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军事战争通史-第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光禄少卿杨均的协助下,在食物中投毒害死了中宗。韦后秘不发丧,自揽朝政。初三,韦后调集诸府兵5万人进驻长安城内,命其亲戚韦捷、韦灌、韦踏、韦琦、韦播、高嵩等人分头统领。又命中书舍人韦元负责巡察城中六街,左监门大将军兼内侍薛思简率500精兵驰至均州(治武当,今湖北均县西北旧均县),以防谯王李重福作乱。一切准备就绪,韦后将众宰相召入宫中,由于多数宰相都依附于韦后,遂修改遣诏,由韦后临朝摄政,免去相王李旦参谋政事的职务,仅任命他为太子太师。初四,韦后召集文武百官为中宗发丧,并宣布由她主持朝政,改元唐隆。初七,十六岁的温王李重茂即位,是为殇帝。宗楚客伙同太常卿武延秀、司农卿赵履温、国子祭酒叶静能及韦氏集团的其他成员屡劝韦后效仿武则天登基称帝,韦后也早有此意,只是担心李旦和太平公主反对,未敢轻举妄动。

    相王李旦秉性旷达、不贪权势,亦无进取之心。其三子李隆基素怀大志,他在其姑母太平公主的支持下,积极进行捍卫李唐社稷、反对韦后篡权的斗争。李隆基争取“万骑”的将领葛福顺、陈玄礼、李仙凫等人的支持,于二十日夜发动政变。葛福顺等人奉命进入宿卫玄武门的羽林营,将韦跨、韦播、高嵩三人斩首,争取了羽林军的支持。李隆基命葛福顺率左万骑攻打玄德门,李仙凫率右万骑攻白兽门,斩关而入,进展顺利。三更时分,两军在凌烟阁会师,在太极殿前守卫中宗灵柩的南牙卫士也纷纷披甲响应李隆基。韦后仓皇逃入飞骑营,被飞骑斩首,安乐公主、武延秀等人也被诛杀。次日,李隆基迎相王入宫,并下令关闭城门及宫门,大肆搜捕韦氏余党。二十四日,李旦即皇帝位,是为睿宗,改元景云。二十七日,李隆基被立为皇太子。

中国战争 李克用反唐之战

    唐乾符五年(878年),沙陀副兵马使李克用等人起兵反唐的作战。

    李克用是沙陀首领、振武节度使李国昌(朱邪赤心)的儿子,曾参与镇压庞勋起义。唐末农民起义爆发后,李克用见天下大乱,遂与云州沙陀兵马使李尽忠及牙将康君立、薛志勤、程怀信、李存璋等人谋划起兵,于五年正月杀大同防御使段文楚。李克用指使将士上书朝廷请求任命其为大同防御使,遭拒绝。二月,唐廷诏令太仆卿卢简方为大同防御使。五月,李克用与李国昌合兵攻陷遮虏军(今山西岢岚东南洪谷堡东北),继而进攻宁武(今属山西)及苛岚军(在今山西岢岚境)。六月,沙陀军焚烧唐林(今山西原平东南唐林岗)、崞县(今山西原乎北崞阳镇),进入忻州(治秀容,今山西忻州)境。七月,唐廷调发义成、忠武、昭义、河阳军于晋阳(今太原城西南)会合,以抵御沙陀军。八月,沙陀军攻陷岢岚军外城,又于洪谷(今山西岢岚东南洪谷堡)击败唐军。十月,唐僖宗李儇诏令昭义节度使李钧、幽州节度使李可举与吐谷浑酋长赫连铎、白义诚、沙陀酋长安庆、萨葛酋长米海万,合兵于蔚州(治兴唐,今河北蔚县)讨伐李国昌父子。

