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枭士-第1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种师道捋须点头,不愧是弓马大赛第一名,西北军第一箭手刘恐怕也比不上他。

    这时,李延庆第二箭射出,这一箭他换了一个方向,改成了右手执弓,左手拉弦,和刚才相反,第二箭的力量同样强大,目标直取草人咽喉,只听‘咔嚓!’一声,这一箭竟将脖子里的木棍射断,草脖子承受不住头盔的重量,头盔带着草头滚落下地,第二箭同样将后面的木板射穿一个大洞。

    不等众人欢呼,第三箭射出,直取胸膛,胸铁甲顶不住铁箭的强大威力,被射穿一个大洞,后面的木板也同时被射穿。

    欢呼声响彻云霄,五百士兵激动得大喊大叫,连种师道也忍不住竖起大拇指,李延庆这一手漂亮之极,不仅在五百士兵中竖立起了绝对的权威,他在西北军中的地位也因这三箭而竖立起来了。

第三百二十三章 府学考试

    李延庆以强大的骑射征服了五百士兵,接下来便是五百士兵各显箭术,在天黑前落下争夺官职帷幕,十二名箭法高强的军士成为了新的对头,虽然是标新立异竞争官职,但结果却并不出人意料,十二名新官中,有九人就是原来的押官,破虏军本身就是强者居上,能当上押官本身就是箭法或者武艺出众。

    但这种公开竞争却让所有士兵和押官都心服口服,更重要是通过这场比赛,这些由零零散散士兵聚集起来的新军队开始有了一种归属感,他们开始认同情报营这个新的归宿。

    大帐内,十二名队头列队而站,他们已经抽签完毕,从第一队到第十队,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下属。

    比武择官就到此为止,李延庆从十二人选出两名比较有威望的对头出任副都头,什么事情都要适可而止,过犹则不及,做得过份了反而会适得其反。

    李延庆通过比武挑出了十二名底层军官,这已经打破了西北军论资排辈的规矩,所以接下来任命副都头时,他就得按照规矩来,否则会在军官中引起不满,毕竟箭法高强不等于武艺高强,也不代表有服众的领导力,新老结合才是稳定之道。

    “今天晚上我会把名单报给大帅,只有大帅正式批下来任命才能生效,但既然大帅令我全权负责筹建情报司,那么这个任命应该能通过,从今天晚上开始,情报营就正式成立了,下面各位要做两件事情,一是搭建营帐,其次用两天时间来互相融合,彼此熟悉,两天后大家就要开工,具体该做什么我会安排,下面回去领帐篷和物资。”

    李延庆给王贵和罗平使了个眼色,罗平大喝:“第一队到第五队,跟我来!”

    王贵也喝令道:“第六队到第十队跟我走!”

    众人分头而去,很快,在半明半暗的夜色中,五百名士兵开始热火朝天地搭建营帐。

    李延庆远远望着王贵和罗平指挥众人搭建帐篷,这时,后面传来一阵脚步声,杨亮在一旁低声道:“参军,大帅来了!”

    李延庆一回头,只见种帅在十几名亲兵护卫下快步走了过来,李延庆连忙上前行礼,“参见大帅!”

    “还顺利吧!”种师道笑问道。

    “一切顺利,军官都已经任命,卑职今晚会把名单报给大帅。”

    按照宋朝军制等级,从最低的伙开始,然后是队、都、营、军、厢,最后才到主帅种师道,只是情报营比较特殊,他是情报司的附属军队,而情报司一般由主帅直辖,所以李延庆上面就没有上司了,直接面对主帅种师道。

    种师道点点头,“那你下一步要做什么?”

    “卑职让军队用两天时间训练融合,明天卑职去府学监督考试,下面两天要建立情报司基本框架,第三天才是正式处理公务。”

    “你打算从哪一块入手?”种师道继续问道,这才是他关心的问题。

    “卑职打算分两块走,一块是处理各寨送来的情报,第二快是继续搜查摧毁河东路的西夏细作。”

    上一次他们摧毁了阳曲县和清源县的三处西夏情报点,但根据搜查到的资料,河东路一共有十处情报点,另外还有七处分布在河东路各州,尽管他们立刻行动,但还是晚了一步,除了太原府的另一处情报点被摧毁,其他六处都已人去楼空。

    西夏细作虽然都已及时撤退,不过它们依然还在河东路,所以搜寻这六处情报点,同时阻止新的西夏情报细作,就是他们的重中之重了。

    种师道捋须道:“你说得行动方向我很赞同,但我再补充一点,无论如何不能再有第二个赵源出现,你应该明白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卑职明白!”

