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枭士-第2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离开御史台一段时间,但还是侍御史,这样王黼也不会再盯住你,我也可以向天子交代。”

    “可卑职是审案御史,我若离开,谁来接卑职的位子?”

    邓雍已经想好了,“我会推荐杜御史兼任审案主官,他负责兴举百官,实际上没什么事情,他有时间顾及审案,而且他老成稳重,从前也做过审案官,经验丰富,由他暂时替代你。”

    “如果中丞已经决定,卑职没有意见!”

    “好!我就把你的名字报上去,另外你可以带五名下属,你自己挑选。”

    邓雍终于松了口气,把李延庆调去军监所虽然不是贬黜,但因为是从御史台的核心位子调去一个非御史台要务的偏冷位子,其实上也是一种变相暗贬,这样他便可以向天子交代了,王黼也找不到自己的岔子。

    而且李延庆调去军监所,也解决了他的一件头疼之事,去军队监察后勤物资风险很大,非常容易得罪人,更重要是它是临时差使,两三年后再回来,位子也没有了,一般人都不愿意接手这种烫手差使。

    既然范致虚指明要李延庆去,他正好做个顺水人情。

    。。。。。。。。

    莫俊从刑部回来,将一袋卷宗放在李延庆面前,“这便是张蒲案件全部材料,其实案子很简单,刘宫娥和张蒲从小青梅竹马,彼此早有情愫,这次刘宫娥被放出来,一心想嫁给张蒲,两人已私定终身,但刘家却嫌张蒲家贫,不同意这门婚事,正好刘宫娥被鄂州曹通判看上,想纳她为妾,刘家便强行将刘宫娥送去江夏,结果在过长江时刘宫娥跳水自杀。。。。。。。”

    不等莫俊说完,李延庆便摆摆手道:“这个案子不用管了,收拾一下东西吧!”

    莫俊一怔,“官人,出了什么事?”

    “我已经接受新的任命,参与军需物资监察,审案一事以后就不由我管了。”

    莫俊吓了一跳,“官人又要回军队了吗?”

    “不是,还是在御史台。。。。。。”

    李延庆便将今天决定新成立军需监察所一事简单说了一遍,最后道:“御史台将派出一名侍御史和两名监察御史为代表,侍御史由我出任,另外我还可以带走五名随从,我打算把你们三人带走,再让刘主簿推荐两人。”

    莫俊默然无语,李延庆看了一眼他,不解地问道:“你觉得不妥?”

    莫俊长长叹口气,“官场最大的忌讳就是一个职务干不长,这样就没有资历,没有积累,官人出任审问侍御史还不到半年,刚刚有点积累就要换职了,将来在提拔评价时就要落下乘,在我记忆中,官人这两年没有一个职务做满半年的,这也不是为官之道啊!”

    “有的事情不是我能决定的,我也身不由己,不要再说了,收拾东西吧!”

    李延庆随即又将王教和刘方都叫了进来,给他们两人说了自己即将换岗之事。

    “我将代表御史台去军监所任职,可以带五名随从,莫先生已决定跟我前往,如果你们二位愿意,我也可以带你们同去,至于收入你们大可放心,军监所的收入只会比这里高,这件事我不勉强,你们二人自己决定。”

    王教想了想道:“能否让我们回去和家人商量一下?”

    “当然可以,你们好好考虑两三天,然后给我一个答复。”

    “卑职明白,多谢李御史!”两人行一礼,退下去了,

    李延庆望着他俩下去,问莫俊道:“你觉得他们会跟我走吗?”

    “刘方应该没有问题,但我觉得王教可能会选择留下。”

    “为什么?”

    “因为王教已经到提拔边缘,明年四月他就有由吏转官的机会,如果他跟官人走,这个机会恐怕就没有了。”

    李延庆点了点头,以王教的能力和资历,确实可以出任御史台主事了。

    就在这时,主簿刘信一阵风似的跑进来,急声对李延庆道:“梁太傅来了,点名要见你,快快跟我来。”

    梁师成来御史台在李延庆的预料之中,梁师成今天一直没有表态,他怎么可能会放过自己?

    李延庆起身跟随刘信向二楼走去,走进御史台的贵宾堂,只见中丞邓雍正在陪同梁师成说话,梁师成满脸阴沉,见李延庆进来,便重重哼了一声,“李御史今天很有胆识嘛!着实令老夫刮目相看。”

    李延庆上前行一礼,“卑职参见太傅!”