中国战争 李克用讨三镇长安之战

    唐乾宁二年(895年),河东节度使李克用为扩大自己的势力,以邡宁、镇国、凤翔(治今陕西彬县、华县、凤翔)三镇进犯京师为由,发动讨伐三镇的长安之战。

    是年五月,李克用得知邠宁节度使王行瑜、镇国节度使韩建、凤翔节度使李茂贞领兵进逼长安的消息后,立即征发蕃汉军队向南开进,并向朝廷上书请求讨伐三镇,同时又向三镇节度使发了征讨的檄文。六月,李克用攻克绛州(治今山西绛县),杀刺史王瑶及其部众千余人。七月初一到达其婿河中节度使王珂的镇所,接着在朝邑(今陕西大荔)击败匡国节度使王行约,初三王行约弃同州(治冯翊,今陕西大荔)逃跑。初四,李克用直达京师长安。王行约与其弟左军指挥使王行实,率众在长安西市大肆抢掠,并要唐昭宗李晔到邠州(治今陕西彬县)避难。枢密使骆全瓘与李茂贞的养子右军指挥使李继鹏则要将昭宗挟持到凤翔,双方展开争斗。昭宗令驻扎京城的盐州六都军队入宫护卫,左右两军方才撤返邠州、凤翔。初六,昭宗出启夏门逃出长安,趋南山。七月十二日,昭宗令李克用、王珂分别派万余骑兵,往邡州、新平(今陕西兴平)讨伐王行瑜,又令彰义节度使张鐇率泾原兵控制凤翔的李茂贞。八月初五,李克用进军渭桥,以部将李存贞为前锋,于初七攻克永寿(今属陕西),初九派李存信、李存审会同保大节度使李思孝进攻梨园寨(在今陕西淳化境),俘王行瑜将王令陶等人。李茂贞害怕,便委罪李继鹏,将其杀死,首级送往朝廷,并上书请求治罪,同时派使者向李克用求和。昭宗诏令李克用暂且赦免李茂贞,全力讨伐王行瑜。十九日,任命李克用为邠宁四面行营都招讨使。九月,李克用继续进攻梨园,李茂贞应王行瑜求救,派兵万余人驻所在邠州龙泉寨(今陕西旬邑东北),自率兵3万屯驻在咸阳附近。昭宗应李克用的请求,诏令李茂贞返回镇所。十月,梨园守军在李克用部将李罕之、李存信等急攻下,城中粮尽,弃城逃跑,李罕之等在截击中斩杀万余人,攻取梨园等3个营寨,俘王行瑜子王知进及其大将李元福等,王行约、王行实焚烧宁州(治安定,今甘肃宁县)逃跑。王行瑜领精兵5000驻守龙泉镇。李茂贞领兵5000在镇西扎寨,救援王行瑜,经李罕之袭击逃跑。十一月,李罕之攻克龙泉镇,王行瑜逃往邠州,派使者向李克用请降被拒绝,逃往庆州(治今甘肃庆阳)境内,被部下斩杀。李克用平定邠、宁二州后,还军渭州(治今甘肃平凉)北部驻扎,唐廷封其为晋王,对其部将及子孙都加官升爵。十二月二十九日,李克用率军返回晋阳(今山西太原城西南)。

中国战争 李克用、王重荣击朱玫之战

    唐光启元年(885年),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河中节度使王重荣与宦官田令孜为扩大各自的势力而进行的作战。

