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问道仙武世界-第2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千年狐狸精宽慰道:“陛下勿忧,只要陛下能先成天庭之客,享受万载元寿,将来说不得还有机会面见人祖,若是机缘到来,吾也会在人祖面前为陛下好言。”

    纣王下定决心,拍板言道:“既然天意如此,周代商兴已是定局,那孤已经明白该怎么做了,明日早朝,自有定论……”


………………………………

第一百七十二章  后悔莫及的人们(一)

    朝歌殿堂,文武百官齐聚,他们当中的部分人虽然对未来前景忧心忡忡,但绝大多数人还是知道的,朝歌城防御坚固,一时半会失陷不了,可以从长计议。

    纣王上得殿来,坐于王座之上。

    群臣口呼万岁。

    不等一旁的宦官发话,纣王今个自己出言问道:“今日卿等有何奏报?”

    首相商容也没想那么多,率先站出来答曰:“启禀陛下,朝歌城里百姓安稳,并没有因为贼军的到来而慌乱,可见军民一心,共抗外敌。”

    苏护也上前一步奏曰:“启禀陛下,城外的西岐叛军并无异动,想必他们一时半会还凑不齐攻城器械,等贼军准备妥当之时,怕是天气早已转凉,正中我军之计。到时我军便以逸待劳,痛击贼军于朝歌城下,还世间一个朗朗乾坤。”

    群臣纷纷附和。

    纣王心中早有打算,只见其话锋一转,说:“两军长期对峙,消耗巨大,于国于民皆不利也,朕思前想后,决定主动出击,一战定乾坤。”

    此言一出,群臣惊愕万分,心想纣王怎么说变就变了。

    王叔比干上前一步,谏言道:“陛下三思,此时出战,胜负各半,凶吉难料,莫不如还是按照原计划,按兵不动,以拖待变的好。”

    纣王不语。

    苏护也谏言曰:“陛下万万不可轻动,此时急于求战的乃是西岐叛军,而我军有城池作庇护,无论补给还是御寒等方面,远胜敌军,如何能反其道而行之。”

    纣王依旧不语。

    首相商容带着群臣纷纷下拜,请求纣王收回承命。

    纣王本来打定主意要出城决一死战,纵然身死也混个封神榜上的神位,但看到一群殷商大臣苦苦哀求,却又狠不下心来,只能就此作罢,宣布散朝,自个回寝宫去了。

    群臣见纣王离开,还以为劝住了陛下那不切实际的想法,各自散去,处理军政事务去了。怎料午时未到,一个消息就把原本就惶惶不安的众臣惊呆了…!“纣王带着两百亲卫军,打开城门,直奔西岐叛军大营而去。”

    无数大臣脑袋发懵,完全搞不清楚状况,心中均想:“纣王是不是得了失心疯,他这是要去干什么?”

    死忠于纣王的大臣们,赶紧点齐兵马,追了出去,但更多的殷商权臣,见大势已去,干脆装作不知,作壁上观。

    纣王一路行来,不断有忠于他的大臣追赶过来,苦苦哀求,请其返回朝歌,但纣王视而不见。

    首相商容、王叔比干、元帅苏护、苏全忠、王族殷破败、殷秀成等人相继赶到,他们或多或少的带来些人马,使得纣王身边也聚集了不下五万精锐。(其中绝大部分都是苏护临时调来的)

    纣王环顾四周,不见南伯侯鄂崇禹、鄂顺父子,同时也没看见素来表现得忠心耿耿的飞廉、恶来、费仲、尤浑之辈,不由心中感叹万千。

    又等了片刻,见再无人来,纣王才说:“诸卿真乃忠臣也,实话告诉卿等,此番出战……”

    众卿听得纣王一说,不由得都惊呆了,谁曾想到,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纣王竟然打的是封神榜上的神位。再细细一想,众臣便都明白了,人间百年纵然风光无限,富贵荣华,但如何比得上去天庭享福,单单是那万载元寿,就胜过人间皇位百倍。

    后方的朝歌城中冒起一股黑烟,看样子是皇宫方向,纣王见状大笑曰:“哈哈哈哈~~~~我已命贤妃(千年狐狸精)持我诏令遣散了宫中守卫、侍女,并一把火烧了皇宫,此番再无顾忌,当直冲西岐大营。”说完一马当先,朝西岐大营方向冲去。

