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系统闯武侠-第1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双目充血,青筋犹如虬龙蟠扎,身体出现一种病态的铜光,尽管依旧是佛门功法的气息,可明显已入了魔道。

“雕虫小技!秃驴!你要为你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清醒过来的肖晨依旧伤重,可心中的愤怒几乎要化成了实质,即便恒殊此时的气势俨然已经突破了某个界限,强横到不可理喻,肖晨依旧直冲而上。

轰!

一圈肉眼可见的波纹扩散,肖晨所化的剑光止不住溃散,整个人仰面向后飞出了十多长,一口鲜血喷出,伤势更重,身上的剑意不降反增,直通天际,恍若一把绝世神兵。

反观恒殊九人面色微变,虽然反震之力甚大,几人气血翻腾,但终究是没有受到任何伤害。

相比之下,高下立判,若是肖晨再没有什么手段,翻盘无望。

二柱等人想要上前助阵,可肖晨一挥手,止住了暴退的身形,真元强行凝空,一阵刺耳的摩擦身中缓缓抬起了头。

刚才肖晨一击不可谓不强,不过九人身体相通,硬生生将攻击力分摊成了九份。

“今天,你们必须死!”

“阿弥陀佛,贫僧这就送施主往生!”

长剑挥空,肖晨狠戾的眼神让所有人心神一颤。

恒殊占得上风,只需等待天枢等人醒来,即便二柱再次组成阵法也是无惧,如何能任由肖晨猖狂!

没有反驳,豁然仰面直视着天空中的武道虚影,发出某种神秘莫测之气息,那祭坛一阵晃动,这晃动好似触碰到了天地之间的规则气息,虽是虚影,却发出了真正土崩石裂,地龙翻身之音。

恒殊功力不浅,但终归年轻,见识有所欠缺,只听其背后一位老僧焦急的喊到:“快阻止他!这是要神形合一!”

神形合一!这是恒殊苦修良久依旧未曾触碰到的境界,百年以来,也就厉夜惊机缘巧合之下进入。

进入神形合一之境,几乎等于领到了踏入破碎境界的通行证,只要不中途陨落,若无意外,进入破碎虚空这传说中的境界只是水到渠成之事。

恒殊慌了神,神形合一之后的无匹压力让他面露狰狞,背后八人见多识广,第一时间就推着恒殊向前冲去。

受力一激,清醒过来的恒殊更是嫉妒非常!凭什么!这肖晨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凭什么能够踏足那梦寐以求的境界!

“杀!”

恒殊口中第一次出现了这个字眼,拳劲更强三分。(未完待续。)

第298章悲痛莫名

佛门注重修心,对杀生一事一向讳莫如深,即便是要做那戮人满门之事,也会找个冠冕堂皇的借口。

不是为了堵住江湖众人悠悠之口,而是为了能够渡过自己心里的那一关,佛门怒目金刚之说更是被这群道貌岸然的和尚常常挂在嘴边。

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

这才是真正的佛门中人,这些年佛门的行事风格已经算的上魔门中人了,不知不觉入了魔道而不知,所以这么多年来也未曾再有佛门弟子突破破碎虚空这一至高境界也可以理解。

既然打破了心里的那层界限,可以预料,这恒殊将来无非也就只有两个下场,其一是泯然与众人,功力即便没有后退,此生也再难有所寸进。

其二,便是走传说中杀生成佛的路子,慈航在左,屠刀在右,修八部天龙之路。

只是这条路千百年前便已经断了传承,而今虽然一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可杀生本就与佛教经典背道而驰,即便佛门中人大多也是不信的。

“给我进来!”

一声爆喝,肖晨怒目圆睁,天空之中颤抖不止的祭坛已有半数进入了身体,祭坛之上的长剑更加清晰。

一声剑鸣,似乎是感觉到肖晨已受到致命威胁,须臾之间就压迫祭坛,窜入了其身体之中。

衣衫鼓胀,嗤嗤两声,衣衫上已被满溢的剑气割出了几道豁口,剑意纵横,整个人好似就是一柄剑,一柄傲视众生,威力绝伦之剑。

眼神微妙的产生了一些变化,这变化微不可查,即便是二柱等人亦没有发现。

那是一种冷漠,一种漠视,还有那深不见底的痛苦。

向着恒殊刺出一剑,未见任何招式,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刺,剑光化作万千剑气,将九人笼罩在内。

刚才声势可怖的拳印在剑气之下消弭于无形,九人各出手段才将这剑气彻底的打散。

“有些东西是不能碰的,碰了,就要承受后果……”

