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陈独秀全传-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6月30日,最高法院終審判決書終於下達,陳獨秀、彭述之「以文字為叛國之宣傳」,各處有期徒刑8年。比原判減少了7年,約一半。這個變化自然包含着多種因素,除了陳獨秀抗辯有理、著名人士營救之外,主要還是考懀б葬崞髨D利用陳獨秀反共。



冠蓋雲集的探監者



陳獨秀等被判刑後,押解到南京第一模範監獄(因挨着「老虎橋」,當地人稱「老虎橋監獄」,現已拆毀)執行。監獄當局,藉口收監陳獨秀這個名人,特地申請了很大一筆款子,把原來關押公開職務為「泛太平洋產業同盟辦事處」負責人、實為共產國際遠枺置貢Lm的牢房翻修一新,讓陳獨住一間,其他人住普通牢房。

陳獨秀被捕和在江寧地方法院候審期間曾胃病復發,一度不能進食;判刑入獄後,又完全失去自由,而且不准親友探監,不准通信,不准讀書看報。因此曾表示不堪牢獄生活,不如立處死刑。在看守所時就寫信給胡適說:「以弟老病之埽淳猛揭嗟褥洞蟊伲蛘奖O獄乃終日禁椋Ф肥抑校幌翊藭r在看守所中尚有隨時在室外散步及與看守者談話之自由,獄中購買藥品和食物當然更不方便,所以我以為也許還是大辟爽快一點。」'26'



南京老虎橋監獄,現已拆除

陳獨秀判刑後無所畏懼,視死如歸,與監獄當局的「三不」惡法進行堅決鬥爭,甚至絕食。他對典獄長說:「你們執行惡法,我拼老命也要抗議。」典獄長說:「惡法勝於無法。」陳說:「惡法就要打倒!」最後,鬥爭勝利,「三不准」成了「三允許」,'27'甚至「每日接見親友,從不間斷」。'28'

為了滿足陳獨秀的讀書要求,牢房裏放了兩個大書架。陳就通過親朋,搞來大量書報,把兩個書架塞得滿滿的,又過起他說的「把監獄當研究室」的生活。同時還允許從上海請來的著名中醫黃鐘來給他治病,還安排同獄的濮德志、羅世藩輪流看護他。後來甚至還允許他的第三個妻子潘蘭珍每天到獄中照料他。從此,陳獨秀在獄中過着「特殊的優待」生活。

後來,親自部署抓捕陳獨秀案的中統負責人徐恩曾回憶說:

他精通很多的中國書,他有中國讀書人的傳統風度,他有堅強的民族自尊心,他完全不像排擠他的那些共產黨徒那樣甘心出賣自己的祖國而以蘇俄為祖國。他在一九一九年中國新文化的啟蒙邉又兴鞯呢暙I,至今仍受着青年們的景仰。所有這些,使他有別於一般的共產黨人。同時,也使我多生自信,以為可以使他放棄過去的政治主張,而踏上純正的民族主義道路。

可是接談之後,我的信心動搖了。我發現他的態度相當倔強,他雖然堅決反對效忠於蘇俄的中共黨徒的賣國罪行,但仍不肯放棄他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他雖已被中共開除黨籍,但仍以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自命??我自己勸說無效,又邀請一九一九年前後在北大和他同事的許多老友向他進言,但他仍是這個態度。我們為了尊重他的信仰,以後便不再勉強他,只留他在南京過着寧靜的讀書生活。這一段生活,對他以後的思想的發展影響甚大。在他最後的著作中,他指出他的思想變遷,是經過這五、六年沉思苦想的結果。

陳獨秀被捕之後,托洛斯基派在中國的活動,從此解體。此事我做得是否算好,現在想來實很懷疑,因為我在無意中替毛澤枺⒘艘粋大功,替他剪除了一個不共戴天的仇敵,從此他就減少了一個「內部之憂」了!'29'

過去,大陸學者寫《陳傳》,對國民黨公開審判陳獨秀和獄中「優待」,一般都強眨麌顸h為了利用他「反共」。自然不排除有這方面的因素,但是洠в锌吹絿顸h對待陳獨秀這個特殊人物的確有「無奈」的一面。

陳獨秀這次被捕坐牢,牽動各方人事。除已退到江西蘇區的中共中央表示幸災樂禍外,他人多表現出感人的親情和友情。

在朋友中,最早來探視的是北京大學校長蔣夢麟。1932年10月31日,陳獨秀被拘押江寧地方法院看守所時,他就來贈書和水果。當然,這不僅因為陳曾任過北大文科學長。

在潘蘭珍來獄中前,擔任陳獨秀與獄外聯繫最多的是趙健及其夫人劉夢符。趙是陳獨秀老友柏文蔚部下的軍官,那時在中國慈善協會工作,住在南京。為對付當局,他們可能用了化名。因為在眨閳蟾嫔线@樣寫着:「另有住娃娃橋六號謝紉清、許守貞(女性)亦間常探望陳氏。」

