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枭士-第3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莫俊的才能不仅仅是擅长军务,李延庆知道他还有另外一个才能,那就是阴谋诡计,当年蒋大刀能在汤阴县那么站稳脚跟,就是莫俊给他出谋划策。

    莫俊倒也不推辞,他听了赵构的想法后便沉思起来。

    房间里除了莫俊外,还有燕青和张鹰也在,他们两人都是李延庆极为信赖的心腹,莫俊出了主意,还需要他们二人去执行。

    莫俊摇了摇头,“制造事故不妥,一来容易被发现,其次就是效果不好,外面积雪太深,就算掉下山谷也未必会死,那时再要做第二个行动就难了。”

    莫俊否认了李延庆的方案,李延庆原本打算在赏雪时制造事故,让蔡坠入山谷。

    “先生有什么好的方案吗?”李延庆问道。

    莫俊微微一笑,“官人还记得汤阴县的于县尉是怎么死的吗?”

    李延庆顿时醒悟了,汤阴县尉于诚在十年前参加春社时被一条剧毒的银环蛇咬伤,不久便中毒而死,这倒是个好办法。

    不过李延庆眉头一皱又道:“现在可是冬天,蛇都蛰伏了,哪里会有毒蛇?”

    莫俊笑道:“虽然是冬天,但如果是在暖和的地方,比如车厢内,蛇一样会苏醒过来,关键是一些细节要处理好。”

    “比如什么细节?”

    “比如大家上山赏雪时,发现一条冻僵的银环蛇,大家都没有去管,然后当蔡的马车内游出一条毒蛇,毒蛇的来源不就有了吗?他自己私藏毒蛇,结果反而被蛇咬。”

    李延庆暗暗点头,还是莫俊想得周到,这时,张鹰躬身道:“卑职知道京城有个地方能买到毒蛇!”

    “好!这件事就交给你和燕青,放蛇的事情就由燕青去做。”

    燕青连忙行一礼,“卑职保证不会出任何差池!”

第六百五十三章 蔡家出事

    正月初六的下午,一辆宽大的马车从从大街上狂奔驶来,两边的十几名侍卫焦急万分,在蔡府门口一转弯,直接进了蔡府大门。

    “快去请郎中,衙内被蛇咬了!”一名侍卫嘶声大喊。

    ‘啥?大冬天被蛇咬了。’管家一头雾水,但当他看见马车里的小官人满脸发黑,浑身抽搐,顿时吓得他腿都发抖了,调头便向府门外奔去。

    片刻,一名老医生拎着药箱跟随管家跑进了大门,这时,蔡已经被抬出了马车,躺在一副担架上,身上盖了一床棉被,虽然隔着棉被,依旧看得出他浑身抽搐。

    蔡京也闻讯赶出来,他被两名小厮搀扶着,怔怔地望着担架上的儿子,脸上露出痛苦之色。

    老医生心中叹了口气,脸都黑成这样,已经很难救治了,他又蹲下翻了一下蔡的眼皮,摇摇头对管家道:“瞳孔已经发散,就算神仙来也没有救了。”

    蔡京却听得清楚,他眼前一黑,顿时晕了过去,小儿子蔡连忙扶住父亲,大喊道:“父亲!父亲!”

    老太医又跑上前,掐了一下蔡京的人中,蔡京慢慢苏醒,却放声大哭,“还有二十天就要当驸马了,这让我怎么向官家交代?”

    蔡急忙行礼,“文太医,再想想办法吧!我五哥马上要当驸马了。”

    老太医苦笑着摇了摇头,瞳孔都发散了,自己还能怎么救,不过他还是用剪刀剪开了裤管,伤口是在小腿上,整条小腿已肿得像河马腿一般,乌黑油亮,他用匕首在伤口上划一个十字,让毒血慢慢流出。

    “这蛇太毒了,是什么蛇咬伤衙内?”老太医眉头皱成一团问道。

    一名侍卫战战兢兢道:“是银环蛇!”

    老太医惊呼一声,居然是银环蛇咬伤,那真的没治了。

    旁边蔡眉头一皱,“究竟是怎么回事,冬天怎么有蛇?”

    “上山的时候,康王殿下在路边发现一条冻僵的银环蛇盘在一起,康王殿下便提醒大家,这蛇很毒,让大家别碰,但下山的时候,那蛇却不见了,开始大家不在意,后来上马车没有多久,就听见衙内惨叫,大喊被蛇咬了,我们搜查了整个车厢,从衙内的后背软垫里游出一条银环蛇。”

    蔡心中顿时十分不满,怒气冲冲问道:“这话是什么意思,意思是我五哥自己藏了蛇,自作自受吗?”

