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枭士-第1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俅确实在家里郁闷了整整一年,去年才重新出任殿前副都指挥,还是继续掌管皇城禁军,虽然他能力欠缺,但天子赵佶对他依旧信任有加。

    不过高俅这一年的思过并没有白费,至少他已经知道,是谁推荐他去梁山平叛,居然是童贯,这让高俅心中恼火万分。

    他很清楚童贯为什么推荐自己去梁山平叛,说到底,童贯是想夺走自己手中的皇城军军权,虽然天子不想让童贯坐大,童贯没有能得逞,但却和高俅结下了仇怨。

    书房内,高俅和往常一样坐在灯下练字,高俅除了蹴鞠踢得好外,他的字也写得不错,一笔书法写得相当漂亮,这一年他在苦练瘦金体,要想讨得天子欢心,没有几样拿得出手的本事怎么行?

    这时,书房外传来幕僚杜平的声音,“太尉,太原那边有紧急消息!”

    “进来!”

    高俅放下笔,从门外走进一名身材矮胖的中年文士,此人名叫杜平,太学出身,精明过人,原本在陈州州学教书,足足教了十年的书,他最终不甘寂寞,走上了幕僚之路,成为陈州知州何焕的幕僚。

    三年前,何焕又将他推荐给了高俅,成为高俅的幕僚,替高俅出谋划策,渐渐赢得了高俅的信任,这次借西夏人之手杀死李延庆,就是杜平出了毒计。

    这条毒计一箭三雕,首先制造西夏骑兵越境杀死进士探花的严重事件,促使种师道被弹劾,让刚被高俅拉过来的刘延庆接替种师道的西北军主帅位子。

    其次,将李延庆之死嫁祸给童贯,挑拨梁师成和童贯的关系,第三既使弹劾种师道不成功,但他们也控制住了种师道的关键手下,为继续弹劾种师道寻找机会。

    这条计策虽毒,但最终却一条都没有成功,李延庆从西夏人手中死里逃生,赵源和杨槐失踪,音信全无,但他们却能猜到,一定是被种师道秘密除掉了。

    没有了赵源和杨槐,第三计也走不通了,没有任何证据去弹劾种师道,绝不会成功。

    这件事高俅已经不太抱希望了,但杜平的一句话又勾起了他的兴趣。

    “太尉,卑职刚刚得到消息,种师道进京了。”

    高俅一怔,笑问道:“这又是为什么?”

    “卑职也不知晓,不过卑职感觉,种师道进京还是和那件事有关。”

    “莫非他要来追究我的责任?”高俅冷冷道。

    “这倒不可能,他没有任何证据,不可能指控太尉,我倒觉得他或许是来向天子请罪的。”

    “向天子请罪?”

    高俅哈哈笑了起来,“天底下居然还有这么蠢的人?我都找不到证据弹劾他,他却跑来自投罗网。”

    “太尉,这只是卑职的猜测,究竟是不是这么回事卑职也不敢肯定,不过卑职建议太尉最好打听一下,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我们倒可以运作运作。”

    高俅当然明白运作运作是什么意思,他当即欣然道:“如此甚好,我这就请李彦在宫中打听打听,如果真是来请罪,那我们就不客气了。”

    “太尉如果要扳倒种师道,不仅需要宫里有人,还要朝廷舆论支持,只要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御史台就会出面要求调查此事,至少种师道就要被停职审核了。”

    高俅连连点头,杜平的建议非常好,值得一试。

    。。。。。。。。。。

    就在种师道抵达汴京的同时,替李延庆送信的杨亮也抵达了汴京,他还是第一次进京,杨亮牵着马一路东张西望,不断惊叹京城的繁华。

    问了几个路人,杨亮很快找到了位于内城御街上的宝妍斋,杨亮消息闭塞,他根本没听说过宝妍斋,也不知道御街在京城的地位,他还以为宝妍斋是京城的一家小店。

    杨亮来到宝妍斋店门前,见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队伍中大多是女人,几个店员也是年轻美貌的女子,着实令他踌躇不前,他在店门口徘徊良久,忽然感到肩膀被人重重一拍,有人在他身后恶狠狠问道:“你在这里转来转去,鬼鬼祟祟,想干什么?”

    杨亮一回头,见后面是一个拿着哨棍的年轻壮汉,但口音似乎是自己的同乡,他连忙道:“我是从太原府过来,给孙掌柜送信,我不知道该怎么找她?”

