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详解太平洋战争--历史就应细细的说-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屿驻扎军用飞机或军舰。夏威夷和新加坡则明确规定不受这项补充条约的约束。日本接受了这项条约,它是在获得再建成一艘战列舰,即“陆奥号”的权利之后才接受的。日本声称国内的小学生已经为建造该舰募集了款项(日本就喜欢搞这个,小小年纪就被灌输军国主义思想)。至于法国、意大利就靠边站吧,你们的主力舰就日本数量的一半吧,那两个实力较弱,只得答应了。最后大家缔结了《限制海军军备条约》,规定美国、英国、日本、意大利、法国海军主力舰的总吨位按照5:5:3:1。67:1。67的比例来配备,并对缔约国航空母舰的总吨位和主力舰火力的最高限额作了规定。1930年在伦敦签订的《限制和裁减海军军备国际条约》,对上述条约作了进一步补充和修订。
 条约签了,日本虽说答应了条约,但终究耿耿于怀,显然这样的条约是拦不住他的,条件成熟,他自然会冲破条约的束缚的。
 这里呢要说个故事啦,为何华盛顿谈判日本看起来挺被动的,美国是气定神闲,胜券在握,小日本呼天喊地、跳上跳下,连小学生都搬出来了,才搞了这么个结果呢?很简单,小日本的心理底线在哪,他跳上跳下的是想在谈判中偷鸡还是真的无法忍受了,美国都清清楚楚,美国在纽约设有一个密码“黑室”,里面的密码专家们的任务就是破解日本政府和日本谈判团之间通信来获取情报,效率还挺高,密码还被他们给破了,这下小日本惨了,他们天天偷偷摸摸商量的事,自以为没人知道,结果美国的休斯国务卿翘着个二郎腿,喝着咖啡就知道了个一清二楚。日本政府给谈判团的指示是,日本政府愿意接受英美日三国的海军吨位比例最低是5:5:3,当然了,可以将日本的比例升高时再好不过的事啦,如果实在办不到,也不要和美国人闹僵了,就这么滴吧。结果,果然美国人装模作样的一上来抛了个稍低点比例,日本不干了,美国于是让点步,拉平到5:5:3,估摸还要愁眉苦脸的对日本说:“老兄,我们尽全力了,你要照顾点我们啊,做人总得讲道理是吧,我们都做了让步了。”日本外交部想想也算了,都抵制条约块一个月了,人不累心都累了,反正这么着也能回去交差了,行吧,就5:5:3了。


二、矛盾是激化出来的(3)
 华盛顿的这个限制军备的合约对于后来的太平洋格局带来了什么较大的影响呢?美国这么干,削减了英日的实力,英国人是硬不起来了,一战后他欠了美国一屁股的债,穷得叮当响,要他再造多少多少主力舰他也力不从心了,国内也不会答应了,美国人也挺给他面子,他就借坡下驴了,这么一来,英国海军规模缩了一大截,在亚洲的实力就大大削弱了,有些个好的船啊炮啊也先回欧洲大本营防守吧。
 日本呢,他不甘心那,于是就挖空心思想歪脑筋,这点日本人还是挺聪明的,他一看啊,主力舰有限制啊,那我造战列舰、重型巡洋舰的,美国人肯定要烦啊,那我造轻型巡洋舰、防空巡洋舰成不。美国人看了看,人家海洋国家嘛,喜欢造船,又不造什么主力战舰,造点小炮舰嘛,哦,您自便啊。日本窃喜啊,结果造了几艘轻型巡洋舰出来都是怪胎,船身很大,上面东西很少,基本都是些防空机枪,三联装机炮啥的轻型武器,但明眼人却一眼也就看出来,真打起来,日本哗哗哗的把这些个东西全卸了,全换重炮,还能加一堆,因为有的是空间啊,船身甲板都是按重型巡洋舰的标准设计的,真是够阴的。当然美国人也不是傻子,他也感觉到了日本的想法,但日本这时候他得哄着,人家表面上也没违反啥规定啊,所以美国也只当没看见,看到这里估计不少人都晕了,这美国人到底想干啥啊?
