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枭士-第1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九大喜过望,起身行一礼,“多谢王爷指点明路。”

    梁安仁起身道:“你这次两千两银子的运费我回头让账房结给你,你稍等半个月,我准备好牛脂你就上路,三万斤牛脂至少要用百头骆驼运输。”

    “骆驼不成问题,只要王爷准备好牛脂,我们立刻上路。”

    梁安仁吩咐账房和张九结帐,他转身便走了,可走出商行大门,梁安仁忽然觉得不对,自己怎么能把最绝密的军情告诉张九,这会出大事的。

    他顿时惊出一身冷汗,负手在门口走了几步,便急令手下道:“立刻将这个张九给我软禁起来,不准他和任何人接触。”

    牛脂可以等战争结束后再发货也不迟,而且冬天也不容易腐坏,但无论如何,绝密军情绝不能让张九泄露出去。

    。。。。。。

    张九没有想到梁安仁的反应如此之快,他还没有来得及和手下交代,梁安仁便将自己软禁了。

    他的手下住在城外老南客脚店,他自己却被软禁在梁氏商行内,虽然梁安仁待不错,令几个美貌的侍女服侍他,各种珍馐美酒应有尽有,但他却失去了自由。

    尤其他得到了西夏军的绝密情报,他必须要尽快把这个情报告诉童太尉,自从两年前张九被太尉童贯接见,封他为虞侯,张九便源源不断将辽国的各种情报报送给童贯。

    而西夏的情报他了解不多,他这次借送货的机会来西夏,也就是想打听西夏的军情,幸运的是他很快便知道了西夏军的一个绝密情报,可不幸的是,他却被软禁了。

    一连两天,张九心中焦躁不安,他想过各种借口想离开院子,均被大门口的士兵无情拒绝。

    “九爷还是安心住下吧!战争结束后,王爷会加倍补偿,外面不安全,住在这里有我们保护,有美人伺候,岂不快哉!”

    “我只是想给手下打个招呼,没有别的意思。”

    “王爷已经和他们说好了,也给他们足够的生活费,他们在兴庆城过得很悠闲,九爷就不用担心了。”

    张九无计可施,只能一天天闷闷不乐地熬着日子,这天下午,他独自一人坐在后院小池塘里钓鱼,几个监视他的美女也看得乏味,回屋歇息去了,只有一个女人坐在亭子里打盹。

    这时,眼前‘扑通!’一声,一颗小石子落入水塘,溅起一朵水花,张九一回头,见身后围墙上,他的一个手下正向他拼命招手。

    张九大喜,飞奔过去说:“速去告诉童太尉,麟州无西夏军驻防。”

    “我们也被监视了,我是花重金买通看守,他才准我看你一眼,他就在我身后不远处。”

    “那你去找乔爷,让他们转达情报!”

    张九这几天就在琢磨怎么把信送出去,他的手下当然可靠,可如果手下也被监视怎么办?

    他想到了乔氏兄弟,在西夏混得风声水起的宋商,童太尉给他说过,如果形势紧急,可以找乔氏兄弟帮忙。

    “九爷,你怎么样?”

    “我没事,冬天就自由了,你快去传递消息!”

    手下跳下墙消失了,这时,亭子里的女人被惊动了,妖妖窕窕走来,嗲声嗲气问道:“九爷,你在和谁说话?”

    “我在练习怎么给王爷道歉呢!”

    张九心情大好,他上下打量这个妖艳的女人,目光变得炽热起来,拉住她笑道:“我们去屋里说说悄悄话去。”

    女人娇媚地瞥了他一眼,眼含春情道:“九爷,这可是大白天,要不晚上奴家陪你吧!”

    张九倒不是急色鬼,这个女人很可能看到了什么,如果不赶紧把她哄服帖了,恐怕自己会吃不了兜着走,张九不容分说,拉住她的手便将她硬拖进屋里去了。

    “九爷好坏!奴家的手都痛了。”

    “嘿嘿!让九爷好好心疼你。”

    。。。。。。。。

    乔氏商行位于兴庆城西北,它的主人乔氏兄弟是做皮毛生意出名的宋朝大商人,在西夏上层有靠山,加上西夏君王李乾顺鼓励对大宋贸易,乔氏兄弟在西夏混得风声水起。

    这天傍晚,乔氏兄弟中的老二乔仲安正在商行里吃饭,一名手下快步走来低声道:“二老爷,外面来了一人,说是张九的兄弟,有紧急之事找老爷。”

    西夏的宋商没有不认识张九的,乔仲安也不例外,他也曾托张九替他运过几次货物。

    他点了点头,“带他来见我!”

