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问道仙武世界-第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虎王找到了突破之法,激动得好几晚没睡觉!他二话不说,直接把所有政务交给了魏征、凌敬等人处理,把军务交由李靖负责,自己则安心修炼起来,但刚过了一个月,修炼事宜就被人生生打断,原因是瓦岗军战败了。

    风头正盛的瓦岗军是如何战败的呐?这话还得从李密战胜了宇文化及后说起。

    自从李密战胜了宇文化及带领的晓果骑后,这厮就自认为天下再无敌手,逐渐骄傲自大起来,可他也不想想,手下的精兵劲卒,大多在与骁果骑一战中战死,而新招降的骁果骑又人心未定,再加上他杀死翟让一事,让很多瓦岗老人都心怀不满,就差最后一点火星就要爆炸。

    李密准备先把手下败将王世充干掉,夺了东都洛阳,然后再与晋阳的谢天虎和长安的李渊争天下。他之所以有信心一举拿下洛阳城,原因在于瓦岗军前前后后与洛阳王世充的军队打了大大小小百多场仗,其中瓦岗军占据绝对优势,有一次差点打得王世充几乎全军覆没,现在洛阳城中就那么几万守军,而瓦岗军则有三十多万人马,双方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

    再说洛阳城中的王世充,他也怕啊!他担心城中有人里应外合,引瓦岗军入城,到时候就大事不妙了。他与手下的官军双手尽沾满了瓦岗军的鲜血,双方绝无和解共存的道理。于是呼,王世充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抢先一步,率兵杀掉了城中反对他的人,从此独掌大权。

    王世充心想,与其等瓦岗军休息整顿好了来打自己,不如自己主动去攻打疲惫的瓦岗军。他准备带多少人马去攻打三十万之众的瓦岗军?两万人!真是个大胆又疯狂的计划,绝对是破釜沉舟一击。(老王也是个有魄力的人,虽然他屡战屡败,但别人敢于用老本去再次一搏。)

    出发前,老王怕士兵们人心不齐,就借助鬼神征兆,说是梦见了周公。于是在洛水岸边修建了周公祠,叫巫师宣扬周公命令尚书左仆射(王世充当时的官职)赶快讨伐李密,会立大功,不然兵士们就会全部死于瘟疫。王世充的兵士多半是楚地人,习俗上相信欺骗迷惑人心的怪诞言词,大家都请求作战。

    军心一定,老王又想出了个叫人拍案叫绝的点子,他先找了个和李密长得颇像之人,把他藏在军中,再派出一只精兵,迂回到瓦岗军身后潜伏起来。

    过了几日,两军在野外拉开阵势,准备开打。这时埋伏在瓦岗军身后的那只精锐隋军,一下子冲到李密大营中,放火焚烧了他的营地,又大喊大叫:“抓住李密了……抓住李密了……”

    瓦岗军见身后大营起火,军心浮动起来,没多久,就见有一只隋军,从后方绕回王世充大军中,然后隋军推出了一个与李密装扮差不多的人,直接一刀砍了。(古时作战,要打垮一只军队,要么打败它的士兵,要么砍掉它的主帅。)

    瓦岗军前军将领集体呆瓜了…!主帅都让人抓去砍了,这仗还怎么打,于是瓦岗军前军就这么稀里糊涂的败了,他们一败,顺势就冲垮了莫名其妙,搞不清状况的中军和后军,连坐镇中军的李密都搞不清楚这仗到底是怎么败的…!

    瓦岗军这一败,就点燃了新账老账一起算的火种,大批大批的翟让旧部,二话不说,直接投奔了王世充,这让老王欣喜万分,也同样让李密差点气得拔剑自刎。

    本来,李密手下大将徐世绩还占据着黎阳,可李密经过一系列翟让旧部的背叛,已经不敢再去徐世绩那里赌人品了。(李密在宴席上杀翟让时,可是连带徐世绩也一起砍了的,还差一点就把他给砍死了…!后来有人为徐世绩求情,李密这才放过了他。)

    李密手下的大将王伯当劝他说,要么我们就去北方晋阳投奔谢天虎,要么我们就去西边长安投李渊。

    李密想了半天,才说:“谢天虎一味打压门阀,与本王背道而驰!我们还是去投李渊好了,毕竟我还他还有些渊源……”于是李密和大将王伯当、美人军师沈落雁一起,奔长安而去。

    瓦岗军大败,瓦岗众将也面临生死抉择。选对了,从此平步青云,选错了,大概以后就要走上鬼门关了。

    单信雄早早的就投奔了王世充,成了其手下第一大将。

    王伯当、沈落雁随李密投奔李渊去了。

    剩下的几员大将,秦琼、程咬金、罗士信、王君廓等人聚在一起,商量起后路来。

    秦琼:“几位兄弟,你们怎么看?”