    梁师成盯了他良久,冷冷道:“天子已经决定和辽国谈判废除檀渊之盟,这算是你的建议,老夫打算推荐你为谈判副使,你觉得如何?”

    李延庆平静说道:“卑职随时可以出发。”

    梁师成冷笑了一声,拉长脸道:“你也不用急,事情没这么快,至少要明年春天去了,而且前提是辽国愿意跟我们协商废盟,如果辽国坚决不肯废盟,也不愿协商,那我们只能单方面宣布废除檀渊之盟,你也不用去交涉了。”

    李延庆默默点头,他希望辽国能接受协商废盟,这样双方还有一个商量的余地,否则放过这次机会,宋辽只能兵戎相见了。

    梁师成又道:“我刚才听邓中丞说,准备把你派去军监所,如果你不想去,我可以想办法替你回旋一下。”

    李延庆不想接受梁师成这个人情,沉默一下道:“卑职已经考虑好了,愿意去军监所。”

    梁师成眼中闪过一丝恼怒,“那好吧!你一定要出任此职,我也无话可说,那你去吧!”

    梁师成又回头对邓雍道:“那就定下来,御史台就以李延庆为代表。”

    “卑职明白,这就去写正式报告。”

    邓雍找来一个借口退下去了,这时,贵客堂内只有梁师成和李延庆两人,梁师成的目光变得十分阴冷,象针一样地注视着李延庆问道:“你和太子有联系?”

    李延庆暗吃一惊,梁师成怎么会知道,不可能!

    他缓缓摇头,“卑职不明白太傅的意思,此话从何说起?”

    梁师成哼了一声,“我很了解太子,以他目前的处境,他绝对不会在大朝上表明态度,他今天居然主动站出来赞成你的方案,替你开脱,这可是不同寻常啊!”

    李延庆这才明白梁师成的猜测,原来是从这件事看出了一点端倪,今天太子确实有点表现得反常,李延庆心里明白,这是赵桓利用朝会这个机会,对自己的那封信的回应。

    不过李延庆绝对不会承认自己和太子赵桓暗中有联系,不会把自己置于险地,他略一沉吟便道:“卑职倒觉得这是太子殿下刻意表现给郓王殿下看的。”

    梁师成一怔,他倒没有想到这个问题,“这话怎么说?”

    “太子殿下其实利用这个机会警告郓王,他才是太子,他才对军国大事有发言权,卑职注意到今天郓王殿下一直保持沉默,他应该感受到了太子殿下的示威。”

    李延庆这个解释很有说服力,梁师成细想了一下,还真是这么回事,如果太子殿下在朝会上一直沉默,就会给人一种他和郓王并肩的错觉,所以太子殿下无论如何会寻找一个机会来显示自己的存在,李延庆的建议就是最好的机会。

    想通这一点,梁师成的脸色缓和了很多,他注视着李延庆问道:“你真没有和太子殿下联系?”

    李延庆摇摇头,“在目前这个局势下,我想稍微有头脑的人都会明白,避开太子才是上策,我不至于拿自己的前途冒险,我绝对没有和太子联系过。”

    “好吧!我且信你一回,不过我要警告你,有些事情是禁区,你可以想但绝不能做,如果你真胆敢擅自和太子联系,那就休怪我梁师成翻脸无情了,我要提醒你,别忘了你的把柄可在我手中。”

    说完,梁师成转身扬长而去,望着梁师成的背影远去,李延庆心中忽然涌起一种强烈的情绪,总有一天,他一定会让梁师成后悔说今天这番话。

    但现在,他只能做一件事:忍耐和等待。

第四百八十二章 不甘为棋

    两天后,天子赵佶批准了王黼的提议,成立临时军监所,由御史台、兵部和枢密院三部派核心高官组成,负责监察北伐备战的后勤军资状况。

    但对朝野百官以及京城百姓而言,他们并不关心军监所成立,而是关注粮食、酒、茶、糖、生铁等民生物资的涨价,尤其当十钱批准发行,京城物价顿时全面上涨。

    大米价格由斗米三十文涨到斗米四十文,小麦价格也每斗上涨十文至三十文,粮价是基础,粮价上涨立刻带动了茶、糖、酒等民生物资全面上涨,京城百姓叫苦不迭,一时间民怨沸腾。

