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会到那个海滩去送死的。”连一贯支持欧洲战略的马歇尔都这样了,丘吉尔不得不放弃努力,英国人不得不承认,实力上的差距已经说明了以后的战争英国人只能在美国人的控制下行动了。
三天的会议结束,蒋介石回重庆,英美去德黑兰,这次开罗会议显然蒋介石是最大赢家,中国确认了二战大国的地位,得到了缅甸攻势的保证,并且美国的援助也大大增加,并且按照美国人的保证,战后日本侵占中国的领土会全数归还给蒋介石。
14、稳步前进(2)
11月27日,乘飞机到达德黑兰的罗斯福和丘吉尔开始与斯大林一起召开德黑兰会议,会议代号“尤蕾卡”,这次的对手是斯大林,不是蒋介石那么好打发的,所以在丘吉尔看来,英美应该将暂时的分歧掩盖起来,联手对付斯大林,罗斯福也是满口答应。
到了德黑兰,丘吉尔就感觉这情况不对,先是借口时局不稳,乘车来往公使馆可能有危险,罗斯福直接住到苏联公使馆去了,也方便和斯大林商量事情。这就算了,丘吉尔发现罗斯福在不少问题上故意避着他,觉得事情更糟了,英国人最近各个会议接连吃瘪,在这么下去以后连会都不用参加了。
正式开会由罗斯福作为主持,出于平衡,因为德黑兰这个位置是斯大林想出来的,所以讲话就让丘吉尔说吧,丘吉尔能说什么呢,还是那套地中海战略,说得唾沫横飞,又开始描绘战后大英帝国宏伟的蓝图。行了,STOP,这次的对手不是蒋介石了,斯大林牛多了,他直接很粗暴地打断丘吉尔的说话,很拽地说道:“说些正经的好不?”估计丘吉尔没当场吐血就不错了。斯大林高度赞扬了美国人的霸王计划,也认为意大利的作战要有限进行,巴尔干别去动脑筋了。这下子搞得美国人心里大喜,更把英国晾在一边了。
斯大林是何许人也,他一下就看出了英美的矛盾,立刻利用这个矛盾让德黑兰会议成了苏联人主宰的会议,他知道美国人现在在讨好他,于是他就同意美国人的方案,顺便问美国人要各种物资,对于英国人,他想了法子,不是中印缅战场的盟军司令是英国人么,我苏联也很支持英国人的啊,德国一垮,我立刻会向日本关东军发动攻击。
果然是一石多鸟,既讨好美国,又让英国没话说,对自己的全球战略也很有用,顺遍还狠狠踩了蒋介石一脚,东北没蒋介石啥事,苏联帮忙解决。后来的事情我们都很清楚,东北的事情成了蒋介石永远的痛。
会议开到11月30日,自知回天无力的丘吉尔被迫承诺于1994年5月进行霸王计划。这个大问题解决,大家松口气,当天晚上举行了晚宴,照旧嘛,哥俩好,心连心的,而且名义上还是庆祝斯大林69岁生日。
第二天召开政治会议,美国人想乘热打铁,说服斯大林支持组建联合国并且负责东欧方面的德军,结果斯大林拒绝了,这下搞得美国人也有些兴趣索然,英国人则是更不爽,随后英美领导人乘飞机回开罗继续开会时,丘吉尔就表示要给苏联人厉害瞧瞧。
再次在开罗开会,这次就英美两家了,丘吉尔自己保证的事是不能反悔的,所以美国决定开聊“霸王计划”的一些细节问题,丘吉尔肯定是不甘心,又搞花样出来,说直接猛攻法国西海岸风险很大的,不如在法国南部也来个登陆,是吧,这样保险多了。
美国人一听,好像有道理哦,丘吉尔立刻再接再厉,不过现在船不多呀,要不你们的什么“海盗行动计划”就别搞了,把那些物资拿回来玩登陆算啦。美国人实在不知道应该说什么了评价他了,真是K他的心都有了。最后美国人直接拿出一份情报,这份情报还是英国的蒙巴顿勋爵自己搞来的,情报显示,如果不进行“海盗行动计划”,蒋介石将不会在缅甸攻势中投入一兵一卒,这下英国人没辙了。不过英美有些地方还是一致的,因为斯大林同意出兵远东地区,那中国人的作用就不这么明显了,缅甸的攻势不用搞得这么大,那些个关东军也不劳烦蒋委员长去搞定了。