    王君廓:“依我看,王世充虽然击败了魏公,却并不能说明他有多强,而瓦岗军人心离散才是主要原因。”

    程咬金:“对啊,说起来洛阳隋军战力真不怎么滴!咱们这仗败得真是稀里糊涂,丢人丢大了…!”

    罗士信:“不说这些了,先谈谈咱们该去投谁?”

    秦琼:“眼下有势力能夺得天下的无非就是这么几家,北边的谢天虎,西边的李渊,南方一直未动的宋阀和洛阳的王世充,以目前势力看,北边的谢天虎实力最强,其次是李渊,然后才是宋缺和王世充。”

    程咬金:“那以哥哥的意思是,我们去投谢虎王?”

    秦琼:“话是这么说啊,只是谢虎王以前数次写信相邀,我等都视而不见,如今落魄去投,脸上怕是无光啊!”

    他这么一说,几人脸色都古怪起来,这里的每个人,最少都收到了两封以上谢虎王写来的招揽信件,刚开始众人只当这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马邑强人所做的荒唐事。直到后来谢虎王屡败唐军,占据河东全部,河北大部时,懊悔的人们才蓦然发现,早他们一步前去投奔谢虎王的魏征和刘黑闼,都已经成为了北虎政权的核心人物,而魏征更是总揽大小政务,俨然行使宰相般的权利。

    秦琼继续说:“我与唐军李渊有旧,不若我等先去投他,此时唐军屡败,正是用人之际,想必不会亏待我等。”

    程咬金:“小弟听哥哥的,你往哪去,我就往哪去。”

    王君廓:“投唐也不错,天下门阀惧怕谢天虎做大,已经陆续投奔李阀和宋阀,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罗士信有不同意见,他说:“秦大哥,话也不能这么说。依小弟看来,虎王求贤若渴,唯才是用,不重门第,正是吾辈效忠的明主,小弟已经决定了,不日就要启程河东,投奔谢虎王。”

    秦琼:“罗兄弟,你可想明白了,真要去投谢天虎?”

    罗士信:“小弟想得很明白,而且黎阳的徐世绩也给小弟传了个消息,明言魏征给他写了封信,要他看清形势,所以他准备不日就要投奔北虎军了,小弟准备和他一起……”

    秦琼叹道:“没想到徐兄弟也准备投北虎军了……也好,你我一帮兄弟分投两处,以后无论谁胜谁负,至少也有人帮腔说话。”

    于是秦琼、王君廓、程咬金投唐;徐世绩、罗士信以黎阳为资本,投北虎军。

    瓦岗众将从此不复存在。
………………………………

大唐双龙 第二十八章  诸子百家,返本归元(一)

光阴似箭,一转眼半年时间过去了。河东、河北大地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占据幽州的罗艺被苏定方所部一顿狂揍,毫无还手之力,看清形势的罗艺当机立断,主动请降了。

    其次,刘黑闼去征讨渔阳的高开道,那叫杀鸡用牛刀啊!五日一小胜,十日一大胜,直把高开道所部打得不敢出城接战,不久之后,拒不投降的高开道被手下将领所杀,渔阳城也正式纳入北虎军地盘当中。

    由此,北方大地完全被北虎军控制,谢虎王也成了群雄当中统一天下呼声最高的一位。

    北方战事终结,随之而来的就是内政重建工作,大量的寒门士子被北虎军录用,各展所才,为北虎政权添砖增瓦。

    话说阴葵派自从半年前华丽转型以来,就在北方这片土地上迅速扎根,她们充分利用自身颜值高的优势(这不是某一两个人独有的优势,而是阴葵派上上下下共同具备的优势哦…!),一边协助谢虎王安民,一边传道,声势日益壮大,在不少地方都立起了女娲娘娘的雕像。这样一来,旁边那群吃瓜群众彻底的呆瓜了…!不少心思敏捷的人,都打算去阴葵派那里学学经验,其中真传派中分支,老君观传人辟尘更是一马当先。