    几名侍卫都不敢吭声,这是明摆着的事情,难道五衙内会被人所害?

    蔡确实有点怀疑,毕竟是冬天,蛇都蛰伏了,哪有这么巧就出现一条剧毒的银环蛇,他五哥不是愚蠢之人,怎么可能揣一条毒蛇在怀中。

    沉思片刻,他又问道:“马车周围一直有人护卫吗?”

    “有!三辆马车都停在山脚下,有十几名弟兄看护着。”

    说这话,侍卫头子心中没底,他知道那帮混蛋不会老老实实坐在马车旁,十有**是聚在一起赌博喝酒,怎么可能盯着马车,但这话他不敢说,说出来不光会倒霉一批人,衙内中毒事件就会变成谋杀了,他们都脱不了干系了。

    这时,旁边哭声一片,蔡暗叫不妙,只见父亲扑在五哥身上大哭,五哥的几名侍妾也哭得象泪人一样。

    老太医向他摇摇头,叹息道:“毒血攻心,我已尽力了,开始准备后事吧!”

    蔡就仿佛像雷劈一样,还有二十天五哥就要当驸马,这个关键时候死了,对蔡家意味着什么?

    。。。。。。。。。。

    新年刚过,准驸马被蛇咬而死的事件便传遍了朝野,虽然冬天被蛇咬比较匪夷所思,但比不过传言者的口灿莲花,说蔡家五衙内有收集毒蛇的嗜好,捡到一条蛇揣入怀中,结果毒蛇苏醒一口就下去了。

    这个版本是传得最广,虽然解释了为什么冬天有蛇的这个反常现象,但还是让官家赵佶异常震怒,下旨令开封府、大理寺和刑部联合彻查此事。

    这件事三家执法机构足足调查了一个多月,最终还是得出一个死因不明的结论,这就是莫俊的高明之处,不光事情再怎么蹊跷,但蔡就是死在毒蛇之口,至于毒蛇是怎么出现,根本就无从查起。

    虽然也有人想到了地下黑市,但贩卖毒蛇那人在听说蔡衙内被毒蛇咬死后,立刻逃得无影无踪。

    尽管很多人都想到了或许是蔡的驸马竞争对手所为,但驸马的竞争对手是谁?大家也想不到,这件事在三月份后便渐渐地被人淡忘了。

    赵福金由于已经完成了聘礼环节,她名义上已经是蔡的未婚妻了,不能立刻改嫁,必须守节一年,然后再另寻佳婿。

    。。。。。。

    时间一晃到了五月,天气也有点热了,京兆府的最大特点是冷得快,热得快,过了九月就有了寒意,而刚过五月,天上就开始流火了,典型的春秋短、冬夏长。

    这些日子李延庆也忙得够呛,他单身在京兆,原本一直住在军营内,但妻儿要过来,他就必须安排官衙了。

    李延庆原本已经有了一座占地五亩的官衙,但为了让王贵顺利纳妾,他便将这座官衙让给了王贵,虽然汤圆儿对丈夫擅自纳妾极为不满,但看在五亩官宅和丈夫升官的份上,她也只能让王贵的小妾进门了。

    汤圆儿也不傻,她知道王家极为看重传宗接代,王贵的父母都专门跑去太原看望二儿媳和孙子了,她再继续摆出强硬姿态,势必会将王家彻底得罪干净,而且还会得罪李延庆,那可是丈夫的顶头上司,所以在狠狠收拾王贵几个晚上后,她终于松了口。

    王贵和刘的家人都是四月初搬来京兆,比李延庆的家眷早了一个月,不过京兆府的官宅还有不少,只是位置和占地面积大小的问题,通判马善亲自陪同李延庆挑选了五座宅在,才最终将官宅敲定下来。

    官宅位于曲江不远,京兆著名的曲江瓦子就在两百步外,不过这里闹中取静,倒也十分安静,根本听不见瓦肆中喧嚣。

    李延庆看中这座官宅主要是喜欢它的水景,靠近曲江边的宅子大多以水景见长,这座官宅也不例外,占地足有十五亩,光水面积就有五亩,府宅中小桥流水,在汇聚成一面小湖,湖上波光粼粼,却又有亭台楼阁、花亭水榭,不过此时还是一片冰天雪地,却有另一种北国风情,若不是马善在旁边,李延庆就会跳上冰面滑上一圈再说。

    “同知,真的决定了?”

