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枭士-第3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天就是八月初一,要不要我们象征性地向易州出兵,以免太尉被朝中有心人弹劾?”

    辛兴宗说的有心人是指高俅和谭稹,这是朝中公开的秘密,谁都知道这两人和童贯已成死敌,童贯哼了一声,“用不着做这种没意义的事情,明天不准出兵,我自会向天子解释。”

    两人骑马进了军营,沿着马道缓缓而行,辛兴宗又小心翼翼道:“卑职得到消息,种师道的大军已经开始北上。。。。。。”

    他还没有说完,便发现童贯的脸色变得异常难看,吓得他不敢吭声了,童贯怎么可能不知道种师道已经完成了整军,整军成功的前提就是自己的心腹裘兆和被种师道所杀。

    这让童贯对种师道恨之入骨,没有人敢在童贯面前提这件事,辛兴宗不知深浅地乱说话,触动了童贯的逆鳞,差点便让童贯勃然大怒。

    好在童贯还需要用到辛兴宗,他便克制住了内心的怒火,冷冷问道:“我想知道高世宣的情况。”

    为了扰乱种师道的北伐,童贯千方百计给种师道下绊子,裘兆和被杀,让种师道无法整合京东路厢军的图谋便宣告失败了,童贯便寄希望于另一步奇招,那就是种师道的前军大将高世宣。

    高世宣原本是种家军的五虎将之一,姚平仲、王渊、高世宣、曲克、杨可世,但在西夏战役后,种师道因功高震主,被召入京中架空赋闲,姚平仲和高世宣便转而投靠了童贯。

    前些天种师道因整合京东路厢军不成功,便令右军李延庆和前军高世宣率军先行,童贯便令人秘密给高世宣送了信,让他转道前往雄州,这一次童贯无疑成功了,高世宣果然率军转道去了雄州,从而破坏了种师道的作战计划,使霸州的李延庆变成了一支孤军。

    “启禀太尉,高世宣目前驻军在雄州容县,他今天上午还派人来送信。”

    “信在哪里?”

    “太尉,是口信,就是他已进驻容县。”

    “那送信人还在吗?”童贯又问道。

    “应该还没有走。”

    “让他来大帐见我!”

    童贯翻身下马,大步走进中军大帐坐下,不多时,一名士兵被领进了大帐。

    “小卒拜见太尉!”士兵跪下磕头道。

    “我来问你,容县可有军粮?”

    “有不少军粮,解决了我们的缺粮危机。”

    童贯喝了口茶问道:“听说你们抢了乐寿县,是真的吗?”

    “回禀太尉,我们在河间府乐寿县时只剩一天干粮,县城官仓内明明有粮食,县令却不肯拿出,说要转运使的同意,高将军一怒之下便抢了官仓,当时情况有点混乱,附近的一些店铺也一同被抢了。”

    童贯冷冷哼了一声,“你们也太大胆了,官仓中的粮食是朝廷税赋,你们也居然敢抢,还居然敢抢民宅,是种师道让你们这样干的吗?”

    士兵吓得浑身发抖,半晌颤声道:“小人。。。。只是兵卒,上面的事情不知道。”

    “哼!谅你也不知道,你回去告诉高世宣,假如朝廷派人来查,就说纵兵抢粮是种师道允许的,明白我的意思吗?”

    “小人明白。”

    “另外,就让高世宣驻扎在容县,没有我的命令,不准轻举妄动。”

    “小人记住了。”

    童贯吩咐左右赏送信兵五两银子,把送信士兵打发走了,这时,童贯又令人把辛兴宗找来,对他道:“你可率大军驻扎边境线,随时准备出击,我军令至,你可立刻杀向易县。”

    “卑职遵令!”

    童贯之所以按兵不动,他主要想看一看李延庆怎么迎战郭药师的常胜军,最好能鹤蚌相争,让他这个渔翁得利。

    。。。。。。。。。

    夜色中,八百骑兵在杨再兴的率领下一路向北疾奔,呼呼的夜风从耳边刮过,在黑咕隆咚的夜色中,马蹄声如雷,卷起滚滚尘土,两更时分,骑兵抵达了永清县南约三里处,杨再兴一摆手止住了骑兵前行,他远远眺望永清县城,只见白天点燃的烽燧并没有熄灭,依旧在熊熊燃烧。

    杨再兴不由冷哼一声,“作茧自缚!”

