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陈独秀全传-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山;進而斷絕經費(包括生活費),逼迫他自動離華回國。

其實,當時的馬林在不知道自己已經被撤職的情況下,還是很想繼續幹下去,以便全面啟動他的「斯內夫利特戰略」實施工程。在5月31日給布哈林的信中談到︰「孫現在已經得到巨大的支持,如果我能留在這裏專門致力於幫助國民黨的改組和開展一個強大的反帝宣傳邉樱菚怯幸娴摹⒅匾墓ぷ鳌!剐胖薪醢蟮剡@樣說︰「如果我加入了國民黨,參與改組工作(我已經替孫擬定了一個計劃),我願意同時也擔任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駐中國的代表,那麼我可以無償地為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工作,並能照舊完成我現在的工作。」「否則,如果換另一個人來,我的處境就會非常尷尬」。'83'

但是,馬林的這封渴望布哈林給他「至關重要意見」的信又洠в械玫交卮稹�6月20日馬林在廣州給越飛和達夫謙寫信時說︰「自從5月31日以來,我一直在等待消息,但是毫無音訊。」'84'於是,馬林終於憤怒了!7月18日,馬林在廣州給越飛和達夫謙信中表示︰「無論如何,請回答我本月發出的電報,況且,不該讓我總這樣滯留此地,不管我打多少電報,你們還是照老樣辦事︰只寄新聞簡報,而不給我一分一文生活費用。給我新聞簡報表明你們知道我在這裏,即使一個老共產黨員,也需要錢維持生活。」'85'可見,這時的馬林過着多麼狼狽的生活。於是,他斷然決定回國,並且再也不到中國來。

7月下旬,陳獨秀抵制莫斯科指示成功,把中共中央遷回上海。馬林隨往,繼而離華回莫斯科。後來,孫中山和蔣介石多次邀請他再來華工作,他也表示願意,但是,由於上述他與莫斯科的種種分歧,這位很有獨立見解、與陳獨秀有尖銳矛盾、但最後與他在保持國共合作上共產黨的獨立性等問睿嫌休^多共同語言的國際代表,再也洠в斜辉试S來華。1924年3月27日,馬林回到故鄉荷蘭定居。與此同時,鮑羅廷於1923年8月底來華。



1923年,蘇聯政府派遣他任中國國民黨的首席政治顧問

馬林離華,鮑羅廷來華,是一個轉折點,意味着蘇俄與國民黨關係一個波浪的結束,又一個波浪的開始,即由若即若離,到如膠似漆;對於中共也是如此,即在與共產國際、聯共(布)的關係問睿希惇毿阒泄仓醒霃倪€有一點發言權,到完全被壓服;在國共合作中,從能維持一定程度的共產黨的獨立性並爭取領導權,到完全成為國民黨的苦力和附庸。

於是,翻開了陳獨秀歷史上最悲壯、最屈辱的一頁。



注釋

'注1'張國燾︰《我的回憶》,第1冊(北京︰枺匠霭嫔纾�1991),頁136;《包惠僧回憶錄》(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頁368。

'注2'《共產國際檔案資料叢書》,第1輯(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7),頁59。盧是文藝評論家、哲學家。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成為著名的國務活動及社會活動家。

'注3'〈馬林致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的信〉(1923年6月20日),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列主義毛澤枺枷胙芯克⒔费芯克帺U《馬林與第一次國共合作》(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89),頁243。

'注4'《共產國際檔案資料叢書》,第2輯(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7),頁226。

'注5'伊羅生︰〈與斯內夫利特(馬林)談話記錄〉,《共產國際檔案資料叢書》,第2輯,頁251–252。

'注6'伊羅生︰〈與斯內夫利特(馬林)談話記錄〉,《共產國際檔案資料叢書》,第2輯,頁252–253。

'注7'姚金果、蘇杭、楊雲若︰《共產國際、聯共(布)與中國大革命》(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頁56。

'注8'姚金果、蘇杭、楊雲若︰《共產國際、聯共(布)與中國大革命》(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頁56。

