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枭士-第2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持,难怪能做得如此之大。

    “请问老人家需要买什么胭脂?”一名长得敦敦实实的后生上前行礼问道。

    “我不买胭脂,我找你们东主。”

    他刚说完,旁边一名亲兵接口道:“这位是兵部尚书种太尉!”

    太尉是一种尊称,一般军队高官都可以称太尉,这名敦实的后生便是顾铁柱,他已经不是刚来汴京的鲁莽少年了,已经懂了不少人情世故,他当然知道太尉意味着什么,连忙陪笑道:“原来是种太尉,请稍候,我去通知东主!”

    “等一等!”

    种师道听出他的口音也是相州人,便叫住他,“我其实是找你们少东主李延庆,他是我的部下,他现在在哪里?我有急事找他。”

    顾铁柱笑了起来,“原来是找少东主,真是巧了,他就在店里,我去找他!”

    顾铁柱飞奔进店,不多时,李延庆匆匆从店里走了出来,笑道:“大帅怎么来了?”

    种师道在他头上重重敲了一记,笑骂道:“你给我惹出了事端,就想一跑了之?我今天是来抓壮丁!”

    李延庆心念一转,顿时又惊又喜道:“可是任命了?”

    种师道点点头,指着不远处的朱骷髅茶馆道:“去茶馆坐一坐吧!”

    李延庆笑道:“那里可贵了,我来请客吧!”

    “当然是你请客!”

    种师道瞪了他一眼,“你这个宝妍斋的少东主不掏钱,难道还要我这个俸禄微薄的老穷官掏钱请你不成?”

    李延庆和随从们都笑了起来,李延庆吩咐顾铁柱几句,便带着种师道和他的随从向朱骷髅茶馆走去。

    朱骷髅茶馆是汴京仅次于矾楼的第二名茶馆,最低消费是五两银子,李延庆走进茶馆,扔了五两黄金给掌柜,指着外面的十名随从道:“好好招呼我的弟兄!”

    掌柜连声答应,连忙让伙计把十名亲兵随从请进了一间雅室,上茶上点心招待,李延庆则和种师道上了二楼,在一间靠窗的雅室内坐下,这时,两名茶妓走了进来,种师道摆摆手,“等会儿再喝茶,先来两杯清水!”

    伙计送入水后连忙退下,种师道这才对李延庆道:“今天被天子召见,天子任命太子为主帅,我为副帅,张叔夜为行军司马,率军三万进剿梁山军。”

    李延庆点点头,这在他的意料之中,“什么时候出发?”

    “天子给我两个月时间准备,应该是三月出兵。”

    “大帅现在有什么困难吗?”

    “我现在最大的困难就是没人!”

    种师道叹了口气,“太子殿下当了甩手掌柜,当然我能理解,他是太子,不能过多干预军务,只能做名义上的主帅,但从头准备一支军队事情太多,千头万绪,我手中只有三百亲卫,连幕僚曹庆也请辞回乡了。”

    “不是还有张叔夜吗?”

    “张叔夜只是行军司马,再说他不是马上就能来,至少要半个月后,我现在怎么办?”

    李延庆抱拳道:“延庆愿听大帅差遣!”

    种师道笑眯了眼睛,“你本来就是我的部下,我说缺人可没把你算在内。”

    “大师不会让我去找人吧!”

    “其实你颇有眼光,上次推荐的老将宗泽是少有的人才,可惜蹉跎了那么多年,我倒很相信你的眼光。”

    李延庆想了想道:“原监察御史李纲如何?”

    种师道摇了摇头,“李纲去年十月才被贬为南剑州沙县税监,距今不足三个月,天子不可能这么快就复用他。”

    “王贵在哪里去了?”种师道想到了王贵。

    “他们在最后备战武举,大概还有十天左右,目前他们都在全力以赴!”

    “好吧!等他们考完武举再说,我先说说你的事情,这次进剿梁山军我准备建立玄武苍龙两支精锐骑兵,每支骑兵约千人左右,你和刘各率一支。”

    李延庆沉吟一下道:“能否把河东军的情报营调来?”

    “我不能肯定,只能尽量试一试!”

    停一下,种师道又道:“另外,你再兼管情报,负责筹备新的情报司,司曹就让张叔夜负责筹备。”

    “卑职明白了!”