    是年三月,唐僖宗李儇由成都返回京师长安,朝中大权由宦官田令孜把持。时河中节度使王重荣身兼安邑、解县两池榷监使,田令孜想将监池之利据为已有,便下令调王重荣为泰宁节度使。王重荣拒不从命,并上书列举田令孜的十大罪状。十月,田令孜令邠宁节度使朱玫、凤翔节度使李昌符发两镇兵及神策军各3万,屯驻沙苑(今陕西大荔西南),以讨伐王重荣。十一月,王重荣一面领兵进驻同州(治今陕西大荔),与两镇兵对峙;一面向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告急求援。十二月,李克用与王重荣合兵进抵沙苑,向唐廷上书,要唐僖宗诛杀田令孜、朱玫和李昌符。僖宗诏劝双方和解。李克用、王重荣未予置理。二十三日,两军展开激战,朱玫与李昌符被击败,率溃军各向本镇退去。李克用领兵进逼长安,二十五日夜,田令孜挟持僖宗自开远门逃往凤翔(今属陕西)。光启二年(886年)正月,李克用还军河中,与王重荣上表请僖宗回京,并再次要求诛杀田令孜。初八夜,田令孜挟僖宗至宝鸡,引起众官吏不满,朱玫和李昌符亦忿其自专,耻为所用,拟发兵追逼僖宗回凤翔。田令孜担心“奇货”被夺,又挟僖宗往兴元(今陕西南郡北)。四月,朱玫与李昌符共谋将唐肃宗的玄孙襄王李煴劫持到凤翔,强逼百官奉李煴为监军政诸事,还长安。朱玫自兼左右神策十军使,又加任宰相。五月,朱玫派部将王行瑜领兵5万,追赶在凤州(治今陕西风县东北)的僖宗与田令孜。十月,李煴即帝位,改元建贞。僖宗见朱玫另立新主,遂派人赴河中游说王重荣、李克用讨伐朱玫,并令镇守金州(治今陕西安康)的杨守亮发兵2万北上讨伐朱玫。十二月,王行瑜领兵与王重荣等交战屡败,担心受责,初十,自风州引兵返回长安,斩杀朱玫,李煴逃往河中,被王重荣等拘杀。 

中国战争 李晟收复长安之战

    唐兴元元年(784年),唐检校右仆射、兼京畿、渭北、鄜坊、商华兵马副元帅李晟指挥集聚在关中地区的官兵,与行营兵马副元帅浑骱粲Γ飧幢恢鞗佌剂斓木┏牵丫箍囊怀」シ勒健

    是年四月,李晟主持军机大事后,积极筹划收复长安。他奏请德宗批准,任京兆少尹张或为副使,谏议大夫郑云逵为行军司马,京兆府司录李敬仲为节度判官。授予唐良臣河中节度使令其保卫潼关;戴休颜为鄜坊节度使令其守奉天;李晟又建议朝廷在京城郊县广泛征赋,使军队粮草充裕。当时,神策军家属及李晟家百口都在长安,为稳定军心,李晟流着泪鼓励大家说,皇上都背井离乡,我们怎能只顾自家呢?对于朱泚派来的说客,李晟立即处斩。由于李晟与士兵同甘共苦,用大义激奋士心,兵卒虽盛夏犹衣冬服,未授春衣也没人离叛。请从贼营逃来的将士控诉朱泚令人发指罪状,以激励士气。贼元帅将姚令言等派间谍刺探李晟进军长安日期,被巡逻骑兵捉获,李晟给他们饮酒、钱,放他们回去“努力固守,勿不忠于贼”。

    五月二十日,李晟率军抵达通化门,向城内耀武示威,贼不敢出。召集诸将商量攻城方案。大家主张先拔外城,占据坊市,然后北攻宫阙。李晟说从贼重点聚集的苑北突破,击其心腹,迫敌狼狈出逃,既可保住宫阙不受残害,坊市不受骚扰,又能避免坊市狭窄,官军不易击敌。诸将都称赞此方案。李晟便牒告浑⒄蚬诙仁孤嬖狻⑸讨萁诙仁股锌晒碌龋级ㄆ谙藿诔ぐ渤窍隆N逶露迦找梗铌纱佣记乓凭凉馓┟磐饷撞执澹倬┏恰

    二十六日李晟正亲临挖壕筑栅,朱眦骁将张庭芝、李希倩率贼军大部人马而至。李晟抓住敌来送死的天赐战机,命令副元帅兵马使吴诜等部奋力迎击。当时,骆元光军在阵地北部,兵力较少,贼军合力攻打他。李晟当即派牙前将李演等率兵增援。中军全力配合,李演等大破叛军,乘胜进入光泰门;又大败叛军,僵尸敝地,因夜临,李晟收兵,没被歼灭的叛军入白华门。