    这个年轻壮汉自然就是负责做香皂的铁柱了,他同时兼任宝妍斋的安保队头,手下有十几个武艺高强的壮汉,都是从武馆里聘请来护卫宝妍斋。

    铁柱早盯住了这个牵马的年轻人,怀疑此人是来偷学技术,听说是从太原府过来,铁柱一时有点迷惑,没有把此人和少东主联系起来。

    “你找孙掌柜啊!稍等一下。”

    铁柱走到店门口大喊:“孙大娘,外面有汉子找!”

    众女人纷纷望来,铁柱嘿嘿一笑,这时,孙大娘怒气冲冲地走了出来,“你这个该死的黑炭头,又在满口嚼粪了,我哪来什么汉子了?”

    “大娘误会了,我说的是有位汉子找,不是说有汉子找,意思不一样!”

    “滚一边去!”

    孙大娘狠狠瞪了铁柱一眼,这才走上前打量一下杨亮,“这位小兄弟,我们认识吗?”

    “我是来替我家参军送信,他让我来找孙掌柜,你可是孙掌柜?”

    “我正是,你家参军是谁?”

    “我家参军。。。。。我家参军!”

    杨亮一时说不清楚,便取出信递给她,“这是我家参军写给他父亲的信。”

    孙大娘接过信看一眼,顿时一拍大腿,顿足道:“我的娘诶!原来是小东主的信,你干嘛不早说呢?”

    “我参军是这家店的小东主?”

    “当然了!”

    孙大娘急对铁柱道:“快去后院告诉员外,小东主派人来送信了。”

    铁柱这才明白,原来小东主在太原府,他撒开腿就向后院奔去,孙大娘又对杨亮笑道:“小兄弟稍等一下,我们东主就在店里,他马上就来,你亲自把信给他吧!”

    不多时,李大器急急风风跑来,“送信人在哪里?”

    “这位小兄弟就是。”

    杨亮连忙施一礼,恭恭敬敬把信呈给李大器,李大器也是几个月没有听到儿子的消息了,他来不及细问杨亮,便急忙拆开信,但他却愣住了,信里面还有一封信,信皮上写着:转呈梁太傅。

    只有一张纸条似乎是给自己的,李大器看了看纸条,是儿子的笔迹,请自己帮他把信交给梁师成,其他就没有什么内容了。

    李大器心中有点失落,没有看到儿子近况的描述,这时,他忽然想起,可以从送信人这里打听呀!

    李大器连忙笑道:“这位小兄弟一路辛苦了,我们去里面坐坐,喝一口茶。”

    杨亮确实有点口渴,便笑道:“那就打扰员外了。”

    “没有!没有!快跟我来。”

    李大器把马匹交给铁柱,这才带着杨亮来到后院,他请杨亮到房间里坐下,又让丫鬟上茶。

    “听小兄弟的口音,似乎也是汤阴人?”

    “是的,我是汤北乡人。”

    “那就不是外人了,延庆的母亲也是汤北乡人,你在军中做什么?”

    “我是专门负责给参军跑腿送信,现在参军又升为录事参军了,是军衙的第二号文官了。”

    李大器听他左一个参军,右一个参军,听得一头雾水,不过儿子好像混得不错。

    “他不是去延安府吗?怎么会在太原?”李大器不解地问道。

    杨亮倒也知道一点点,便笑道:“员外有所不知,延安府保静军那边是空职,大帅便把他调来太原出任主事参军,我出发时正好升为录事参军,由副职升为正职。”

    “原来如此!”李大器点点头,他终于明白了。

    “延庆近况如何?我的意思是说,他的职务是不是很安全,不用去军队中参加作战。”

    杨亮不会说谎,本身是个很热情爽快的人,而且李延庆也忘记了嘱咐他不要乱说,他便坦直地说道:“李参军的职务可不安全,前段时间去边境审查,被两百西夏骑兵包围,他居然杀出来,但手下却死了一半,非常惨烈。”

    李大器顿时脸色大变,心都吓得差点跳了出来。

第三百一十二章 笼络手段

    李大器这几年在汴京一直小心翼翼经营,尽量避开权贵,甚至很少和官府打交道,实在绕不开,就花钱找牙人帮忙,即使已经挤身为汴京的十大商人,还有了武德郎的封号,他还是习惯于和中下层民众打交道,他对权贵有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畏惧。

    可这一次,为了给儿子送信,为了儿子的性命,他不得不亲自来到号称隐相的梁师成府邸。

    时间是黄昏时分,估计这个时候梁师成应该已经回来了,李大器坐一辆牛车来到了梁师成的府宅前,他特地换了一身上好的绸衫,戴一顶镶有美玉的乌纱帽,鞋也换成了上好的小鹿匹短靴。

    他鼓足勇气走上台阶,对门口侍卫道:“在下是宝妍斋东主李大器,有急事来拜访梁太傅!”

