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枭士-第1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将一拥而上,要将李延庆举了起来,种师道吓了一跳,连忙摆手制止,“这里可不能乱来,大家快快放下!”

    李延庆被众人放下,他上前躬身施礼,“学生幸不辱命!”

    种师道捋须叹道:“技术精湛,但策略更加高明,我大宋人才辈出,这是我大宋之幸也,李少君将来若光临陕西,我一定扫榻相迎!”

    这时,管家将剑交给了种师道,“这柄剑是我家东主送给种帅,希望种帅能用它指挥千军万马,再胜西夏。”

    种师道轻轻抚摸一下式样古朴的剑鞘,便将剑交给李延庆,“这柄剑虽然只是彩头,但也是我的一份心意,请少君收下。”

    李延庆接过宝剑,“多谢种帅厚爱!”

    这时,钟声敲响,入席的时间到了。

第二百零四章 郑氏寿宴(六)

    虽然箭壶比赛极为精彩,但全部围观者也只有百余人,这矾楼一千二百余名宾客中只能算极少数,文官们鄙视武将,就算喊得再惊天动地他们也巍然不动,既不去围观,也不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当客人们纷纷归位后,壶箭比赛的影响立刻消失得无影无踪,就仿佛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

    李延庆的位子在秋楼三百三十七号,他进门之时便拿到了座位牌,秋楼的宾客以中下层官员居多,虽然参加宴会的太学生并不止李延庆一人,但他们大多凭借父辈的地位和权势坐在春楼或者夏楼,坐在在秋楼中的太学生也就只有李延庆一人。

    秋楼的宾客也是最多,足足有五百人,前后一共有五排,每排一百张席位,陈设比春楼和夏楼都逊色不少,就只有一张小桌子和碗碟,虽然碗碟也是上好瓷器,但除此之外便没有任何摆设,连一瓶花也没有,而且十分拥挤,大家入席或者去如厕都会非常不便。

    不过这也正常,六七品小官的待遇怎么能和相国、太尉相比?

    李延庆坐在倒数第二排,他发现自己的前后左右都是年轻男子,有文质彬彬的年轻官员,也有身体强壮侍卫,但更多是没有功名的士人,他们大多是名门权贵子弟,在家苦读备考科举。

    此时所有的年轻人都打扮得衣冠楚楚,超过了赴宴的礼节,就仿佛是来相亲一样,脸上带着一丝自命不凡的神情,而且他们座位牌似乎都是临时赶制,大多是木牌,不像自己是一块铜牌。

    李延庆顿时醒悟,郑荣泰给他说过,他祖母又临时请了一些年轻才俊,给她前夫的孙女相亲,看来郑荣泰说的就是这批年轻人了。

    这个发现令李延庆略略有些不满,如果把这些临时请来的年轻宾客去掉,那他的座位岂不是排在了最后。

    但心念一转,李延庆心中便释然,自己一无位居高位的父亲,二无显赫的家族背景,三无人人羡慕的进士功名,典型的三无人员,郑家为什么要高看他一眼?

    这时旁边一名二十五六岁年轻官员笑道:“能不能和这位贤弟商量一件事?”

    李延庆半晌才反应过来对方是在和他说话,他不由一怔,“商量什么?”

    年轻官员指了指李延庆右首边的客人道:“这位是我的朋友,我们想坐在一起,能不能和贤弟换个位子。”

    李延庆点点头,“那就请吧!”

    他拾起自己的茶杯站起身,和旁边年轻官员换了一个位子,“多谢!多谢!”男子连忙抱拳感谢。

    或许因为换了位子,年轻官员觉得不打个招呼也不好意思,便向李延庆笑问道:“请问贤弟贵姓,在哪里高就?”

    “兄台客气了,在下免贵姓李,目前在太学读书。”

    “原来是太学生,不错!不错!”

    “不知令尊是”年轻官员又试探着问道。

    “一个商人罢了,不足挂齿!”

    李延庆心中有点不悦,冷冷回了一句,一般而言,他介绍完自己,对方也应该及时自我介绍,这才是对等的礼节。

    但对方非但不自我介绍,反而追问李延庆父亲的背景,显然只是想知道他为什么能出席矾楼宴会,这不仅很失礼,而且也暴露出了他是那种趋炎附势之徒。

    对方听说李延庆父亲只是个商人,眼中闪过一丝鄙夷,依旧假笑两声,便不再理睬李延庆,继续和旁边的朋友聊天。

    这时,李延庆见郑荣泰从背后匆匆走来,正东张西望寻找什么,李延庆便知道他是在找自己,便笑着举起手,郑荣泰看见了他,心中大喜,连忙向他招招手,低声说了几句话,似乎有急事请他过去一下。

    “借借光,不好意思,劳驾各位让一让!”