另外,來的次數最多,給陳獨秀幫助最多的要算是段錫朋了。這位在1927年初大革命高潮中在江西為適應蔣介石反共需要並由蔣圈定、創立「AB團」(「反對布爾什維克主義」的英文字縮寫)的極端反共人士,由於北大師生關係和「五四邉印箤熍c學生領袖的關係,對陳獨秀十分崇敬,幾乎成了陳的獄外秘書。陳獨秀對案子的一些重大要求、與外界的聯繫,一般都委託段處理。

陳在一封致胡適信中說:段書詒(段錫朋)「常來此探視」,並代為轉信。'30'在陳獨秀案轉法院審理後,蔡元培、胡適等都向他推耍е霓q護律師。11月3日,陳接見來訪的段錫朋時託其致函胡適:「辯護事已委託章行嚴及另一位彭先生」,不宜煩請律師過多。判刑後,陳獨秀與獄外的書信往來頻繁,起初的聯絡站是段家,都由段轉交陳或由段發陳的信。後來,陳爭取了一位名叫季傑的原江寧地方法院看守所主任。此人因與陳「接近之故」,於1934年9月被辭退,其住所「院門橋糯米巷十七號」就成了陳的通訊機關。'31'軍統的報告中則說:陳獨秀「在京建立一通訊機關,地居長樂路408號季推事公館季傑轉(前第一監獄職員),凡陳氏各方往來信件,均由該處轉遞」。'32'

此外,蔡元培、胡適、劉海粟、汪原放等對獄中陳獨秀的關心和幫助,都有感人的「故事」,下面將會寫到。這時出現一個中國特有現象:多位過去因政治分歧已經「絕交」的朋友,又來幫助陳,而陳也欣然接受。有人說這是中國古代傳下來的優良傳統:古道熱腸。



胡適與陳獨秀

章士釗是一個典型。他是陳早年諍友。1903年《蘇報》案後,兩人曾創辦《國民日日報》以代《蘇報》,堅持反清鬥爭;1914年陳又到日本襄助章辦《甲寅》,進行反袁宣傳。這兩個時期,兩人朝夕相處,志同道合,可謂十分融洽。所以,陳曾在著名的懷舊詩《存殻捉^句》中,用「章子當年有令名」的字句讚揚章士釗。後來章士釗當了段祺瑞執政府的司法總長、教育總長後,兩人就分道揚鑣了。1926年北京發生了震驚全國的「三.一八」慘案,章士釗充當了段政府鎮壓學生的幫兇,對此,陳獨秀十分氣憤,給章寫了一封快信,說我們從小一道革命,你現在怎麼這樣糊塗,「我和你絕交」。'33'從此,兩人似乎一直處於「敵對」狀態。

這次陳被捕,章士釗卻不計前嫌,主動出來擔任他的辯護律師;陳也不計前嫌,表示接受。章是當時全國著名的大律師,又是毛遂自耍ё鲆呀浥c自己「絕交」的人的辯護律師,主要是出於對陳獨秀為人的欽佩,希望重建二人的友誼。這從他這次到南京寫的一首詩中可以看出:

龍潭血戰高天下,一日功名奕代存;

王氣只今收六代,世家無礙貫三孫。

廿載浪跡傷重到,此輩青泥那足論?

獨有故人陳仲子,聊將糟李款牢門。

此後,二人的確恢復了往昔的友情。陳在獄中生活三年,經常得到章多方面的照顧。1934年初冬,章士釗又應陳獨秀獄中消愁之求,給陳寫了一張條屏,詩中表達了更加深沉的情感:

夜郎流客意何如?猶記楓林入夢初。

夙鄙諸生爭蜀洛,那禁文網落潘吳。

議從刻木威奚在?煎到同根泣亦徒。

留取心魂依苦縣,眼中台鹿會相呼。

三十年前楚兩生,君時捫虱我談兵。

伯先京口長轟酒,子谷香山苦嗜餳。

昌壽里過梅福里,力山聲雜博泉聲。

紅蕖聚散原如此,野馬風欞目盡迎。

(佛羅伊德畫一囚室,其人目送窗櫺間,日光一線,生平夢想事件均浮動於中)??世亂日亟,衣冠塗炭,如獨秀幽居著書,似猶得所。奉懷君子,不盡於言。

士釗甲戊初冬'34'