    说着,要迅速将十两银子塞进了侍卫手中,“这是一点小意思,请大家喝杯茶!”

    几名侍卫见一个陌生男子走上台阶,正要斥骂驱赶,一锭银子顿时堵住了他们的嘴,听说是宝妍斋的东主,几个人顿时刮目相看,别看人家地位不高,但腰包却比谁都鼓。

    众人对望一眼,立刻意识到,一定是想花钱找太傅办事,这样的人很多,他们也司空见惯了。

    为首侍卫抱拳行一礼笑道:“原来是李东主,失敬了,不过府中有点小规矩,太傅一般不接待外客,是小主人负责接待,有什么事情需要太傅帮忙,和小主人商量,价格也比较公道,而且一般都会帮你解决。”

    旁边另一名侍卫也道:“正好小主人今晚当值,要不李东主明天来吧!明天还是这个时候,我们替你禀报。”

    李大器听得稀里糊涂,但一句‘价格公道’,顿时让他醒悟过来,他连忙摆手,“我不是找太傅帮助做事,我是给儿子送封急信,他认识梁太傅。”

    “哦!不知令郎是”

    “我儿子李延庆,今年科举第三名探花。”

    “原来是李延庆的父亲,众侍卫更加敬重,为首侍卫笑道:“我们可以替李东主转交信件。”

    李大器犹豫了一下,儿子在纸条中特地再三叮嘱,要自己亲手交到梁师成手上,不能让在门卫转手,他想了想,这次却取出十两黄金,递给为首侍卫,“还是请各位兄弟替我禀报一下。”

    这次是黄金啊!为首侍卫再也无法推却了,只得收下黄金笑道:“那我们就冒险替李东主禀报吧!”

    李大器连忙取出自己的拜帖,“就麻烦大兄弟了!”

    侍卫拿着拜帖进府门了,这时,梁师成刚吃完晚饭,正在花园里散步,管家上前递上一张贴子,“老爷,宝妍斋东主李大器在门外说有急事求见,老爷要见吗?”

    梁师成一怔,但立刻反应过来,原来是李延庆的父亲找自己,他接过帖子看了看,便笑道:“请他到贵客房稍候!”

    管家转身下去了,梁师成沉思片刻,不明白李大器找自己有什么事?

    他便回房换了件衣服,这才向贵客房走去。

    李大器坐在贵客房里不安地喝茶,见汤阴知县之类的官员他可以从容面对,可现在是梁师成啊!连相国蔡京都要毕恭毕敬面对的权贵,他心中怎么能不紧张?

    这时,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屏风背后转出一个身材中等的中年男子,只见他皮肤稍黑,貌不惊人,穿一件很寻常的居家长衫,李延庆还以为是管家,但他还是站起身,中年男子笑眯眯道:“原来你就是延庆的父亲!”

    李大器这才反应过来,这个中年人原来就是梁师成,他顿时惊出一身冷汗,幸亏自己没有无礼,他连忙上前躬身行礼,“小民李大器参见太傅!”

    “不客气,我没记错的话,你也是有官号的,不算小民,请坐!”

    李大器擦了一下额头上的冷汗,他没想到梁师成竟如此相貌普通,长得倒很像堂兄李大印。

    他坐下来,连忙取出怀中的信递给梁师成,“这是我儿让我给太傅送封信,实在有点唐突了。”

    “没什么!”

    梁师成笑着摆摆手,“我也很关心延庆嘛!他能写信来,我很高兴。”

    梁师成却不急着看信,而是把信放在一旁,又笑眯眯道:“宝妍斋的东西确实不错,连我都用那种茉莉香脂,这几年李东主应该赚了不少吧!”