    二十七日,李晟又出兵。诸将建议等待浑碱率领的西路军赶到,夹攻歼敌。李晟力主乘胜追击,乘敌无备,夺取长安。朱泚军出战,官军屡次获胜。

    二十八日,李晟集结诸路部将骆元光、尚可孤,兵马使吴诜、王佖,都虞侯邢君牙、李演、史万顷,神策将孟涉、康关俊,华州将郭审金、权文成,商州将彭元俊等,号令誓师后,在光泰门外展开官军。又命王佖、李演率领骑兵;史万顷带领步卒,直抵苑神墙村。李晟预先派人夜里打开苑墙200余步,这时叛军已用树木栅拦住,并从栅中刺射官军。李晟下达纵贼则先斩诸将的命令,史万顷惧而率兵先进,拔栅冲入。王佖等骑兵继进,叛军奔溃,叛将段诚谏被俘,官军大部人马分头齐进,喊杀声如迅雷滚动。姚令言、张庭芝、李希情等叛将还负隅顽抗。李晟命决胜军使唐良臣、兵马使赵光铣、杨万荣、孟日华等步骑齐进,叛军虽能拚凑防线,但经十余合战后,已不能支持。至白华门时,突然有数干名叛军出现在官兵背后,李晟当即率百余骑士回头迎击。叛军慑于李晟威名而惊慌溃退,官军追斩不可胜数。朱泚、姚令言、张庭芝率万余人西逃,李晟命兵马使田子奇率骑兵追歼。其余凶党先后投降。官军光复长安城。

    点评:此战,李晟善于团结内部,激励将士,正确选择主攻方向,部署周部,抓住有利战机,击败叛军主力,乘胜猛攻,终获胜利。

中国战争 李世民击灭薛举父子之战

    隋义宁元年(617年)十二月至唐武德元年(618年)十一月,在唐初统一战争中,秦公(建唐后为秦王)李世民击灭陇西(今六盘山、陇山以西和黄河以东一带)割据势力薛举、薛仁杲父子的作战。

    义宁元年四月,隋金城府校尉薛举与其子仁杲起兵反隋。不久,攻占陇西(治襄武,今甘肃陇西东南)、西平(治湟水,今青海乐都)、天水(治上邽,今甘肃天水)等郡,尽有陇西之地。七月,薛举自称西秦霸王,改元秦兴,众至13万,都上邽。

    及李渊攻占长安(参见李渊攻取长安之战),薛举遂派薛仁杲东进争夺关中。十二月,薛仁杲在汧源(今陕西陇县)袭破农民起义军唐弼部,悉并其众,实力大增,号称30万,继而进围扶风(治雍县,今陕西凤翔)。李渊命李世民率兵迎击,大败薛仁杲军,并追击至陇坻(今陕西陇县、宝鸡与甘肃清水、张家川之间)而还。随后,李渊贿赂突厥,使薛举与其联兵之谋破产。

    武德元年六月,薛举率军攻扰泾州(治安定,今甘肃泾川北泾河北岸),唐高祖李渊命秦王李世民率8总管兵抵御。七月,李世民进至高墌城(今陕西长武西北),决定采取坚壁不战、待敌疲惫的方略。后因李世民患病,将指挥权交给长史刘文静、司马殷开山。刘、殷二人不听其告诫,擅自出兵浅水原(今陕西长武县境),被薛举军突袭,唐军大败,李世民撤回长安,薛举占领高墌城。八月,薛举遣薛仁杲攻围宁州(治定安,今甘肃宁县),准备乘胜直取长安,唐宁州剌史胡演率部将其击退。初九,薛举病死,薛仁杲遂屯兵折墌城(今甘肃泾川东北)。