    “现在还需要什么?”

    李延庆想了想道:“卑职还需要五十名后勤杂役士兵。”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作为一个军衙,杂役士兵是免不了的,比如军营中的保管物质、火头做饭、照料马匹,敲钟击鼓,给文官跑腿送信、烧水点茶、跟班做事等等,也就是负责后勤的士兵,一般都是由地方厢军担任。

    种师道点点头,“可以,我从后勤营中调五十人给你,另外,你的三十匹战马怎么分配?”

    “卑职打算给队头和副都头每人配一匹马,另外十八匹马作为公用,临时有事借用。”

    “这些规则制,还有情报司的任务目标,你的计划安排等等,你要写一份详细的报告给我,我给你十天时间,希望不要让我失望。”

    “卑职记住了!”

    种师道拍拍他的肩膀,“情报部门虽然别的军队也有,但都不成气候,我希望河东军的情报司能成为大宋军队的一颗明珠,这一切就要看你的能力和努力。”

    李延庆默默点头,这也是他的期望,这时,种师道又想起一事笑道:“上次你推荐的老将宗泽,朝廷已经批准他出任河东路弓箭提举兼太原团练使,现在应该在上任途中,过几天就会到任。”

    李延庆对朝廷的官职一向是稀里糊涂,他只知道有虚实之分,比如他在朝廷的官职是给事郎,出任保静军节度支使,但实际上他做的事情和节度支使一点关系都没有,宗泽也是一样,太原团练使是虚官,河东路弓箭提举也是有名无实,但都是种师道的下属官职,只要他上了任,具体做什么,就是由种师道来安排了。

    李延庆大感欣慰,改变老将宗泽的命运,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改变北宋的命运。

    。。。。。。。。。。

    次日天不亮,李延庆便带着数十名士兵和参军武贤良一起来到了太原府学,今天是招募参军从事考试的日子,前期准备由赵文负责,但到了考试之时,光靠赵文一人是忙不过来,李延庆还得亲自出马。

    试卷已经在军营中印好,一共是两千八百份,而报考人数为两千七百四十四人,这里面不仅有府学学生,也有来自太原府各县的士子约五百余人。

    具体考试是委托给太原府学,但维持秩序以及后期的面试则由军队负责。

    太原府学今天特地停课一天,考试场地都已布置好,之前借调的三十名种师道亲兵正和赵文在府学大门前维持几百名太原府士子的秩序。

    这时,赵文看见了李延庆和大批士兵到来,他心中顿时长长松了口气,连忙上前行礼,“卑职参见录事参军!”

    “准备情况怎么样?”李延庆问道。

    “已经基本上就绪了,府学士子正在有序入场,刘教谕怕引起混乱,让这些外来士子稍等片刻,应该很快就开始入场了。”

    话音刚落,一名考官匆匆跑来,高声道:“府学学生已经入场完毕,这边可以入场了,希望有序安静!”

    李延庆见队伍已经排好,便对赵文点点头,“进场吧!”

    在士兵的引导下,一队队士子开始进入府学大门,他们考试地点和府学学生不一样,而是在另外一座楼内。

    这时,武贤良见考生们都带着笔墨袋,士兵也不搜查,随便携带入场,他终于忍不住,在一旁低声问道:“不搜身就直接进场吗?”

