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枭士-第1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你叫王贵啊!有个贵字,能差到哪里去?”

    两人对视一眼,一起大笑起来,王贵眉开眼笑地拍着箱子道:“里面全是白花花的银子,我估摸了一下,至少有三十万两白银。”

    “没有黄金吗?”

    “黄金当然有,在最下面,三箱黄金、一箱珠宝,还有几十份地契,都是河东一带的庄园。”

    李延庆心中一动,这么多庄园是不是西夏人准备用来藏兵?这件事倒要和种帅沟通一下。

    “老李,你说西夏为什么把这么多经营藏在一家酒楼里,至少应该开一家银铺才对啊!”

    李延庆微微一笑,“原本离石县是有一家银铺细作,但我们去抓捕时,人货皆空,什么都没有抓到,我估计酒楼的财物就是从那边移过来的。”

    “可为什么要放在离石县?”王贵还是满腹疑惑。

    “很简单,放在离石县一是距离西夏近,二是可以走水路,小县城不像太原府那样引人注意,又不像边疆军那样严格管控,县城大门连守城人都没有,所以放在小县城反而最安全。”

    “只是西夏人做梦也想不到世间还有一个王贵!”王贵得意洋洋道。

    “说得对,这是西夏决策的失误。”

    李延庆这句话一出,周围士兵都跟着一起大笑起来。。。。。。

    很快,各路人马拔掉西夏情报点的消息陆续传来,短短一夜之间,二十三家各种西夏店铺被扫荡,最后确定九家店铺是西夏的情报点,比之前预判的六家还多出了三家。

    消息不胫而走,迅速传遍了整个西北军,令西北军为之震动,在大战爆发前拔掉了这么多西夏情报点,这在从前的屡次战役中皆闻所未闻,情报司和李延庆的威名也迅速传遍了西北诸军,上上下下都在谈论这个刚刚成立的司衙,以及那位年轻的参军主管。

第三百二十七章 意外相见

    一顶大帐内,李延庆正和四名参军忙碌地整理着堆积如山的各种图文资料,这是情报营士兵从各地西夏情报点抄来的战利品,士兵们当然不会整理,送入指定的大帐就算完成了任务,剩下的大量繁琐的事情都是由文职官员来完成,目前,十名新招募的参军从事还没有进行面试,只能暂时由李延庆带领四名参军进行整理。

    “先简单分类,没有价值的文书丢在一边,然后再整理有价值的部分。”

    李延庆指点着众人,这时赵文望着堆积如小山一般的资料,眼中露出一丝畏难情绪,眉头一皱问道:“请问主事,今天一定要全部整理完吗?”

    “当然不可能!”

    李延庆笑道:“我们先大致整理一下,等过几天招募了新人后再详细梳理,这些繁琐细碎的事情是由从事去做,不是你们来干,你们只负责审核。”

    这时,一名士兵出现在帐门口,躬身施礼对李延庆道:“启禀指挥使,大帅请你过去!”

    李延庆放下手中的几幅地图,对众人笑道:“大家继续,我去去就来。”

    李延庆起身离开大帐,不多时,便来到了种师道的帅帐前,有亲兵进入替他禀报,片刻,亲兵出来对李延庆笑道:“李参军请进!”

    李延庆走进了大帐,他一下子停住了脚步,大帐里坐着两人,一人是大帅种师道,另一人着实令李延庆没有想到,赫然正是太尉童贯,他是什么时候来大营的?

    整整两年没有见到童贯,突然遭遇,李延庆有一种说不出的尴尬,但此时他无暇多想,李延庆只得硬着头皮上前躬身行一礼,“参见大帅,参见童太尉!”

    李延庆虽然兼任情报营指挥使,但他却是以文官之礼相见,

    童贯却笑眯眯道:“延庆,我们好久没见了。”

    童贯表现得若无其事,就仿佛他和李延庆之间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李延庆当然知道童贯城府极深,很难从外表看出他的真实想法,不过这样也好,至少表面不撕破脸皮。

    “虽然两年未见,但太尉神采依旧!”

    童贯呵呵一笑,对种师道说:“李参军箭法相当高明,不知种帅是否见识?”