'注9'《共產國際檔案資料叢書》,第2輯(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7),頁225。

'注10'《包惠僧回憶錄》(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頁367。

'注11'《包惠僧回憶錄》(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頁367。

'注12'陳獨秀的英文名縮寫。在後來托派時期,內部化名為「DS」,當時的翻譯不規範,所以有人把「獨秀」簡譯成「T。 S」;有人譯成「D。 S」。

'注13'〈馬林向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的報告〉(1922年7月11日),《馬林在中國的有關資料》(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頁12。

'注14'《包惠僧回憶錄》(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頁370。

'注15'張國燾︰《我的回憶》,第1冊(北京︰枺匠霭嫔纾�1991),頁159。

'注16'《包惠僧回憶錄》(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頁7。

'注17'《包惠僧回憶錄》(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頁431。

'注18'張國燾︰《我的回憶》,第1冊(北京︰枺匠霭嫔纾�1991),頁161。

'注19'「荷蘭政府與各國警方密切監視斯內夫利特枺鼇怼垢骷䴔n案,參見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列主義毛澤枺枷胙芯克⒔费芯克帺U《馬林與第一次國共合作》(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89),頁2–15。

'注20'《步軍統領衙門探員劉漢超等關於蘇聯共產黨人在北京、滬、鄂活動情報》,南京第二檔案館藏。

'注21'《民國日報》,1921年10月6、20、27日。

'注22'《包惠僧回憶錄》(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頁8。

'注23'〈中共中央執委會書記陳獨秀給共產國際的報告〉(1922年6月30日),《中共中央文件選集》(1)(北京︰中央黨校出版社,1982),頁28;〈陳望道談話記錄〉,《復旦學報》,第3期(1980)。

'注24'〈馬林致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的信〉(1923年6月20日),《馬林與第一次國共合作》,頁243。

'注25'張國燾︰《我的回憶》,第1冊(北京︰枺匠霭嫔纾�1991),頁198。

'注26'孫中山與床慶齡的談話,轉自宋慶齡︰〈儒教與現代中國〉,《宋慶齡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頁109。

'注27'達林︰《中國回憶錄》(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頁112。

'注28'張國燾︰《我的回憶》,第1冊(北京︰枺匠霭嫔纾�1991),頁212。

'注29'〈陳獨秀致吳廷康的信〉,《中共中央文件選集》(1)(北京︰中央黨校出版社,1982),頁15。

'注30'〈陳獨秀致吳廷康的信〉,《中共中央文件選集》(1)(北京︰中央黨校出版社,1982),頁26。

'注31'斯內夫利特檔案第239、3009號,《馬林與第一次國共合作》,頁77、78。

'注32'斯內夫利特檔案第224號,《馬林與第一次國共合作》,頁80。

'注33'斯內夫利特檔案第224號,《馬林與第一次國共合作》,頁80。

'注34'《共產國際與中國革命資料選輯》(1919–1924)(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頁174。

'注35'《共產國際檔案資料叢書》,第2輯(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7),頁353。

'注36'陳獨秀︰〈對於現在中國政治問睿奈乙姟担睹駠請蟆罚�1922年8月22日。

'注37'〈民主聯合戰綫與勞資妥協〉,《勞動週刊》,第6期(1923年5月26日)。

'注38'駱星幸譯︰〈陳獨秀在莫斯科〉(法國程映湘、卡達爾記錄整理《彭述之回憶錄》之節錄),載唐寶林主編《陳獨秀研究動態》第15、17期(1999年1月)。

'注39'《共產國際檔案資料叢書》,第2輯(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7),頁352、353。

'注40'《共產國際檔案資料叢書》,第2輯(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7),頁354。

'注41'鄭超麟︰〈回憶陳延年喬年兄弟〉,《懷舊集》(北京︰枺匠霭嫔纾�1995),頁122。

'注42'陳獨秀:〈中國國民革命與社會各階級〉,《前鋒》,第2期(1923年12月1日)。

'注43'《嚮導》,第22期(1923年4月25日)。

'注44'〈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六大以前——黨的歷史材料》(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頁10。