    唐军初败浅水原后,李渊为巩固新立的唐王朝,彻底消除西北隐患,乃秘密派人联络割据凉州(治姑臧,今甘肃武威)的李轨,封其为凉王,以东西夹击薛军。及闻薛举已死,李渊遂于十七日再命李世民进攻薛仁杲。十一月,李世民军进到高坡(参见浅水原之战)。薛仁杲派大将宗罗睺率军10万迎击,数次挑战,唐军诸将也屡请出战。但李世民却认为唐军新败,士气低落,应坚守高墌,养精蓄锐,待薛军恃胜而骄,然后出城破敌,故下令军中:敢言战者斩!同时,李世民为分散薛军兵力,派秦州总管窦轨、长平王李叔良等人增援位于敌后的泾州,使薛仁杲犹如芒剌在背。薛仁杲虽多次围攻泾州,并大败唐骠骑将军刘感,又用诈降计俘唐陇州刺史常达,但始终未能攻下泾州。唐军与宗罗睺军在高摭相持60余日。

    至十一月,薛仁杲军粮尽,将士离心,内史令翟长孙、将军梁胡郎等率部降唐。李世民见决战时机已到,命行军总管梁实率所部扎营于浅水原,引诱薛军。宗罗睺大喜,尽率其精锐来攻,梁实坚守不出。数日后,李世民又命右武侯大将军庞玉在浅水原南布阵,宗罗睺集中兵力转攻庞玉。双方苦战正酣,李世民亲率主力从浅水原北部出其不意地突袭宗罗睺侧背。宗罗睺受前后夹击,大败而逃,死数千人,投涧谷死者不计其数。李世民率2000余轻骑乘胜追击,薛军骁将浑干等临阵降唐,薛仁杲不敢迎战,引兵退入折墌城拒守。傍晚,唐军主力赶至,将折摭城四面包围,夜间,薛军士卒纷纷出城投降,薛仁杲计穷势蹙,被迫于次日(初八)率精兵万余出降。

    点评:此战,唐军彻底消灭薛举父子割据势力,解除了后顾之忧,巩固了关中,为统一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中国战争 两井之战

    唐武后垂拱二年(686年)九月,在骨笃禄攻唐之战中,唐左鹰扬卫大将军黑齿常之率军抗御,在两井地区击破突厥兵的作战。

    忻州之战后,骨笃禄可汗于垂拱二年九月,继续攻掠唐河东道(今山西)北部地区。唐武后派骁勇善战的大将军黑齿常之(百济人)领兵抗击。北进至两井地区,与东突厥3000余人(一说3000人)相遇。突厥见唐兵已至,均下马着甲,准备交战。黑齿常之立即率200余(一说200)骑勇猛冲击,突厥措手不及,都弃甲逃走。傍晚大量突厥兵赶来,欲与唐军会战。黑齿常之当即潜使人伐木,令营中多处燃火,以虚张声势。突厥见遍野火起。如同烽燧,疑有援兵相应,便乘夜狼狈逃走。

    点评:此战,黑齿常之智勇兼备,以疑兵计战胜突厥。

中国战争 李希烈讨梁崇义之战

    唐建中二年(781年),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因拒征商税而叛唐。德宗命淮宁节度使李希烈征讨并置崇义于死地的一次作战。

    梁崇义虽与李正己、田承嗣等勾结,但兵势寡弱,对朝廷的礼节最为恭顺。有人劝他入朝,他怕象来填那样被宦官陷害,不愿入朝,李希烈多次请求朝廷讨伐崇义。梁崇义害怕,更加修治武备。郭昔上告他想叛乱。崇义听说后主动向朝廷请罪。德宗为他杖责郭昔,并流放到远方,使员外郎李舟安慰梁崇义,由于李舟有覆城杀将恶名,又劝崇义入朝,崇义不悦。当时,两河地区诸镇与中央猜疑,德宗为显示其对藩臣的思情和信赖以安抚他们,于建中二年四月,加封梁崇义为同平章事,其妻子也封赏,赐铁券;并派御史张著赏赐手诏征梁崇义回朝,又以其副将蔺呆任邓州(治穰县,今河南邓县)刺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