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从一开始一直躲在旁边的师爷凑了过来,伸手拿起白布,看过之后也是心惊,忙忙和阳谷县令说道:“恩主,莫不如就把那个冯老实放了吧?”
阳谷县令如梦初醒,慌忙道:“放了!对,抓紧放了!”见衙役在边上看着自己,阳谷县令心中一急,怒道:“还不快去把人放了!”
衙役见县太爷怒了,点头哈腰了两下,这才跑去解了冯老实的锁链。
冯老实就在不远处,这一番全都看在了心里,只如在鬼门关转了一圈,待衙役解开自己的锁链,冯老实只觉得浑身冰凉,出了一身的冷汗,走了一路,直到现在冯老实方才察觉。
这西门府上是不能待了,冯老实得到自由之后,想着自己还有个堂兄弟在祝家庄也有些田地,回到住处收拾了一些家当,也不去西门府上了,冯老实害怕阳谷县县令再来找他的麻烦,直接出了城,准备投奔堂兄弟去了。
······································································
而此时李景和花荣已经悄悄离开了阳谷县,方才那一箭正是花荣所射,上面的字是李景写的,直到见阳谷知县放了冯老实,两人才离开。
没过多久,两人就碰到了在城外等候的大部队,李景此番留下了赵越把皲哥父子带上梁山,之后回阳谷县照顾武大一家,若是有事也能向梁山所设的耳目地点求助,等武松、张三与李四回到阳谷县,再同张三、李四二人同去东京。
一行十九人经了一夜风波,再度出发,行程不改,往汴京赶去。一路无事,不到五日,汴京城外的一处商镇已经遥遥在望了。
台高地回出天半,瞭见皇都十里春,汴京城作为这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城池,人口已经超过过百万。如今盛夏未至,正是呼朋唤友,出门踏春的好时机,迁客骚人们也都趁着最后的时光挥洒一下文采,毕竟到了盛夏,被热成狗之后,可就不能这般潇洒了。
至于那些名满京城的大才子,就更不必说了,正在苦思冥想,趁着这最后的暮春时节,准备写几首伤春的诗词以博得佳人的欢心呢。
而纸醉金迷的汴京城,也即将迎来这一行十九人,正是暮春时候,李景时隔一年,再度回到汴京城,有些人,有些事,总是要面对的!
………………………………
第五十三章 再回汴京
汴京城共有城垣三重:宫城、里城、外城。其中外城人口最多,像一些外地来的京官,若是没有官家赐宅,一般都会选择住在外城,像苏轼当初就是住在宣康门。但曹琦不同,世代居住在汴京城,他就住在里城,离朱雀门并不远,绝对属于黄金地段。
北宋开封仍延用坊制,但随着经济发展以及商业政策的开放,市坊制度终于崩溃。自北宋以来,一改唐以前居民不得向大街开门、不得在指定的市坊以外从事买卖活动的旧规矩,允许市民在御廊开店设铺和沿街做买卖。为活跃经济文化生活,还放宽了宵禁,封闭性的坊已被冲破,居民区与商业区逐渐混合。
里城内人口重心在东半部,坊的数量占七成以上;外城恰好相反,人口重心在西部,坊的数量占东、西、南、北的三成以上,几乎是东部的三倍。城外坊的分布以东、西郊区最多,南、北郊较少。人口分布所以不均称,主要是里城西部多为政府机关所在地,像尚书省、御史台、开封府等都在御道以西,居民自然多归东部。外城西部是五丈河、金水河、汴河、蔡河入城的地方,水路交通最为方便,人口也就较多。汴河是东京的生命线,由西而来横贯全城,出城后趋向东南,汴河两岸人口稠密,故城东、西郊坊数也较多。
花小妹第一次到汴京,一路走来,很是惊讶城中的热闹,掀开马车帘直往外面看。路过的行人见这马车里的小娘子长的十分水灵,纷纷看向花小妹,虽说有兵丁护着,行人不敢太过靠近,但回头率还是颇高。更有胆大的泼皮一直跟着看。直到花荣看不下去,训斥了两句,李景又答应花小妹择日陪她逛一逛汴京城,花小妹这才心不甘情不愿的缩回头。
但却不知,花小妹已经被人盯上了!而李景一行人浑然不觉,依旧在径直往朱雀门曹府赶去。
牛二是个泼皮,但他却不是个普通的泼皮,准确地说,他是高衙内的心腹泼皮,帮高衙内做过许多的事,也仗着高衙内的势为自己谋过不少好处,本来这是主仆互益的好事,但前段时间高衙内身边出现了一个叫做王虎的混蛋,甚得高衙内的欢心,而牛二事事都比不过那王虎。
高衙内当然也不是一个念旧的人,有了新欢哪里还会管什么旧爱,就这样,牛二在高衙内心中的存在感逐渐被王虎取代,地位也越来越低。牛二哪里甘心,争宠!绝对要争宠!
