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枭士-第2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佶没有接申诉书,冷冷问道:“他说了什么?”

    “他只是解释自己并没有结党,‘范党’的说法完全是污蔑,无中生有。”

    “哼!”

    赵佶不屑地哼了一声,“每个人都会说自己清白无辜,当年元党人又有几个承认自己结党的?”

    “陛下,其实卑职觉得用‘派’比‘党’更恰当一点。”

    “哦?范致虚又是什么派?”

    “微臣觉得他是太子派!”

    响鼓无须重锤,只要点中要害,也同样可以一剑毙命,梁师成只说了‘太子派’三个字,便将范致虚定性了。

    果然,赵佶的脸色立刻阴沉下来,他重重哼了一声,转身便向亭子旁边的暖阁内走去。

    梁师成慌忙跪下磕头,“微臣有罪,打扰陛下兴致了!”

    “你去吧!朕想独自安静一下。”

    “微臣告退!”梁师成起身慢慢退了下去。

    赵佶在阁内沉吟良久,便令一名宦官道:“去朕的御书房,把桌上的一份弹劾书取来,另外再去把王相国也一并找来。”

    宦官飞奔而去,不多时,相国王黼在宦官的引领下匆匆来到了暖阁内,王黼心中又是激动又是紧张,他心里有数,今天能不能彻底踩倒范致虚,就在此一举了,他深深行一礼,“微臣王黼参见陛下!”

    赵佶正在细看王黼的弹劾书,他扬了扬手中的弹劾书问道:“你罗列了很多罪名,但证据呢?具体事实在哪里?你以为凭这份弹劾书,朕就会罢免宰相?”

    王黼早有准备,他取出秦桧的举报书,呈给赵佶道:“陛下,微臣并非无的放矢,微臣弹劾依据来自于这份举报书,请陛下过目!”

    赵佶接过举报书看了看,问道:“这个秦桧是何人?”

    “此人就是军监所主簿,范致虚在军监所的所作所为他都十分了解,他的举报详实可靠,有据可查,微臣认为‘范党’证据确凿,他们借口反对北伐,实际上是为太子反对郓王殿下,名义上为大宋社稷,实际上是为一己私利,这种为利益而生的朋党危害极大,若不铲除,会误导百官,更会误了陛下的北伐大计。”

    王黼的话句句刺中赵佶的心思,赵佶又想起梁师成的话,这并不是为了社稷,而是为夺嫡之争,赵佶心中恼恨之极,但又有点犹豫,他一时沉吟不语。

    王黼又拿出了十三人的名单呈给赵佶,“陛下,这就是范党十三人,他们常常聚会在军监所,闭门商议破坏北伐之策,请陛下下旨将范党捉拿下狱,微臣愿亲自审理此案,给陛下一个明确的交代。”

    王黼的目的已经不是罢相那么简单,他要效仿蔡京查办元佑党,以追查范党为名,彻底将异己者一网打尽,这是一个独揽大权的绝好机会。

    赵佶提起笔却迟疑着没有批准,就在他刚要落笔之时,远处忽然传来一个焦急的声音,“让开,不要拦着我!”

    紧接着传来侍卫的阻拦声,“请殿下留步,现在不能打扰圣上!“

    赵佶放下笔喝问道:“是什么人?”

    “启禀陛下,是康王殿下,他说有重大冤情要紧急禀报陛下,非要闯进来不可!”

    赵佶心中奇怪,便道:“让他进来!”

    康王赵构一阵风似的冲了下来,跪下便磕头道:“请父皇刀下留人!”

    “你。。。。你在说什么?朕不明白你的意思。”

    “父皇不可受奸人蒙骗啊!范相国是正直之人,种师道更是忠心耿耿,他们哪里会结朋党,分明是有人诬陷,父皇,他们都是受天下人敬仰的忠臣,为社稷安稳而反对北伐,父皇若将他们下狱,死于奸臣恶吏之手,会坏父皇的名誉,请父皇三思!”

    赵佶怒不可遏道:“简直是一派胡言,给朕乱棍打出去!”

    几名侍卫冲上前,将赵构强行拖了下去,赵构远远大喊:“父皇刚刚暂停北伐就兴大狱,听信奸言打击忠臣,莫须有之罪何以服天下?”

    赵佶气得浑身发抖,“逆子胡言,给朕掌嘴五十,关禁宫一个月!”

    王黼吓得跪下,低声道:“微臣对陛下忠心耿耿,绝不是诬陷忠良,请陛下明鉴!”