 能干出裁军这种事情的人绝对是有魄力的,英日都被削弱了,美国自己也好不到哪去,本来在一战中大赚了一票的美国人号称要造一个牛得天下无双的海军出来,连计划都基本弄好了,结果搞合约了,那一切也就不了了之了,还得把原先的船退役掉一部分,造了一半的船呢拆掉,海军规模也明显缩小,那原本很多兑现给海陆军的装备也就拜拜啦,影响最大的是菲律宾的美军。
菲律宾是美国在亚洲地区的前哨,美国一直认为,如果和日本爆发战争,菲律宾将首当其冲,于是1911年美国就对这个事情制定了一个桔色作战计划,这个计划是这样的:假设一旦日本发动进攻,驻守菲律宾的部队能坚守到舰队赶去救援,舰队将从太平洋上杀出一条路,赶到东边来同日本决一雌雄。对于美国这个计划,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计划是好的,成功概率未免太低了,菲律宾哎,你当夏威夷那,就算夏威夷你从西海岸开一堆二战时的战舰到那边估摸也得花不少时间吧,更何况是菲律宾,小日本就算一路放行,一点也不干扰,您拼了老命狂开也得花个十天半月吧,小日本的海军也不是吃素的,他再不经打,他一路阻拦,等你到了菲律宾,估摸都几个月后的事了,就小日本那种不要命的陆军,美军那种得不到补给就傻瞪眼、战斗力大打折扣的特色,能撑几个月?这个事情美国人也心知肚明,所以就想法设法的把海军做大,能快一天是一天。现在好了,议会那帮小气鬼居然想出了大裁军这种主意,海军将领都感觉着这个桔色作战计划基本可以当成小说看了,还是带有YY色彩的,当年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的对菲律宾的形容:“美国的阿喀琉斯之锺”看来是一点也不为过。
 俗话说:福不双至,祸不单行。条约签了没多久,金融危机来了,就是美国历史上很著名的“大萧条”时期,这个事情对美国和日本打击都很大,也改变了不少事情,先看做生意这个事情,日本和美国比做生意,一开始这个事情是没有悬念的,英美这种国家都老油条一个了,你日本这种新兴国家不是对手,但日本的优势就在于,他离中国很近,而且因为扶持张作霖,东三省全是他的势力范围,他称作是满洲啦,日本人垄断了开矿啊、铁路啊,都特赚钱,英美很眼红,但又不好抢,再说了,英国、美国、法国这些个欧洲国家也不都一直穿一条裤子,生意场上也是拼得你死我活的,中国在他们眼里是个大市场,都想自己多赚点,中国这时候也算是民国了,国民政府是名义上的民选政府,搞资本主义滴,英美也不好对他很粗鲁,像对清政府那样对待,再说了一战让英国人衰落了很多,这时候他就怕自己的海外利益有麻烦,能少一事就少一事,所以呢英国除放弃对中国的通商和征收关税的监督权外,还逐步放弃了它在广东、汉口、厦门的治外法权,从而华盛顿条约系统顺利地保障了中国通商和投资的门户继续敞开——中国人有个不太好的传统,只要别人给足面子,很多事情都好谈,国民政府一看英国政府给面子啊,就什么都好说了。
 再说说咱们的这个国民政府,现在又很多书啊文章啊都喜欢为民国翻案,什么黄金十年发展啊等等,国民政府身为一个政府我感觉是很失败的,你说国民政府像个堂堂正正的大国政府,我宁肯承认1946年的时候他比较像样,就二、三十年代,整个政权都是支离破碎的,政府很不稳,蒋介石算是个很强的势力,也算国民政府的头,但汪精卫也不弱啊,北方张作霖还在,还有一堆什么阎锡山、冯玉祥等等的实力派地方军阀,国家能不乱么。
 美国的投资者估计也是觉得扔大量的钱在中国投资不是很放心,你比如我在内地投了很多资金,开了很多厂,今天这个地方是蒋光头的,他答应了我什么什么优惠啊等等,结果第二天打仗了,蒋光头跑了,来了个桂系的李宗仁,他一看,不行不行,这个优惠不能给,那我不惨了,我这厂都开了,总不见得再拆了吧。这还算好的,说不定打起来时,大家都扛着个大炮对轰,也不管什么人道主义国际法了,炮弹不长眼睛的,把好好的厂房全炸了,死了工人还得我付抚恤金,找人赔还找不到人。算了,在中国投资也得注意点,别扔太多了。与他相反的是英国人、日本人倒是不遗余力的在中国大作生意,二十年代末的时候,日本和英国在中国的外国投资总额中各占百分之三十五,美国只占百分之六。那美国的钱哪去了呢,日本啊,美国投资家感觉,日本由于经济的发展,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消费水平也比较高,政府呢也很稳定,市场也不见得小,美国对日本的出口占到他总出口额的百分之十二,到了30年代中期又翻了一番。