牛二打定了主意,他知道高衙内对吃喝玩乐都有兴趣,但当初那王虎如今入得高衙内眼中的种种牛二如何不清楚,不只是因为提供了林娘子的消息,更是因为帮高衙内物色了一个美人,牛二还听说这美人的王虎亲戚!
所以最好的争宠办法就是就是帮衙内找个美人,只是四条腿的蛤蟆好找,但国色天香的美人却难寻,于是牛二每日都在闲逛,打听哪户人家有漂亮女眷。但常住汴京的人都知道牛二不是个好东西,但凡是个良心未泯的人谁会告诉牛二消息,把人推进火坑!
一连多日一无所获,牛二无比沮丧,但就在此时,有一个救星一般的人出现在了牛二眼中,正是花小妹。当花小妹把探出马车往外看之时,正巧被牛二发现!没错,喜笑颜开的花小妹在此刻的牛二心中就是救星,看着这位救星出现在自己面前,牛二心中只有一个想法:“如果把这美人带到衙内面前,衙内会怎么赏我呢?”
牛二正准备去查探一番这美人的家世,才注意到这美人竟然被一小队官兵护着,牛二心中有了迟疑,这小娘子想必定是某个官宦人家的贵女。牛二又见其中一个小兵与美人说了两句话,美人方才不情不愿的坐回了马车。牛二看这美人一颦一笑虽不是风情万种,但却别有一番滋味。
看到这里,牛二心中打定了主意,不管怎么说,先探听到这位小娘子的住处才是关键。若不是什么高官,自己只需要报之给高衙内即可,牛二紧紧跟着花小妹的车架,誓要查到美人的住处才肯罢休。
……
李景却不知道身后还跟了个尾巴,若是让他知道牛二的想法,估计剥皮抽筋都是轻的。临近曹府,正所谓近乡情怯,马上就要见到曹琦了,说实话李景心中还稍微有那么一丢丢的紧张呢。
没过多久,一行人就进了曹府,身后一直悄悄跟着的牛二也自以为猜到了美人的家世,已经悄悄离开了。
“可是景儿回来了?”才进府没多久,李景就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朝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一年未见,曹琦依旧是那副老样子,依旧喜欢笑眯眯的眯着眼。现在脸上更是笑出了褶子,李景顿时觉得分外亲切,直接拜道:“小侄见过叔父,一年未见,叔父身体还安康吗?”
“好,一切都好!”曹琦上前去扶起李景,不由地开怀大笑,尤其是当曹琦看到正下马车的花小妹之后,很是高兴,连拍着李景的肩膀又道了三句“好!”。
随即李景才想起旁边的众人,忙一个个向曹琦介绍道:“叔父,这一位名唤鲁智深,出家前有个名字唤作鲁达,人称‘花和尚’,一身武艺,着实非凡。”
“这一位唤作花荣,一手神射堪比汉初李广,是以人称‘小李广’花荣,现任青州清风寨武知寨。”
曹琦皆是点头示意,鲁智深、花荣二人也是行礼不提。正在此时,花小妹也下了马车走到了花荣旁边看着李景。
“叔父,咳咳,这一位就是花明月了,”李景本来就想介绍到这里,但见花小妹还有些意犹未尽,只能接着说道:“恩…恩…我平日里都唤她小妹,叔父也可以这么称呼。”
“我等了半天,你就这么介绍我?”花小妹心里暗气,若不是曹琦就在旁边,只怕就要暴起揍人了!