    已知内情的群臣也纷纷拍马赶上,准备共赴国难。

    武王姬发和姜子牙等人早就接到了探子回报,说有一小股商军出城直扑我军大营而来,其势甚猛。

    姬发甚是疑惑的问:“莫非这小股商军中有能人异士,可以少胜多?否则他们安敢如此猖狂。”

    姜子牙身为修道之人,自然知道天地间有不少大能,这些个大能举手投足间便可以移山倒海,谈笑风生中就可让大军覆灭。于是老姜不敢轻敌,连忙命杨戬、哪咤带兵十万,前去迎敌。

    纣王和群臣抱着必死之心,气势不可阻挡。

    杨戬和哪咤所带的十万人马,刚到阵前,就迎来了对方的猛烈攻击。

    纣王如同吃了大力丸一般,身先士卒,径直撞入周军阵中,大开杀戒,力如三春茂草,越战越有精神。

    一众商军见纣王尚且如此,安能落后,全都一声怒吼,冲杀过来,把摸不着头脑的周军前锋杀得人仰马翻。

    杨戬和哪咤呆瓜了(~囧~),他们大小征战数十场,还从未见过这般无赖的打法,上阵一句话不说,直接就开干,而且还像是对待杀父仇人一般,这简直就是来拼命的…!

    十万周军竟然敌不过五万商军,被杀得节节后退。

    杨戬心思灵敏,见状不妙,连忙派人回大营搬救兵。

    姜子牙闻讯,还以为商军又有什么高人加入,所以才这般神勇,于是他又派了金咤、木咤、雷震子领兵十五万去支援。

    前前后后二十五万周军一汇合,这才挡住了五万商军的疯狂进攻,并且转守为攻,开始绞杀商军。

    首相商容、王叔比干首先阵亡,他俩本是文官,怎经得住这般厮杀,两道真灵上榜。只是他二人这一上榜,西岐大营中的姜子牙立马就感觉事情有些蹊跷了,心道怎么连商容和比干都上阵肉搏来了?

    哪咤眼尖,一眼就瞧见了苏护,刚开始他还以为是自己眼花看错了人,再定眼看来,还真是苏护。

    小哪咤兴奋不已,连忙脚踏风火轮,手持火尖枪冲了过来。

    苏护虽然有帅才,但肉搏能力却不怎么样,怎是哪咤对手,还好旁边有苏全忠帮忙,父子二人同战哪咤。

    不多时,哪咤丢出乾坤圈,正中苏全忠前胸,将其打下马去,一命呜呼了。再变出三头六臂的神通复战苏护,几下子便将其击杀。

    又是两道真灵上榜。

    手持封神榜的姜子牙见苏护父子也齐齐上榜,更是惊讶万分,心中仿佛猜到了什么,但又不敢肯定。

    纣王、殷破败、殷秀成被众多周军围困在核心,全然无惧,左劈右砍,往来冲杀,好不威风。

    玉虚宫三代弟子常常听人说纣王乃无道昏君,只会沉迷于酒色,却无半分本领,但事实上谁也没见过纣王,更无从把阵上这员英勇善战的骁将与昏庸的纣王联想到一起。

    杨戬挺着三尖两刃刀来战纣王,又有金咤对上了殷破败、木咤对上了殷秀成。

    只数个回合殷破败、殷秀成就被双双击杀,两道真灵上榜。

    腾出手来的阐教三代弟子们,齐聚在纣王身边,左右围攻,厮杀得好不惨烈。

    纣王眼见跟随自己的群臣相继阵亡,心中更无牵挂,全身龙气不要命的涌出,使其攻击力猛然提升,突然间奋起一刀砍向金咤,根本不顾左右打来的攻击。

    金咤没料到对方如此凶狠,竟然放弃防御,一心要自己的小命,连忙遁走,只可惜为时已晚,眼见其就要小命不保。

    “当”的一声响,杨戬的三尖两刃刀及时出现在金咤头顶,帮其架住了致命一击,但饶是这样,金咤仍旧是吓得个半死。

    哪咤的火尖枪、雷震子的电锤、木咤的吴钩双剑齐齐没入纣王的身体当中……

    一代人皇就此陨落。

    纣王一死,剩下的商军再无斗志,纷纷请降。直到这时,阐教三代弟子们才从降兵口中得知,那员英勇善战的骁将竟然就是纣王…!众人面面相觑,失了方寸,因为自己等人手刃人皇,这因果大了去了,如何是好(~囧~)。

    后方手持封神榜的姜子牙这时全都明白了,定是纣王等人一心求死,才出城死战,好博个封神榜上的有缘人。

    别说,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当纣王真灵上榜后,封神榜立刻发出一阵耀眼夺目的光彩,显示众神归位,封神杀劫已完。

    远在万里之外的众圣,纷纷有此感应,连声称善。

    天庭的玉帝昊天自然也是欣喜不已,此番封神杀劫最大的受益者就是他,乐得放声大笑。

    当姜子牙把纣王身死的消息告诉武王姬发时,后者犹自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武王姬发向姜子牙问曰:“首相,说来简直不敢相信,那纣王为何这般行事,莫非有什么内情是本王不知道的吗?”