    不多时,一名张九手下匆匆被带上来,他躬身施一礼,“在下任虎,去年给乔二老爷带路过关,二老爷还记得吗?”

    乔仲安笑了起来,“我当然记得,你们九爷呢?”

    “九爷被梁王软禁了,我们也被严密监视,刚才我早对面花记酒楼吃饭,借口上茅厕溜出来,我必须赶紧回去。”

    乔仲安吓了一跳,“是怎么回事?”

    “我家老爷无疑中得到一个绝密军情,麟州没有西夏军部署,梁王怕走漏消息,便将九爷软禁了,烦请乔爷立刻将此消息送去宋军。”

    乔仲安眼睛眯了起来,“你怎么会找到我?”

    “是九爷吩咐的,应该是童太尉的暗示。”

    情急之下,任虎也顾不得有些话该说不该说,直接点明了他们和童贯的关系。

    乔仲安脸色有点不悦,半晌道:“我知道了,你去吧!”

    任虎无奈,只得行一礼便匆匆走了。

    乔仲安负手在房间里走了几圈,回头令道:“去把小魏给我找来!”

第三百四十章 夜火攻城

    银川城又叫藏底城,它位于横山大峡谷的东北出口处,居高临下,扼断了古原道东北出口,在它北面,是无定河和明堂川的交汇处,滚滚河水从北城外穿过,却从二十余里外的另一个出口流入了横山,而另一条小河葫芦水则穿城而过,流入峡谷中。

    银川城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宋夏两国为争夺银川城发生了大大小小数十次战斗,银川城也几易其手,目前是被西夏军控制,它是西夏军抵御宋军北征的桥头堡。

    自从宋军去年开始大规模战备后,西夏军也不示弱,开始对银川城进行大规模修葺,加高加固城墙,安装大型投石器。

    银川城并非将峡谷口堵死,它实际是位于峡谷口一里外,这也是为了防止敌军从悬崖上居高临下攻击,虽然没有堵住谷口,但它依旧扼住了大军北上的必经之道,即使军队可以从两侧翻越低缓的山岭过去,但辎重大军却必须穿城而过。

    西夏在银川城内部署了两万军队,使这座城池成为宋军北征的第一块绊脚石。

    宋军在峡谷口修筑了大营,峡谷口宽达三里,地势平坦,宋军的大营便呈板式结构,用巨木和泥土夯实而成,虽然没有城墙那样宽达坚固,但也足以抵御偷袭者,加上有小河流入谷中,水源充足,后勤粮草保障有力,可以从容和西夏军对峙攻城。

    唯一的破绽就是虎啸峡的大坝,一旦大坝垮塌,山谷内长达数十里的辎重队伍将会损失殆尽,同时造成人员的巨大伤亡,种师道也充分认识到大坝的重要性,不仅派重兵把守,同时在一里外又重新修筑一座大坝,即使西夏军夺走大坝,洪水也能被及时拦截住,不至于造成重大损失。

    军营已经修筑了五天,基本上修葺完成,但宋军却始终按兵不动,没有发动对银川城的进攻,连试探性的进攻也没有。

    夜幕初降,种师道在数十名的将领的陪同下来到银川城外巡视,他凝视城池良久,回头问李延庆道:“李参军觉得银川城如何能拿下?”

    李延庆微微笑道:“昨天大帅也说,围绕银川城的大战百年来打了二十余次,城池几度易手,相信各种谋略和手段都已用尽,宋夏两军彼此都已很熟悉,以延庆度之,可出奇兵破城!”

    “李参军所说的奇兵是指什么?”

    “现在我只是有一个念头,尚不完善,不如大帅请其他大将说说己见。”

    种师道深深看了他一眼,又问副将姚平仲,“平仲不妨说一说!”

    姚平仲沉吟一下道:“我们曾三次夺取银川城,最后是大军南撤才不得不放弃,三次夺取银川城,其中两次是强攻,另外一次是用计骗敌军出城,计骗之策估计是行不通了,依卑职所见,唯有强攻一途。”

    其余大将纷纷应和,都认为只有强攻一途,种师道点了点头,“各位都有经验,说得也不错,银川城备战以久,要想拿下银川城也并非易事,关键还是要知己知彼,我今天之所以先问李参军,是因为情报司从各个渠道汇总了很多关于银川城的重要情报,我知道出守银川城的主将是西夏名将李良辅,知道银川城的总兵力是两万人,知道他们的粮食存储足以应对半年,这是情报司的功劳。”

    主帅毫不吝啬的夸赞使李延庆有点难为情,他连忙谦虚道:“众人各司其职,这是情报司份内之事,大帅过奖了!”

