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以革命的名义-第1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放心吧,我们会为你多杀死几个英国佬的!”
岩石信誓旦旦的保证着,他知道眼前的爱国者不可能继续安全潜伏下去,曼彻斯特的暴乱开始后,英国警察的探员迟早会发现他的秘密身份。岩石很想劝说“森林”一同离开这个危险地方,但他无法开口。一则是突击队的作战条例上明确规定,严禁携带未受到专门训练的非军事人员一同转战他的,二则是这位情报员割舍不了家人。“森林”对于自己处境也很明白,所以他向突击队的指挥官讨要了一份毒药,准备用在适当的时候。
送了情报联络员,20分钟后,岩石在焦急不安中终于等到了同伴的归队。
“怎么样?”指挥官急忙问道。不过,当岩石看到所有行动人员都已安全返回驻地后,心中久悬的大石头终于安稳落地。
“一切顺利。任务完成,全体成员没有任何伤亡与被俘。只是我们错过英军岗哨换防的时间,所以晚了1个多小时。”负责此项盗窃军火任务的小队长解释着。
5分钟后,岩石找来各小队队长,开始布置任务。
“按照原定计划不变,各个小队队长明晚9点随我潜入曼彻斯特了解实地情况。现在是9月10凌晨4点,距离任务开始还有22个小时地准备时间,让队员们赶紧熟悉武器装备,做好纵火器材。第3,第4,第5小队,你们轮流负责此段时间的警戒任务。”
9月10日深夜。岩石就亲自带领4个小队共57人,秘密埋伏在曼彻斯特棉纺仓库附近树林里,而其他小队则分布在城内主要纺织工场外面,等候行动命令开始。
整个棉纺仓库占地数英亩,无数棉纱和棉布储藏在大大小小上百座仓库里,一道3米高的围墙保卫着曼彻斯特的经济命脉。仅有岩石指挥官前方一处铁门能够进出仓库,这里便是一个连队英国士兵守卫的关口。
刚刚结束换岗任务的英军士兵,回到温馨小屋内休息,留在外面的2个哨兵则在昏暗的油灯下,懒洋洋的打着哈欠,嘀咕抱怨为何轮到自己值守夜班。似乎是享受和平的时光太过久远,仓库内外居然没有一个巡夜地人员,关卡上的值勤哨兵同样太过松散,他们只是简单检查完铁门上地锁,便跑回岗哨内抱枪而坐。对着聊天起来,丝毫没有意识到危险即将降临。
凌晨1点多,哨兵们听到外面有些异常动静,赶紧跑出岗亭,透过铁门探头一看。即刻高兴起来。那是他们看到2个年轻女子朝自己这边走过来,迈着踉跄不稳的脚步,还在胡言乱言地高声叫骂,似乎醉酒后的反应。
更让哨兵兴奋的是,走过来的女人们不仅人都长年轻漂亮,而打扮得异常风骚。她们穿着低胸衣裙。丰硕的乳房大部留在外面,随着身体一同摇摆。裙角一处都带有挂紫色布条,那是曼彻斯特城内妓女的特殊标记。
“嗯,兄弟,上帝给我们送女人来了。”一名士兵开心的叫道,因为眼睛始终盯在女人们雪白的胸脯上,感觉自己的下体开始极度膨胀
“该死的,我们在值班啊,你不怕上尉狂骂?”另一名士兵话虽如此说道,但他的目光同样紧盯漂亮女人的乳房,眼珠子跟随着它们上下跳动。
“那你守着好了,我去过摸摸就回来。”
“混蛋,凭什么你一个人去,我也要去。”
于是,两人放下步枪,打开铁门欢快地迎步上前。
开始是对着女人们调笑起来,接着毛茸茸两双手则落在女人们胸脯与大腿上,肆意游动。女人们似乎也不介意,任由士兵们非礼自己,但当他们俯下腰,准备用嘴添咬自己乳房时,两个女人不经意间却从高高盘起的头发上取出一把精巧利器,准确而又快速插入士兵的咽喉,还用力捂住他们嘴鼻以防止示警,将其扑到在地,直到哨兵们再也不能动弹为之。
“出发!”岩石望见女队员们朝自己挥舞丝巾,随即带领其他突击队员冲出树林,迅速跑到铁门附近。
几个男队员帮助同伴处理两具尸体,大部分人则随即穿过铁门,闯入左侧的英军营房中,将匕首割断了睡床上毫无防备100多名英国士兵地喉管。紧接着,他们再度来到帮工门的窝棚,以同样方式结束200多名苦力的生命。