会开到这种程度,没人高兴,罗斯福总统最后思量再三,突然作出了惊人决定,这是他战时唯一的一次独断专行,他断然拒绝了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劝告,宣布取消“海盗作战计划”,这个决定如同一个炸雷掉进了人群,英国人被电得浑身兴奋,而美国人则集体被打得发懵。
为什么罗斯福敢下这命令,是因为他从史迪威那边得到了一个消息,史迪威在印度有3个中国师,就是后来的新一军新六军,史迪威已经开始用这3个师发动了攻击,反正蒋介石管不了他。所以罗斯福也觉得没蒋介石帮忙估计也行吧。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蒋介石自己,中美通过驼峰航线死了N多人送进来的物资,首先被贪污了N多,随后蒋介石在前线已经基本停止了与日军的大规模冲突,干吗去了呢,还能干吗,围剿太祖呗,美国人就郁闷了,这些物资搞进来容易么,现在蒋介石乘机要求大量援助,美国人也有些不甘心,就考虑削弱缅甸的攻势来打击打击蒋介石。当然,最大的原因还在于老蒋的实力问题,与其寄希望与老蒋,不如得到个苏联人的承诺来得靠谱,既然苏联已经承诺了,那么老蒋也就有些无足轻重了。
虽然德黑兰首脑会议最后解决了盟国之间从哪条路线进攻柏林这个重大的战略问题,但是参谋长联席会议仍然不能决定从哪条路线进攻东京。美国海军于十一月攻占吉尔伯特之后,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的计划人员报告说:“中太平洋的战局预示从那里能较快地向日本推进。”在阿诺德将军的支持下(他需要为他的战略轰炸机找到能飞到东京的基地),金说服马歇尔同意以美国部队全力支持他发动的攻势即中太平洋的攻势。但同时,由于政治原因也不能放弃麦克阿瑟经西南太平洋向菲律宾发动的进攻。结果是决定继续进行这两个攻势,并指示“沿着新几内亚——荷属东印度群岛——菲律宾轴线发动的进攻将与夺回各托管岛屿的战斗同时进行。在关岛、提尼安岛和塞班岛将建立一支轰炸机部队,以便对日本本土进行战略轰炸。”这样事情就很清楚了,尼米兹的路线是战略上的,麦克阿瑟的路线是政治上的,美国人显然是准备鱼和熊掌皆得了。
美国目前使用的远程战略轰炸机是B…29,这架轰炸机载弹大,航程远,最难得的是他还有自卫能力,不得已时还能跟战斗机搏斗一下,显然是轰炸日本本土的不二选择,但航程再远你也不能指望他从南太平洋或者夏威夷中途岛直接飞到日本本土去,所以美国人按照这个轰炸机的航程初步确定在攻下马里亚纳群岛之前先从中国的重庆起飞轰炸日本本土,其实这个方案也不是很好,毕竟路也很远,经常从重庆起飞后到了日本匆匆投下炸弹就要返回,而且返航路上很多地方都是敌占区,万一有个闪失坠毁,就算没当场阵亡,也基本被俘。所以当时很多在华的美国飞行员背心上都缝着一块布,上面写着这个飞行员是美国人,是来中国帮助作战的,如果遇到困难,所有的中国军民都应积极帮助。但是飞行员的伤亡仍旧是比较高的。而B…29有个缺点在于它的起飞所需的跑道很长,一般的机场还不能用,所以蒋介石在重庆附近造了个机场,10万中国老百姓硬是用最简陋的工具建成了这个机场供美军轰炸机起飞。
参谋长联席会议的两条路线的确认对于麦克阿瑟来说也是一种鼓舞,本来美国上层对于是否进攻菲律宾的事情一直闭口不谈,这让麦克阿瑟是很抓狂的,因为他一系列的战斗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收复菲律宾,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现在总统与圣诞节宣布了两条路线的确认对于麦克阿瑟来说他终于得到了上层的保证,他可以自由行动了。
…02…0212:54:28
今天是农历大年三十,楼主在此祝愿所有兄弟姐妹们新春快乐,天天开心,来年有用不完的钱,消耗不完的好运,享不完的福!