    他们在沿途经过了一处烽燧,那座烽燧也是白天点燃了狼烟,到现在烽火未灭,这便导致假消息掩盖了真情报,他们一路杀来,途中的烽燧竟无法通知永清县。

    “燕青何在?”杨再兴肃然喝令道。

    燕青愣了一下,他竟然没有反应过来,半响,他忽然明白过来,这是在叫自己,他连忙催马上前抱拳道:“卑职在!”

    “我给你两枚震天雷,半个时辰内给我炸开城门,不得有误!”

    “卑职遵令!”

    燕青心中暗骂一声,他一向自由自在惯了,还有点不太习惯这种居高临下的语气。

    “第一队跟我来!”

    燕青翻身下马,带着三十名斥候向县城奔去,杨再兴一指前方树林,“其余军队跟我去树林中等候!”

    他们放慢马速向不远处的树林而去,这片树林颇大,一直延伸到城南两里外,杨再兴勒住了战马,望着正在小心翼翼向城池靠拢的燕青一行。

    永清县是一座小城,没有护城河,城池也比较老旧,或许因为是百年来一直对大宋处于战略优势,导致了契丹人并不太注重防御建设,永清县的城墙至少有百年以上历史,也从未修葺过,百年的风雨侵蚀,使得用泥土夯成的城墙早已破败不堪。

    城中的守军也不多,只有五百人,都是契丹士兵,郭药师当然不会让契丹人参与自己降宋大计,所以便打发他们来守永清县,算是剔除了他军队中的这颗毒瘤。

    此时两更时分刚过,正是城内的百姓和士兵睡得正沉之时,城头有零零星星的士兵在巡逻,偏偏人数最多的地方就是南城门上方,足有三队士兵,三十余人在巡哨。

    “将军,要不我们去西面试试看?”

    一名士兵小声对燕青小声建议道:“那边似乎没什么士兵巡逻。”

    “不去!”

    燕青想到杨再兴一本正经的表情,他心中也赌了气,“老子就炸它的南面,就不信干不掉它!”

    不过杨再兴给他们半个时辰,这个时间还算比较宽裕,燕青带着几名士兵一路疾奔,不多时便摸到城墙五十步外,城墙上插有火把,探头便可以看到城下的情形。

    一名士兵正要向前奔跑,却被燕青一把拉住,“当心!”

    几名士兵这才发现,前面竟然是一条丈许宽的壕沟,壕沟下插满了削尖的木桩,一旦掉下去必死无疑,几名士兵吓得脸都白了。

    “跟我来!”

    燕青带着几名士兵向东猫腰疾奔,片刻便来到了城门正前方,这里是官道的一部分,有一座两丈宽的桥,可以直接跨过壕沟。

    “你去告诉杨统领,让他注意这条壕沟。”

    燕青吩咐一名士兵,士兵飞奔而去,燕青率领其他两人这才过了壕沟,匍匐在地上,慢慢向前爬去。

    过了好一会儿,燕青和三名都贴着城门坐下,城门略略比城墙稍微深一点,这样,头顶上就有一条两尺宽的檐子遮挡,城头上的士兵反而看不到他们了,燕青取出一只皮绳马扎,这种马扎由四根木棍组成,平时可以收成一束,需要时张开,便变成了一张高脚凳子,他们将马扎顶住了城门,小心翼翼将四十斤重的震天雷放在马扎上。

    虽然杨再兴给了他两颗震天雷,但燕青知道这玩意的威力,一颗就足以破城,带两颗太沉重,会影响他们的行动。

    燕青回头看了一眼远处的树林,估计自己派回去士兵已经通知了杨再兴,他便向三人点点头,他们撑开一块布遮挡在上方,这样即使点燃了火折子,上面也看不见火光。

    燕青呼地一口吹燃了火折子,点燃了火绳,火绳嗤嗤燃烧,“快跑!”燕青低喊一声,三人转身便狂奔而逃,这时,城头上的守军忽然看到了他们,一起大喊着向他们放箭,燕青三人身穿铁甲,后背一面盾牌,箭矢射在盾牌上,跑出七十余步时,一名手下忽然闷叫一声,一头栽倒,他被一支箭射中了小腿。

    燕青和另外一名士兵急忙扶起他继续奔跑,大约跑出一百二十步,燕青大喊一声,“卧倒!”