在这点上,岩石并没有接受情报员的建议而放过无关人员,在前者看来,一切有可能制造麻烦人等,都必须事先坚决且毫不犹豫加以处死。因为安德鲁统帅曾在亲自授课时反复强调过,世界上唯有死人最没有危险,对敌人的仁慈,那就是对自己的残忍。10分钟后,整个仓库中除了数十名爱尔兰突击队员,再也没有一个活着的生物。
凌晨2时,随着指挥官的一声“行动”令下,突击队员纷纷打开储备棉花、成品纱及大批成品棉布的仓库,掏出腰间挂着的两个火油壶,倾倒在堆积如山的棉纱(布)上。一把火后地仓库在极短时间内很快就被大火包围,冒着熊熊大火和浓烟。
大火先从西面仓库燃起,伴随着风势迅速从蔓延到其他仓库周围,不多时,所有仓库尽数燃烧起来,伴随着刺鼻地浓烟和炙烤的烈火,仓库屋顶纷纷垮塌,通天火焰映红遍了整个上空,价值上百万英镑地货物顷刻间统统化为灰烬。
望着自己的杰作,岩石满意的点点头。制止了突击队员们再度破坏救火设备的企图,命令大家迅速撤离。那是他知道。即便是现在来场倾盆大雨,也同样无济于事,明天留给英国人的将唯有大火肆掠过后的遍地废墟以及数百具烧焦的尸体。
就在城南大火升起地同时,城内的其他突击队员们也在开始行动起来。他们在小队长地带领,冲入纺织工场,毫无怜悯地用短枪或是匕首杀死敢于阻挡在面前的任何英国人。在车间四周利用火油助让整个工场厂房燃烧起来。
与英国政府强制用石头建造的住房不一样,场主们贪图方便与便宜导致厂房大都属于木制结构,一旦燃烧后果无法控制。突击队员们在破坏一切用于救火的设施器材后,他们再度闯进附近的工场里,进行类似的工作。
冲天地火光以及惊慌的呼救声,惊醒了曼彻斯特的居民们,当他们从床上爬起来时,却惊恐地发现自己平日上工的地方早已成为火海一片,因为害怕,老婆与孩子们顿时大声哭喊起来;警察们三五成群地闻讯赶来。他们叫嚷着要求附近居民出来救火,却没察觉慌乱中有陌生人走到自己身边,一把匕首顺势狠狠插入他们的后备,随即瘫倒在地上;得到火情通报的城市救火队也驾着装有水箱的马车驶向失火地点,只是他们中的大多数却在街道两侧遭遇爱尔兰人的无情伏击。数十名忠于职守的救火队员被打死在救火马车上。
英国王家海军学院,是英国培养海军初级军官地主要院校,被誉为英国海军军官的“摇篮”。学院创建于伊丽莎白女王时代,那是感受到强大舰队肆意掠过所带来的丰厚利益后,伊丽莎白女王接受了海军大臣的建议,便下旨在普利茅斯军港附近开设海军军官学校。故又称“普利茅斯王家海军学院”。
两百多年来。普利茅斯海军军校为英国舰队培养出无数忠贞英勇的海军将领,诸如纳尔逊、罗德尼、杰维斯、特鲁布里奇和科林伍德、布律埃、维尔纳夫、格拉维纳、约翰保罗琼斯等人。正是这些高明地海上战术家、战略家存在继续巩固并加强着英国人不可动摇的海洋霸权,而这座海军军校业已成为大英帝国的骄傲所在。
(呵呵,说明一点,上述史料属于作者本人编造的,英国海军军校事实在19世纪中期,即1863年建成立,地点也不在普利茅斯军港,而是位于达特茅斯。)
1794年9月28日,将是普利茅斯王家海军学院建成200周年的庆典。为此,学院专门雇用来数十名帮工重新粉刷校园,因为在那天皮特首相大人,以及内阁海军大臣等都将来到学校视察工作,并参与学院官兵的各类庆典活动。
在当地爱尔兰人地帮助下,另一路突击队地数名队员得以潜入戒备深严的校园内部,他们的身份却是油漆帮工。在抵达普利茅斯之后,该路指挥官就会同当地联络人仔细分析过,认为自己的100多名突击队员不太可能公然对抗前余名军校学员;同时,偷袭不可能奏效,因为每个宿舍都有专人看守,十分严格,任何意外的惊动就会让整个计划化为泡影。
左思右想之下,指挥官始终没能想出一个能够有效大规模杀伤英国海军学员的最佳方法,倒是一旁的情报联络人建议指挥官,可以采用投毒的方式加以实现。因为军校位于普利茅斯郊外,濒临大海,唯一的河流距离学院数英里,其淡水供给需要每天用马车拖运到校园,只是在校外向运水马车投毒不太可能,那是不仅有大批武装人员负责押运,而且在淡水入校存放前。还要接受水质检验。因此,必须潜入学院内部实施行动。