    初十上午,李延庆坐车前往虹桥宝妍斋,今天是旬休,大街上热闹异常,各种小摊小贩占满了道路,使街上格外拥挤,占道经营一直是京城难以解决的顽疾,除了御街上有军队巡视外,其他稍微热闹一点的街道都被小摊小贩占领了,官府也赶不胜赶,索性也不管了,使占道经营基本上失控了。

    虹桥一带是占道经营的重灾区,此时还是上午,街上已只剩下一辆牛车的通道,黄昏以后,连牛车也走不了,只能步行。

    虽然朝廷无德,为筹集军费而残酷剥削民众,使京城百姓怨声载道,不过愤恨归愤恨,生活还得继续,百姓们只得更加辛苦,更加起早贪黑来谋取生计。

    李延庆也体会到了物价上涨的结果,比如他从云骑桥雇一辆牛车去虹桥宝妍斋,平时也就三十文钱,但今天他上车后,价格就变成了四十文,上涨了十文钱。

    车夫愁眉苦脸对他道:“官人一直坐我的牛车,其实我也不想涨价,但没办法,家里有两个孩子要养,我这辆车一天能挣一百五十文,除了吃穿房租开销,,每月还能攒下几百余文钱还债,现在什么都涨价了,若我不涨价,莫说还债,恐怕连吃饭都成问题了,昨天房东找到我,我租的一间房子每月涨两百文,已经涨到一贯钱了。”

    李延庆笑道:“没事,我可以接受涨价,要不这样吧!你这辆牛车我包下来,每月十贯钱,你也不用再接别的客人了,你看如何?”

    十贯钱就是七千七百文钱,算下来每天有二百五十文钱的收入,当然要比零星拉客合算得多,零星拉客运气好每天能挣到两百文钱,运气不好只有百文钱,加上现在牛车竞争激烈,做生意很难,车夫大喜过望,“我当然愿意,多谢官人了!”

    “我回来给管家说一声,明天你一早你就准时来吧!”

    之前因为思思不怎么出门,所以偶然出门一趟都是借用宝妍斋的牛车,现在思思学会了化妆,只要她不说话,很难认出她从前的相貌了,加上现在又多了一个扈青儿,用牛车次数就大大增加了,李延庆便考虑自己包一辆牛车家用。

    现在这个车夫姓孙,陈州人,人非常老实可靠,赶牛车的技术也好,李延庆坐了他的十几趟牛车,便决定包下这辆牛车为自己家用。

    不多时,牛车在虹桥宝妍斋前停下,李延庆从牛车里出来,给了车夫一块三钱的银角子,“今天就不用跑了,回去把车好好收拾一下,布垫子都浆洗一下,明天一早去我府上吧!”

    “小人明白,多谢官人!”车夫感谢再三,便赶着牛车回城了。

    李延庆快步走进宝妍斋,在院子里看见了父亲李大器,李大器愣了一下,“延庆,你今天不是要去曹府赴宴吗?”

    “要下午才去,我找爹爹有件事。”

    “到内堂去坐吧!”

    父子二人走进内堂坐下,一名丫鬟给他们上了茶,李大器问道:“你去军监所了吗?”

    “还没有呢!场地还没有批下来,可能要明后天去了。”

    李大器叹了口气,他本来想埋怨儿子几句,好好的御史审案不做,偏要跑去做什么军资监察,察到了问题会得罪人,查不到问题,将来若出事则要承担责任,但事情已定,抱怨也没有用了,李大器只得不提这件事,问道:“今天有什么事吗?”

    “爹爹还记得我以前说过,要把钱尽量换成金银吗?”

    李大器点点头,“我当然知道,从去年开始我就不收会子了,铜钱也尽量不存,我手中以白银为主,黄金也有不少,昨天我得到消息,各大钱铺都停止兑换金银了,但对我们影响不大。”

    白银兑铜钱价格一直比较平稳,官价和黑市价基本上都维持在一两白银兑一千文铜钱左右,一两黄金兑十两白银,但自从王黼提交北伐计划书以及准备推出当十钱的消息后,银价大涨,各大商铺纷纷跑去钱铺挤兑白银,黑市银价已涨到一两白银兑一千两百文钱。