    四人一起扑在地上,捂住耳朵,紧紧抱着头,这时,城门处传来了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炸,整个大地都在颤抖,尘土飞扬,黑色浓烟直冲天空,躲在树林中的战马也惊得稀溜溜乱叫,片刻,烟尘散去,只见城墙坍塌了一段,城门只剩下半扇挂在城边,露出一个黑黝黝的大洞。

    杨再兴兴奋万分,一声厉喝:“跟我杀进城去!”

    杨再兴一马当先,八百骑兵呐喊着冲出了树林,沿着官道向城门席卷杀去。

第五百九十一章 药师归宋

    天渐渐亮了,北岸终于出现了一支在李延庆意料之中的军队,郭药师率领的六千常胜军,五千步兵和一千契丹骑兵。

    此时,郭药师刚刚得到了永清县已被宋军袭破的消息,而那支袭破永清县的宋军骑兵在屠尽永清县守军后,又继续北上,向自己老巢范阳杀去,不仅看破了自己的计策,还以彼之道还其之身,虽然范阳县还有三千守军,但这种失策着实令郭药师恼怒万分。

    此时郭药师处于一种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强攻霸州城,对方可是有一万守军,他虽然携带少量攻城梯,但攻城将付出的代价显然让他踌躇难定,可如果就此退回范阳,恐怕萧干就要来剥夺他的军队了。

    这时,萧余庆骑马飞奔而至,冷冷对郭药师道:“郭将军,你不是说要夺取霸州城,断敌军粮道吗?现在怎么又裹足不前?”

    郭药师干笑一声,“萧监军何必性急,我得到确切情报,霸州城内并没有多少宋军,中午之前我一定会夺下霸州城,请萧监军稍安勿躁!”

    萧余庆继续威逼道:“如果中午之前夺不下霸州城又怎么说?”

    “如果夺不下,我就把军队虎符交给监军!”

    “军无戏言,我们一言为定!”

    郭药师冷哼了一声,算是对他的回应,萧余庆调转马头向北奔去,作为监军,他并不相信汉儿军,为了防止郭药师向自己发难,转而投降宋朝,他特地带了一千精锐契丹骑兵用以监视郭药师,他已接到太后的密令,一旦郭药师有投宋的迹象,他必须毫不犹豫地击杀郭药师以及常胜军。

    这时,赵鹤寿低声道:“大帅,我们该怎么办?”

    郭药师冷笑一声说:“你没发现吗?河面上有两座浮桥,我们过河便拆桥,看萧余庆怎么过河?”

    “那我们要攻打霸州城吗?”

    郭药师摇了摇头,“攻霸州城不现实,我们全军覆灭了也未必能攻下,过了河我们直接去保州,向童贯投降!”

    说到这,郭药师回头看了一眼远处的一千契丹骑兵,又小声道:“不过我们装模作样攻一攻城,你率四千人佯作攻城,我在北岸给你擂鼓助威!”

    “卑职遵令!”

    赵鹤寿快去跑去点兵了,一刻钟后,白沟北岸忽然鼓声大作,郭药师亲自击鼓助威。

    ‘咚!咚!咚!’

    在激烈的战鼓声中,大将赵鹤寿率领四千军队扛着十几架攻城梯冲了浮桥,呐喊着向一里外的霸州城冲去。

    城头上,包括原来厢军在内的一万宋军已枕戈以待,神臂弩张开,数十架床弩也装上三尺长的大弩箭,杀气腾腾地等待着辽军前来攻城。

    李延庆站在北城头,目光冷峻地望着远处奔来攻城的辽军士兵,他已经发现了一些蹊跷之处,这时,偏将赵扇上前低声道:“统制,他们才携带十几架攻城梯,这可不像攻城的样子。”

    李延庆点点头,他们都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十几架攻城梯第一波攻城就会消耗殆尽,一般至少要准备上百架攻城梯,另外,霸州城可是有护城河,他们又打算怎么渡过护城河?一般是用木板架河,可对方的木板又在哪里?

    李延庆又向北岸望去,只见北岸只剩下数十人在敲打战鼓,另外一千人也沿着浮桥向南岸奔来,远处还有一千骑兵正列队漠然地望着辽军攻城战。

    李延庆心中蓦地一动,他似乎想到了什么?回头喊道:“张指挥使!”

    霸州指挥使张杰快步走上前,“卑职在!”

    李延庆指着远处的骑兵问道:“那支骑兵是汉儿军还是契丹军?”