…
…02…0421:57:50
十四、稳步前进(3)
得到了“尚方宝剑”,麦克阿瑟很快于12月26日对新不列颠和新几内亚群岛的日军发起了总攻,看家的家底也翻了出来,海军陆战一师奉命进攻新不列颠,对于这个师来说,瓜岛都熬过来了,新不列颠对于他们来说真不算难事,所以一开打就登陆成功,迅速推进,丛林深处尽管有1万多日军躲在里面,但依旧无可奈何,影响美军的还是丛林恶劣的天气,甚至有不少美军被断下的湿树干砸死。拉包尔的日本空军大批赶到增援,被第五航空队尽数击退,海军陆战一师打了3天,取得了最终胜利,一共损失了300人。
胜利后美军很快建立了新不列颠西端的格格斯特角基地,这样就把拉包尔的135000日军尽数困在了拉包尔,日军无论是海路还是空中都无法撤出,只能仰天长叹,成了瓮中之鳖。这样剩余还有自由的日军就是在胡翁半岛上的10000多日军,美军的计划是由澳大利亚军队穿越丛林和美军在赛多港登陆的部队进行两面夹击,日军的指挥官足立将军还算脑子清醒,他很快就意识到了这个情况,乘包围圈还未围成,立马突围,尽管丢了三分之一的部队,总算突围了一部分出去。
麦克阿瑟发动的所罗门群岛战役终于胜利完成了任务,也间接刺激了尼米兹,尼米兹很快于12月14日宣布,发动马绍尔群岛战役,攻下马绍尔群岛,代号“燧发枪作战计划”。
根据对马绍尔群岛的侦查,美军心里还是很清楚马绍尔群岛的日军守备力量还是很强的,而且由于塔拉瓦岛教训,让不少美军将领都谨慎起来,到底首先攻打哪个岛屿成了最主要的问题。按照美军一般的打法,肯定是先占领外围岛屿,随后攻打中心岛屿夸贾林岛和埃尼威托克岛,如果这么打,美军就惨了,但因为美军已经破译了日军的电码,所以日军自己的军事部署很快就提醒了美军。日军的想法跟美军是不谋而合的,所以日军就从内部岛屿抽调了大量兵力部署到了外围的两个比较重要的岛屿沃吉岛和马洛拉普岛,准备利用这两个岛来消耗美军。根据日军这一部署,美军修改了计划,决定用马金岛和塔拉瓦岛机场起飞的轰炸机袭击这两个岛屿,而攻击部队将直接插到马绍尔群岛的心脏地带,首先在罗伊一那慕尔岛和夸贾林岛登陆。这两个岛屿位于环抱着世界最大环礁湖的五十英里宽的三角形夸贾林环礁群两个相对的角上。攻占这两个岛屿之后,部队将立即进攻埃尼威托克岛。
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制订的越过马绍尔群岛东部诸岛发动进攻的“燧发枪计划”,在1944年1月3日的旧金山会议上得到了金海军上将的赞许。他在这次会议上还敦促尼米兹加紧向马里亚纳群岛推进。“燧发枪计划”认为,没有必要占领长期以来被称为帝国海军的“太平洋直布罗陀”的特鲁克。参加了会议的哈尔西海军中将获准绕过新爱尔兰防守森严的卡维恩基地,占领布干维尔附近没有防御力量的格林岛,孤立拉包尔,以完成他的所罗门群岛战役。绕过敌军坚固据点的战略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第五舰队能否迅速扩充航空母舰部队,因为这种部队可以广泛出击,使被孤立的日军基地无法参战。
在会议上对于太平洋下一阶段的进攻路线尽管之前已经有2条路线的定论,但是美军还是希望能够有一个统一指挥,那到底是尼米兹还是麦克阿瑟来指挥依旧是个无法解决的问题,麦克阿瑟提出攻下拉包尔,将拉包尔作为他西南太平洋力量的大本营,进攻菲律宾,然后他会绕过马里亚纳群岛来进攻日本本土。为了增加自己计划的筹码,他还力邀哈尔西干脆完全加入他的阵营,哈尔西当然不是傻子,海军去加入陆军阵营,金上将能同意就见鬼了,所以哈尔西以没这个资格拒绝了。而且参谋长联席会议也觉得麦克阿瑟的计划太疯狂了,绕过马里亚纳群岛直接打日本本土难度太大了。但麦克阿瑟也提醒说如果按照尼米兹的计划打马里亚纳群岛,一路上的关岛、提尼安岛和塞班岛都是硬骨头,比塔拉瓦岛难打多了,那个伤亡就不好估计了。这个也是很有道理的,美军尽管有跳岛战术,但越靠近日本本土,日军越密集,打重兵把守的岛是避免不了的,如果美军害怕伤亡,那就干脆别打马里亚纳群岛了。
这边还在吵,那边“燧发枪计划”于1月底开始了行动,战列舰连续三天猛烈轰击了夸贾林环礁湖两侧的两个目标岛屿,从塔拉瓦和马金起飞的陆基轰炸机破坏了贾卢特岛和米利岛上的小机场。斯普鲁恩斯的四个航空母舰特遣舰队袭击了沃吉岛和马洛拉普岛,另一些特遣舰队集中力量进攻夸贾林。