    而钱铺只能保持官价,这就导致只要能兑到白银,转手就能赚到两成的利润,各大钱铺虽然不敢擅改官价,但也不会做冤大头,便迅速暂停了兑换白银。

    李延庆道:“我就是担心父亲受不了利益诱惑,把手中白银在黑市上卖掉,现在只是刚开始,北伐战争一旦爆发,银价和金价还要上涨。”

    李大器笑着摇了摇头,“我怎么可能卖掉呢!这点蝇头小利可诱惑不了你爹爹。”

    “也不能存放在京城,更不能存放在钱铺,一旦朝廷急需白银,会把各大钱铺的白银兑换走,爹爹将来拿到的就只有会子了。”

    李大器见左右无人,便压低声音道:“白银和黄金我装进了大铁箱,埋藏在鄂州的六座庄园内,这件事是我和三名文庄弟子秘密操作,非常可靠。”

    父亲既然这样表态,李延庆就放心了,他刚要起身,李大器却按住了他,“爹爹不是在逼你,但你和思思在一起两年了,却没有能生下一儿半女,当然,她身子较弱,不容易生孩子,这我能理解,也不会怪她,可是我就只有你这一个儿子,我这一脉就你这个单传,你到底什么时候娶妻给我生一个孙子,我都要急死了!”

    李延庆却笑嘻嘻道:“爹爹自己努力点不就行了吗?再生个儿子,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也不用在这里烦恼。”

    “你”

    李大器气得说不出话,半晌,他叹息一声道:“我自己的情况还不清楚吗?我已经不能生了,只能指望你给我养个孙子,然后你要去打仗也好,剿匪也好,我统统不管了。”

    李延庆感受到了父亲语气中的懊恼,他心中的一丝玩笑也荡然无存,低声问道:“爹爹,发生了什么事?”

    李大器叹了口气,“你还记得小时候和你一起玩的李二李三吗?”

    “当然知道,族长家的光宗耀祖,他们怎么了?”

    “我昨天才知道,李二去年初就娶妻了,去年年底他妻子生了一个儿子,今年又怀孕了,估计也是儿子,我记得李二和你一样大,人家都快有两个儿子了,可你连妻子的影子都还没有,你说我怎么能不急?”

    李延庆沉默半晌道:“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缘分,李二是因为进不了太学才早早成婚,婚姻对他而言,就只是为了传宗接代而已,但对我不一样,一门合适的婚姻,对我将来的事业是一个巨大的推动。”

    “可你现在已经是正六品的侍御史,婚姻的作用对周春他们还有点效果,对你已经作用不大了。”

    李延庆摇了摇头,“我这个所谓正六品御史只是梁师成的一枚棋子,他今天可以让我当五品高官,明天就可以把我贬为庶民,这个官职实际上并不属于我,只是我替他捧在手中,说到底,还是因为我身后没有一个强大的势力为支撑,而想获得这个支撑势力,婚姻就是一条途径。”

    良久,李大器终于点了点头,“爹爹明白了,好吧!我不再逼你,你自己决定。”

第四百八十三章 曹府再宴

    李延庆第一次参加曹府鹊会大宴之时还略有点震惊,但随着他渐渐接触功勋世家,他才知道,功勋世家之间的宴会实在很平常,不仅祝寿生子、婚姻嫁娶要请客,就算没有理由,也要找出理由请客,这似乎是他们互相联系感情的一种方式。

    今天下午曹家的请客就是这样,没有什么理由,就是请一些亲朋好友前来聚一聚,和上次曹府请客完全不同,首先来的人比较少,只有几个关系极好的世家,总人数不超过百人,其次规矩也没有那么多,大家都比较轻松自在。

    李延庆是在下午时分抵达曹府,曹府门前同样停满了牛车和马车,不过不像上一次那样堵得水泄不通,道路保持着畅通。

    必要的礼仪当然是需要的,曹评几个儿子正站着府门前欢迎客人,当李延庆刚从牛车里下来,曹性立刻看见了他,连忙跑上前笑道:“祖父交给我的任务,让我专门等你一人,我就怕你不来了。”

    “既然答应了,怎么能不来,不过。。。。。今天客人好像不多啊?”李延庆向两边看了看,很多车辆都已经走了,使曹府门前更显得稀疏。

    “今天是家宴,就请了几个世交家族,其实好多人你也见过。。。。。。”

    曹性刚说到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