    李延庆艰难地从位子中走出来,引来一片不满的目光,位子靠得太紧,他一个人走动,周围数十人都要起身让路。

    “胖兄,什么要紧事?”

    “你跟我来,有人想见见你。”郑荣泰拉了李延庆便走。

    “是你那几个朋友吗?”

    “和他们无关,那几个混蛋不给我面子,打了他们活该,这帮家伙欺软怕硬,他们本人是不敢再惹你,不过出去要当心他们手下爪牙。”

    两人走到夏楼背后的一扇门前,郑荣泰指了指门内笑道:“我也不知道什么事情,是我父亲让我来找你,应该没什么,你请进吧!”

    李延庆一头雾水,推门走进了房间,只见房间里坐着四个人,郑荣泰的父母,另外还有一对中年夫妻,李延庆立刻认出了那个贵夫人,不就是下午说自己偷窥的那个夫人吗?

    不过见她满脸笑容,似乎没有什么恶意,李延庆连忙给郑荣泰的父母施礼,“晚辈参见伯父伯母!”

    郑升笑了笑,给他介绍旁边中年男子,“这位是左卫高将军,他想见见你!”

    李延庆连忙行礼,左卫上将军高深是开国元老高怀德的后人,他爵位和官职都很高,但就是没有实权,和所有的权贵世家一样,高家也并不甘心这样世世代代有名无实下去,他们也想法设法培养子弟,只是能出头的子弟实在是凤毛麟角,除了培养子弟,另一个办法就是招进士为女婿。

    高深有三个女儿,长女就是嫁给一名政和二年的进士,现在已经是一个大县的县令夫人,大女婿明年就要升官了,而二女儿是和曹家联姻,现在只剩下小女儿待字闺中,虽然年仅十五,但也该提前考虑终身大事了。

    高深其实对李延庆兴趣不大,一个商人的儿子,况且太学生远远比不上进士,但他夫人却兴趣十足,一定要让他见一见李延庆。碍于夫人的面子,高深只好拜托郑家帮他牵线搭桥。

    高深态度温和地摆手道:“李少君请坐下,我们并没有不敬之意,只是想认识一下李少君,随便聊几句。”

    李延庆见对方言辞彬彬有礼,倒也不反感,便坐了下来,笑问道:“高世伯有什么事需要李延庆效力?”

    “李少君客气了,我刚才听郑东主介绍,似乎李少君是太学上舍生,是这样吗?”

    高深对李延庆的宝妍斋少东主身份不感兴趣,他倒对李延庆的太学上舍生有几分兴趣。

    “正是!”李延庆坦率承认了。

    “可是据我所知,李少君虽然是相州解元,但也进不了太学上舍,应该是内舍生才对,怎么会进了上舍?”

    郑氏夫妇对望一眼,他们也一样疑惑,他们的儿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强进了太学内舍,李延庆怎么能进上舍,这种资格就算再有钱也买不到。

    李延庆沉吟片刻道:“是一位前辈正好有个上舍名额,他便推荐了我。”

    “哦!不知是哪位前辈推荐?”

    李延庆摇摇头,“很抱歉,没有前辈的同意,我不能说出他的身份。”

    高深心念急转,上舍生的推荐名额每年只有十个,天子和皇后就占去了四个,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拿到,就连他也轮不到,只有象蔡京、童贯、梁师成这些权势滔天的人才有机会。

    高深立刻明白了,谁说这个少年没有背景,只是他的背景隐藏得很深,只有深究才会渐渐浮出水面。

    高深便微微笑道:“我只是略有点好奇,并没有追问的意思,请少君莫见怪。”

    “高将军客气了,我不会在意!”

    “那我就预祝李少君早日高中功名,前途似锦,少君请吧!”

    “多谢高将军,多谢郑伯父,多谢两位夫人,晚辈告辞了。”

    李延庆行一礼,转身便离开房间,他刚走,潘夫人便急切问道:“老爷觉得此子如何?”

    高深点点头赞道:“知书懂礼,孺子可教!”

    “那老爷说,我们要不要”

    高深又看了一眼郑氏夫妇,“贤弟和弟妹觉得如何?”