    “虽然是份内之事,但情报确实很重要,大家对李良辅此人有什么印象?”

    众人没有答话,种师道缓缓道:“此人是西夏宗室,四年前,刘经略率五万大军杀到灵州,当时守灵州主将正是李良辅,宋军围攻半月不下,宋军疲惫而退,西夏晋王察哥率一万骑兵夜袭大营,打宋军一个措手不及,那一夜五万宋军全军覆灭,最后只有八百人突围逃出,这也是刘经略最惨痛的一次失败。”

    种师道这里所说的刘经略是指熙河经略使刘法,他在西北军的名气甚至在种师道之上,可惜四年前的惨败使他被朝廷问责,加上本身年事已高,已经很难再有翻身的机会了,这次宋军伐夏,主帅虽然是太尉童贯,但西线军的主将正是刘法。

    种师道看了一眼众人,又继续道:“李良辅是典型的防守型将领,善于守而不善于攻,他最大的特点运用各种重型防御武器,善于用火油,我估计他城头已经部署了大量重型投石机,我们也需要准备,这就是我几天来迟迟没有进攻银川城的原因。”

    “那大帅打算什么时候进攻?”副将姚平仲问道。

    “今天晚上!”

    种师道不慌不忙对众人道:“今天晚上我们开始第一次不接触进攻!”

    。。。。。。。。。。

    一更时分,两千名宋军士兵奔出军营大门,他们拿着三千只火鸦,列队在排在距离城池一里之外的高地上,火鸦是宋军的一种远距离纵火武器,用竹篾片和火油纸糊城,用弹射起飞,但尾部装有火药管,半空中引信将火药点燃后,使火鸦能加力飞行,最远能飞三里,最后火药会点燃火鸦,使火鸦变成熊熊燃烧的火团,飞入城中,能点燃敌军的大帐或者仓库,在对敌作战中屡试不爽,成为宋军的一种纵火利器。

    两名士兵一组,使用神臂弓为弹射器,一人点火,一人弹射,只见一只只黑色的火鸦腾空而起,向银川城内飞去,所有火鸦尾部的引信线已被点燃,闪动着星星点点的光芒。

    当飞到一半时,半空中的星星点点骤然变得耀眼起来,火药被点燃了,原本弹力将尽的火鸦再次加力,振翅向城内飞去,当火鸦越过城墙时,天空变得格外壮观,火鸦变成了一团团烈火,扑向城内的每一个目标。

    紧接着第二轮和第三轮火鸦起飞,天空变成了焰火的海洋,格外地艳丽夺目。

    尽管城内已经没有了帐篷,而是砖泥木头搭建军营房屋,但三千只火鸦还是给城内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城内到处起火,数千士兵在城内各地奔跑扑火,银川城内乱成一团。

    南城头上却十分安静,八千西夏士兵坚守在城头,不被城内的乱相扰动,主将李良辅站在城楼下,咬牙切齿地望着宋军发动火攻。

    李良辅今年约三十余岁,身材中等,体格强壮,一双刷子般粗糙的眉头下,目光俨如鹰一般犀利,他是西夏王族,原封为卫国公,四年前死守灵州有功,被加封为中卫郡王,在西夏也算是赫赫有名的大将。

    李良辅本身就擅长用火,他岂能容忍宋军用火来攻击他,他立刻喝令道:“投石机准备,火球攻击!”

    长达八丈的投石机抛杆吱吱嘎嘎拉开了,数十名士兵推动绞盘,数十只直径达八尺的巨大火球已准备就绪,这些火球是用油浸泡又晒干的布条扎成,外面浸透了火油,本身就具有巨大的冲击力和弹力,加上熊熊燃烧的烈火,破坏力惊人。

    李良辅一声令下,士兵用火把点燃了火球,巨大的火球熊熊燃烧起来,被长杆抛出,一只只火球腾空而起,向山谷内飞腾而去,火球落点是三百步外,然后高高弹起,继续向宋军的大营疾飞。

    一只巨大的火球迎面向营墙砸来,站在城墙的士兵发一声喊,同时举起盾牌,‘轰!’巨大冲击力将十几名士兵砸翻落地,熊熊燃烧的火球随即飞进了宋军大营,但宋军早有准备,岂能让这些烈火大球冲进营帐之中?

