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A級和農民階級的分析。
他一方面說工人階級在國民革命中是「急進的先鋒」、「重要的分子」;一方面又指出︰「因為殖民地半殖民地產業還未發達,連資產階級都很幼稚,工人階級在客觀上更是幼稚了。詳細說起來,產業幼稚的中國工人階級不但在數量上很幼稚,而且在伲可弦埠苡字伞!菇幼潘唧w分析了工人階級三部分的狀況︰第一,「大多數還沉睡在宗法社會裏,家族親屬地方觀念還非常之重」,尤其是還未與小手藝小商人小農等環境絕緣。第二,「只有少數有了國家的覺悟,有了政治的要求」,在海員和鐵路工人罷工中表現出來。第三,「真有階級覺悟並且感覺着有組織自己階級政黨的工人,更是少數中的極少數。」因此,他認為當時工人階級「不能成為一個獨立的革命勢力」,而必須與其他革命階級結成聯合戰線。——這為以後的共產黨全部歷史所證明,即是後來毛澤枺偨Y的革命勝利三大法寶之一︰「統一戰線」。
關於農民,陳獨秀也作了兩面的分析,指出︰「農民佔中國全人口之大多數,自然是國民革命之偉大的勢力,中國之國民革命若不得農民之加入,終不能成功一個大的民眾革命。但是農民居處散漫勢力不易集中,文化低生活欲望簡單易於趨向保守,中國土地廣大易於遷徙避難苟安,這一種環境是造成農民難以加入革命邉拥脑颉H欢庳浨秩肫茐霓r業經濟日復一日,兵匪擾亂,天災流行,官紳魚肉,這四種環境卻有驅農民加入革命之可能。」
階級的人數與階級的成熟是兩回事,革命鬥爭、政治鬥爭是有組織力量的較量,不是靠人數眾多可以取勝的。鴉片戰爭時,中國人民有四萬萬,為甚麼敵不過一小撮英國殖民者?1923年,當時的工人和農民(主要指其中的貧下中農)雖然在人數上比地主、官僚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是絕對的優勢,但在階級覺悟上,認識到自己階級的使命、成立政黨並組織起來進行鬥爭,還很不成熟,即陳獨秀說的「幼稚」。共產黨只有「三歲」,而且人數很少,只有420人,不能有效地組織起全國儯f工農民眾。資產階級也同樣幼稚,但國民黨,從1894年孫中山成立興中會開始已經歷了29年的鬥爭歷史,在全國有相當大的政治影響和組織機構,比共產黨更有經驗,更成熟,少一點幼稚。
總之,陳獨秀以上兩篇文章的基本思想是正確的,為當時建立國共合作的統一戰線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對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也為黨在國共合作初期制定正確的路線和政策提供了依據,更為毛澤枺1926年寫作《中國社會各階級分析》提供了思想材料。大革命失敗後,把這兩篇文章定為「機會主義二次革命論」,這實在是無知、歪曲和栽贓。
革命領導權問睿险‘解的消除
1922–1923年,陳獨秀為宣傳國共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寫了不少文章,在中共「三大」上也說了一些類似的話。儘管本意並洠в蟹艞壒伯a黨的獨立性和爭取革命領導權的思想,在客觀上的確引起一些人的铡狻_@一方面是他愛用「偏頗」的文字語言的缺點(同時,為了使思想明確、尖銳,也是一種優點)所致,另一方面,也是表明在當時眩s的歷史條件(特別是黨內合作的條件)下,對於保持獨立性和爭取領導權等問睿翢o經驗、尚待探索的狀況決定的。這個問睿词故枪伯a國際「二大」及據此精神而召開的遠枺鼊趧尤嗣翊泶髸彩遣幻鞔_的,因此也導致了中共「二大」的不明確。
「二大」解決了中國革命分兩步走的問睿菦'有解決在民族民主革命中的領導權的問睿约芭c此相聯的聯合戰線中誰領導誰的問睿R环矫媸撬枷肷喜幻鞔_,另一方面現實鬥爭也洠в刑岢鲞@個問睿粗挥兴陌俣嗳说男↑h(小團體)談不上去領導別的黨派,特別在寄生國民黨的條件下,更談不上去領導全國規模的革命邉樱螞r當時的普遍觀念(即傳統觀念)都是「民主革命是資產階級的革命」。各國的先例,無論是法英美,還是俄國的二月革命,都是資產階級領導民主革命。共產國際關於國共合作的決議,也只強眨3趾献髦械莫毩⑿裕瑳'有奢望中共去領導國民黨和整個革命。應該說,陳獨秀當時的思想也處於這種狀況。因此他在「二大」上代表中央局所作的工作報告說︰依據中國社會政治經濟的實際情況,當前只能進行民主主義革命。無產階級只有先幫助資產階級進行民主主義革命,等到民主革命勝利後,再進行社會主義革命。