    赵佶虽然被儿子一席话气得半死,但赵构最后一句话倒提醒了他,自己刚刚暂停北伐就将范致虚下狱问罪,这会显得自己心胸狭窄,打击报复臣子,确实对自己名声不利。

    而且秦桧的举报也是一面之词,并没有确凿证据,仅凭一个主簿的举报就把他们认定为结党营私,于情于理都有点说不通,至少没有看见他们所谋的私利在哪里?

    想到这,赵佶对王黼道:“这件事朕再考虑一下,王相国先退下吧!”

    王黼知道天子动摇了,他心中大恨,但又不敢表现得过于明显,过于急切,只得含恨道:“请陛下三思,微臣告退!”

    。。。。。。。。。

    中午时分,皇宫内传出了旨意,以范致虚等十三人聚众结党、行为不当之罪问责,特免去范致虚相国之职,贬为邓州知事;免去郑居中枢密使之职,贬为简州通判,免去种师道大将军之职,责令其退仕回乡;免去李延庆侍御史之职,贬为嘉鱼知县。。。。。。。。

    如果说梁方平叛逃事件只能算一枚大炮仗的话,那相国范致虚十三名官员被贬黜就是一枚猛然爆炸的震天雷了,整个朝野和京城都为之震惊,这是距二十几年前蔡京打击元佑党人后,朝廷第二次打击涉及到朋党的案件。

    据说这次涉及太子和郓王的夺嫡之争,十三名范党成员中,涉及一名相国、包括枢密使在内三名枢密院官员、太常卿和宗正寺卿两名皇族成员、一名大将军、一名大学士和两名龙图阁学士,两名尚书省侍郎和一名侍御史。

    御史台的气氛略微有些压抑,李延庆正在官房内收拾私人物品,他刚刚接到了贬职令,从正六品的侍御史一下子被贬为从八品的小县县令,官阶也降为从八品的承奉郎,着实令人心情郁闷。

    这时,莫俊走过劝他道:“官人看开一点吧!朝廷贬黜是很正常之事,当年王安石变法时,相国被贬为知县、知府比比皆是,人生起伏莫过于此,一旦太子登基,官人一定会重新回京出任要职。”

    李延庆淡淡一笑,“我已经有心理准备,没有下狱办成‘党案’,我觉得已经是天子的一种妥协了。”

    “官人说得对,毕竟天子也要考虑自己的名声,还要考虑太子的影响,如果连同太子一起被废,那就真要下狱了。”

    李延庆笑道:“烦请帮我找张地图,我想看看嘉鱼县在哪里?”

    “在长江边上!”

    刘方拿着一份地图走进来笑道:“我去过那里,属于鄂州,是个很富裕的鱼米之乡,离赤壁不远。”

    李延庆一怔,居然是在鄂州,当真是巧了,宝妍斋的百花庄园大部分都在鄂州啊!

    莫俊在一旁笑道:“我们两人也决定跟随官人去鄂州任职。”

    “你们没必要,只是我被贬黜,并没有影响到你们,我会让邓中丞安排好你们,而且刘书令明年就要升为官员了,跟我去当幕僚损失太大了。”

    刘方眨眨眼笑道:“若官人将来又被重用,我们也会获得更好的前途,所以这个机会我们当然不会放过。”

    李延庆苦笑一声,万一历史改变,太子被废,郓王上位,那他们二人的损失就大了。

    李延庆见二人心意已定,只得点点头答应了。

    李延庆收拾了东西走下楼,只见邓雍和一群御史台的官员都在楼下等着送别自己。

    御史中丞邓雍快步走了进来,李延庆连忙上前行礼,邓雍叹了口气,把新的任职书递给李延庆,“这是嘉鱼知县的任职书,吏部答应你可以在五日后离京赴任,我给王安中解释你要成婚,王安中说其他官员明天就要走,你和种帅的情况特殊一点,他可以在职权范围内宽限几天,最多也只有五天。”

    “感谢中丞的厚爱,李延庆铭记于心。”

    邓雍拍了拍他肩膀,“你不要灰心,我们都知道是什么原因,在地方上如果有什么需要我帮忙,你尽管写信过来,我会尽力相助。”

    李延庆默默点头,邓雍虽然是个不太称职的御史中丞,但待自己却极好。

    李延庆又向其他同僚施一礼,“延庆走了,请各位保重!”

    “保重!”