    李大器心中猛地一跳,半晌才干涩笑道:“只是赚了一点点小钱。”

    梁师成哈哈笑了起来,“李东主不要误会,我没有打你钱的主意,相反,以后宝妍斋有什么困难,或者遇到什么麻烦,给我说一声,我会全力帮忙。”

    李大器心中松口气,连忙起身行礼,“多谢太傅的美意,大器感激不尽!”

    梁师成淡淡一笑,“这话我可不会轻易说出口,我是看在你儿子的份上,你儿子是大才,能做一番大事,不光我看出来,童太尉看出来了,不过我和童太尉用人的方法不一样,就如上古治水,童太尉是用鲧堵的办法,强迫延庆按照他的路线走,而我是禹疏的办法,顺其自然,所以延庆愿意和我合作,我也安排他去了西北军。”

    李大器小声嚅嗫道:“太傅对犬子的厚爱,大器实在难以回报!”

    梁师成摇了摇头,“这话你就说得不对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李东主是商人,应该体会更深。”

    李大器没有吭声,但他有点明白梁师成的意思了。

    梁师成笑了笑又继续道:“就连高官大臣捉婿,也是为了将来替家族谋利,我梁师成只恨没有女儿,否则我一定会捉延庆为婿,我帮延庆,其实也是一种投资,就和李东主投资店铺最终是为了赚取更多的利益一样,我在延庆身上投资,也是希望将来能得到他的回报。”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延庆从小就是个重情义之人。”

    “是!我也看出来了,他为了不辜负美人,宁可得罪天子,确实很重情重义,所以我才帮助他,否则他怎么至今安然无恙?”

    李大器脸色一变,他知道梁师成说的是什么?难怪李师师之事闹得天翻地覆,儿子却安然无恙,原来是梁师成替他托住了,李大器不知该感激还是该叹息,这样一来,儿子的把柄就被梁师成牢牢抓住了,恐怕这才是梁师成愿意在儿子身上投资的真正原因。

    梁师成看出了李大器的脸色不对,又淡淡笑道:“其实我已经对延庆已经很宽容了,他始终还是姓李,我不像其他人,看中的东西就一定要占为已有才放心,杨戬有十三太保,个个姓杨,可杨戬一死,立刻树倒猢狲散,连个守灵人都没有,姓杨又有什么意义呢?李东主,你说是不是?”

    梁师成又拉拢又敲打,李大器也无可奈何了,只得苦笑一声说:“还是太傅看得透彻!”

    这时,李大器想起一件要紧之事,连忙道:“送信人告诉我,延庆在边界巡查,遭遇两百西夏骑兵包围,险些丧命,太傅,你看这。。。。。。。”

    “还有这种事情?”

    梁师成眉头一皱,对李大器道:“这件事我会好好调查,李东主请放心,我们在延庆身上的出发点是一致的,你是父亲,不希望儿子出事,我是投资人,我也不希望投资打了水漂,我不会让这种事情再发生。”

    李大器起身道:“那就恳请梁师傅多多费心了,大器先告辞!”

    “呵呵!不客气。”

    梁师成亲自送他到府门前,又取出一面金牌递给李大器,“这是我的信物,以后谁敢找李东主或者宝妍斋的麻烦,你把金牌拿给他们看,我看谁敢碰我梁师成的好友。”

    李大器心中十分感动,虽然他知道梁师成是为了笼络自己儿子,可这种屈尊交往的态度却令人不得不敬佩了,他接过了金牌,十分诚恳道:“太傅厚爱,大器感激不尽。”

    李大器再深施一礼,告辞走了,梁师成一直笑眯眯望着他走远,又向他招招手,这才拿着李延庆的信快步向书房走去。

    府门前的几名侍卫都惊得面面相觑,太傅居然亲自送李大器出门,这可是只有蔡相国和童太尉才有的待遇啊!居然还给了金牌信物,这似乎还是第一次,为首侍卫摸了摸怀中一锭黄金,他忽然觉得这锭黄金有点烫手了。

第三百一十三章 两派势力

    梁师成走回书房坐下,用小刀拆开信封,抽出了李延庆写得信,信写得不长,但基本上说清了前因后果,最后说种师道已经来汴京向天子谢罪,恳请他在方便时替种师道说说情。

    梁师成一下子愣住了,种师道居然来汴京了?这么重大的事情自己为什么不知道。

    他越想越觉得不对,立刻起身喝令道:“准备马车,我要立刻进宫!”

    不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