    辟尘化名荣凤祥: 洛阳商会会长,是阴癸派在洛阳的台面上人物,真传派中之分支老君观传人。他和阴葵派的关系很是复杂,首先他是阴葵派祝玉妍的师兄,同时他又从阴葵派中独立出来,传承着真传派的衣钵,老君观和阴葵派说得笼统点,就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辟尘一路北上,来到晋阳城,他看着门庭若市的阴葵派总坛,心里那叫羡慕啊!什么时候老君观也能有此般光景,他就算是对得起真传派的历代先人了。

    祝玉妍热情的招待了辟尘,两个师兄妹坐在一起,叙旧了半天,回想起以前一同学武的年代,不禁感慨万千。

    辟尘话归正题,虚心的向师妹祝玉妍讨教起,如何才能把真传派发扬光大一事。

    辟尘对祝玉妍问道:“师妹,怎么没见闻采婷、霞长老、旦梅和婠婠她们?”

    祝玉妍颇有些自豪的回答:“闻采婷、霞长老、旦梅她们几个都分别在幽州、乐寿、黎阳的分坛主持大局,婠婠则是去渔阳开设新的分坛去了,不久后才能回来。”

    辟尘感叹道:“阴葵派在师妹手中算是真正的发扬光大了,但凭这气魄,就足以统领两派六道。”

    祝玉妍哈哈笑起来,说:“呵呵呵呵~~这都是全靠虎王殿下的政策好,让阴葵派搭上了时代变革的大车。”(看来她从谢虎王那里学到了不少东西,连时代大车这话都说了出来…!)

    辟尘:“不瞒师妹,我本次来,就是向师妹讨教一下,如何把真传派发扬光大。”

    祝玉妍本不想说,但是看到辟尘眼巴巴的望着自己,于是慢悠悠的端起茶杯,喝了口茶,说:“唉!最近阴葵派又要赈济北上的灾民,又要开设新坛,所费颇多啊!”说着还用右手拇指和食指两根手指头搓了搓。(这个动作也是从谢虎王那里学来的,估摸祝玉妍被谢虎王敲了不少竹杠,所以记忆深刻…!)

    辟尘还有一个身份是洛阳商会会长,常年和生意人打交道的他,怎么可能不明白其中涵义,一张五十万两的大额银票被摸了出来,不动声色的递到了祝玉妍手中,后者见钱眼开,满脸笑容,笑得像是一朵盛开的鲜花一样!这简直是得了谢虎王的真传…!

    祝玉妍收好银票,这指点辟尘说:“我说师兄啊,你这些年也赚了不少钱吧,有没有想过以老君观的名义,赈济一下洛阳周边的灾民呐?”

    辟尘一脸怪异的回答道:“师妹,看你说的,老君观香火本就不鼎盛,被佛门压得死死的,哪还有余钱去赈济周边灾民!”

    祝玉妍心中甚是鄙夷辟尘,你的家底阴葵派早就摸得一清二楚,以洛阳商会会长的名义四处干着暴利的勾当,不然刚才那张五十万两的银票是怎么来的,难不成是天上掉下来的吗。

    祝玉妍耐着性子劝解道:“谢虎王曾今说过一段话,小妹深以为然,并且也照着谢虎王所说的去做了,从而才有了阴葵派的今天。”

    辟尘眼神一亮,忙问:“虎王殿下是怎么说的?”

    祝玉妍:“谢虎王曾言,广厦千间,夜眠七尺。良田万亩,求的不过是一日三餐罢了。赚再多的银子,莫非死后还能带到阴间去,若是想让这些银子陪伴你深埋地下,最后搞不好尸首都要叫人挖出来。舍得舍得,不舍不得,先舍后得。”

    辟尘猛然一惊,半天说不出话来。

    祝玉妍补充说:“若是师兄能以老君观的名义赈济灾民,再把“老君”关爱苍生的理念在灾民中广为传播,想必不久之后,老君观的香火就会反超佛门一头……”

    辟尘走了,走得甚是匆忙,他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迫不及待的回洛阳老君观去大干一场。

    祝玉妍几句话的功夫就白得了五十万两银子,心里美滋滋的。不过不久之后发生的事,让她大跌眼镜,后悔当天怎么给辟尘出了这么个主意,若是有机会从新来过,哪怕辟尘递上五百万两银子,她也不会多说一个字…!