    种师道淡淡一笑,“我久闻其名,也亲眼目睹。”

    “是啊!有时候我总觉得让李参军出任文官太可惜了,做武将或许更能发挥他的才华。”

    “太尉还是不太了解李参军的能力,老夫在军中呆近五十年,还第一次见到象李参军这样的大才,筹建情报司才短短几天,便将西夏在河东的细作情报点全部端掉,在参军司也是一样,上任两天就将堆积了几个月的事情处理完毕,让我真不知该让他主管参军司还是情报司,现在他两头兼任,压力实在太大。”

    种师道压根就不提武将之事,言外之意就是不理睬童贯的暗示,童贯心中暗恼,但脸上依然笑道:“能者多劳嘛!”

    童贯是种师道的上司,如果他想把李延庆调走或者改任为武将之类,他根本不需要征求种师道的意见,一个调令就可以把李延庆调走,他之所以没这样做倒并不是因为给种师道面子,而是因为梁师成。

    梁师成已经暗示了他,现在李延庆是他的人,希望童贯给个面子既往不咎,这让童贯心中极为恼火,却又无可奈何,他现在还是和梁师成处于结盟状态,这个面子他不能不给,只是用某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却又不敢真的为难李延庆。

    童贯干笑两声,话题一转,“这次李参军缴获了大量的财物,解了西北军燃眉之急,这可是大功,不知种帅打算怎么表彰他?”

    李延庆忽然明白了,无事不登三宝殿,童贯原来是冲着自己缴获的三十万两白银而来,所谓表彰自己的话实际上是在试探种师道有没有向朝廷汇报这件事,李延庆依旧保持沉默,看种师道怎么回答。

    种师道笑了笑说:“感谢太尉的关心,我已经上表天子,将这个小小的胜利及时向天子汇报,我在奏表中也提出,缴获的财物希望作为西北军的军费补充,希望天子能同意。”

    种师道生姜是老的辣,他当然知道童贯的此行的目的,就是想把缴获的金银全部提走,这怎么可能,这么巨大的财富怎么能不上缴朝廷?

    如果自己任由童贯将财物提走,好处他拿到了,责任却是自己来承担,天下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

    种师道便直接将天子搬出来,让童贯自己看着办?

    果然,童贯听说种师道已经向天子汇报,脸色顿时阴沉下来,半晌冷冷道:“只怕朝廷会扣减我们的军费!”

    “朝廷怎么决定我们也没有办法,但毕竟这笔财富数量巨大,如果隐瞒不报,一旦被天子知晓,恐怕你我都吃罪不起。”

    “这批金银可有清册?”

    种师道从桌上取过一本册子,交给李延庆,李延庆又转呈给了童贯,童贯接过清册打开看了一眼,白银三十二万两,黄金一万六千五百两,土地七千四百顷,珠宝三百四十四件。

    “这样吧!陕西军那边经费极为紧张,将领和文官已经开不出俸禄,我先把黄金提走,回头我上表奏明天子,其他财富就暂时封存,等官家的方案下来。”

    毕竟童贯是太尉,是自己的顶头上司,如果让他空手回去也不现实,种师道便点点头道:“太尉之令,属下怎敢不从?”

    童贯的脸色稍稍和缓,一万六千两黄金相当于二十万贯钱,也能让他支撑一阵子了。

    这时,童贯看了一眼李延庆又笑道:“李参军刚刚上任,就拔掉了河东路所有的西夏细作点,我估计陕西路那边也有不少,不知李参军有没有兴趣去陕西路扫一扫西夏人的情报点?”

    李延庆微微欠身,“作为底层官员,延庆必须服从军令!”

    李延庆一推,把球推到了种师道,他在告诉童贯,我官卑职小,这种事情你怎么能问我?

    种师道呵呵一笑,“李参军不用太认真了,童太尉只是开个玩笑,太尉手下人才济济,怎么会缺你一人?”

    童贯心中暗骂,只得笑道:“确实只是开个玩笑,不过情报司却是个好东西,我会派人过来学一学,然后向全军推广,不仅是西北军,河北军也要建立,只望到时李参军不吝赐教!”

    “卑职一定会全力配合太尉!”

    。。。。。。。。

    童贯提到了一万六千五百两黄金,他便不再久留,随即告辞西去,率领一千军队返回了京兆府,就在童贯刚走不久,李延庆又一次来到了帅帐。

    种师道对李延庆恨恨道:“按理,在天子旨意到来前,这批财富谁也不准妄动,他硬要提走黄金,这让我怎么向天子交代?”