    这时,种师道见左右无人,又低声道:“现在我最关心的就是梁山军的动向,我想让你先去一趟郓州,了解一下梁山军最近的动向。”

    李延庆顿时想到了栾廷玉,他不就在梁山军中摸底吗?如果他能把情报提供给自己,那岂不是省了很大的事情。

    “卑职明白了,卑职可以利用宝妍斋为掩护,今晚就出发!”

    。。。。。。。。

第三百八十七章 太子心思

    从茶馆回来,李延庆直接赶到了城外的宝妍斋总店,宝妍斋总店位于虹桥南面,距离虹桥只有百步,占地十亩左右,前年李大器花了六千贯钱买下。

    李大器随即又投资数千贯钱修建了十几座建筑和一处码头,目前后面的汴河码头上停泊着十艘宝妍斋的船队,由两艘客船和八艘货船组成。

    现在是正月十三,按后世阳历算已经是二月底了,虽然黄河还没有完全解冻,但汴京靠近淮河,目前汴河结冰已经逐渐消融,大船还走不了,但一些小船却已悄然出现在汴河中。

    去年六月,宝妍斋又将前面的一排约五间店铺租下,将原来的米铺改成了胭脂铺,专卖宝妍斋胭脂和李记胭脂,并得官府批准,竖起一根高三丈的木柱,上面挑一面大旗幡,黑边红底,上写‘宝妍斋’三个大字,南来北往的客船都清晰可见,成为汴京西城外最大的一块招牌。

    李延庆进了总店,迎面遇见父亲李大器陪同着两个客人走来,一个是汤正宗,另一个是王贵的父亲王宝聚,李延庆连忙上前见礼。

    “延庆参见两位世伯!”

    虽然发生了汤阴惨剧,汤廉不幸被乱军所杀,但汤家内部经过协商,决定立刻实施南迁计划,汤正宗无法给父亲守孝便急急赶到了汴京,王宝聚也跟随他一同前来,两人都携带了大量会子,准备见到李大器后,一同去江夏购买庄园。

    “延庆,过些天我家阿贵和汤怀都要参加武举了,以后你们要互相扶持,你比他们活络,人脉也广,烦请多多提携!”

    “两位世伯放心,小侄一定会全心帮助他们。”

    李大器在一旁笑道:“延庆,我打算明天和两位世伯一起去江夏,你要不要一同前往?”

    李延庆摇摇头,“孩儿公务在身,实在无法分身!”

    “你又得到差遣了?”

    “正是,有件事想请父亲帮忙。”

    “那就稍等片刻,我先送两位世伯去汤记客店休息,回来再和你细谈。”

    。。。。。。。

    听说儿子又得了差遣,李大器不敢在外久留,很快又回到了总店。

    不过,李延庆的新差遣却让李大器极度失望,他以为儿子可以安心做几年文官,当个知县或者通判什么的,结果还是去打仗,让他李家时时面临绝后的危险。

    “我不赞成!绝不赞成,为什么又要去打仗,你就不能像周县尉那样,给我安安心心做几年县官吗?”

    “可他那个县尉险些被砍了头。”

    “那就不当县官,当朝官也行,象郑胖子那样当个实权官,现在他主管香药局,我们买香药都要通过他,他刮的油水比他身上那些多多了,可是。。。。。你偏偏要去打仗,我还准备和你商量把师师接回来,你至少让我有个孙子吧!然后再随便你。”

    提到师师,李延庆心中充满了歉疚,他原本今年要去一趟江宁府,但没想到发生了梁山军屠城事件,打断了他的计划,使他整个心思都放在了梁山之上,师师那边只能写信去安慰她了。

    李大器见儿子没有吭声,以为他让步了,“怎么样,再去找找梁太傅,请他帮忙把你放到州县去。”

    李延庆苦笑一声,知道父亲做了这么多年商人,已经养成了商人头脑,非常精于算计,自己要想说服他,还得从这方面入手。

    “爹爹不知道,军功升官最快,不看资历,不看背景,只要有军功,天子出手绝对大方,比如种大帅,之前是从五品官,一场西征战役后,就升到了从二品,连升数级,我考上探花是从八品,现在已经是从七品了,状元也不过才正八品。。。。。”

    “别给我提什么军功,说到军功我就是一肚子气,刚刚王员外告诉我,他儿子王贵因西夏战功升为正九品仁勇校尉,你说自己在西夏立下大功,那你升的官在哪里?还是从七品嘛!我以为能升到多高,结果还是原地踏步,我还怎么能支持你去打仗?”