    李延庆笑着点点头,“就这座宅子吧!别的我也懒得去看了,不过十五亩是不是太大了一点?”

    李延庆的担忧,马善却不置可否,“地方当官就这个好处,官宅可以住得宽大一点,其实十五亩也不算大,府衙那位的宅子可是二十亩啊!”

    ‘府衙那位’指的就是知府杨绪舟,这两人斗了一年多,最终谁也没有干掉谁,依旧在一起共事,现在马善懒得提起杨知府,在李延庆面前大都用‘府衙那位’代替。

    “老马,抬头不见低头见,那又何必呢?最终却闹得自己不高兴,就算表面装装也行,不用这么势不两立吧!”李延庆语重心长地劝说马善。

    “我倒是想省心一点,可那位呢?可从未给过我好脸色,有什么事情都是让他的从事来说,我这人是人敬我一尺,我还人一丈,人欺我一里,我还人十里,向来恩怨分明!”

    李延庆心中好笑,他也不想在这件事上嗦了,这两人已经是官场仇人,劝也没有意义,让他们继续斗下去,对自己也没有坏处。

    “这次找房子着实辛苦马兄了!”

    “哪里!哪里!举手之劳,对了,弟妹什么时候过来?”

    “应该就这两天了。”

    “啊!那房间里还缺不少东西,让我来添置吧!”

    李延庆连忙婉拒,“马兄的好意我心领了,这件事已经拜托王统领的夫人,她估计已经采办得差不多了。”

    马善呵呵一笑,“既然如此,我就不过问了,还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我一定妥妥帖帖办好。”

    李延庆其实还是很喜欢马善的,马善这个人虽然能力一般,但很讲义气,若对上他的眼,他就会对你掏心窝子,若让他反感,他也会毫不犹豫对你下刀,李延庆也不想得罪他,顺着他的毛捋就是了,这种地头蛇,用得着他的地方还有很多。

    李延庆倒是觉得提防一下杨绪舟,那人太阴了,表面上客客气气,但自己若有什么把柄落在他手中,他也会毫不犹豫捅出去,对这种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敬而远之。

    五月初十,李延庆的家人一行终于抵达了京兆府。

第六百五十四章 京兆新宅

    曹蕴一行是坐船而来,只是在黄河转渭河时换了一次船,从千石大客船换成五百石的中型客船,抵达京兆府的渭河码头后,又转乘马车进入城内,后来携带的各种行李箱笼则交给张鹰等人搬运。

    事后李延庆才知道,张鹰足足租了五十辆驴车才装完行李,这还不包括曹蕴的宝贝书籍,她近两万册书籍准备装箱后托递送铺运来京兆。

    “夫君,京兆也不错,感觉不比京城差多少?”曹蕴一路兴致勃勃地打量街景,显然她心中京兆府应该是座落后的小县城。

    李延庆骑马跟着马车旁,微微笑道:“这还是京兆落魄的时候,若你看到唐朝时的京兆府,那你就该惊叹了。”

    曹蕴撇了一下嘴,“不就是长安吗?你当我没见过长安城廓布局图!”

    “娘子连这种图卷也有?”

    “我倒是没有,但在祖父那里见过,也是唐末时从宫廷流落到民间的异物,保存了一两百年,祖父花了五千贯钱才买下它。”

    李延庆点点头,“老爷子身体如何?”

    “还算不错,今年心痛的老毛病还没有犯过,赵太医说,只能静养,不能剧烈活动,对了,我们出发时,他和大伯以及爹爹也乘船去杭州了。”

    李延庆知道老爷子一定是去看凤凰山那块地,那块地已经在年初时被曹家花高价买下,占地约三千亩,包括了整座凤凰山。

    买那块地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一种政治投资,一旦大宋真的迁都去杭州,那块土地就应该是皇宫所在了,连十几年都没有离开京城的老爷子也乘船南下,足见这份投资的重要性。

    “夫君,宋金两国真要打起来吗?”曹蕴担心地问道。

    “今年应该还打不起来,肯定会有矛盾,但明后两年就难说了。”

    李延庆知道宋金战争的导火索,平州张觉事件就会在这两个月爆发,当然,金国什么时候攻打宋国,关键还是看西夏和金国的战争进度。

    在这方面,李延庆的情报却很敏锐,开春后,完颜宗望和完颜宗翰各率五万大军夹击云州,就看西夏军能不能撑住,若撑不住,西夏很可能就会投降金国,成为金国附庸,那时金国就会调头大举攻宋。

    为此,李延庆早三月时上书朝廷,希望朝廷能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从东面向金国施压,替西夏减轻压力,但他的提议却遭到了蔡京和王黼罕见的一致否决,朝廷绝不能破坏宋金两国的联盟。