    这种事情郑氏夫妇怎么好多嘴,万一事情不成,或者事后反悔,是要得罪人的。

    郑升便含蓄地笑道:“只要高将军喜欢就行!”

    言外之意就是说,‘你看中就行了,不要问我们。’

    高深会意,便对夫人呵呵笑道:“这件事不急,让我再考虑考虑。”

第二百零五章 郑氏寿宴(七)

    其实李延庆也猜到了一二,这种事情十有**都和相亲有关,尤其那个夫人看自己时笑得满脸开花,分明是丈母娘看女婿的表情,只是李延庆想不通,之前那个夫人还威胁自己,一转眼居然又想招自己为婿了,这种水火交替的变化着实让李延庆有点吃不消,难怪说女人心,海底针,令人难以捉摸。

    不过李延庆也不想去捉摸,他现在压根就没有娶妻的念头,他自己都未成年,再娶一个未成年少女,那算什么?

    婚姻对他而言,还比较遥远。

    他刚回到秋楼,却发现秋楼异常安静,只见一个贵妇人带着一个容貌尚佳的少女出现在秋楼背后的走廊上,看似在闲庭信步,却引来无数年轻男子的目光,大家心里明白,这是向夫人在为她孙女择婿了。

    郑家雄厚的财力大家今天都亲眼看见了,加上郑家有皇亲国戚的背景,一旦成为郑家的女婿,有强大的资源为后盾,步入仕途,甚至升官发财指日可待。

    每个人都正襟危坐,或者故作谈笑风生,他们都在尽量表现出自己过人的气质和英俊的笑容。

    向夫人不慌不忙地走着,所有年轻人的位子都是她排定,她通过排位子便知道每个年轻人背景履历,知道他们的家庭情况,不过向夫人极为看重这些年轻人相貌外表,这在平时是看不到的,只有通过今天这个机会,她才能对他们的相貌外表有所了解。

    向夫人看似漫不经心地散步,但她脑海里却在迅速对号入座,不断分类排除,很快她的目标便被缩减到十个人。

    她身后的孙女张绾儿却羞得满脸通红,低下头跟着祖母亦步亦趋,从李延庆这个角度望去,就仿佛一个小母鸡跟在老母鸡身后,颇为有趣。

    向夫人当然不会在寿宴上一步到位招到孙女婿,她也有分寸,这可是为太子收买人心而举行的寿宴,自己不能喧宾夺主了。

    大概一刻钟后,向夫人便基本上完成了她初步的筛选,她将未来的孙女婿锁定在十个人的范围内,这十个年轻人个个相貌英俊,气度温文尔雅,无论招到哪一个为婿,她都很满意,下一步就是要具体开始相亲了。

    “绾儿,咱们走吧!”向夫人吩咐一声,便带着孙女扬长而去,

    随着向夫人离去,秋楼内顿时象炸开锅一样,年轻宾客们议论纷纷,大家都亲眼看见了,向夫人的孙女长得确实不错,容貌秀丽,身材曼妙,肌肤白皙如玉,尤其那种低头的娇羞,令他们心生怜爱。

    但更重要是郑家有钱有势,有太子背景,能请来一千多名权贵宾客,就说明人家人脉很广,将来做点什么事情都很容易,不少未婚年轻人都动心了,开始梦想自己能成为郑家的乘龙快婿。

    李延庆费了好大的麻烦才回到自己座位,自然又引来一片不满的目光,不过很多目光中却有点幸灾乐祸,郑家在挑选女婿时这小子却走开了,白白丢掉一个大好机会。

    “李贤弟,可惜啊!”

    邻座男子无不遗憾地笑道:“要是刚才李贤弟不走,说不定明天就是郑家的乘龙快婿了!”

    李延庆淡淡一笑,“有兄台在,这种美事哪里能轮到我?”

    旁边十几名宾客都笑了起来,“这话说得很有自知之明,郑家再不济,也不至于招个太学生当女婿吧!”

    李延庆的脸色顿时阴沉下来,冷冷回击道:“太学生再不济,也不至于以吃软饭为荣!”