    “爹爹,梁太傅亲口答应过我!”

    李延庆提高声音道:“如果这次我去剿匪,前后两次军功一起算,他会让太子向天子请功。”

    李大器也提高了声音,“我不稀罕你什么军功,我只担心你的性命!”

    “很抱歉,我已经答应种大帅了。”

    房间里顿时沉默了,良久,李大器终于叹了口气道:“我也不想劝你了,这么多年都是你自己做决定,那么这次也是一样,爹爹只希望你平平安安的,你答应我!”

    “我答应爹爹!”

    李大器点点头,“好吧!你需要我帮你什么?”

    “我希望爹爹去须城开一家宝妍斋分店,很紧急,我明天就要出发!”

    李大器低头沉思片刻,“可以先把店铺租下来。”

    。。。。。。。。。

    下午时分,身份肥胖的郑荣泰在一名宦官的引领下走进了东宫,尽管宋朝在限制皇子方面比唐制稍微松懈一点,但皇太子也不能随意接见朝官,干涉朝廷政务,朝官更不能轻易去东宫觐见太子,不过规定是规定,很多事情总是有空子可钻。

    比如太子的外戚可以偶然进东宫探望太子妃或者其他偏妃,郑荣泰是来见自己的偏妃胞姊,并不是来见太子,所以也不算违规,况且他只是一个从八品小朝官,实在无足轻重,也引不起什么是非。

    郑荣泰名义上是来见自己的胞姊,最后却被领进了太子的书房内。

    太子赵桓对自己这个小舅子也格外关照,入仕不到一年便升了一级,由九品儒林郎升为从八品的承奉郎,主管香药局供奉,官职虽小,但权力很大,香药属于朝廷专卖,天下各香药店进货都要得到香药局的货引,是一个油水极肥的部门,短短一年郑荣泰便发了大财,但具体捞了多少钱却无人知道。

    郑荣泰走进书房,见姊夫正负手站在窗前,他连忙躬身行礼,“荣泰参见姊夫!”

    赵桓回头看了他一眼,淡淡笑道:“三郎好像瘦了嘛!”

    “回禀姊夫,最近两个月应酬少了很多,父母也不准我多吃,所以就瘦下来了。”

    “应酬少是好事,你现在是朝官,得注意自己的言行,有的事情若做得太过份了,恐怕连我都保不了你。”

    “荣泰明白,荣泰做事很有分寸。”

    赵桓点点头,又道:“今天找你来,是有一件事想问问你,我记得你曾经给我说过,你和李延庆是好友,是吗?”

    郑荣泰吓了一跳,姊夫怎么提到了李延庆,他连忙道:“他是我的好友,不过他去了西夏后,我再也没有见到他,倒是和他父亲常打交道。”

    赵桓沉默片刻道:“我想见见他,明天你在矾楼订间雅室,我请他喝杯酒。”

    郑荣泰心中暗暗吃惊,姊夫很少这样看重一个人,李延庆这家伙这一年到底做了什么了?

    “我知道,我这就去找他!”

    “去吧!此事不要告诉任何人。”

    “请姊夫放心,我嘴牢得很。”

    赵桓笑了起来,他这个小舅子虽然做学问不堪,但官场那一套却做得得心应手,虽然谈不上很能干,但确实也是自己的一个帮手,至少很多自己不方便的事情,都可以托他去做,托他去传话,这样便可以绕过了梁师成。

    虽然梁师成全力支持自己,但赵桓也并不想把什么都押在梁师成的身上。

    。。。。。。。。。

    郑荣泰刚赶到冰柜街的李大器府宅,便迎面见李延庆从府内出来,似乎正要上了一辆牛车,郑荣泰急得大喊:“老李,等一等!”

    李延庆一下子停住了上牛车,回头望去,只见数十步外,一辆马车疾奔而来,一张肥胖的大脸从车窗露出,正拼命向自己挥手。

    李延庆笑了起来,摸出一把钱给车夫,“我不用了!”

    车夫再三感谢,赶着牛车走了,这时,马车‘嘎!’地在李延庆面前停下,李延庆打量一下马车笑道:“这车挺气派的,是你的还是你家的?”

    “当然是我家里的!”