    就算刚刚入相的枢密使高俅有心帮李延庆一把,把奏卷直接送进宫中,但还是没有任何效果,宋天子赵佶的意见和王黼完全一致,要保护来之不易的和平,绝不能破坏盟约,挑起宋金之间战争。

    这个结果让李延庆颇为遗憾,眼看帮不了西夏,他也只能希望西夏能够超常发挥,顶住金国犀利的进攻。

    “夫郎,战争会波及到京兆吗?”这却是郭思思的担心,她现在有了一个女儿,对国家大事也有意无意地关心起来。

    “京兆暂时不会有事,只要守住潼关和蒲津关,他们攻不进来,倒是太原很危险。”

    “那大名府呢?”一直没有说话的扈青儿也忍不住问道。

    李延庆连忙打断她们的疑问,“战争只是我的猜测,有没有还不知道呢,你们三个别杞人忧天了。”

    说话之时,五辆马车抵达了新官宅,在大门前缓缓停下,这次曹娇娇以及李延庆的继母杨氏、妹妹宝娘也跟随曹蕴她们一起过来。

    娇娇想和阿姊在一起,老爷子破天荒同意了她的要求,这小娘的心变野了,整天溜出去玩,或许她阿姊能管住她,至于杨氏和宝娘跟来却是李大器的安排。

    金国和西夏爆发战争,使京城有点风声鹤唳,一些豪门大户已经开始向南方逐步疏散家人,李大器也在着手转移宝妍斋,他准备年底或者明年初便将宝妍斋总部搬去杭州,把妻女提前送到儿子那里去,也是李大器的一种自保。

    除了她们三人外,还有近二十名仆妇,她们也愿意跟随主母去京兆,毕竟京兆也是大地方,而且主母肯付两倍工钱,足以吸引这些仆妇跟随了。

    李延庆从妻子手中接过儿子小宝郎,儿子已经七个月了,性格比较文静,他还是有点害怕父亲,把头到一边,瘪着嘴要哭,曹蕴连忙哄他,小家伙总算让父亲抱了。

    但女儿阿莲却很活泼,她刚满十个月,稍微懂了一点事情,知道眼前之人就是她的爹爹,令她十分开心,李延庆刚把她抱到怀中,她便搂住爹爹的脖子,在爹爹脸上重重亲了一下,把李延庆惹得哈哈大笑。

    “娇娇,宝娘,我们进府去!”

    曹娇娇和宝娘异常兴奋,她们俩牵手在前面开路,李延庆抱住一对儿女大步向府中走去。。。。。。

    曹蕴进了宅子,作为主妇,她需要大致了解一下房宅的结构,尽管听丈夫说宅子占地十五亩,其中五亩是水面,但曹蕴还是想亲眼看看。

    进大门是一面影壁,左边是下人房,右边则是功能区,象厨房、地窖、仓库、牲畜棚等等,都在这一片。

    绕过影壁,走进一道圆门,便是中庭了,中庭四周靠墙有一圈围廊,中间是一株粗壮的梅树,看树干的老皮粗糙,这株大树至少有百年历史,四周用青石砌成一座圆坛,把大树保护住,地面则铺满了鹅卵石,用鹅卵石还拼出了龙凤图案,一侧有石桌石凳,两边靠围廊下面种满了冬青、蔷薇、迎春、腊梅等灌木和花枝。

    红梅还没有开,但已经结了花苞,而两株腊梅开得正艳,淡黄色的腊梅俨如玉石一般,使整个庭院内弥漫着淡淡的幽香。

    中庭的正北面是主客堂,两侧有普通客堂和贵客堂,在东面角落里是一扇月门,直接通往后宅,中庭的两侧应该是儿子成家后的独居,但现在一边布置成继母杨氏的住处,而另一边则是亲兵营房。

    李延庆考虑得很周全,继母杨氏住处目前黑漆大门已锁上,必须从后宅的侧门进出。

    曹蕴沿着大树花坛走了一圈,又看了看主客堂,家具都已经齐全了,她随即从旁边的侧门进了后宅,一进后宅,曹蕴眼前顿时一亮,一条小河居然出现她眼前,小河逶迤蛇行,穿过整个后宅,最后注入一面很小的湖水中。

    湖水外形象一只桃子,两边种满了垂柳,修建了各种亭台楼阁,整个后宅的建筑就围着这面湖水修建,大概有四座院子,院子和院子之间都有廊桥相连,廊桥下面则是小河,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