没有冷冽,没有高高在上,但那种淡然更让恒殊几人心神颤动。

七难八苦超脱阵乃是绝顶阵法,如果不是碰到了肖晨这个怪胎,同境界堪称无敌。

组成阵法的几人,除了恒殊年龄稍浅,哪个不是修炼了半辈子的强者,功力之深厚无人能比。

即便是恒殊,年纪轻轻便是天人合一境界后期的高手,积累或有不足,但战力也是不弱。

九人相合之下,八苦之难,让肖晨这个修炼了《十强武道》,《移天神诀》等等绝学的人,依旧差点沉沦陨落。

如若不是突兀出现的柴妙凌,如果不是那浑噩的眼神,如果不是那句对不起,如果不是二柱等人,如果不是……

太多太多的巧合,加之肖晨神魂比之常人不知强大了多少倍,才能在最后时刻清醒过来。

托了恒殊几人的福,虽然这七难八苦差点要了肖晨的命,可是也帮肖晨将神魂凝练了不止一筹,踏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神形合一,只要肖晨战后整理一番,不需多久,《十强武道》的十种武学一一迈出那一步,必然一跃成为破碎境界中的绝强者。

“玩弄他人感情……呵……呵呵呵……你们也尝尝可好……悲痛莫名!”

不给几人喘息的时间,肖晨手中真武剑颤动,一种悲痛意境悄然降临世间,天地齐悲,风嚎云颤,天光暗淡。

这一招本是风云中无名所创的《莫名剑法》,无名伤痛爱妻被杀所创,爱妻不知何故被何人以何种方式所杀,剑髓蕴含悲痛与莫名,故逾是悲痛越深莫名之意越强烈力量便逾强大。

相逢于微末,肖晨还是一个初出江湖的小卒子之时,柴妙凌便多番照顾,这位美人一颦一笑都刻印在肖晨的脑海之中,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让其一度沉沦。

她的霸道,她的温柔,她的脆弱,她的调皮,一点一滴将肖晨的灵魂霸占,那是一个绝代风华,又惹人怜惜的女子。

肖晨的悲痛无人能够理解,即便五年时间过去,那刻骨铭心的记忆依旧无法忘记,反而随着时间越发让人痛恨。

肖晨可以想到她自杀一般冲向道门阵地的理由,却无法释怀自己的无能为力,多般奔走如何,识破阴谋又如何,依旧没能改变结局。

人的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二柱流泪了,徐燕流泪了,肖晨身后的每一个人都忍不住眼泪的汹涌。

那山巅之上孤独伫立的五年,那风雨无阻形单影只的五年,那眼眸低垂不修边幅的五年……

众人仿佛看到了那盘膝注视着墓碑,口中念念有词,时而欣喜长笑,时而悲戚哀嚎的背影。

悲痛莫名!

二柱等人原本对肖晨的沉沦的不满,对其意志消沉的怒其不争,此刻烟消云散,化为了理解于无奈。

仅仅只是余波而已,二柱等人就几乎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更何况这招所针对的恒殊等人。

恒殊本以为这辈子都不会心痛流泪,呆愣着伸出右手,轻轻放在左胸心脏之上,感受着那几乎撕裂的痛楚。

“你们也会痛吗?”

原本冷漠如斯,淡然到漠视一切的肖晨也红了眼眶,虽未流泪,可那眼神依旧透露出几乎千疮百孔的心。

真武剑化作了厉芒,包含着被这段感情刺伤的悲痛,那悲痛顷刻间被放大了无数倍,仿佛能够割裂灵魂的灰色剑芒让虚空都裂开一道黑纹。

这是力量达到极致,领悟于天地,却又超脱于天地的一招,已经是破碎境界方能用处的一招。

“噗~”

“噗~”

接二连三,七难八苦超脱阵之中的一群老和尚口鼻喷血,本就饱受八苦之折磨,对其抗性之低还不如初入天人境界的武者。

剑招尚未及身,九人已经不同程度负伤,这种剑意动摇人心,佛心已破,未曾走火入魔已是万幸。

七难八苦不攻自破,恒殊望着近在咫尺的剑芒面露狰狞,一掌拍在胸口,强行镇压心中情感,飞身急退。

再度挥出一掌,原本身后的八为老僧不由向前倾倒,直挺挺迎上了肖晨的剑招。

说来缓慢,但这一切也只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

“卑鄙……”

只来得及吐出两个字,八人反应不及,四人被拦腰斩断,眼中尽是不解,痛楚和愤恨,另外四人也直接重伤不起,只因为所占位置,侥幸保住性命。(未完待续。)