    姜子牙见封神杀劫已完,也就不再掩饰,将神仙杀劫一事给姬发和盘托出,后者听完半天说不出话来。

    半响,姬发才问道:“如此说来,前后阵亡的两军将领中,上榜者比比皆是?”

    姜子牙点头称是。

    姬发又问:“我大哥姬考可在其中?”

    姜子牙:“明王殿下自然傍上有名。”

    姬发:“那纣王可在其中?”

    姜子牙也点了点头。

    武王姬发这时才明白过来,为何前有姬考,后有纣王都做出些匪夷所思的举动来,他们分明就是冲着天上的神位去的。

    姬发抱有一丝侥幸心里问:“倘若本王此时也不幸身陨,首相可否让我上得封神榜?”

    姜子牙…!“武王殿下明鉴,封神榜已在纣王身陨上榜时完结了,故而我也无能为力。”

    姬发……


………………………………

第一百七十三章  封神后事,和天道协商

    申公豹回来了,这厮一脸洋洋得意的神情,直让姜子牙和武王姬发又惊又喜。

    姜子牙喜曰:“贤弟,你果真还活着,真是想煞为兄亦!”

    申公豹回答道:“让姜兄牵挂了,实乃我之过也!”

    姬发问:“上大夫,自从你跟随吾兄(姬考)出征以后,就杳无音信,到底去哪了?又发生了何事?”

    申公豹也不正面回答,反而话锋一转说:“封神杀劫已完,吾也该回师门静心修行去了,此来专门向武王和姜兄告别的。”

    此言一出,不光姬发愣住了,连姜子牙也目瞪口呆。

    姜子牙忙问:“贤弟,不知你师从何处?”

    申公豹颇有些得意的回答:“师从北俱芦洲问道宫。”

    “什么,你竟然是问道宫门人!”

    “然也。”

    申公豹和姜子牙之间的一段对话,让已经上不了封神榜的武王姬发又看到了一丝希望。

    姬发殷切的向申公豹说道:“不知申大夫可否为本王引荐一下,让我也去面见人祖,聆听大道。”

    申公豹回曰:“人祖早就有言,既为人皇,便和问道宫无缘。说得更准确点,凡间的人皇,与仙道无缘,否则人皇一旦修行有成,元寿万年,那岂不是坏了天道规矩。”

    姬发还不死心的问:“我愿传位与他人,然后拜入问道宫可否?”

    申公豹还是摇了摇头。

    姬发不由得心中大怒,暗想:“好你个申公豹,好你个姜子牙,尔等不是问道宫门下就是玉虚宫高徒,竟然合伙瞒着本王,使我失去了一步登天的机会。结果倒好,你俩完成封神杀劫一拍屁股准备回山享受无限元寿去了,可本王只有区区数十载光阴,如何甘心。”

    正在此时,殷商的一众大臣们来帐外请降。

    费仲、尤浑、飞廉、恶来、南伯侯鄂崇禹父子等上百殷商权臣,顶着风雨,齐刷刷的来到西岐大营外请降。

    姬发正在气头上,正找不到出气筒,此刻听闻这一群不知廉耻的小人们来请降,更是怒火中烧,头也不回的吩咐亲卫:“去,把来此请降的奸臣们尽数绑了,推至军中斩首示众。”

    姜子牙忙劝到:“武王殿下,天下已平,不可多造杀孽,还望……”

    姬发斩钉截铁的说:“勿需多说,吾意已决。”

