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枭士-第3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延庆点了点头,“要不我们现在就去,在哪里喝完午茶回来,你回来后好好休息。”

    曹蕴心中欢喜,连忙让泰叔安排一辆牛车。

    他们的新府宅离曹家也不是很远,相距约两里,不多时,夫妻二人便来到了曹府,听说孙女婿回来了,曹评连忙让管家带李延庆来自己书房,曹蕴则被母亲接去了自己家中。

    李延庆跪下给曹评行了大礼,曹评连忙扶他起来,笑眯眯道:“一年半没见,就这一次行大礼,以后就不用了,连你岳父见我也不用每次都行大礼,自己家人,随意一点更好。”

    “多谢祖父关照!”

    李延庆坐下,有侍女进来上茶,李延庆笑道:“祖父红光满面,声音洪亮,看来身体不错!”

    “我很注意保养,不过还是比不上老种啊!人家居然又要率军出征了。”

    “这次北伐,居然让种帅出征,连我也被征召入京,这里面有什么玄机吗?”

    “这次是太子的推荐,上月初的北伐惨败,使太子拨云见日,又重新参政了,这次官家让他出任北伐三军大元帅,他自然要推荐自己的人,种师道就出山了,你也是,这次太子推荐了五名重要官员为种师道之副,你就是其中之一。”

    “不知是哪五人?”

    “基本上是上次剿灭梁山军的原班人马,只是多了一个李纲,他官复原职,出任军资监察,也就是从前你们军监所做得事情,军监所没有了,但事情还得做,一般由监察御史担任军监御史,另外,还多了一个种师中,和宗泽一起出任左右副都统,你将出任东路军右军统制,仅次于副都统,延庆,责任重大啊!”

    李延庆连忙道:“已经定下来了吗?”

    曹评点点头,“这是种师道提交给天子的东路军将领名单,虽然他人还没有到京城,但名单已经先一步送到,高深昨天来拜访我,给我说了此事。”

    “高深又怎么知道?”

    “高深再次出任知枢密院事,接任原来郑居中的官职,枢密院使还是童贯,副使是谭稹,这两人简直势同水火,连进枢密院的门都不一样,一个走东门,一个走西门,从不见面,有什么事情就是找高深。”

    李延庆沉吟一下问道:“其实孙婿还想知道,既然封我为雄州刺史,那我的官阶有没有变化?”

    这才是李延庆关心的事情,他知道很多京城很多权贵子弟都挂着刺史的头衔,但没有官阶,只是一个虚衔,现在他虽然任雄州刺史,可官阶却没有消息,会不会还是从八品的承奉郎?

第五百八十章 官复原职

    曹评微微一笑,“虽然还没有确切消息,但你一点都不要担心,从八品的承奉郎再怎么破格也做不了从五品刺史,既然叫权雄州刺史,那我估计你应该是官复原职,还是正六品的朝奉郎,因为种师道和李纲都是官复原职,你应该也不例外。”

    “我是昨天下午在报纸上看到的。”

    “那就对了,报纸当然不会详细登载,你今天下午去吏部就知道了。”

    李延庆沉吟一下,“可是梁师成昨天找到我父亲,他让我去吏部之前先去找他,祖父觉得我该怎么办?”

    曹评叹了口气,“梁师成还是权势滔天,我们得罪不起,但也绝不能和他推心置腹,一旦太子登基,就是他灭亡之时,你绝不能被他连累,我就送你四个字,虚与委蛇。”

    李延庆默默点头,姜还是老的辣,曹评看得深透。

    曹评又笑着缓缓道:“这次北伐你任东路军的右军统制,其实是独立成军,按照惯例,手下很多将领都需要你自己任命,正好有这个机会,我想让两个比较优秀的曹家子弟跟随你出征,一是磨练他们,二也是给他们出征立功的机会。”

    。。。。。。。。

    李延庆见了曹评,又去拜见丈人丈母,丈人曹选不在,小姨子曹娇娇也正好去高家玩了,李延庆见丈母娘和妻子有说不完的话,丈母娘还要请名医给女儿安胎,李延庆下午要去吏部报到,便先告辞走了。

    李延庆随即来到了梁师成的太傅府,只等了片刻,大院便跑出来笑道:“正好太傅也在,请李官人去书房相见,请随我来!”