'注45'《瞿秋白文集》,第1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3),頁203。

'注46'轉自蔡和森︰〈論陳獨秀主義〉,《布爾塞維克》,第4卷,第5期(1930)。

'注47'瞿秋白︰〈中國革命中之爭論問睿担读笠郧啊h的歷史材料》(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頁670。

'注48'〈中國資產階級的發展〉,《前鋒》,第1號(1923)。

'注49'〈中國之地方政治與封建制度〉,《嚮導》,第23期(1923)。

'注50'〈中國資產階級的發展〉,《前鋒》,第1號(1923)。

'注51'〈自民治主義至社會主義〉,《新青年》(季刊)第2期(1923)。

'注52'〈自民治主義至社會主義〉,《新青年》(季刊)第2期(1923)。

'注53'鄭超麟:《回憶錄》,1945年手稿。

'注54'李達︰〈中國共產黨的發起和第一次、第二次代表大會經過的回憶〉,《「一大」前後》(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頁17。

'注55'《中共中央文件選集》(1)(北京︰中央黨校出版社,1982),頁105。

'注56'鄭超麟:《回憶錄》,1945年手稿。

'注57'《新青年》季刊,第4期(1924);彭述之︰〈評張國燾的《我的回憶》〉(香港︰前衛出版社,1975),頁56。

'注58'萊斯?埃文斯、拉賽爾?布洛克編《托洛斯基論中國》一書中彭述之寫的導言,1976年紐約版。

'注59'《新青年》季刊,第4期(1924);彭述之︰〈評張國燾的《我的回憶》〉(香港︰前衛出版社,1975),頁56。

'注60'《先驅》,第8號,1922年5月15日。

'注61'〈陳獨秀在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共產國際檔案資料叢書》,第2輯,頁488、489。

'注62'斯內夫利特檔案第293/3145號德文手稿,轉自《馬林與第一次國共合作》,頁87。

'注63'馬林致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和薩法羅夫的信(1923年7月3日),斯內夫利特檔案第300/3076號,《馬林與第一次國共合作》,頁278。

'注64'《馬林與第一次國共合作》,頁267。

'注65'〈國民邉印担肚颁h》,第1期(1923年7月1日)。

'注66'〈北京政變與國民黨〉,《嚮導》,第31、32期(1923年7月11日)。

'注67'《馬林與第一次國共合作》,頁196。

'注68'《馬林與第一次國共合作》,頁301–304。

'注69'轉引自陳獨秀《告全黨同志書》(1929年12月10日),陳獨秀轉向托派後散發的手刻油印小冊子。

'注70'〈馬林致達夫謙和越飛的信〉(1923年7月20日),《共產國際檔案資料叢書》,第2輯,頁425。

'注71'《共產國際檔案資料叢書》,第1輯,頁267–268。

'注72'《中共中央文件選集》(1)(北京︰中央黨校出版社,1982),頁133。

'注73'陳獨秀在中共三屆一中全會上的報告,《中共中央政治報告選輯》(1922–1926)(北京︰中央黨校出版社,1981),頁10。

'注74'王若飛︰〈關於大革命時期的中國共產黨〉;瞿秋白︰〈中國革命中之爭論問睿担弧搓惇毿阍谥泄参宕笊系膱蟾妗担吨泄颤h史資料》,第3輯(1982)。

'注75'《中共中央文件選集》(1)(北京︰中央黨校出版社,1982),頁234。

'注76'《馬林與第一次國共合作》,頁197–198。

'注77'《共產國際檔案資料叢書》,第2輯(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7),頁424。

'注78'《共產國際檔案資料叢書》,第2輯(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7),頁460。

'注79'〈關於我們在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尤其在中國的工作問睿斤w和斯內夫利特的提綱〉,《共產國際檔案資料叢書》,第2輯,頁404、405。