第299章怨忿莫名

《莫名剑诀》,不同于无名所用的《莫名剑法》虽然仅有一字之差,可所表述的却是两种不同的东西。

《莫名剑诀》乃是剑宗创始人大剑师所悟出的一段成就骄人的剑诀。

只要一个有天生“剑”缘的人得到这段莫名剑诀,将之参研通透,便能于一招两式间摸透对方的剑法,更能把对方的剑法精要完全领略,继而可以用莫名剑诀推断对方剑法的进境,与那《独孤九剑》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同的是,一个专注于领会,一个专注于破解。

习得这剑诀后,假若对方有十招剑法,那若用莫名剑法参透其剑法真义,便可创出比其十式剑法更强的第十一剑!堪称无上妙典。

大剑师铸成英雄双剑时将《莫名剑诀》留在英雄双剑上,在无名十六岁得到英雄剑时被其习得。

无名天纵奇才,在习得《莫名剑诀》后,根据自身的感悟,创出了一套《莫名剑法》。

《莫名剑法》第一式‘一剑成名’,乃是无名击败慕应雄所用的剑招,代表初出江湖的雄心壮志,意境如朝阳初升,蓬勃向上。

第二式‘莫名其妙’,剑路出乎他人意料,甚至无法理解,使人莫名其妙,可是却威力不俗,攻敌不备,剑意茫然。

第三式‘名动一时’。

第四式‘悲痛莫名’。

第五式‘隐姓埋名’。

第六式‘剑火无名’。

第七式‘名不经传’。

第八式‘名不虚传’。

第九式‘名动江湖’。

第十式‘怨忿莫名’。

每一招每一式都包含着特殊的经历和情感,其中的韵味非亲身经历过不能体会,非体会过者不能将情绪带入剑法,发挥出绝强的威力。

“痛吗?怕吗!是不是感到撕心裂肺的疼痛!哈哈哈……”

肖晨本身似乎也被一招‘悲痛莫名’所感染,红着眼眶问着,笑着,癫狂似魔。

恒殊的脸色要多难看便有多难看,想要起身逃跑,可是肖晨那若有若无的气机锁定让其不敢稍动,只得小心防备着。

或许不久之前其还在怀疑肖晨的本领,怀疑其名声完全是靠着玉京山众多天人境界武者堆积而来。

可是此刻,真正怒气勃发的肖晨只让他感到恐惧,那种从未有过的恐惧,即便面对魔门‘枯骨魔君’,‘海魔君’之时,因为师门长辈的照料,其也从未有过这种深入骨髓的惧怕。

一剑!仅仅只是一剑!那种渲染天地的气势,天地恸哭的悲愤,死不瞑目的四人,深深烙印在恒殊脑海。

“死了一小半呢,你们怎么可以死呢?怎么可以死呢!混账啊……即便死了,也要好好感受我的怒火!剑火无名!”

熊熊愤怒之火,燎原侵海,空气为之沸腾,怒发冲冠,顶天而立,撕破苍穹,焚灭人间。

炽热的像喷发的火山,歇斯底里的愤怒,这种愤怒让恒殊更加恐惧,急剧收缩么瞳孔,嘴唇不自觉的发颤。

“你到底是何人!你到底是何人!”

这样凌厉的招式,与切身情感相融合,直达人心的意境,绝不可能是一个没有师承的人所能触及的。

谁能教授出这样的徒弟?到底是哪个破碎境界的老怪才有这种本事?

那怒火之下饱含着对过往的控诉,对佛门,道门,魔门这些大势力角逐之下苟延残喘的愤怒和屈辱。

“怨忿莫名!”

紧接剑火无名,肖晨再度用出一招怨忿莫名,本已经沉浸在肖晨恐怖气势之中的四名老僧带着不甘和怨恨长眠地下。

恒殊慌张后退,脚下磕磕绊绊,说不出的狼狈,作为《莫名剑法》的最后一招,威力大的可怕。

整个玉京山之上的人都被笼罩在这怨忿气息之中,众多弟子运功凝于双眼,仔细查看着远处掌门英姿,不自觉的沉浸那气势之中。

掌门别院中的范玥怡实在禁不住心中的担忧,站在玉京山山巅之上遥望着远处大发神威的模样。

那一招又一招的陌生剑法让其心中百味陈杂,虽然不知这剑法来历,可其自小便生长在大门派之中,耳濡目染之下,招式之中的意境即便相隔甚远的地方感受,也琢磨了个七七八八。

脸上带着了然的暗淡与委屈,不由抱紧了怀中努力向着远方眺望的念念。

“娘亲,念念好像能感觉到爹爹很难过也很生气呢……爹爹为什么难过?”