二、矛盾是激化出来的(4)
 贸易的繁荣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工业欣欣向荣的,老百姓都沉迷于西方文化中,听爵士音乐,看好莱坞电影。但是呢整个国家也逐渐形成了对美国的依赖,工业的繁荣需要大量的原料啊,就靠一帮人在东北拼命挖,那数量也是有限的啊,偏偏自己国土上又贫瘠得啥资源都没有,根本满足不了国内的需求啊,还好,美国人肯卖我们,日本人钱还是有的,就问美国人买吧,美国资源多啊,石油、废钢铁还有很多战略原料源源不断地从美国运往日本,两国的贸易蒸蒸日上,一团和气,成天兄弟长,兄弟短的好不亲热,尤其是1923年,东京发生了大地震,美国人很慷慨地提供了很多贷款帮助日本重建,日本人热泪盈眶啊。美国驻日本大使那年报告说:“我所到之处,都听到这样的意见:我们两国终于互相了解,认识到我们靠友谊建立的团结比纸上条约建立的团结更加牢固。”
 我们中国人改革开放这些年来也见多了,国家和国家之间只有利益,哪来啥真正的友谊啊,利益对口谁都是兄弟,明天利益一个冲突,翻脸就不认人,日本和美国走得太近,很快一连串的事情就让两国关系紧张起来。
 先是美国国会通过了制止大规模移民的原籍法,这个法呢很缺德,他的大概意思就是你们东方人没事少移民来美国,现在我禁止你们移民啦,但欧洲人呢,无所谓,你们还是可以移民过来的。日本人一听,大怒啊,你这是种族歧视啊,搞了半天,你美国人还是看不起我们日本人嘛,于是就在国内号召,我们要抵制美货,抵制美国文化,结果老百姓理都不理政府,美国东西多好啊,我又不移民去美国,这个原籍法跟我又没关系。日本每年都有很多大学和军校的学生去美国参观和学习,也都对美国崇拜备至,这个国家真是太强大了。日本政府这时感觉我们的国民对美国有点丧失警惕了(这个事情我感觉对我们现在也很有教育意义,我们现在很多人都很喜欢美国的东西和文化,这个也无可厚非,但喜欢到痴迷甚至反过来对自己国家嗤之以鼻那就不可取了)。
但日本政府很快就刺激了,大萧条来了,美国经济崩溃了,日本也连带着凄风惨雨的,很多实业家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日元大幅度的贬值,日本只得抛弃了金本位。日本的工业中重要的出口品是生丝,出口目标当然是那些西方国家啦,尤其是美国,但美国人自己萧条得一塌糊涂,日本人可怜巴巴地凑上去:“大哥,我知道你也不好过,你好歹也分口饭给我吃下吧。”美国人拿了把大扫帚直接把他哄了出来:“死远点,我自己都没得吃呢,谁管你,再过来我打你啦。”西方国家大幅度拉高关税标准,保护本国工商业,当然这个做法也是正常的,但在日本看来就特别的凄凉了,世风炎凉啊,生丝卖不掉,自己国家几百万靠养蚕为生的小农家庭破产。
 日子过不下去了,就有人要跳出来了,“财阀”——三井、三菱、住友和安田之流居于日本经济最高统治地位的大银行和大企业巨头——遭到力主进行土地改革的左派集团和越来越多的失业者的反对。日本军队中的民族主义分子,本来就因受到限制海军军备条约的约束而感到愤怒,他们指责日本政府让步过大,由于没有能利用在中国大陆上的良机,以致过于依赖美国。这批人呢本来没啥话语权,国家好好的,你成天要打要杀的,出口不逊的,危险分子啊,封杀封杀。现在老百姓日子都过不下去了,就要想了,这是咋的哩,再听听那帮家伙的说辞,有道理哦,我们的外交太软了,经济太依靠那帮西方国家了,你看人家现在见死不救的,你这届政府如果还想让我们支持的话,就拿点实际的强硬程度出来。