'注80'《共產國際檔案資料叢書》,第1輯,頁238。

'注81'〈越飛致斯內夫利特的電報〉(1923年5月11日),《馬林與第一次國共合作》,頁173。

'注82'〈關於我們在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尤其在中國的工作問睿斤w和斯內夫利特的提綱〉,《共產國際檔案資料叢書》,第2輯,頁404、405。

'注83'《共產國際檔案資料叢書》,第2輯(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7),頁459、435。

'注84'《共產國際檔案資料叢書》,第2輯(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7),頁420。

'注85'《共產國際檔案資料叢書》,第2輯(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7),頁424。





More books in the series


1。CUHK Series:The plete Biography of Chen Duxiu (Vol。 2)(Chinese Edition)

2。CUHK Series:The plete Biography of Chen Duxiu (Vol。 3)(Chinese Edition)

3。CUHK Series:Deng Xiaoping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 (Chinese Edition)

Search “CUHK Series” in Kindle Store for more books



More series you might be interested

1。CUHK Series: Search “CUHK Series” in Kindle

2。Maijia Spy Series: Search “Maijia Spy Series” in Kindle

3。HKAC Series: Search “HKAC Series” in Kindle store

4。ZBT Series: Search “ZBT Series” in Kindle store

5。EMBA Series: Search “EMBA Series” in Kindle store

6。Classic Novel Series: Search “Classic Novel Series” in Kindle store



More books you might be interested

Search “Info Rainbow LTD” in Kindle Store





陳獨秀全傳(中)





唐寶林 著





版權信息




《陳獨秀全傳》

唐寶林 著



?香港中文大學 2011



本書版權為香港中文大學所有。除獲香港中文大學書面允許外,不得在任何地區以任何方式,任何文字翻印、仿製或轉載本書文字或圖表。



國際統一書號(ISBN):978–962–996–461–0(平裝)

 978–962–996–473–3(精裝)



出版:中文大學出版社

 香港?新界?沙田?香港中文大學

 圖文傳真:+852 2603 6692

+852 2603 7355


The plete Biography of Chen Duxiu(in Chinese)

By Tang Baolin



?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ISBN: 978–962–996–461–0(paperback)

 978–962–996–473–3(hardcover)



Published by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ha Tin; N。T。; Hong Kong。

Fax: +852 2603 6692

+852 2603 7355



Printed in Hong Kong



書名:陳獨秀全傳(中)

作者:唐寶林

版?本?號:V1。0

最後更新時間:2012年1月13日



本書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授權Info Rainbow Limited全球電子版獨家發行,非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和使用,版權所有,盜版必究。



聲明

本書內容僅代表作者之立場觀點,與Info Rainbow Limited無關。



Directory

扉 頁

版權信息

前 言

自 序:學術界為陳獨秀正名的艱難歷程

六 為捍衛中共在國共合作中的獨立性而鬥爭(1923–1926)

七 地下生活中的家庭與愛情

八 莫斯科路線的重大轉折(1925–1926)

九 大革命——一生最窩囊的時期(上)(1926–1927)

十 大革命——一生最窩囊的時期(中)(1927)

十一 大革命——一生最窩囊的時期(下)(1927)

十二 探索革命新路(1927–1928)

更多書籍





前 言





1979年,我40歲。在十年「文革」和它的前身「四清」邉又泻馁M了一生中最寶貴的青春年華後,由一個大學的政治教員,茫然地跨進了一個藏龍臥虎之地——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進行中國革命史研究。中科院近代史所位於北京王府井大街枺鼜S胡同一號,曾是明代特務機關、北洋政府黎元洪大總統宅第、學術大師胡適的住宅。對於自己學識水準能否勝任近代史研究最高機構的任務,我心中一點也洠в袛怠�

然而,我是一個幸哒摺=匪锩费芯渴业念I導人,是延安「小八路」出身、性格開朗、熱情提攜後人的史洛明女士。「文革」中,她看到那些過去親密無間的戰友,一夜之間翻臉不認人,都被咬得遍體鳎约海堑怀姓J莫須有的罪名,也決不捏造罪名陷害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