老夫少妻重晚晴



有人說陳獨秀是個「情種」,總有女性追求她,而且不忌摺吵@砗洼浾摰膲毫ΑEc妻子不離婚的情況下,與妻妹結婚(當時洠в小钢鼗樽锓ā梗簧r與護士有婚外情;晚年已經是「老頭子」了,又結成「老夫少妻」。雖然,社會上這種情況往往被看作是「不正經」,少有善果,但陳獨秀與妻子及情人都有過純正而感人的情感(除了家庭包辦又性格格格不入的元配夫人之外)。這也算是陳獨秀的一大傳奇。

1930年下半年,陳獨秀領導「無產者社」期間,為躲避通緝又一次搬家,遷居到熙華德路(今長治枺罚┮蛔瘞扉T房子的前樓。而一牆之隔的後樓,就住着潘蘭珍。

潘蘭珍,1908年生於江蘇南通一個貧苦農民之家。4歲時,隨父母逃荒來到上海。父親先在外灘碼頭幫助上下旅客提拿行李,掙點小錢,後進入英美煙草公司做工人;母親撿拾煤渣用以燒飯防寒。豆蔻年華時,家裏又添了一個弟弟和一個妹妹。為了分擔父親的負擔,她去紡織廠當了一名童工。童工勞作不比成年人輕多少,工資卻不到一半,還要動不動受「拿嬤媼」(工頭)的責打。受盡壓迫和剝削。長大後,她受一個流氓的欺騙生了一個孩子。不久孩子夭折,她也被拋棄,精神上受到很大的刺激,帶着一顆淒苦的心獨居到這個小樓上來,時年23歲。

這天,陳獨秀化名為「李先生」、「南京人」(南京與安徽口音相似)的「新房客」搬來,給這個小樓帶來了一絲溫暖。雖然他很少出門,而且只有一個神秘的人(秘書)有時來看他,但他與潘蘭珍隔窗相望,朝夕相處,不僅生活上互相照顧,陳獨秀有空還教她識字讀書,進行啟蒙教育。陳本來就是一個教育家,教育得法,再加上潘也是一個聰明人,不久,她便能粗讀書報了。就這樣,二人漸漸萌生愛情。潘蘭珍重新點燃起對生活的希望,而陳獨秀在多年地下生活的孤獨後,果然渴望得到愛情雨露的滋潤。但看到她比自己小29歲,起初不敢奢望。潘蘭珍倒拿出了常人洠в械挠職猓瑢﹃愓f:國父孫中山與國母宋慶齡不也是老夫少妻嗎?於是,兩顆飽受過煎熬的心,終於結合在一起,同居了。

恰好在陳潘結識前不久,1930年7月17日,陳獨秀的第一個妻子高大眾在安慶去世,享年53歲。因與一個漂流四海的「造反者」結婚,一生落寞;再加兩個兒子先後追隨父親造反而犧牲,給她帶來了多少難以忍受的痛苦!這個時候去世,也許是一個解脫。在南京困境中掙扎的高君曼得到姐姐去世的消息,不再顧忌世俗的責難,毅然第一次攜兒帶女回安慶奔喪,以示對姐姐的愧疚。多年的貧困折磨、對陳獨秀的怨恨與姐姐去世的刺激,使她從安慶回到南京後不到一年患子宮癌去世。因身處「地下」,兩個妻子去世,陳獨秀都未在場,未能提供任何幫助和一個丈夫應負的責任。倒是他的學生陳公博,看到高住一間草屋,傢俱破碎不全,絮被支離散爛,臥病在床,淒涼不堪,接濟了一些錢;高去世後,又託潘贊化買地安葬在南京郊區(今雨花台區農花大雨罩村)。後來,他到獄中探望陳獨秀談到此事,後者只得歎息一聲,並對此表示感謝。'35'

潘蘭珍是個忠厚樸實的女性,對陳十分信任。到陳被捕前,竟然與這個藏有巨大秘密的人物共同生活了兩年時間,卻未對他有一點懷疑(也是陳掩飾得天衣無縫)。1931年有一天,潘蘭珍聽樓下一個鄰居說,樓上住着一個「老西」(即共產黨),潘也不在意,竟把此話傳給陳獨秀,因為樓上住家不止他們二人。陳獨秀卻聽了有心,立即決定搬家,由鄭超麟幫助,搬到周家嘴路一條弄堂的底頭裁縫鋪的前樓;後來又搬到岳州路永興里11號的樓上。每次覓新居,他都要樓上,以防不測時有個迴旋的餘地。

說也湊巧,陳被捕這天潘正好不在家。二人有時難免發生口角,一個月前因為一件小事爭執起來,她生氣回了浦枺锛遥靡詡喢狻.攺膱蠹埳峡吹较⒑驼掌瑫r才恍然大悟,驚訝地說:「這不就是我家的老頭子嗎?」那個時代,老百姓在白色恐慌下談「共」色變,惟恐避之不及。潘蘭珍本可乘機遠遁,但是令人料想不到的是,她竟是一個女丈夫,逆流而上,毫不猶豫地跳進漩渦,跑來與陳獨秀共度難關。