    “回禀统制,步兵中有汉人也有契丹人,但骑兵只有契丹人。”

    李延庆顿时明白了,郭药师不敢投宋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他的军队中还有一千契丹骑兵监视着他们,郭药师极可能会利用这次攻城的机会来摆脱契丹骑兵的监视。

    “统制,浮桥起火了!”一名士兵指着浮桥大喊道。

    李延庆已经看见了,只见两座浮桥的北段烈焰熊熊,浓烟滚滚,这时,在远处观战的萧余庆也醒悟过来,不由勃然大怒,大喊一声,“杀过去!”

    一千契丹骑兵骤然启动,向浮桥杀去,但已经晚了,郭药师不仅放火,还下令拆掉了数丈长的一段浮桥,使契丹骑兵不得不止步于北岸,萧余庆破口大骂。

    郭药师奔至河边高声大喊:“萧监军,请你转告太后,并非我高药师不仁,而是她不义,我为了保命,只好出此下策了。”

    萧余庆大怒,“给我射箭!”

    千余骑兵纷纷向河对岸射箭,郭药师的亲兵冲上来,高举盾牌保护主帅后退,郭药师脱离箭矢范围,便立刻令道:“传令全军集结!”

    就在这时,李延庆也下达了命令,“全军出城,迎战辽军!”

    ‘呜’集结的鹿角号声吹响,守城的宋军迅速下城集结,城门开启,九千宋军列队向城外奔去。

    五千辽国常胜军正在一里外集结,宋军也同时在霸州城下摆开了阵势,长矛如林,旌旗招展,河北募兵也换上了兵器库中的铁甲和军械,装备完全和禁军一致,更显得杀气森森。

    这时,一名郭药师的部将飞奔而来,“我奉大帅之令来见你们主将!”

    有士兵将他领到李延庆面前,部将躬身对李延庆道:“启禀李统制,我家大帅已决定投宋,并无战意,请李统制不要阻拦。”

    李延庆淡淡道:“既然决定投宋,不想作战,那放下兵器就是了,为何还要集结?”

    部将犹豫一下道:“我家大帅想去保州投降宣抚使童贯!”

    李延庆冷哼了一声,“你们现在已在霸州宋境,你觉得我会任由你们在宋境内随意通行吗?回去告诉你家大帅,要么他现在立刻放下兵器投降,要么就与我绝一死战,没有第三条路!”

    这名部将无奈,只得奔回去禀报郭药师,郭药师半响也说不出话来,李延庆说得一点都没有错,进入宋境就是入侵者,要么投降要么就是战斗,霸州的军队确实不可能放自己平安离去。

    如果是辽境,他可以狠狠教训一番李延庆,全歼他的军队,反而会使宋朝更加看重自己,但现在是宋境,他变成了入侵者,他再和宋军交战,性质就完全相反了,大宋天子也不会饶过自己。

    何况对方的兵力要超过自己近一倍,自己未必能取胜啊!

    这时,赵鹤寿低声道:“或许可以他商量一下,我们放下兵器,但请他通知童贯前来受降!”

    郭药师摇了摇头,“你当他是三岁小孩吗?一旦我们放下兵器,我们的生死就掌握在他的手上,那时他宁可屠尽我们用人头请功,也绝不会把功劳让给童贯,看他杀尽永清守军,就知道此人心狠手毒。”

    “那……那我们该这么办?”

    郭药师长长叹息一声,“事已至此,我们已经没有选择余地了,只能向种师道投降。”

    郭药师随即下达了军令,“全军放下武器,脱去盔甲,向宋军投降!”

    。。。。。。。。。

    种师道率领的六万大军是在七月二十八日才从大名府向北进发,他们携带了大量的后勤物资,光牛车就有一万余辆,征发十五万民夫,还有平底沙船上千艘,运送二十万石粮食、十万担干草以及不计其数的各种军资物品。

    大军的行军速度并不快,走了三天才抵达河间府,这天傍晚,大军在河间县以东十里处驻营休息,河间知府祝秀急急赶到了军营。

    “如果高将军确实没有粮草了,向我们借粮,我们怎么可能眼看着士兵断粮?我们一定会想办法解决,就算官粮不能动,我们也会找富户借粮,但高将军并没有商量的余地,直接命令我们在一个时辰内拿出一千石粮食,否则他自己进城来取粮,这话就让人难以接受了,就在我们准备派人去协商时,他的军队就进城了,直接奔向官仓。。。。。。。。。”

    祝秀叹了口气,又继续道:“就算抢了粮食也就算了,偏偏他还纵军抢掠民财,在乐寿县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后果,我无法坐视不管,只能来向种帅汇报此事。”

    种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