 各方面因素的一综合,让日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亚洲扩张了,但甭急,他还没打算用战争手段来扩张呢,日本决定先扩大自己的权益,当然也是用强硬手段的啦,他逐渐开始把目光向关内移动啦,最好能先控制京津地区。
 蒋介石一通忙乎,总算是把自己的后院暂时搞得太平了些,就张罗着北伐把北京打下来,1927年他把国民政府迁都到了南京,第二年大军就开到了北京,日本一看,蒋介石为啥这么得瑟呢,哦,美国人也支持他,苏联人也支持他,最让日本人受不了的事是美国人居然支持蒋介石“反帝”(呵呵,这个事情绝对是要打引号的,什么反帝啊,美国人自己不也是帝国主义么,还不是借刀杀人,借蒋介石来削弱日本等其他国家,蒋介石呢,也乐意这种支持,因为这么宣传比较可以得到群众的拥护)。
 日本人气死了,他抗议美国的这种做法,认为这违反了四国公约,怎么又冒出个四国公约了呢?1921年12月13日,日本和英国的同盟条约到期了,英国人决定不续约了,英国人做事也都是有目的的,以前和你小日本同盟,我要防俄啊,防德啊,现在貌似亚洲最强的敌人就是日本了,况且呢,英国这段时间有意识的和美国靠拢,尽管英国人老觉得美国人就一土大款,很看不起美国人,但现在人穷志短啊,各方面都希望美国可以拉一把,再说了在亚洲还是有些个殖民地的,比如新加坡啊香港啊,凭英国人的实力,如果一旦日本人动手,他是肯定保不住了,还是跟美国人穿一条裤子去,说不定借美国人的实力能够帮忙保护下。美国人是很乐意的啦,但也怕日本反应太过激烈了,就和日本商量了,说2个国家同盟多没劲啊,这样吧,我和法国也加入,我们搞个四国同盟,共同进退是吧。不过呢美国人有个条件,就是说你日本放弃在山东的权益。日本人感觉不公平啊,同盟国多点是好事,但你这条件咋感觉我最亏呢。美国人一听,哦,的确哦,那英国佬,你放弃威海卫的权益吧,英国同意了,日本也不好说什么了,不答应的话,他们三个自顾自签合约去了,把我晾一边,我也有点慌得啊,就答应吧。就这样签了个四国条约,以后大家要互相保护大家的权益。
 这个四国条约美国人可以说是一石多鸟,把日本英国在山东的权益一把扯了,最终便宜的还不是他自己,又让英国和日本的关系疏远了,以后英国肯定会站在他一边,另外呢,蒋介石老是嚷嚷着日本英国侵犯山东权益,喏,你老大我讲义气吧,帮你都拿回来了,蒋介石是感激涕零啊,心甘情愿当美国小弟了。

二、矛盾是激化出来的(5)
 
美国人和日本人的关系还真是复杂啊,事也真多,都白话了这么多了,看起来还没个完啊,但稀里糊涂说了这么一大堆,总结起来呢就是,现在呢太平洋上就剩2个人在角力了,一个呢是美国,一个呢是日本,美国人呢仗着财大气粗小弟多,时不时的明着暗着去阴日本一下,今天削弱你这个,明天削弱你那个,反正也算是贪得无厌,自己得到的利益他是永远也不会满足的。
这时候呢很多人就奇怪了,小日本的耐心倒真好,还没跳起来拔刀啊,这个很不符合他一贯的作风啊,这个事呢我们要实事求是,这时候的日本政府呢还算是比较谨慎保守的,政府的主体是文官,不是后来的军人当道,容易头脑发热。日本政府心里很清楚,自己跟美国人比,实力还是有差距的,国内也是困难一大堆的,这端口去闹事很容易不受控制,能稳定就尽量稳定。
日本这时候的首相叫滨口雄幸,是个老头,老爷爷么一般都是很保守的,什么事情都觉得我们在谈判上多多努力,为国家争利益,不要撕破脸。但军方这个时候很焦躁啊,尤其是一批青年军官,都是日本愤青啊,他感觉你这首相简直就是卖国,于是就策划着把这老头干掉算了,也正巧呢,日本在国际上又丢脸啦,这回又是什么事呢?
我们前面讲过,1922年初呢美英日法意5个国家在华盛顿签了个海军限制条约,当时呢商量好的期限是10年,眼看着呢时间到了1930年了,这个条约也快到期了啊,于是一帮国家又打算着在伦敦开会,要不要续约,条约中有什么东西要改进改进,这就是后来签订的《限制和裁减海军军备国际条约》,算是对在华盛顿签署的《限制海军军备条约》的修改和补充。
一看到这种东西,就知道又要扯皮了,日本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