陳獨秀也是一個重十分感情之人。被捕後,亦處處為潘着想,懇切委託高語罕做善後工作。從1932年11月至第二年3月,多次寫信給高語罕,對出於無奈向潘耄Рm真實身份達兩年之久表示歉意,請高問潘:「對於我,以前未曾告以真姓名,及她此次失去衣服,有怨言?」被捕後半個月還要高再到他家尋覓潘的財物,說在其書桌抽屜內藏有一小袋,「係女友潘君之物,她多年的積蓄,盡在其中,若失去,我真對她不起」。自然,對於潘蘭珍,最為牽掛而只能做到的是以後不能再牽連於她,提議從此與自己斷絕關係,自殖雎贰.敃r托派的成員還想幫助潘,陳則說:「潘女士她浦枺懈改福茉谙銦煆S做工,不需要我的幫助,並且事已揭開,她必不願受我們幫助也。」洠氲剑齾s不尋常地不避嫌,不怕險,還要求來探望陳獨秀。陳立即托高勸阻,說自己「案情無大危險,免她懼懀А梗弧竿裱詣袼槐貋砜次摇埂#36'

潘蘭珍的深情和執着十分感人。她看到陳獨秀本來生活清苦,又有病痛折磨,入獄失去了自由更需要人照顧,別人可以不管,她則責無旁貸。於是,陳獨秀判刑後不久,把與陳同居後領養的女兒安排在娘家後,隻身來到南京。她先借住在教育部次長段錫朋家裏,後租一間小屋,化名「王素芬」。每天五時,必到獄中照顧陳的生活。'37'有了這樣條件,陳獨秀浪漫無羈習性再次發作,又做出令人驚訝的怪事來。

一天,典獄長把同監的濮清泉叫去,說「當年我也是崇拜陳先生的一人,以為他的道德文章可以做青年模範,現在看來,他的文章雖好,道德有限」。後者「摸不着頭腦」,不知出了甚麼事?典獄長叫看守退出,把門關緊,說道:

我今天把你找來,有件事要你轉告。陳先生在我們這裏,我們洠в邪阉斪鞣溉丝创厦娼形覀儍灤覀円矁嵙拷o他以優待。但是優待也有個界限,這裏是監獄,不是旅館。陳先生近來忘記了他在坐監獄,把我們這裏當旅館,這是使我們很為難的。??根據看守人的報告說,陳先生和那個姓潘的女士,在他的監房裏發生過肉體關係,這怎麼行呢?這事情傳出去,豈不要叫我同他一樣坐牢嗎?請你婉言轉告他,要為我的處境想一想。面子要雙方來顧,如再有這樣行動,那就莫怪我無情了。

第二天濮清泉把此話轉告了陳獨秀。陳起初「神色自若,毫無赧顏」。濮批評說:「你是一個政黨的領袖,對婦女問睿瑳'有正確而嚴肅的態度行嗎?」陳自知理虧,沉默良久然後說道:「在建黨以前,在這方面,我是放蕩不羈的,可是建黨以後,我就深自檢點洠в泻鷣砹恕!梗38'言外之意,他這次不屬於「胡來」範圍。說來也是,他們已經是同居兩年的事實上的夫妻了,不過場合不合適而已。現在典獄長既然如此說了,「面子」還是要給的,而且是「雙方的面子」,從此不再發生這樣的事了。

就這樣,潘蘭珍一直照顧到陳三年後出獄。患難識知己,日久見人心,陳獨秀深受感動。特別是出獄後對陳的始終如一的照顧,也感動了高氏姐妹所生的孩子,他們對潘氏由不解、不滿,到接受和尊敬。對於潘蘭珍來說,看到眾多達官貴人和社會名流來探望並饋贈各種衣物(僅貴重的皮袍子就送來八件,陳用不了就轉送獄中難友)和錢財,也大開眼界,明白這個「老頭子」的價值和地位。於是兩人更加相親相愛。



陳獨秀與夫人潘蘭珍在石院牆居住的臥室,右側為陳獨秀的書房



獄中的研究工作



陳獨秀長期過着動盪危險的「地下」生活。其實,就其個人愛好而言,他更熱衷於學術研究工作,尤其是文字學。現在入獄,要坐長達八年之久,於是更認真安心地要把這監獄當作研究室,開展情趣昂然和緊張的研究工作了。用他的話來說:要在監獄這種環境中,爭取「人生最高尚優美的生活」,為人類創造「有生命、有價值的文明」。'39'於是,他擬訂了一個龐大的著述計劃,揚言「擬种袊鴮W術長足之進展」,「創造中國五十年新政治學術之結晶,以謝國人」。'40'

他的計劃是:除了繼續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