    李延庆在经历范党案后,已经看透了梁师成,在关键时刻他绝不会保自己,锦上添花他愿意做,但雪中送炭却不要指望,而且梁师成在朝廷和地方上的棋子颇多,自己不过是他的其中一颗罢了。

    走进书房,李延庆躬身行一礼,“卑职参见太傅!”

    梁师成放下书,笑眯眯道:“延庆终于回来了,快请坐!”

    李延庆在一旁软凳上坐下,梁师成打量他一下,又笑道:“比从前瘦了不少,也黑了很多,在嘉鱼县很辛苦吧!居然还剿匪,我都知道,审官院那边有你在嘉鱼县的详细记录。”

    李延庆点了点头,“这次回京,也多亏太傅的关照!”

    “是啊!官家说你是范党,回来影响太大,我就劝官家,做个姿态也不错,加上你在嘉鱼县表现很好,为官清廉,深得民心,所以官家就决定把你调回来,官复原职!”

    李延庆一怔,“官复原职,是指我要重回御史台吗?”

    “不!不!不!暂时不回御史台,只是恢复正六品的官阶,当然了,如果你想回御史台,等战争结束后,我可以安排你出任御史中丞,再升一级,前提是你要在前敌立功才行。”

    李延庆当然知道做御史中丞其实也是梁师成的狗,如果战争结束,自己还是得想办法外任,远离梁师成的控制。

    心中这样想,但表面上他得表示感谢,就像曹评的建议,虚与委蛇,李延庆连忙起身行礼,“多谢太傅厚爱,李延庆铭记于心。”

    梁师成点点头,他很满意李延庆的态度,但他心里明白,让李延庆回来是太子争取的,其实和他无关,自己还得施点小恩小惠笼络李延庆才行。

    他又笑眯眯道:“有什么困难需要我帮忙吗?”

    李延庆刚要婉拒,却忽然想起一事,便笑道:“其实卑职最关心嘉鱼县,能否提升县丞杨菊为新县令,原来的县尉周平升为县丞?卑职实在不希望外派县令去上任,改变我定下的规矩。”

    对梁师成而言这只是小事一桩,他便欣然答应了,“我知道了,这件事包在我身上。”

    梁师成沉吟一下又问道:“这次北伐,你觉得前景如何?”

    “坦率地说,卑职觉得前景并不乐观,只能说尽量向好的方向去努力,维护大宋的尊严。”

    “你说得很对,上一次败得太惨,朝廷尊严失尽,官家也是希望这次北伐能夺回燕京当然最好,如果实在夺不回来,也要尽力挽回上一次失去的尊严。”

    “关键是童贯不能干涉军事。”

    “放心吧!这一次童贯不节制东路军,种师道出任宣抚都统制,直接向太子殿下汇报,有太子替你们撑腰,尽管放手去做。”

    李延庆忽然有一种直觉,梁师成似乎也想通过自己和太子修复关系,否则,太子极力推荐自己,他从前都是暴跳如雷,认为自己绕过他和太子私下联系,而这一次,他却没有丝毫的不满。

    。。。。。。。。

    离开梁师成府,李延庆见时辰还没有到中午休息之时,他便来到了大内,找到了吏部。

    吏部侍郎梁中书亲自接待他,梁中书是蔡京女婿,当初在大名府和李延庆打过交道,虽然他人品较差,但当初若不是李延庆及时救下大名府,他早就死在梁山军的手中,从这一点上说,他欠了李延庆一个人情。

    不过梁中书并不认为自己欠了李延庆的人情,他只知道是岳父蔡京保住了他,他才能进京出任这么权重的职务。

    当然,梁中书还是对李延庆颇有好感,他满脸笑容请李延庆坐下,“这次从外地调来的官员,你是第二个抵达,昨天是宗泽,其他都还在路上。”

    “从太原过来的三万河东军到了吗?”

    “听说是种师中率领他们过来,现在还没到,不过也快了。”

    李延庆从随身的包中取出官印和调任书交给梁中书,“这是给吏部吧!”

