌建功,只求让新来的士卒们熟悉战场,尽快成长。早上、中午、傍晚甚至深夜都有西岐周军在进攻商军大营,搞得人手不足的商军疲惫不堪,士气几乎跌落至了谷底。若不是张奎英勇非凡,每战都身先士卒鼓舞士气,只怕商军将士们早就崩溃了。

    二十多日后,西岐周军各部斩敌一万有余,自损也一万多人,收获了大量的战阵临敌经验,这才撤去,因为闻太师所带领的商军大队到了。

    话说闻太师大军实际到达日期比预计的晚了两日,为何如此,因为闻太师在行军途中经过黄花山,偶遇辛环、邓天君(邓忠)、张天君(张节)和陶天君(陶荣),花了些功夫收服了他们四人,让其为商军效力,故而迟了两日。

    其他三将暂且不说,那辛环简直就是雷震子的翻版,二翅空中响,头戴虎头冠,面如红枣色,顶上宝光寒,锤钻安天下,獠牙嘴上安,一怒无庶挡,飞来势若鸾。

    话不多说,闻太师令着三十万大军到达张奎大营,与之一交接,张奎就又变成了副元帅一职,辅佐闻太师平定西岐之乱。

    闻仲先很是肯定了张奎等人临危不乱,力挫强敌,守护了大营,并鼓励他再立新功。

    张奎向闻仲禀报说:“太师明鉴,武成王之死非战阵之过也,乃是西岐一方多有能人异士相助,据末将所知,目前西岐叛逆已得上百位能人异士相助,不可大意也!”

    闻仲一听,不由心中一惊,上百位能人异士相助,这会产生什么样的威力,他自是在清楚不过了。

    见闻太师久久不语,张奎更向其建议:“太师,不若我等也以大商的名义,广邀能人异士前来助我可否?以大商的实力,以太师的威名,不愁没有能人异士前来相助,料定不会输与西岐。”

    闻仲眼前一亮,心中肯定了张奎的建议,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的师兄弟们。

    一旁的辛环、邓忠、张节和陶荣立功心切,见太师一仗未接,便有再去寻帮手的念头,连忙齐齐站出来说:“太师勿忧,量西岐不过是仗着些左术侥幸得胜罢了,明日我等去战他一战,便知分晓。”

    闻仲一听,觉得有理,一战未接便去寻帮手,这要是让同门师兄弟们知道了,难免笑话自己,遂决定先打上一仗看看再说。

    竖日,商军出动十万人马朝西岐周军压去,军势甚为雄壮。只见那满空杀气,一川铁马,兵戈映日,征云五色,旌旗飘扬,千枝画戟,万口钢刀。鞭抓将士尽英雄,打阵儿郎凶似虎;不亚轩辕破蚩尤,一座兵山从地起。

    西岐一方的姜子牙等人观看后,叹曰:“闻太师平日素有将名,今观如此整练,人言尚未尽其所学。”遂紧闭营门,不与出战,谋求退敌之策。

    姜子牙等人正在商议间,突然闻得亲卫来报:“闻太师差官下书来了。”

    众人让来者进来。

    不多时,邓忠大步流星的就走了进来,将闻太师所写书信递给了姜子牙,后者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成汤太师兼征西天宝大元帅闻仲,奉书丞相姜子牙麾下:盖闻王臣作叛,大逆于天;今天王在上,赫赫威灵。兹尔西上,敢行不道,不遵国法,自立为王,有伤国体;复纳叛逆,明欺宪典。天子累兴问罪之师,不为俯首伏罪,尚放大肆猖獗,拒敌天吏,杀军覆将,辄敢号令张威,王法何在?虽食肉寝皮,不足以尽厥罪;纵移尔宗祀,削尔疆士,犹不足以偿其失。今奉诏下讨,你等若惜一城之生灵,可速至辕门授首,候归朝以正国典,如若抗拒,真火炎昆冈,俱为齑粉,噬脐何及?战书到日,速为自裁不宣。”

    姜子牙等人均不以为意,暗想:“好大口气,看你日后如何身亡上榜。”老姜更是直接回书一封,简简单单的写着:“三日后战”。

    邓忠得书,径直回商营复命去了,且看三日后商周两军如何大战。
………………………………

第一百一十九章  截教门下纷纷入场

   

    转瞬三日,两军大战于野。

    两军阵前,闻太师和姜首相先来一阵口炮对决。

    闻太师大骂曰:“姜子牙,闻你乃昆仑名士,为何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姜子牙回敬道:“玉虚门下,周旋道德,何敢违背天帝?上遵王命,下顺军民,奉法守公,一遵于道。克勤天戒,分别贤愚,佐守本土。不放虐民乱政,稚子无欺,民安物阜,万姓欢娱,有何不安事体之处?”

    闻太师曰:“你只巧知于立言,不知自己有过。今天王在上,你不遵君命,自立明王、武王,欺君之罪,孰大于是?明知欺君,安心拒敌,叛君之罪,孰大于是?及至问罪之师一至,尚不认罪,擅行拒敌,杀戮军士命官,大逆之罪,孰大于是?今吾自至此,犹恃己能,不就降服,竟自与兵拒敌,巧言饰非,真可令人痛恨!以上种种,哪条都是诛灭满门之罪,尔竟然还敢说不知何罪!”

    子牙笑而答曰:“太师差矣!自立明王、武王,固是吾国未行奏请,然子袭父荫,何为不可?况天下诸侯尽反成汤,也是欺君不成?只是人君先自灭纲纪,不足为万姓之主,因此皆背叛不臣,此其过岂尽在臣也?先有东夷,后有冀州苏护,再到东伯侯姜桓楚,莫非皆为臣下之过否!纣王不体恤百姓,滥用民力,四处征伐无度,又开挖运河,百姓了无生计,安能不反。”

    闻太师口炮对决干不过姜子牙,反被羞得老脸通红,怒曰:“逆贼恶贯满盈,还来强辩。哪一员将官先把反贼拿了?”

    话音刚落,邓忠就急忙站出来抢功来了。

    邓忠大叫一声:“末将愿往”,挺马冲出,来取姜子牙。

    西岐这边见了,刚刚来到姜子牙大营报道的玉虚三代弟子金咤连忙迎了上来。话说这三日间,玉虚宫三代弟子大部分都集结到了姜子牙麾下,听其指挥,除了原来的杨戬、哪咤、韩毒龙、薛恶虎以外,又来了五龙山云霄洞文殊广法天尊的徒弟金吒、九宫山白鹤洞普贤真人的徒弟木吒、夹龙山飞云洞惧留孙的徒弟土行孙、金庭山玉屋洞道行天尊的徒弟韦护(他和韩毒龙、薛恶虎为同门师兄弟)、终南山玉柱洞云中子的徒弟雷震子。(这厮还是姬昌名义上的义子,和姬考、姬发有某种程度的联系。)

    金咤对上邓忠,杀得难分难解。

    辛环、张节和陶荣见状,齐齐赶出,加入战团。

    西岐众将也不甘落后,木吒、韦护、雷震子纷纷上阵,乱战一团。

    众将一场大混战,来来往往,冲冲撞撞,翻腾上下交加,只杀得天愁地暗,日月无光。

    渐渐的西岐一方玉虚三代弟子们就开始压着商军将领打了,毕竟他们实力要高出对方一筹。

    闻太师见自己一方的众将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