「二大」洠в刑岢雒裰鞲锩鼊倮麜r建立無產階級領導的革命政權問睿瑓s說︰「民主主義革命成功了,無產階級不過得着一些自由權利。」'44'而在陳獨秀的文章中,是把俄國1917年二月革命後幾個月就發生十月革命建立無產階級政權,作為特例處理的。於是,「二大」精神和陳獨秀的思想在當時就被一些人铡猓詾樗鲝堅诿裰鞲锩蟹艞壐锩I導權。第一個起來批評的是剛剛被陳獨秀從莫斯科帶回來的瞿秋白。
陳參加莫斯科共產國際「四大」期間,精於俄語的瞿秋白是中共代表團的主要翻譯,一直隨同陳獨秀口譯會議講話和筆譯文件、大會簡報等。瞿當時在莫斯科枺酱髮W執教,多次見過列寧,是1922年參加遠枺鼊趧尤嗣翊頃h中國代表團的成員。由於所處的環境、學養和勤奮,他對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的原著有較深的研究,可以說在當時成員不多的中國共產黨人中,理論水準是最高的。陳獨秀與瞿秋白朝夕相處,見他熟悉馬克思列寧主義和俄國革命,認識蘇共領袖人物,也熟悉共產國際方面的事務,產生很好的印象。劉仁靜說︰「在共產國際四大上,他和陳獨秀談得很投機,和我關係也不錯。」再加上當時幹部奇缺,所以,陳獨秀就動員他一起回國工作。瞿秋白欣然同意。
其實,他這次也不是初識陳獨秀,並早有敬仰之情。五四邉悠陂g,他與鄭振鐸、郭紹虞、許地山等辦新文化刊物《新社會》時,曾與鄭振鐸等一起拜訪過「青年邉拥念I袖」陳獨秀。瞿秋白還把這件事寫進了《革新的時機到了》一文中,發表在《新社會》第3期上。這次回國工作,直接為祖國服務,也是他的願望。他說︰在蘇聯「研究社會哲學的理論如此之久,而現實的社會生活只有俄國歷史及現今的環境,中國社會呢?不僅中國書籍洠в校挥谜f現代的不能研究,就是歷史的都不成。於是決定回國一次。」'45'
回國時,瞿秋白與陳獨秀原本同行。但此時的枺蓖鯊堊髁亟吡Ψ磳Α赋嗷梗瑲埧徭倝汗伯a黨,陳、瞿同行目標太大。於是,在到達臨近滿洲里的一個小站時,瞿秋白先下車,二人先後到達北京——當時中共中央所在地。為了就近領導北方的工人邉樱泄仓醒胧窃1922年10月遷到北京的。不久發生血腥屠殺京漢鐵路工人的「二七慘案」,北方工人邉愚D入低潮。中共中央又不得不遷回上海。李大釗原本準備為瞿秋白在北京大學忠唤淌诼毼唬瑘探潭韲膶W史,但北大的聘書遲遲不發下來。陳獨秀黨中央就委託他籌辦已經在1922年7月出滿九卷休刊的《新青年》(季刊),着重發表理論探索的文章,瞿秋白任這一中共中央理論刊物主編,同時,又主編中共中央另一機關刊物《前鋒》,並參加編輯政治機關報《嚮導》。這都是陳獨秀因才而用,充分發摚那锇自诶碚摲矫娴奶亻L。他不僅編輯這些刊物,還抽空為《民國日報》、《枺诫s誌》等刊物寫文章。據不完全的統計,從1923年1月到1927年7月,瞿秋白所寫政治理論著述200多篇,100多萬字,大多發表在上述報刊上。這是他的政治理論著述豐富而輝煌的時期。
最重要的是,由於中國共產黨初創時期理論準備不足,瞿秋白哂盟詈竦睦碚摴Φ祝择R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分析中國國情,考察中國社會狀況,提出了較新鮮的但富有「原教旨主義」色彩的一系列教條主義的觀點,如中國革命的性伲⑷蝿铡ο蟆恿Γ约案锩膽鹇院筒呗缘取T诋敃r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不多、教條主義也不多的中共黨人中,就成為傑出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和宣傳家。