但使用什么毒药又成为难题,突击队员们携带的剧毒物质仅能保证自己在危机时使用,必寻找其他替代品。矿物质中的毒药药性显然不够强烈,指挥官明白必须使用动物毒药,而原产英国最毒的毒物却是蝮蛇。尽管爱尔兰人在黑市上大肆购买各类蝮蛇毒汁,但仅有一小瓶不到,不足以制造大面积伤亡。时间紧迫,无奈之下的指挥官唯有命令全体队员们四处捕抓英国蝮蛇,显然法军训练营地并没开设专门地捕蛇课程。在付出15名同伴生命的重大代价后,终于获得了足够剂量的蝮蛇毒汁。
9月11日凌晨。数名扮成油漆工的爱尔兰人遛出工棚,潜入到学院食堂的水源处,秘密投放了大瓶蝮蛇毒汁后,并校园外面队友的接应下,安全返回驻地。
第二天8点,结束完操练的大批学员陆续涌入食堂。准备享用他们的早餐,似乎是近段时间要迎接海军学院建校200周年庆典缘故,在他们的餐桌上额外多了一份美味的肉汤,只是今天肉汤地味道有些奇怪,喝完之后反而感觉更加饥渴。
10分钟后,一场类似瘟疫大灾难降临到普利茅斯王家海军学院,所有在食堂内用过早餐学员,站起来后便感觉四肢麻痹、无力胸闷、心悸、呼吸急促、鼻翼扇动等症状;紧接着,自己不能吞咽和说话,呼吸缓慢无力。伴随着极度窒息与呕血的现象;到了最后,沉重地双眼开始失明,学员们接二连三的摔倒在餐桌四周昏迷不醒,嘴角还挂着暗红的血丝。
苏格兰银行不但是世界最古老的银行,更是大英帝国的中央银行。18世纪纪末期。这座私人银行被政府购入王国所有,主要负责数以千万英镑计算的国债发行与兑付工作,这些国债不仅养活了大批食利阶层,更是维系着英帝国地政治与金融安全。因此,对于苏格兰银行的保卫工作并不亚于首相官邸和白金汉宫警戒程度。每天24小时,都用大批军警围绕在四周。甚至还有一条从苏格兰银行重要库房延伸两个街区达到伦敦警察局的秘密警钟。
负责突袭伦敦的爱尔兰指挥官。在对比利益得失之后,决定先放弃对首相官邸和白金汉宫的攻击。调动全部突击队员仍将苏格兰银行作为袭击的重点目标。9月10日夜晚,10多个队员装扮着绅士跑到贵族们常去的土耳其浴室,或是通宵上演歌舞表演的歌剧院,或是充斥着大量妓女的红灯街区,他们在那里大肆制造各类骚乱,以吸引伦敦警察的注意力,意在使得警察们疲于奔命,无暇顾忌苏格兰银行所在地街区。
9月11日的凌晨,经过长时间周密部署的突击队员陆续潜伏到银行四周,一部负责冲入苏格兰银行内部实施纵火,另一队主要狙击伦敦警察的增援。凌晨2点,一队干掉银行周围的警察暗桩,迅速占领个个制高点;另一队则在向导地带领下,炸开了银行铁门硬闯进去,却不小心让值班人员拉动了秘密警钟。
尽管伦敦的警察们对今晚突如其来的骚乱搞的人仰马翻,但来自苏格兰银行内部的秘密警钟却非同小可,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下的伦敦警察局长仍强制自己部下们,不顾一切地快速赶往苏格兰银行,其他的方地骚乱只是小事件,但到来自苏格兰银行却是天大麻烦,直接关系着自己的乌纱帽是否继续戴下去。
当伦敦警察赶到事发地点时,迎接他们的却是四处狙击手射来密集子弹,毫无防备的警察纷纷倒在血泊之中,侥幸逃生的家伙则赶紧赶回去请求增援。
此时,突入苏格兰银行内部的30多个队员也遇到相当大麻烦。
一番简短的交火过后,他们打死所有负责值守银行安全的数十个安保人员,仅留下唯一一个活口,想通过他来交出国债保险库的密码。只是后者死活不愿交出,那是他明白即便是眼前的匪徒放火焚烧整栋大楼,也无法毁掉保险库内存放的巨额国债凭证。对于自己的安危,保安不会加以考虑,因为英国政府会为他的妻儿发放抚恤金;更何况,纵然交出钥匙并说出密码,这些凶神恶煞般的家伙也一定不会让自己活下来。