    “呵呵!官印也带回来,其实官印留在嘉鱼县也无妨,只要你人来就行,这几份任命书你先看一看,没问题就签字画押,然后我再和你谈一谈新的官职。”

    李延庆接过自己的任命书,果然是恢复了自己正六品的官阶。

    “本来你在嘉鱼县剿匪有功,按照惯例,你官复原职时应该再升一阶,但你也知道,正六品升从五品是道大坎,除非是年限资历熬够了,或者是立大功,否则真的很难,你还很年轻,进士及第也不过才四年,迈过这一坎也就更难,希望这次北伐你能立下大功,我会很乐意提交升你为五品的申请。”

    “北伐结束后,按照惯例我会进京为官吗?”李延庆又问道。

    梁中书摇了摇头,“按照惯例恰恰不会,你之前是县令,现在参加北伐只是一种临时差遣官,可以认为这是你县令任期的一部分,按照惯例,县令升通判,然后再任一届知州,有了完整的州县履历,大概十年左右,你就能回京出任六部或者其他省台要职了,当然,前提是你要在地方表现很好,年年考评上上,若德行不佳,或政绩不著,回朝廷还是没有希望。”

    李延庆心中大概有了方向,便很痛快地在任命书上签字画了押,又留下了联系地址,梁中书笑道:“你现在可以回去等候兵部的通知了。”

    李延庆现在出任的雄州刺史只是虚官,没有官衙,没有随从,也自然没有什么政务,任命完就可以回家休息了。

    他真正的差遣职务是东路军右军统制,这需要兵部来任命。

    。。。。。。。。

    从大内皇宫出来,正好是正午时分,天气格外炎热,毒辣的太阳喷出热浪席卷大地,空气变成了半透明状,在空中缓慢流动,就俨如蒸笼一样令人窒息。

    由于天气太热,大街上也空空荡荡,人影都很难看到一个,只有几辆牛车在有气无力地走着,车夫眼巴巴地招揽着屈指可数的客人。

    “官人,坐车吧!这么热的天当心把油都晒出来。”一辆牛车停在李延庆面前。

    这辆牛车来得正好,李延庆连忙坐上了车,牛车里已经有了两位客人,是一对中年夫妻,两人冷漠地看了李延庆一眼,同时将目光转到车外,李延庆就坐在第一排,这里就像蒸笼的上格,似乎不那么令人煎熬。

    “官人要去哪里?”车夫问道。

    李延庆还没有想好自己要去哪里,便笑道:“先随便走吧!我想到了告诉你。”

    “那我先去御街了,车上两位客人要去御街。”

    “随便!”

    牛车缓缓起动,一摇三晃地向御街驶去。

    李延庆已经很久没有来京城了,不过京城的一切都没有变,还是从前的旧光景,刚开始李延庆还有点怀旧的兴致,但很快他就腻味了。

    牛车在御街上缓缓而行,这时,李延庆忽然看见一座修得花团锦簇的两层楼店铺,异常华丽,一块大牌子挂在店铺上,‘玉锦楼胭脂铺。’

    “停车!我就在这里下。”李延庆叫住了牛车。

第五百八十一章 茶馆偶遇

    李延庆并没有把父亲说的两家竞争对手之事放在心上,他觉得宝妍斋只要不断创新、恪守品质,厚积薄发,就一定会立于不败之地,今天他亲眼看见了王家开设的玉锦楼胭脂铺,他忽然意识到了另两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权力和资本。

    玉锦楼胭脂铺的店址原来应该是姚三团子糕点铺,是京城著名的糕点铺,现在变成了玉锦楼胭脂铺,这显然是强权横行的结果,店铺没有变,但门头是重建的,建造得金碧辉煌,上面用锦缎扎成了各种花朵,看起来花团锦簇,格外夺人眼球,而且它居然是两层楼的铺子,这又比宝妍斋显得更加富丽堂皇。

    店铺里挤满了买胭脂的妇人,不过看起来大多是市井百姓,吵吵嚷嚷,就俨如菜市场一样,华丽傲慢的贵妇人一个都没有看见。

    两名美貌的女店员在门口迎客,旁边也修了两座很小的帐铺,一座卖香脂,一座方便男人买胭脂,完全仿照宝妍斋,自身没有一点创意。

    李延庆走到男客帐铺前,里面是两名打扮得很妖艳的年轻女子,娇声娇气向李延庆招手道:“官人给娘子买只宝盒吧!”

    宝妍斋的胭脂宝盒分为蓝宝盒和红宝盒两种,它们也东施效颦,分为金宝盒和银宝盒两种,金宝盒稍贵,二十贯钱一只,银宝盒只要十贯钱,里面琳琅满目,从胭脂到香水,从眉笔、眉墨到粉饼,还有唇脂、香袋,应有尽有。

    “宝妍斋一只红宝盒要五十贯钱,你们金宝盒居然只要二十贯,里面的东西能比吗?”