凯利;特纳海军少将再次担任了两栖部队的总指挥,阿图登陆战的老兵——查尔斯;科利特少将的第七步兵旅负责夸贾林南线部队的战术指挥。理查德;康诺利海军少将指挥新建的海军陆战第四师组成的北线部队,这支部队的任务是攻占那个五十英里宽的环礁湖另一个角上的一对小岛罗伊一纳穆尔岛。希尔海军少将负责对马朱岛的进攻,预料用陆军第二十七师的一个营就能迅速完成这项任务。在攻占夸贾林之后,运输舰将运载两个海军陆战队营和团后备队继续前进,去攻打埃尼威托克岛。
斯普鲁恩斯担任总指挥,这次战役他指挥375艘军舰、700架舰载机和475架陆基飞机,他的任务是把53000人的攻击部队运上目标的三个岛屿。米彻尔海军少将的第58特遣舰队拥有12艘航空母舰、8艘快速战列舰、6艘巡洋舰和36艘驱逐舰,任务是包围这几个分散的敌占岛,并且作好准备,在日军主力舰队一旦从它在特鲁克的基地冒险出动时迎击和消灭它。
当美军的主力出现在马绍尔群岛正面时,之前派出的轰炸机已将马绍尔群岛上的所有日本飞机尽数击毁,日军只能干瞪眼,一点办法也没有。1月31日上午9点50分,希尔将军发来信号,他已经占领了马朱岛,海军陆战第四师随即在猛烈炮火的掩护下开始攻岛,5000守军被美军猛轰了三天三夜,没死就万幸了,根本拦不住海军陆战四师登陆,很快,夸贾林岛就失陷了。
在环礁湖对面,罗伊岛和纳慕尔岛的守军遭到康诺利海军少将的军舰在发起进攻前一天进行的炮击之后,没有能完全恢复精力。美军只用了48小时多一点的时间就攻占了这两个岛屿和连接两岛的狭窄堤道。随后就是肃清环礁的97个小岛上的残敌,因为美军的火力实在太猛了,尽管日军也有8000守军,但美军只付出了400人的代价就搞定了所有守军,特纳将军战后感慨,是不是军舰出得太多了,有点杀鸡用牛刀了。
第一阶段作战如此顺利让美军大为惊喜,也不休整了,立马开始第二阶段作战,即占领埃尼威托克岛,2月14日,登陆部队所有指挥在特纳将军的旗舰上开会,米彻尔的特遣舰队奉命前去攻打西面约800英里的特鲁克,以便把日本在加罗林群岛的这个中太平洋要塞孤立起来,使之不能参加整个战役。这次袭击将是定于二月十八日在埃尼威托克登陆的前奏。
2月17日,美军气势汹汹直扑特鲁克,古贺早就接到了消息,带着所有主力舰队先溜到帕劳群岛去了,美军击毁了日军275架飞机和20万吨辅助舰船后就让特鲁克失去了作用,这样美军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就不用进攻加罗林群岛了。
这边,特纳开始发动进攻,美军首先攻下了恩格比岛,得到了一些日军文件,文件显示埃尼威托克岛的情况不是美军所想象的那样守军薄弱,相反日军布置了重兵,这让美军不得不修改计划了,本来美军只准备上两支小部队去解决这个岛,这个情报让美军正式进攻时集中了所有主力,直接一拳砸翻了这个岛,正式全部占领了马绍尔群岛。
马绍尔群岛的失守让日本大本营真的感到怕了,本来按照瓜岛的模式,日本大本营觉得就算美军能突破日军的层层防御圈也不知道是何年何月的事了,结果美军的新战术接连攻克了所罗门群岛、吉尔伯特群岛和马绍尔群岛,日军的两大据点拉包尔和特鲁克全被废掉,日军的防御外层被彻底砸碎,日本不能在按这种节奏打下去了,于是参谋本部开始酝酿新的行动了应付美军的攻势。
…02…0713:06:08
十四、稳步前进(4)
东条英机所谓的最后防线被美军闪电般地全线突破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本来就有矛盾的日本海陆军更是吵得不可开交,争吵的重点还是在于如何应对美军的下一步进攻。
尽管日本这个小岛子什么都缺,但日本人依旧还会从牙缝中剩出钢铁什么的来造航母,所以联合舰队的实力还是有点的,古贺峰一既然是山本的继承人,他就坚持以一个个岛为据点,配合海军跟美国人耗。陆军坚决反对,认为古贺脑子进水了,跟美国人耗,就联合舰队这个身板刚开战的时候说说那是没问题的,但现在太平洋舰队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