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这一下,焦玉也知道陈风是无意识的,还是感觉很娇羞。
当然,她很快就将这件事忘掉了,响声过后,现在就没有危险了,他们需要赶紧去看一下,射击的效果如何。
从壕沟内站出来,望着远处的土墙,只见其中的一段,已经倒塌了。
看来,威力还是不错的。
陈风也看到了,碗口铳还好端端地在那里,证明发射已经成功,而那截倒塌的墙,说明这炮还真不是纸糊的。
“走,过去看看。”陈风说着,大踏步地向前走去。
走近了,就看到了砸入泥土之中的弹丸,入土一尺,这土墙距离碗口铳只有五百步的距离,看来,在这种距离上,即使是在水上交战,也能够将对方的船只砸个稀巴烂。
而在攻城战中,这种碗口铳也可以发挥出巨大的威力来。
就在陈风检查战果的时候,焦玉更关心的,是碗口铳的铳身如何。
毕竟,在此之前,这种大家伙都是用铜来铸造的,铁虽然更坚硬,但是也毕竟脆,容易在发射中破裂。
铳身还有些烫手,他们已经在四下里检查。
结果让焦玉毕竟满意,在采用了新的手段来炼铁之后,铁内的杂质已经很少了,相应地,这种铸铁也能够承受住发射时的火力。
碗口铳,弹丸是在最前面的,只要火药一点火,就将弹丸推出去了,这样,虽然火药的能量被损失了不少,也导致了膛压很低,所以,铳身才完好无损。
“陈大人,我们接下来,就需要多次发射,检验一下这门碗口铳,究竟能够发射多少次。”焦玉说道。
“嗯,不错。”陈风说道:“除了继续发射之外,你们还需要给我训练出一批铳手来。我要他们在半个月之内,完全地掌握好射击要领,还有,这种碗口铳,除了要装到战船上之外,还要能够装备到骑兵部队中。”
“陈大人,我们一定能完成任务,等到碗口铳试火完毕之后,五十门碗口铳,只多不少。”焦玉说道。
刚刚发射完的碗口铳,黑色的烟迹才散去,陈风没有刻意用鼻子去闻,也能够知道身边的女子就是焦玉。
如果开始的试火,焦玉身上的硝味只是那么微微一点,普通人闻不出来的话,那么现在,这段时间,焦玉不停地在火器上面忙碌,这股味道,已经越来越浓郁了。
哪个姑娘不爱美?焦玉为了自己,做出的牺牲太大了。看来,自己得考虑考虑,给她找个好婆家了,不知沈旺怎么样?
看着焦玉还在忙碌的身影,陈风心中对她的感激,已经多了一分。
这次南下之后,占领了平江,沈家肯定就得完全地依附自己了,到时候,自己再提这事吧,那个时候,沈惠的事也该给沈家个交待了。
“玉儿,虽然这造碗口铳要紧,你的身体也要紧,一定要注意休息。”陈风不由得说道。
“陈大人,这都是玉儿应该做的。”焦玉身体略略抖动了一下,没有回过头来,就这样和陈风说道。
此时,他们正在仔细地清理碗口铳的内膛,里面已经是一片污渍。
这个时代,用的火药残留很打,发射完的清理,也就很重要。
而这清理的过程中,炮身也就慢慢变凉,否则,直接塞进火药去,说不定会立时燃烧。
看着他们的劳作,陈风将心收了回来,四周,一片春意盎然,锦绣江山,这可是汉人的花花世界。
陈风心中感触良多。
现在,陈风还没有将自己想到的改进思路告诉他们,改进是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和研究的过程的,现在,只要能够给自己可用的武器就行,等到之后,再进行改进不迟。
回到了扬州,陈风接到了刘四二的报告,滁州方面出现了战事,定远的朱元璋,已经拿下了滁州城。
朱元璋动作之快,大大出乎了陈风的意料,算时间,也就是李善长刚刚回去,朱元璋就开始动手了。
现在,历史上的事件,很多都已经提前上演,朱元璋什么时候会下和州,打集庆,就成了陈风关注的重点。
由于在等碗口铳的制造,陈风现在还无法展开攻击行动。
谁知,过了几日,又一个好消息,让陈风心中一喜。
郭子兴也到了滁州城。
对于朱元璋来说,最头疼的一件事,就是自己不是老大,在他的头顶上,还有郭子兴这个老丈人。
这个老丈人,已经率先举起了反旗,所以,在红巾军之中,也有一些地位,而朱元璋是在投奔了他之后,才逐渐发达的,从辈分和资历上看,朱元璋永远也比不过郭子兴。
但是,郭子兴这个人心胸狭窄,又没有什么真本事,在濠州城内又有孙德崖一伙儿和他不合,这次也是被孙德崖等人撵出了濠州城,才到滁州城来投奔自己的女婿的。
这次他来到滁州,肯定会够朱元璋头疼上半天的了。
朱元璋要成就大事,那就要将自己变成正人君子,做事一定要正派,在历史上,他在郭子兴到了滁州之后,立刻将自己军容整齐的三万人的主力,全部交给了郭子兴,自己又变成了光杆司令。
李善长差点都被郭子兴很不要脸地要走,不过李善长坚持住了。
所以,听到郭子兴到了滁州城之后,虽然陈风没有亲见,也可以猜想到之后的发展,总之,朱元璋会被拖后腿。
这段时间内,就让朱元璋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下江南吧!