不一会,保安便被性情急躁的一名队员打死,接下来唯有靠自己打开库房。钥匙好找,因为它就在保安腰间,但密码则需要队长一一验证。
5分钟过去了……
10分钟过去了……
15分钟过去了……
保险库的密码依然没能测试出来,而这时,伦敦警察局长已再度调集来大批军警,围剿苏格兰银行外面的狙击手,并试图冲入银行内部。
“队长,指挥官命令我们5分钟内立刻撤离,负责狙击任务的同伴们伤亡太大,很难坚持下去了。”一名队员匆忙赶了过来,对着仍在尝试密码的队长大声说道。
只是队长没有理会队友的召唤,依然努力着。直到第三次,指挥官亲自跑来下达撤退命令。队长只是回过头,异常冷静地告诉指挥官一句:“请把火油壶全部留给我!”随即又在忙于自己的事务。
当大批军警冲出苏格兰银行内部时,警察们的第一反应便是跑去检查国债保险库房,却意外发现一个背对他们的匪徒,他刚好在库房里堆积如山的国债凭证上浇完火油,其脚下还留有60多个空水壶。
“举起手,走出来!”警察们高举起短枪,只是恐吓着叫嚷道。事实上,所有人根本不敢开枪,因为一丝火星便可让这里的一切化为灰烬。
“别紧张,该死的英国佬!”队长慢慢地转过身,面对眼前有些惊惶失措的警察们,微笑着说道。紧接着,他猛地用手中的火绳,点燃了身上捆绑着炸药。警察们在纷纷退避的同时,还听见匪徒嘴中喊出的最后一句话,“自由万岁!”最后便是一声巨响……


第三集 越过比利牛斯山 第80章 动乱的不列颠岛(下)
9月11日开始的恐怖战争如同中世纪的瘟疫一般,将战火肆意蔓延在苏格兰与威尔士的土地上,但在不列颠岛的北面,苏格兰的高地,河谷与森林依然是那么宁静与安详。
有着“绿色谷地”之称的格拉斯哥城位于克莱德河畔,它原本只是大西洋边的一个小渔村,但现在却为苏格兰最大的城市和经济中心,还一度成为英国一大港口商业城市。究其发家史,却是罪恶的黑奴贸易。该市的成百上千条快速帆船来往于英国、非洲和北美之间,把英国的货物和非洲的黑奴运往北美,载回一船船的烟草、糖料和棉花。格拉斯哥的商人们发了大财,人们称之为“烟草贵族”。
而现在,格拉斯哥城城内又兴起另一类新兴贵族,那就是“工业贵族”。在工业革命开始后,一些投资于工业发明,生产与运用而发家致富的实业家。他们中的典型代表便是“蒸气机”改良者,詹姆斯瓦特。
此时的瓦特刚刚从伦敦返回格拉斯哥,正在自己的别墅中花园里散步,因为再过20多分钟,瓦特的儿子将为自己引见一个叫“岩石”的大富商,那是后者向瓦特拥有的工厂发出大额订单,要求一次性要求定购50多台需要用于开挖煤矿场的蒸汽机。
58岁的瓦特精神矍铄,血气红润,早不是那个因家庭贫困而体弱多病的技工学徒,业已成为格拉斯哥城内有名的富人。坐落于城郊克莱德河河谷地这栋豪华意大利别墅,是瓦特本人仅仅花费1000英镑就从破产的水利纺织厂商人那里低价买来。
光凭不列颠岛上数百个采矿场与冶金所因利用瓦特蒸气机。而向其交纳专利费用的一项,一年就可为昔日的穷学徒工带来至少1500英镑收入;再加之1785年,瓦特被当选为英国王家学会会员,足以让瓦特获得任何英国贵族所能享受的一切待遇。
经济上的收入还不止这些,纺织业也开始使用瓦特的蒸气机,虽说1785年,诺定昂郡建立了英国的第一座蒸汽纺织厂,但真正大规模的运用却是这两年事情。在8月下旬,抵达帝国首都伦敦的瓦特还获得英国王家学会颁发地许可证,允许他从蒸汽纺织厂里抽取专利税。其数额将远远高于采矿场与冶金所为他带来的丰厚利润。这都要感谢英国政府颁布地强令:为保护河谷地区的水源,所有河流附近的水力纺织厂必须在3年内全部迁徙到内陆。这项强制性的法令导致原本是蒸汽纺织机最大竞争对手的水利织布机。一下子跌到底谷,蒸汽纺织机逐渐成为纺织行业的标准之一。
在伦敦,还有一件更让瓦特兴奋不已地事情,那就是他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