仰着小脸,念念一副天真无邪的模样,不经意的一句话却让范玥怡更加无所适从,想转身走进掌门别院,顿了顿脚步,又有了几分犹豫。

那难过不是为她,范玥怡十分清晰的能够感觉到,那难过,愤怒之下狂热压抑的爱,让其又是嫉妒,又是无奈。

一个活生生的人,还比不过一个已经长埋地下的躯壳吗?

尽管理智告诉自己,吃醋,嫉妒,委屈这些情绪都不应该发生,可还是依旧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

“娘亲,你怎么哭啦,是念念说错什么了吗?娘亲不要哭……”

念念小丫头见范玥怡无声哭泣,聪明如她已知道怕是自己又说错了话,手忙脚乱的帮范玥怡擦拭眼泪,忙活了半天不见母亲停止哭泣,哇的一声也哭了起来。

范玥怡从自身纠结情绪中清醒,母子连心,相拥在一起嘤嘤哭泣。

一位身材高大的壮汉悄无声息来到了范玥怡身边,其腰间别着黄皮酒葫芦,背负一人高的大刀,满脸络腮胡子,一副没落模样,赫然便是消失了好多年的范旭烈!范玥怡的亲生父亲!

……

肖晨对于玉京山之事毫无所觉,连续两招用出,其已经处于全身心的投入状态,眼中只剩下了敌人和剑!

唯敌!唯剑!

闷雷想动,气机牵引之下每一道剑气都隐约显现出一位怒汉和怨魂,从各个不可思议之角度攻向了五人。

恒殊目露恐慌,慌乱之下连连后退,他不想死,所有人都不想死,作为佛门新一代的领头人,注定要铭记史册,威震四方,他还有耀眼的未来,如何能够死在这个地方!

恒殊前方四人被无尽剑气淹没,死前依旧沉浸在那悲痛,愤怒,怨忿之中,丝毫没有一丝高僧气度。

在这他们曾经不屑一顾,曾经鄙夷不已的地方折戟沉沙,再也不会醒来……

叮!叮!叮……

金光闪烁,状如钵盂的护体真元将恒殊保护了起来,惊魂未定的恒殊抚着心脏,看着那真元与剑气不断擦出火光。(未完待续。)

第300章大乘佛法

金色钵盂充满祥和气息,与肖晨《莫名剑法》的七情之气几乎是针锋相对,那种无形中透露出的无欲无求,让肖晨一阵皱眉。

天枢醒来了,一身月白僧袍让其看起来更加出尘与淡然,眼中波澜不起,万事不惊,双眸带着洞彻人心的智慧光芒,分明让人感到亲切,却无形中拉开了人与人的距离。

天权,天玑,天璇,玉衡四人立于恒殊身后,分明站在那里,无形中却让人将之忽略过去,闭上眼睛,根本感觉不到任何气息。

五人终是将功法修炼到了圆满,五人气机相连,大彻大悟,领悟佛门佛法真谛,从此修行路上一片坦途,说不准几时便会进入那常人求之不得的破碎境界,合五人之力一举破碎而去。

“阿弥陀佛,恳请肖施主放恒殊一命。”

双手合十一礼,无悲无喜,无嗔无怒,那语气既让人觉得亲近,又不带丝毫感情,天枢的气息越发不像一个有情感的人,更像是佛陀菩萨。

小乘佛法……

肖晨脑海倏地冒出了这四个字,是了,这个世界的佛门根本没有所谓的小乘佛法和大乘佛法之分,原本所有的教义,都和前世的小乘佛法相类似,也就是近百年才慢慢有了一丝大乘佛法的发展趋势,想要出世而为。

小乘佛教要求即断除自己的烦恼,以追求个人的自我解脱为主,从‘了生死’出发,以‘离贪爱’为根本,以‘灭尽身智’为究竟,纯是出世的,所以大乘佛教讥讽他为“自了汉”。

而大乘佛法以“普渡众生”为修行宗旨,以成佛作为最高的修行目标,自称佛法大慈大悲,普渡众生,把成佛救世,建立佛国净土立为目标。

大乘佛法修证需要经过无数生死,历劫修行,以“摩诃般若”(大智慧),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觉),除断除自己一切烦恼外,更应以救脱众生为目标。

因此大乘佛法既是出世的,又强调要适应世间,开大方便门,以引渡众生为己任。

而天枢此时的状态,分明是彻底了悟小乘佛法,五蕴皆空,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