    郑荣泰笑逐颜开道:“一年没见了,走!我们喝一杯去。”

    “我也正要出去吃饭。”

    “那就上车吧!我们去矾楼,我有重要事情告诉你呢。”

    李延庆上了马车,马车启动,向矾楼方向驶去,。

    马车内,郑荣泰低声道:“太子殿下想请你喝杯酒,你看如何?”

    李延庆愕然,“就今天吗?”

    “不!不!明天下午,还是矾楼。”

    李延庆面露难色,种大帅安排了我军务,明天天不亮我就要离开汴京,恐怕要让太子殿下失望了。

    郑荣泰满脸苦恼,挠挠头道:“这下该怎么办?我怎么向太子殿下交代?”

    李延庆想了想道:“请你转告太子殿下,我非常期待赴约,只是军务紧急,我也没有办法,要不等我回来后再见面。”

    “那你什么时候回来?”

    “最多十天,我回来后便来找你。”

    郑荣泰无奈,只得点了点头,“好吧!我晚上再去告诉太子殿下。”

第三百八十八章 夜走梁山

    次日清晨,一艘客船离开了宝妍斋的汴河码头,转道五丈河向郓州方向缓缓驶去。

    汴京距离梁山泊其实并不远,开封府向东北方向走,过了兴仁府就是济州了,距离大约是四百里,乘船走四天便可到达。

    此时虽然河冰已经解冻,但河面上依然漂着浮冰,使航道并不很畅通,河面上的船只也不多,可这并不是刚解冻的缘故,汴河上的船队络绎不绝,但五丈河的船只却十分稀疏。

    根本原因是郓州和济州已经被梁山军占领,商贾不敢前往,郓济两州和外界商业往来几乎断绝,但这并不符合梁山军的利益,梁山军手上有大量的钱财需要转换成各种奢侈品,因此一些有背景的大商家也会冒险前往郓州做生意。

    李延庆负手站在船头,迎着冰冷而强劲的河风,风向已改成东风了,不再那么寒冷,空气中带着一丝明显的暖意,柳枝也出现了新芽,两岸的梅花开得正盛,红得灿烂,白得素雅,格外的摇曳多姿。

    李延庆之所以要筹划让种师道负责进剿梁山,并不仅仅是为了报汤阴屠城之仇,当然,汤阴的仇恨也是重要原因,但不是主因。

    根本原因是他没有时间了,现在已是宣和二年,还有五年时间宋朝便要遭遇金国的大举入侵,七年后北宋灭亡,如果他不想让靖康之难变得那么悲惨,想稍微改变一下历史的方向,他就得尽快拥有一定的资源。

    如果按照正常的官场提升流程,他至少要十年后才有机会成为一州的主管,但宋朝官场也存在着一种捷径,那就是军功,如果有后台背景,再加上军功,提拔就会非常迅速,可以说破格提拔。

    他之前攻打西夏已经积累了军功,他需要再积累一些军功就能得到破格提拔,而宋江一众梁山军无疑就是他上升的最佳垫脚石。

    这时,一个中年男子从船舱里走了出来。

    和李延庆一起前往郓州的宝妍斋管事姓周,叫做周文元,济州人,年约四十岁,原来是汴京一家胭脂铺的掌柜,前年加入了宝妍斋,被聘为执事,负责开拓京东两路的生意。

    本来李大器就准备在南京应天府和青州益都各开一家宝妍斋分店,应天府宝妍斋已经在前年开张,益都原计划在去年开店,但因为梁山军的影响而推迟了,现在为了帮助李延庆,李大器便决定冒险在须城开一家分店,当然并不是真的开,一旦战争结束,他还是要将店铺迁移去青州益都,那里才是京东东路的首府。

    “小东主,我两个月前去过益都,正好乘船经过了郓州,我觉得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周文元慢慢走到李延庆身边道。

    “你原本觉得有多可怕?”李延庆笑问道。

    “我原本觉得应该是盗匪横行,明抢暗夺,一言不合就捅刀子,实际上他们也收税,只要交了过境钱,他们也不为难,我当时交了两贯过境钱,然后就很安全了。”

    “只交钱就没事吗?”

    “当然还要搜查,前提是没有兵器,如果藏有兵器麻烦就大了。”

    李延庆点点头,向正站在船尾钓鱼的杨亮问道:“你的刀没有带吧!”

    “参军。。。。那个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