………………………………
第五十五章 书房密议
如今李景家传的房屋已经被封了,自然暂时是去不得了,劳累了一路,当夜,一行人全都在曹府休息。
而太尉府,牛二此刻正在高衙内面前描述花小妹的美貌,高衙内谅牛二也不敢欺骗自己,登时有些心动,只是当他听闻这小娘子可能是曹琦府上的女眷之后,高衙内心就凉了一半。
牛二察言观色,看出高衙内的犹豫,这可不行啊,灵机一动,劝道:“衙内,这曹琦虽然是天武卫大将军,但说到底还是太尉的下属。若是衙内有意,不妨与那曹琦提一提,大不了将那个小娘子娶回来嘛!”
高衙内已经二十三四了,却还未娶妻,一来是他平日里厮混,败坏了自己的名声,和高俅门当户对的好人家都不愿把女儿嫁给他。二来高衙内毕竟不是高俅的亲儿子,便是想献媚与高俅的低级官员也都不愿嫁女儿,同是火坑,嫁给高衙内还不如嫁给高俅呢!
而高俅说到底手下管着的都是一班武将,这帮人的女眷中高衙内没听说有什么漂亮的,至于以前确实被高衙内碰到了一个林娘子,可惜如今却在梁山上“受苦”,每每想到这里,高衙内总会觉得心痛。
至于平日里和高衙内厮混的女子,别说高俅看不上了,连高衙内自己都知道必然做不了正妻,所以直到现在,高衙内都没有娶妻。
若是真能娶到曹大将军府上的女眷,高衙内心中一喜,高俅是绝对不会反对的,只要自己求一番高俅,高俅甚至会对曹琦施压,在高衙内看来,曹琦十有**会答应。
只是在做这事之前,高衙内认为自己还要亲自去看看这二哥小娘子到底是什么模样,毕竟百闻不如一见的道理高衙内还是懂的。若是这小娘子真的模样可人,那说不得就要陪自己一辈子了。
将这番心思说给了牛二听,在牛二走后,高衙内也没心思去找女人陪着了,就想着牛二描述中花小妹的样子,酣然入睡。
……
就在高衙内做着春梦的时候,曹府,李景一行人也因旅途劳累,早早地休息了,曹琦看出李景的劳累,也没有多说,离李景的生辰还有两天,才起觉得,待到李景加冠之后再说也不迟。
而曹府书房,两个人正在秉烛夜谈,除了曹琦之外,还有一个中年人,身着官服。若是有精通官职的人见了,定会认出这人是龙图阁大学士,绝对颇得圣眷,属于天子的心腹人物,虽然这等人也许只是一时风光,但在圣眷正浓的时候却是万万不能得罪的。
只见这个龙图阁大学士一开口就说道:“曹兄,急匆匆地派人找我来,可是李公的儿子回来了?”
从这语气就可以看出,这两人关系很近。曹琦点了点头,说道:“马兄说的不错,确实是景儿回来了,时隔多年,没想到如今娃娃大小的景儿如今也这么出息了,都要成家立业了!”
“是啊!”马学士叹道,“当初李公是何等风采,只可惜当初选错了人,最后郁郁而终,若是当初李公选的是如今的官家,也许我归义堂多年的夙愿就能实现了!”
见曹琦只是冷笑,对此并不说话,马学士仿佛习惯一般,也不恼火,继续说道:“曹兄,我见景儿很有才干,莫不如我在官家面前说一声,免了景儿的罪责?”
曹琦摇了摇头,道:“我此番见景儿回来,并没有透露出想招安的意思,再说了,你以为官家的疑心不重吗?他连和他一母同胞的蔡王都猜忌,结果使得一代贤王英年早逝……”
仿佛想道了什么气愤的话题,曹琦一顿,之后才接着说道:“在官家心中你只是一燕云辽地的一个不忘家国的世家子罢了,若是让官家知道你与我等很是熟稔,官家会如何想?”
马学士对此明显持有不同意见,分辩道:“蔡王毕竟是唯一一个能直接威胁官家地位的王爷,官家有所防范乃是必然!这事你我各有各的说法,暂且不提,景儿可是李公的后人,整个归义堂兄弟们还在等着他呢,难道曹兄要让他做一辈子草寇吗?”