    众人依依惜别,望着李延庆坐上牛车,牛车缓缓而去,离开了御史台。

    这一天是宣和三年二月初十,李延庆遭遇了人生最大的挫折,罢免侍御史,被贬黜为嘉鱼知县。

第五百四十三章 潘曹决裂

    震惊朝野的范党案在一天之内便传遍了京城,京城各处茶馆、酒楼都在议论纷纷,曹家也不例外,这个消息同样让曹家深感震惊,尤其被贬黜的十三名官员中还涉及到了曹家的女婿,更是让曹家上下异常关注此事。

    曹府中有人担心曹家会被李延庆牵连,也有人暗自偷笑,谁说老三家会得一贤婿?

    曹夫人王氏不知从哪里听到了这个消息,一进门便对丈夫嚷开了,“你听说没有,延庆被罢官了。”

    夫人发话,曹选不敢怠慢,连忙道:“不是罢官,只是降为知县。”

    “那和罢官有什么区别,堂堂的侍御史降为小知县,传出去会让别人笑话咱们。”

    “那也没有办法,况且连宰相、枢密使都被贬为知州、通判,我觉得延庆降为知县也不算什么。”

    “谁说没有办法!”

    王夫人狠狠瞪了一眼丈夫,把他拉到一边低声道:“反正还没有成婚,你去问问阿公,商量一下,这门婚事能不能取消?”

    曹选大骇,“夫人,这怎么行,聘礼都下了,再过几天就要迎亲了,怎么能在这时悔婚。”

    “没用的东西,我就知道你会这样说,所以我让你去问问阿公,说不定他也有这个想法呢?”

    “我不去!”曹选赌气道。

    王夫人杏眼一瞪,“你到底去不去?”

    曹选惧内,只得低下头无精打采地向前院走去。

    就在这时,墙角传来一声猫叫,只见一个红色的小身影飞奔而去。

    曹娇娇一口气奔到阿姊房内,大喊道:“大书娘,你在哪里?”

    “你这死丫头,这么大声做什么?”

    曹蕴正在书房里整理打包她的藏书,在过几天她就要出嫁到李家了,这些近万册书籍和画卷她都要带走的,这两天忙得她头昏脑胀。

    曹娇娇一阵风似地冲进来,急声道:“大书娘,娘要毁婚了!”

    ‘哗啦!’曹蕴手中书落了一地,她也被吓住了,“你。。。。你说什么?”

    “我刚才在找猫,正好听见娘在逼爹爹悔婚,好像李大哥出什么事了。”

    曹蕴急了,转身便向母亲的房间快步奔去,此时王夫人正坐在起居房喝茶,曹蕴闯了进来,怒道:“母亲,女儿有话要说!”

    “你有话就好好说,干嘛这么凶的口气,这是对母亲的态度吗?”王夫人十分不满地将茶杯重重往桌上一顿。

    曹蕴忍住气道:“女儿听说母亲要悔婚?”

    “你这耳朵倒生得长,不错,我是有悔婚的想法,因为我听到传闻,李延庆牵连进一桩朝廷大案中,被贬为小知县,所以我觉得这门婚事就不太合适了。”

    “母亲!”

    曹蕴忍不住地愤恨道:“聘礼已经下来,婚期也定下来,母亲却要悔婚,有没有考虑过女儿的感受?”

    王夫人也怒了,“我就是替你考虑才悔婚,当初如果你嫁给表哥,我什么意见都没有,他现在已经是七品的虞侯武官了,却白白便宜了潘家,你知道我又是什么感受?”

    “王俊那种卑鄙小人,我一头撞死也不会嫁给他。”

    “你”

    王夫人大怒,上前便给女儿一记耳光,“你再敢提一个死字,看我怎么收拾你,回你房间去,不准你出来!”

    曹蕴第一次被母亲责打,她泪水顿时涌了出来,哽咽着道:“如果母亲悔婚,那我就出家当尼姑,我说到做到,不信母亲就等着瞧!”

    曹蕴说完,转身便飞奔而去,王夫人心中也有点懊恼,她还是第一次责打女儿,但她也气急了,女儿怎么能说出一头撞死的浑话,她心中也十分焦虑,就不知丈夫能不能说服阿公取消这门婚事?