陈风猜得不错。
滁州城只是个中转站,地方本来就不大。
对于朱元璋来说,想要南下,这是必经之路,现在,他只有三万人的精兵,还需要继续招兵,他不但需要步军,骑军,更需要水军。
长江天险,不是那么容易渡过的,尤其是他们要打的集庆,防守很严密。
朱元璋正在构思自己的下一步计划,尤其是从哪里得到水军的时候,一个消息就传到了他的耳朵里。
郭子兴来了!
郭子兴带着自己的几万人马,来了滁州。
听到这个消息,朱元璋虽然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是,握着毛笔的手,却开始不由自主地抖动。
此时他的心里,恐怕也在有各种滋味。
自己好容易开创了新的局面,又要拱手让给郭元帅了。
这种事,朱元璋不止做了一次,当初回家招兵,招好了之后,自己只留下了二十四个,其余的,全部送给了郭元帅,带着这二十四个人,他开始了自己的霸业。
现在,才刚刚走出了第一步,那个阴魂不散的人,就跟了上来。
朱元璋不能不卖郭子兴面子,因为,自己的老婆马秀英,一直都在濠州城内,跟在郭子兴身边,她毕竟是郭子兴的养女,而自己出来打仗,带着老婆也不方便。
而濠州城内的情况,朱元璋也知道,孙德崖一伙在不停地挤兑自己这个老丈人,要不是自己在外面打得火热,恐怕他们要害了郭子兴。
现在,害不成郭子兴,就将他给挤出来了。
自己该怎么办?
朱元璋心中抑郁,但是,他知道,自己的选择,也只能有一个,一定要装作大度,大度,再大度!自己要给手下的所有人,都做出表率。
“既然郭元帅来了,那么,这个主帅的位置,还是要由他来做的。”朱元璋说道。
听到他的话,手下的一众兄弟,嘴上没有说什么,脸上的表情,却个个都不屑。
毕竟,当初郭子兴把朱元璋关起来,还不给饭吃,那个时候,就已经该跟郭子兴一刀两断了,那样的嫉贤妒能的人,根本就不配当主帅。
不过,主公这么说,他们也不能有什么反对的意见。
主帅就主帅吧。
“我们手下的三万精兵,我也决定交给郭元帅。”朱元璋继续说道。
“不!大哥!”就在这时,徐达从下面站了出来:“主帅的位置,让出来也就算了,毕竟,在小明王那里,我们也算是郭元帅的部将,但是,我们这三万精兵,是我们自己打造出来的,跟郭元帅没有半点关系,我们不能交给他。”
“对,大哥,我们要靠这三万精兵打鞑子呢,要是留给了郭元帅,又浪费了。”汤和也跟着说道。
郭子兴手下数万人马,但是,这么长时间过去了,连个濠州城都没有出来过,兵到了他的手里,就变成了废物。
“如果不交出我手里的精兵,又怎么证实我将主帅的位置,给了郭元帅?”朱元璋反问道。
这道理谁不知道,这是让朱元璋割肉,朱元璋怎么会舍得。但是,不这么做,怎么在士兵面前,表现自己的朱公子的正面形象?要是把郭元帅给架空了,那么,下面人就会有各种言语传出。
“那我们把这兵也给了郭元帅,我们如何打仗?”周德兴问道。
“我们可以再筹集兵马。”朱元璋说道。
第301章海上进军
朱元璋虽然很憋火,却还得把自己的老丈人高高地供起来。
相比朱元璋,陈风就大开手脚了。
陈风是自己打出来的,手下的武装,都听自己一个人的。他的那些老丈人,最多也就脱脱有点资历,可惜,现在的脱脱,已经无心于世事。
万事俱备,只欠北风。
由于地理原因,每年秋冬之际,沿海多刮北风,而这个时候,也是商船启程南下的大好时机;到了春夏之交,南风劲吹,又是商船回归的最佳时节。
而现在,已经是过了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季节,至正十年四月,南风盛行。
陈风却选择在这个时候,启程南下,摆明了就是要逆风而行。
这也是无可奈何的,如果可以,陈风宁愿在去年的时候就南下。
但是,在那个时候,陈风刚刚拿下了高邮,夺取了泰州城,他想要南下,根本就没有准备。
兵,不习水战,船,又凑不齐,如果这样就南下的话,陈风的结果,只能是和当初蒙古人东征岛国一样。
现在,训练和装备都到位了,而等个刮北风的天气,却几乎不可能。
怎么办?