“这次阿福去梁山接景儿,带的两个随从都是堂里的人。”曹琦脸上带着微笑,喝了一口茶水,继续说道,“堂中派去的人也在梁山上查探了许久,先前他们向我汇报,目前梁山一切还在草创期间,还有不少缺漏,但临行之际梁山上人数已经过了五千,虽然不能说是什么世外桃源,但山上的人也是安居乐业,哪里是在朝廷治下的时候能比的。”
提到李景。曹琦瞬间开心起来,见马学士有些不以为然,吹了吹胡子,说道:“我明日会和景儿谈一谈的,他若是想招安,我一定会帮他!只是景儿得罪的是高俅,只要高俅在一日,景儿招安之后就没一日的好日子过!你可不要以为你的官家会因为你弃了高俅。”
这确实是个无解的问题,至于和高俅和解,两个人想都没想过,整个大宋官场谁不知道,高俅那厮最是记仇!
马学士明显也明白这一点,反正李景现在还年轻,说开了之后,也不再纠结这个问题,又问道:“曹兄,关于归义堂的事,你打算什么时候告诉景儿?”
曹琦沉吟片刻,道:“等给景儿加冠之后吧,李公临终之际告诉了我他给景儿起的字,还特意交代于我,若是景儿成才,便将这种种事情全告诉他,若是庸才,便让他安安心心地做个都头,安稳到老即可。依我看,是时候了!”
“对了,马兄,归义堂中应该没有对李公还有景儿不满的人存在吧?”
马学士听了明显有些迟疑,曹琦是什么人,只一眼就察觉出了不对,站起身来,俯视这马学士,怒道:“马植!你莫要忘了李公对你的恩德!”
马植也站起身来:“无须你提醒,马某自然不会亏待李公的后人,归义堂也会交到景儿的手里,那些反对的声音我会处理掉的!”
听到马植说了这些话,曹琦浑身一松,又坐了回来,笑道:“这才像你马良嗣嘛,有什么可犹豫的!”
马植看曹琦这般作态,哭笑不得,不过马植也瞬间就明白了曹琦的用意,苦笑一声,指着曹琦说道:“你啊,这么大年纪了,还是闹这种把戏!”
曹琦不答话,只是“哈哈”笑着。
………………………………
第五十五章 繁塔险遇
就在李景到达曹府的第二日,花小妹一大早就来喊李景陪她逛街,难道这爱逛街的基因自这时候起就遗传了千年?被花小妹拉着的不情不愿的李景暗暗腹诽着。
“小妹,我带你去繁(pó)台怎么样?虽然清明早就过了,但那里应该还是很热闹!”
花小妹对此不是很了解,自然是李景说什么他听什么,紧紧跟着李景出了曹府。为了防止那个最大的电灯泡花荣跟着搅局,两人谁都没带,李景也只与福伯交代了一句。才出了曹府大门,李景就能想到自己回来之时花荣的脸色了。
这一天李景穿的依旧是普通素色文士服,但花小妹却精心打扮了一番,倒有点像当初与李景第一次见面时的模样。
只是李景并没有注意到,就在他出门之时,曹府外有个一直盯着的人飞快地跑开了。花小妹既然是拉着李景逛街,自然不会骑马,两人一路同行。此时的商铺倒是与后世很是相像,除了全是商铺的街道,还有零散的商铺。
其中,尤以汴京城中心的御街最为出名,御街两边皆是商铺,而李景之所以不愿意带花小妹去御街,这理由,你懂的……
但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就算这样,在到达繁台的时候,李景怀中已经有不少东西了。不得不说一句,李景现在真的很后悔,为毛没有把大灯泡给带上呢!就算不带大灯泡,带两个随从也是好的啊。
繁台,位于开封城东南,禹王台公园的西侧。那里原是一座长约百米自然形成的宽阔高台,
因附近原来居住姓繁的居民,故称为繁台。
“后周之时在此地曾修建了一座寺院,叫天清寺,这是汴京城除了相国寺外香火最盛的寺庙了。”李景两手空空地走到花小妹旁边,介绍道。
花小妹看着一身轻松的李景,咦的一声惊诧道:“我买的丝绸、首饰呢?”
李景轻笑一声,指了指后面,花小妹顺着李景的方向看过去,却见身后跟着两个人,正抱着自己买下的东西。花小妹这才注意到自己买了这么多东西,脸一红,问道:“这两个人你从哪里找来的?我都没注意到什么时候!”
“似这种地界都有人在这里候着,等些没来过此地的人,介绍这里的景色,可以赚些银钱。叫他们导游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