瞿秋白,中國共產黨早期領袖之一,參與建立上海大學,培養大批棟梁,中國革命文學事業的奠基者之一
一個人的優點,往往也就是他的弱點。1921、1922年,瞿秋白在俄國兩年,在馬克思主義第一個勝利實驗地——列寧主義的故鄉,得以系統地學習、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造成了他與同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相比高得多的理論修養,但是,因此也付出了代價,即長時期地脫離中國現實鬥爭的實際。一方面他能從理論和原則的高度,敏感發現其他同志不易發現的黨內和革命中發生的非馬克思主義的錯铡畠A向,另一方面,他的主張往往在現實鬥爭中難以實行,他本人有時也不得不屈從潮流或「潔身自愛」作壁上觀,當革命因此而遭受挫折時,他會走向另一極端——「左傾」和教條。這種風格與陳獨秀的由於理論上的薄弱而往往遷就現實、善於變化、講究策略、似乎「右傾」的狀況,適成鮮明對照。於是,二人很快發生思想衝突。
1923年6月,瞿秋白來到廣州,與陳獨秀等一起參加了中共「三大」的籌備工作,並且主持起草黨綱黨章。在會上,他擁護馬林提出的全體共產黨員參加國民黨的方針,但他也聽到了馬林、陳獨秀等「一切工作歸國民黨」;此時「洠в须A級鬥爭,只有民族鬥爭」;「無產階級和共產黨的獨立性此時是鬼話」'46'等言論。對於三大通過的瞿秋白起草的《黨綱》,在會後付印前,陳獨秀又作了幾處修改,例如︰
一,原文「此革命之中,只有無產階級是唯一的、最現實的、最先進的最徹底的力量,因為其餘的階級??」一句,改為「無產階級卻是一種現實的最徹底的有力部分」,並在「其餘階級」下面加了「一時不易免除妥協的傾向」。
二、原文「??不得農民參加革命不能成功」,改為「??也很難成功」。
三、原文「無產階級應竭力參加促進此民族革命??,督促不徹底的資產階級??」,改為「??督促苟且偷安的資產階級」。
瞿秋白還說︰「當時確有一派同志(指陳獨秀等人——引者)無意中承認資產階級應當領導革命,認為資產階級不過暫時苟且偷安罷了。」'47'
接着,7月1日,瞿秋白主編《前鋒》創刊,又讀到了陳獨秀寫的發刊詞《本報露布》,其中寫道︰
我們認定國民邉邮侵袊鴩疑刃牵浚课覀冊诖诉動中,不敢說是領袖,更不敢說是先覺,只顧當前鋒,只顧打頭陣。
而在《前鋒》第2號上,陳獨秀又發表上述著名的《中國國民革命與社會各階級》一文,強眨f︰「資產階級都很幼稚,工人階級在客觀上更是幼稚」;「農民難以加入革命」;「國民革命成功後,在普通形勢之下,自然是資產階級握得政權」,等等。
所有這些言論,就陳獨秀的本意來說,只是針對國、共兩黨內強大的反對國共合作的思想而言,說明國、共兩黨和各階級合作的必要性、重要性和迫切性;特別是為了避免刺激國民黨內的反對派,以使孫中山為首的國民黨主流派能順利確立國共合作的方針,並不是說無產階級要放棄革命領導權。他的缺點最多是說了些過頭的話。但是,這些話對於瞿秋白來說,是那樣的刺耳,不能接受,並立即產生出陳獨秀黨中央要自動放棄革命領導權、美化資產階級、喪失對資產階級動搖性背叛性的警惕、貶低工人和農民革命性的铡狻垏鵂c和蔡和森等人也反對,但說不出甚麼道理來;瞿秋白則是從馬克思主義的原理出發,因此就提起筆寫了一系列文章,辯明馬克思、列寧在這些問睿系挠^點,批評陳獨秀這些「錯铡顾枷搿.斎唬潜ё乓环N「我愛我師,我猶愛真理」的心情寫的,他對陳獨秀尊敬的感情並不因此而減弱。
首先,瞿秋白不同意陳獨秀說的「資產階級都很幼稚,工人階級在客觀上更是幼稚」,「資產階級的力量究竟比農民集中,比工人雄厚」的觀點。他說︰「勞動階級固然因中國資本主義發展的種種特性而尚弱,??然而資產階級之弱更甚於勞動階級」;'48'中國勞工階級雖然文化程度低,「但在『社會意識』上,卻比資產階級政治黨性高得多呢」;'49'尤其是「鐵路工人、礦山工人、紡織工人、海員等,直接與官僚軍閥衝突,感覺帝國主義壓迫最甚,而亦最易組織」。'50'