    其中一名女店员撇撇嘴,“宝妍斋一只红宝盒要赚你多少钱,我们的东西一点不比它差,只是暂时不赚钱,官人想当冤大头,尽管去宝妍斋。”

    “好吧!给我拿一只金宝盒。”

    女店员立刻满脸堆笑,取了一只布袋给李延庆装上金宝盒,“官人给你!”

    李延庆递给她们一张二十贯的会子,拎着袋子便向隔壁的朱骷髅茶馆走去,两名女店员在身后嗲声喊道:“欢迎官人再度光临!”

    李延庆走进了朱骷髅茶馆,顿时感到一片清凉,大堂上四角放着装满冰块的大水缸,使店里的温度比外面降低了很多,每个客人身后都会有一个小丫鬟打着扇子,凉风习习,当然,羊毛出在羊身上,茶馆的最低消费也由五两银子涨到了六两银子。

    李延庆刚走进大堂,忽然有人大喊,“延庆!”

    这个声音十分熟悉,李延庆立刻看到了,屋角坐着一个大胖子,正是数年未见的郑荣泰,郑荣泰激动得跳起来,上前紧紧搂住李延庆,差点勒得他喘不过起来。

    李延庆用力推开他,“这么热的天,你小子就不要这么亲热了!”

    几年未见,郑荣泰黑了很多,身体也壮实了,虽然体型还是那么庞大,但原来是肥胖,现在变成胖壮,身体也比从前灵活多了,刚才居然能跳起来。

    李延庆给他肩头一拳笑道:“我劝你出海没错吧!”

    郑荣泰嘿嘿一笑,“出海能睡各种各样的女人,确实不错!”

    “你小子有点出息好不好!”

    “天性嘛!有什么关系。”

    郑荣泰一边说着,将李延庆拉到自己桌前,给他介绍一起喝茶的同伴,一个二十余岁的黄脸膛男子,“这位是孙大牙,以前在太学你应该见过。”

    李延庆顿时想起来了,好像是蔡京的干孙子,一位手眼通天的消息灵通人物,原来也是太学生,李延庆连忙抱拳笑道:“原来是孙兄,好几年不见了。”

    以现在李延庆的名气,孙大牙可不敢怠慢,而且他本人也很活络,很会为人处世,他连忙起身回礼笑道:“延庆兄弟一直是我崇拜的英雄,今日见面,小弟倍感荣耀。”

    “英雄谈不上,咱们都是同窗好友嘛!”

    “对!对!对!都是太学出来的同窗,快快请坐!”

    李延庆坐了下来,郑荣泰笑问道:“听说你去鄂州当了县令,几时回京的?”

    “昨天才回来!小胖,你呢,什么时候回来的?”

    李延庆随口一声‘小胖’,叫得郑荣泰倍感亲切,他眯着绿豆小眼睛说:“我今年就没出海,哎!又胖了不少,要是去年你见我,才是另一副样子,又高又壮,不过我现在听你的话,每天在水里游一个时辰,又开始瘦下去了。”

    这时,李延庆感到身后一阵凉风吹来,顿时神清气爽,他一回头,原来是个十来岁的小丫鬟在给他打扇子。

    孙大牙笑道:“大堂里反而比雅室更凉快,雅室里有点气闷。”

    郑荣泰眼睛很毒,一眼看见了李延庆手中的玉锦楼宝盒,他惊讶道:“你怎么拿着玉锦楼的宝盒?”

    “我昨天才回来,听父亲说又多了玉锦楼和玉颜堂两家竞争对手,所以买一只看看。”

    “有什么好看的,我娘根本就瞧不上,她说这是市井女人用的低档货,她只认宝妍斋。”

    孙大牙也笑道:“玉锦楼和玉颜堂确实很失策,居然想用低价来挤垮宝妍斋,却给自己落下一个低档货的名声,真正的大户人家,达官贵人,谁会在意那点钱,所以你看隔壁的玉锦堂,造得金碧辉煌,结果里面全是市井女人。”

    李延庆微微一笑,“走平民路线也不错,薄利多销嘛!”

    他打开宝盒,取出里面的香脂抹了一下,虽然也很光滑,但还是缺乏一种温润细腻的手感,把宝妍斋的工艺偷走了,却没有学到精髓,宝妍斋的香脂是用牛脂为原料,所以成本很高,而这个应该是用猪油脂,和李记胭脂一样的原料。

    李延庆又取出一瓶香水,光瓷瓶档次就低了,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