    “大帅可以向天子据实禀报!”

    种师道摇了摇头,叹了口气,“问题不在这里,问题这个功劳是谁的,你以为童贯真是为了夺走黄金,不是的,是因为我抢先向天子表了这个功,令他心怀不满,所以他来找事情。”

    “他会怎么做?”李延庆问道。

    “他提走了黄金,如果朝廷派人来核实这批财富,就会发现黄金缺失,而童贯不会承认自己拿走黄金,我就说不清楚了。”

    “既然如此,大帅为什么要把黄金给他?”

    种师道沉吟片刻,缓缓道:“你要明白军令如山的道理,他是我的顶头上司,他的命令我若敢违抗,他有权当场撤我的职,说倒底,这件事确实是我有错在先,不应该绕过他给天子上表,虽然天子给我直接上表的特权,但你要明白,这个权力是双刃剑,方便了自己,却得罪了上司,我很难两全。”

    “那大帅打算怎么解释黄金缺口?”李延庆问道。

    种师道沉默片刻道:“除了上表给天子解释清楚外,再没有别的办法,既然已经得罪了人,那就只能得罪到底了。”

    “卑职明白了。”

    种师道笑道:“不要把这件小事放在心上,倒是明天面试之事,已经安排好了吗?”

    李延庆连忙道:“名单已经出来了,府学那边共挑选了一百二十人,大帅要一起去面试吗?”

    “看吧!如果有时间,我就一起去。”

    就在这时,大帐门口有亲兵报告,“启禀大帅,大营外来了一人,说是朝廷委派的官员,前来上任。”

    “他叫什么名字?”种师道急问道。

    “好像是叫宗泽!”

第三百二十八章 老将宗泽

    不得不说,现实中的宗泽和李延庆想象中的宗泽完全一样,高大威猛,器宇轩昂,一头雪白的银发,一双犀利的眼睛,橘子皮般的皮肤显示他曾饱经沧桑,虽然他也是进士出身,但给人的感觉就是一员猛将。

    宗泽最高只做到从六品的登州通判,官阶通直郎,比种师道的级别要低两级,年纪也比种师道要小十岁,他以下属之礼相见,不过两人却一见如故,很快熟悉起来。

    “卑职毕生最大的心愿就是从军为官,保家卫国,可从元佑六年入仕算起,一直没有机会,可以说,这一天我已经等了整整二十三年。”

    宗泽显得很激动,他也有激动的理由,他已经六十岁,觉得自己人生没有了前途,就在他申请退仕,准备回乡度过风烛残年之时,命运却给他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将他渴望了数十年而不得的机会忽然推到了他的眼前。

    种师道指着站在一旁的李延庆笑道:“宗老弟应该感谢李参军,若不是他大力向我推荐,我真想不到向朝廷要人。”

    宗泽看了一眼李延庆,眼前这个陌生的年轻参军令他感到一阵困惑,自己似乎从未和他打过交道,他怎么会知道自己?

    宗泽忍不住问道:“李参军怎么会知道。。。。。。”

    李延庆微微笑道:“宗公还记得一个叫做汤怀的年轻人?”

    宗泽点点头,“我知道他,武学的士子,汤阴县人,小伙子很聪明好学。”

    “他是我从小一起长大的挚友,我从他那里了解到宗公,未能向宗公请教,一直令晚辈耿耿于怀。”

    其实李延庆这话中漏洞颇多,经不起推敲,只是凭一个好朋友的介绍,面都没有见过,怎么就能随意下结论,这可不符合种师道的用人原则,如果李延庆之前说这番话,种师道肯定会不太高兴,不过他已在短短的接触中感受到了宗泽一心报国的赤子之心,便不再计较李延庆这个不太靠谱的解释了。

    宗泽却没有想那么多,他依旧沉浸在终于披上征袍走上沙场的激动之中,他点了点头,“原来李参军也是武学士子。”

    种师道呵呵笑了起来,“李参军是今年的科举第三名探花,不是武学士子,不过确实和武有关系,两年前,李参军还是弓马大赛的第一名。”

    宗泽惊讶得半天合不拢嘴,良久,他低低叹息道:“文武双全,难能可贵,想不到种帅手下还有这样的大才。”

    “宗公过奖了,延庆经验远远不足,以后还请宗公多多指教。”

    “一定!一定!”