二人觀點貌似對立,實際是視角不同,應是互為補充。陳是從當時資產階級的政治影響和組織力量出發,認為資產階級比無產階級強一些,所謂「強」,也只是相對的少一些「幼稚」,因為從1894年成立興中會、1905年成立同盟會及後來的國民黨,資產階級畢竟已經進行了二十多年的鬥爭,政治影響和組織力量,自然比共產黨才成立三年、尚處於「自發」狀態的無產階級強一些。而瞿秋白是從「社會地位」亦即階級性出發,認為「資產階級之弱更甚於勞動階級」,以及首先在官僚買辦、帝國主義企業中產生的工人階級受壓迫的社會地位,決定他們反抗性更強,這也是事實,也有道理。
其次,瞿秋白不同意陳獨秀所說的「資產階級的民主革命若失了資產階級的援助,在革命事業中便洠в须A級的意義和社會的基礎」的觀點。他從馬、恩、列的論述和歐洲革命的歷史出發,認為資產階級往往利於民主革命的「不徹底性」;而無產階級必須在民主革命的徹底勝利後才能進行社會主義革命,所以,「由某一方面說來,資產階級革命也許對於無產階級比對於資產階級的利益更大些」,'51'無產階級比資產階級更需要這種革命。因此,他主張「為無產階級自身的利益」去參加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並說︰「馬克思主義不是教無產階級遠避資產階級革命或不參加資產階級革命,不是教無產階級︰『因為革命是資產階級的,就放任資產階級,讓他單獨去幹』,而是教無產階級竭力引導革命到底並且全副精神去參與」,而且「在總的民權邉又忻懔ψ龉菐帧!梗52'
其實,在實邸希呤且恢碌末U當前要聯合資產階級完成民主革命。陳獨秀所說民主革命力爭資產階級參加,否則就失去「階級的意義和社會的基礎」,是針對國民黨歷史上不重視爭取「革命的資產階級」參加革命而言,並不是說整個民主革命要「以資產階級為主體」。在這一點上,瞿秋白顯然是铡狻6谌绾螌ΥY產階級民主革命的問睿希惇毿惝敃r過多地考懀绾呜瀼毓伯a國際的方針,勸說孫中山特別是國民黨內強大的反對國共合作的人儘快接受國共合作的政策,就事論事地或過多地站在國民黨立場上為國民黨着想來說明國共合作的好處,並且的確把民主革命主要看作為資產階級的革命,把社會主義革命看作是自己的革命,現在既然必須在民主革命完成後才能進行自己的革命,那麼就讓我們來幫助資產階級快快地來完成這場革命吧!這是當時在陳獨秀身邊工作的鄭超麟感受到的陳的一種心情。'53'而瞿秋白則完全把這場民主革命視為無產階級(共產黨)自己的革命,給人以革命性更強的感覺。
再次,關於民主革命的結局,如上所述,陳獨秀講了兩種可能性。瞿秋白則根據馬、恩分析德國和法國革命方法,認為資產階級在民主革命中,怕政權被無產階級奪取,勢必「半途而輟,失節自賣」,寧願與封建勢力妥協,使革命失敗,而決不會勝利。
在這個問睿希惇毿愕挠^察基本上是符合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狀況的。由於這些國家的資產階級有受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壓迫的一面,因此他們有革命性的一面,而且他們的政治和組織力量一般地說也比工、農強(指有組織的力量),因此資產階級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領導民族民主革命取得勝利,等等。無產階級要想奪取勝利,需要有特殊的條件,如俄國1917年二月革命後那樣的條件。而瞿秋白的思想,對於無產階級在革命中提高對資產階級叛變的警惕性,具有重大的意義,但是,他簡單搬用西方國家的經驗,而無視落後國家資產階級的特點,顯然有教條主義的色彩。而且即使是資產階級與封建勢力妥協而結束民主革命,也不能斷定是社會的倒退。因為資產階級畢竟比封建勢力先進,如英國、德國、日本畢竟還是走上資本主義的道路,從而使社會大踏步地前進了。瞿秋白的觀點是站在無產階級社會主義立場上說的左傾教條主義,妄想跨越中國必經的資本主義歷史階段。
這樣的兩種不同思想立場,在實邸械谋憩F自然是不一樣的。陳獨秀容易接受並貫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