    在距离营数十丈,宋军在半空中拉起了一张大网,火球砸在大网上,随即弹落下地,下面的士兵十几人一起行动,迅速用溪水浇灭了火球。

    西夏军的火球来势凶猛,砸入大营中的火球都无声无息的湮灭了,不过大部分火球却被营墙阻挡,在空旷的泥地上继续燃烧,浓烟滚滚,火光熊熊,虽然没有任何消息,却也渲染出几分悲壮的战争气氛。

    种师道眯着眼睛观察火球在空中的轨迹和落点,心中迅速推算城头投石机的数量和力度,怎么应对西夏人的投石机,他心中略略有数了。

第三百四十一章 初战银川

    次日天刚亮,对峙银川城的种师道大军发动了第一次攻城,由副将姚仲平率部进行试探性进攻,尽管银川城前摆不开战场,但宋军还是投入了最大极限的两万大军,一百多台攻城器械。

    两万大军排列成五个方阵,每个方阵间相隔数十步,并列排在三里宽的空地上,就俨如五幅巨大的黑色地毯,每支队伍前竖起了一杆大旗,正中是一杆旄旆黄旗,这是主帅之旗,其余三杆大旗分为别为青、赤、白、黑旗,代表着四方之将。

    宋军将士士气高昂,杀气冲天,他们由长矛步兵、刀盾步兵和弓弩军组成,身披重甲,宋军步兵的铠甲重达六十二斤,在五十步外可抵御敌军弓箭。

    ‘咚!咚!咚!’

    战鼓声如雷,号角连天,旌旗遮天蔽日,长矛如林,盾牌如山,在阳光的照射下泛起死亡的黑色。

    副将姚仲平身披铁甲,头戴鹰盔,他骑在战马之上,用战刀一指城池,“进攻!”

    “呜~~”

    低沉的号角声响彻天地,在每支队伍的中间竖起了十几座木制冲斗,这是抵御城上飞石所用,伴随着木制蒙皮冲斗的巨大轱辘声,以及数十辆云梯,两个方阵的八千军队开始缓缓向城墙杀去。

    各种攻城武器发展到宋朝,虽然大致外形不变,但和隋唐相比已经完全不同,很多重要的结构,诸如主轴、轴圈等等都是使用钢材,尤其大规模推广炒铁后,生铁的硬度大大增加,接近于钢,用熟铁打造各种器械也更加得心应手,宋军的攻城器械更加轻便,更加坚固耐用。

    城头上也鼓声大作,李良辅连声冷笑,两万人就想攻下银川城,宋军简直是痴心妄想,他要狠狠教训一番这支狂妄的宋军,要让古原道成为白骨之峡。

    “传我的命令,投石机准备!”

    南城头上的二十架大型投石机吱嘎嘎的拉开了,高两丈,臂长八丈,可将百斤巨石投至三百步外,只须五十人就能挽动,黑黝黝的二十架投石机矗立在城头,就俨如二十尊吞天怪兽,百斤重的巨石放进了弹兜,发射杆卡住绞盘齿轮,等待着发射的命令。

    在城垛中间,一万西夏士兵手执长弓大箭,一支支四尺长的粗杆箭已经搭上弓弦,防御所用的弓箭和平地交战用的弓箭不同,不需要箭能射多远,但必须要沉重,使箭能依靠本身的重力射穿敌军的盔甲,因此一般都是用大箭,手指粗的箭杆,锋利的箭尖呈流线型,四边有放血槽,这曾是中原军队的优势,但已经传到辽夏。

    宋军在科技上领先辽夏已经不多,唯独人口众多,国力强大,能够大量冶炼生铁、制造兵器,这却是辽夏两国难以比拟。

    宋军已渐渐地进入了投石机射程,李良辅下达了射击的命令,他扯开嗓子大吼道:“射击!”

    鼓声大作,二十架大型投石机同时发射,二十块巨石凌空飞腾,呼啸着向城下砸去。

    十架长二十丈、宽八丈的巨型蒙皮冲斗正缓缓而行,这是用巨木搭建而成,上面蒙了双层牛皮,表面上涂了厚厚油脂,同时轴转十分灵活,能有效卸消巨石的冲击力,每架蒙皮冲斗躲着数百名士兵。

    这时,头顶上传来怪异的呼啸声,从城下向上看,只见天空出现了二十颗小黑点,仿佛掠过天空的一队雁群,但小黑点却越来越大,瞬间变成了在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