    不久后,洛阳城中发生了件大事,洛阳商会会长“荣凤祥”主动到老君观出家(辟尘名正言顺的大干一番),取名辟尘,以“老君”的“关爱苍生”为中心思想,在老君观大开粥棚,救济因躲避战火而来洛阳的灾民。此举一出,得到了洛阳上下的一致好评,王世充念其辅助官府赈济灾民有功,还特意派人送来了一块匾额,上面写着“老君济世,关爱苍生”八个大字。

    数月下来,老君观在洛阳一带的名声日益响亮,香火远超佛门诸寺。辟尘私下算了一笔帐,除开赈济灾民的支出,竟然还有少许盈利!难怪佛门、道门、阴葵派等派乐此不彼的搞这一套,既得到了好名声,又有盈利,真可谓是名利双收。

    辟尘决定乘胜追击,扩大战果。这厮在河南境内连开三座分院,把老君“关爱苍生”的思想散播到河南各郡,其声望隐隐有和阴葵派、佛门、道门、儒家一争高下的形势。

    这时候,魔门中的其它派别看到阴葵派、真传派两家的运作,就算再笨的人,也从中看出了一些苗头。乱世之中人们最渴求的是什么,和平;最缺少的是什么,是爱。

    四川境内天莲宗的安隆,依葫芦画瓢,仿效真传派辟尘的作法,宣称“天莲降世,普救世人。”大力赈济灾民,更声称要用爱去搭救世人。(安隆这个死胖子也是个有头脑的胖子啊…!)结果在蜀地一炮而红,同时也创下了天莲宗一天之中收信徒数百人的惊人记录!

    真传派另一分支“道主真传”派传人左游仙,以“长眉祖师”的“真爱”为引子,一改往日在江淮一带的横征暴敛,主动分出部分军粮来赈济灾民,也获得了不少名声。

    一时间,整个魔门中人,除了少数极个别一条黑道走到底的人外,其他大部分人都已经转向,纷纷和天上的某位大神先扯上关系,然后以各种的“爱”来拯救乱世之中的人们。

    这样一来,佛门、道门、儒家就不干了……
………………………………

大唐双龙 第二十九章  诸子百家,返本归元(二)

魔门中人纷纷改头换面,打着各种“爱”的幌子来拯救乱世中的人们,这对哪家影响最大,当然是佛门。

    佛门的诸位高僧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本来嘛,佛、魔两家各干各的,你练你的魔,我修我的佛,井水不犯河水。怎料魔门突然间像开了窍似的,一门心思的和佛门争夺天下苍生这块“大饼”。眼见各地魔门大张旗鼓的宣扬“爱”的理念…!大有一副中兴的势头,反观佛门寺院的香火则一天不如一天,要这么下去,只怕不少寺院都得关门大吉。

    四大圣僧没日没夜的讨论了几天,得出的结论是:先看看再说。

    佛门一众高僧打死也不相信,那群邪魔外道真能转了性子,以各种“爱”来关怀苍生…!相信不久之后,他们就会原形毕露,到时候佛门再出手降妖伏魔,定能广收天下百姓之心。

    佛门能有如此定力,颇为了得!可这不代表别的门派、宗家也能有如此定力,这不,儒家就已经看不下去,急急忙忙的跳出来了!

    说道儒家,那更是被魔门“改头换面”的作法气得火冒三丈。本来儒家提倡的“仁爱”思想,广为历代君王所接受,也深为民间百姓所爱戴,现在可好,冒出来一大堆“爱”,搞得乱世之中的百姓也不知道,到底哪种爱才能拯救天下。

    儒家士子们说干就干,他们可不光光只是用嘴巴去声讨魔门,而是用实际行动去反击那些新冒出来各种“爱”的思想。

    士子们走乡窜郡,给广大百姓宣传“仁爱思想”,但他们说得再多,也不如灾民手中接到的那碗粥实在。于是乎,儒家大贤们决定硬碰硬…!他们也广开粥棚,对灾民施粥,这就出现了一道奇特的风景线。

    某处灾民刚刚从某教粥棚领了一碗粥,还未喝完,就听见外围一声大喊:“城东王学究那里开始施粥了,而且每人还能多领一个面饼。”灾民闻之,纷纷朝城东跑去,生怕慢了领不到面饼。某教人士大囧,当即喊出,“大家不要走,等一会,教主还会来给每位灾民发放五文铜钱。”灾民轰的一下又全都跑了回来……

    不管过程如何,百家争相用“爱”来博取名利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乱世之中各个割据势力的压力,各地群雄也乐得他们这样干,不过一旦竞争过大,自然而然就有的人动起了小心思,当中又莫过于肠子都悔青了的祝玉妍最为积极。

    祝宗主那叫气啊!阴葵派好端端一家独大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