    李延庆笑着摇摇头,“这个不是科举,他们没法作弊,他们想翻书也允许,但没有什么意义,还白白浪费时间。”

    随着考生入场,准备鼓声敲响了,考试和府学的平时考试一样,按照考号就坐,数百人济济一堂,每人面前一张桌子,笔墨自带,如果忘记携带,府学可以提供,每人桌上有七张纸,这就是答卷纸。

    七座考场内十分安静,考官开始核对每个考生的考号,每个考生都比较紧张,这就有点象州县招收文吏,一般州县招收文吏时,全县的士子都要钻头觅缝地找关系托门路,而且门槛还高,至少要求举人或者州学毕业。

    军队招收幕僚从事虽然也是文吏性质,但俸禄高、待遇好、福利优厚,更重要是由吏转官的机会要比州县大得多,所以大家对此趋之若鹜也就可以理解了,当然,报国情绪也不是没有,但那只是少数士子,大部分士子都是冲着高薪和前途来报考。

    考官开始发卷,士子们都迫不急待地拾卷细看,一共六道对策题,每题要求五百字左右,题目都非常实用,比如房间内有三千份文书,怎么归类整理等等,当然还设定细节,这就是考士子的各种能力,整理文书能力,处理问题能力,以及发现问题的能力等等。

    ‘当!’云板一声脆响,考试开始了。

第三百二十四章 石州探查

    考完试后,太原府学还要花五天时间进行阅卷,然后选出一百名优秀者由情报司进行面试,最终才能确定录取的十人名单。

    虽然情报司急需人手,但也急不来,只能耐心等待,或者从其他方面着手。

    和动辄数月的筹建期不同,李延庆筹建情报司的时间只有短短十天,他同时还要兼任参军司的录事参军,不过种师道也体谅他的难处,特地给他安排了一名从事助手,替李延庆整理文书,极大地减轻了李延庆的压力。

    即使只有十天时间,但很多事情还是等不了,必须要先着手做起来。

    傍晚时分,在情报司议事大帐内,李延庆挂起了一幅河东州县地图,王贵、罗平以及参军武贤良在坐,李延庆指着地图的红点对众人道:“地图上标注的十个红点便是之前西夏细作在河东路的十个情报点,目前已经被端掉了四个,还有六个被他们逃掉了,从常理判断它们应该还在河东,只是换了一个地方,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挖出这六个西夏情报点,彻底摧毁,大帅希望我们能尽快着手调查。”

    武贤良低声道:“可是要有线索才行,否则就是大海捞针了。”

    “线索倒是有一点。”

    李延庆取出一本册子,“这是前录事参军赵源整理的西夏人店铺大全,在河东路一共有八十四家,虽然赵源已经被处死,但在处死前给我交代了一些秘密,这八十四家西夏店铺有三十三家和西夏军方有关系,赵源已经把清单给我了,由于之前的十家情报点都在其中,这样我们的范围就缩小成二十三家,也就是说,这二十三家店铺至少有一半会成为新的情报点。”

    王贵在一旁道:“那把他们一锅端掉就是了。”

    罗平和武贤良一起摇头,“这样范围太大,很容易打草惊蛇。”

    “我们五百名士兵,二十人端一家,约定好时间同时行动,反正是西夏人嘛!就算抓错了也不冤。”王贵坚持自己的主张。

    李延庆摆摆手笑道:“王都头的办法不是不可以,关键是要有效果,我考虑再三,制定了一个方案,大家商讨一下。”

    李延庆又将二十三家店铺的清单挂了起来,对三人道:“这是二十三家店铺的清单,一共涉及五个州府、十二个县,我们可以从中挑两家暗中观察,如果确实有情报点的嫌疑,那么我们就按照王都头的方案同时进行抓捕。”

    罗平道:“不知指挥使选哪两个店铺?”

    “我考虑一个石州离石县的四方酒楼,一个是岚州娄烦县长顺干药铺,就选这两家进行暗中观察,只有七成的嫌疑,那么就说明这张清单可信,就可以部署全面抓捕行动了。”

    王贵和罗平迅速分了工,王贵负责四方酒楼,等罗平和武贤良离去,王贵不好意思地问李延庆道:“这种事情我经验不够,你说说看,怎么观察对方是不是情报点?”

    李延庆笑道:“你观察酒楼伙计,看他们是不是个个身体强壮,看他们手掌是不是布满老茧,一般酒保都是由士兵装扮,一个人是这样不足为奇,但大部分酒保都是这样,是情报点的可能性就很大了;其次是要有传送情报的工具,一般是信鸽或者鹰,这方面有两种可能,一种就设在后院,而另一种是设在城外,你可以派人跟踪酒楼派出城的人,比如买菜或者别的什么,只要发现他们有信鸽或者鹰舍,那这家酒楼十有**就是情报点。”

    王贵连连点头,“我明白了,我明天一早亲自率兄弟赶赴离石县。”

    李延庆再一次嘱咐他,“带的手下不要多,两三人就够了,而且你要切记了,就算发现了确凿证据也不能动手抓人,以免打草惊蛇!”