    这时,种师道给李延庆使了个眼色,李延庆便行一礼退下去了,大帐内只剩下种师道和宗泽两人,种师道喝了口茶道:“现在距离官家规定的备战结束时间还剩下一个半月了,时间非常紧迫,前线各军的训练基本上已经磨合完成,如果让宗将军此时去率领一军,我怕时间上来不及,所以我考虑再三,想请宗将军暂时替我主管后勤,实际上,后勤军队也有三万人之多,八司事务繁杂,军队大多是战斗力薄弱的厢军,这对宗将军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不知宗将军能否接任?”

    宗泽起身毫不犹豫道:“种帅有令,宗泽怎敢不从,愿为大帅分忧!”

    种师道手下最缺的人才就是文武双全,替他掌管后勤,使他能从繁琐的政事中脱身去统帅军队,但他找不到合适的人,要么文官只懂政务,统帅不了三万后勤厢军,要么武将能掌军,却处理不了八司政务,如果分开来,又会严重降低后勤的效率,影响前敌之军。

    本来李延庆倒是一个人选,可惜他资历太浅,年纪也太清,还需要磨练几年,所以李延庆虽然出任录事参军,但后勤主将还是由种师道兼任,耗用了他大量时间和精力,影响了备战,而宗泽是进士出身的武将,资历和经验都足够了,他便是最好的人选。

    宗泽的慷慨接任令种师道大喜过望,他微微笑道:“宗将军先安顿好,明天我安排正式交接。”

    停一下,种师道想起一事,笑道:“明天恐怕没有时间,我们后天交接,明天宗将军不妨和我一起去府学参加面试。”

    。。。。。。。。。

    次日天不亮,李延庆带着几名参军以及数十名士兵先一步来到了府学。

    此时,府学的评卷已经结束,笔试成绩榜昨天已经发布,一百二十名士子在两千余名士子中脱颖而出,将参加第二轮面试的角逐,最后的参军从事人选将在他们中产生。

    不过计划不如变化,随着朝廷向河东军增兵五万,大量的粮食物资正通过汾水北上,后勤的压力陡然倍增,增加参军从事人数已经是必然。

    种师道最终决定,将这次面试录取的人数增加到三十人,参军司和情报司各录十五人,录取人数达到四比一,这对笔试中脱颖而出的一百二十名士子确实是个好消息。

    接待李延庆一行的是府学副教谕刘潜,他年约五十岁,脸型瘦长,同时留了一撮细长的山羊胡子,相貌颇有特色,所以府学学生们都背后叫他羊教谕。

    这次府学提供场地,组织监考,又组织教授评卷,费时费力,却不拿一文钱报酬,用他们的话说,这也是用实际行动支援军队反击西夏,着实令人尊敬。

    刘潜和李延庆见了礼,笑问道:“既然今天还要招募八司从事,为什么不见八司的主事参军?”

    李延庆指指自己,“我同时也是八司的录事参军。”

    “啊!原来如此。”

    刘潜连忙道歉,“我不知道,一直以为李参军是情报司主事,不知李参军还兼任八司录事参军,真是很抱歉!”

    “刘教谕不必道歉,其实今天真正面试人是大帅和新履职负责后勤的宗老将军,我只是面试组织者。”

    “种帅也要来吗?”

    李延庆点点头,“大帅会晚一点过来,请问教谕,参加面试的士子都到了吗?”

    “都已到齐,目前在仁礼堂休息等候,随时可以进行面试。”

    “这段时间辛苦刘教谕了。”

    “哪里!哪里!能为国尽一点力,虽然辛苦一点,但我们也感到荣耀,希望这次对西夏战役能够大胜,给大伙儿狠狠提一把气!”

    李延庆微微一笑,“这也是三军将士的共同心愿。”

    。。。。。。。。。

    半个时辰后,天色终于大亮,面试也正式开始,在仁礼外堂坐着一百二十名参加面试的士子,他们每个人都很紧张,他们手中捏着一张纸条,这是他们刚刚抽的顺序签,坐在第一个位子上的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