这点事情,不会难住陈风,也不会难住沈家的船队。
为了支持陈风的军队,沈家几乎将自己的远洋贸易暂时停止了,出动了四十五艘远洋航行的四桅大船,六十艘三桅和两桅的中型船只,加上陈家现在自己有的五艘大船,一百多艘船只,承担了运输七万人马的任务。
船只上,人员,马匹,食物,水,全部配备齐全。
这个准备工作,就耗费了十几日的时间,他们停泊在兴化东部的盐场码头,迎接着陈风的军队。
这个时候,不用担心空中侦查,而陈风已经派人将盐场与外界隔绝开来,而且,即使是被发现了盐场有船只,那也只会被人认为是盐场的盐船而已,没有人怀疑,虽然船只很多,这是因为最近一段时间内,都没有人来运盐,导致盐积压,得用更多更大的船只而已。
七万人马,分成几路,到达了盐场。
四月二十日。
马儿轻轻地嚼着马缰,一步步地踏上的桥板,经过这段时间的训练,这些勇敢的战马,已经可以蹬上船只,而不会过分害怕。
而且,给这支骑兵准备的,是最大的船只,船只越大,航行就越平稳,除非遇上风暴,会有剧烈的晃动,一般情况下,都和陆地上差不多。
常遇春还是指挥这支骑兵的首领,也是这次攻击的先锋。
除了窑社骑兵,在这段时间内,常遇春又将这七万人之中,整编出一支万人的骑兵部队来。
人,陈风不缺,如果愿意,可以再招收十万人的部队。
粮饷,陈风也不缺,靠着将那些盐引重新卖了一次,一年之内的军需,已经全部到位。
陈风唯一缺的,就是战马。
到处打仗,战马也就涨价,而且,数量短缺。陈风不得不让人从张家口联系商贩,秘密从草原购买了一批战马,这才组织起了这支队伍。
窑社骑兵是核心,是陈风的亲兵。而这支骑兵,则是冲锋陷阵的一支强大的力量。
这支骑兵的装备,也是最“现代化”的。
窑社骑兵的骑射,已经被炼出来了,虽然没有蒙古精锐铁骑的那种指哪打哪的本事,但是抛射弓箭来肃清前方的敌人,已经练得如火纯轻。
而这支骑兵部队,要也训练成使用弓箭的好手,恐怕要多费一番力气,所以,陈风也没有这么打算。
几个月的训练,让他们由步兵变成骑兵,就已经是一次突破,让他们再由骑兵变成可以乘船的骑兵,就更加困难,所以,陈风也没有这么要求他们。
他们使用的武器,就已经摆脱了必须用弓箭来远程射击的必要。
因为,他们拿着的,是三眼铳。
泰州军械局制造的三眼铳,首先就装备了这支骑兵部队,他们不需要携带弓箭,长枪这些武器,合二为一,使用三眼铳就够了。
三眼铳的射程并不高,但是,由于骑兵的高机动性,所以,三眼铳的这个射程劣势不会太明显,而重要的,三眼铳火力密度大,相当于每人一次可以发射三次。
而且,虽然火铳还是原来的火铳,但是,他们所携带的火药,已经是被焦玉经过改造了配比的火药,射程比原来要远。
在发射完毕之后,基本上就会成为近战,这个时候,握着三眼铳的长木柄,将三眼铳当铁锤使就行了。
有蛮力之人,往往会将对方的头,敲得稀烂。
这支军队,全部着黑衣,所以,他们也被称为黑衣军。
这次,是他们成军之后的第一次战斗,他们要用这次战斗,来让自己的名字,响彻整个时代。
其余的步军,也都默默地上了船,军令如山,他们在上船之中,不能发出任何声音。
为了不暴露目标,船只分批次地向东方驶去,他们要在脱离了海岸的视线之后,再编队出发。
由于每艘船上都配备了望远镜,彼此之间再集合,也变得简单起来。