    四周刷地安静下来,人人脸上都露出尴尬的神情,他旁边年轻官员更是又气又恼,仿佛李延庆这句话戳中了他的要害,他板起脸,再也不理睬旁边的李延庆。

    这时,一队女妓端着酒菜翩翩而来,气氛再次热闹起来,很多年轻人都是第一次来矾楼,这些送酒菜的女妓个个美貌艳丽,一双双动人的美目左右流盼,娇柔的身体还没有靠近,香风便迎面扑来,便令无数年轻男子心猿意马,刚才的不快早已抛之脑后。

    菜肴不多,每个人面前只有六道菜,一道用梨木炙烤的小羊排,一道葡萄酒蒸乳鸽,一道油焖菘菜,一道什锦山珍,还有一盘五碟的开胃小菜,最后还有一道矾楼的百味汤。

    虽然菜不多,但做得极为精美雅致,令人不忍下箸。

    忽然,所有的宾客都站起身热烈鼓掌,只见在对面春楼的首席的客人出现了,包括今天的寿星郑明,还有相国蔡京、太尉童贯、太师梁师成,另外今天真正请客主角,太子赵桓也终于露面了。

    太子赵桓一般只能参加国宴,不准轻易出现在大臣的私人宴会上,即使要出席也必须有充分的理由,得到天子批准后才能出席。

    这次赵楷江南之行,处斩了朱,并将一把假的尚方天子剑还给太子赵桓,令赵桓感到了一种威胁。

    为了宣示自己的存在,也作为对赵楷的反击,赵桓便利用郑家举办了这次规模盛大的寿宴,同时他也有了充分的理由出席,郑家祖父过七十大寿,作为孙女婿,于情于理他都应该参加,天子赵佶便批准他出席这次寿宴。

    名义上大家都是来参加郑家的寿宴,可实际上都是来表示对太子的支持,赵桓相信父皇会看到今天百官祝寿的情形。

    这时,一声清脆的云板敲响,在矾楼中间的高台上,一队舞姬开始翩翩起舞,丝竹声在矾楼内响起,宴会正式开始了。

    宾客一边欣赏舞姿,一边喝酒聊天,秋楼内也热闹异常,宾客们互相敬酒,不时开怀大笑。

    李延庆却被周围宾客冷落在一边,没有人理睬他,他那句吃软饭的话几乎得罪了周围所有人,但李延庆却丝毫不在意,他更多心思却在品尝好酒,虽然今天菜肴一般,酒却非常不错。

    每个人的桌上有两小瓶酒,一瓶是清酒,一瓶是葡萄酒,清酒是相对于浊酒而言,平时大家喝的酒都是浊酒,大多是一两年就酿成,杂质较多,而清酒至少是窖藏十年以上才会由浊酒变成清酒,平时很难喝到,还有葡萄酒更是果酒中的珍品,一般酒楼都不供应。

    无论清酒的醇馥幽郁,还是葡萄酒的甘甜绵长,都让李延庆觉得今天不虚此行。

    太子赵桓只是来露一下面,他只坐了片刻便起身回宫了,没有太子的约束,大家喝得更加畅快,气氛也更加热烈。

    这时,李延庆忽然觉得四周骚动起来,他一抬头,只见前后左右的人都端起酒杯站了起来,他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探头望去,只见一名皮肤苍白、眼睛细长,身穿一袭紫袍的高官端着酒杯正向这边走来。

    “是梁太师!”

    不知道谁喊了一声,李延庆这才知道,这名穿着紫袍的高官居然就是梁师成,梁师成虽然是宦官,但他权势之大,连蔡京和童贯都要巴结讨好他,在朝廷被称为隐相。

    不过梁师成极少露面,象这样端着酒杯走过来,更是闻所未闻,难怪所有人都紧张惊讶。

    梁师成在李延庆面对停下,有人指着李延庆邻座官员道:“太师,他就是你要找的人。”

    邻座年轻官员耳根都红透了,惶恐不知所措,太师找自己做什么?

    梁师成笑得很柔和,声音不大,但周围人都听得清清楚楚,“你就是李延庆?”

    旁边李延庆一下子愣住了,梁师成居然是来找自己,旁边官员更是张口结舌,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这时,郑升跑过来连声道:“错了!错了!旁边的年轻人才是李延庆。”

    梁师成一怔,目光转到李延庆身上,李延庆心念一转,忽然明白梁师成为什么要找自己了,不是吗?他们在江南已经交过一次手,李延庆起身行礼道:“学生李延庆,参见梁太师!”

    梁师成打量一下李延庆,眯起细长眼睛笑道:“看不出李少君年纪轻轻,却胆识过人,令宋江方腊等宵小铩羽而归,难怪童太尉那么器重你,连我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