    “放心吧!我就憋着劲等一锅端了他们。”

    。。。。。。。。。。

    石州位于边疆州晋宁军和太原府之间,是太原府的重要缓冲地带,一旦战争爆发,这里也将成为后勤重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离石县是石州中部,是石州州衙所在地,但从县城规模和人口而言,最多也只能算一座中等规模城池,和汤阴县大小相仿。

    县城内也有一条商业街,一里长的街道上集中了大大小小数十家商铺、妓院、酒楼和客栈,四方酒楼在五家酒楼中只能算中等,它和别的酒楼也没有什么区别,如果不是李延庆搞到西夏店铺清单,谁也想不到这家店铺竟然是西夏人所开,酒楼掌柜、酒保、厨工共计二十余人中,没有一个党项人的影子,全部都是西夏汉人。

    他们有的是被抓去的奴隶后代,有的是被占领地区汉人后裔,虽然长得汉人的面孔,但他们的心已经归属西夏,认为自己是西夏人,而不是宋人。

    不过四方酒楼内并不存在这个问题,酒保热情招呼,饭菜口味地道,物美价廉,使酒楼生意十分兴隆。

    这天中午,一名年轻的富家子弟出现在酒楼前,这名富家子弟当然就是王贵装扮,他穿一身考究的湖绸紫衫,手执一把折扇,头戴纱帽,脸上裹了一层薄粉,看起来就像一个远道而来求学的富家士子,身后跟着两名手下也是家丁打扮,肩头挑着书箱。

    “欢迎官人来鄙店用餐!”酒保热情地迎了出来。

    王贵说一口浓厚的相州口音,问道:“你们这里二楼还有位子没有?”

    “二楼没有了,官人不妨坐一楼,其实一楼更凉快一点。”

    “我就要凉快!”

    王贵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道:“那就一楼吧!”

    “好咧!官人里面请。”

    酒保将王贵请进了一楼,给他找张单桌坐下,两名家丁放下书箱,也跟着坐了下来。

    “听官人口音好像不是河东道人?”

    “呵呵!我是相州人,来你们这里找个朋友,明后天去太原府学读书。”

    “难怪!听起来就是河北那边口音,不知官人想吃点什么?”

    “来几盘大鱼大肉,再来两壶好酒!具体你自己看着上,五两银子左右。”

    “官人稍候,马上就来!”

    酒保转身去了,王贵眼睛很毒,他看出这名酒保双臂强壮有力,双手虎口处长满老茧,步履矫健,一看便是练武之人,不过想起老李的再三嘱托,他还是决定耐心继续观察。

    “都头。。。。不!不!是官人。”

    一名士兵低声对王贵道:“那个掌柜满脸凶相,脸上还有横肉,没有哪个东主会聘请这样的人当掌柜。”

    王贵也看见了,站在大门处柜台里的一名三十余岁男子,确实是满脸凶相。

    “你们稍坐一会儿,我去上个茅厕!”

    王贵起身向院子里走去,茅厕一般都在中庭,王贵走进院子迅速观察了一下,他发现后面还有一扇小门,里面还有几座建筑,这座酒楼至少一半的土地都没有被利用赚钱,这对一般酒楼绝对不可思议,只能说明这家酒楼另有作用。

    后院围墙修得很高,他暂时无法看到院子里的情形,这时,他忽然发现中庭水池里泡着一只很小的死老鼠,王贵眼珠一转,迅速捞起死老鼠快步回到大堂。

    这时,酒菜已经上来,王贵喝了两杯酒,忽然重重一拍桌子,指着一盆红烧肉怒吼道:“这里面是什么?”

    大堂上所有人的目光都一齐向这里望来。

    王贵的怒吼声惊动了掌柜和几名酒保,掌柜和几名酒保快步走上前,立刻看到了目瞪口呆的一幕,一盆红烧肉内居然有一只死老鼠,身体已被酱汁染得通红。

    食客们纷纷围上前,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