“陈大人,这次行动,您不必亲自出动,这样以身犯险,万一有什么失误,非常危险。”在一条四桅的大船上,一个人向陈风说道。
说话的是个中年人,脸庞圆润,面目安详,居然是江南第一富商,沈富。
“仲荣兄,你既然都不怕风险,亲自率船队前来,我上船,又有何不可?”陈风笑着问道。
陈风也没有想到,沈家船队需要接送自己的队伍渡海,这是他们提前已经商定好的,但是,沈富都亲自来了,这简直是少见。
“沈家所有的船只,几乎都来了,协调这支船队的航行,也只有在下才亲自指挥,才能够放心,而且,在下虽然数年未到海上,但是,观天气,在下还自认非常有把握,这是沈家这么多年来,最大的一件事,在下若不亲自来,又如何能放心。”沈富说道。
他说的,倒是实话,沈家这次,几乎是把所有的宝都押到陈风身上了,而且,陈风猜测,此时沈家,恐怕已经离开了平江,也离开了周庄,万一自己行动失利,也省得遭到江浙行省的报复。
沈富年轻的时候,就发展海外贸易,想要成功,那么,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自认也是对海洋的熟悉。
“仲荣兄,你说得很对啊,现在,我所有的兵马,都在这支船队上,我要是不亲自来,又怎么会放心。”
陈风说完,两人四目相对,就已经会心地一笑。
陈风确实是不放心。
这么大的一次军事行动,如果失败,对自己来说,是一次不可估量的损失,陈风前世只是个历史系的学生而已,但是现在,却要担负起指挥军队的责任来。
他别无选择。
外面,南风正烈。
在高邮东部的海面上,一支船队,逐渐地集结,成型,规模越来越大。
中间陈风所坐的船只上,一名水手,爬到了高高的桅杆上面,举起了一个旗帜,举了三下,再放下。
在海上航行,如果多支船只的话,最合适的通信方式,就是用旗帜。
沈家船队在多年的航行中,早已经积累起一种行之有效的旗帜语言。
在每艘船的上面,都有一名水手负责瞭望。
看到了这个旗号,他们纷纷地向下面喊道:“方向正南,抢风行船!”
船在宽阔的海面上,有风就能行船,不但顺风能航行,逆风也要航行,这种航行的方式,就是抢风行船。
直接顶着风,是走不动的,先得走侧面,然后再转回来走另一面,一边侧着走,一边向前走。
如果从天上看,整支船队,都在走着之字形的路线。
不停地操舵,改变船帆的角度,这种行动的方式,太耗费水手的力气了。
陈风看着庞大的船队在向前走着,眉头上却越来越凝重。
“仲荣兄,以我们现在的航速,需要多久,才能到达预定的登陆地点?”陈风问道。
这速度,一只健康的蜗牛也能够超过他们。
在后世,哪怕是慢吞吞的滚装船,也能够在十五日之内到达,但是现在,陈风估计,没有一个月,是走不到那里的。
时间越长,对他们越不利,因为,总有有心人会发现扬州兵马不见了。要是朝廷此时打扬州的主意,只能靠留守的施彦端和敏敏等人来抵挡了。
“我们可以在十日之内到达。”沈富说道。
这话说得,让陈风一喜,但是,陈风也知道,这个时候,可不能乱说话。
“仲荣兄,军中无戏言。”陈风说道。
“陈大人,每年到了这个时候,都会有十日的逆风,也就是说,现在虽然刮的是东南风,但是,反季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