    亲卫领命而去,不多时便听见一阵呼喊求饶之声,再后来便没有了动静。

    申公豹何等的心思敏捷,怎会不知姬发心中所想,他也不说破,只一拱手,化作一道流星而去。

    姬发见了,心中更是生气,直接带领大军进了朝歌城,对一众以前的殷商贵族展开了史无前例的大清洗,直杀得朝歌血流成河。

    又过了几日,元始天尊让白鹤童子给姜子牙传来玉符金册,叫他筑起高台,敕书封神。

    姜子牙迎接玉符金册,供于香案上,望玉虚宫三跪九叩,然后才前往封神台主持封神仪式。

    早有清福神柏鉴来接,姜子牙捧符册进了封神台,将符册在中供放,沐浴更衣,拈香金鼎,酌酒献花,绕台三匝。

    礼毕,姜子牙才曰:“太上无极混元教主元始天尊敕曰:呜呼!仙凡路回,非厚培根行,岂能通神鬼途分,岂谄媚奸邪所觊窃?纵服气炼形於岛屿,未曾斩却三尸,终归五百年后之劫……”

    洋洋洒洒一大堆官腔,说了好半天都没说完…!

    终于,姜子牙宣读敕书毕,将符供放案桌之上,乃全装甲胄,左手执玉虚杏黄旗,右手执打神鞭,站立中央大呼曰:“柏鉴可将封神榜张挂台下,诸神俱当循序而进,不得搀越取咎。”

    柏鉴领命而去。

    接下来,就是一大堆在封神杀劫中阵亡的将领或修道者上前听封了。

    由于此番封神争斗,并未像原著那般由截教一家独输,而是西方教、截教、阐教出了大头,凡间文武补齐不足之数,故而姜子牙此番封神,尽量做到了公平、公正,他把封神榜上的有缘人按照实力、威望等因素都考虑了在内,一一封神。

    首先是阐教一方以文殊、普贤、慈航、惧留孙等法力高强为首的阐教弟子,俱被封以正神高位,直接听令于玉帝昊天。(杨戬、哪咤、金咤、木咤、雷震子、土行孙等人则没有上封神榜,因为此时封神榜人数已够,不需要他们上榜充数,甚至不少人还一门心思的想上榜都上不了呐…!)

    截教一方则是以闻仲、罗宣、吕岳等人为首,前前后后阵亡的截教弟子数量相当惊人,尤其是在万仙阵一役中,陨落的就不计其数,这么多弟子全都安排在闻仲等人麾下,协助玉帝运行周天星辰,也可谓是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西方教上榜的百多名门人,法力最高的当属药师佛,自然一众光头就被安排在了药师佛手下当差,这样西方二圣的面子上也过得去。

    至于那些个上榜的凡人,以纣王和明王姬考声望最高,所以姜子牙干脆将商、周双方上榜人士一分为二,原属殷商一方的,仍旧归属于纣王麾下;那些西岐一方的,全都安排到了姬考这边,也算是一种巧妙的平衡吧。

    三百六十五位正神、一万四千八百个群星恶煞、神将仙官尽皆敕封完毕,那封神榜便金光一闪,随即消失不见。

    下一刻,远在天庭中的玉帝昊天,面带笑容的拿着封神榜,喜悦之情跃然纸上。

    做完这一切,姜子牙就准备和白鹤童子一起回昆仑山了,不料却被后者所阻。

    白鹤童子对姜子牙说:“师尊有令,姜师兄暂时不必回昆仑山去,而是留在人间享受一世荣华富贵。”

    姜子牙有些不解的问:“这是何意?”

    白鹤童子解释道:“姜师兄不必多心,师尊此意,乃是为我阐教千万年的基业考虑,你想想看,封神杀劫之后便是百家争鸣,我阐教师兄弟们之前为了恢复修为,发下了那么多宏愿,焉能不去兑现。是以师尊着你在人间享受一世富贵,乃是让你为将来的百家争鸣打好基础,最好是列土封疆,建立一国,广传我阐教教义。等你一世轮回后,我再接你回山,享受无尽元寿。”

    姜子牙一听,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遂依计行事,继续辅助武王姬发,只等着列土封疆。

    别说,老姜还是有点心眼的,他明知道姬发因为封神一事对自己多有不满,故而想了个办法。

    姜子牙一脸歉意的对姬发说:“武王殿下,之前是臣考虑不周,只为了西岐千百年基业着想,为考虑到殿下个人意愿,事已至此,悔之不及。所以老臣心甘情愿的陪伴殿下一生,我也不回玉虚宫去享福了,就在此全心全力的辅佐殿下便是。”

    这小算盘打得真响…!陪姬发一生,再怎么算来,那也只是数十载光阴而已。数十载后呐?姜子牙没说,他自然还是要回玉虚宫去滴!

    姬发到底年轻,没想那么远,他只觉得姜子牙这么做远比申公豹够意思多了,还感动得不得了,直接把营丘(后改称临淄)一带的土地分封给了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