    。。。。。。。。。

    就在王夫人悔婚的同时,在曹府前院的贵客堂内,潘旭也在劝说曹评取消这门婚事。

    潘旭之所以劝说曹评取消婚事,是因为他的长子潘纶成为知枢密事的候选人,而潘纶的妻子正是曹评的侄女,王黼和长子谈话时特地点明了这一点,这让潘旭很紧张,他生怕曹家和李延庆的联姻会影响到儿子的前程。

    “贤弟,你我就是过来人,当初元佑党人案多少官员被牵连,到今天也没有能恢复名誉,这次范党案一旦扩大,曹家肯定会被牵连,我很担心贤弟也会象种师道一样晚节不保,爵位、官职都丢了,我劝贤弟还是当断则断,甩掉这门婚事,保全曹家。。。。。。。”

    曹评越听脸色越阴沉,他怎么可能不懂潘旭的真正目的,潘旭哪里是替曹家考虑,分明是怕曹家牵连到潘家。

    曹家是有点风险,如果潘旭真是替曹家考虑,他倒也能理解,可风险离潘家还有十万八千里,潘旭就劝自己断了这门婚事,丝毫不管曹家的名誉,这岂不是太自私了一点。

    曹评忍住怒火道:“李家聘礼已经送来了,婚期也定好,却忽然悔婚,岂不让京城人笑话,再说蕴娘的终身大事怎么办?谁还敢娶她?”

    “这倒是多虑了,现在很多夫妻不和都可以分手再娶再嫁,何况还没有成婚,这也是很正常之事,若贤弟真的担心蕴娘终身大事,那可以和潘家联姻,我孙子潘武也很喜欢蕴娘,正好也是天作之合,贤弟觉得呢?”

    曹评淡淡一笑道:“我只是觉得有点奇怪,潘兄在大朝上也是反对北伐,怎么现在范致虚因反对北伐而被罢相,潘兄怎么又改变立场了?”

    “我没有改变立场,就算蔡相国也没有改变立场吧!而且这件事好像和北伐无关,是朋党之案,贤弟切不可将两者混为一谈。”

    “潘兄何必自欺欺人,天子诏书压根就没有‘范党’二字,是有人在刻意宣扬这是党案,你我心里都清楚,范致虚等十三人被贬,根本原因就是他们反对北伐,和朋党无关,我曹评只恨自己没有成为其中一员,若我当初再努力一点,成为联名书的发起者,我也是荣耀的十三人之一了,不过幸亏我有个孙女婿替我争光,这是我曹评的运气。”

    “你”

    潘旭气得站起身,有些恼羞成怒道:“如果贤弟真的成为范党十三人之一,我第一个就和你绝交!”

    曹评也忍无可忍,他高声喊道:“上汤!”

    “好!好!既然贤弟一定要接受李延庆为婿,那就别管我要明确立场了,很抱歉,婚柬就不要给潘家了,给了我也不会来。”

    “我不稀罕,请吧!恕我不送了。”

    潘旭怒气冲冲走了出去,正好遇到了曹选,他狠狠瞪了曹选一眼,转身快步去了。

    曹选稍微来晚了一步,只听见父亲和潘伯父激烈的争吵,但具体为什么事情他却不清楚。

    这时,曹评也满脸怒色出现在门口,他见儿子要去送潘旭,便喝道:“你不用去送他!”

    曹选吓了一跳,这是父亲和潘伯父翻脸了吗?他连忙走进房间,小声问道:“父亲,发生了什么事?”

    曹评余怒未消,恨恨道:“他居然来劝我取消延庆和蕴儿的婚事,他就忘记自己侄儿潘岳是谁救出来的,忘恩负义的混蛋!”

    曹选顿时吓得心中怦怦乱跳,幸亏自己没有开口,否则要被父亲骂惨了。

    曹评又怒道:“更让我无法接受的是,他口口声声讨伐范党,大是大非都搞不清楚了,居然**臣站在一条线上,我曹评没有这样的朋友,以后也不准你们和潘家往来!”

    “父亲这是要和潘伯父,不!和潘旭绝交了吗?”

    “差不多吧!道不同不与谋,如果他公开支持王黼,那潘曹两家绝交就是必然了。”

    说到这,曹评又看了儿子一眼,“你有什么事?”

    “孩儿也是为延庆之事而来,孩儿很担心他。”

    曹评脸色变得柔和一点,对儿子道:“你担心他是很正常的,我也很担心,但我们的目光要看得更远一点,凡事有弊必有利,延庆今天虽然被贬,但很可能以后这就是他崛起的本钱。”

    “父亲,会吗?”

    曹评点点头,“只要太子不倒,就一定会!”

    曹选终于找到了回去向妻子交代的理由,只要祖父坚决支持这门婚事,那妻子也没有办法,只能接受。

    这时,曹评又想起一事,对儿子道:“明天是不是宝妍斋新店开业?”

    “正是!在我们良工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